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蔚林小说的民族志研究

合集下载

2017年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作举隅

2017年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作举隅
2 0 1 7 年 出 版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著作 举 隅
瑶 : 。 现代屮


林 庚 《 中 屆 新 文 学 史 略 》
ss n * 9 n .
g g
《 中 国 新文 学 史 略 》 , 林
庚 著 , 潘 酉 堂 整 理 , 2 0 1 7 年
、 ? 1
! 、, 《
,、

《 英 语 世界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研究 综 论 》

季进 、
余 复 云
著 , 年 2 0 1 7 8 月 北京 大 学 出
版社 。
商 馆 月 1 0
务 书 印

《 王 瑶 与 现 代 中 国 学
平 原 编 年 术 》 , 陈
, 20 17
9 月
北京大 学 出 版 社 。
《读 作 品 记 》 , 洪子 诚
北 著 年 2 0 1 7 ,
月 1 1
京 大
学 版 社 出 。
《 萧红传 》 ,

日 本 ] 平
著 田 淑 子
年 20 1 7

1 0 月 中
国 人 民 大学 出 版 社 。
纸 的 卞 U l
丨:

M 乙?
ii
KN
吆 7 义

纾 H 1
4 U 丨 I
H i
^ 1 3E ^
U si |p

研英 究语 综世 论 界

国 现




s ?来自R Z a§ i * -


>s

民族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
1952年,社会学、人类学专业调整,至20世纪80年代恢复,此后有个别学校开设此门课程。
198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招收民族社会学方向的研究生。
学术视野
研究视野
研究对象
民族社会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①不同民族的生活、语言、法律、道德、文化意识等特点及其形 成的社会条件;②不同民族现象、民族问题的社会本质;③不同民族社会形态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④不 同民族集团的关系、社会类型及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发展过程,等等。民族社会学越来越重视对现代各民族的社会 文化生活的研究,它涉及民族城乡建设、工业发展、就业、人口及其迁移等一系列问题。任何民族群体都是一个 社会,凡是社会学涉及的问题,都是民族社会学所要研究的领域。民族社会学没有独立的、统一的理论和方法, 它的理论随着社会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在19世纪摩尔根等人的进化论,20世纪初德 国和奥地利文化圈派的理论、英国传播学派的理论和美国历史学派的理论,20世纪30~60年代的结构功能主义的 理论和心理分析学派、民族心理学派、多线进化论等流派的理论中,都有关于民族社会学方面的理论阐述。
3.发现和研究民族社会现象。
研究的逻辑过程 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 成的。 五个知识部分:理论;假设;经验观察;经验概括;被检验过的假设。 六套方法:逻辑演绎方法;操作化方法;量度、测定与分析方法;逻辑推论方法;建立归纳、命题和理论的 方法。 民族社会学解释 从经验中观察和发现民族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问题,用经验材料来证明这些理论,运用理论来解释民族与社会 的关系,是民族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在民族社会学的研究中,对社会系统中民族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 概念和变量、假设、变量测量和分析、假设检验。 具体研究的阶段 具体研究阶段是进行一项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研究的具体方案和研究的具体实施程序或步骤。

林蔚文学术著作评论专辑

林蔚文学术著作评论专辑

林蔚文学术著作评论专辑中国南方民族、民俗研究的重要成果□陶立王番在2003年一年间,林蔚文先生先后出版了《中国民俗大系•福建民俗》《福建民间动物神灵信仰》和《中国百越民族经济史》三本专著,总字数约100万。

这三本专著的出版,不但是林蔚文先生十多年来学术研究成果的总结,同时也是中国南方民族、民俗研究的重要成果,值得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31卷本的《中国民俗大系丛书》中的福建卷,《中国民俗大系•福建民俗》全书43万字,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为《中国民俗大系丛书》的总主编,此前我与林先生有过较多的学术交流,并且率先审读了这部书稿。

这本专著的主要特点是内容丰富,论述充分,结构清晰,逻辑性强,古今源流脉络分明,颇富地方文化特色。

全书几乎涵盖了福建各个时期、多个民族以及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全面系统论述了福建省古今主要民俗事象及其文化内涵。

可以说是一部很有深度、力度,不可多得的民俗学专著。

《中国民俗大系•福建民俗》引用的资料十分丰富,单引用各种史书典籍和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书目就达百余种之多。

此外,著者还广泛搜集和利用民间传说、谚语、民歌民谣、家谱族谱、笔记小说、诗词曲调、民间戏曲以及方言民俗等方面的资料,颇富地方特色。

《中国民俗大系•福建民俗》跨越的时空很大,涵盖的内容很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涉及生产劳作、衣食住行、家庭家族、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节日、方言艺术、神仙鬼怪等等。

各个系统的民俗事象几乎需要面面俱到,因此看起来好写,其实真正写起来难度很大。

正因为如此,除志书外,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福建民俗的学术专著。

这部功力深厚的民俗学专著的完成,除了显示著者广博的学识和很高的学术水平之外,其呕心沥血,历时数年艰辛创作而后成的经历,也让人十分钦佩。

记得著者在后记中曾经写道:“千百年来,历史上许多文人学者也曾做过种种努力,但始终没有人能写出一本真正的《福建民俗》来。

《林村的故事》讲义

《林村的故事》讲义

林村的故事讲义简介《林村的故事》是一本关于1949年后的林村和林村的人的民族志著作,也是一本人类学中国研究的重要著作。

全书以福建厦门农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富于戏剧性的生命史为主轴,展现铺陈出一幅贯穿时空背景的社会文化变迁图像。

作者黄树民长期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农村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在本书中,他想要揭示的是,在中国农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的情形下,一种全国性文化抬头,传统上小型、半自治而独立的农村社区,逐渐被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大众文化所取代,然而,某些传统的信仰与习俗仍得以延续。

《林村的故事》不仅是一部广为流传的社会人类学著作,更是实证性很强的样本资料,以林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为主线,将林村宗族文化、婚姻继承传统、冲突的处理、风俗习惯等丝丝入扣地贯穿起来,引人入胜而又蕴意深远。

一、作者简介黄树民1945年出生于重庆,在台湾成长并接受教育,在台湾和美国完成人类学训练,1967年获得台湾大学人类学学士学位,1973年荣获密歇根州立大学人类学硕士学位,1977年荣获密歇根州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

1975年至1977年任爱荷华州立大学人类学讲师,1977年至1982年任爱荷华州立大学人类学助理教授,1982年至1987年任爱荷华州立大学人类学副教授,1987年任同系人类学教授,2001年至2005年任爱荷华州立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2006年被特聘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二、写作背景作为在中国出生台湾长大的黄树民,无论是汉语或是闽南语(或称福建话、厦门话)都讲得极为流利。

这样的条件不但有助于他的田野调查,也使他得以深入探究分析农村的发展。

1984年作者受学校委托来到厦门大学,在厦门北郊一个闽南村庄进行的为期1年的人类学调查,以记录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所经历的变化,弥补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资料的缺乏。

三内容简介“林村的故事”单从标题上来剖析这本书,该是围绕林村展开的一系列小故事。

但通读全书,总会发现,它的格局远没有那么小——虽讲述的是林村,但更多的,它折射的是副标题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

韩少功与寻根文学

韩少功与寻根文学

文学的苏醒——解读寻根文学中的韩少功摘要:寻根文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一个文学派别。

其重要文学史意义就是倡导从民族历史文化中汲取深层的养料进行创作,唤起了文化审美性的苏醒,推进了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

本文以韩少功20世纪80年代创作为中心,着重分析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爸爸爸》探讨了这一转型的过程,及这一过程中寻根文学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关键词:寻根文学韩少功文学苏醒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过一个短命而亡但是影响深远的文学派别——“寻根文学”。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批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发表《文学的"根"》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

八十年代的许多作家秉承这个理念开始进行新的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少功、叶蔚林、何立伟、谭谈等人被称为“文学湘军”。

在这些寻根作家中,对寻根文学思考最为深入,最为系统,探索最富创造性的作家当属韩少功。

他在1985年相继发表的寻根文学纲领性文章《文学的“根”》与寻根文学标志性小说《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显示出他在理论与创作上的高度自觉。

以韩少功为首的“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品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质的文学。

“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寻根文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寻找民族文化、民族内涵。

寻根文学作家群致力于挖掘出中国落后乡村的民俗社会的一切阴暗面:偏僻、贫困、荒诞、迷信、懒惰、保守、肮脏、冷膜、残酷。

“十七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研究

“十七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研究

“十七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研究
“十七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肩负着教育少数民族族众的重要使命。

这些小说侧重描写少数民族“精神成长”,实现其由原始自在的“族群意识”到“现代意识”(“革命意识”、“阶级意识”、“国族意识”)的觉醒。

对“中式成长小说”的选择,彰显了少数民族作家顺应主流意识形态的创作姿态。

小说中少年儿童、知识分子及底层族众的成长,于叙事内容与策略方面虽各有不同,但内在相通的是与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契合。

此外,与汉族主流成长小说相比,“十七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在通向“阶级意识”的成长之外更强调其朝向“国族意识”的成长。

重新认识“十七年”少数民族成长小说的价值,有利于修正我们对“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乃至“十七年文学”的认知。

Dell Hymes及其“交谈民族志”理论

Dell Hymes及其“交谈民族志”理论

不 一 而 足 。可 见 汉 译 这 一 术 语 的 难 度 , 此 又 折 射 由
出 “ p a ig 这 一 概 念 内 涵 的 复 杂 性 以 及 我 国 学 界 s e kn ”
只 是 一 种 方 法 论 体 系 , 是 有 自己 的 理 论 框 架 的 研 而
究 领 域 ( ed o td ), a i e—T ok i f l fs y S vl u l rie甚 至 把 它 提
题记 : 本文为纪念 H m s y e 的立论之作“ 交谈 民族 志” 发表 5 0周年而作 。
①陈忠华 , 韩晓玲 :语 言学与文化人类 学的边缘 化及其 交迭论域 》北 京 I 语教育与研 究出版社 ,97年。 《 , 夕 1 9
②F l , A t oo g a L gi i : nI r u tn O f d Bak e , 9 . o y W. n r l i l i u t s A t d c o . x r : l w l 1 7 e h p o c n sc no i o c l9 ③戴庆明 , 周庆生 :人类语 言学在 中国—— 中国首界人类语 言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 》 哈尔滨 : 《 , 黑龙江人 民出版社 , 0 2 6年。 0
④H m s .Ln ii e di tnga h .I .G ri es ) y e ,D ig s cm  ̄o e orp y nP avn( d. .Me o n hoy/ Ln usc ai: uo ,90,2 6 u t n h t da d Ter n /g //.P r Mo t 17 p6 . h ts s n
旨在揭 示 这种 系统 的多样 性 。 17 9 0年 代 开 始 , 交 谈 民族 志 ” 社 会 语 言 学 方 “ 向 向发 展 , “交 谈 民 族 志 ”因 此 成 为 “交 际 民 族 志 ”

阅读札记:

阅读札记:

阅读札记:叶⽒模⼦理论的诱因叶⽒模⼦理论的诱因:翻译、传释、批评及⽐较中凡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刘勰1992年2⽉,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叶维廉的《中国诗学》。

在此之前,北京⼤学的温儒敏、李细尧编辑了本名为《寻求跨中西⽂化的共同⽂学规律》的叶维廉⽐较⽂学论⽂选。

两本论⽂集⽐较集中地展⽰了叶维廉在⽐较诗学和中国诗学研究领域独到见解,令⼤陆学者对叶维廉及其理论不再陌⽣,也引出了国内⽐较诗学领域对叶维廉的持续关注。

本⽂试图通过梳理、讨论叶维廉⽐较诗学理论形成的诱发因素,揭⽰叶维廉理论区别于他⼈的基本特征。

我以为这些特征不仅对认识叶⽒理论具有意义,对如何认识⽐较诗学研究、认识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现代阐释、认识当代⽂艺学理论及⽅法的建设也具有某些意义。

问题的论述要从叶维廉的创作、翻译、批评和⽐较实践谈起。

1955年,叶维廉从⾹港到台湾⼤学就读外⽂系,四年后,进⼊台湾师范⼤学英语研究所做研究⽣。

这时,叶维廉开始了⼤量的诗歌创作并开始将艾略特等英美诗⼈的诗译成中⽂。

1963年,获得台湾师范⼤学英语研究所硕⼠学位不久的叶维廉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学的诗歌创作班,写诗及译介现代中国诗。

次年,进⼊普林斯顿⼤学攻读⽐较⽂学。

1967年获得⽐较⽂学哲学博⼠学位,任教加州⼤学,教⽐较诗学、英美现代诗、中国诗、诗创作、翻译问题及原始诗歌。

从1963年赴美,⾄1974年春他第⼆次回台湾讲授⽐较⽂学,开始写作后来在国际⽐较⽂学界产⽣很⼤影响的论⽂《东西⽐较⽂学中“模⼦”的应⽤》的⼗余年间,叶维廉⼀直不断地向西⽅翻译、介绍中国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不断地尝试运⽤西⽅批评理论评论中国传统⽂学和诗学,尝试以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路探讨英美诗歌的美感⽅式。

期间,他相继出版了Ezra Pound’s Cathay(《庞德的中国诗》)[1],Modern Chinese Poetry(《现代中国诗选》)[2],《现象、经验、表现》[3],《秩序的⽣长》[4], Hiding of Universe(《王维诗选译并论》)[5],Chinese Poetry: Modes and Genres(《中国古典诗举要选译并论》)[6]。

文化身份问题探析要以小说《追风筝的人为例》

文化身份问题探析要以小说《追风筝的人为例》

2018.9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卡勒德·胡赛尼,这个身体里流淌着阿富汗血液且又接受美式思想洗礼的作家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以其细腻的手法为读者展现了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令人心碎的故事,使得这部以英语写作的阿富汗小说充满了缠绵纠结的情感能量。

一、家庭身份的找寻胡赛尼在回答《大西洋月刊》的访问时说过:“这书的写作始于家庭这个概念,事实上,我的写作不断涉及的最重要主题是家庭。

抛开了家庭这个线索,你几乎无法理解自己,无法理解周围的人,无法弄明白整个世界中自己的位置。

”因为家庭是社会和文化归属感的象征,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爱的缺失会导致人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从而期待借助“他者”来确立一种稳定的身份认证。

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就是拥有着即使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也掩盖不了的“焦虑”身份。

在阿米尔的眼里,父亲是那个孔武有力能将柳树连根拔起的典型的阿富汗男性。

拥有一个高大伟岸,被世人所称道的父亲,自己却文弱内向,这让少年的阿米尔十分“焦虑”,迫切希望能够获得父亲的认同来确立自己的身份。

在父亲的眼里,阿米尔的各种行为都是懦弱的,而一次偶然机会阿米尔得知父亲怀疑自己不是他的亲生儿子,由此而产生的焦虑和暴躁情绪导致了他对无辜的哈桑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而这一切无不源自阿米尔对自己家庭身份的不确定和焦虑。

“不被父亲认可所产生的消沉和恐惧,却始终笼罩着他的心灵,使他所希冀的认同难以达成。

”苏联的入侵导致阿米尔跟随父亲逃离阿富汗并流亡移居美国。

在美国这个社会文化的大熔炉中,阿米尔一方面学习美国语言,靠创作英文小说来谋生;另一方面,儿时所耳濡目染的穆斯林文化却在不断地撕扯着他。

这种长期处于文化夹缝中的生活背后隐藏的是阿米尔无法解决的身份认同问题。

赛义德说:“流亡就是无休止,东奔西走,一直未能安定下来?而且更可悲的是,无法与新家或新情境合二为一。

”最终在拉辛汗的帮助下,阿米尔踏上了返回阿富汗的路,他决定正视自己的身份。

1990年代以来的民族志小说研究

1990年代以来的民族志小说研究

1990年代以来的民族志小说研究1990年代以来的民族志小说研究民族志小说是指一种通过描述和呈现特定民族的生活、文化和历史,以及对于民族心理、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探索和描写的小说形式。

1990年代以来,民族志小说在中国文坛上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文学创作的一股重要潮流。

本文将探讨1990年代以来民族志小说的发展、创作特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199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和扶持逐渐加深,这为民族志小说的兴起提供了社会背景。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民族志小说既承载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传统,又加入了对于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的思考。

它通过文学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少数民族社会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冲突。

在90年代以来的民族志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作家以文化自觉的态度面对文化多元性的挑战,试图寻找到自己文化根源的认同,在对比和碰撞中进行自我反省和对话。

这种文化自觉的体现,体现在作品中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上。

例如,帕金丹·索朗多吉的《绿洲的颜色》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西北民族的传统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他们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和融合。

作家对于文化遗产的呈现,不仅让读者更加了解和关注民族文化,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历史和传统的思考。

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关注社会问题和心理内省。

民族志小说往往通过对于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真实描写,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

例如,阿来的《尘埃落定》通过描述一位藏族农民的悲剧经历,揭示了社会转型对于个人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小说中呈现的班多次仁对于家庭、土地和信仰的损失,以及他内心的挣扎和崩溃,让读者对于社会转型中的个人命运产生了深切的思考和共鸣。

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学者对于民族志小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分析。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作品中的文化观念、历史记忆、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研究。

例如,有的学者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探讨了作品中表达和传递的文化内涵。

用小说书写“文化史”和“民族志”

用小说书写“文化史”和“民族志”

2021年第1期
总第382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SILK RO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丝路乙术©用小说书写“文化史”和“民族志”
韩i®J年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冯玉雷善于从神话传说、敦煌文书及相关历史 文献提取“故事”,再辅以丰富想象和合理虚构,因而具有宏阔历史视野与深厚文化情怀。

《野马,尘埃》从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到篇章结 构、主题呈现都围绕安史之乱前后与河西地区密切 相关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展开。

小说诸多情节和主 要人物虽颇具神秘色彩,然而都是对历史记载“文 学化”和群体记忆“个性化”的呈现,因而具有“文化 史”和“民族志”的价值和特征。

例如,小说以敦煌 河西地区为中心的唐朝与吐蕃、与西域诸国在战争 背景下的冲突与和平背景下的交流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和“观念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对帝俊、羲和、混沌、倏忽等上古神话意象与敦煌佛教 经卷中有关传说的融合运用,也体现出敦煌文化的 开放包容、互鉴互融的精神。

冯玉雷主编《丝绸之 路》杂志多年,敦煌文化实为其情之所钟。

近年又 热心于“玉帛文化”研究与田野调查,时有成果问 世。

这些“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艰辛尝试,均 融化在《野马,尘埃》的描写和叙事之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万 物有待而后逍遥,冯君因有十数年的“厚积”,方能 收获此鹏举之作。

THE SILK ROAD15。

生存困境中的挣扎--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研究

生存困境中的挣扎--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研究

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生存困境中的挣扎
——20 世纪 20 年代乡土小说研究
专 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硕 士 生:张丹丹
签名:
指导教师:刘阶耳
签名:
摘要
以鲁迅为先导的 20 世纪 20 年代乡土小说,因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显著的地方色 彩,为中国现代文坛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乡土作家大多来自不同地域的漂泊在现 代都市的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对故乡风物的消逝产生眷念、感伤,另一方面接受启 蒙思想感叹乡村的沉重凝滞与农民的现实处境,并引发了对“乡土人”的国民劣根性 的悲哀与激愤。本论文试图从死亡叙事这一角度出发深入研究 20 年代乡土小说,从 而揭示出乡土中国长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
② 茅盾.茅盾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年.第 89 页. ③ 周作人在《地方与文艺》提到“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
想与文艺。”转引自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52 页. ④ 雷达主编.新世纪小说概观.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 年.第 130 页. ⑤ 王光东.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研究(上).上海:东方中心出版社,2011 年.第 161 页.
①“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 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侨寓的只有作者自己,但 这又非如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上海:上海良 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年.第 9 页.

叶文玲的简介

叶文玲的简介

叶文玲的简介叶文玲是中国当代优秀的女作家和文学评论家,1972年生于福建。

她曾获得过五四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文学大奖,被誉为“90后作家中的文化批评家”,作品风格深邃、振聋发聩,受到广泛关注。

小时候,叶文玲就喜欢阅读各种书籍。

她从小在福建长大,读完初中后,就去了北京读书。

在北京的大学期间,她开始接触文学,参加文学社团,深入研究文学史和文艺理论。

在大学期间,她的一些作品就开始发表在各种文学杂志上。

由于作品清新、干净,有时稍带讽刺,所以受到了编辑和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2000年,在写作和读书过程中,叶文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理念。

她追求文艺与人民生活的紧密结合,强调作家要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作品中必须融入社会问题,发掘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从而切中读者内心,引起读者共鸣。

她的创作思维方法有时候会跳脱传统模式,大胆尝试,不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律。

叶文玲的作品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她的小说题材非常广泛,从小到大、从城市到乡村、从生活琐事到人生哲理都有涉猎。

她的作品往往有深度,结构严谨,富有统摄性和历史感,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力和文化见识。

尤其是她在《赤地》系列中揭示的社会现实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她的小说随处潜藏着冷峻的哲思,以及对于人生、人性、人的内在情感的探索。

叶文玲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她的文论主题也比较广泛,涉及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等领域。

她常常对一些文学名家的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中的深层含义,强调作品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她的文论善于把文学和社会大背景结合起来,分析文学作品的历史渊源和当代价值。

总的来说,叶文玲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她的作品洋溢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美丽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引领着无数读者走入文学的殿堂。

她被誉为“深度思考者”,她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文玲的文学作品将会持续影响更多的读者,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金翼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

金翼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

金翼读后感_读后感作文篇一:金翼读后感关于《金翼》的内容描述在网上已经很多,那是一本讲述宗族,家族的书,讲述了张黄两家的兴衰过程。

其中也穿插了一些闽地民间习俗等介绍。

这是一本反应社会学的书,展现了30年代前后中国农村的生活情况。

时代的发展要求着在这社会上生存的人要顺应,张家的没落证实着这一点。

而我想说的是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那些不入流,不顺应的事物终将被淘汰。

正如那5千年的中华历史中,那些封建习俗,迷信思想,在时代的发展中,科学的进程中都被剔除,鄙弃。

书中谈及的风水问题在我们看来是迷信的,但就算是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谁又能真正说他完全不信这些呢,人们总是凭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却又以一种“大无畏者”的表象去欺骗别人。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人们买楼请风水师看风水,家具安放都讲究风水。

这在我的家乡是司空见惯的了,尽管科学发达着,尽管人们有很好的知识武装着,但这些“历史性的东西”似乎还是无法被科学所消灭,到底是什么原因大家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

对于家族的分家,这在电视剧里都是这样演的,而电视剧或多或少都是由现实改编的。

大家族的不用说,像小家族的也会有这样的事。

几年前我的大姨丈去世了,虽然他不怎么富有,但也有一点财产,照法律来说,那也应该是归大姨所有,但大姨丈那边的人名义上说替我大姨管理,但大姨丈一手经营的书屋在他们经营的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把里面的东西变卖了,留一个空屋子给大姨住。

虽然不算分家,但和分家一样体现了人情的冷淡。

社会上讲人情,讲道义,但有太多都是以钱财为前提,表面温馨的大家庭,其中酝酿的阴谋,旁人无从插话,只有当阴谋浮现时感叹人心叵测!要说的是,这个世界很现实,不顺应发展你就要OUT,一味相信科学,你可能也会倒霉,满足于表面现象你可能会遭到背叛。

其实这本书我都没看完,可是作业的死期降至,我不得以而为之,写的可能跟书都对不上号,还请作者,读者原谅一个在中国教育下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的无奈。

浅议叶蔚林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议叶蔚林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议叶蔚林小说的艺术特色
孙一磊
【期刊名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25)010
【摘要】叶蔚林,广东籍作家.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下放湘南山区劳作,他与湘南山民们摸爬滚打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他从生活的最底层中获取灵感,受到湘文化的熏陶“如黄则黄,如苍则苍”.他耳濡目染,从外表到心灵彻底的被湘化了,在他笔下流淌出一幅幅湘南生活画卷,世相百态,风云变幻,表达着人民的呼声与爱憎,无时不张扬着人道主义和人性的美好.本文主要从乡土气息谈其小说的艺术特色.
【总页数】2页(P148-149)
【作者】孙一磊
【作者单位】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叶蔚林小说的民族志研究 [J], 屈中正;陈敬胜
2.苦难中的美好——评叶蔚林的中篇新作《割草的小梅》 [J], 恒学
3.论叶蔚林新时期小说中的人文情怀 [J], 陈敬胜
4.从“英雄传说”的追寻到“文化命脉”的接续--叶蔚林《九嶷传说》的深度意蕴[J], 孙静珣
5.一曲音调不谐的悲歌——评叶蔚林的《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 [J], 徐润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本族群叙事:作为一种民族志的《平闽十八洞》

文本族群叙事:作为一种民族志的《平闽十八洞》

文本族群叙事:作为一种民族志的《平闽十八洞》《平闽十八洞》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民族志,其叙述的是明朝时期福建地区乡村生活的种种方面。

这部作品不只是一本历史资料,更是一部记录文本族群叙事的作品。

它以十八个洞的名字为线索,具体叙述了当时该地区的民风民俗、社会文化、经济形态、地方风土人情等多个方面。

它所叙述的内容,是当时当地百姓的真实生活和经历,反映了福建地区乡村生活的面貌、特点和气氛,也体现了当时文本族群的叙事特性。

首先,该作品中几乎所有内容都是从当地人的视角来叙述的。

在文本的描述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福建乡村生活的各种细节,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作者不仅仅记录了乡村生活的物质方面,还描绘了当时乡民对生活的看法与态度,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蔑视。

作者的视角较少,主要以乡民为主,以其生活体验为旁人解读的角度展现。

其次,该作品中展现出一种客观、真实和多元的叙事风格。

在本书中,作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料,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当地的生活环境。

例如,对于当地人民的职业分布和劳作条件,作者提供了具体的数据和细节,以帮助读者理解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此外,该作品也给出了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比如跳龙舞、祭坛等等,以及当时乡民所遭受的抵御和边疆变革的经历。

通过多年的地方实地考察,作者并真实反映当时的土地使用和生产活动。

最后,该作品中反映的叙事风格也体现了文本族群的叙事特性。

因为作者通过在福建采访和调研,真实记录了当地乡民的生活和经历,因此该作品所用的语言和叙述方式都是乡民日常使用语言的变体形式。

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贴近生活,充满了对当时乡村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感情表达。

此外,福建在中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它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并随着地处海岸线,其文化包容性和多元性更是特别显著。

《平闽十八洞》中所反映的文本族群叙事特色,体现了当时福建地区乡村生活的本质和特征。

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

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

文学治疗的民族志——文学功能的现代遮蔽与后现代苏醒叶舒宪【期刊名称】《百色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21)5【摘要】文学为什么在所有的人类文化群体中存在?文学是怎样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的,这种功能是什么?西方现代性的知识体系虽建构出文学的独立学科,形成贵族化的文学经典尺度和以书写本文为前提的文学史观,却割裂了文学发生的文化语境,遮蔽了审视问题的原生态文学视野.因此,当今的文艺学理论虽讲文学的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却忽略了文学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包括治病和救灾在内的文化整合与治疗功能--人通过法术性的语言实践获得精神的自我救援与自我确证.文学人类学所提供的民族志材料,揭示出巫史同源和巫医不分的远古事实.其理论启示是:出自巫现之口的祝咒招魂一类诗歌韵语,形态上属于文学,其功能却不是为了审美或欣赏,而是和萨满一巫医治疗的产物.以人类学在20世纪的萨满教研究为契机,西方知识体系内部发生的东方转向和原始转向,给文史哲专业带来一场后现代文化寻根运动:从艾利亚德、藤野岩友、张光直到格里马迪尔,完成了从屈原、耶稣到苏格拉底的巫师还原过程.并在西方文学的起点--口传歌手荷马的家乡找出希腊关键词(E)π(ω)δοζ"唱咒诗治病",给现代性的文学观带来巨变.从古印度<吠陀>的治病咒诗文本,到藏族<格萨尔>艺人的治疗术,再到台湾布农族的巫师文学治病案例、殷商甲骨卜辞的医疗观念、佛教六字真言的唱诵实践,文章列举出八种民族志材料,将"文学治疗"命题还原到现实生活的真实语境中,给出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呈现.回到文学艺术所由滋生的文化田野之中,重新体察文学的精神医学原理,也就重新理解了文学的"人学"实质.【总页数】12页(P23-34)【作者】叶舒宪【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59【相关文献】1.论现代与后现代民族志的客观性、主观性与反身性 [J], 马腾嶽2.后现代语境中的民族志生产:一个困惑的追求 [J], 龚德全3.后现代理论观照下的人类学与文化遗产民族志的理论导向 [J], 宋奕4.由反本质主义到臧否表象:民族音乐学后现代转型之路——兼论当代音乐民族志的语境研究观 [J], 杨民康5.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预演:论《芬尼根的苏醒》的人物塑造 [J], 李维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期以来叶灵凤小说研究述评

新时期以来叶灵凤小说研究述评

新时期以来叶灵凤小说研究述评
李筱寅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0(000)018
【摘要】新时期以来对于叶灵凤的小说研究几乎和他被文学史重新发掘是同步的.作为类别存在的叶灵凤的小说,在各个思潮流派的研究中艰难走过了从内容-形式-文化分析的过程.叶灵凤小说的风格展现了文学史上转折期的变迁,人们没有能够真正从史的角度观照过这个问题,还停留在对其小说简单的褒贬上的原因是史料工作和文本细读的功夫下得不够,只有将其作为独立的小说真正解放出来,才能够在史的研究中走得更远.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李筱寅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叶灵凤小说《鸠绿媚》中的色彩运用
2.新世纪以来叶灵凤小说研究综述
3.论叶灵凤小说《拿撒勒人》对耶稣弱者形象的建构
4.叶灵凤小说女性启蒙主题下的男权意识
5.叶灵凤小说女性启蒙主题下的男权意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心与边缘——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开题报告

中心与边缘——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开题报告

中心与边缘——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开题报告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股重要力量,逐渐走向了繁荣。

十七年时期,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执政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本文将围绕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学进行探讨,针对该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现状、主题内容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地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介绍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全国第一次少数民族作家研讨会于1953年在北京召开,随后其他地方也纷纷召开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家研讨会。

这些研讨会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量,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

二、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现状在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力度也增强了。

少数民族作家开始出现在文坛上,其作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同时,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开始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主题内容在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主题内容包括反映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描写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展现少数民族的精神特质等。

其中,少数民族文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由于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者来自于不同的民族群体,因此在内容上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多样性,也更加凸显出我国多民族文化的特点。

四、中心与边缘在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学中,既有中心民族文学也有边缘民族文学,中心民族文学以汉族文化为主,而边缘民族文学则以少数民族文化为重心。

两种民族文学在主题和创作情境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中心民族文学为边缘民族文学提供了一种哲学性的思考,而边缘民族文学则把中心民族文学的普遍性问题具体化为生动、真实的历史题材或当下的现实题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是马林诺 夫斯基 在批 判古典进化论 和传 播论假 设性 的论 证 过程 中确 立 起 来 的 , 民族 志 的核 心 是 田 野调查 , 要求文化学者到特定 的 田野点 , 用参 与观
察 方法 融人 当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 习 当地 的语 言 与 当地人 通 吃 同
蓝的木兰溪》 荣获全 国优秀短篇小说 1 9 7 9 年度 奖.

民族志调查 , 但他在湘南瑶族社 区的人生体验就是

次次 的 田野调查 . 文 革开 始后 的 1 9 6 8年底 , 叶蔚林 全家 随湖 南 省
自治县过山瑶族 传社会生活 为背景 , 瑶文化浓郁 ,
地 域色 彩浓 厚 的中短 篇 小 说 . 批 评 界 对 叶蔚 林 的 小 说 多有研 究 , 但基本上都局 限于其文本 的解读 , 笔 者借 助 于文 化 学 的理 论 视 野 对 叶蔚 林 的小 说 进 行
文化为写作背景的. 他 的作品类似于文化 学者 的民族 志写作 , 真 实地再现和描 绘 了瑶族 的地域性 文化和 生存性 智
慧, 也 为 当地 政府发展 文化旅游提供 了丰 富的文化 资源. 参4 . 关键词 : 叶蔚 林 ; 小说 ; 瑶族文化 ; 民族 志
中图 分 类 号 : I 2 4 7 文献标识码 : A
1 诗学 的民族志写作
叶蔚 林 不 是 人 类 学 者 , 在 他 文 学 创 作 的 高 峰 期, 人类 学 刚从西 方 介 绍 过 来 , 学界知之甚少 , 更 何 况 作家 队伍 来 了. 我 们 不 知 道 叶蔚 林 对 这 门学 科 了
解多少 , 但他 的一系列 以湘南瑶族 风情 为背景 的中
2 O世纪 8 0年代 的 中 国文坛 , 百花齐放、 百 家争
鸣, 群雄竞起. 其 中一个 惹人注 目的事情是 “ 湘军” 作家群的崛起. 叶蔚林就是文学“ 湘军” 的代表性作 家. 他的代表作《 在没航标的河流上》 获得了 1 9 7 7 — 1 9 8 0 年度“ 文艺报” 五个一等奖之一 , 短篇小说《 蓝
第1 9卷第 2 期
2 0 1 3年 6月
湖南 环境 生物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 u n a n E n v i r o n me n t — B i o l o g i c a l P o l y t e c h n i c
Vo 1 . 1 9 N o . 2
安 岛上 四年 的研 究 ( 1 9 l 4 —1 9 l 8年 ) 等, 与 叶蔚 林 比
说人物 , 在 当时 民众 都 可 以与 生 活 中 的某 人 一 一对
应上.
较这些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时间算短的了.
民族 志 ( e t h n o g r a p h y ) 作为 民族 学重 要 的组 成 部 分, 完 整地 表现 了 人类 学 家 田野调 查 的记 录 、 描述 、 分析 和 解释 … 从 广泛 意 义 上 说 , 民族 志 研 究 由两个 相互 关 联 的部 分 组 成 : 其一 , 民 族 志 研 究 者 对 研 究 对象 做 在场性 体 验 和 田野 调 查 也 就 是 “ 参与观察” ; 其二 , 在调 查 的基 础 上进 行 描 述 性 文本 写 作 , 即
此后陆续发表了《 酒殇》 、 《 黑谷 白狐》 、 《 五个女人和
住, 共同参 与 当地人 的仪式 宗教 活动 以及生 产生 活, 时 间上 不 低 于 一 年 . 从 这 些 民族 志 田野 调 查 的
要 素来 看 , 叶蔚林 虽 然 没 有有 意 进 行 过 文 化 学 者 的
根绳子》 、 《 美丽野鸡 坪》 、 《 天鹅岭林 涛》 、 《 割草 的小梅》 、 《 菇母 山风情》 等一系列 以湘南江华 瑶族
基金项 目: 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 目( 编号 : 2 0 1 0 1 1 Z Z 5 9 ) 作者简介 : 屈 中正 ( 1 9 7 2 一) , 男, 湖南衡阳人 , 研究员 , 研究方向 : 文艺美学
第1 9卷第 2期
屈 中正 , 等: 叶蔚 林小说 的民族 志研究
5 l
J u n . 2 0 1 3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6 3 6 1 ( 2 0 1 3 ) 0 2— 0 5 0—0 4
叶蔚 林 小 说 的 民族 志研 究
屈 中正 , 陈敬胜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 院, 湖南 衡 阳 4 2 1 0 0 5) 摘 要: 当代 “ 文学湘军” 的代表性作 家叶蔚 林一 系列在文坛上有影响 力的作 品都是 以湘南瑶族社 区的风 土人情和
社会 文化 学 的研 究.
花 鼓戏 团一 起 下 放 到 地 处 湘 南 的 江 华 瑶 族 自治 县 瑶 山腹 地 的一个 瑶寨 接 受贫 下 中农 再 教 育 . 之 后 的 几年 , 他 以一个 普通 劳 动 者 的身 份 , 学 习瑶 族语 言 , 交 瑶族 朋友 与瑶 族 同胞 同 吃 同住 同劳 动 . 田里 的 活 计, 砍树、 拖木 、 割松脂 、 养蜂、 打猎 、 放 排 之 类 什 么 都 干过 , 也 什么 都会 . 四年 之后 的 1 9 7 2年 , 正式 调 人 江华 民族 歌 舞 团 , 成 了一 个地 道 的 “ 瑶人 ” . 直 到 1 9 7 4年 , 才离 开 江 华. 算 起 来 他 在 江 华 这 块 文 化 沃 土上 呆 了 6年 , 比大多 数 人 知 名 人 类 学 家 的 田野 调 查 时间都 长 . 比如博 厄 斯 在 巴芬 岛 爱 斯 基摩 人 中 为
短 篇小 说 , 却是标准 的民族志文本 , 其 素 材 是 民族 志 的, 撰 写 方 式 也 是 民族 志 的.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民族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2 6
期两年( 1 8 8 0 -1 8 8 2年) 的调查 ; 拉德克利夫 ・ 布朗
在 印度洋 安达 曼 岛上两 年 ( 1 9 0 6 -1 9 0 8年 ) 的研 究 ; 以及 马林 诺 夫 斯 基 在 美 拉 尼 西 亚 东 部 的 特 洛 布 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