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2 (共41张PPT)
沈 葆 桢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 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 器……” ——李鸿章 洋务运动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日甲午战争
• 林则徐、魏源的师夷和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真的能拯救中国吗?
该往何处去?
1、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 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 是他( ) D A.为官清廉正直 B.关心人民疾苦 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D.主张开眼看世界 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核心思想的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华事夷言》 A D《天演论》
去我 留自 肝横 胆刀 两向 昆天 仑笑 。,
戊戌六君子
2、代表人物及主要活动
(3)谭嗣同
A、活动:
①对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批判;
②号召人们同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B、地位:为维新慷慨赴死第一人
(4)严复
A、主要活动:
①翻译《天演论》,指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 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支配;
⑵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局限性: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探究活动:地主阶级抵抗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异同
抵抗、洋务派
领 导 人 物
维新派
相 阶级本质 封建地主阶级 同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学习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不 学习内容 西方先进科技 同 失败标志 鸦片、甲午战争
(2)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妄自尊大; (3)许多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我炮不
能及,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人教版)PPT课件
2 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 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 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 经济的发展。
.
7
儒家 1号人物:孔子
[名人档案]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卒:(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籍贯:鲁国(今山东曲阜 ) 成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
孔子
头衔: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主要工作:教书育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全面发展观
.
8
1.孔子的主张和贡献
.
4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政治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 法与方案。 (3)阶级关系: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摘自《中国新闻网》
.
26
奥运会表演
.
2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 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 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 慧。”
.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28
世界看老子
《老子》哲学对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
课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重要 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的形成。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 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 经济的发展。
.
7
儒家 1号人物:孔子
[名人档案]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卒:(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籍贯:鲁国(今山东曲阜 ) 成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后裔
孔子
头衔: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
主要工作:教书育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全面发展观
.
8
1.孔子的主张和贡献
.
4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政治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 法与方案。 (3)阶级关系: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摘自《中国新闻网》
.
26
奥运会表演
.
2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 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 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 慧。”
.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28
世界看老子
《老子》哲学对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
课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重要 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的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和老子 ppt课件
ppt课件
23
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 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
(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ppt课件
24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ppt》课件
7
(二)孔子的思想
一、政治思想
1、“仁”——思想核心
(1)含义: “仁者爱人” (2)方法: “忠恕 ”
《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 语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 等级名分制度.
(2)礼的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正名”
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ppt课件
10
问题探究
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 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 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 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 求仁的境界。
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ppt课件
1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 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 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世界潮流课件 (共17张PPT)
断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 系易,以变易为义。” (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谭嗣同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归纳总结: 以上四位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共同政治主张是什么? 维新变法,改良道路,君主立宪,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坚持中国的 19世纪60至90年代 封建制度和儒家纲常名 【史料补充】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
清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列强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功)的形势下,掀 教作为国家的根本。 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自救改良运动。洋务派主要成员有奕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近 欣、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他们“中学为体、西 代科技,挽救清王朝。 学为用”为主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北洋、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同时发展近代教育,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兴起。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 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 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 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 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思考: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所起 的作用。 课本P50(爱国的、进步的、启蒙作用等)
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千年未有之变局
当时中国最落后的是什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 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 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 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 遣乔治· 马嘎尔尼团访华庆贺乾隆 八十寿辰万里来朝,并协商中英通商事宜。后因英国使者跪拜之礼 (焦点是双腿儿跪地呢还是单腿儿跪!),大清重臣和珅同志和英 国使者争论长达一月之久,我们敬爱的乾隆皇帝龙颜大怒,给乔治 三世的回信中如此大放厥词….
( 康有为 )“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 系易,以变易为义。” (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谭嗣同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 恨。” ( 严 )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归纳总结: 以上四位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共同政治主张是什么? 维新变法,改良道路,君主立宪,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坚持中国的 19世纪60至90年代 封建制度和儒家纲常名 【史料补充】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
清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列强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功)的形势下,掀 教作为国家的根本。 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自救改良运动。洋务派主要成员有奕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近 欣、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他们“中学为体、西 代科技,挽救清王朝。 学为用”为主导思想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北洋、 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同时发展近代教育,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兴起。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 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 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为变法流血第一人——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 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 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思考: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所起 的作用。 课本P50(爱国的、进步的、启蒙作用等)
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千年未有之变局
当时中国最落后的是什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 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 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 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 遣乔治· 马嘎尔尼团访华庆贺乾隆 八十寿辰万里来朝,并协商中英通商事宜。后因英国使者跪拜之礼 (焦点是双腿儿跪地呢还是单腿儿跪!),大清重臣和珅同志和英 国使者争论长达一月之久,我们敬爱的乾隆皇帝龙颜大怒,给乔治 三世的回信中如此大放厥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共32张)PPT课件
酒”。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
家、政治家——韩非、李斯都是他
的入室弟子。
12
荀子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 道”,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 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
伦理想观:人性本恶
13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
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子
思想观 政治观 伦理观
仁,礼
仁义
仁义
仁,德治
仁政民贵 君轻
王道 君舟民水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 涌现及各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数量多。后世主要 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
方技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国古代史(2002年版高级中学教科书3 )
材料三:“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
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像孔子所办的
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
学生送给他““束士俯””(一阶串腊层肉)的作为兴学费起,就可以了。这
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
“合则留不合则去”,因此,人才的流动也空前的频
繁。
——中国通史 4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 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 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 阶层活跃
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 学在民间 ,学术思想自由活跃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30张PPT)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万乘之主,千 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战国后期韩国贵族,秦王 嬴政为了他不惜发动战争, 到秦国后还未被重用就被 同学李斯害死与狱中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韩法 非 家 观点主张 子
集权观:加强中央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与时俱进 改革强国 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周
春秋 时期
战国 秦统一 时期 六国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5世纪 中后期
公元前 221年
• 一、历史背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 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 诸侯,或在夷狄。”(《史记》)
回忆必修一、二的内容,春秋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 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 六、百家争鸣的意义
你认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具有什么意义?
对当时:促成各家学说蓬勃发展,引发第一 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后世: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恩泽后人
学习这一节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性相近也。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
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也,孰不可忍也。
51岁从政; 55岁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73岁去世 从教40余年,弟子三千,贤者72人
——《论语》
思想主张 文化成就 教育成就 现实意义
——《韩非子》
战国后期韩国贵族,秦王 嬴政为了他不惜发动战争, 到秦国后还未被重用就被 同学李斯害死与狱中
理论来源
①法、术、势三派 ②道家思想
韩法 非 家 观点主张 子
集权观:加强中央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改革观:与时俱进 改革强国 认识论: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周
春秋 时期
战国 秦统一 时期 六国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5世纪 中后期
公元前 221年
• 一、历史背景
“幽、厉之后,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 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 诸侯,或在夷狄。”(《史记》)
回忆必修一、二的内容,春秋 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
发展趋势 两汉以后,独立体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
作用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 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 六、百家争鸣的意义
你认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具有什么意义?
对当时:促成各家学说蓬勃发展,引发第一 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后世: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恩泽后人
学习这一节后,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性相近也。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
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也,孰不可忍也。
51岁从政; 55岁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73岁去世 从教40余年,弟子三千,贤者72人
——《论语》
思想主张 文化成就 教育成就 现实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ppt课件
1.“百家争鸣”的含义 所谓“百家”,泛指数量多。 《汉书· 艺文志》主要分为儒 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 杂家、名家、纵横家、农家、小 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合作探究: “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 么深刻的社会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 ①经济上:井田制瓦解,社会经济迅速发 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 制崩溃,新制度逐渐建立 ③社会阶层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 用 ④教育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 间”,私学兴起
综合探究: 孔子的思想主张在当时 为什么到处碰壁,不受重用?
奔波中的孔子
至高无上的孔子
袁世凯与孔子
新文化运动与孔子
文革与孔子
世界与孔子
世界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
孔庙大成殿
杏坛
杏坛是传说 中孔子讲学 的地方,后 人在孔庙大 成殿前筑坛 以示纪念。
孔府 大门
孔林中的孔子墓
2、孟子 (1)孟子的生平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 他曾游历列国,主张不被 采用,晚年退而与弟子著 书立说。著有《孟子》一 书。有“亚)孟子的思想主张
①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四端、四德)
④提出“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舍 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 )
孔子(前551-前479) 姓孔,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3岁丧父,17岁丧母,从小虚心好学。 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吏。 30岁开始私人讲学。 50多岁又从政,担任司寇。55岁仕途失
意。
晚年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到处碰壁。 68岁返鲁,晚年潜心办学和整理文献。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晚年整理古籍《诗》《礼》《书》《易》 《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享年73岁。后被尊为“至圣”“万世师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课精选 课件
第 1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 现 1. “百家争鸣”的含义: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 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 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 “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 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到“学在民间”。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3.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
主要流派: 儒、道、 法、墨、 名、阴阳、 纵横、杂、 农、小说 (除去小 说家,则 称“九 流”)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3.主要学派: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老子、庄子 3)墨家:墨子 4)法家:韩非子
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
仁
人”
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 “为政以德” 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 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 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 根本目的: 维护西周的奴隶制统治秩序 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 礼 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代表奴隶主利益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 永恒的价值。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优质课件(36张)(共36张PPT)
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辩证法思想?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 互相转化。
无为而治
【板书设计】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二)孔子的思想
1.“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3.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 4、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老子及其思想
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 作用, 对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美德的形成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礼 孔子学说之
仁
爱忠 人恕
正周 名礼
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周礼》中,把所有仪礼概括为“五礼”,即:祭 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在各种典礼、仪式 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 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 疏礼。,周礼。 (实质: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孝,仁之本也。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仁 孔子学说之
爱忠
仁 人恕
仁的表现:
孔子像
对个人: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 人际关系:。 对统治者: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 意刑杀。
仁 孔子学说之
爱
仁人
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孔子像
体现了人本思想,对调整人际关系,稳
不去干涉它)。 ” ----天道自然无为
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道无形无 迹,玄妙莫测,是无意志,无为的自然本体。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 家。他否定天命权威,崇尚自然,要求人们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板书设计】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二)孔子的思想
1.“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3.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 4、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老子及其思想
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 作用, 对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美德的形成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礼 孔子学说之
仁
爱忠 人恕
正周 名礼
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周礼》中,把所有仪礼概括为“五礼”,即:祭 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在各种典礼、仪式 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 的具体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 疏礼。,周礼。 (实质: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孝,仁之本也。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仁 孔子学说之
爱忠
仁 人恕
仁的表现:
孔子像
对个人: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 人际关系:。 对统治者: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 意刑杀。
仁 孔子学说之
爱
仁人
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孔子像
体现了人本思想,对调整人际关系,稳
不去干涉它)。 ” ----天道自然无为
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道无形无 迹,玄妙莫测,是无意志,无为的自然本体。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 家。他否定天命权威,崇尚自然,要求人们顺应自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22张PPT)
高考再考什么
【预测题1】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 中认为:“西学”为“西政、西艺、西史”等 社会科学,“西艺非要,西政为要”。这说明 此时张之洞 A .其思想已与康有为完全一致 B.主张应放弃西方自然科学的学习 C .其思想在不断与时俱进 D .主张清政府应进行“预备立宪”
【体验高考2】(2015·江苏单科·7)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 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 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 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回归教材,整合知识——聚焦重点——对接高考
顺乎世界之潮流(见导学案)
1. 地主阶级 2. 资产阶级
材料一: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此则与天朝体制 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 万国来王……然从不贵奇 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摘编自《清实录》等 料材二: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 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 (1)依据材料一、二中国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 析原因何在。 变化:“天朝上国”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原因: 鸦片战争
(2)材料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维新派内部思想不统一; 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存在策略问题
材料三:没有戊戌维新的政治改革和思想解放,就 不可能有辛亥革命;没有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 建立共和,也不会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党所领 导的革命,也就无从谈起新中国的建立。 ——王毅《戊戌维新与晚清社会变革》 材料四: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 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 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 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探讨维新思想对中 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课件历史必修三第一课.ppt
李耳
老聃 (春秋·楚)
华夏族 苦县
约前571年 前471年
3.荀子的思想:
•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 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 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 尊称“荀卿”。著有《荀 子》李斯与韩非都是他的 入室弟子。
演示课件
3、荀子的思想: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a.荀子的“仁义”与“王道”观 “点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b.荀子的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荀子的性恶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哲学思想:天行有演示常课件 ,制天命而用之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1)时代
孔子-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封建社会形 成的战国时期。
(2)目的 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封
中国古代的主要朝代:
儒学
夏
百 争商鸣家
•
西周 东周 秦 汉 成为
儒家思春想秋的发展战线国索:西汉
正统
东汉
程 理三学朱奴国隶两•••• 社先秦汉宋晋会秦朝朝明南理— — —北产 沉 成学朝生 重 为和和 打 正明初 击 统清隋步 ; 思之发 想际唐封展 ;的建;新社发五会展代十对 统 学国传 儒 的
陆王 心学
青年时代 收徒授课,创办私学
中年时代
(1)鲁国从政,名声大振 内:出任中都宰、司空、司寇、代理宰相治 理鲁国 外:参加夹谷之会为鲁国赢得外交胜利 (2)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决意离开鲁国
周游列国:其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再次返回 晚年时代 鲁国
专心教育、整理演示古课件典文献(儒家六经)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课课件
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庄子——
庄子名周,宋国人,曾做过漆园吏,不久 隐归,著《庄子》。庄子文章汪洋恣肆,
道家学派代表 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
文学上都有较高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
子的观点,把世间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
为好坏、正误、大小、高低没有绝对界限。
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 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史料:有关孟子的思想
❖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曰: “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
贵贱有序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孟子——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亚圣”)
生平 思想主张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中期邹国 人,曾受业于 子思,以孔子 继承人自居。 著《孟子》。
①发展孔子“仁”的思想, 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 ③主张“性本善”。 ④价值观:先义后利,舍 生取义。
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
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
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
庄子
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 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 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 己 欲 立 … , 己 欲 达 … ”的主流奠定基
②礼
础,在世界文
③主张以德治民。
化史上具有重
创办私学
④主张“有教无类”。 要影响。
著书立说
⑤主张性相近。
庄子——
庄子名周,宋国人,曾做过漆园吏,不久 隐归,著《庄子》。庄子文章汪洋恣肆,
道家学派代表 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
文学上都有较高价值。他继承和发展了老
子的观点,把世间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
为好坏、正误、大小、高低没有绝对界限。
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 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史料:有关孟子的思想
❖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曰: “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
贵贱有序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孟子——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亚圣”)
生平 思想主张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中期邹国 人,曾受业于 子思,以孔子 继承人自居。 著《孟子》。
①发展孔子“仁”的思想, 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 ③主张“性本善”。 ④价值观:先义后利,舍 生取义。
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
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
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因此,
庄子
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庄子的 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 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 己 欲 立 … , 己 欲 达 … ”的主流奠定基
②礼
础,在世界文
③主张以德治民。
化史上具有重
创办私学
④主张“有教无类”。 要影响。
著书立说
⑤主张性相近。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共35张ppt)
2.自然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选自《道德经》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选自《荀子·天论》 阅读材料,谈谈其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内涵?并分析其意义 内涵: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冲击与 复兴
近代 现代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成为潮流。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综合探究
材料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造成了外来 同级别文化的冲击较少……同时中国长期相对于西方具有明显的人口优势,文化存在的 群体较大,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在和 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分为己所用……
“以法为教”、“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法家:“法治”
建立统一多 民族国家
秦
推崇法家
3、秦汉时期
巩固大一统 局面
汉
尊崇儒术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和限制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孙中山
陈独秀
毛泽东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工农武装割据”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后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 抨击封建思想, 主义在中国广泛传 科学与民主成 播并与中国实际相 为 中 华 文 化 追 结合,推动了中华 求的价值目标 文化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推动了中华文化进步。
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ppt课件
“亚圣”
A、“施”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
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
我也,我固有之也。”
11
(2) 荀子的思想
思想主张:
① “仁义”和“王道” ② “君舟民水” ③ 伦理观:“性本恶” ④朴素的唯物思想
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
大成者。
19
五、墨家
(1)代表人物:墨翟 (2)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节用、节葬、……
20
四大家代表的阶级属性
▪ 法家:新兴的地主阶级
▪ 墨家:小手工业者
▪ 道家:广大的贫苦百姓
▪ 儒家:孔子:没落的奴隶贵族
▪
孟子、荀子:士大夫
21
人才招聘
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 王,你会重用哪一派学说来治理 国家?为什么?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扩大了教
育的范围,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 政);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 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 9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
想的形成
1
一、“百家争鸣”
1. “百家争鸣”的含义:
▪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 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 “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 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历史必修三第1课
人物 学派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历史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在世 界文化史上有 重要影响
孔子
儒家
仁、礼、 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 因材施教、 注重学习方法
老子
道家
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本原 辩证法
第一个探讨宇 宙本原;对中 国文化产生深 远影响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 法家 2.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 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 “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的这一思想
2、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 面。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只要能 “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辩证的看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但是它也为而治
“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 足以取天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 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 无为,则无不治。”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 198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达成以下共识, 并向世界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 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 寻找智慧。”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3000孔子弟子为全世 界诵读了部分《论语》经典名句。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 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 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 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必修3开篇第一课.ppt
• 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 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 他的学生从四方带 奇木异树来此种植 2000多年来不断增 植,已达3万余株, 为我国最大的人工 园林,园林内栖息 着多种禽鸟,为旅 游观赏胜境。
孔府 位于孔庙东侧,有
“天下第一家”之 称,是孔子嫡系长 期居住的府第,也 是中国封建社会官 衙与内宅合一的典 型建筑。
互依存和相不往断转来化的
福祸相依
三、道家和法家
1.老子的思想: 2.庄子的思想: 3.韩非子的思想: 4.墨家学派(墨子)的“兼 爱”“非攻”“尚贤”思想
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兼爱” “非攻”“尚贤”
道家 老子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庄子 继承老子的学说,相对
1、孔子的思想:
孔子留给我们什么?
• 政治思想: “礼” ,“仁”(核心)
• 教育思想:兴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 了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 整理文化典籍:六经:《诗》、《书》、 《礼》、《易》、《乐》、《春秋》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期
春秋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仁的
同 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
夫。……”
——《孟子》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
舟。”
——《荀子.王制》
1、三段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民本思想 2学、知材识料,一怎孔样子才认能为做治取到国信这于最一民关;点键为?政的以是德什,关么心?爱结护百合姓所
3、材料三反映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民贵君轻 4、荀子的话被后世的哪位君主引以为鉴,开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3、代表流派和人物: 儒、道、法、墨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
人性观点 核心思想 民本思想 (伦理观) 仁 以德治民 性相近 克己复礼 仁政 仁义 王道 民贵君轻 性本善 君舟民水 性本恶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其它 有教无类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 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面对社会 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法与方案
阶级关系上: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私学兴 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200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央电视台记者在 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材料”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 “生娃。” “生了娃,让他干什么?” “放羊。”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 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万事万物没有界限差别,天地万物为一(齐物论)
2、法家学派
阅读下列材料: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 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请思考:韩非子哪些思想主张?
——《韩非子》
政治思想:
1.以法治国 (法、术、势相结合)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哲学思想:
历史是不断进步的,要进行改革。
孔子 孟子 荀子
三、其他学派(道、法、墨等)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个学派吗?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
老子,名聃, 传说姓李名耳 ,春秋晚期楚 国人,相传有 《 老 子 》( 《 道 德经》)
思想主张
①哲学:世界本原 是“道”。 事物都存在 对立面并 相互转化。 ②政治: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诸子 百家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百家争鸣
百家 争鸣 历史 原因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士大夫崛起。 ③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在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道家 老子、庄子 实质:代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学派 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晚期,其他为战国时期。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而不是创立者。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 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 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面对社会 剧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法与方案
知识升华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 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 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 本精神。
阶级关系上: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私学兴 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材料一:当时铁农具如铲、锛、锸、镢已很普遍,农具和牛耕 标志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飞跃,使农业生产有机体共同经营,发 展为个别零细经营,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这是中国农业史上划时代的大变革。它的直接后果是土地的私 有化,以及井田制的瓦解。……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深 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思想、学派的交锋与激荡 ,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材料二:他们(士)从农、工、商中游离出来,到处求师访友 ,小者学到一技之长,大者成一家之学,他们的活动已经不再 局限于本邦(国),为奔波于求职或实现其理想,不惜奔走各 国之间。 材料三:在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统治者还不可能推行封建文 化的专制主义。所谓的“诸侯并争,厚招游学”,诸侯的国军 和大贵族,都招揽大批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成为社 会风尚。当时的士“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的自由。收门 徒讲学的风气也非常盛行,只要略微著名的士,差不多没有一 个不是“率其群徒,辩其谈说”,这就使各个学派有了发展的 机会。
墨子——墨家创始人
主要思想:
兼爱 非攻 节俭 尚贤
墨 子 评价:代表平民利益
深化理解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 重要基础。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过来,社会意 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1 课
Hale Waihona Puke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 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 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老 子
① 具有较高的哲学性。 评 ② 体现了没落贵族(奴隶主阶层)的政治需要。 价 : ③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台 风 来 了
文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
庄周梦蝶图
庄子的思想
(1)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