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的与开放的

合集下载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3、实践观的应用及意义:①区分马克思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

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原理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及其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则是我们人类生存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关于世界根本问题的认识基础。

没有这种实践观,唯物主义将蜕变成朴素的、直观的、机械的唯物主义。

②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我们在有目的有意思地改造世界时应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学会既不轻视日常生活,又不沉溺于日常生活;既不命令群众,又不讨好群众;既不逃避现实,又不投机媚俗。

③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实践,深刻而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看见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

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人的社会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但同时又将它不恰当地加以夸大,以至于不能深入地探究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原因。

⑤有力的批判了自然主义历史观。

自然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或者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它看到了自然条件或自然属性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又夸大了这种作用,夸大了社会与自然的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导论及第五章第一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导论及第五章第一题答案

1. 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革命及其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曲折和新的发展。

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核战争的威胁,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更加强烈。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加快经济发展特别是缩小南北差距,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文明程度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经过20世纪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民主法治意识、公平意识、教育水平、思想道德水平普遍提高,文明多样性深入发展,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20世纪人类社会遗留的主要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繁重。

发展问题仍然突出。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加深,可持续发展问题严峻,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等内容。

民族、宗教矛盾冲突不断。

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类文明程度仍然任重道远。

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存在着许多风险和负面影响,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更多的风险考验。

消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加快自身发展。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发达国家内部的利益分化,少数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

但是,维护世界和平面临诸多挑战,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路程漫长,需要世界各国付出不懈努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科学社会主义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核心要素之一是科学社会主义观。

科学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科学预见和科学指导,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观展开论述。

一、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内涵科学社会主义观是根据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阶级斗争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深刻认识而形成的。

它认为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阶段科学社会主义观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阶段。

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人民取得对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权,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构。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剥削和压迫,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

2. 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科学社会主义观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来实现。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好发展与稳定、效益与公平、改革与保持根本制度稳定之间的关系。

3. 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科学社会主义观认为,社会主义是为了实现人类共同富裕而建立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和压迫,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果实。

科学社会主义观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追求经济上的富裕,还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二、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指导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指导意义是多方面的。

1.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科学社会主义观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它明确了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阶段,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是我们必须走的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开放观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开放观
如何 理解马 克思的社会开放观
彭 燕林
( 中共广 东省委 党校 , 东 广 州 5 5 ) 广 1 0 3 0
【 摘
要】社会 改革和社会 开放 , 是人 类社会特 别是现代社会发展 演进的客观 过程 和客 观规律 。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
系 中, 马克 思 的社 会 开放 观 是 非 常 重要 的 不容 忽 视 的 内容 。 马克 思 的社 会 开 放 观 是 一 种 交往 观 、 史观 、 革 观 和 人 类 解 放 观 , 历 改 给
我们 "下的改革开放带来一 些新 的启示。 3 -
【 键 词】 马克 思 ; 会 发 展 ; 会 开 放 观 ; 类 解 放 ; 示 关 社 社 人 启
社会改革和社会 开放 , 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演 术 等 , 需 要 重 复 前人 的 活 动 , 至 重 新 开 始 争 夺 必 需 品 的斗 不 甚
部落制度 向国家的过渡 、 地方局限性 向形态》 德 中对“ 交往 ” 行 了较 进
会 的 解体 和 中世 纪 民族 国家 的形 成 , 会 交 往 从 原 始 部 落 状 态 为 深 入 的 研 究 。通 常 , 往 是 一 种 主 客体 关 系 , 马克 思所 关 注 社 交 但
基础 。
的 , 验 上 普遍 的个 人 所 代 替 。’ 界 历 史 随着 人 类 的普 遍 交往 经 , 世
以马 克 思 的 社 会 开 放 理 论 来 看社 会演 进 过 程 , 类 社 会 演 范 围 扩 大 , 由低 级 向高 级 发 展 ,各 个 相 互 影 响 的活 动 范 围在 人 而 “ 进 的历 史 进 程 , 从 封 闭 到开 放 再 走 向全 方 位 的 大 开 放 的历 史 这个发展 过程 中愈来愈扩大, 民族的原始 闭关 自守状态则 由 是 各

马克思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开放

马克思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开放

马克思的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的与开放的【摘要题】法国学者米歇尔·勒维在美国《社会主义和》杂志第14卷第1期(2000年春—夏季号)上发表文章《马克思的进步辩证法:封闭的或是开放的》,认为马克思有两种历史进步观,一种是目的论的、先定的和封闭的,一种是非目的论的、未定的和开放的。

文章主要容如下。

【正文】一、马克思的两种不同历史进步观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是19世纪历史进步观的俘虏。

这一指责是不准确的。

马克思的进步观是辩证的,它既考虑到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消极方面,也完全有别于那种认为现代文明会导致社会生活逐渐且必然改善的观点。

然而,马克思的这一辩证法是不完备的,而且也没有免于目的论因素。

实际上,在马克思历史进步的辩证法中,存在着两种不同进步观的力。

第一种进步观是黑格尔主义的、目的论的和封闭的。

它表现了一种欧洲中心论的世界观。

这种进步观认为,历史具有终极的、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目标,“历史事件”都是历史进步螺旋式上升中的某一时刻;而“理性的狡计”则能解释通向自由王国的不断运动中的每一事件(哪怕是最可怕的事件)。

这种封闭的辩证法可以在马克思的若干著作中找到。

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似乎把源于欧洲都市的生产力发展与历史进步等同起来,因为生产力发展必然导向社会主义。

人们只要想一想他1853年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就明白了。

与殖义的辩护士不同,马克思毫不掩盖西方统治下的恐怖景象:“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61页)西方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带来进步,而且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状况。

但在文章末尾的分析里,马克思指出,“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在将资本主义生产力引入印度并在停滞的亚洲激发真正的革命上“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同上,第766页)。

在1853年另一篇文章《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里,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在印度,“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尽管“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资产阶级和工业却“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同上,第772页),这个新世界就是社会主义。

马哲辨析题综合分析题

马哲辨析题综合分析题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

正确。

同历史上力图把自已的观点和学说说成是最终的、最后的封闭体系的形而上学观点相反,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看成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与时代密切联系,它注视现实、面对实际.关心和研究自己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它从不自认为是终极真理,而是强调创造性,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

错误。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首先要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

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条件,主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斗争,需要有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同时,它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后创立的。

可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错误。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具有高度的革命性,而且还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各项基本原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其次,它所揭示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再次,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它的一些个别论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而需要修正,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揭示的道理,决不能因此而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正确。

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它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的“简单相加”、是“理论拼盘”。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政策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政策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政策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政策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背景与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政策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主义改革应运而生。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改革,实现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开放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开放政策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融入国际社会的机会,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

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核心,它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实行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它的目标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文化体制改革是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它的目标是改变僵化的文化制度,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创新。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政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通过改革和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政策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经验和借鉴,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韶关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马克思主义是()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A:由马克思创立B: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C: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D:由毛泽东、习近平等后继者答案:C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为了科学回应和解答什么时代主题()。

A:无产阶级的解放问题B:革命问题C: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D:阶级斗争问题答案:C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是()。

A:第二共产国际会议的召开B: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世界观的转变D:《资本论》的出版答案:B4.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A:科学社会主义B:列宁主义C:马克思主义D:俄国主义答案:B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A:人民性和实践性相统一B:理论与实践相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答案:C6.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学说.A: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B:共产主义C: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答案:ACD7.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指()。

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新自由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ACD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有()。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D:中国传统文化答案:ABC9.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

A:人民性B:实践性C:科学性D:发展性答案:ABCD10.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表现在()A:革命性和实践性B: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运动指南C: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D:引领人类进步的科学真理答案:BCD第一章测试1.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两大类现象:()A:运动现象与静止现象B:矛盾现象与和谐现象C:进步现象与倒退现象D: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答案:D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存在性B:结构性C:客观实在性D:运动答案:C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C: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D: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答案:D4.哲学物质概念与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形式和内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答案:D5.我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是:()A:对物质的正确理解B:对意识的正确理解C:对宇宙的正确理解D:对哲学的正确理解答案:A6.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A:语言的产生B:劳动C:动物心理的形成D:人脑的进化答案:B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B:各种实物的总和C:主题和客体的统一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答案:D8.实践是()既区分又统一的基础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C:时间和空间D:运动和静止答案:B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世界统一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答案:B10.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层次性答案:C第二章测试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B: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答案:B2.实践的客体是()A: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B:客观物质世界C:绝对精神的对象化D:人的意识的创造物答案:A3.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答案:A4.“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新的变化及其意义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进行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与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文明进步的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这些变化是全方位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同时还有文化等方面的。

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应充分地利用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机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观念新的变化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思想文化意识社会观念全方位正文: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过程。

它以1978年底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为起点,主要针对“两个凡是”、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问题和困惑,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后两个标准被邓小平概括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主要理论武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种思想的大解放,既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包括对外国经验的借鉴),又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领域中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一)政治领域,科学、民主、法治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1、从迷信个人到追求真理。

通过思想解放,人们逐步摆脱了个人崇拜,从盲从走向理性,树立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观念。

2、从官本位到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民主政治建设,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独立地思考、判断和决策,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把民主自由作为最重要权利来行使,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3、从人治到法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不断加快法治建设,人们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成为社会的风尚,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自觉行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论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论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论析作者:刘西金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10期【摘要】本文指出,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体现了鲜明的开放性。

我们应该努力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规律,不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经一百六十多年,一直保持强大生命力,指导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究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始终能与时俱进,永葆生机与活力;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始终能在和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碰撞中保持自身优势与强大力量,指导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放性规律,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理论,它总是在与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碰撞中,不断汲取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作为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其创立之初,就积极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极具价值的思想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在广泛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人运动的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最终将战胜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并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创立后,马克思、恩格斯仍然随时关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所有新思想、新发现,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主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

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

”[1]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是以当时当地的具体历史条件为转移的。

精选-马克思的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的与开放的-范文

精选-马克思的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的与开放的-范文

马克思的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的与开放的【摘要题】法国学者米歇尔·勒维在美国《社会主义和民主》杂志第14卷第1期(2000年春—夏季号)上发表文章《马克思的进步辩证法:封闭的或是开放的》,认为马克思有两种历史进步观,一种是目的论的、先定的和封闭的,一种是非目的论的、未定的和开放的。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正文】一、马克思的两种不同历史进步观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是19世纪历史进步观的俘虏。

这一指责是不准确的。

马克思的进步观是辩证的,它既考虑到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消极方面,也完全有别于那种认为现代文明会导致社会生活逐渐且必然改善的观点。

然而,马克思的这一辩证法是不完备的,而且也没有免于目的论因素。

实际上,在马克思历史进步的辩证法中,存在着两种不同进步观的张力。

第一种进步观是黑格尔主义的、目的论的和封闭的。

它表现了一种欧洲中心论的世界观。

这种进步观认为,历史具有终极的、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目标,“历史事件”都是历史进步螺旋式上升中的某一时刻;而“理性的狡计”则能解释通向自由王国的不断运动中的每一事件(哪怕是最可怕的事件)。

在1853年另一篇文章《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里,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在印度,“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尽管“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资产阶级和工业却“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同上,第772页),这个新世界就是社会主义。

这篇文章的著名结论充分表现了第一种进步观的宏大和局限:“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

”(同上,第773页)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进步的矛盾性质。

他从未忽视资本主义的邪恶面,但他同样坚信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也就是说是有益的),因为它为“伟大的社会革命”准备了道路。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从一大到十六大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通过第一次飞跃,克服了死守马列本本的教条主义错误,较系统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及其精髓——“实事求是”;通过第二次飞跃,我党再次克服教条主义倾向,创立了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学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创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与时俱进”。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观,指的是我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回顾我党历史,我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如果说七大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顺利完成的里程碑,那么,十六大则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基本完成的标志。

十六大报告是我党崭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集中体现。

一、第一次飞跃:从背诵马恩列斯书本知识、照搬共产国际指示和苏共经验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掌握。

深入把握其精髓——实事求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指出:“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了、丰富得多了。

”这是毛泽东对我党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深刻反思。

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观,在遵义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之前,一直是肤浅的、贫乏的。

首先,局限于从马恩列斯的著作中、从书本上去把握马列主义学说的具体结论,因而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教条主义倾向。

建党时期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时期,我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大都是从马恩列斯的本本、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共的经验出发制定的,严重脱离中国实际。

那时中国共产党人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只要从书本上学来就可直接照搬照抄的绝对真理,很少有人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还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实事求是。

也就是说,这时我党还没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灵魂和精髓。

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精选文档

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精选文档

近代西方历史进步观的演进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历史进步观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而盛行于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时期,在文艺复兴以前的历史观念我们暂且可以称之为古典的历史观念。

[1](P169)历史进步观产生后,先后经历了资产阶级历史进步观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观。

在资产阶级历史进步观演进过程中,我们又可以以时间为限,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近代西方以前的历史观念西方近代以前的历史观念我们可以集中的概括为古典历史学观念。

古典历史观念主要的表现是历史循环观、历史退步观和神学历史观,并且影响深远。

历史循环观的代表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它主要起源于传统农业社会中大自然的昼夜、季节等的周期性变换以及草木的荣枯、人类生死的终始重复现象等。

历史退步观的代表是古希腊的赫西俄德,他把过去的历史时代看作是人类最美好的“黄金”时代,并希望回到那个时代。

古代社会的先祖们,虽有人已间接地猜测到了历史进步的事实,但都缺乏自觉的历史进步观念。

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不是从神性进步观来洞察现实的变迁,而是从眼见的人性英雄中去昭示:历史的进步是通过悲剧式的变迁,悲剧式的牺牲和毁灭来实现的。

神学历史观的著名代表是公元四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

他第一次打破了历史循环观念,把历史看作是变化发展的,是一个从既定的起点到预定的终点的线性运动过程。

[2](P2―3)他指出,罗马帝国的灭亡,不应被视为异族战争的结果,而是一种新时代精神(基督教)对已逝精神(罗马神话)的唾弃,它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当然,他认为这一目标是上帝设立的,仍未离开神学历史观的窠臼。

但是,他这种把历史的进步同一定的目的联系起来的观念,以及从道德目标来关注历史进步的内涵,仍给后来的思想家不少启迪。

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观中世纪后期,历史进步的事实愈加凸显。

思想家们开始了对历史进步观念的思考。

较早阐述历史进步观的西方历史学家是英国的伯利(J.R.Bury)。

他把西方学者对进步观念的解说分为三个时期:法国大革命以前、达尔文以前、达尔文以后。

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

马克思主义五观内容

.马克思主义“五观”1、马克思的国家观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全部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看法最全面、最正确的归纳。

它包含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素来就有的,也不会永久存在下去。

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行调解的产物。

相同,国家也必定陪伴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完全消灭而自行消亡。

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

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本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一定依赖它的政治统治来保护和稳固,所以国家政权老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结协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经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财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

③国家是机器。

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很多零件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国家组织与其余社会组织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它有逼迫被统治阶级听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履行这类权利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类权利的军队、警察、法院、牢狱等强迫机关,还有奉养官吏与强迫机关的捐税和国债。

这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别的社会权利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围,有它自己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区、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此刻共同文化上的共齐心理素质的稳固的共同体。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必定阶段的产物,它是跟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停发展变化的,而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限制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一样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一样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注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体系,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演进、冲突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点认为,社会的演变是有规律可循的,并受到经济基础、社会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影响。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点展开阐述。

一、社会历史的阶段性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早阶段,人们以简单的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

奴隶社会是在私有制出现后的一个阶段,劳动者被奴役,生产力局限于简单的手工业生产。

封建社会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形态,封建地主通过收取农民的缴税来维持生活。

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雇佣劳动关系。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制度。

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经济基础的变革,都会推动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变。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工业化和科技进步成为可能,资本家阶级的崛起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与此同时,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以及意识形态也会根据经济基础的需求发生变化。

三、社会矛盾与历史变革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点,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伴随着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的。

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会引发历史的转折点和社会变革。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产阶级则面临剥削和压迫。

这种社会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发革命,推动社会向着更公平、公正的共产主义社会转变。

四、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阶级划分限制了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历史进步观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历史进步观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历史进步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囊括了关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类历史的观点和理念。

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进步的观点尤为重要。

人类历史进步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原因和途径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历史进步观进行论述,以显示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进步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种进步既是社会制度的变迁,又是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社会正义的不断追求。

人类历史进步观认为,这种进步是由历史中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冲突和斗争引发的。

通过这些矛盾和斗争,旧的社会形态被推翻,新的社会形态被确立,人类社会得以向前发展。

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发展简化为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种斗争是指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包括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封建主与农民的斗争以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些斗争推动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从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人类历史进步观认为,每一个社会形态都包含着自己的矛盾和局限性。

这些矛盾和局限性最终会导致社会的崩溃和革命。

例如,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主义制度与农民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和封建制度的崩溃,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无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

通过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人类社会不断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历史进步观反映了对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

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应该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

同时,人类历史进步观为我们指明了实现社会进步的途径。

通过推动和参与社会变革,我们可以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实际应用中,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历史进步观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指导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革命和革命后的建设阶段,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公正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从共同体到联合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

从共同体到联合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

从共同体到联合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一、本文概述《从共同体到联合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索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如何从原始的共同体形态发展到更为高级的联合体形态。

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对其共同体理论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本文首先将对“共同体”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详细探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包括从原始的自然共同体、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假共同体,到未来社会的真正共同体的演变过程。

接下来,文章将重点分析马克思关于联合体的构想。

联合体作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高级形态,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

文章将探讨联合体的基本特征,以及它如何克服虚假共同体的弊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章还将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内在联系,揭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本文将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脉络,还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深深植根于他的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研究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之中。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受到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冲突和危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将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进程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社会科学体系,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人物,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提出了独特的社会历史进程观。

这一观点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而社会的进步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和决定的。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程观的讨论,来探究其核心观点及其在现实世界的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程观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程观的核心观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1.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程观的基础。

它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将社会历史的演进解释为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演进过程。

1.2 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和变革是辩证发展的。

辩证法认为,社会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解决而推动的。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斗争和解决矛盾则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

1.3 阶级斗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演进是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各个社会形态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通过阶级斗争的推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演进逐渐实现。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程观的应用2.1 社会历史进程观与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程观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反面,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社会主义通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消除阶级剥削和压迫,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实现阶级和国家的消亡。

2.2 社会历史进程观与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程观对社会的理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普遍。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它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开放。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具有开放性的品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表现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

对内开放即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

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有益的东西以发展自己。

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开放性;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广西科技大学期末论文Abstract Open 0n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AbstractMarx's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s the vitality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constantly open.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theory has open quality. Marx's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findings open up both externally and internally. The opening is open, is right with yourself, always keep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open. The second is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namely, properly deal with all the other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actively absorb the useful things to develop their own. Between the two is mutual influence, interaction.Key Words: Marx's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open quality;opening to the other methodolog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1.1 方法论的含义 (1)1.2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含义及其特点 (1)1.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1)第二章开放性及理论开放性的内涵 (3)2.1 开放性的内涵 (3)2.2 理论的开放性分析 (3)2.3 理论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依据 (3)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鲜明的开放性 (4)3.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内开放 (4)3.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外开放 (5)3.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开放性 (5)第四章总结 (9)参考文献 (10)第一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1.1 方法论的含义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t 杨寿堪摘 要: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要求。

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面向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及其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在时间意义上表现为面向未来,它反映了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本性,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

在内在实质上表现为不断创新,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使其永葆青春的活力,其关键在于解放思想,面向社会与现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开放性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创新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03)05-004-04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本质决定的,它必然要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不断创新;反对封闭主义、保守主义和教条主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成为常青之树,永葆青春活力的原因所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从空间维度而言,表现为面向世界。

反对那种限制在自己狭小天地里,无视外面广阔世界的狭隘的封闭主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在封闭中形成的宗派学说,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大道,是吸收世界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列宁说得好:/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0[1]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从其表现形式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

,,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

0[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世界观是如此,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理论亦是如此。

以5实践论6、5矛盾论6为代表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不仅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且也是吸收和概括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两种历史进步观封闭的与开放的【摘要题】法国学者米歇尔·勒维在美国《社会主义和民主》杂志第14卷第1期(2000年春—夏季号)上发表文章《马克思的进步辩证法:封闭的或是开放的》,认为马克思有两种历史进步观,一种是目的论的、先定的和封闭的,一种是非目的论的、未定的和开放的。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正文】一、马克思的两种不同历史进步观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是19世纪历史进步观的俘虏。

这一指责是不准确的。

马克思的进步观是辩证的,它既考虑到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消极方面,也完全有别于那种认为现代文明会导致社会生活逐渐且必然改善的观点。

然而,马克思的这一辩证法是不完备的,而且也没有免于目的论因素。

实际上,在马克思历史进步的辩证法中,存在着两种不同进步观的张力。

第一种进步观是黑格尔主义的、目的论的和封闭的。

它表现了一种欧洲中心论的世界观。

这种进步观认为,历史具有终极的、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目标,“历史事件”都是历史进步螺旋式上升中的某一时刻;而“理性的狡计”则能解释通向自由王国的不断运动中的每一事件(哪怕是最可怕的事件)。

这种封闭的辩证法可以在马克思的若干著作中找到。

在这些著作中,马克思似乎把源于欧洲都市的生产力发展与历史进步等同起来,因为生产力发展必然导向社会主义。

人们只要想一想他1853年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就明白了。

与殖民主义的辩护士不同,马克思毫不掩盖西方统治下的恐怖景象:“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61页)西方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带来进步,而且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结构,恶化了人民的生活状况。

但在文章末尾的分析里,马克思指出,“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在将资本主义生产力引入印度并在停滞的亚洲激发真正的革命上“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同上,第766页)。

在1853年另一篇文章《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里,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在印度,“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尽管“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资产阶级和工业却“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同上,第772页),这个新世界就是社会主义。

这篇文章的著名结论充分表现了第一种进步观的宏大和局限:“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

”(同上,第773页)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进步的矛盾性质。

他从未忽视资本主义的邪恶面,但他同样坚信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对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也就是说是有益的),因为它为“伟大的社会革命”准备了道路。

这种目的论的、欧洲中心论的论证,无疑为第二国际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教条提供了基础。

这种决定论的社会主义观念认为,社会主义是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增长)发展不可避免的结果,这也使得某些具有马克思主义外观的理论将殖民和帝国主义扩张辩解成“进步的”成为可能。

最后,它还能为斯大林主义的生产力论(Stalinist Productivism)利用。

该理论将“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工人对经济的民主控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

尽管这种“进步主义的”、决定论的和经济主义的方法可以在马克思的若干著作中找到基础,但是人们也能够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另一种“进步辩证法”,这种进步辩证法是批判的、非目的论的,而且本质上是开放的。

它认为历史同时既是进步又是灾难,既不会偏袒这一方也不会偏袒那一方,因为历史进程的结果不是先定的。

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对《共产党宣言》的评论很好地表现了这种方法:“马克思强烈要求我们去做不可能的事,就是说,同时积极地和消极地思考资本主义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在同一个思想中既理解资本主义明显的有害特性,又理解资本主义不同寻常的具有解放作用的活力,而同时两个判断的力度都不减轻。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的思想作这样的理解: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既是最好的事物,又是最坏的事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某些段落就表现了这样的进步辩证法。

比如,马克思评论说“每一个经济进步同时是一个社会灾难”;又如,当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既侵害了人类,又破坏了自然界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

……此外,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卷第552-553页)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性变体的框架里,与线性进步观相反,现代资产阶级文明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被看作既是进步又是倒退。

“原始共产主义”时人类某些品质被建立在私有制和国家基础之上的文明摧毁了,而现代共产主义将恢复它们,这是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一个主题。

马克思晚年有关俄国的著作是这种非线性“进步辩证法”的又一重要文献,而且已远远走出了欧洲中心论传统。

马克思1877年在他对米海洛夫斯基的著名答复中,批评了那种“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做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41-342页)。

在1881年给查苏利奇一封信的草稿中,马克思谈到了俄国可能免于资本主义痛苦的问题,认为俄国传统的农村公社能够由于俄国的革命而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同上,第767、770页)。

这与1853年有关印度的著作中进化论和决定论的论证相比,已经走得很远了。

在这个草稿中,马克思回到英国殖民问题:“至于东印度,除亨利·梅恩爵士之类的人以外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对土地公有制的压制是一种英国式的野蛮行径,这种行径没有使土著人民前进,而是使他们倒退。

”(作者在这里注释说,这段话是从1881年3月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回信草稿的一个法文版本翻译过来的,这个版本是作为1976年巴黎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附录出现的,在马克思著作的英文版本中没有这段话。

——编写者注)这一判断与他1853年的判断并不十分一致,那里重点强调殖民体系给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进步方面。

这里的关键是历史进步的开放性问题。

在开放性的历史进步里,历史进程的结果并非由不可逆转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向度预先决定的。

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得我们无法定义资本主义进步的最终性质: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坏的”还是“最好的”;是大灾难的前奏还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前奏。

换句话说,应当将历史发展看作这样的进程:历史进程“充满了曲折和歧路,充满了分叉和交汇”。

马克思并不总以惟一方式对待历史进步问题。

例如,在《资本论》中,他给出这样的表述:“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这是否定之否定。

”类似的表述出现在不同时期的著作里。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写道: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同时他们也清楚地表明:“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如果将这一观点应用到今天的阶级斗争上,那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惟一的可能性:历史是开放的,历史结局并不由“生产方式的固有规律”预先决定。

丹尼尔·本萨义德(Daniel Bensaid)在评论这类文本时正确地认为,人们可以在马克思那里发现“自然科学模式(自然进程不可抗拒)影响和开放的历史辩证逻辑之间未解决的矛盾”。

二、后人对马克思进步观的发展在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第一种进步理论,即决定论的和经济主义的进步理论,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即使如此,人们仍能发现,马克思主义中的“异端”流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所暗示的“开放辩证法”。

罗莎·卢森堡是第一个从《宣言》所提供的一般假说中直接推导出当代结论的人。

她提出了“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野蛮状态”的著名口号,认为历史进程中事件的偶然性因素是不可约简的,从而与一切决定论性质的目的论绝交——这就使一种最终承认“主观”因素的历史理论成为可能。

被压迫者的意识,他们的革命组织,他们的政治主动性,不再如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自封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所说的那样:只对历史进程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历史进程的结果已经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预先决定了。

列宁和托洛茨基没有完全摆脱第二国际“进步论”和生产力论的深厚传统,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们发展了批判的辩证的进步观。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没有将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视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仁慈进程,相反,他认为这加强了其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最野蛮的统治,是更加血腥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

列宁已不把这个进程当作历史进步“不自觉的工具”。

而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巨大贡献则是否定了欧洲中心论,割断了生产力水平与革命时机成熟与否之间的机械关联,明确提出了社会革命运动非但不是直线前进的: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包容的程度—社会革命,而是相反:社会革命运动倾向于在处于边缘的不太发达和现代程度不高的国家开始。

对进步观所作的马克思主义批评中最重要的无疑是瓦尔特·本雅明的著作。

在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中,已完全清除了进步观念。

对他来说,革命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当然不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相反,他认为革命是灾难性“进步”的中断。

用他的话来说,革命就像在炸弹(象征无法控制的技术)爆炸并葬送人类文明之前砍断导火索。

这就解释了本雅明的“革命悲观主义”以及他为什么在1929年号召共产主义运动建立“悲观主义组织”。

他认为,人们可以“只是无限地信任化学工业公司和空军”。

本雅明承认科学技术有发展的积极方面,他没有否认现代技术的潜在解放作用,但他专注于技术影响自然的能力。

未来的无阶级社会将不仅需要终结人剥削人,而且还要用新的劳动组织代替今天技术的破坏性形式,终结人对自然的支配。

本雅明拒绝承认历史进步的观念,不管是“文明”意义上的或是“生产力”意义上的。

他提出应当从历史受害者的角度,从遭受征服者的胜利战车碾压的阶级和民族的角度看待问题。

从这一观点出发,进步对本雅明来说是邪恶的风暴,它将人类清扫出原来的天堂,使历史成为“一连串毁灭堆积起来的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