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学案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导学案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学习目标】1.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
2. 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
3.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
【学习重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预习反馈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1931年9月)18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压压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
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湖)方向走去。
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
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
……“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请回答:(1)这份当年日军的回忆录是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哪一历史事件的回忆?(2)这个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3)面对日本的挑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三、形成提升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台湾地区2、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的主张()A.杀蒋抗日B.发动起义,投奔共产党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不再“剿共”3、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主要中共代表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王稼祥4、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放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支持张、杨的爱国行动 B.维护工农利益C.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D.维护全民族的利益5、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有()①停止内战②建立联合政府③联合红军抗日④到延安与毛泽东会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初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B.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四、小结评价一、“九一八”事变1.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学习主题 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导学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预习导学】1.年月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占领,是为事变。
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执行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2.年月日,、在某某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抗日。
此为,又称。
3.中国共产党从出发,提出某某事变的正确方针,并派到某某谈判。
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的主X。
某某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基本结束,促进了局面的出现。
【问题探究】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造成什么后果?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X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某某事变扣押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主X和平解决某某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有哪些?【例题精析】例1.(2007某某)“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某某地区【解析】答案B。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故选B项。
例2. (2008某某)在民族危亡关头,X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某某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
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始先基”【解析】答案A。
B项是戚继光的诗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 课内容),C项是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刊登的抨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句子,D项是X成功的诗句。
故选A项。
【目标检测】9月18日晚,东北某某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某某大屠杀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甲午中日战争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C.九一八事变D.某某事变3.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的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4.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教案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xxx事变的背景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xxx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课文复述史实按照时间顺序复述九一八事变和xxx 事变的经过,注意拟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知识点研究资料理解原因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处心积虑、蓄谋策划,蒋介石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则进一步助长了日军侵略气焰讨论探索辩证分析xxx力促xxx事变和平解决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同时也是依据当时实际情况,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情感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对于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必须进行历史清算思想意识xxx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促xxx事变和平解决,这种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史实证明了党的正确、伟大和光荣重点和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和xxx事变难点:分析xxx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
(全体学生)二、学生准备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中国人来说,9月18日是什么日子?(学生:国耻日。
)为什么?(学生:九一八事变)。
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一.检查预习目标。
(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2.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3.80页“文献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4.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5.xxx事变(原因、时间、领导人、xxx的努力、结果、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二、小组合作讨论:1、xxx为什么要和平解决xxx事变?2、xxx事变后应当怎样处置蒋介石?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介绍xxx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xxx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平昌县得胜中学张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讲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全过程;知道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迅速沦陷的原因;能列举东北沦陷后中国军民抗争的史实;能够正确分析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和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及意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文字阅读和视频播放,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概况,通过课堂讨论认识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九一八事变带给东北人民的深重灾难;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学习张、杨两位将军和中国共产党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局意识。
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学难点: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展示九一八图片,导入新课(二)、新课学习九一八事变1.布置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九一八事变”部分。
教师设问:思考与讨论: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借口、结果。
②、面对日帝的侵略,蒋介石采取怎样的政策?这种政策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2.学生回答①3.学生思考、讨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偶然还是有预谋的?学生发言,略。
教师:展示ppt,材料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的原因。
4.面对日军的挑衅和进攻,驻防东北的中国军队纷纷要求还击,可作为当时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最高长官的蒋介石是什么态度呢?投影出示: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
学生回答:略教师: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结果:(1)不到半年,日本完全占领了中国东北。
(2)1932年,日本挟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3)3000万东北同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教师:日本帝国主义又是怎样对待东北地区的人民?学生回答:略全国抗日亡运动的高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面对国土的沦丧,和同胞的苦难,中国人民也开始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起来。
抗日救亡运动 教案(一)
抗日救亡运动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和起源;2.理解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意义和影响;3.认识抗日英雄和他们的贡献;4.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和起源;2.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形式;3.抗日英雄的事迹与贡献;4.抗日救亡运动对中国社会和国家意识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和起源;2.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形式。
四、教学难点抗日救亡运动对中国社会和国家意识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A. 导入(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和起源,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抗日救亡运动的了解程度。
B. 授课(30分钟)1.教师详细介绍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和起源,包括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的态度等。
2.教师讲解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形式,包括国共合作、游击战争、抗日文化活动等。
并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抗日救亡运动的实际效果。
C. 深化(4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抗日英雄的事迹与贡献,例如林则徐、黄继光、焦裕禄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2.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讨论,探讨抗日救亡运动对中国社会和国家意识的影响,包括国家意识的觉醒、爱国情怀的激发等。
D. 总结(1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日救亡运动对中国社会和国家意识的重要影响。
2.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传承和发扬抗日救亡运动的精神。
六、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文献、书籍或电影,了解更多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信息;2.就抗日英雄的事迹写一篇读后感或小论文,表达自己对于抗日英雄的敬仰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抗日救亡运动的背景和起源、主要内容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反思抗日英雄的事迹与贡献,加深对抗日救亡运动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
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独立完成
年月日星期
导学设计过程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展,举行。工商界提出对日,开展运动。2南京学生:举行抗日大示威,声讨日军罪行,要求国民政府。
3未撒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了。
4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5爱国将士: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十九路军,制造“一。二八事变”十九月路军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坚持抗战一月余,粉碎了日军小时战领上海的美梦。
国。
3、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4、西安事变是、发动的。中国共产党从出发,提出了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四)质疑问难,合作释疑解难
四)课堂测试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见课件)
五)知史励志合作交流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中捉住了蒋介石,中共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导学内容
大课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型
新授
学时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1课时
本节内容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
第1学时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导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
与
能力
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平解决及意义。
1933年5月,爱国将领、在张家口组织“”,收复了察哈尔全部失地。第二年被蒋介石杀害。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一、导入方案一教师可先提问“九·一八”事变和《塘沽协定》的结果,再总结。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已沦陷,华北门户洞开,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的高潮,以此引入新课。
方案二先让学生讲他们所知道的“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是怎么回事?指出“一二·丸’“西安事变”是在“九·一八”以后,面对日本的得寸进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从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华北危急可作为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出现的背景来讲。
引导学生首先回忆《塘沽协定》的结果?其次,让学生找到标志华北危急出现的事件?(1935年,《何海协定》)再次,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华北危急加深的标志(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结合《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图》和本目小字说明汉奸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设立,实际上使冀察两省已经“自治”。
在中国地图上,华北五省偌大一片国土,将继东北三省和热河而沦丧,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2.“一二·九”运动在日本侵略东北、华北时,与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相比,中共的态度如何?方针怎样?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作答。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并于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上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出示《瓦窑堡会议旧址》幻灯片)为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和方针,爱国学生首先行动起来。
北平学生于1935年12月9日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教师出示《参加“一二·九”游行的学生同反动军警搏斗》幻灯片,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当天的情景。
抗日救亡运动教案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前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设问:歌曲中所说的九一八是指什么呢?为什么东北人民脱离家乡,到处流浪呢?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
(课件出示课题)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课件出示)沈阳的九一八事变纪念馆首先老师给大家看一副图片:这是一座位于沈阳的纪念馆,像一本翻开的台历,墙体上千疮百孔的弹痕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悲惨的历史。
在墙体右上角清楚的刻着一个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拉开了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从那天起,三千万东北同胞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从那天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从那天起,各界同胞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怒潮。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子目的学习。
(课件出示)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课件播放《九一八事变》)1、设问:那么什么是九一八事变?(时间、地点、制造者、简单的经过和结果)九一八事变完全是日本人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叫做“贼喊捉贼”的戏,这是一个偶然事件吗?你能用以前的哪些史实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过渡: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呢?(课件出示)2、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1)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可乘之机。
(2)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经济基础原本薄弱,本土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导致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通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摆脱困境。
过渡:面对这场蓄谋已久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态度如何呢?3、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大家想一想,蒋介石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在大地来临之日,国难当头之时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课件出示)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故今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学案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学案
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第十三课抗日救亡运动讲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复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注意捋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知识点
度与价值观: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种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史实证明了党的正确、伟大和光荣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
教学进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
教师巡视,回答学生疑问。
【学】:
一、九一八事变
一、日本入侵军什么缘故要制造九一八事变?(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
二、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
3、不抗击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要紧有哪些表现?
三、西安事变
1.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
2.张学良和杨虎城什么缘故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归纳:
教师介绍西安事变暴发后的复杂形势:
【议】:
1.如何评判西安事变?(这场“兵谏”目的在于逼蒋联共抗日,属于爱国和正义的事件。
)
2.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缘故和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
展现升华
学生代表展现小组答案
【练】:反馈检测
教师检查完成情形
作业:辅导书第13课
板书:
第十三课抗日救亡运动
一、九一八事变
二、西安事变:时间人物目的结果
意义课后反思:
年月日。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课前导学】1.小组合作:阅读教材,划出重要知识点。
2.小组合作:观察插图,提取历史信息。
3.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填空,理顺基础知识。
织抗日游击队。
西安进行谈判。
【演练展示】1.知识再现:针对小组合作1,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2.图说历史:针对小组合作2,观察插图,说出提取到的历史信息。
3.夯实基础:针对小组合作3,核对填空答案,小组自纠自查。
【质疑拓展】1.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2.小组讨论:“攘外必先安内”的实质是什么?3.小组讨论:本课学习中,你的疑问是。
【当堂检测】()1.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A.1894年B.1900年C.1931年D.1936年()3.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选择哪一组素材最恰当①《马关条约》②戊戌变法③九一八事变④西安事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扶持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都城”在A.沈阳B.哈尔滨C.长春D.北平()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是A.张学良B.杨靖宇C.杨虎城D.周恩来()6.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产生的历史作用是①推动了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②有利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③促进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④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练习巩固】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谈判,周恩来仍照以前的习惯,称蒋介石为“校长”,寒暄道:“我们有十年没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
CJB八年级历史上册第 13 课《抗日救亡运动》导学案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1.概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说出西安事变的概况;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1)经过:1931 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
(2)影响①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②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3000万东北同胞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生活。
【名师点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全国各界同胞的抗日怒潮。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随着日本侵略的扩大,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3.西安事变(1)背景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使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
②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③蒋介石坚持“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无效。
(2)目的:逼蒋抗日。
(3)经过:1936 年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杨虎城派兵逮捕了蒋介石,囚禁了西安城内一些国民党军政要员。
接着,他们通电全国,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结果: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5)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名师点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川教版)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的第一课。
这课的主线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进入十年内战时期的大背景下,日本帝国主义再度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在这种内忧外患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以及社会各阶层应对外来侵略分别有着不同的表现,西安事变在共产党的努力下得到和平解决后,国共合作抗日局面逐渐形成,成为中国抗日史上的“分水岭”。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西安事变的主要史实、搜集和研读历史资料,提高阅读和获取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运用知识阐述自己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集整合资料、合作表演和课堂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法。
(2)通过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前因后果的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从真实的历史细节中探索历史真实面目的方法。
(3)引导学生研读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初步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九一八事变,铭记耻辱,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自强意识,树立对国家、民族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感悟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精神,逐渐内化为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四、重难点突破设想:重点突破方法: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图片资料,小组交流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史实的理解。
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法、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的努力;提高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
《抗日救亡运动》教案
《抗日救亡运动》设计思路1.以《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性教学,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
3.注重素质教育,安排丰富的学生活动,充分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表现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
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抗日救亡运动》安排教材的第13课,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大革命以及红军长征历史的基础上,来学习抗日救亡运动。
这部分知识比较具体,只有掌握了当时的国际环境的知识,才能理解后面的抗日救亡运动。
因此,这一节内容是全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难点。
学情分析:1. 八年级学生已不像七年级学生那样对历史课充满新鲜与好奇,也没有九年级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更由于功课的增加以及观念上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副科和对开卷考试的错误认识),他们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开始下降。
2.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3. 在我所了解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知识面较广,对历史学习兴趣较高,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学习等技能,但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缺乏整体认知。
基于以上分析认识,我主要采用孟照彬教授有效教育思想体系指导下的新型课型方式中的平台互动方式,要素组合方式为辅的教学方法,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认为学生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记住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读图析图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联系西安事变进程理解张学良、杨虎城以及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探索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
初二历史优质课教案抗日救亡
初二历史优质课教案抗日救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卢沟桥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及其对中国人民的伤害。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抗战初期重大事件资料,培养他们了解、收集、整理、甄别资料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通过南京大屠杀等典型事例,了解日寇的野蛮侵略行径,激发学生对法西斯的憎恶情感,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影响;2.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人民的深远影响。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请大家肃立演唱《国歌》,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以及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血染卢沟桥:(1)学生阅读课文74页第一段内容,结合“卢沟桥事变示意图”,讨论卢沟桥的战略位置和日军南下的企图。
(2)通过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二十九军在卢沟桥的抵抗情况,以及卢沟桥战斗的激烈程度。
(3)讨论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合作及其对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3.南京大屠杀:(1)学生阅读课文76页第二段内容,结合图片资料,讨论日军攻占南京的时间和罪行。
(2)通过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的伤害,以及作为中国人应持有的态度。
(3)讨论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罪行的态度,以及我们应如何面对历史。
4.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深刻理解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5.课堂测试题: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6.课外作业:布置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如收集更多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或者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中某个事件的感想文章。
7.结束语:通过测试,同学们对本课内容掌握的非常好!那么,在南京大屠杀之后,日军又疯狂南下,此时此刻,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抗日长城!让我们再次聆听国歌,感受它的雄壮有力和激奋人心。
抗日救亡运动教案
抗日救亡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重要意义以及相关人物等知识。
2.掌握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主要组织、活动和战役等内容。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救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对中国带来影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内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进行武装斗争。
2.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主要组织和活动–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组织工作。
–工农革命军、八路军、新四军等军队的建立与发展。
3.抗战时期的主要战役–淞沪、台儿庄等战役。
–八年抗战结束时的平型关战役。
–三大战役:长沙战役、武汉保卫战、华南游击战。
4.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意义及相关人物–八年抗战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培育了伟大的民族团结和爱国精神。
–在抗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将领和人民英雄,如叶挺、邓小平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全面了解抗日救亡运动的相关知识。
2.分析法: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通过分析发展过程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意义。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本课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织、活动和战役等教学难点:抗日救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述和书面作业进行评价。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督促并鼓励彼此进步。
六、教学资源1.电子教案、多媒体资料、教学PPT等。
2.抗日战争文献资料和相关书籍,如《抗日战争史》、《叶挺传》等。
七、教学拓展1.制作ppt或海报,展示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重要组织、活动和战役。
2.阅读优秀的爱国主义小说或历史传记,进行学生讨论和感受交流。
3.实地参观抗日战争遗址或纪念馆,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
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11月13日【学习目标】
1、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
况,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了解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形势,讨论应当怎样解决西安事变,从全局出发,从大处着眼,冷静的分析、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通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充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性,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通过比较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
【预习导学】
★一、九一八事变
1、年__月__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
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发动了__________事变。
2、国民党政府实行政策,不到半年,完全沦陷。
日本在东北建立,以________为“都城”,扶持中国末代皇帝。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等地纷纷建立 __,开展抗日募捐,举行反日游行。
2、提出对日经济绝交,开展。
等地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声讨日军罪行,要求国民政府收复失地。
3、、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
★三、西安事变
1、在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要求蒋介石_______________。
2、_年__月_ 日,、__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抗日。
此为__ ,又称___。
3、中国共产党从_______出发,提出__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意义:西安事变的
和平解决,标志着的基本结束,促进了__________局面的出现。
【例题精析】
“对于5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
在近代史上,如
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
“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功臣,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的朋友……”张学良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四一二政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一五政变
【目标检测】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
3、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初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
B.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主要中共代表是()A.毛泽东B.周恩来C.王若飞D.王稼祥
6、“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历史。
这里的“张无忌和杨不悔”指的是()
①张作霖②张学良③杨靖宇④杨虎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京等地学生举行抗日大示威,声讨日军
B.工商界提出对日经济绝交、开展抵制日货运动
C.北平、上海等地纷纷建立抗日救国会
D.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
8、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其主要领导人是()
A.贺龙
B.陈毅
C.叶挺
D.杨靖宇
9、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的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
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10、每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
A.火烧圆明园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12、“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台儿庄战役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13、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