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全章教案

合集下载

电磁振荡试讲教案模板及范文

电磁振荡试讲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磁振荡的概念、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及振荡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振荡电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磁振荡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振荡的概念、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及振荡原理。

2. 教学难点:振荡电路的振荡原理及振荡频率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进而引入电磁振荡的概念。

2. 电磁振荡的概念解释电磁振荡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3. 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介绍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振荡回路、谐振电容、谐振电感等。

4. 振荡原理讲解振荡电路的振荡原理,包括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化。

5. 振荡频率的计算推导振荡频率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

6.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振荡实验,观察振荡现象,验证振荡原理。

7.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电磁振荡的特点。

8.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应用,分析电磁振荡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9.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磁振荡的概念、振荡电路的组成及振荡原理。

10.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磁振荡的概念、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及振荡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振荡电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磁振荡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振荡的概念、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及振荡原理。

2. 教学难点:振荡电路的振荡原理及振荡频率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电磁振荡。

2. 电磁振荡的概念师:电磁振荡是指电路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

3. 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师: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振荡回路、谐振电容、谐振电感等。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物理教案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物理教案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物理教案引言:
本篇教案旨在介绍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对于理解光学、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电磁波的性质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
1.1 电荷的振动
1.2 电磁场的形成
1.3 驻波与谐振
2. 电磁波的基本性质
2.1 理解电磁波的概念
2.2 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2.3 光的电磁性质
2.4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3. 电磁波的分类
3.1 长波与短波
3.2 射线与散射
3.3 可见光与其他波段的区别
4. 电磁波的应用
4.1 电磁波在通信中的应用
4.2 电磁波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4.3 电磁波单色仪的工作原理
4.4 电磁波在遥感中的应用
5. 总结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是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光学、无
线通信和医学影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了
解了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电磁波的性质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深入理解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的本质,并将
其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电磁振荡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磁振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电磁振荡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电磁振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电磁振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电磁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电磁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讲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特点。

2. 提出问题:为什么电磁振荡是重要的物理现象?
二、讲解电磁振荡的原理和公式
1. 讲解电磁振荡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容器、电感线圈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推导电磁振荡的公式:T=2π√(L/C),其中T为振动周期,L为电感,C为电容。

3. 通过实例分析,演示电磁振荡的计算方法。

三、实例演练
1. 给出一个电容为0.1F、电感为0.2H的电路,求其振动周期。

2. 学生自行计算,并与同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详细讲解和解析。

四、课堂小结
1.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振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学生提出疑问和问题,老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作业:计算电磁振荡的周期。

2. 阅读相关教材,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效果评估: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磁振荡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电磁振荡教案

电磁振荡教案

电磁振荡教案教案:电磁振荡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电磁振荡的数学描述和公式;3.理解电磁振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一、电磁振荡的概念和特点1.电磁振荡的定义;2.电磁振荡的特点。

二、电磁振荡的数学描述和公式1.电磁振荡的数学模型和方程;2.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3.电磁振荡的幅度和相位。

三、电磁振荡的应用1.电磁振荡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2.电磁振荡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3.电磁振荡在光学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电磁振荡的概念和特点1.引入: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简单介绍电磁振荡的概念,如调频收音机的振荡电路。

2.定义:让学生理解电磁振荡是指电磁场能量在振荡电路中的周期性变化。

3.特点:分析电磁振荡的特点,如周期性、振幅、频率等。

二、电磁振荡的数学描述和公式1.数学模型:介绍电磁振荡的数学描述和模型,如LC振荡电路。

2.方程:介绍电磁振荡的基本方程,如电压和电流的线性关系。

3.周期和频率:讲解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4.幅度和相位:解释电磁振荡的幅度和相位的概念和意义。

三、电磁振荡的应用1.无线通信:介绍电磁振荡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如手机和无线电的原理。

2.电磁感应:讲解电磁振荡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如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光学:介绍电磁振荡在光学中的应用,如激光和光纤通信的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1.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讲解与演示相结合:通过讲解概念和公式,结合实际示例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合作和交流。

教学评价与反馈:1.练习与应用:布置相关习题和实验,检查学生对电磁振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电磁振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反馈与总结: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总结课堂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和学生活动:1.多媒体教学资源:投影仪、电脑、PPT等;2.学生活动:观察实例、提问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练习和实验。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的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的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电磁场中振荡的数学描述。

3. 能够应用Maxwell方程组解决电磁场中的振荡问题。

教学重点:
1. 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电磁场中的振荡数学描述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 能够灵活运用Maxwell方程组解决电磁场中的振荡问题。

教学准备:
1. 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流程:
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电磁场中发生的振荡现象,引出电磁振荡的概念。

2. 讲解:介绍电磁振荡的基本原理和性质,以及其在电磁场中的表现。

3. 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电磁场中的振荡现象,加深学生对电磁振荡的理解。

4. 计算:通过具体实例,讲解电磁场中振荡的数学描述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计算练习。

5. 应用:引导学生通过Maxwell方程组解决电磁场中的振荡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
1. 探究电磁场中的不同振荡模式。

2. 研究电磁振荡在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馈:
1. 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电磁振荡的掌握情况。

2. 留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
1. 教材资料。

2. 相关实验仪器。

3. 网络资源、教学软件等。

电磁振荡的教案示例

电磁振荡的教案示例

电磁振荡的教案示例章节一:电磁振荡的概念与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振荡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电磁振荡的产生原理。

3. 让学生理解电磁振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电磁振荡的定义:电磁振荡是指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周期性波动现象。

2. 电磁振荡的特点:电磁振荡具有周期性、稳定性、能量传递等特点。

3. 电磁振荡的产生原理:电磁振荡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电荷在导体中做周期性的运动,形成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4. 电磁振荡的实际应用:电磁振荡在通信、雷达、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电磁波的图像,了解电磁振荡的特点。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电磁振荡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章节二:电磁振荡的数学描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磁振荡的数学表达式。

2. 让学生了解电磁振荡的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3. 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电磁振荡的特性。

教学内容:1. 电磁振荡的数学表达式:电磁振荡可以用正弦或余弦函数来描述,表达式为E = Emsin(ωt+φ)或E = Emcos(ωt+φ),其中E为电场强度,Em为振幅,ω为角频率,t为时间,φ为相位角。

2. 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频率f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c = fλ,其中c为光速。

3. 分析电磁振荡的特性:通过数学方法可以分析电磁振荡的振幅、频率、相位等特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公式,理解电磁振荡的数学表达式。

2. 让学生通过计算实例,了解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给定的电磁振荡特性,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章节三:电磁振荡的测量与观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振荡的测量方法。

2. 让学生掌握电磁振荡的观测技巧。

3. 让学生能够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电磁振荡的测量和观测。

教学内容:1. 电磁振荡的测量方法:电磁振荡可以通过示波器、频率计、功率计等仪器仪表进行测量。

高三物理教案:《电磁振荡电磁波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教案:《电磁振荡电磁波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教案:《电磁振荡电磁波教案》教学设计本文题目:高三物理教案:电磁振荡电磁波教案第十二章电磁振荡电磁波相对论第一节电磁振荡电磁波基础知识一、电磁振荡在振荡电路里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由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做电磁振荡。

1. LC振荡电路由自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就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简称LC 回路。

在LC 回路里,产生的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

如图所示,先将电键S和1接触,电键闭合后电源给电容器C充电,然后S和2接触,在LC回路中就出现了振荡电流。

大小与方向都做同期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2. 电磁振荡在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上极板上的电荷q,电路中的电流i,电容器内电场强度E,线圈中磁感应强度B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振荡.(1) 从振荡的表象上看:LC振荡过程实际上是通过线圈L对电容器C 充、放电的过程。

(2) 从物理本质上看:LC振荡过程实质上是磁场能和电场能之间通过充、放电的形式相互转化的过程。

3. 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

一秒钟内完成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

在电磁振荡发生时,如果不存在能量损失,也不受外界其它因素的影响,这时的振荡周期和频率叫做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简称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理论研究表明,周期T和频率f跟自感系数L和电容C的关系:注意:当电路定了,该电路的周期与频率就是定值,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电容器上带电量多少无关.4. LC振荡过程中规律的表达。

(1)定性表达。

在LC振荡过程中,磁场能及与磁场能相关的物理量(如线圈中电流强度、线圈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强度、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等)和电场能及与电场能相关的物理量(如电容器的极板间电压、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极板上电量等)都随时间做周期相同的周期性变化。

这两组量中,一组最大时,另一组恰最小;一组增大时,另一组正减小。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2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2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

2.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电磁波的特点。

3.了解电磁场的物质性。

4.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电磁振荡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转化。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打开收音机的开关,转动选台旋钮,旋到使收音机收不到电台的频道,然后开大音量。

在收音机附近,将电池盒的两根引线反复碰撞,你会听到收音机中发出“喀喀”的响声。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打开电扇,将它靠近收音机,看看又会怎样。

提示:电磁波是由电磁振荡产生的,在收音机附近,将电池盒两引线反复碰触,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这样会发出电磁波,从而导致收音机中发出“喀喀”声。

若将转动的电扇靠近收音机,因为电扇中电动机内通有交变电流,电动机的运行同样会引起收音机发出“喀喀”声。

2.复习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1)电磁振荡的周期T: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

(2)电磁振荡的频率f: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3)LC回路的周期公式。

周期公式:。

其中:周期T、自感系数L、电容C的单位分别是秒(s)、亨利(H)、法拉(F)。

二、新课教学(一)电磁场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即使在变化的磁场中没有闭合电路,也同样要在空间产生电场。

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逐步深入讲解:1.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

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电场。

2.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可定性表述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场,这就是电磁场。

(二)电磁波紧接着电磁场进行讲述: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由近及远地向周围传播,形成了电磁波。

电磁振荡 教案

电磁振荡 教案

电磁振荡教案教案标题:电磁振荡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磁振荡的数学表达式和相关公式;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电磁振荡相关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电磁振荡的数学表达式和相关公式。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和应用电磁振荡的数学表达式和公式;2. 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磁振荡的相关知识、实验设备和材料;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例引入电磁振荡的概念,如弹簧振子、LC振荡电路等;2. 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振荡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讲解电磁振荡的数学表达式和相关公式;3. 解释电磁振荡的周期、频率、振幅等概念。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电磁振荡的实验演示,如LC振荡电路实验;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3. 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磁振荡的数学表达式和公式。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电磁振荡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创意。

五、知识总结(10分钟)1. 对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数学表达式进行总结;2. 强调电磁振荡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电磁振荡的理解;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实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实例、讲解知识、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原理和数学表达式。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电磁振荡周期 电磁场 电磁波》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3-4)

《电磁振荡周期 电磁场 电磁波》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3-4)

电磁振荡周期电磁场电磁波铭选中学高二物理备课组林泽炜[教学目标]1、理解LC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频率)的决定因素.2、会应用公式或定性分析有关问题,并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3、知道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大意.4、理解电磁场的产生,掌握电磁波的特性及其波长、波速的关系.5、通过介绍电磁场理论建立的简史,培养学生立志成才,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教学建议]1、要启发学生认识到:LC回路的周期、频率由回路本身的特性,即本身的电容量和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决定.所以把电路的周期、频率叫固有周期、固有频率.2、教师先通过实验引入,启发学生思考、想象,总结麦克斯韦理论,再利用哲学中相互联系的规律理解掌握电磁场理论.结合课本讲解电磁波概念,类比机械波,理解电磁波传播规律.3、适当介绍麦克斯韦如何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如何提出合理的假设和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以及它对科学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过程,受到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条件的可以再适当多做些介绍.[重点]1、LC振荡电路的周期公式,频率公式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定性地得出了电感L大(小)、电容C大(小)、周期长(短)的结论.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要点及电磁波的特点.[难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要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比较电磁振荡与简谐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运动都有周期性,我们知道振动的周期只与其本身的条件有关,而电磁振荡中的振荡电流周期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电感L、电容C的大小对振荡的快慢有怎样的影响?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往下分析二、新课教学1、电磁振荡的固有周期T讲解:大量精确的实验和电磁学理论证明,电磁振荡的固有周期T,跟LC电路中电感L和电容C的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即,各物理量都用国际制单位,比例系数为2 ,则有公式式中T、f、L、C的单位分别是秒、赫、亨和法(单位符号是s、Hz、H、F)分析:公式表明,适当地选择电容C和电感L,就可以使电路的固有周期和频率符合我们的各种需要,通常应用中是可变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组成LC电路,要得到不同周期和频率的振荡电流,可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容C来实现,如图19—16所示,亦可通过改变电感L来实现,如图19-17所示:收音机中调节谐振电路的周期,就是通过调节可变电容来实现的.(95)例题1、在LC振荡电路中,用以下的哪种办法可以使振荡频率增大一倍? ( )A.自感L和电容C都增大一倍;B.自感L增大一倍,电容C减小一半;C.自感L减小一半,电容C增大一倍;D.自感L和电容C都减小一半.(97)例题2、为了增大LC振荡电路的固有频率,下列办法中可采取的是()(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并增加线圈的匝数(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并在线圈中放入铁芯(D)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并减少线圈的匝数[过渡]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发现新的事物,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生产实践、科学实验中观察分析后发现新的事物,另一种是从科学理论出发,预言新的事物存在.电磁波的发现,属于后一种.麦克斯韦从电磁场理论出发,运用了较为深奥的数学工具,得到了描述电磁场特性的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0年后,他的学生赫兹用实验方法证实了麦克斯韦的伟大预言,发射并接收了电磁波,从而开创了无线电技术的新时代.我们现在粗略地介绍了一下麦克斯韦的这个理论.2、麦克斯韦的理论要点(1)麦克斯韦其人简介(2)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穿过螺线管的磁场随时间变化时,上面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引起感应电流使灯泡发光.问题1: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说明了什么?分析: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在线圈中产生电场,正是这种电场(涡旋电场)在线圈中驱使自由电子做定向的移动,引起了感应电流.问题2:如果用不导电的塑料线绕制线圈,线圈中还会有电流、电场吗?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有电场、无电流.问题3:想象线圈不存在时线圈所在处的空间还有电场吗?回答:有总结说明无关.(3)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我们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麦克斯韦研究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和联这一点,我们从哲学上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在给电容器充电的时候,不仅导体中电流要产生磁场,而且在电容器两极板问周期性变化着的电场周围也要产生磁场.3、电磁场、电磁波(l)概念麦克斯韦根据自己的理论进一步预言,如果在空间某域中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2)赫兹第一次发现了电磁波,赫兹其人简介(3)电磁波的特点①是横波:用课本P270图19-10说明②是物质波,真空中也能传播,能独立存在(与机械波不同)③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波的一切特性(4(5)电磁波利弊谈4(1(2(3(4(5)、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向周围空间传播就是电磁波.例题分析:例3关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电磁波的能量越强,传播速度越大C、波长越长,传播速度越大D、频率、波长、强弱都不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例题4 、下列各图中,磁场产生相应的电场,正确的是( BC )[教后记]。

电磁振荡试讲教案模板及范文

电磁振荡试讲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 掌握LC振荡电路的构成和振荡过程。

3. 理解电磁振荡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电磁振荡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 LC振荡电路的构成和振荡过程。

教学难点:1. 电磁振荡的产生条件。

2. 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电磁振荡实验装置3. 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回顾电磁感应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出电磁振荡的概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1. 电磁振荡的概念和基本特性(1)电磁振荡是指电路中的电荷和电流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形成周期性的变化过程。

(2)电磁振荡具有周期性、能量转换和频率等基本特性。

2. LC振荡电路的构成和振荡过程(1)LC振荡电路由电感L、电容C和电阻R组成。

(2)振荡过程:当电路中充电到一定程度时,电容C放电,电流通过电感L,电感L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使电流逐渐减小。

当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容C开始充电,电感L放电,电流逐渐增大。

如此循环,形成振荡过程。

三、实验演示1. 通过实验装置演示LC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

2.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电磁振荡的产生条件和振荡频率。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振荡的概念、基本特性和LC振荡电路的构成。

2. 强调电磁振荡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电磁振荡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电磁振荡的概念、基本特性和LC振荡电路的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磁振荡·教案

电磁振荡·教案

电磁振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LC回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了解电容器的充电、放电作用及电感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2.会分析振荡电流变化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化的规律,并会分析振荡电流在一个周期变化过程中,电容器上电荷的变化情况及电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情况.3.知道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的区别,以及振幅减小的原因.4.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电磁振荡等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推理能力,以及理解和概括能力.二、重点、难点分析1.先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总结得到几个基本概念:振荡电路,振荡电流,电磁振荡现象等.这部分知识,基本概念很抽象,研究对象多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场及其运动,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所以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再辅以类比推理和生动的比喻、描述,能增强可接受性.2. LC回路产生电磁振荡是本章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电磁振荡产生的物理过程较为抽象,所以重点应放在电路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化上;分析指出何时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何时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何时电场能最大,何时磁场能最大.与之对应的也要指出电路里电流何时最大,何时为零.其次还要明确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电感线圈的自感电动势的作用和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为了增强可理解性,此处可借助于单摆或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来类比、形容电磁振荡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三、教具1. LC振荡电路演示仪(含晶体管振荡器)等.2.大屏幕示波器(用于观察振荡电流的波形).3.如有条件,可用计算机和彩显,使用三维动画软件,模拟LC电路中的振荡过程.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无线电广播、电视、人造卫星、导弹、宇宙飞船等,传递信息和跟地面的联系都要利用电磁波.现代社会的各个部门,几乎都离不开“电磁波”可以说“电” 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电磁波”就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或者叫现代化的代名词.那么,电磁波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就要从电磁振荡开始学习.(二)主要教学过程设计1.电磁振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18.1 电磁振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LC回路产生电磁振荡的现象,了解LC回路工作电流、电量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电磁振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超常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LC回路工作过程及相关物理量变化的规律三、教学难点理解电磁振荡一个周期内电流的变化规律四、教学方法:探究法五、教具LC振荡电路示教板一套、示教电流计一只,大电容一只,示教示波器一只,实物投影仪一台和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题(导入画面)师:大家看到的画面是和平号空间站发射场面。

和平号上天后,人们是怎样知道它到达预定的地点呢?生:无线电波。

师:无线电广播、电视、人造卫星、导弹、宇宙飞船等,传递信息和跟地面的联系都要利用电磁波。

现代社会的各个部门,几乎都离不开“电磁波”,可以说“电”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电磁波”就是现代文明的神经中枢,或者叫现代化的代名词。

那么,电磁波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性质?怎样利用它传递信号?这一章就要讨论这些问题,正象机械振动能够产生机械波一样,电磁振荡能够产生电磁波。

今天我们就从电磁振荡开始学习,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个实验。

(二)进行新课1、实验演示、电脑模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LC振荡电路⑴介绍实验装置:(用实物投影仪放大)LC回路电流表的作用电压表的作用⑵演示实验:⑶边观察边分析师:下面我们开始做实验:LC回路振荡过程中电流的变化,本实验请大家主要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变化特点。

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观察实验)师:为了让大家能有较长时间观察两表指针的变化情况,我们通过电脑模拟两表指针的变化,请大家再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实验)通过学生的观察归纳出三个现象:1、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在零点左右来回摆动。

现象2: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摆幅越来越小。

介绍等幅振荡,用电脑模拟等幅振荡过程。

师:大家观察等幅振荡时两表的指针的变化还有什么规律?(演示等幅振荡实验后电脑展示LC回路中的电流和电量的变化,正常速度。

电脑模拟电磁振荡,同时点动慢动演示)师生共同总结:从观察到的现象表明:当电容器充电后能够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电脑模拟微观规律,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本质⑴放电过程:(师生共同讨论)(进入模拟实验线圈中的电流、电容器上的带电量的变化)师:当电源E对电容C充电完毕,电容器上、下极板带电量如何?(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电脑动画模拟点动和静态分析展示)师: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规定:电量减少的过程叫做放电过程,把电量增大的过程叫做充电过程。

下面我们先来一起讨论放电过程。

师生共同探讨:放电过程中的电量、电流的变化特点。

从电能的角度分析原因。

(电脑模拟能量转化过程)⑵充电过程:师:放电过程完毕,电容器两极板上所带的电量为0,LC回路中的电流会不会即刻突变为0?此时电感L的电路作用怎样?师生共同探讨:放电过程中的电量、电流的变化特点。

(3)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可结合投影幻灯,启发思考进行分析讲解)①给电容充电,如图所示,电容器中储存一定的电场能(E电)②电容C放电,如图所示,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C上带电量,电场能(电压)逐渐减小(降低),电路中的电流、磁场能则逐渐增大,请同学们想一下这样转化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是“逐渐”的?随后指出这是由于电容器的放电作用(两极板上正、负电荷的吸引作用)和电感L中电流变化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的“阻碍”作用所至,当C放电完了时,如图所示(电场能为0,E=0,U=0),磁场能达到最大(与之对应的振荡电流也达到最大I m).③反向充电过程,如图所示,是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的过程,C放电完了时,由于L的自感作用,电路中移动的电荷不能立即停止运动,仍保持原方向流动,C反向充电,同理则有i减小,E磁减小,而E电增大(Q c,U c也随之增大),直到E磁(i)减为零,E电(Q c,U c)增为最大,如图5所示。

④电容C再次反向放电过程——如图7所示,同理可知E电(Q c,U c)减小,直到为零,E磁(i)增大,直到最大(I m)如图8所示,如此下去,回路中就产生了振荡电流。

电脑播放振荡电流变化的全过程电脑展示完整的振荡过程学生每人一张表格,填写好用投影仪展示归纳总结指出像上述情况,电路中的电场能和磁场能(与之对应的电荷Q和电流I)做周期性交替变化的现象叫做电磁振荡现象。

(4)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①振荡电路中,若没有能量损耗,则振荡电流的振幅(Im)将不变,如图9所示,叫做无阻尼振荡(或等幅振荡)②阻尼振荡,任何振荡电路中,总存在能量损耗,使振荡电流i的振幅逐渐减小,如图10所示,这叫做阻尼振荡(或叫减幅振荡),请同学们想一下,电路损耗的能量哪里去了?如果用振荡器周期性地给振荡电路补充能量,就可以保持等幅振荡,这类似于受迫振动。

(三)巩固练习240页练习一(1)、(2)两题(四)课堂总结师:通过分析电流、电量、电场能和磁场能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在振荡的全过程中存在几个过程?各种不同过程中的电流、电量、电场能和磁场能有什么变化规律?先由学生讨论归纳,再由老师小结电脑展示电脑展示电流、电量图象。

讨论结论3时,给出电流-时间图象,通过分析要求学生画出电量-时间图象,(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本2.预习第二节附:教学过程流程图18.2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理解LC 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频率)的决定因素2.会用公式LC T π2=或LC f π21=定性分析有关问题,并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二)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亲自动手实验,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

(三)情感目标学会应用实验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

通过对收音机原理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LC 振荡电路的周期公式,频率公式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定性地得出电感L 大(小)、电容C 大(小)、周期长(短)的结论。

2.难点为什么电容越大,电感越大,周期就越大?通过对电容充放电作用,线圈的自感作用对公式LC T π2=进行定性分析,以利于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三、教具1.LC 振荡回路示教板,准备两个以上电感不同的线圈(可拆变压器的220V 线圈),电容器2.大屏幕示波器(观察振荡电流周期变化情况)等 3.每两个学生一只中波小收音机 四、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五、学生活动设计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总结出振荡电流周期与电感L 、电容C 值大小定性关系。

2.通过对小收音机的观察,分析收音机谐振电路的周期是如何调节的。

3.通过练习训练,巩固周期频率公式。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磁振荡具有周期性,振荡电流的周期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电感L 、电容C 的大小对振荡的快慢有怎样的影响?其它因素(q 、i 、U 大小)与周期有没有关系?下面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1.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

(2)频率:一秒钟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3)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振荡电路里没有能量损失、发生无阻尼振荡时的周期和频率。

设问: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与什么因素有关系?与LC 回路中的电感L 、电容C 有何关系(定性)?演示实验简介图1所示电路,多抽头带铁芯的线圈,L 值较大(可用220V 或二个110V 可拆变压器线圈串联而成)2-3个电解电容器(100μF 、500μF 、1000μF )演示电流表(指针在表盘中央),二个电源(6V ,45V )等操作和观察 观察什么?(电流表指针摆动的快慢)选用不同的L 或C 值,发生电磁振荡时,电流表指针摆动的快慢程度(周期和频率)与L 、C 值的初步关系是什么?启发同学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分析得到①电容C 不变时,电感L 越大,振荡周期T 就越长,频率越低。

②当电感L 不变时,电容C 越大,振荡周期就越长,频率越低。

换用不同电压的电源,当L 、C 值不变时,表针摆动的快慢程度相同(仅摆动次数不同)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指出LC 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T )和固有频率(f ),决定于电路中线圈的电感L 和电容器的电容C提出问题:上述现象如何解释?归纳指出:电容越大,容纳电荷就越多,充放电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因而周期就长,频率就低。

线圈的电感L 越大,阻碍电流变化的延时作用就越强,使放电、充电的时间就越长,因而周期就越长,频率就越低,总而言之,LC 电路的周期和频率由电路本身的性质(L 、C 的值)决定,与电容器的带电量的多少,电流大小无关。

2.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公式大量精确的实验和电磁学理论证明,电磁振荡的周期T 、频率f 跟电感L 、电容C 的关系是:LC T π2= LCf π21=式中T 、f 、L 、C 的单位分别是秒、赫、亨和法(单位符号是s 、Hz 、H 、F )公式表明,适当地选择电容C 和电感L ,就可以使电路的固有周期和频率符合我们的各种需要,通常应用中是可变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组成LC 电路,要得到不同周期和频率的振荡电流,可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容C 来实现,如图2所示;亦可通过改变电感L 来实现,如图3所示。

收音机中调节谐振电路的周期,就是通过调节可变电容来实现的。

让学生打开收音机,观察并找到调谐电容。

调节调揩旋钮时,观察动片的变化。

要求学生分析(1)旋入动片,旋出动片时正对面积如何变化?电容C 大小如何改变? (2)C 变化对周期、频率大小变化有何关系 (三)巩固练习(含机动内容)【例1】 如图4所示的LC 振荡电路中,可变电容器C 的取值范围为10pF ~360pF ,线圈的电感L =0.10H ,求此电路能获得的振荡电流的最高频率多大?最低频率又为多少?解析:由振荡电路的频率公式LCf π21= 当电容最小等于10Pf 时,振荡电流的频率最高,51106.121⨯==LCf πHz当电容最大等于360Pf 时,振荡电流的频率最低,42106.6.221⨯==LCf πHz【例2】 有一LC 振荡电路,当电容调节为C 1=200pF 时,能产生频率为f 1=500kHz 的振荡电流,要获得频率为f 2=1.0×103kHz 的振荡电流,则可变容器应调为多大?(设电感L 保持不变)解析:根据公式LCf π21= 由于电感L 保持不变所以1221C C f f =所以11122212105-⨯==C f f C F=50pF【例3】 在图5(甲)中,LC 振荡电路中规定图示电流方向为电流i 的正方向,则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乙)所示图5那么,电路中各物理量在一个周期内的情况是 _______时刻,电容器上带电量为零 _______时刻,线圈中的磁场最强_______时刻,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值最大 _______时刻,电路中电流达到反向最大值 _______时间内是对电容器的充电过程解析 分析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以及它所对应的物理状态和物理量间的关系,由题图可知电容器C 正在放电,当t =0时,C 带电量最多,两板间电压最大,电场能也最大,而此时磁场能最小(为零),对应的电流i 最小(为零),随着C 放电的持续,带电量、电压、电场能将逐渐减小,而磁场能、电流i 将逐渐变大,磁场能、电流达到最大之后由于电感L 和电容C 的作用,将对电容反向充电,直至最大,依此类推,故可得知,A 、C 时刻电流最大,磁场最强,电场为零,C 带电量为零,当电流为零时(对应图中的O 、B 、D )电容器上带电量最多,相应的电场强度值为最大,同理可知C 时刻电流达到最大,电容经过T /4放电完毕后,紧接着又对电容反向充电,又经T /4,充电到最大值,即带电量、电压、电场能达最大,磁场能、电流变为零,这个过程对应着图中的A →B ,类似的道理可知C →D 也是对电容的充电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