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戴震难师》
新语文%5D七年级语文(上)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课件(50张)
文言字词积累
• 古今异义:
•
古义:多少
• 多义词:
• 几何
•
乃能言:说话 •
今义:图形
•言
•
千言:字
•
古义:不寻常
• 非常
•
几何:多少
•
今义:很
•几
•
几二千年:差不多
译文
先生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 聪明蕴蓄得太久的缘故吧,跟随老师读 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 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至 《右静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 “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 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学 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 是朱文公说的。”(他)马上问:“朱 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
走进朱熹
朱熹(1130.9.15— 1200.4.23),字元晦, 谥号“徽国公”,南宋 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 省婺源)人。 南宋著名 的理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教育家、诗人, 世称“朱子”,是孔子、 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 儒学的大师。代表作品 《四书章句集注》《楚 辞集注》,词结有《晦 庵词》。
2.《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券在心, 不在纸”是什么意思?你赞成不赞成“以 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 由。
甲生:“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 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 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 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乙生:我赞成这种做法。作为真正的知己当 然应以信任为基础,多少人对朋友以性命 相托。何况只是“寄人千金”,试想,如 果缺乏信任,互相防范,彼此猜忌,这样 的朋友还是朋友吗?
主旨探究
• 从戴震难师这个小故事中,你悟出什么 道理?
• 要勤于思考,勇于质疑,才能真正学到 知识。
28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作业
1.仿写句子
诚信是为人处事之根本
诚信是______________
2.课下你能搜集一些有关金钱、诚信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吗?
教学札记
3.在现实社会,“不立券”的做法值不值得提倡?
【设计说明】借助《今日说法》的实例,就有关金钱和诚信的话题展开讨论。
这个问题很具有现实争议性,教师既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又应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既要勉励学生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保持诚信的优良品质,又应给学生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不受损害的有益指导。
4.老师小结:(略)
教学难点
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一)导入课文
设置情境:老师向学生借一笔钱,问需不需要打一个借条。
师:在现今社会,借贷巨款,即使是再要好的朋友,都会签合同或立字据以防不测,但是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一个好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却没有立下任何的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设计说明】此问题的设置在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会让借钱者打借条,以防不测。进而在学习文章时更深刻地认识到,正是因为蔡勉旃所具备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才会让他的朋友在寄放钱财时放心地不立字据。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诚信为做人之本”。
(三)解析课文
1.提问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重诺责,敦风义”)
2.提问学生:本文是如何体现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呢?
(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和戴震难师
走进朱熹
朱熹(1130.9.15— 1200.4.23),字元晦, 谥号“徽国公”,南宋 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 省婺源)人。 南宋著名 的理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教育家、诗人, 世称“朱子”,是孔子、 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 儒学的大师。代表作品 《四书章句集注》《楚 辞集注》,词结有《晦 庵词》。
课堂练习
1、重诺责,敦风义(看重 )( 情谊 ) 2、亡何,其人亡( 没有 )(去世 )
3、且父未尝语我也( 况且 ) ( 告诉
4、而翁知我( 把……当作知己 )
)
5、卒辇而致之( 最终 ) 用车子运 ( ) 6、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拿,将 ) 白银 ( )
作业:
1.解释下列红字。 重视 (1)敦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存放 (2)以千金寄之______________
朗读指导
•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 蔡召其子至 蔡/召其子至 •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 且父未尝语我也
且/父未尝语我也
• 卒辇而致之
卒/辇而致之
文中蔡璘的性格怎样?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
言: “券在心,不在纸”
重诺责 敦风义
行:
“召其子至,归之” (正面描写)
“卒辇而致之”
友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侧面烘托) “不语郎君”
“券在心,不在纸”的含义
——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 或纸上。
(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
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你赞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法制社会,“立券”可作 凭据,免除纠纷,消除邪念。
“语”,名词用作动 词,告诉
七下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导学案
七下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导学案初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教材信息】课题:28、《古文二则》课型课时总课时【教师信息】主备人:实施人:实施时间【学生信息】班级:姓名:所属小组编号学习日期____【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重点: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文意,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第一课时预习内容:《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课外知识补充关于诚信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论语学而》至诚则金石开——恽代英有诚故信,无私故威——(宋)张载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
——陶行知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
——(瑞士)亚美路走近文本本文选自《清稗类钞敬信》。
《清稗类钞》是一套笔记集,总共四十八册,分时令、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九十二类,约一万三千五百余条。
采录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而成。
内容范围广泛,检索便利,但选录颇为芜杂。
自主学习,把握内容1、自读课文,根据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
2、大声朗读课文,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注解和工具书尝试解释每个字的意思,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把每句的意思表达出来,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或者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补充在后面的横线处,以便在展示的时候写在黑板上。
别忘了把你的学习成果在小组和大家分享。
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
1、、读文正音旃璘亡何敦立券辇2、朗读指导,画出下列各句的停顿。
(1)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2)蔡召其子至。
(3)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4)且父未尝语我也。
(5)卒辇而致之。
3、解释文言字词亡友:敦风义:千金:寄之:立券:致之:亡何:未尝语我: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二、深沉感悟,剖析重点文言句。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2.文章题目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字?3.蔡勉旃召友人之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
28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
戴震能把老师问得“无以应”,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学习戴震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从而培 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反问语气。 父亲未有遗嘱,家中又无字据。
(3)“父未尝语”是何原因? 父亲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 为他特别讲信用“重诺责”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1)蔡勉旃的“笑”有什么含义 表现了他以诚待人,讲究信用。
(2)“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 蔡勉旃这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 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 上。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 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卒:最终,终于 辇: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装 致:送还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 风义。
看重 把、拿 存放
重视 情谊
有友某以千金 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
票据,凭证 不久
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 事 叫、召唤 惊讶的样子 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 语我也。” 怎么 未曾 告诉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 意动用法 知我, 通“尔”你,你的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周朝、宋朝相隔多少时代了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既然这样,那么朱熹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多义词释义
先生是年乃能言( 说话 ) 日数千言( 字 )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几二千年矣( 几乎,将近 )
话语
几
jī 几二千年矣 ,差不多
重点字词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此非常儿也: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翻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翻译
蔡磷,字勉游,吴县人。
蔡磷很注重诺言和责任,对情谊很忠厚,笃实。
有一位朋友将很多钱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字据。
没有多久,这位朋友就死了。
于是蔡呼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
那人的儿子为此感到惊讶没有接受,说: 嘻嘻,没有这件事呀,怎么会有寄放那么多钱却不立字据的人呢? 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呀。
蔡磷笑着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
你父亲以我为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
"于是便用车子把钱运到那人家中
《蔡勉旗坚还亡友财》原文及注释
原文: 蔡,字勉荫,吴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
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本辇而致之
注释: 1、诺责: 诺言和责任。
2、敦: 重视。
3、风义: 情谊。
4、寄: 存放。
5、亡(wu) 何: 不久,亡: 同“无”,没有。
6、安: 哪里,表反问语气。
7、券: 凭证,字据.8、语: 告诉。
9、而: 你。
翁: 父亲。
10、故: 所以郎君: 对别人儿子的尊称。
11、卒: 最终。
12、辇: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13、致: 送还,归还。
14、而翁知我:把...当知己,意动用法。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原文及翻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原文及翻译赏析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作者简介: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
1889年参加乡试,中举人。
不过,他在科举考试中,终未再获功名。
但他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外,颇关注于新学,以至于1895年赴京参加会试时,曾参加过梁启超发起的呼吁变法的“公车上书”活动。
又曾成为柳亚子、高旭等人1909年首创的爱国文化团体“南社”的成员。
其间,为了维持生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他曾充当其幕僚,为将士讲解古书诗赋,但终因思想不合而离去。
原文:蔡璘,字勉旃(zhān),吴县人。
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
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④而致之。
译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很注重诺言和责任,对情谊很忠厚,笃实。
有一位朋友将很多钱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字据。
没有多久,这位朋友就死了。
蔡璘呼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
(那人的儿子)感到惊讶没有接受,说:嘻嘻,没有这件事呀,怎么会有寄放那么多钱却不立字据的人呢?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呀。
蔡璘笑着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
你父亲以我为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
”于是便用车子(把钱)运到(那人)家中。
注:①诺责:诺言和责任。
②敦:重视。
③风义:情谊。
④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注:现在语文版初一教材选用!选用教材时有改动:重诺责:现翻译为“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
习题:且父未尝语我也。
语:告诉卒辇④而致之卒:最终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
你的父亲了解我(的为人),所以不告诉你。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8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原文解读与赏析 •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分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蔡勉旃与戴震生平简介
蔡勉旃
清代著名文人,以诚信著称,其 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
文章所传递的诚信、智慧等价值观,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对于提高读者的道德素质和审 美情趣具有积极意义。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相关历史背景知识补充
古代诚信文化
古代文学中的诚信主题
介绍古代诚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 及诚信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列举古代文学中表现诚信主题的典型 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在古代文学 中的普遍意义。
如何培养诚信品质
探讨如何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培养个人的诚信品质,提 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如树立榜样、加强教育、完善制度 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重义轻利
蔡勉旃在友人去世后,没有因为金钱利益而动摇,而是坚守道义,将财物如数归还给友 人的家人,表现出重义轻利的品质。
批判性思维在《戴震难师》中体现
敢于质疑
戴震在学习过程中,不迷信权威,敢于 质疑老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表 现出强烈的批判性思维。
VS
追求真理
戴震不仅敢于质疑,还能通过深入思考和 探究,发现问题的本质和真相,追求真正 的学问和真理。
两篇文章均以诚信为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价值分析
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诚信意 识和责任感。同时,这两篇文章也是古代文学的瑰宝,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 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有关金钱的名言素材 语文版
培根(英国)
金钱是好的仆人,却是不好的主人。
培根(英国)
金钱是个好仆人,但在某些场合也会变成恶主人。
诺贝尔(瑞典)
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一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能的祸害。
培根(英国)
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菲尔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 征)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俗 语)
有关金钱的名言
作者
名言
卢梭
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萨迪
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贝多芬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富兰克林(美国)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培根(英国)
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一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所在在做事不敏捷的时候,那事业的代价一定是很高的。
培根(英国)
金钱像肥田料,如不散布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培根(英国)
金钱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碍;因财富之于品德,正如军队与辎重一样,没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碍前进,有时甚至因为照顾它反而丧失了胜利。
金钱好比肥料,如不撒入田中,本身并无用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蔡勉旃坚还亡友财【疑难解析】戴震难师“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只学不问,并非学问。
”如果求学只一味相信书本,相信老师,缺乏怀疑精神,那幺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
一个成功的学者决不墨守前人的旧说,而是有所怀疑,有所创造。
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该学一学戴震的怀疑精神呢?【疑难解析】【重点品析】1.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表现他这一品质的?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用他坚持把亡友寄放在他这里的一千两白银还给亡友之子的事例表现出来的。
寄放而不索凭证,说明了亡友生前对蔡勉旃的信任,坚持把一千两白银还给亡友之子,说明了蔡勉旃的“重诺责、敦风义。
”亡友之子“愕然不受”,认为“寄千金而无券”是不可想像的,更突出了蔡勉旃品质高尚。
2.《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幺精神?《戴震难师》一文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券在心,不在纸”是什幺意思?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
甲生:“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
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乙生:我赞成这种做法。
作为真正的知己当然应以信任为基础,多少人对朋友以性命相托。
何况只是“寄人千金”,试想,如果缺乏信任,互相防范,彼此猜忌,这样的朋友还是朋友吗?丙生:我不赞成这种做法。
我们对朋友应予以信任,但这种信任应有一个度。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即使是生死相交的朋友,时过境迁,也难免会发生变化。
为了金钱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事例还少吗?丁生:我赞成丙的观点。
在当代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避免邪念的产生。
【文言知识】(1)通假字义亡何(通“无”,没有)(2)词类活用①重责诺(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②且父未尝语我(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导学案
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蔡勉旃坚还亡友财【疑难解析】戴震难师“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只学不问,并非学问。
”如果求学只一味相信书本,相信老师,缺乏怀疑精神,那么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
一个成功的学者决不墨守前人的旧说,而是有所怀疑,有所创造。
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该学一学戴震的怀疑精神呢?【疑难解析】【重点品析】1.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怎样表现他这一品质的?蔡勉旃为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文是用他坚持把亡友寄放在他这里的一千两白银还给亡友之子的事例表现出来的。
寄放而不索凭证,说明了亡友生前对蔡勉旃的信任,坚持把一千两白银还给亡友之子,说明了蔡勉旃的“重诺责、敦风义。
”亡友之子“愕然不受”,认为“寄千金而无券”是不可想像的,更突出了蔡勉旃品质高尚。
2.《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戴震难师》一文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
甲生:“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
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乙生:我赞成这种做法。
作为真正的知己当然应以信任为基础,多少人对朋友以性命相托。
何况只是“寄人千金”,试想,如果缺乏信任,互相防范,彼此猜忌,这样的朋友还是朋友吗?丙生:我不赞成这种做法。
我们对朋友应予以信任,但这种信任应有一个度。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即使是生死相交的朋友,时过境迁,也难免会发生变化。
为了金钱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的事例还少吗?丁生:我赞成丙的观点。
在当代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避免邪念的产生。
【文言知识】(1)通假字义亡何(通“无”,没有)(2)词类活用①重责诺(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②且父未尝语我(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初中语文文言文《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原文和译文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原文和译文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作者简介:徐珂(1869 年--1928 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
1889 年参加乡 试,中举人。
不过,他在科举考试中,终未再获功名。
但他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外,颇关注于 新学,以至于 1895 年赴京参加会试时,曾参加过梁启超发起的呼吁变法的“公车上书”活 动。
又曾成为柳亚子、高旭等人 1909 年首创的爱国文化团体“南社”的成员。
其间,为了 维持生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他曾充当其幕僚,为将士讲解古书诗赋,但终因思想 不合而离去。
原文:蔡璘,字勉旃(zhān),吴县人。
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
愕然不受,曰: 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④而致之。
译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很注重诺言和责任,对情谊很忠厚,笃实。
有一位朋友将很多 钱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字据。
没有多久,这位朋友就死了。
蔡璘呼唤那人的儿子来, 把 钱)还给他。
(那人的儿子)感到惊讶没有接受,说:嘻嘻,没有这件事呀,怎么会有寄放那么多钱却不立字据的人呢?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呀。
蔡璘笑着说: “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
你父亲以我为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
”于是便用车子(把 钱)运到(那人)家中。
注:①诺责:诺言和责任。
②敦:重视。
③风义:情谊。
④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 车子运”的意思注:现在语文版初一教材选用!选用教材时有改动:重诺责:现翻译为“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
习题:且父未尝语我也。
语:告诉卒辇④而致之卒:最终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
你的父亲了解我(的为人) 所以不告诉你。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言文翻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言文翻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言文翻译是: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
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
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
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
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
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
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
”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文档:《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原文及翻译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原文及翻译作者简介: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
1889年参加乡试,中举人。
不过,他在科举考试中,终未再获功名。
但他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外,颇关注于新学,以至于1895年赴京参加会试时,曾参加过梁启超发起的呼吁变法的“公车上书”活动。
又曾成为柳亚子、高旭等人1909年首创的爱国文化团体“南社”的成员。
其间,为了维持生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他曾充当其幕僚,为将士讲解古书诗赋,但终因思想不合而离去。
原文:
蔡璘,字勉旃(zhān),吴县人。
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
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④而致之。
译文: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很注重诺言和责任,对情谊很忠厚,笃实。
有一位朋友将很多钱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字据。
没有多久,这位朋友就死了。
蔡璘呼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
(那人的儿子)感到惊讶没有接受,说:嘻嘻,没有这件事呀,怎么会有寄放那么多钱却不立字据的人呢?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呀。
蔡璘笑着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
你父亲以我为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
”于是便用车子(把钱)运到(那人)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课文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述课文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读读讲讲,让学生上台讲解,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讲述,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教育学生重诺守信,养成诚信的良好的品质;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勤思好学,大胆质疑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的字词义,积累字词。
2、体会两则短文的主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设置情境:老师向学生借一笔钱,问需不需要打一个借条。
师:在现今社会,借贷巨款,即使是再要好的朋友,都会签合同或立字据以防不测,但是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一个好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却没有立下任何的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二、感知课文
1、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进行第一遍阅读,快速的默读课文,并借助字典为生字词注音。
稍后老师利用幻灯片归纳字音并检测学生自学情况。
2、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进行第二遍阅读,大声的朗读课文后,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遇到疑难问题先与讨论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
稍后老师利用幻灯片归纳字词积累。
3、提问学生:请一个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第三遍阅读。
在他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解析课文
1、提问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重诺责,敦风义”)
2、提问学生:本文是如何体现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呢?
(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
友人“寄千金,不立券
重诺责(侧面烘托)
敦风义言:“券在心、不在纸”
行:“召其子至,归之”
“卒辇而致之”
(正面描写)
四、探究主题
1、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
2、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事例?谈谈你对这些事例的看法。
3、在现实社会,“不立券”的做法值不值得提倡?
4、老师小结:(略)
五、作业
1、仿写句子
诚信是为人处事之根本
诚信是______________
2、课下你能搜集一些有关金钱、诚信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吗?
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敦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千金寄之______________
(3)且父未尝语我______________ (4)卒辇而致之______________
(5)先生是年乃能言____________ (6)就傅读书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重责诺,敦风义。
(2)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3)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5、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此有何看法?
6、请写出关于“诚信”的名言,不少于三句。
7、阅读理解
再读《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完成下面各题。
(2)蔡勉旃如果贪了友人银子,友人的儿子会不会知道?为什么?
(4)蔡勉旃召友人之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时,友人之子“愕然不受”。
这表现了友人之子什么样的心理?这对表现蔡勉旃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可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于读书,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
我国清代的戴震就是不迷信书上已有的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学者。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时的戴震读书塾时是如何难倒老师的。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译读。
1、学生自由地大声读。
2、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4、学生分角色再读,边读边对照注释,作好翻译的准备。
5、互译课文。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质疑。
1、根据学生的情况,拟一些问题。
2、学生就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问题问老师,老师进行解答。
四、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
(详细见课本)
1、作家作品;
2、一词多义;
3、古今词义区别较大的词
4、用法特别的词
5、省略句
6、做“难句翻译”类整理
五、第四个教学板块:悟读
1、从戴震难倒老师你得到什么启发?(同桌议论、发言)
2、要求列举自己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懂得道理的事例。
3、学生齐读课文。
六、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戴震大胆质疑的故事。
人类的文明进程离不开大胆的质疑与创新。
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等杰出贡献。
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有戴震这种质疑的精神。
凡是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避免盲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