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9 刘玄德三顾草庐学案 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学案:第四单元第9课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本单元所选的五个文本都是章回体小说,代表了明清小说乃至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运用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形象。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节选自《三国志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记叙了刘玄德三顾草庐拜访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过程,表现了他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虔诚态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选自《水浒传》第十回,主要叙写了林冲由奉公守法、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逼上梁山的经过。
《宝玉挨打》节选自《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第三十三、三十四回,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封建正统思想的维护者贾政和封建正统思想的叛逆者贾宝玉两代人、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是《西游记》中一段很精彩的章节,说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万寿山,八戒会同悟空、沙僧瞒着师父偷吃人参果的故事,表现了孙悟空顽皮、机智、幽默的性格和当年大闹天宫时的反叛特点,塑造了猪八戒贪吃、好睡、恋色、头脑愚笨而又自作聪明、粗中有细的喜剧形象。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选自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塑造了梅玖、王惠、夏总甲、周进等人物形象,反映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性格的扭曲。
古代章回体小说刻画人物细腻生动,尤其善于在典型环境和矛盾冲突中,通过准确细致的描写塑造典型性格。
第9课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江上吟李 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对屈原词赋的推崇以及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自负,显露出傲岸放达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志趣。
鲁人版语文选修第9课《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课件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刘玄德三顾茅庐中职教案
刘玄德三顾茅庐中职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语言。
2、学习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技巧,把握人物形象。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
学习重点古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技巧。
学习难点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
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
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近五千字。
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二、作家作品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等。
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演义小说是小说体裁之一,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开始出现这个名称。
高中语文鲁人版精品教案《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青岛六十七中王晶学习目标:把握人物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中,我们学过《出师表》和《隆中对》,对诸葛亮有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你心中的诸葛亮。
四字词语神机妙算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智过人古今贯通不畏艰难通晓古今忠贞不二智勇双全过渡:这是已往我们对诸葛亮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看能不能对诸葛亮有个全新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把握人物艺术形象。
三、初读文本,梳理情节1一顾和二顾我们知道诸葛亮没有出场,但诸葛亮却又无处不在,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来写诸葛亮的?(一起回答)明确:有诸葛亮的朋友和家人,这些人都吟了一些诗歌,都有自然景物描写。
他人诗歌环境小结:这三方面对塑造诸葛亮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通过这三方面来分析诸葛亮形象的特点。
四、小组交流,探究人物形象1.过渡: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概括诸葛亮的人物特点。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一顾和二顾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特点。
请从三个方面任选其一,结合文本分析解读,请一位代表到讲台发言。
2.讨论交流。
3.交流成果。
要求:1点明文段位置。
2结合语句具体分析。
3板书结论。
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4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五、小组展示,探究人物形象(一)我们先来看一顾,一顾概括了诸葛亮的什么特点。
1.学生展示2.交流内容人物崔州平外貌描写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表现了诸葛亮是逍遥人士。
语言描写对治乱的思考,体现道家思想,听天命,顺其自然。
体现了隐者的风度。
生活态度无意于功名。
不过问政治上的事情而寄情于山水。
喜欢隐居生活。
用两个词来概括诸葛亮的形象特点:洞察世事隐逸不凡童子当刘备自报家门时,他说记不得许多名字了,他不会曲意逢迎,也不惧权贵,可以看出童子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功名,不惧权贵。
用两个词来概括诸葛亮的形象特点:不惧权贵不慕名利。
过渡:这组同学是从人物的角度来分析,有哪个组是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的?诗歌苍天就好像圆形的车盖,陆地就好像是棋局,世人像棋子一样互相追名逐利,胜的人就享受荣华富贵,输的人就平平凡凡地度过一生,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就写出了诸葛亮的与世无争,淡泊名利。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9 刘玄德三顾草庐学案 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学习资料专题9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本课话题——礼贤下士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副校长“礼贤下士”邀请教授参加评选1月19日,卓越教学奖专家评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据四川大学官网的报道,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在会上说,“卓越教学奖”旨在表彰师德高尚、教学卓越、学术杰出的一线教师,使长期从事本科教学优秀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增强全校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成就感,在全校形成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育人氛围。
3月16日,教务处再次发布通知,决定从3月17日至21日进行网络投票。
人们注意到,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中,此前高调抵制卓越教学奖的谢谦教授名列15位候选人当中。
谢谦在微博上解释了原因:“分管副校长打电话找我,此奖是常年奖,每年一评,奖金来自校友捐赠,不是国家资金。
他希望我支持学校的工作,推荐材料由教务处准备,不用麻烦我。
我与校长没私交,从来没对过话,他这样礼贤下士,我好意思再拒绝吗?”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2.上流生活开放有序,不隐秘吝啬,礼贤下士,宾客茂盛,会引人到建立丰功伟绩上来。
——培根3.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
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
——袁枚4.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玄.德(xuán) 峨.冠博带(é) 寰.宇(huán) 愕.然(è) 斡.旋(wò) 汉胄.(zhòu) 吾侪.(chái) 慵.懒(yōng) 鹤氅.(chǎng) 愧赧.(nǎn) 揲蓍..(shé shī) 倥偬..(kǒng zǒng) 管仲.(zhòng) 殷馗.(kuí) 襄.阳(xiāng) 潺湲..(chán yuán) 松篁.(huáng) 荆榛.(zhēn) 寰.海(hu án) 鼎鼐.(nài) 苗裔.(yì) 荏苒..(rěn rǎn) 经纶.(lún) 鄙悃.(kǔn) 悒怏..(yì yàng)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去⎩⎪⎨⎪⎧元直欲去.,自去便了(动词,前去)出外闲游去.矣(动词,出去)言罢,飘然而去.(动词,离开)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动词,距离)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动词,除去,除掉) (2)且⎩⎪⎨⎪⎧不如且.归(副词,暂且)文王且.如此敬贤(表递进关系,况且)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 备曰(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表递进关系,况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表让步关系,尚且,还)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表并列关系,并且)(3)言⎩⎪⎨⎪⎧玄德从其言.(名词,说的话)可言.刘备拜访(动词,说)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动词,记载)(4)省⎩⎪⎨⎪⎧不省.治国安民之事(动词,懂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动词,省察)(5)谢⎩⎪⎨⎪⎧阿母谢.媒人(动词,辞谢,谢绝)玄德谢.之(动词,表示感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动词,辞别,告别)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谢罪,道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告诫) (6)之⎩⎪⎨⎪⎧何颍川之.多贤乎(副词,这么)我欲另以二人比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结构助词,的)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不劳下.问(名词作状语,向下) (2)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名词作状语,每天,成天) (3)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名词作状语,亲自) (4)荆州北.据汉、沔(名词作状语,在北面) (5)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名词作状语,在东面,在西面) (6)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名词作状语,在西面,在南面,对外,对内)(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8)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名词作状语,在北面,在南面) (9)亮夜.观天象(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0)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名词用作动词,拄着拐杖) (11)一声长啸安.天下(使动用法,使……安定) (12)乞即席.地权坐(意动用法,把……当作席子,坐在)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道貌非常..古义:与平常不同。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四单元第9课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含解析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四单元第9课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愕.然(è) 倥偬
..(kǒnɡ zhǒnɡ)
松篁.(huánɡ) 拜谒.(yè)
B.汉胄.(zhòu) 潺湲
..(chán yuán)
流杵.(chǔ) 吾侪.(chái)
C.熟谙.(ān) 韬略
..(tāo luò)
愧赧.(nán) 存恤.(xù)
D.云笺.(jiàn) 悒怏
..(yì yànɡ)
玉簇.(cù) 匡济.(jì)
解析:选B。
A.“偬”应读“zǒnɡ”;C.“略”应读“lüè”,“赧”应读“nǎn”;D.“笺”应读“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言讫缘分卧龙岗迄无所就
B.纲记绰约挖墙角蛾冠博带
C.经伦斋诫掉书袋顿开茅塞
D.纂逆倾刻挟天子三顾毛庐
解析:选A。
A.岗—冈;B.记—纪,角—脚,蛾—峨;C.伦—纶,诫—戒;D.纂—篡,倾—顷,毛—茅。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豫州当日________孤穷,何幸南阳有________!欲识他年________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三顾茅庐》 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段落。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理解文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3)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文中的空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人才的意识。
(2)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淡泊名利的品质,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故事情节。
(2)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一些文言词汇和句式,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
(2)引导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理解“三顾茅庐”这一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增强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段视频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引导学生回答“三顾茅庐”。
3、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你们想不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如“拜谒”“半晌”“纶巾”等。
3、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停顿、重音和语气,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三顾茅庐》预习学案
《三顾茅庐》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和相关人物。
2、熟悉故事情节,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3、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二、故事背景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割据。
刘备心怀兴复汉室的大志,但势力弱小,一直在寻找有才能的谋士来辅佐自己。
此时,诸葛亮隐居隆中,才华出众,声名远播。
三、作者简介《三顾茅庐》出自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
四、字词积累1、生字词(1)拜谒(yè):拜见。
(2)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
(3)箪食壶浆(dān shí hú jiāng):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4)半晌(shǎng):好大一会儿。
(5)纶巾(guān jīn):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2、通假字(1)欲伸大义于天下:“伸”通“申”,伸张。
五、故事情节1、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刘备听徐庶说诸葛亮很有才能,就带着关羽、张飞前去拜访。
但诸葛亮外出游历,三人扑了个空。
2、刘备第二次拜访诸葛亮过了些日子,刘备等人冒着风雪再次前往隆中。
不料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来访,刘备等人只能再次失望而归。
3、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又过了一段时间,刘备选了一个好日子,斋戒沐浴,再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这次,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不敢惊动,一直等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相见。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最终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六、人物形象1、刘备(1)求贤若渴: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不惜三次亲自前往隆中拜访,表现出他对人才的极度渴望。
(2)礼贤下士:在拜访诸葛亮的过程中,刘备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尊重诸葛亮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
(3)胸怀大志:刘备一心想要兴复汉室,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和远大的抱负。
2、诸葛亮(1)才华横溢:诸葛亮未出山便已知天下三分,足见其卓越的才智和深远的谋略。
(2)谨慎稳重:面对刘备的多次拜访,诸葛亮没有轻易答应出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辅佐刘备。
《三顾茅庐》导学案精选4篇
《三顾茅庐》导学案精选4篇《三顾茅庐》导学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3、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活动方案】活动一: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自由读课文2~5小节:1、划出能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
2、用心读一读这些句子。
3、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读完这些句子的感受。
活动二: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1、自读课文,理解下面两句话:(1)、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提示: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小组交流)(2)、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2、把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诸葛亮用兵如神的小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活动三:体会隆中的人杰地灵。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1)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2)讨论:这里的景色描写是为了衬托什么?(3)试着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色。
【检测反馈】1、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三顾茅庐》导学案篇二近,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谈到“对语文新课改中一些问题的思考”时指出,我们教师要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和引进相关课程资源的关系,用好教科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做到“下要保底”,可谓雪中送炭,这一步首先要做到;在此基础上,适当引进必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多学一点,学得更好一点,做到“上不封顶”,可谓锦上添花。
那么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如何来贯彻这一新课改精神,让我们学生在“保底”的基础上“多学一点”呢?在11月份,我校“星级教师优质课”评比中,笔者根据班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堂大胆的语文阅读课。
以下是笔者《三顾茅庐》第二课时的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一篇宋词,谁来有感情的吟诵一遍?指名一位学生站起来背诵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接着让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背。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教案2 鲁人版选修
鲁人版高二《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教案2学习目标1、掌握基础字词音义2、宏观提炼文章的主旨3、鉴赏文本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鉴赏文本艺术特色,教学生学会鉴赏作品时看门道教学难点1、“画家三染”法2、《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教学步骤:一、基础字词三顾茅庐、拜谒、军务倥偬、呕心沥血、功盖寰宇、流水潺湲、松篁交翠、容貌轩昂、杖藜、讫\迄、调鼎鼐、吾侪、邂逅、慵懒、滥叨、陵替、匡济、经纶、鄙悃、悒怏、光阴荏苒、揲蓍、愧赧、箪食壶浆二、本文主旨本片选文通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塑造了刘备求贤若渴的仁君形象,更重要的是渲染了诸葛亮出山前的神秘莫测的特点以及他的雄才大略。
三、本文的艺术特色1、虚实关系的恰当处理:虚实关系,即作者的想象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如果过分拘泥于历史记载,故事就不会生动,人物形象也不会鲜明;反之,如果不顾历史记载而胡编乱造,则成了“戏说”,不再是历史演义。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曾提出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即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实有的,而事件进程及人物言行的具体细节是虚构的。
本篇中的虚实结合:三顾茅庐是事实,但在历史上记载的非常简略。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没有记载;《诸葛亮传》只记一句:“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前出师表》中说的稍多:“先帝不以臣鄙陋,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等寥寥数语。
在小说中,作者虚构了大量的生活细节,详细描写了三顾的具体过程以至于季节特点、沿途景色、这就是故事有了生活实感,更加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2、人物出场艺术:“先声夺人”法: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从作品中相关人物的视野,写出登场人物及其个性化的言行,使作品中的相关人物和读者产生强烈深刻的印象。
《三国志演义》中赵子龙的出场(教参148)。
“文丑急捻枪来刺。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
公孙瓒爬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
《三顾茅庐》教学教案
《三顾茅庐》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顾茅庐》这个经典故事,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和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3.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对于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顾茅庐》的情节,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
2.熟悉并背诵《三顾茅庐》中的经典诗句。
3.学会运用文言文的语言规则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和表达。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古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2.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9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训练落实提升 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第四单元9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基础巩固层]1.改正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注音。
倥.偬(kōng)荷.锄(hè)勒.马(lè)高冈.(gǎng)熟谙.(ān)吟.咏(yǐn)云笺.(jiān)苗裔.(yī)纶.巾(lún)愧赧.(nǎn)倾颓.(tuí)存恤.(xù)【答案】应为“倥.偬(kǒng)、高冈.(gāng)”,应为“吟.咏(yín)、苗裔.(yì)”,应为“纶.巾(guān)”。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峨冠搏带邂逅愕然逍遥安帮定国斡旋乾坤匡扶民殷国富凛凛霏霏庸懒功盖寰宇社稷悒怏侥幸【答案】“峨冠搏带”的“搏”应为“博”,“安帮定国”的“帮”应为“邦”,“庸懒”的“庸”应为“慵”。
3.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________,水不深而________;地不广而________,林不大而________;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A.秀丽清澈坦荡茂密B.秀雅澄清坦荡茂密C.秀丽清澈平坦茂盛D.秀雅澄清平坦茂盛【解析】秀丽:清秀美丽;秀雅:秀丽雅致。
秀雅更能突出在此居住之人的隐逸高雅。
清澈:清而透明;澄清:清澈透明。
清澈具有口语化;澄清更具有书面化,更符合《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点。
坦荡:宽广平坦,与“地不广”矛盾。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与“林不大”矛盾。
【答案】 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李先生________的音乐才能,对作品的完美诠释,赢得了乐迷和观众的欢呼与喝彩。
②发明和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________。
③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________,那就无法生存。
A.超尘拔俗混为一谈舍我其谁B.出类拔萃浑水摸鱼舍我其谁C.出类拔萃混为一谈唯我独尊D.超尘拔俗浑水摸鱼唯我独尊【解析】超尘拔俗: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入蜀中,七擒孟获服蛮夷;报先帝,六出祁山定北地。
虽出师未捷身先陨,然满腔忠义永留名。
例:“一夜被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他慢吟着[梁父吟]从隆中走出,一如千年前的从容安然,自负超然,大义凛然。
从乳虎啸谷的博望坡,到风残烛尽的五丈原。
他的一喜一忧一计一策无一不牵动我们跳跃的心扉:纵是才比天高,终不能挽狂澜之即倒,纵是九死一生,他依然咬牙苦撑。
一千七百多年前,诸葛亮输给了曹魏,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
(四)阅读经典,趣味拓展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请参考示例,从列出的4项中任意选出3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1﹑六出: ___________ 2﹑东和: ___________3﹑七擒: ___________ 4﹑北拒: ___________为丰富诸葛亮的现象,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思考、抢答以上问题,最后教师评价明确:六出祁山,东和孙吴,七擒孟获,北拒曹操。
(五)拓展练习:比较赏析人物出场的艺术.1﹑学生回顾<<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及好处.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明确:王熙凤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用的是先声夺人法。
好处是:人物一出场就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2、“文丑急捻枪来刺。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
公孙瓒爬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胜负未分。
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拔马回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
瓒忙下山坡,问那少年姓名。
那少年欠身回答:‘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明确:赵子龙出场用的是先声夺人法。
好处是:人物一出场就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从中可以看出赵子龙英勇威猛、彬彬有礼的性格。
鲁教版高中语文电子版下册目录表
鲁教版高中语文电子版下册目录表•7 李商隐诗二首•7.1 无题(一)•7.2 无题(二)•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8 柳永词二首•8.1 雨霖铃(寒蝉凄切)•8.2 望海潮(东南形胜)•9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10 苏轼词二首•10.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2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1 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12 李清照词二首•12.1 声声慢(寻寻觅觅)•12.2 水遇乐(落日熔金)•13 辛弃疾词三首•13.1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13.2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13.3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10 荆轲•“语法的脖子”扭得断吗——语言的规范•第四单元你是谁我是谁——言语行为中的称呼•你是谁我是谁——言语行为中的称呼•第五单元优先回答什么——言语行为中的会话•优先回答什么——言语行为中的会话•第六单元“读书破万卷”怎么解释——言语行为中的歧义•“读书破万卷”怎么解释——言语行为中的歧义•第七单元语言创造的“笑”——言语行为中的幽默•语言创造的“笑”——言•第1单元青春岁月• 1 家(节选)• 2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节选)•第2单元思想之光• 3 狂人日记• 4 命若琴弦•第3单元英雄世界• 5 红旗谱(节选)• 6 红高粱(节选)•第4单元情感天地•7 边城(节选)•8 受戒•《十九世纪欧美经典小说》选读•第1单元体味人性之美• 1 爱丁堡监狱(节选)• 2 智利地震•第2单元个人奋斗的咏叹调• 3 红与黑(节选)• 4 简·爱(节选)•第3单元直面惨淡人生• 5 包法利夫人(节选)• 6 复活(节选)•第4单元生命是美丽的•7 热爱生命•8 道连·葛雷的画像(节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1单元写景抒情散文• 1 后赤壁赋• 2 秋声赋•第2单元记人叙事散文• 3 张中丞传后叙• 4 段太尉逸事状•第3单元政论散文• 5 伶官传序• 6 留侯论•第4单元小品散文•7 毛颖传•8 木假山记。
高中语文_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刘玄德三顾草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 1.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2.探讨人物出场艺术及其效果。
3.简要赏析诸葛亮形象特点。
2、思想教育目标:学习诸葛亮胸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3、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讨人物出场艺术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分析把握诗歌烘托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民间评价四大名著有如此说法: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是强调四大名著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可能对人产生的影响。
但就《三国演义》而言,其中就塑造了“三绝”: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
同学们能够记得有关诸葛亮的各种典故吗?生答:舌战群儒、鞠躬尽瘁、欲擒故纵、草船借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诸葛亮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结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司马徽再荐诸葛亮——才过管、乐 1诸葛亮三顾卧龙冈——路遇州平2-4 路遇石、孟 5-6草堂遇均 7-8 归途遇黄 9-10关、张入谏11-12 笑指画图 13-15三、[文本分析]分析出场艺术,全面理解人物形象。
1、分析景物描写(1)“一顾草庐”时的景物描写:作用:突出了隆中山水的幽雅,借以烘托隐于此地的诸葛亮的雅致。
(2)“二顾草庐”时的景物描写:作用:皑皑雪景烘托着诸葛亮的高洁,又表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心理。
(3)拓展延伸:景物描写的三种作用1.渲染气氛2.推动情节发展(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烘托人物形象。
2、探讨出场艺术(1)回顾出场方式: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王熙凤)瓒翻身落于坡下。
文丑急捻枪来刺。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三顾茅庐》 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其性格特点。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尊重人才、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通过人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刘备求贤的诚心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2、讲授法讲解重点词句,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片段,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经典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请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1、分析刘备的形象找出描写刘备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如“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刘备决定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
引导学生思考: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他的诚意体现在哪里?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从诸葛亮的语言“只愿主公降贵屈尊,亲自前来拜访”“吾等愿效犬马之劳”等,感受他的才华和抱负。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9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训练落实提升 鲁人版选修选读
学习资料专题9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基础巩固层]1.改正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注音。
倥.偬(kōng)荷.锄(hè)勒.马(lè)高冈.(gǎng)熟谙.(ān)吟.咏(yǐn)云笺.(jiān)苗裔.(yī)纶.巾(lún)愧赧.(nǎn)倾颓.(tuí)存恤.(xù)【答案】应为“倥.偬(kǒng)、高冈.(gāng)”,应为“吟.咏(yín)、苗裔.(yì)”,应为“纶.巾(guān)”。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峨冠搏带邂逅愕然逍遥安帮定国斡旋乾坤匡扶民殷国富凛凛霏霏庸懒功盖寰宇社稷悒怏侥幸【答案】“峨冠搏带”的“搏”应为“博”,“安帮定国”的“帮”应为“邦”,“庸懒”的“庸”应为“慵”。
3.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________,水不深而________;地不广而________,林不大而________;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
A.秀丽清澈坦荡茂密B.秀雅澄清坦荡茂密C.秀丽清澈平坦茂盛D.秀雅澄清平坦茂盛【解析】秀丽:清秀美丽;秀雅:秀丽雅致。
秀雅更能突出在此居住之人的隐逸高雅。
清澈:清而透明;澄清:清澈透明。
清澈具有口语化;澄清更具有书面化,更符合《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点。
坦荡:宽广平坦,与“地不广”矛盾。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茂盛:(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与“林不大”矛盾。
【答案】 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李先生________的音乐才能,对作品的完美诠释,赢得了乐迷和观众的欢呼与喝彩。
②发明和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________。
③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________,那就无法生存。
A.超尘拔俗混为一谈舍我其谁B.出类拔萃浑水摸鱼舍我其谁C.出类拔萃混为一谈唯我独尊D.超尘拔俗浑水摸鱼唯我独尊【解析】超尘拔俗: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本课话题——礼贤下士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副校长“礼贤下士”邀请教授参加评选1月19日,卓越教学奖专家评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据四川大学官网的报道,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在会上说,“卓越教学奖”旨在表彰师德高尚、教学卓越、学术杰出的一线教师,使长期从事本科教学优秀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增强全校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成就感,在全校形成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育人氛围。
3月16日,教务处再次发布通知,决定从3月17日至21日进行网络投票。
人们注意到,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中,此前高调抵制卓越教学奖的谢谦教授名列15位候选人当中。
谢谦在微博上解释了原因:“分管副校长打电话找我,此奖是常年奖,每年一评,奖金来自校友捐赠,不是国家资金。
他希望我支持学校的工作,推荐材料由教务处准备,不用麻烦我。
我与校长没私交,从来没对过话,他这样礼贤下士,我好意思再拒绝吗?”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2.上流生活开放有序,不隐秘吝啬,礼贤下士,宾客茂盛,会引人到建立丰功伟绩上来。
——培根3.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
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
——袁枚4.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玄.德(xuán)峨.冠博带(é)寰.宇(huán)愕.然(è) 斡.旋(wò) 汉胄.(zhòu)吾侪.(chái) 慵.懒(yōng) 鹤氅.(chǎng)愧赧.(nǎn) 揲蓍..(shé shī) 倥偬..(kǒng zǒng)管仲.(zhòng) 殷馗.(kuí) 襄.阳(xiāng)潺湲..(chán yuán) 松篁.(huáng) 荆榛.(zhēn)寰.海(hu án) 鼎鼐.(nài) 苗裔.(yì)荏苒..(rěn rǎn) 经纶.(lún) 鄙悃.(kǔn)悒怏..(yì yàng)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去⎩⎪⎨⎪⎧元直欲去.,自去便了(动词,前去)出外闲游去.矣(动词,出去)言罢,飘然而去.(动词,离开)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动词,距离)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动词,除去,除掉)(2)且⎩⎪⎨⎪⎧不如且.归(副词,暂且)文王且.如此敬贤(表递进关系,况且)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表递进关系,况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表让步关系,尚且,还)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表并列关系,并且)(3)言⎩⎪⎨⎪⎧玄德从其言.(名词,说的话)可言.刘备拜访(动词,说)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动词,记载)(4)省⎩⎪⎨⎪⎧不省.治国安民之事(动词,懂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动词,省察)(5)谢⎩⎪⎨⎪⎧阿母谢.媒人(动词,辞谢,谢绝)玄德谢.之(动词,表示感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动词,辞别,告别)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谢罪,道歉)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动词,告诫)(6)之⎩⎪⎨⎪⎧何颍川之.多贤乎(副词,这么)我欲另以二人比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结构助词,的) 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不劳下.问(名词作状语,向下) (2)闻令兄卧龙先生熟谙韬略,日.看兵书(名词作状语,每天,成天) (3)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名词作状语,亲自) (4)荆州北.据汉、沔(名词作状语,在北面) (5)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名词作状语,在东面,在西面) (6)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名词作状语,在西面,在南面,对外,对内)(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8)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名词作状语,在北面,在南面) (9)亮夜.观天象(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0)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名词用作动词,拄着拐杖) (11)一声长啸安.天下(使动用法,使……安定) (12)乞即席.地权坐(意动用法,把……当作席子,坐在)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道貌非常..古义:与平常不同。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②十分;极。
(2)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古义:这么多。
今义:①如此之多;如此之大。
②多少;若干。
③很多。
(3)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古义:诚挚恳切。
今义:指巴结讨好。
[常识·速览][识作者]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名本,字贯中。
杭州人,祖籍太原。
关于他的生平,明王圻《稗史汇编》说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后来朱元璋这样的“真主”一统天下,他的政治抱负落空,而致力于小说创作。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
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
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
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
这些作品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就最高。
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探背景]东汉末年,汉室岌岌可危,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
百姓渴望国家统一,过上安定的生活。
汉室后裔刘备胸怀大志,想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
但当时他身边仅有三员大将,势单力薄,正缺一位谋士。
此时,司马徽向他推荐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知文体]演义小说演义小说是小说体裁之一,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形式之一,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
“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
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做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
故事内容侧重于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
宋代讲史话本形式上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不甚分明。
元代的讲史话本分段及标题比较明确。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则已分回(则),并用七言单句标题,这是章回小说“回目”的早期形式。
以后的演义小说则都采用章回形式。
明代是演义小说繁荣的时代,而《三国志通俗演义》正是这种繁荣的起点。
讲史小说发展到后来之所以叫作“演义”,一般认为是由俗到雅的变化。
“演义”一词出于晋代潘岳《西征赋》,是援引古事、敷陈其义而加引申的意思。
明代演义小说题名上常标明“按鉴演义”或“演义按鉴”,以说明忠于历史。
同时又常在题名上标明“通俗演义”,则说明敷演历史故事。
但万历年间出现的《征播奏捷传通俗演义》,却是写万历年间事,这里“演义”概念已扩大,非专指敷演古事。
[整体·感知]课文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同时也说明诸葛亮智慧的卓绝,以及在成就蜀汉大业中将要起到的巨大作用。
[文脉·梳理]【答案】①唤来便了②半里下马步行[文本·层析]1.诸葛亮所吟之诗暗示出他怎样的形象?【答案】诸葛亮所吟之诗暗示他虽隐居隆中而内心却充满安抚天下的远大志向,这是他儒家和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2.诸葛亮的肖像描写有何特点?【答案】诸葛亮的肖像描写说明他具有君子之相貌﹑儒士之才华和隐士之风度。
3.通过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答案】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是: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
诸葛亮提出三步走的战略:先攻荆州,后夺取益州,最后夺取中原,统一全国。
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高瞻远瞩,具有雄才大略。
4.文章是怎样塑造诸葛亮的形象?【答案】(1)直接描写“隆中对”中的语言:诸葛亮为刘备献“三分天下”之计,鸿篇巨论,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既见其惊人口才,更显其阔大胸怀与非凡韬略。
(2)侧面烘托。
①听到“三分天下”之计后刘备的表现:“玄德闻言,顿首拜谢”。
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才智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②司马徽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盛赞诸葛亮才能可与姜子牙、张良相比;其他名士,如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等人无不对诸葛亮赞不绝口。
文章层层烘托,反复渲染,一步步塑造诸葛亮的鲜明形象。
③环境描写。
卧龙冈的环境“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山清水秀,幽雅清静,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脱俗的景物烘托出此地的主人自然不同凡响。
5.《三国演义》本是一部以描写政治和军事斗争为主的小说,而本文全篇充满了什么气氛?这种气氛对塑造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答案】本文别开生面,全篇充满了宁静、幽雅的气氛。
作者所描写的卧龙冈的环境是高冈流水,疏林茅庐,苍松翠竹,四时野花,清新异常,情趣幽雅。
冬日的山冈则是“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无论是山畔荷锄田间的农夫及其所唱的山歌,还是骑驴踏雪而来的老者,拥炉抱膝长吟的少年,到处都表现出一派淡雅、静谧的气氛。
这些,也都起到了更好地渲染、烘托诸葛亮的作用。
6.赏析本文层层烘托的出场艺术。
【答案】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塑造为智慧的化身,为充分写出此人的重要性、神秘性,作者便层层烘托,反复渲染。
司马徽再荐名士,极力渲染诸葛亮才能可与姜子牙、张良相比,不仅使刘备想求得此人辅佐自己,也使读者欲见诸葛之面目,以睹其风采,观其才气。
一顾草庐,数人荷锄于田间,吟唱卧龙先生所作的歌,烘托出了隐逸生活的惬意;尤其是对隆中景物的描绘,俨然一派世外桃源风光,这样的风景描写用意在于暗示诸葛亮是一个隐者。
那么,一个隐者愿意帮助刘备匡扶汉室吗?在此设置了一个悬念。
二顾草庐,邂逅石广元、孟公威,用来陪衬诸葛亮,从而更加渲染了求访孔明之不易。
刘备来到庄前,“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以及诸葛均的诗句自然使刘备误以为其是诸葛亮。
接着又把“骑驴过小桥”的黄承彦认作孔明,因为其诗充满着闲情逸致。
作者所写的陪衬人物,人人身上都有诸葛亮的影子,但又都不能代表诸葛亮的全貌,只是大致看出诸葛亮既有雄才大略,又有隐士风度;既有远大抱负,又要等待明主。
作者层层烘托,反复渲染,一步步塑造诸葛亮的形象。
[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三顾茅庐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