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初一语文下册第29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初一语文下册第29课《古文二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郢人》和背诵《伯牙绝弦》。
2.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字词,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两则故事。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文中所共同蕴含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从而珍惜身边的友谊。
一、知识链接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
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
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
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
著有《列子》。
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
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
郢( ) 垩( ) 斫( ) 卒( )岩( ) 崩( ) 霖( ) 辄( )2.理解下列一词多义词语的意思。
尝:尝.试为寡人为之( ) 自:自.夫子之死也 ( ) 臣则尝.能斫之( ) 自.名为罗敷( ) 3.翻译下列句子: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2)郢人立不失容。
3)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曲每奏,钟子期辙穷其趣。
6)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三、合作学习·探究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背诵课文。
2.“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3.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4.从文章画出体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我的疑惑5.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6. 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文二则》导学案 语文版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祖逖()蹴( )恶()骁健()
廪()铠仗()
2、解释加点的字
蹴琨觉
因起舞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非复吴下阿蒙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二.目标展示1.导入主题2.熟悉目标
三.探究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示
1、读文:(1)教师范读。
(2)学生组内互读。
课题
《孙权劝学》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疏通文意,归纳文章主旨。
2、积累文言知识(实词、虚词、通假字、语气词等)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重点、难点
1、体会对话人物的神态、口气、心理,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
使用说明:1.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故事。
4、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1〗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晋王朝丧失了半壁 江山。
〖2〗皇帝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使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3〗沦陷区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
5、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因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所以只是敷衍的态度,但祖逖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作准备。
3、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 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 经济、文化。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 。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导学案文言文两则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文言文两则》,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用法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导学重点】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用法和特点。
【导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的古代人物形象和情节。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与学生交流文言文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文言文两则》这两篇文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那位文学家在文章中表现得比较出色?为什么?(3)作者运用了哪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4)对这两篇文章的感受和思考。
2. 学生自主完成阅读后的思考和总结,然后就每个问题展开讨论。
三、合作探究1. 小组合作,学生们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展开小组合作探究。
四、引导讨论1. 分类讨论所学文言文的特点和用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五、梳理归纳1. 教师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所学文言文的基本用法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板书。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文言文两则》,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也让学生受益匪浅。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和讨论的形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提高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也对文言文的特点和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文言文的阅读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文言文两则》,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用法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导学重点】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用法和特点。
【导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的古代人物形象和情节。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与学生交流文言文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
八年级《古文二则》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古文二则》导学案【学习目标】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内的生字词,疏通课文字词句意,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的道理,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学习重难点】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预习互查】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畎亩..()傅说.()胶鬲.()孙叔敖.()曾.益()拂.士()教学相长.()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入法家拂士:_______通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通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通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举.于版筑()空乏..其身()人恒过.()而后作.()征.于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通过查找资料,将下面空白补充完整。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孟轲是我国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__________,后世将其二人并称其为“________________”。
【设问导读】第1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漸傯鯛鰒拦縋鳆鲻皲槳賃贤戶滨鈰嬌齿項侣绚潷诀澀艫袜龍亚骥罂麸爭鳳拟偽籴渾搖澩鸳醬狹径鴯忧祕龜紕挡遲駘吗绦陘骣绦遞迟紜眯擇绲佇續硕楓詡。
2.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自学检测】本文是一篇,按照“举事例——_______——正反论证作阐述——得出结论:”的结构思路,阐述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观。
七年级上 28 古文二则导学案
28. 古文二则设计:燕学鹏审核:肖芳尚道龙肖华一、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弄懂故事蕴涵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1、重点词句的落实。
2、故事蕴涵的道理。
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一课时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本节课的重点:1.能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2.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定向自学:(教材177页——179页)(一)字词句清障。
[温馨提示]字词的学习可用下列方法。
A、借助文下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B、结合语境(上下文);C、记下疑难内容,求助同学或老师。
1、注音旃.()券.()辇.()亡.何()2、释义(解释加点字)亡.友:敦.风义:千金..:寄.之:立.券:亡何..:未尝语.我:致.之:而.翁知我:3、重点文句(1)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2)且父未尝语我也。
我还有补充:(二)课文理解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文中的小故事。
2、你认为文中的蔡勉旃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的描写来谈谈。
3、学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三、归纳总结:四、巩固提升:1、什么叫“一诺千金”,中学生如何讲诚信?第二课时戴震难师本节课重点:1、结合文下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复述故事.2、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定向自学(一)、文学常识识记戴震(1724-1777),清代、。
字,安徽休宁人。
他身处康乾盛世,学识渊博。
但他幼时家贫,其父母靠“商贾东西行营于市”,贩布“以就口食”。
他十岁时才会说话,但他能“过目成诵”,学习知识喜欢追根就底,敢于怀疑、批判传统的经典。
段玉裁(17351815),戴震的学生,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
温馨提示]1、识记重点内容,如作者的主要特点(姓名、字、号、年代、成就)、代表作品和写作风格。
2、上课时交流识记的方法,请认真听讲解,在书本上做必要的标记和补充。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导学案
导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学重点: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导学难点: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时间安排:两课时预习学案(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做)一、我会读(注音)。
惟缴汝学弈鸿鹄盘盂专心致志沧沧凉凉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见两小儿辩斗()而日中时远也()孔子不能决也()及其日中如探汤()三、我知道。
1.《学弈》选自《》,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孟子》记录了孟子。
《两小儿辩日》选自《》,此书中著有许多寓言和民间故事。
“辩日”是指。
一个小孩的理由是,另一个小孩的理由是。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一人,,。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
四、我不懂。
预习完课文后,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准备交流。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检查自学情况。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板书: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初远凉初近热中近热中远凉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1)对照注释弄明白《学弈》每一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
(2)用两个成语形容这两个学下棋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表现。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3)“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2.小组内探究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四、拓展延伸(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8寓言两则28.寓言两则导学案
28、寓言两则教课目的:1.认识本课 6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谈论,勇于发布自己的见解。
4.联系有关词句,领会人物的想法。
5.边读、边思虑、边谈论。
领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擅长听取他人正确建议的道理。
教课要点: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及寓意。
教课难点:理解人物言行领会人物心理。
学法指导: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联合要点词句,领会人物的心理。
知识链接:学具准备:收集扁鹊的有关资料。
课型:预习 +展现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纪昌学射》【课前自主预习】(一)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畅,达成以下各题。
1.我能把《纪昌学射》中的生字写正确雅观,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2、我能填“昌”字应查()部,再查()画。
“妻”字应查()部,再查()画,第二笔是()。
“蔡”字第八笔是()。
【预习沟通】1.巡视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2.学生按结对或小组学习的形式沟通自主预习中的问题,再相互纠错。
【实践研究】A.小组学习,重难点研究:1. 我来理清课文的脉络:《纪昌学射》叙述了拜飞卫为师学习,飞卫告诉他先要练,一是,二是,经过刻苦练习,最后成了弹无虚发的射箭好手。
2.我要经过一边读一边想纪昌是如何成为弹无虚发的射箭好手的,找到有关语句画下来,读一读,并标注:如句子:①“纪昌回到家后,就开始练了起来。
”②“纪昌记着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了起来。
”◇◇③引起想象:同学们,你们知道织布机是什么样的吗?想象一下,纪昌就在这样的织布机下,睁大眼睛,凝视着梭子往返穿越,这一凝视就是两年啊!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这段话?经过朗诵让我们大家都能感觉到纪昌的恒心和毅力。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诵。
3. 我感觉纪昌是一个的人。
4.关于飞卫,我的评论是:5.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全班报告】【教师总结】:看来,不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下手。
《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文言文二则》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二则》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文言文二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 掌握《文言文二则》中的古文阅读技巧;4. 能够运用《文言文二则》中的句子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仿写。
二、导学内容:1. 《文言文二则》的背景和作者介绍;2. 《文言文二则》的主要内容概述;3. 《文言文二则》的古文阅读技巧;4. 《文言文二则》的仿写练习。
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古文名句或者成语,引发学生对《文言文二则》的兴趣和好奇心;2. 了解背景和作者:讲解《文言文二则》的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3. 主要内容概述:简要概述《文言文二则》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4. 古文阅读技巧:介绍古文阅读的一些技巧,如词语的翻译、句子的理解等;5. 仿写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文二则》的仿写练习,锻炼他们运用古文语言的能力。
四、导学案例:1. 背景和作者介绍:《文言文二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袁枚是一位文学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清新淡雅、别具一格而著称。
《文言文二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内容简洁明了,语言漂亮流畅,被誉为古文的经典之作。
2. 主要内容概述:《文言文二则》主要讲述了人生的两条道路:一条是“行善之道”,另一条是“行恶之道”。
作者通过比照这两条道路的不同,表达了对善良和公理的追求,以及对邪恶和罪恶的警示。
3. 古文阅读技巧:在阅读《文言文二则》时,学生可以注意一些古文的特点,如句子结构的复杂性、词语的含义丰富性等。
可以通过对句子逐字逐句的解读,逐步理解文本的含义。
4. 仿写练习:让学生根据《文言文二则》的句子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仿写练习,可以选择一些句子进行改编,或者写一篇类似主题的文章,锻炼他们运用古文语言的能力。
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文言文二则》的背景和作者,理解其主要内容和意义,还能够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提高古文写作的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教学设计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古文二则》教学设计语文版蔡勉旃坚还亡友财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读懂课文,并能复述故事。
2、弄懂故事蕴涵的道理。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此前已经学过几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已有所了解,加上本文短小较为简单,因此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而本课的主题又较有话题性,所以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先自主思考,后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3重点难点1、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使学生理解文意,掌握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意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他们在讨论中拓展思维,思考蔡勉旃的行为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启发意义。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设疑导入老师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个朋友找我借钱,并且数额不小,我该不该让他打个借条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学生七嘴八舌)谢谢同学们,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借钱时,人们都会立字据或签合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好友在他那里寄放了千两百银,却没有立下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十八课《古文二则》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活动2【活动】出示教学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
(学生读)让我们带着这些目标进入今天的学习。
活动3【活动】初读感知1、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正音(出示课件)旃券亡何语辇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字的读音吗?3、个读这是一篇文言文,想要读懂故事首先得读顺课文。
谁愿意来试一试?(挑学生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4、齐读活动4【讲授】疏通文意1、自译。
请大家利用注释或工具书尝试翻译课文。
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用笔圈划出来。
2、小组译。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遇到的问题。
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组长收集起来,一会儿我们班内交流。
3、班级交流。
你们在学习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哪位同学愿意帮帮他们?(学生出示问题,共同讨论,老师适当点评,重点地方做强调补充)复述故事。
古文二则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古文二则导学案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整理古文二则导学案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正确、通顺、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语。
(学习重点)
3.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习难点)
一、预习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①匠石运斤成风()①吾无以为质()
①顾谓从者曰()①卒逢暴雨()
①伯牙善鼓琴()()
①泰山之阴()①钟子期辄穷其趣()
2、翻译下列句子。
第1页/共3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①尽垩而鼻不伤。
①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
①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①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二、探究案
1.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匠石和郢人特别默契和相互信任?(口头展现)
2.匠石和郢人为什么如此默契和相互信任?
3.匠石为什么不愿为宋元君尝试?
4.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善”字在文中消失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6.伯牙如何“善”鼓琴?伯牙如何“善听”?
7.从本文归纳出一个成语,说说它的意思
8.本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三、检测案
第2页/共3页
让知识带有温度。
1、做课本“思索与练习三”。
2、做同步学习“其次课时”。
3、背诵《伯牙善鼓琴》。
四、我的感悟和反思
侯晓旭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3页/共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古文二则》
语文考试确实是复杂多变的,五年级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好课本的知识,还要多熟悉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将常见的题型以及答题方法技巧归纳好。
以下是为您推荐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合集):《古文二则》。
教学目标:1、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2、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3、结合文中注释,4、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5、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为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1、导入: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2、列举贪官污吏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成克杰,男,出生年月:1933年11月,职务:原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触犯罪名:受贿罪,刑罚:2000年9月14日被执行死刑。
(成克杰通过批项目、要贷款、提职级等多种方式,伙同李平或单独非法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4109万余元。
)3、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4、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5、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6、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7、善为文章,8、能隶书,9、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10、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11、删繁补略,12、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13、为我国史学名14、著。
名15、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
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
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16、讲解《四知》1、杨震2、简介:杨震3、 (?一124),4、东汉大臣,5、弘农华阴(属今陕西)人,6、字伯起。
七年级语文上册 28《古文二则》教学设计 语文版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读懂课文,并能复述故事。
2、弄懂故事蕴涵的道理。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此前已经学过几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已有所了解,加上本文短小较为简单,因此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而本课的主题又较有话题性,所以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先自主思考,后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3重点难点1、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使学生理解文意,掌握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注意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他们在讨论中拓展思维,思考蔡勉旃的行为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启发意义。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设疑导入老师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个朋友找我借钱,并且数额不小,我该不该让他打个借条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学生七嘴八舌)谢谢同学们,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借钱时,人们都会立字据或签合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叫蔡勉旃的人,他的好友在他那里寄放了千两百银,却没有立下字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十八课《古文二则》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活动2【活动】出示教学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
(学生读)让我们带着这些目标进入今天的学习。
活动3【活动】初读感知1、自由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正音(出示课件)旃券亡何语辇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字的读音吗?3、个读这是一篇文言文,想要读懂故事首先得读顺课文。
谁愿意来试一试?(挑学生读)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4、齐读活动4【讲授】疏通文意1、自译。
请大家利用注释或工具书尝试翻译课文。
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句用笔圈划出来。
2、小组译。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遇到的问题。
如果有小组解决不了的,组长收集起来,一会儿我们班内交流。
3、班级交流。
你们在学习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哪位同学愿意帮帮他们?(学生出示问题,共同讨论,老师适当点评,重点地方做强调补充)复述故事。
解决完翻译障碍,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活动5【练习】课堂练习试一试,这些问题你掌握了吗?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古文二则》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古文二则》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摘要:【疑难析,()词类活用①重责诺(形容词作动词重视,乃能言(名词作动词说话8课.古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疑难析】戴震难师“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只学不问并非学问”如学只味相信相信老师缺乏怀疑精神那么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知识成功学者不墨守前人旧说而是有所怀疑有所创造孟子说“尽信不如无”我们学习程是不是该学学戴震怀疑精神呢?【重品析】.蔡勉旃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是怎样表现他这品质?蔡勉旃人“重诺责敦风义”课是用他坚持把亡友寄放他这里千两白银还给亡友子事例表现出寄放而不凭证说明了亡友生前对蔡勉旃信任坚持把千两白银还给亡友子说明了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亡友子“愕然不受”认“寄千金而无券”是不可想像更突出了蔡勉旃品质高尚.《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什么精神?《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善质疑和敢质疑精神3.《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券心不纸”是什么思?你赞成不赞成“以千金寄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甲生“券心不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心和行动而不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行上不诚心就是写纸上捏手里也无用乙生我赞成这种做法作真正知己当然应以信任基础多少人对朋友以性命相托何况只是“寄人千金”试想如缺乏信任相防彼猜忌这样朋友还是朋友吗?丙生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我们对朋友应予以信任但这种信任应有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是生死相交朋友境迁也难免会发生变化了金钱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事例还少吗?丁生我赞成丙观当代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以免产生纠纷凭据手也可避免邪念产生【言知识】()通假义亡何(通“无”没有)()词类活用①重责诺(形容词作动词重视)②且父尝语我(名词用作动词告诉)③卒辇而致(名词作动词用车子装运)⑤ 乃能言(名词作动词说话)【课外知识补充】关诚信与朋友交友言而有信——《论语V学而》有诚故信无私故威——(宋)张至诚则金石开——恽代英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信用如镜有裂痕难以复原——(瑞士)亚美路仁慈和诚实不仅提高了人品格也升高了国国格——(美)华盛顿【步达纲练习】、据课回答下列问题.释下列加粗()敦风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千金寄______________ (3)且父尝语我______________ ()卒辇而致______________ (5)先生是年乃能言____________ (6)就傅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句子()重责诺敦风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傅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孟子曾说“尽信不如无”这句话是什么思?你对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关“诚信”名言不少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理再《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完成5~8题5.从哪两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绝对信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蔡勉旃如贪了友人银子友人儿子会不会知道?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题目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蔡勉旃召友人子准备将银子还给他友人子“愕然不受”这表现了友人子什么样心理?这对表现蔡勉旃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子罕辞玉宋人或(有人)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宝也故敢献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9.释下列句加粗词()献诸子罕__________________ ()尔以玉宝__________________ 0.翻译下列句子()以示玉人玉人以宝也故敢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罕弗受玉献玉者做了释他释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褒扬是谁?褒扬了他怎样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周旺中学初一语文教师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难点:
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正确理解课文主旨。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2.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学习过程
【感知课文】
1、记一记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选自《》,作者,字仲可,近代人,浙江杭州人。
清朝光绪十五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
是南社重要诗人。
晚年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过《辞源》和《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辑工作。
其人好学不倦,勤于笔记,著述甚多。
文中表现了蔡勉旃“”的高尚品质。
2、读一读
①学生读课文,不会读的生字词划上记号。
②组内相互讨论,查阅工具书和结合下面注释解决字词的读音。
③尝试练习读准下列生字词的字音。
旃( ) 璘( ) 诺( ) 敦( )
券( ) 亡.何( ) 其人亡.( ) 愕()
语( ) 卒()辇( )
④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停顿。
⑤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⑥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3、译一译
①以组为单位,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把文章口头翻译一遍,遇到疑难问题先与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
②指名学生口头翻译。
③尝试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重诺责(诺责:) 敦风义(敦:风义:)
不立券( 券: ) 且父未尝语我也(尝:语: )
归之( 归: ) 而翁知我( 而:翁: )
卒辇而致之(卒:辇:致:)
亡何( ) 愕然()以千金寄之(寄:)
④翻译下列句子
(1)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2)券在心,不在纸。
(3)卒辇而致之。
(4)重诺责,敦风义。
4、讲一讲
请一个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阅读课文。
在他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探究课文】
1、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本文是如何体现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呢?
3、文章题目《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中哪里体现了“坚”?蔡勉旃在本文中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坚的?请学生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4、怎样理解“券在心,不在纸”这句话?
5、《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章篇幅短小,但作者通过寥寥数语即把人物当时的表情、心理刻画了出来。
请你分析一下,下面几句话分别反应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⑴愕然不受。
()
⑵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
⑶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6.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友人对蔡勉旃的绝对信任?
【拓展提高】
1、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事例?谈谈你对这些事例的看法。
2、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诚信”?请你结合实际谈谈蔡勉旃的行为有什么现实意义。
3、在现实社会你赞不赞成“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
(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加以引导。
)
4、课下你能搜集一些有关金钱、诚信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吗?
【课堂总结】
“诚信乃做人之本”,是本文的主题,我们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戴震难师》,积累文言词汇,学习阅读分析文言文的方法,了解文章主旨,能顺畅朗读文言文,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培养质疑精神和探究思考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
【感知课文】
1、记一记
《戴震难师》选自《》,作者 ,字若膺,号懋堂, 朝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江苏金坛人。
他是戴震的学生。
戴震,字东原,清朝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清朝乾隆时候举人,做过四库馆的纂修,赐同进士出身。
戴震是清朝的大学者,他在声韵方面、历算方面、地理方面、经学方面,他都有渊博的论述,给中国的考证学,树立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文章写了戴震读私塾时难住老师的故事,表现了少年戴震的精神。
2、读一读
①学生读课文,不会读的生字词划上记号。
②组内相互讨论,查阅工具书和结合下面注释解决字词的读音。
③尝试练习读准下列生字词的字音。
蕴.蓄()就傅.()塾.师()师应.之()几.二千年()朱熹.()
④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停顿。
⑤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⑥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3、译一译
①以组为单位,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把文章口头翻译一遍,遇到疑难问题先与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
②指名学生口头翻译。
③尝试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是.年()乃.能言.(乃:言:)何以
..()述.之()
应.之曰()相去几何
..儿也()
...(去:几何:)此非常
无以
..读书(就:傅:)
..()就傅
日数千言不肯休.()几.二千年矣()
蕴蓄
..()
..()然则
④翻译下列句子
(1)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2)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3)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4)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
第三课时
【探究课文】
1、《戴震难师》写了戴震哪几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你认为这些对于戴震日后成为大学问家有什么作用?你认为这几方面的内容,哪些方面最重要?
2、戴震的老师为什么说他是“非常儿”?
【情景深化】
每小组推荐两人,一人扮演先生,一人扮演戴震,要求如下:①语气语调要尽量模仿逼真,尽量做到形神兼备。
②要准确表达疑问句之间的区别。
③由老师和学生评委进行评选,选出最佳表演奖。
【拓展提高】
1、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此有何看法?
2、你能把下面两句关于读书善于质疑的文言文句的大意讲出来吗?
(1)“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文言知识总结】
1、通假字义亡何(通,)
2、词类活用
(1)重诺责(重:,)
(2)且父未尝语我(语:,)
(3)卒辇而致之(辇:,)
(4) 乃能言(言:,)
(5)日数千言不肯休(日,,)
3、古今异义。
(1)是年(是,古义:今义:)
(2)盖聪明蕴蓄者久矣(盖,古义:今义:)
(3)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去,古义:今义:)
(4)此非常儿也(非常,古义:今义:)
(5)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几何,古义:今义:)
总结反思
我的收获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