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表达式第二次课
Java编程基础及应用第3章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1)左移位运算符
左移位运算符的符号为“<<”,是二元运算符。左移位运算符左
面的操作元称为被移位数,右面的操作数称为移位量。
例如:a<<n运算的结果是通过将a的所有位都左移n位,每左移一 个位,左边的高阶位上的0或1被移除丢弃,并用0填充右面的低位 。
3.1.5 移位运算符
(2)右移位运算符
3.1.7 条件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是一个多元运算符,它的符号是“? : ”,需要连接三
个操作数,用法如下:a?b:c,要求a的值必须为boolean型数据 。运算法则是:当a的值为true时,a?b:c运算的结果是b的值;
当a的值是false时,a?b:c运算的结果是c的值。
例如: 8>2?10:20的结果是10;
// DevideTest2.java public class Devide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3, b = 4, k; float f1, f2; k = a / b;//整数相除,结果仍为整数 f1 = a / b;//将整数结果强制转换为浮点型 f2 = (float) a / b;//将a强制转换为浮点 型,结果则为浮点型
(4)“按位异或”运算符
“^”是双目运算符。对两个整型数据a、b按位进行异或运算,运 算结果是一个整型数据c。运算法则是:如果a、b两个数据对应位
相同,则c的该位是0,否则是1。
例如:1001001和0101001进行“异或”运算,表达如下, 1001001 ^0101001 1100000
按照运算类型,可以将运算符分成以下几类:算术运算符,关系
C语言第3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ppt课件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
主要内容
一、C的数据类型 二、常量与变量 三、基本数据类型 四、运算符与表达式
2
一、C的数据类型
(一) 什么是数据类型? (二) C语言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3
(一) 什么是数据类型?
对数据的描述
对操作的描述
数据结构+算法=程序
C语言中以 “数据类型”形式存在
4
所谓数据类型是按被定义变量的性质,表示形 式,占据存储空间的多少,构造特点来划分的。
int NUM=20; sum=PRICE*NUM;
11
符号常量优点
1、含义清楚。 2、在需要改变一个常量时,能够做到“一
改全改”
12
(二)变量
概念
变量代表内存中具有特定属性的一 个存储单元,它用来存放数据,也 就是变量的值。
13
(1)变量名。每个变量都有一个名字 ──变量名,代表一个地址。 (2)变量值。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变 量值存储在内存中。在程序中,通过 变量名来引用变量的值。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student,age; int if=adrress=1; float score=90;
stadent=2; Age=20; printf("%d %d %d %f",if,student,age,score); }
本程序中有 几处错误?
(5)标识符的有效长度随系统而异,如果超 长,则超长部分被舍弃。VC++6.0中规 定最大长度为247个字符。
23
请选出下列正确的标识符 M.D.John , 12%gf ,1add ,_ce36 ,age& 5thclass, lotus-1-2-3 , cd*ef , float,
C语言课件第三章
三、 自增、自减运算符 ++ --
++、- -运算符的作用是使变量的值加1或减1
1)该运算符为单目运算符,其运算对象只能是 变量,不能为常量或者表达式。 例如: i++ 、x- - 都是正确的 5++ 、(x+y)++ 都是错误的
2)该运算符作前缀、后缀都可以 例如 i++、++i、i- - 、- -i 都是正确的
3)对变量而言 i++ 或者++i都相当于i=i+1 i- -或者- -i都相当于i=i-1
例如: main( ) { int i=3 , j=3; +i+++i; j---j;; printf (“%d, %d\n”, i, j ); }
运行结果:4,2
4)但如果作为表达式,前缀和后缀则不同: 后缀:先取值再运算(i++,先取i值,i再自加) 前缀:先运算再取值(++i,i先自加,再取i值)
2)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优先级高于算术运算符
float x=3.6; int y; y=(int)x%3+2;
x = ?3.6 y=?2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设 x=2.5, a=7,y=4.7
x+a%3 * (int)(7x7+.2y ) % 2 / 4
设 a=2,b=3,x=3.5,y=2.5
(float5).(0a+b )/2+(int3)(x)%(int2)(y)
例如: main() { int i=3; printf(“%d\n”+, +i+i+ ); printf(“%d”, i ); }
中等职业院校c语言基础教案
中等职业院校C语言基础教案第一章:C语言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了解C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1.2 教学目标了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变量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1.3 教学内容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C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1.4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相结合,通过实例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来加深对C语言的理解和掌握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理解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变量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学生能够理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第二章:变量和数据类型2.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变量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特点学习变量的声明和使用2.2 教学目标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学会声明和使用变量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和大小2.3 教学内容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声明和使用不同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和大小2.4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来加深对变量声明和使用的理解2.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特点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正确声明和使用变量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和大小第三章:运算符和表达式3.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掌握不同运算符的功能和用法学会编写简单的表达式3.2 教学目标掌握C语言的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学会编写赋值表达式、条件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3.3 教学内容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赋值表达式、条件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3.4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不同运算符的功能和用法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来加深对表达式的理解3.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运算符及其功能和用法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表达式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学生能够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第四章:控制语句4.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的控制语句掌握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功能和用法学会编写控制流程的程序4.2 教学目标掌握if条件语句和switch多分支语句掌握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理解循环控制语句的执行流程和条件4.3 教学内容if条件语句和switch多分支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循环控制语句的执行流程和条件4.4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功能和用法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来加深对控制流程的理解4.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的控制语句及其功能和用法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编写控制流程的程序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学生能够理解循环控制语句的执行流程和条件第五章:函数和编译预处理5.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的函数和编译预处理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学会使用编译预处理指令5.2 教学目标掌握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理解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学会使用编译预处理指令5.3 教学内容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函数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编译第六章:数组和字符串6.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中的数组和字符串掌握数组的声明、使用和内存分布学会处理字符串的基本操作6.2 教学目标掌握一维和多维数组的声明和使用理解数组的内存分布和访问方式学会字符串的声明、复制、连接和转换6.3 教学内容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和使用多维数组的声明和使用字符串的声明和操作函数字符串与数组的关系6.4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数组和字符串的概念及使用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来加深对数组和字符串操作的理解6.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理解数组和字符串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数组和字符串进行编程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学生能够掌握数组的内存分布和访问方式,以及字符串的基本操作第七章:指针7.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中的指针概念掌握指针的声明和使用学会通过指针访问和操作内存7.2 教学目标掌握指针的概念和声明理解指针与地址的关系学会指针的算术运算和指针数组7.3 教学内容指针的概念和声明指针与地址的关系指针的算术运算指针数组和指针函数7.4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指针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来加深对指针操作的理解7.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理解指针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指针进行内存访问和操作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学生能够掌握指针的算术运算和指针数组的使用第八章:结构体和联合体8.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中的结构体和联合体掌握结构体和联合体的声明和使用学会通过结构体和联合体组织复杂数据8.2 教学目标掌握结构体和联合体的声明和初始化理解结构体和联合体的内存布局学会使用结构体和联合体处理复杂数据8.3 教学内容结构体和联合体的声明和初始化结构体和联合体的内存布局结构体数组和结构指针结构体和联合体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8.4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结构体和联合体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来加深对结构体和联合体操作的理解8.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理解结构体和联合体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结构体和联合体进行数据组织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学生能够掌握结构体数组和结构指针的使用,以及结构体和联合体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第九章:文件操作9.1 课程介绍了解C语言中的文件操作掌握文件打开、读写、关闭等基本操作学会使用文件指针进行文件操作9.2 教学目标掌握文件打开、读写、关闭等基本操作理解文件指针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文件操作函数处理文件数据9.3 教学内容文件打开、读写、关闭等基本操作文件指针的概念和作用文件操作函数和文件模式9.4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文件操作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来加深对文件操作的理解9.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理解文件操作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文件操作函数进行文件读写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学生能够掌握文件指针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文件操作函数的处理方式第十章:项目实践10.1 课程介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实践培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C语言概述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背景C语言的特点和应用领域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二、变量和数据类型不同数据类型的存储方式和大小变量的声明和使用三、运算符和表达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不同运算符的功能和用法四、控制语句循环控制语句的执行流程和条件条件语句的执行流程和条件五、函数和编译预处理函数的声明、定义和调用编译预处理指令的使用六、数组和字符串数组的内存分布和访问方式字符串的声明、复制、连接和转换七、指针指针与地址的关系指针的算术运算和指针数组八、结构体和联合体结构体和联合体的内存布局结构体数组和结构指针的使用九、文件操作文件打开、读写、关闭等基本操作文件指针的概念和作用十、项目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实践本教案涵盖了C语言基础的十个重要章节,从C语言的概述到变量和数据类型,再到运算符和表达式,控制语句,函数和编译预处理,数组和字符串,指针,结构体和联合体,文件操作,到项目实践。
Java实用PPT课件第3章运算符、表达式与语句
(4)“按位异或”运算符
"^"是双目运算符。对两个整型数据a、b按位进行运算, 运算结果是一个整型数据c。运算法则是:如果a、b两个数据 对应位相同,则c的该位是0,否则是1。如果b的精度高于a, 那么结果c的精度和b相同。
位运算符在操作逻辑型数据时,与逻辑运算符&&、||、! 不同的是位运算要计算完a和b之后再给出运算的结果。
(2)“按位或”运算符 "|"是双目运算符。对两个整型数据a、b按位进行运算,运 算结果是一个整型数据c。运算法则是:如果a、b两个数据对应 位都是0,则c的该位是0,否则是1。如果b的精度高于a,那么 结果c的精度和b相同。 (3)“按位非”运算符 "~"是单目运算符。对一个整型数据a按位进行运算,运算结 果是一个整型数据c。运算法则是:如果a对应位是0,则c的该 位是1,否则是0。
a>>n运算的结果是通过将a的所有位都右移n位,每右移一 个位,右边的低阶位被移出丢弃,并用0或1填充左边的高位, a是正数用0填充,负数时用1填充。
因此,a每右移一次,如果该数的每一计算有效位都没有 从低位移出时,就相当于将a除以2并舍弃了余数。整数不断右 移位的最后结果一定是0,而负数不断右移位的最后结果是-1。
符的级别是7级。 (3)关系表达式
结果为数值型的变量或表达式可以通过关系运算符形成关系表达式。 例如,24>18,(x+y+z)>30+x等。
5
3.3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用来实现boolean型数据的逻辑“与”、“或”和“非”运算, 运算结果是boolean型数据。 (1)逻辑“与”和逻辑“或”
在下面的例子3-2中,利用“异或”运算的性质,对几个 字符进行加密并输出密文,然后再解密。运行结果见图3-2。
人教版物理选修1-1课件:第三章第二节
的过程中遵守_________定律. 能量守恒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电磁感应
想一想 穿过某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越大,产生的
感应电动势是否一定越大?
提示:不一定.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
知穿过某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越大,产生
的感应电动势越大,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变化 量大,变化率不一定大,因此产生的感应电 动势不一定大.
ΔΦ 变化率为 . Δt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电磁感应
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 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ΔΦ 2.公式:E= ,若为 n 匝线圈,则产生的 Δt ΔΦ 电动势为:E=n . Δt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电磁感应
3.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了感应电流,一 电能 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向_______转化,在转化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电磁感应
磁通量变化率越大,磁通量变化得就越快, ΔΦ 选项 C 正确;Φ、ΔΦ、 的大小没有直接 Δt 关系.磁通量等于零时,磁通量可能正在变, 此时磁通量的变化率不为零,选项 D 错误.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电磁感应
对感应电动势的理解
学案导引
1.如何结合Φ-t图象求解感应电动势?
2.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的感应电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电磁感应
扬州中学高二检测)如图3-2- 例2 (2012· 1甲所示,某线圈一共50匝,若穿过线圈的
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a、b两
点间的电压是多少?
图3-2-1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电磁感应
【磁感应定律 ⇒ a、b间电压
栏目 导引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第二节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第二课时示范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第二课时导入新课思路1.(问题导入)三角化简、求值与证明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相异的角,我们可根据角与角之间的和差、倍半、互补、互余等关系,运用角的变换,沟通条件与结论中角的差异,使问题获得解决,如:α=(α+β)-β,2α=(α+β)+(α-β)=(π4+α)-(π4-α),π4+α=π2-(π4-α)等,你能总结出三角变换的哪些策略?由此探讨展开. 思路2.(复习导入)前面已经学过如何把形如y =a sin x +b cos x 的函数转化为形如y =A sin(ωx +φ)的函数,本节主要研究函数y =a sin x +b cos x 的周期、最值等性质.三角函数和代数、几何知识联系密切,它是研究其他各类知识的重要工具.高考题中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大都以恒等变形为研究手段.三角变换是运算、化简、求值、证明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解题技巧,要学会创设条件灵活运用三角公式,掌握运算,化简的方法和技能. 推进新课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①三角函数y =sin x ,y =cos x 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 ②函数y =a sin x +b cos x 的变形与应用是怎样的? ③三角变换在几何问题中有什么应用?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前面已学习过的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复习与回顾,我们知道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都具有周期性、对称性、单调性等性质.而且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都是2k π(k ∈Z 且k ≠0),最小正周期都是2π.三角函数的自变量的系数变化时,会对其周期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函数y =sin x 的周期是2k π(k ∈Z 且k ≠0),且最小正周期是2π,函数y =sin2x 的周期是k π(k ∈Z 且k ≠0),且最小正周期是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所以这两个函数的值域都是[-1,1].函数y =a sin x +b cos x =a 2+b 2(a a 2+b2sin x +ba 2+b 2cos x ),∵(aa 2+b 2)2+(ba 2+b 2)2=1,从而可令aa 2+b2=cos φ,b a 2+b 2=sin φ,则有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 x cos φ+cos x sin φ)=a 2+b 2sin(x +φ).因此,我们有如下结论: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x +φ),其中tan φ=b a.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此结论进行求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或者角度问题.我们知道角的概念起源于几何图形,从而使得三角函数与平面几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几何中的角度、长度、面积等几何问题,常需借助三角函数的变换来解决,通过三角变换来解决几何中的有关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讨论结果:①y =sin x ,y =cos x 的周期是2k π(k ∈Z 且k ≠0),最小正周期都是2π;最大值都是1,最小值都是-1.②~③(略)见活动. 应用示例思路1例1如图1,已知OPQ 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π3的扇形,C 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 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COP =α,求当角α取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活动:要求当角α取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S 最大,先找出S 与α之间的函数关系,再求函数的最值.找S 与α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得到:S =AB ·BC =(cos α-33sin α)sin α=sin αcos α-33sin 2α.求这种y =a sin 2x +b sin x cos x +c cos 2x 函数的最值,应先降幂,再利用公式化成A sin(ωx +φ)型的三角函数求最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当角α取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S 最大,可分两步进行: (1)找出S 与α之间的函数关系;(2)由得出的函数关系,求S 的最大值.解:在Rt△OBC 中,OB =cos α,BC =sin α,图1在Rt△OAD 中,DAOA=tan60°=3, 所以OA =33DA =33BC =33sin α. 所以AB =OB -OA =cos α-33sin α. 设矩形ABCD 的面积为S ,则S =AB ·BC =(cos α-33sin α)sin α=sin αcos α-33sin 2α =12sin2α+36cos2α-36 =13(32sin2α+12cos2α)-36=13sin(2α+π6)-36.由于0<α<π3,所以当2α+π6=π2,即α=π6时,S 最大=13-36=36.因此,当α=π6时,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36.点评:可以看到,通过三角变换,我们把形如y =a sin x +b cos x 的函数转化为形如y =A sin(ωx +φ)的函数,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个过程中蕴涵了化归思想.此题可引申即可以去掉“记∠COP =α”,结论改成“求矩形ABCD 的最大面积”,这时,对自变量可多一种选择,如设AD =x ,S =x (1-x 2-33x ),尽管对所得函数还暂时无法求其最大值,但能促进学生对函数模型多样性的理解,并能使学生感受到以角为自变量的优点.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公式解题,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和周期性等基础知识.先用二倍角公式把函数化成最简形式,然后再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解:y =sin 4x +23sin x cos x -cos 4x=(sin 2x +cos 2x )(sin 2x -cos 2x )+3sin2x =3sin2x -cos2x=2sin(2x -π6).故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π;最小值是-2;在[0,π]上单调增区间是[0,π3],[5π6,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和周期性等基础知识.例1已知函数f (x )=sin(ωx +φ)(ω>0,0≤φ≤π)是R 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点M (3π4,0)对称,且在区间[0,π2]上是单调函数,求φ和ω的值. 活动:学生在解此题时,对f (x )是偶函数这一条件的运用不存在问题,而在对“f (x )的图象关于M (3π4,0)对称”这一条件的使用上,多数考生都存在一定问题.一般地,定义在R 上的函数y =f (x )对定义域内任意x 满足条件:f (x +a )=2b -f (a -x ),则y =f (x )的图象关于点(a ,b )对称,反之亦然.教师在这类问题的教学时要给予充分的提示与总结,多做些这种类型的变式训练.解:由f (x )是偶函数,得f (-x )=f (x ),即sin(-ωx +φ)=sin(ωx +φ),所以-cos φsin ωx =cos φsin ωx 对任意x 都成立.又ω>0,所以,得cos φ=0.依题设0≤φ≤π,所以,解得φ=π2.由f (x )的图象关于点M 对称,得f (3π4-x )=-f (3π4+x ).取x =0,得f (3π4)=-f (3π4),所以f (3π4)=0.∵f (3π4)=sin(3ωπ4+π2)=cos 3ωπ4,∴cos 3ωπ4=0.又ω>0,得3ωπ4=π2+k π,k =0,1,2,….∴ω=23(2k +1),k =0,1,2,….当k =0时,ω=23,f (x )=sin(23x +π2)在[0,π2]上是减函数;当k =1时,ω=2,f (x )=sin(2x +π2)在[0,π2]上是减函数;当k ≥2时,ω≥103,f (x )=sin(ωx +π2)在[0,π2]上不是单调函数.所以,综合得ω=23或ω=2.点评:本题是利用函数思想进行解题,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对函数进行变换然后进而解决此题.图 2,在Rt△BAC 中,ABa=sin 例2已知tan(α-β)=2,tan β=-7,且α,β∈(0,π),求2α-β的值.解:∵2α-β=2(α-β)+β,tan(α-β)=12,∴tan2(α-β)=α-β1-tan 2α-β=43. 从而tan(2α-β)=tan[2(α-β)+β]=α-β+tan β1-α-ββ=43-171+43×17=25212521=1.又∵tan α=tan[(α-β)+β]=α-β+tan β1-α-ββ=13<1.且0<α<π,∴0<α<π4.∴0<2α<π2.又tan β=-17<0,且β∈(0,π),∴π2<β<π,-π<-β<-π2.∴-π<2α-β<0.∴2α-β=-3π4.点评:本题通过变形转化为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问题,关键在于对角的范围的讨论,注意合理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必要时,根据三角函数值,缩小角的范围,从而求出准确角.另外,求角一般都通过三角函数值来实现,但求该角的哪一种函数值,往往有一定的规律,若α∈(0,π),则求cos α;若α∈(-π2,π2),则求sin α等.知能训练 课本本节练习4.解答:4.(1)y =12sin4x .最小正周期为π2,递增区间为[-π8+k π2,π8+k π2](k ∈Z ),最大值为12;(2)y =cos x +2.最小正周期为2π,递增区间为[π+2k π,2π+2k π](k ∈Z ),最大值为3;(3)y =2sin(4x +π3).最小正周期为π2,递增区间为[-5π24+k π2,π24+k π2](k ∈Z ),最大值为2.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研究了通过三角恒等变形,把形如y =a sin x +b cos x 的函数转化为形如y =A sin(ωx +φ)的函数,从而能顺利考查函数的若干性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活”的数学.作业课本复习参考题A 组11、12.设计感想1.本节课主要是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通过三角恒等变形,把形如y =a sin x +b cos x 的函数转化为形如y =A sin(ωx +φ)的函数,从而能顺利考查函数的若干性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分析、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是三角函数的重要内容.如果给出的三角函数的表达式较为复杂,我们必须先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将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变形化简,然后再根据化简后的三角函数,讨论其图象和性质.因此,三角恒等变换是求解三角函数问题的一个基本步骤.但需注意的是,在三角恒等变换过程中,由于消项、约分、合并等原因,函数的定义域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导致变形化简后的三角函数与原三角函数不等价.因此,在对三角函数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后,还要确定原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并在这个定义域内分析其性质.2.在三角恒等变化中,首先是掌握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并由此导出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和积化差、和差化积及半角公式,以此作为基本训练.其次要搞清楚各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自己画出知识结构图.第三就是在三角恒等变换中,要结合第一章的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等基础知识,对三角知识有整体的把握.3.今后高考对三角变换的考查估计仍以考查求值为主.和、差、倍、半角的三角函数公式、同角关系的运用仍然是重点考查的地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对角的范围的讨论,从而确定符号.另外,在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问题,以及平面向量为模型的三角变换问题将是高考的热点.对三角函数综合应用的考查,估计仍然以三角与数列、不等式、平面向量、解析几何、三角与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为主,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也可能以解答题形式出现,难度不会太大.应注意新情景立意下的三角综合应用也是考试的热点.备课资料一、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三角函数是中学学习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近年来,高考每年都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知识.在综合题中,也常常会涉及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的应用.因此,对本单元的学习要落实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还应注意与其他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三角函数同其他函数一样,具有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等问题,我们还要研究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图象及图象的变化,有关三角函数的求值、化简、证明等问题.应熟知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并能以此为依据,研究解析式为三角式的函数的性质,掌握判断周期性,确定单调区间的方法,能准确认识三角函数的图象,会做简图、对图象进行变化.二、备用习题1.sin10°+sin20°cos10°+cos20°的值是( ) A .tan10°+tan20° B.33C .tan5°D .2- 3 答案:D2.若α-β=π4,则sin αsin β的最大值是( )A.2-24 B.2+24 C.34D .1 答案:B3.若cos αsin x =12,则函数y =sin αcos x 的值域是( )A .[-32,12]B .[-12,12]C .[-12,32] D .[-1,1]答案:B4.log 2(1+tan19°)+log 2(1+tan26°)=________. 答案:15.已知函数f (x )=cos2x cos(π3-2x ),求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答案:解:f (x )=12[cos π3+cos(4x -π3)]=12cos(4x -π3)+14,由2k π≤4x -π3≤2k π+π(k ∈Z ),得原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k π2+π12,k π2+π3](k ∈Z ),T =π2,最大值是34.6.已知sin A =-35,cos B =-941,A ∈(3π2,2π),B ∈(π,3π2),求sin(2A -B2)的值,并判定2A -B2所在的象限.答案:解:cos A =45,sin2A =-2425,cos2A =1-2sin 2A =725,∵B ∈(π,3π2),∴B 2∈(π2,3π4). ∴sin B 2=541,cos B 2=-441.∴sin(2A -B 2)=sin2A cos B 2-cos2A sin B 2=61411 025.又cos(2A -B 2)=cos2A cos B 2+sin2A sin B2<0, ∴2A -B2是第二象限角. 7.已知f (0)=a ,f (π2)=b ,解函数方程:f (x +y )+f (x -y )=2f (x )·cos y .答案:解:分别取⎩⎪⎨⎪⎧x =0,y =t ,⎩⎪⎨⎪⎧x =π2+t ,y =π2,⎩⎪⎨⎪⎧x =π2,y =π2+t ,代入方程,得⎩⎪⎨⎪⎧f t +f -t =2ft , ①fπ+t +f t =0, ②fπ+t +f -t =-2fπ2t , ③①+②-③,得2f (t )=2f (0)cos t +2f (π2)sin t .∵f (0)=a ,f (π2)=b ,∴f (x )=a cos x +b sin x .。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章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章答案第三章:运算符与表达式一、算术运算符在C语言中,算术运算符用于在表达式中执行各种数学运算。
常见的算术运算符有加法运算符(+)、减法运算符(-)、乘法运算符(*)和除法运算符(/)等。
1. 加法运算符(+)加法运算符用于将两个操作数相加,并返回它们的和。
例如,表达式a + b将返回a和b的和。
2. 减法运算符(-)减法运算符用于从第一个操作数中减去第二个操作数,并返回它们的差。
例如,表达式a - b将返回a和b的差。
3. 乘法运算符(*)乘法运算符用于将两个操作数相乘,并返回它们的积。
例如,表达式a * b将返回a和b的积。
4. 除法运算符(/)除法运算符用于将第一个操作数除以第二个操作数,并返回它们的商。
例如,表达式a / b将返回a除以b的商。
二、关系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操作数并返回一个布尔值(真或假)。
常见的关系运算符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于(==)和不等于(!=)等。
1. 大于运算符(>)大于运算符用于检查第一个操作数是否大于第二个操作数。
如果是,则返回真(1),否则返回假(0)。
例如,表达式a > b将返回真或假。
2. 小于运算符(<)小于运算符用于检查第一个操作数是否小于第二个操作数。
如果是,则返回真(1),否则返回假(0)。
例如,表达式a < b将返回真或假。
3. 大于等于运算符(>=)大于等于运算符用于检查第一个操作数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个操作数。
如果是,则返回真(1),否则返回假(0)。
例如,表达式a >= b 将返回真或假。
4. 小于等于运算符(<=)小于等于运算符用于检查第一个操作数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个操作数。
如果是,则返回真(1),否则返回假(0)。
例如,表达式a <= b 将返回真或假。
5. 等于运算符(==)等于运算符用于检查两个操作数是否相等。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注意:如果问编译程序有哪些主要构成成分,只要回答六部分就可以。如果搞不清楚, 就回答八部分。
第 2题
若 PL/0 编译程序运行时的存储分配策略采用栈式动态分配,并用动态链和静态链的方
式分别解决递归调用和非局部变量的引用问题,试写出下列程序执行到赋值语句 b∶=10
时运行栈的布局示意图。 var x,y; procedure p; var a; procedure q; var b;
begin (q)
答案:
PL/0 编译程序所产生的目标代码中有 3 条非常重要的特殊指令,这 3 条指令在 code 中的位置和功能以及所完成的操作说明如下:
INT 0 A 在过程目标程序的入口处,开辟 A 个单元的数据段。A 为局部变量的个数+3。 OPR 0 0
3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在过程目标程序的出口处,释放数据段(退栈),恢复调用该过程前正在运行的过程的数 据段基址寄存器 B 和栈顶寄存器 T 的值,并将返回地址送到指令地址寄存器 P 中,以使调 用前的程序从断点开始继续执行。
3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6题
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有哪些途径?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主要途径有两种,即解释与编译。 像 Basic 之类的语言,属于解释型的高级语言。它们的特点是计算机并不事先对高级语
言进行全盘翻译,将其变为机器代码,而是每读入一条高级语句,就用解释器将其翻译为一 条机器代码,予以执行,然后再读入下一条高级语句,翻译为机器代码,再执行,如此反 复。
第3章_运算符和表达式
运行结果如下: k=3 f1=3.0 f2=3.75
【例题】编写程序,接收命令行输入的浮点数,
将此浮点数的整数部分输出。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Floa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double d; Scanner reader=new Scanner(System.in); d=reader.nextDouble(); System.out.println(d+"的整数部分为"+(long)d); reader.close(); } }
赋值运算符还可以与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位运算 符组合成复合赋值运算符,使用方法见表。
运算符 += 用例 x += y 等价于 x=x+y 运算符 &= 用例 x &= y 等价于 x=x&y
-= *= /=
%= >>>=
x- = y x*= y x /= y
x %= y x >>>= y
x=x-y x=x*y x=x/y
运算符和表达式
常用的运算符有哪些?
算术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
运算符和表达式
1 运算符 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称为运算,表示各种 运算的符号称为运算符,参与运算的数据称为 操作数。 根据操作数的个数,可以将运算符分为单 目、双目和多目运算符。单目运算符只对1个操 作数运算,双目运算符对2个操作数运算。 根据操作数和运算结果,运算符分为:算 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 符。
苏小红c语言程序设计课后答案
苏小红c语言程序设计课后答案苏小红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本广泛使用的教材,它以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示例,帮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和编程技巧。
课后答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课后答案示例,用于帮助学生复习和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概念。
第一章:C语言概述1. C语言的发展历史:C语言由Dennis Ritchie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发,最初用于UNIX操作系统的编写。
2. C语言的特点: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能够进行底层系统编程。
第二章:C语言基础1. 数据类型:C语言提供了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整型(int)、浮点型(float和double)、字符型(char)等。
2. 变量声明: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声明,声明时需要指定数据类型和变量名。
第三章:运算符和表达式1. 算术运算符:包括加(+)、减(-)、乘(*)、除(/)等。
2. 赋值运算符:如`=`,`+=`,`-=`等,用于给变量赋值或进行运算后赋值。
第四章:控制结构1. 条件语句:如`if`,`else if`,`else`,用于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2. 循环语句:包括`for`循环、`while`循环和`do-while`循环,用于重复执行代码块。
第五章:数组1. 一维数组:存储相同类型的元素,可以通过下标访问数组元素。
2. 多维数组:如二维数组,可以看作是数组的数组。
第六章:函数1. 函数定义:使用`return`类型和函数名来定义函数。
2. 函数调用:通过函数名和必要的参数来调用函数。
第七章:指针1. 指针变量:存储另一个变量的内存地址。
2. 指针运算:包括地址运算和指针的增减。
第八章:结构体和联合体1. 结构体: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数据成员。
2. 联合体:所有成员共享相同的内存位置。
第九章:预处理指令1. 宏定义:使用`#define`来定义常量或代码片段。
第三章第二节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共同分析问题。
2.算法设计:让学生根据问题需求,设计相应的算法,并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优化算法。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对于编程语言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进行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对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算法与程序设计有所接触,但程度不一。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之既能巩固旧知,又能拓展新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分析问题,设计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编程实践,掌握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问题需求,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学生通过编程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编程思维。
3.利用可视化工具和调试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提高程序调试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章节的教学起始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重复做某件事情的情况?如何才能让这个过程更高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编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案例展示: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Python程序案例,如计算器程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Python编程的魅力和实用性。
第三章第二节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VF教案
Visual FoxPro 6.0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教案第一章数据库系统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让学生掌握数据(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概念及三者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三种数据模型,重点掌握关系模型。
(2).让学生理解字段和记录的概念、了解VFP的特点、掌握VFP的启动和退出。
(3).启动VFP后,让学生理解VFP窗口的各个部分。
(4).本章最后让学生简单了解VFP的向导、设计器和生成器。
2.本章各节教学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1、数据库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2)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3)关系数据库及其特点:关系数据库、关系、二维表、记录、字段、关系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VFP的特点、安装和运行(1)VFP特点(2)VFP的安装(3)VFP的启动和退出(菜单方式、快捷方式,退出的各种方式)第三节、VFP的集成开发环境(1)VFP用户界面(2)VFP的向导、设计器和生成器(第一节为1学时,第二节、第三节结合第二章的第一节为1学时) 3.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及其特点的理解,VFP的启动和退出,以及VFP的运行环境。
本章教学的难点:关系数据库及其特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数据库、数据表、字段、记录的关系、字段的属性。
5.本章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理论讲授与课堂上的示例演示相结合,理论课与上机实验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概念要讲解清楚。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Visual FoxPro 6.0数据库与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指南第二章Visual FoxPro 6.0 语言基础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掌握VFP的基本数据类型(2)掌握各种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3)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4)了解数据的存储方式(5)掌握内存变量和数组的定义、赋值和使用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数据类型第二节、数据存储第三节、运算符和表达式第四节、函数第五节、命令(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为1学时,第四节、第五节为1学时)3.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各种数据类型的介绍、各种类型常量的书写格式、字段变量和内存变量、各种运算符的介绍,命令的书写格式。
第三章 关系运算2(实例讲解)
PNAME 螺丝 门扣 门锁 开关 水龙头
COLOR 银色 红色 红色 白色 蓝色
WEIGHT 0.5 5 20 2 50
JNO JNAME JCITY BALANCE
J1 办公室 青岛 50000 工程
J2 居家装 山东 50000 修
SNO S1 S1 S3
PNO P3 P5 P4
JNO J1 J2 J1
SNO S1 S3 S1
SNA ME 喜多
天奴
喜多
SAD DR
上海 浦东
广州 汕头
上海 浦东
PNO P3 P4 P5
JNO J1 J1 J2
PRIC QTY PNA
E
ME
5
5
门锁
15 1
开关
10 2
水龙 头
COL WEI OR GHT 红色 20
白色 2
蓝色 50
JNO JNAME JCITY BALANCE
11. 检索使用了全部零件的工程名称JNAME。
π JNAME(J⋈(π JNO,PNO(SPJ)÷π PNO(P))
12.检索使用零件包含编号为S1的供应商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 编号JNO。
π JNO,PNO(σ SNO=‘S1’(SPJ))÷π PNO(σ SNO=‘S1’(SPJ))
课后3.12
2.检索使用了编号为P3零件的工程编号和名称。 {t|(u)(v)(J(u)∧SPJ(v)∧v[2]=‘P3’∧u[l]=v[3]∧t[l]=u[1]
∧t[2]=u[2])} 3.检索至少使用了编号为P3和P5零件的工程编号JNO。 {t|(u)(v)(SPJ(u)∧SPJ(v)∧u[3]=v[3]∧u[2]=‘P3’
编译原理 第二版 第三章课后答案
第三章作业第三章作业答案P47 练习1、文法G=({A,B,S},{a,b,c},P,S),其中P为:S->Ac|aB A->ab B->bc写出L(G [S])的全部元素。
S=>Ac=>abc或S=>aB=>abc所以L(G[S])={abc}2、文法G[N]为:N->D|NDD->0|1|2|3|4|5|6|7|8|9G[N]的语言是什么?【解】N=>ND=>NDD.... =>NDDDD...D=>D......DG[N]的语言是V+。
V={0,1,2,3,4,5,6,7,8,9}或:解: N ND n-1D n{0,1,3,4,5,6,7,8,9}+∴L(G[N])= {0,1,3,4,5,6,7,8,9}+5.写一文法,使其语言是偶正数的集合。
要求:(1)允许0打头(2)不允许0打头【解】(1)允许0开头的偶正整数集合的文法E->NT|G|SFMT->NT|GN->D|1|3|5|7|9D->0|GG->2|4|6|8S->NS|εF->1|3|5|7|9|GM->M0|0(2)不允许0开头的偶正整数集合的文法E->NT|DT->FT|GN->D|1|3|5|7|9D->2|4|6|8F->N|0G->D|09.考虑下面上下文无关文法:S→SS*|SS+|a(1) 表明通过此文法如何生成串aa+a*,并为该串构造推导树。
(2) 该文法生成的语言是什么?【解】(1) S=>SS*=>SS+S*aa+a*该串的推导树如下:(2) 该文法生成的语言是只含+、*的算术表达式的逆波兰表示。
11.令文法G[E]为:E→T|E+T|E-TT→F|T*F|T/FF→(E)|i证明E+T*F是它的一个句型,指出这个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表达式第二次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关系运算符:
> < >= <= == !=
这些符号的含义很好理解,但是写法上有了变化,在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于、不等于的写法和数学上不一样,要注意;
这里重点说下等于号,C语言中的等于号使用两个等号,要注意不能缺少,缺少一个则产生歧义;a==2; 该表达式的含义是判断a的值是不是2,如果是2,则结果为真;如果不是2,则结果为假;如果漏写一个等号,错写成a=2,那么就成了赋值号,把2赋值给a,这个表达式的结果是2,非零代表真,只能有一个结果真;(编译器不会报错,因为你的逻辑上有错误,但是语法上有错,计算机不会提示逻辑上的错误)解决的方法:
建议写成2==a,如果你漏写了等号,那么就成了2=a,歧义成了对2赋值,2是常量,是无法赋值的,所以编译器会报错。
下面我们来学习下逻辑表达式:
逻辑运算符有:逻辑非(!),逻辑与(&&),逻辑或(||);
逻辑运算的结果是真或者假,C语言中,真用整数1来表示,假用整数0来表示;同时,非零表示真,0表示假;
逻辑非:(’!’)
逻辑与:(’&&’)比如:a&&b
只要有一个为假,则为假;
逻辑或:(’||’)比如:a||b
只要有一个为真,则为真;
要注意的地方是:
数学上的3≤a≤5;含义是判断a的值是否在闭区间[3, 5]之间,那么在C语言中正确的写法是a>=3 && a <=5;结果会有真和假两种情况;
但是一开始很多同学会错写成3<=a<=5;就会产生歧义;C语言中首先计算3<=a,结果是真或者假,(在C语言中,真用1表示,假用0表示),不管真1还是假0,当执行a<=5时,结果都是真。
只有一个结果,就出现了问题,希望大家注意;
注意:逻辑非(’!’)是单目运算符;
下面我们要来学习唯一的一个三目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 : ’)需要三个运算对象,比如a>b?1:0;哪三个运算
对象呢?a>b是表达式1,1是表达式2,0是表达式3,就是这样三个运算对象。
表达式1的结果为真,则结果为表达式2,否则,结果是表达式3;
接下来:我们要重新改写我们的已知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
大家马上动手写:(五分钟)
提示:三边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b>c && a+c>b && b+c>a
如果这个条件成立,则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否则,输出“不能构成三角形”;
参考答案:
#include<stdio.h>
#include <math.h>
void main()
{
double a=0, b=0, c=0, p=0, area=0;
scanf("%lf%lf%lf", &a, &b, &c);
p=(a+b+c)/2;
area=sqrt(p*(p-a)*(p-b)*(p-c));
(a+b>c && a+c>b && b+c>a) ? printf(" %lf ",area):printf("不能构成三角形!"); }
请大家仔细体会;
下面我们来学习逗号表达式: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n;
注意:每一个表达式必须都要计算,但是整个表达式的值为最后一个表达式n的值。
请牢记这个语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