戏仿_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_从_白雪公主_中的戏仿到现代影视中的戏仿
论《白雪公主后传》中女主人公的戏仿
昔
● ’.
荣
40 8 ) 10 3
长沙 ( 中南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湖 南 ・
中 图分 类 号 : 0 l 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7 9 ( 0 0)2 0 9 0 1 7— 8 42 1 2 - 5 — 2
格等 方面, 都构成与原童话极大 的反差 , 是对 原童话 的戏谑
性模仿 。通过戏仿这一手段 , 巴塞尔姆解构了传统 的道德观 和审美观 , 重构 出后现代社会 中真实却 又荒诞 的生 活本质 。
1 关于戏 仿
戏仿 即戏谑性模 仿。作为一 种常见 的艺术手法 , 它可运
用于几乎任何~ 个艺术领 域 , 如建筑 、 美术 、 乐 、 音 文学 、 电
塞 尔姆在小 说《 白雪公 主后 传》 中对女 主人公 的戏仿 , 恰就
属 于热拉尔 ・ 热耐特 所提 到的这种戏仿策略 。他将童话 中众 所周知 的经典 白雪公主进行蓄意的戏仿 和改写 。因此 , 戏仿 人物和源人物在 巴塞尔姆的笔下进行激烈 的互动 。
2 戏仿在 刻 画女 主人公 形 象 中的运 用
个普通 的现代女性 , 接受过 高等教育 , 拥有 一定 的先进性 。 她毕业于 比佛 学院 , 选修过《 现代女性 , 权利与义务》 《 、个人
影等等 。 本文 只局限于探讨文学领域 。 戏仿技 巧的应用最早
理解 , 同时也体现和文学传统的一定联 系。但 巴塞尔姆更多
的是对经典 白雪公主进行戏仿和改写 。
可以追溯 到亚里 士多德 的《 诗学 》 。亚里士 多德把 戏仿定义
为处 于竞争心理 的对 于史诗 的改写。后来才被后 现代作家
戏仿与中国当代文学戏仿论文
戏仿与中国当代文学戏仿论文摘要:中国当代戏仿作品反映的文化价值观良莠俱存,有很多的消极因素。
特别是一些戏仿作品对革命历史进行改装,使之失去了本来面目,歪曲了历史,混淆了是非,有明显的政治偏差,对公众,特别是对历史了解不深的年轻人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戏仿(parody)是一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用语,意指一种西方叙事文学创作技巧。
在我国又被译为戏拟,或者滑稽性模仿。
戏仿以某个前文本为基础,进行模仿,只保留前文本的形式,而更换其内容,往往带有嘲讽意味,其特征是鲜明的戏谑性、颠覆性、与批判性。
“戏拟”概念最初于公元前四世纪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
1589年,英国牛津词典首次给出戏仿一词的明确定义:戏仿是“模仿,使之与原来相比显得更加荒谬。
”西方文学中戏仿的创作实践始于十七世纪。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珂德》对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进行了讽刺性模仿,由此首开戏仿文学之先河。
此后,戏访文学一直被看作是“寄生的文学”,因而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未曾受到重视。
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在多元异质文化的影响下,文学经典受到质疑,西方作家对文学的虚构本质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戏访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文学手法,演变为一种主要的文学解构方式,被广泛采用,成为风靡世界的一个主要后现代派叙事手段。
后现代戏仿的代表作品是美国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
该小说以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为戏仿对象,保存了其中基本故事要素,但将原作主题的纯洁美好换成了龌龊异化。
地点从幽静的森林改成喧嚣的现代城市。
充满童真善良的七个小矮人变成了庸俗不堪的七个食品商人,美丽纯真的白雪公主成了这七个食品商的共用情妇,因而变成了性病患者。
美丽的童话世界被彻底瓦解了。
戏仿是文学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是文学存在、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所有作家都再现他的前辈”,阿根廷文豪博尔赫斯曾做如是说。
作家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借鉴取法前人的作品,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严肃也罢,戏谑也罢。
解读戴维·洛奇小说中的后现代叙事技巧——“戏仿”
《 金杰 ,你 真傻》是洛奇 创作的第二部 小说。此书 的第 人称叙述者乔纳森 - 布 朗讲述 了他从一位研究英 国文学 的大 学生蜕变为服 从于上级 的军人 所遭遇的种种 困境 。在军人 的 视野 中,大 学生的文化素养和 判断力成为适应环 境的不利 因 素 。讲 述 者 从超 脱 的 视 角 来 揭 示 现 实 的军 旅 生 活 中 噩 梦 般 非 理性的本质特 征 。洛奇后来认 为 ,这本 书极 其贴切地模仿 了 格雷厄姆・ 格林 《 沉默 的美 国人 》的叙述模式 。和格林 的这部 小说一样 ,主人公在两个 不同的时 间和地 点之间转换叙述 。 起初布 朗回忆了他在英 国中部凯特立克 营地 接受基本训练 时 的一些轶事 。在其他 章节 中,他讲述 了服役 后期在多赛特 贝 德 英 尔 营地 皇 家 装 甲兵 团 当 管 理 员 的经 历 。 从 主 题 、情 节 和 人 物 塑 造 的 视 角 看 ,此 书 亦 和 《 沉 默 的 美 国 人 》 雷 同 。洛 奇 的叙述者布 朗和格林 的叙 述者福勒一样 ,是很理智 、超然 、 洒脱 的玩世 不恭者 ,完全 拒绝融入现实生 活,而是站在一旁 冷嘲热讽 。布 朗的朋友麦克 ・ 布雷迪是另一位应征服役士兵 。 他如 同格林 笔下的 “ 沉默 的美 国人 ”派尔 一样,是位虔诚 的 基督徒和理 想主义者 ,甘愿 为正义与真理而 斗争。和冷漠无 情 、 以 自我 为 中心 的布 朗形成 鲜 明对 比,布 雷迪 自觉 、热 情、富于 同情 心 。当脆弱 、羞 怯的男孩 帕西被 其他士兵欺侮 时 ,布雷迪拔 刀相助全力保护 他。帕西在意 外事故 中丧生 , 布雷迪查 明真相 ,证实那青年 士兵不是 自杀 ,应 该有权享受
一
罗马 天主 教的葬礼 ,后 来他 又对导致事 故的下士进行报复 。 小 说 将 近 结 束 时 ,布 雷 迪 又 打 抱 不 平 , 帮助 爱 尔 兰 共 和 军 袭 击英 军的军火库 。因为布 朗告密 ,布雷迪不 幸被捕入狱 。小 说 聚焦 于 布 朗 和 布 雷 迪 之 间 关 系 的变 化 , 以 及 布 朗声 称 他 自 己所 取得 的 “ 微小进步 ” ( 实质上是人格 堕落 )。布 朗与格 林 笔 下的福 勒十 分相 似 ,卖友 求 荣 ,和 朋友 的未婚 妻订 了 婚 ,然后又发现 了一种 新的宽容精神 。洛 奇此书不过是 牛刀 小试 ,邯 郸 学 步 而 已 。
戏仿的概念及其理论发展流变
96戏仿的概念及其理论发展流变万娅丹 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摘要:戏仿是后现代文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叙事手法。
了解戏仿的概念及其理论发展流变,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戏仿叙事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文以一种历时性的方法考察戏仿的概念、理论渊源及其实践总体发展脉络。
关键词:戏仿;概念;发展流变“戏仿”(parody),源自于古希腊语parodia ,又译作戏拟、滑稽模仿、仿拟等,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其外延和内涵经过长久的发展变化,已经不能用“仿文对源文的戏谑性模仿”来界定。
在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斯卡列格尔、什克洛夫斯基、巴赫金等人在对戏仿进行解释和说明时,难免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痕迹和部分个人特色,戏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概念释义具有“家族相似”的特点。
要想给戏仿一个概念清晰、内涵明确的定义是不容易的,应当在戏仿的产生及历史发展中把握个体特点、核心意义,领悟和把握在不同的历史语言环境中戏仿涵义的“变”与“不变”。
一、古代戏仿理论探源文艺复兴时期,戏仿的概念内涵有所丰富,并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本.琼森在他的成名作《人人的幽默》中写道:“戏仿!戏仿!通过不可思议的天赋使它比以往更荒诞。
”这种对戏仿的定义,相比古希腊时期偏重“模仿性”的一面,此时的戏仿显然强调了滑稽荒诞的喜剧意义。
自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戏仿类作品“规格不高”,许多批评家将戏仿当作低劣的文学形式,认为是一种内容粗俗、风格拙劣的模仿性作品。
二、现代主义中戏仿理论的流变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戏仿手法渐渐进入小说、诗歌或散文的创作中,地位及评价也随之升高。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首先为戏仿“正名”。
斯特恩的小说《项狄传》叙述上具有暴露自己的构想或评价他人小说的特点,具有“元小说”的特性。
普通的批评家认为《项狄传》为一部模仿作品,而什克洛夫斯基却认为“以形式而言,斯特恩是个彻底的革命者;他的突出处是‘暴露’他的技巧。
戏仿的概念及其理论发展流变
戏仿的概念及其理论发展流变作者:万娅丹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4期摘要:戏仿是后现代文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叙事手法。
了解戏仿的概念及其理论发展流变,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戏仿叙事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本文以一种历时性的方法考察戏仿的概念、理论渊源及其实践总体发展脉络。
关键词:戏仿;概念;发展流变“戏仿”(parody),源自于古希腊语parodia,又译作戏拟、滑稽模仿、仿拟等,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其外延和内涵经过长久的发展变化,已经不能用“仿文对源文的戏谑性模仿”来界定。
在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斯卡列格尔、什克洛夫斯基、巴赫金等人在对戏仿进行解释和说明时,难免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痕迹和部分个人特色,戏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概念释义具有“家族相似”的特点。
要想给戏仿一个概念清晰、内涵明确的定义是不容易的,应当在戏仿的产生及历史发展中把握个体特点、核心意义,领悟和把握在不同的历史语言环境中戏仿涵义的“变”与“不变”。
一、古代戏仿理论探源文艺复兴时期,戏仿的概念内涵有所丰富,并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本.琼森在他的成名作《人人的幽默》中写道:“戏仿!戏仿!通过不可思议的天赋使它比以往更荒诞。
”这种对戏仿的定义,相比古希腊时期偏重“模仿性”的一面,此时的戏仿显然强调了滑稽荒诞的喜剧意义。
自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戏仿类作品“规格不高”,许多批评家将戏仿当作低劣的文学形式,认为是一种内容粗俗、风格拙劣的模仿性作品。
二、现代主义中戏仿理论的流变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戏仿手法渐渐进入小说、诗歌或散文的创作中,地位及评价也随之升高。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首先为戏仿“正名”。
斯特恩的小说《项狄传》叙述上具有暴露自己的构想或评价他人小说的特点,具有“元小说”的特性。
普通的批评家认为《项狄传》为一部模仿作品,而什克洛夫斯基却认为“以形式而言,斯特恩是个彻底的革命者;他的突出处是‘暴露’他的技巧。
“戏仿艺术”在后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以伊什梅尔·里德的作品为例
“ 戏 仿艺 术 ” 是 一种 独 特 的艺术 类 型 , 它 往 往 通
过对 前 人艺 术作 品及 其典 型 风格 的戏谑 性 模仿 和 变
形, 达到 一种 讽刺 目的 。无 论 在西 方还 是在 中国 , 戏 仿艺 术都 是 一种 带有 强烈 后现 代 色彩 的典 型 的艺 术 形式 和 文化 实 践方 式 , 并 逐 渐成 禁忌 和传 统成 规对 真 相 的
掩盖, 洞悉世界 的某些悖谬 的存在之后 , 模 仿 源 文 本, 创造 新 文本 , 利用 语境 转换 的压力 和读 者所 处 的 特定 历 史 、 文化语境 , 喜 剧 化 地 阐释 艺 术 成规 、 经 典
话、 爵士 乐 、 中世 纪圣 战骑 士故 事等 。他把 各 种表 现 形 式松散 地 拼贴 在 一 起 , 并 把 真 实 的 历 史人 物 和 事
件与神话传说以及他 自己虚构的故事杂糅在一起 , 使 真实性 和 虚 幻 性 相互 交 织 , 让 读 者 真 假 难 辨 。正
因如此 , 在 小说 《 巫神 》 中, 里 德倡 导 了他 的 “ 新 胡 都
主义” 思想 , 即从 北美 的伏 都 教 中体 现 出来 的多 元 、
理 和思 维模 式 。但大 多数 研究 只把 戏仿 看 作一 种 修
在《 可怕 的 两岁》 中, 里德 用 “ 过 去 的圣诞 节 ” 和
地位 的 白人 文化。他在 小说 中通过戏仿颠覆 了传 统小说 的体裁 , 体现 了后现 代文 学作 品的典型特 征。本文 以伊
什梅 尔 ・ 里德 的作 品为例探讨西方小说传统 的戏仿性 改写。里德在 作 品中的后现代 主义戏仿 艺术既质疑 文学再
现形 式, 又 高 度 关 注 与边 缘 文 化 、 特 别 是 非 裔 群 体 密切 相 关 的 历 史 、 政 治、 文 化 等 问题 , 丰 富 了小 说 创 作 的 内 涵 。
戏仿与中国当代文学戏仿
戏仿与中国当代文学戏仿作者:高红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5年第03期戏仿(parody)是一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用语,意指一种西方叙事文学创作技巧。
在我国又被译为戏拟,或者滑稽性模仿。
戏仿以某个前文本为基础,进行模仿,只保留前文本的形式,而更换其内容,往往带有嘲讽意味,其特征是鲜明的戏谑性、颠覆性、与批判性。
“戏拟”概念最初于公元前四世纪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
1589年,英国牛津词典首次给出戏仿一词的明确定义:戏仿是“模仿,使之与原来相比显得更加荒谬。
”西方文学中戏仿的创作实践始于十七世纪。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珂德》对当时流行的骑士小说进行了讽刺性模仿,由此首开戏仿文学之先河。
此后,戏访文学一直被看作是“寄生的文学”,因而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未曾受到重视。
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在多元异质文化的影响下,文学经典受到质疑,西方作家对文学的虚构本质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戏访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文学手法,演变为一种主要的文学解构方式,被广泛采用,成为风靡世界的一个主要后现代派叙事手段。
后现代戏仿的代表作品是美国作家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
该小说以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为戏仿对象,保存了其中基本故事要素,但将原作主题的纯洁美好换成了龌龊异化。
地点从幽静的森林改成喧嚣的现代城市。
充满童真善良的七个小矮人变成了庸俗不堪的七个食品商人,美丽纯真的白雪公主成了这七个食品商的共用情妇,因而变成了性病患者。
美丽的童话世界被彻底瓦解了。
戏仿是文学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是文学存在、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所有作家都再现他的前辈”,阿根廷文豪博尔赫斯曾做如是说。
作家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借鉴取法前人的作品,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严肃也罢,戏谑也罢。
互文性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互文实践是文学存在的基本方式之一。
这就是为何虽然西方戏仿风行于二十世纪,其源头却在十七世纪,即西方小说诞生之初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在《白雪公主》中的体现
者、 者、 读 阅读 、 作 、 本 、 派 、 评 理 论 及 文 学 自身 的思 想 写 文 流 批 突 然 间都 遭 到 质 疑 。 巴塞 尔 姆 曾宣 称 :我 的歌 中之 歌 是 不 确 “ 定性 。 他 的《 ” 白雪 公 主 》 人物 形 象 的塑 造 上 很 好地 体 现 了这 在
种不确定性 。
后 现 代 主 义 小 说 与 传 统 小 说 最 根 本 的 区别 在 于对 现 实 主 义 真 实 性 的颠 覆 和对 现 代 主义 主体 性 的解 构 。后 现 代 主 义 小说在对传统小说形式与技巧 不断消解 的同时 , 创造 了 自 也 己 的特 色 。 后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的基 本 特 征 可 以 概 括 为 三 个 方 面 : 确定 性 的 创 作 原 则 , 不 创作 方 法 的 多 样 性 、 言 实 验 和 文 语 字游戏。 唐 纳 德 ・ 塞尔 姆 ( o adB r e ,9 1 1 8 ) 美 国 巴 D n l at l 1 3 — 9 9 是 h me 最重 要 的后 现 代 主 义作 家 之 一 。 认 为 是 “ 现 代 作 家 的新 一 被 后 代之 父 ” 。他 的作 品 不 论 是 长 篇 小 说 还 是 短 篇 小 说 , 一 不 反 无 映出后现 代主义 文学的特 征 。长篇小 说 《 雪 公主 》 白 (nw i ,9 7 是 巴塞 尔 姆 的代 表 作 , 名 取 自妇 孺 皆 知 S o Wht 16 ) e 书里 Nhomakorabea墨
后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特 点 在 《 雪公 主 》 的 体 现 白 中
刘 蓉
( 化学院 大学英语部 , 南 怀 化 怀 湖 4 80 ) 10 8
摘 要 :巴 塞 尔姆 的 小 说 《 雪公 主 》很 好 地 体 现 了后 白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的三 个主 要 特 征 。 不 确 定性 的创 作原 则 , 作 即 创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对传统文学观念和形式进行了挑战和重构。
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反传统和颠覆性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文学观念和形式进行了反叛和颠覆,它拒绝了线性叙事和统一的真理观念,采用了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多元视角的叙述方式。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描绘混乱和不确定的现实,打破了读者对于故事的预期和逻辑。
2. 反大众文化和商业化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大众文化和商业化的审美趋势持批判态度。
它拒绝了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的文化价值,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探索个体和社会的深层意识。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非线性的方式呈现,通过语言和结构的创新来挑战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3. 自我意识和元反讽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作品的自我意识和元反讽。
它常常使用自指性的手法,揭示作品本身的构造和创作过程,使读者对于文学的本质和意义产生怀疑。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通过戏仿、批判和颠覆传统文学形式和风格来表达对权威和权力的质疑。
4. 多元性和跨文化性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文化多元性和跨文化交流。
它试图打破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探索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融合了不同文化的元素和语言,通过跨文化的叙事和形式实现文化认同和对话。
5. 反正统和反体制后现代主义文学对正统文化和体制进行了批判和颠覆。
它拒绝了权威和规范,试图在文学中探索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关注边缘和弱势群体的声音和经验,通过批判现实和反抗体制来呼唤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传统和颠覆性、反大众文化和商业化、自我意识和元反讽、多元性和跨文化性、反正统和反体制等特点。
它试图挑战传统文学的观念和形式,通过语言和结构的创新来探索个体和社会的深层意识。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非线性的方式呈现,打破了读者对于故事的预期和逻辑。
它强调文化多元性和跨文化交流,试图打破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20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罗夫斯基认为,对于文学来说,“陌生化”是最基本的艺术手法,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段,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新的感知,破除习惯性思维的制约,增强艺术感受的新奇性。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具影响的概念。
文学性:雅各布逊认为,所谓“文学性”就是使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他认为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通运用是构造原则和变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因此,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的外在特征,而是“文学性”。
语义分析:是英国文学批评家瑞恰兹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在具体的文学批评过程中,从文学语言入手,强调以分析语言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为主的一种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认为一部作品统一、连贯,符合逻辑,就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
语义分析其中包含两个理论要素,即语言分析和心理上的分析。
语境:新批评学派理论奠基人瑞恰兹的语境理论,他把意义产生的条件和环境称为“语境”,其语境理论一是强调词语意义在作品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意义的确定游词语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二是认为词语意义的确定既受过去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又受具体使用时的环境的制约。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的文论观点,艾略特主张的核心理论是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抒情原则,倡导一种消除个性、力求科学的文学批评观念,强调文学研究应该回到“诗”本身,“文学传统”才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和价值所在。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提出的文论观念,他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在艺术上失败了的作品,失败原因是在于情感与外界事物没有准确对应。
艾略特说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客观对应物”,也就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
他强调诗人应将自己的情感客观化,使内在情感变成外部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让诗歌成为诗人感情的简单宣泄。
论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白雪公主与猎人》的戏仿-最新年精选文档
论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白雪公主与猎人》的戏仿2012年6月1日在美国上映的电影《白雪公主与猎人》是对经典格林童话《白雪公主》颠覆性地创造。
电影借用了童话中的人物与情节,但是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却大相径庭,影片从现代人的观点出发,叙述了一个“公主复仇记”的故事,从后现代主义艺术表现形式来看,它是对经典童话的戏仿。
《纽约时报》曾有如下评价:它们都是时下的银幕风向标,摒弃了20世纪迪斯尼将惊悚民间故事改编成温馨的卡通音乐剧的创法。
这些经典翻拍似乎在颠覆原著;但事实上,它们又回归到了故事的本来面目。
一、关于戏仿与《白雪公主》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戏仿,又称谐仿,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
戏仿通过对经典文本的人物、情节等方面以谐拟的方式重新刻画,赋予经典人物时代特点,属于艺术的二次创作。
戏仿的对象通常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
例如,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就是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戏仿。
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戏仿经常被运用于多个艺术领域,如建筑、文学、音乐、电影等多方面。
本文只限于探讨戏仿在电影中的运用。
“戏仿技巧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把戏仿定义为处于竞争心理的对于史诗的改写。
后来才被后现代作家所推崇,成为他们常用的手法之一。
”[1]然而在文学史上,戏仿始终不受到文人和评论家的青睐,因为它颠覆传统,是一种嬉戏的幽默态度。
后现代主义作家常用这一手法,以突出被戏仿者弱点,具有很强的颠覆性。
戏仿并非简单的模仿,“戏仿很难做到既要近似原型,又要刻意扭曲其主要特征,一定要保持这两者的微妙平衡。
因此,一般作家视之为次要的艺术手法,因为,只有具有独创性的作家才能成功地应用这种手法。
其实,绝大部分的戏仿都出自才华横溢的作家之手。
”[2] 白雪公主的故事取自民间传说,后经格林兄弟七次修改写成《白雪公主》,并收入在《格林童话》中。
自19世纪发表以来,白雪公主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因为恶毒的继母妒忌其美貌而逃到森林,遇到七个善良的小矮人,在他们的帮助下,白雪公主最终克服了继母的咒语,找到真爱的王子,《白雪公主》也成为童话中的经典。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20世纪西方文论》名词解释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罗夫斯基认为,对于文学来说,“陌生化”是最基本的艺术手法,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段,赋予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新的感知,破除习惯性思维的制约,增强艺术感受的新奇性。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具影响的概念。
文学性:雅各布逊认为,所谓“文学性”就是使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他认为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通运用是构造原则和变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因此,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文学作品的外在特征,而是“文学性”。
语义分析:是英国文学批评家瑞恰兹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在具体的文学批评过程中,从文学语言入手,强调以分析语言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为主的一种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认为一部作品统一、连贯,符合逻辑,就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
语义分析其中包含两个理论要素,即语言分析和心理上的分析。
语境:新批评学派理论奠基人瑞恰兹的语境理论,他把意义产生的条件和环境称为“语境”,其语境理论一是强调词语意义在作品中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意义的确定游词语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二是认为词语意义的确定既受过去所发生事件的影响,又受具体使用时的环境的制约。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的文论观点,艾略特主张的核心理论是反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抒情原则,倡导一种消除个性、力求科学的文学批评观念,强调文学研究应该回到“诗”本身,“文学传统”才是文学批评的标准和价值所在。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在《哈姆雷特》一文中提出的文论观念,他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在艺术上失败了的作品,失败原因是在于情感与外界事物没有准确对应。
艾略特说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客观对应物”,也就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
他强调诗人应将自己的情感客观化,使内在情感变成外部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不是让诗歌成为诗人感情的简单宣泄。
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简答题
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简答题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其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叙事多样性。
与传统文学中线性和连贯的叙事方式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采用了断裂、非线性和多重叙事的方式。
故事中的时间顺序可能是混乱的,故事情节可能是断片化的,甚至存在着多个并行的叙事线。
这种多样性的叙事方式旨在突破传统的叙事结构,反映现实世界的错综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语言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
后现代主义作家常常在作品中使用自我意识的语言,包括对语言的戏仿、模仿和颠倒。
他们对语言的本质和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语言是主观的、相对的和不可靠的。
通过对语言的扭曲和破坏,后现代主义作品试图揭示现实的多义性和无法捕捉的本质。
第三,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破坏和颠覆传统的文学规则和价值观。
后现代主义作家拒绝受到传统的意义、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束缚,他们试图打破传统的文学形式和风格,通过追求新颖和创新来达到自由和解放。
他们常常使用荒谬、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对社会、政治和文化进行批判,并挑战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最后,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权力和身份问题。
作家们强调社会和政治的权力结构对个人身份和经验的塑造。
他们探索种族、性别、阶级和文化等身份认同,并揭示这些认同在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剥夺。
通过对权力关系和身份问题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唤起读者对社会正义和平等的意识。
总之,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多样化的叙事方式、语言的自我反思、对传统规则的破坏以及对权力和身份问题的关注而展现出独特的特征。
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挑战了传统文学的观念和规范,对读者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的挑战。
从《白雪公主后传》看后现代主义解构
从《白雪公主后传》看后现代主义解构从《白雪公主后传》看后现代主义解构摘要:后现代主义小说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结构和形态,并且反思和颠覆了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和叙事方式,表现了小说家们对社会状态和意识形态的重新思考和审视。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巴塞尔姆的代表作品,对经典童话故事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解构特征。
关键词:《白雪公主后传》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后现代解构主义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经历了巨大变故的社会呈现出非理性的一幕,小说家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类社会和意识形态,传统的小说形式和结构都已经无法表达人们迷茫和无助的心态。
因此,小说家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社会和历史,抛弃了对意义的追求,把语言看做“不可靠的工具”,描述混乱、衰落、不可靠的世界,形成后现代主义小说风格。
1967年,德里达首先确立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重点在于对传统结构主义的否定和反叛。
德?曼则对后现代解构主义文本观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文本不可能具备确定不变的完整意义,也不是独立于读者的自然客观存在;阅读的过程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过程,是一个真理与谬误互相博弈的过程,因此不可能存在完全正确的解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解构主义者认为文本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不具备严谨的结构,文本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是开放的。
解构主义就是要破坏语言文字中的结构化体系,去除文本的权威性,以此来表达作者反叛的精神和对现实的思考[1]。
二、巴塞尔姆和《白雪公主后传》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对后现代结构主义小说和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文笔冷峻严肃,具备了对政治的敏感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以及形而上学的反讽,作品无一不反映后现代结构主义文学特征,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著作。
《白雪公主后传》是巴塞尔姆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对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进行了解构和戏仿,用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视角,用片段拼接的手法重写了这一童话故事。
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后现代主义写法解读
复杂 的监 控 , 通过 镜 子 和训 练好 的狗 长 期 监 视 白雪 公 主 。保 罗 的种 种行 为让 白雪 公 主越来 越失 望 。最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6 — 2 1 作者简 介 : 李晓梅 ( 1 9 8 2一) , 女, 山西 离石 人 , 助教 , 研究方 向为外 国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 。
1 3
终 保罗 替 白雪 公 主喝下 了女 巫简—— 童话 故事 中狠 毒 的皇 后为 她调制 的毒酒 , 解 救 了 白雪公 主 , 同时也 完 成 了 自己的使命 。七 个小 矮人也 不再 具有 童话 中 所 描述 的高 贵 品 质 , 同情 和 无 私 地 帮 助 白雪 公 主。 他们仅 仅是 大千 世界 中碌 碌 无 为 、 庸俗 不 堪 的 七个 无所 事事 的青年 。他 们对 白雪公 主 由刚开始 的喜 欢
主》, 作 品 的焦 点 不再 是 主题 和情 节 而 是 语 言 风格 。 巴塞 尔姆 摒弃 了传 统 的创 作 手 法 , 有 自己独 特 的 文 体 和崭新 的视 角 , 后 现 代 主 义 倾 向非 常 明显 。本 文 就小 说 中 的戏 仿 、 无 深度 性 和碎 片 来 体 现 其 中后 现 代 主义创 作特 点 。
在后 现代 主 义 文学 创 作 中 , 戏 仿 并 非 单 纯 的 滑 稽模仿 , 而是对 经 典 著 作 进行 颠 覆 、 解构 , 对 传 统 的 挑战, 对 权 威 的消 解 。 滑 稽 戏 仿 在 巴塞 尔姆 《白雪
国社会 的各个领域 , 文学也不例外 , 涌现 出了许多著 名 的后 现 代 主 义 作 家 和 小 说 , 其 中包 括 被 认 为 是 “ 后现代作家的新 一代之父 ” 唐纳德 ・ 巴塞 尔姆 和 他的《 白雪公主》 。 作 为美 国 后 现 代 主 义 代 表 作 之 一 的 《白雪 公
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中的“戏仿”手法
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田园语言中的“戏仿”手法作者:徐笑王丽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10期摘要: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文学价值,在阅读和鉴赏过程中可以从中感受到社会形势对当时文学作品的影响,同时语言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也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
“戏仿”手法是后现代美国文学田园语言中的重要特点之一,滑稽嘲讽的语言形式让文本更加灵活多样,同时也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轻松地传达出来。
关键词:美国后现代文学田园语言戏仿一、“戏仿”的定义及特点(一)戏仿的定义在西方的文艺理论研究中,戏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表现手法,它的使用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研究性,还被叫作游戏的诗文、滑稽的模仿等,它是最受欢迎的讽刺手法之一。
(二)戏仿的特点“戏仿”顾名思义,重点在于“仿”,说明这类小说要有戏剧性,重点还在于“仿”。
一部作品是否可以称得上是戏仿小说,就看其是否对传统的固有的文本进行了模仿。
但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替换,而是形成了一套有着自己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念的新文本,有着独立的思想,他为读者构建的是一个依托旧有文本却并不雷同的全新世界。
(三)后现代文学作品中戏仿手法的运用美国的后现代田园诗的核心是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充分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意识,读者可以进行自我剖析,在这种情况下,戏仿手法的使用就必不可少了,因为这是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
戏仿的本质不是简单地去历史化,也不是因为处在后现代文学大潮中就将文学艺术生拉硬拽进后现代创作框架中,而是通过这种独特的创作模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宣传一种继承中的创新。
后现代戏仿作品的创作从本质上来讲是带有批判性和讽刺意味的,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复古主义。
戏仿是在对比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解构主义,在对比和平衡文本中形成一种张力,最终达到一种幽默的喜剧效果,所以,戏仿成为后现代文学的中心。
二、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戏仿手法(一)后现代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戏仿巴塞尔姆的《亡父》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戏仿作品,其中的人物形象就带有明显的戏仿色彩。
戏仿拼帖语言游戏——《白雪公主后传》的元小说特点
戏仿拼帖语言游戏——《白雪公主后传》的元小说特点
柯卉
【期刊名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0)004
【摘要】作为对经典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批判与颠覆,巴塞尔姆的代表作< 白雪公主后传>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作品.本文试图从作品中人物的戏仿、拼帖式的结构以及游戏式的语言三个显著的元小说特点进行分析,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小说中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运用以及小说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的反童话本质.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柯卉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后现代元小说,反讽式戏仿——论约翰·巴斯的小说《客迈拉》 [J], 李映涛
2.论《白雪公主后传》中女主人公的戏仿 [J], 黄荣
3.试论《白雪公主后传》中的戏仿颠覆 [J], 项睿
4.论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中的戏仿 [J], 王维倩
5.戏仿: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从《白雪公主》中的戏仿到现代影视中的戏仿[J], 罗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唐璜》:现代简约 戏味不足
香港《唐璜》:现代简约戏味不足
周凡夫
【期刊名称】《歌剧》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唐璜的“群芳录”成为第34届香港艺术节闭幕节目的焦点所在。
在莫扎特歌剧《唐璜》序曲还没奏完、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的大幕还没拉开之前,观众看见的是倾斜在大幕外一角台板上的那本翻开的唐璜“群芳录”。
及至大幕拉开,映入观众眼帘的,正是仆人莱波雷洛用来记载其风流主人唐璜风流韵事的“群芳录”。
【总页数】1页(P6)
【作者】周凡夫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2
【相关文献】
1.戏仿: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从《白雪公主》中的戏仿到现代影视中的戏仿[J], 罗晴
2.新世纪戏曲现代戏的成绩与不足 [J], 朱恒夫
3.新世纪戏曲现代戏的成绩与不足 [J], 朱恒夫
4.探索现代题材的"现代"表达
——从三部戏看新时期昆剧现代戏的求新路径 [J], 周飞
5.蛇年新春戏味浓梨园百戏闹元宵 [J], 秦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