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国债需求的拉动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挤进效应分析
平, 从而使企业筹资成本增加 , 相应地降低企业的 投资回报率。在企业资本边际效率没有相应提高 的情况下 , 就会抑制企业的投资欲望 , 从而减少私
少, 从而使财政支出的扩张部分或全部被民间投 资的减少所抵消的现象。按照西方大多数财政 学 者 的观点 , 国债挤 出效应是通过资金的供给和需 求两个方面发挥作用的。 从资金供给来看 , 国债 的发行直接减少了民 问可用投资资金总额。其原 因在 于人们购买 国 债, 并不是减少消费基金 , 只不过是进行一次资产 持有结构的调整 , 导致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权由个 人 或 企业 让渡 给 国家 。因 而大规 模 举 借 国债 , 所 带 来 的最 大问题 是 政 府 与企 业 , 其是 与 民 间企 尤 业争夺资金 。因为在任何经济中, 如果不依赖通 货膨胀 , 每年可供使用的资金总额是有限的, 如果
l hn al a e , tep no 0 n i ign t ldbt妇 h up ̄ fi a m
.o smel ∞
i f cvl n n et : T l a e t t o h n e t t0 f e o ii a iv snt h sp p rs r rm teiv s n f ∞a e t c e ea n v i mt a sf me r ld b c lrt g a i
Ke 0 。 : y I 出
一
挤出效应 及其 发生 机制
所谓 “ 出效应 ” 指政府 通过 向公众和 商行 挤 是 借 款 以实行 扩张 性 ( 积极 性 ) 财政 政 策 , 起实 际 引 利 率 上升 , 导致 民 问 投资 由于融 资 成本 上 升 而减
字直接减缓了资本积 累的速度 , 因为用于公共开 支的赤字 可 以将 私 人投 资排 挤 出去 , 的可预 觅 它 的结果是造成经济中资本形成速度 的减缓。从资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拉动消费需求的实施效果
建设 , 以扩 大 国 内需 求 。 1 9 9 9年 ,加 大 政 府 投 资 ,
继 续 发 行 1 1 0 元 建 设 国债 。 2 0 0亿 0 0年 ,发 行 15 0 0
亿 元 建 设 国债 。 2 0 0 1年 ,中 央 财 政 在 发 行 10 0 0 亿 元 建 设 国 债 的 同 时 ,还 发 行 了 5 0亿 元 特 种 国 债 , 0
经济理论 与经济 管理 立 了艰 苦 边 远 津贴 制 度 。
表 1
20 0 2年 第 1 1期
1 8- 20 95 0 1年 中 国 财 政 支
出 与 社 会 商 品 零 售 总 额
单 位 :亿 元 零 售 总 额
.
二 、 我 国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对 消 费 的 作 用 效 果
19 9 8年 以来 , 了应 对 严 峻 的 国 内外 经 济 形 势 , 国 实 行 了以 国债 投 资 为 主 体 的 为 我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消 费 需 求 ; 效 果
积极 财政政策 , 生 了明显 的效果 , 产 应进 一步调整和 完善该 顼政策 , 使其作用得 到充分有 效发 2—0 9—0 5 [ 者简介 ] 作 赵 萍 ( 9 0 ) 1 7 一 ,女 , 辽 宁 辽 阳人 , 中国 社 会 科 学 院 财 贸 经 济 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经
济 学博 士 。
1 8
维普资讯
点始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中 期 , 9 8年 试 点 范 围 逐 步 19 扩 大 , 0 0年 试 点 工 作 在 全 国范 围 内铺 开 。1 9 20 9 8年 全 国政 府 采 购 规 模 为 3 1亿 元 , 9 9年 政 府 采 购 的 19 金 额 为 1 0亿 元 , 0 0年 为 3 8亿 元 , 0 1年 全 国 3 20 2 20 政 府 采 购 规 模 计 划 为 6 3亿 元 。 5
增发国债能扩大内需吗
增发国债能扩大内需吗增发国债能扩大内需吗增发国债可以扩大内需。
内需是指国内消费和投资的总和,而国债作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来扩大内需。
当政府发行国债时,投资者购买国债并支付款项,这些款项最终会流入政府的国库,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可以将这些财政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
增发国债的发行是什么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和减少收入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而增发国债正是政府增加支出的方式之一。
通过发行国债,政府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并将其用于投资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
增发国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吗是的,增发国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当政府发行国债时,投资者购买国债并支付款项,这些款项最终会流入政府的国库,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可以将这些财政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国债的发行还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水平,从而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增发国债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吗增发国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
信贷规模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借款总额。
当政府发行国债时,投资者购买国债并支付款项,这些款项最终会流入政府的国库,成为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可以将这些财政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
这会带动企业和个人的借款需求增加,从而扩大信贷规模。
此外,国债的发行还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水平,进一步鼓励企业和个人的借款需求。
增发国债扩大需求是的,增发国债可以扩大需求。
增发国债是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种手段,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政府投资、拉动社会需求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
具体来说,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将这些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增长;同时也可以通过减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
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之走向
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之走向引言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各国政府为应对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其中,国债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被视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本文将探讨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及其走向。
国债政策的定义和作用国债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融资,用于满足国家支出和债务偿还的需要。
国债通常由政府机构发行,以吸引国内和国际投资者购买。
国债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提供资金,同时也可以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金融市场。
积极财政政策的定义和作用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或减少税收,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财政赤字以及增加政府债务。
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有效需求和推动经济活动,促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关系国债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方面,国债政策可以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融资,增加公共支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影响国债市场。
当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债务发行,可能会对国债市场产生影响,引起利率的变动。
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当前全球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各国政府普遍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
但是,在短期内,国债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债政策可能会面临债务可持续性的问题。
随着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增加,国家的债务水平可能会超过可承受范围,从而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风险。
其次,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会引发通胀压力。
当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和发行债务时,可能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风险,从而对经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中,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寻求合适的平衡点。
政府应该密切关注债务水平和预算赤字,采取措施避免债务膨胀和资金的不良使用。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控制通胀风险,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发挥国债市场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中的关键性作用
发挥国债市场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中的关键性作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提出“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宏伟目标,并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运行中,国债市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中最为重要的纽带——国债既是财政部门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也是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因此,深入探讨国债市场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中的关键性作用,无论对于学术理论研究还是相关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债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渠道我国国债自首次发行至今,一直都是我国政府筹集财政资金、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从国债市场发行和相关制度建设的角度看,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至1991年。
1950年,我国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发行了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第二个阶段为1992—2005年。
1992年,国务院发布《国库券条例》,国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国债市场建设不断推进。
第三个阶段是2006年至今。
2006年,我国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活动,实现了国债管理方式的较大变革。
图1展示了2011—2020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的比值情况。
由图1可见,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总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20年已经达到7万亿元,约为2011年(1.54万亿元)的4.5倍。
2011年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的比值为15%,2020年二者的比值已经增至38%。
无论从国债发行规模,还是从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的比值来看,国债市场都是我国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发行了1万姚东旻 朱泳奕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为我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落实“六稳”和“六保”任务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之走向
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之走向国债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虽然在实践中推出的时间和目的可能存在不同,但为确保国家财政稳健、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的保障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国债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这两项政策做出详细阐述,力图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理解。
一、国债政策1.国债政策的定义所谓国债政策(Government Bonds Policy),是在财政承受范围内,发行国家债券筹集资金,以便满足财政支出需求的政策。
这种政策的特点是国家借款,在一定期限内发行固定利率的国家债券,再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吸纳社会各界资金投资,促进社会资金流通和经济增长。
2.国债政策的作用国债政策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筹措国家财政支出的资金。
财政部门通常通过国家债券发行来筹资。
由于国债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而发行国债的成本也明显较低,一些机构和个人会选择购买国债券,帮助政府筹集资金。
此外,国债政策也可以带动国内经济和投资,促进市场流动性增加,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这也就意味着,国债政策还可以加速国家经济的增长,刺激投资和创业,以及提高就业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会计计算和经济统计来说,国债政策并不是政府财政赤字的代名词。
虽然债务膨胀也能够让政府在财政危机时期勉强维持运转,但其危害却需要近年来大量的研究与认识。
3.国债政策的弊端首先,国债政策会导致债务的增加和膨胀。
虽然这些债务能够为国家财政提供庞大的资金支持,但代价是债务规模增大、财政承受压力增加、国家信用降低等问题。
长期以来,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财政危机。
其次,国债政策会促进通货膨胀。
通常情况下,国债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过度发行国债也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增加投资者负担,对经济造成危害。
再者,国债政策可能导致利率上升,对市场转化和长期债务的偿还造成负面影响。
而且在国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市场上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债券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收益将会下降。
国债政策、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
上可 以说 , 国债发 行 的变化 ,更 主要 是 国 债 运 行 中 发 行 流 通 的 各 个 环 节 ,是 决
( 国债政策 与财政政策的关 系 一)
经 济 周 期 变 动 的 结 果 。 如 果 政 府 运 用 国 定 和 制 约 中 央 银 行 货 币 政 策 操 作 效 果 的
固来 源 ,却也切 实构成 了许 多 国家 的主 策的实施 可能会加剧 经济的短期波动 。
要 财 政 收 入 之 一 。 在 弥 补 财 政 赤 字 的 同
是 政府 的 国债 券 ,没有 足够 大 的可流通
的 国 债 规 模 , 中 央 银 行 很 难 在 金 融 市 场
( 国债政策与货 币政策的相互关系 .
国 债 对 于 财 政 政 策 的 作 用 首 先 表 现 债融 资 的财政政 策 工具所 基 于的形 势判 重要 因素 。国债 的适度 规模 是公 开市场 在 国 债 发 行 对 财 政 收 入 的 制 约 , 国 债 收 断 出现错 误与偏 差 ,会使 政策 效果 偏 离 业 务赖 以开 展 的最为基 本 的条件 ,就 公 入 虽 然 不 像 税 收 那 样 成 为 财 政 收 入 的 稳 政策 意 向, 即国债 发行所 支撑 的财 政政 开 市 场 业 务 操 作 对 象 来 说 , 大 量 操 作 的
息 额 也 越 大 ,财 政 支 出 规 模 也 越 大 。 同 实施 吞吐 相关 的金融 资产 ,使 资产价 格 要对 象 ,还 需要适 当 的国债 市场环 境相 时 , 国 债 发 行 的 期 限 与 时 间 分 布 也 对 财 发生 变动 ,进而 影 响相关 的经 济变量 ,
配 合 ,国债市 场 的效 率影响 和制 约着货 运 行及 其政 策效应 的 发挥必须 以一 定广
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分析与研究
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分析与研究首先,了解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性质与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协调配合的要求。
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增加或减少国债发行量来调节经济运行和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则是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等途径,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国债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调控,而后者主要通过市场手段调控。
其次,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实践中体现为三个方面:稳定金融市场、调节实体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首先,稳定金融市场是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目标。
国债政策的调控作用是实体经济的延伸,而货币政策则主要影响金融市场。
当发生金融风险时,国债政策可以通过增发国债来提供流动性,而货币政策可以提供紧缩货币供应的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
其次,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调节实体经济的发展。
国债政策可以通过增发国债来增加投资需求,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共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最后,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当经济增长过快时,国债政策可以通过适度减少国债发行来收紧资金供应,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来减少流动性,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然而,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手段不同,两者之间的操作难度较大。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国债发行量的调控来实现经济调节目标,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等手段来调控。
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与中央银行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沟通,确保两种政策的有效配合。
其次,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考虑其对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国债政策的财政赤字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的失衡,尤其在国际投资者对国债信用的担忧时,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此外,国债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还需要考虑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我国国债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国债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引言国债是指政府发行的用于筹措国家财政支出的债券工具。
国债市场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我国国债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合理的政策和促进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国债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提供决策者有关国债市场的有益参考。
1. 宏观经济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国债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因素:1.1 GDP增长率GDP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这将对国债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1.2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对国债需求有重要影响。
通货膨胀率上升将导致货币贬值,而国债通常用固定利率偿付。
因此,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投资者倾向于购买国债以保护资产。
1.3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对国债需求也有重要影响。
当利率上升时,其他投资工具的收益率提高,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对国债的需求;反之,当利率下降时,国债的相对吸引力增加,投资者可能增加对国债的需求。
2. 财政政策因素财政政策因素对国债需求也产生显著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财政政策因素:2.1 赤字水平赤字是指政府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
赤字水平的增加将导致政府需要增加借贷,从而增加国债发行量,进而影响国债需求。
2.2 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国债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稳定的财政政策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国债市场的信心,并增加对国债的需求。
3. 金融市场因素金融市场因素对国债需求也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金融市场因素:3.1 股票市场表现股票市场表现对国债需求产生影响。
当股票市场下跌时,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转移到相对稳定的国债市场,从而增加对国债的需求。
3.2 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对国债需求也具有重要影响。
当货币市场利率上升时,国债的相对吸引力降低,可能减少对国债的需求;反之,当货币市场利率下降时,国债的相对吸引力增加,可能增加对国债的需求。
发行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
发行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
在财政政策中,发行国债是一种常见的策略,被用来筹集资金和调节经济活动。
然而,对于发行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发行国债作为一种筹集资金的手段,可以帮助政府满足财政支出的需求。
当政府面临财政赤字时,发行国债可以提供一种可靠的资金来源,以弥补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距。
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活动。
此外,发行国债还可以帮助政府在经济衰退或紧缩时提供额外的刺激,以减轻经济下行压力。
然而,发行国债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紧缩的财政政策。
当政府发行国债时,实际上是通过向市场借款来筹集资金,而这些资金可能来自私人投资者或其他国家。
这将导致资金供应的减少,并增加借款利率,从而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
因此,一些人认为,发行国债会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从而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发行国债还可能增加政府债务水平,从而对未来的经济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产生风险。
如果政府无法有效管理债务,可能会导致债务危机,进而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一些人担心发行国债可能会使财政状况更加紧张,从而对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发行国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紧缩的一面。
它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帮助政府满足财政支出的需求,并刺激经济增长。
同时,它也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抑制私人投资和增加债务水平。
因此,在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时,政府应该综合考虑经济状况、债务可持续性和市场反应等因素,以确保发行国债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积极的,并且能够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高中政治:财政政策
高中政治:财政政策
(1)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2)财政政策对经济发挥的作用:
①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适度增加赤字,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压缩赤字规模)抑制总需求的增长,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知识扩展】
(1)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③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2)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②通货紧缩:实施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第1页共1页。
政府增发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吗
政府增发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吗增发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吗1、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叫做宽松型政策,国家通过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2、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扩大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
就这个意义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政策。
3、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吸纳人民群众的富余资金,然后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可以理解为“国家向人民借钱搞建设”,其根本的目的是人多办大事,若是人民群众手中没有钱又怎么会投资国债。
基础建设更好之后,经济的发展建设也就更加好,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资产不断扩大的过程,所以算作宽松政策。
发行国债为什么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原因是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流动性,降低利率。
1、增加政府支出:国债的发行可以为政府提供资金,用于增加政府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
这些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增加流动性:国债的发行可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社会资金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3、降低利率:国债的发行可以通过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降低利率水平,从而促进投资和消费,提高经济活力。
国债发行方法1、定向销售:定向销售是指国家向一些特定机构发行国债的方式,一般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金融机构出售;2、承购包销:承销是指承销团与财政部签订承销协议,决定发行条件、承销费用和承销商义务,按照市场规律发行债券的方式;3、发行招标拍卖:指根据发行对象的不同,通过招标和拍卖的方式来确定国债的承销商和发行条件等。
特别国债和一般国债的区别是什么?区别一:发行次数不同一般国债的发行次数是比较多的,以储蓄国债为例:是每个月的10号发行,那如果是特别国债的话,目前就只发行过两次,发行的次数是比较少的,所以两者的发行次数是会有所区别的。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论述国家财政货币政策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论述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论述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
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
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
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
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
国债市场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国债市场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一、国债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一)国债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方式从设立国债制度开始,国债就一直是我国筹集财政资金,调节市场资金规模和资金利率的重要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债市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1991年为国债市场的初始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重视发挥财政资金补充的作用;1992年至2022年为管理逐渐完善阶段,国家出台《国库券条例》,相关管理也逐渐正规化,国债市场规模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2022年至今为国际化管理阶段,我国参照国际管理经验对国债采取余额管理方式,在管理方式上实现新的变革。
近20年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我国发行国债规模为2719亿元,2022年发行国债规模达到历史峰值为21883亿元,2022年发行国债规模突破3万亿元,2022年为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行国债规模突破7万亿元。
从国债发行规模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分析,2000年发行国债规模为一般预算收入的20.23%,2022年发行国债规模为一般预算收入的13.47%,2022年发行国债规模为一般预算收入的38.39%。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国债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财政赤字的重要方式,对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稳定民生、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债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国债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收入,应对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还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国债是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确保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
当经济发展低于预期,市场融资成本较高时,中央银行会开展国债逆回购,向市场投放资金;而当经济发展增速过快,存在一定通胀风险时,中央银行则会发行国债,紧缩银根。
近年来,中央银行每年开展的逆回购数量均高达数百次,特别是在每年1月、6月等重要缴税期,中央银行开展的逆回购更为频繁。
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自1997年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总的形势是好的。
但经济运行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亚洲金融危机不断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深刻影响日趋显现。
去年下半年东南亚一些国家和韩国相继爆发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亚洲和世界经济。
今年5月份以后,印尼政局动荡,日元大幅度贬值,亚洲一些国家陷入了更为深重的危机之中,亚洲以外的许多国家经济也遭受了打击,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慢。
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出口依存度处于较高水平,亚洲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不可避免地给我国改革和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总供给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社会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传统的供给型制约转变为市场需求制约,原有的一些消费热点趋于平淡,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居民储蓄倾向增强。
由于上述原因,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出现了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
三是长期以来盲目重复建设带来的结构不合理等严重后果,在国际经济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强化的情况下,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变能力,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这些都对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冷静分析形势,果断地作出了增加投资、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外市场和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重要决策。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铁路、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投资,并在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资金投向的前提下,适时适度扩大信贷规模和增加财政预算内支出。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1、政府采购行为的变动直接影响总需求曲线。
2、乘数效应乘数效应(multipliereffect)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
支出乘数的公式乘数=1/(1-MPC)MPC边际消费倾向,即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非用于储蓄的比例。
MPC越大,则对消费的引致效应越大,乘数也越大。
3、乘数效应的的其他应用4、挤出效应挤出效应(crowding-outeffect)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时,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
即政府采购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时,也会挤出投资,会部分抵消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
5、税收变动减税时,增加了家庭的实际工资,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增税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国债、投资、补贴等等手段来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
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或是减少政府投资、补贴等属紧缩性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反,降低税收、减少国债发行量,或是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增加补贴等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会产生积极影响。
货币政策或是财政政策的出台,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能改变股市原有的趋势。
因为,任何事物本身都存在着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外因,只要不是实质性的,只能起到助推或迟滞的作用,并不会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
假如股票市场正处在上涨的牛市阶段,如果出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或是财政政策,多半儿会被牛市市场所忽略。
但如果是扩张性的政策,就可能会被以多头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所利用并加以放大来加快股市的上升。
相反,假如股票市场正处于下跌的熊市当中,如果出台扩张性的政策,股市也不会结束下跌开始上升,更可能的是根本不被理会继续下滑。
但若是不幸碰上了紧缩性的政策,那就要命了,股市不但会加速下滑,更可能会出现塌方式下跌。
总之,股票市场运行的不同阶段对政策的反映也是不同的,牛市对一般性利空的反应是迟钝的,对利多却极为敏感,哪怕它只有一点点;相反,熊市对一般性利多的反映也是呆滞的,对利空更是敏感到惊恐,哪怕它远的不着边际。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效果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效果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手段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重要的调控工具。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本文将重点探讨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1.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政府通过增加或减少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减少政府支出则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
政府支出的主要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
2. 税收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工具。
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
降低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税收则可以抑制通货膨胀,调节收入分配。
税收的主要形式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3.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的情况。
在一定范围内,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帮助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但过大的财政赤字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加剧经济不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4.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向特定行业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方式。
通过给予补贴,政府可以促进特定行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
财政补贴的对象包括农业、科技、环保等领域。
二、财政政策的效果1. 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拉动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降低税收可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激发消费和投资活力。
适度的财政政策可以帮助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2. 就业促进财政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政府支出方面。
政府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等方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此外,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增加用工需求,促进就业。
3. 通货膨胀控制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提高税收来控制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关系【关于财政赤字政策和国债问题的国际考察】
财政赤字与国债的关系【关于财政赤字政策和国债问题的国际考察】1998年,为应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外贸出口下降、总供求失衡的影响,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999年继续运用这一政策刺激内需。
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的扩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议论。
财政赤字政策的利弊、衡量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指标,财政赤字与债务累积的后果等问题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目前,研究这些问题的主要目的,已不是解决短期的财政政策问题,而是涉及在“十五”期间财政政策应作何种选择。
带着上述问题,我们于1999年上半年,在法国巴黎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非成员国经济处,以及OECD相关局处的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一、OECD中绝大多数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经常运用财政赤字政策调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和求得社会稳定。
到1998年,OECD中的意大利、比利时和希腊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超过100%;接近100%的国家有日本、加拿大;这一比重在50%-70%的国家有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荷兰、英国、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占40%左右的国家有冰岛、挪威、澳大利亚;只有韩国和卢森堡两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比较低。
1997年前后,OECD国家开始减少赤字、降低政府债务占GDP比重。
绝大多数OECD国家根据经济预测,制定中期计划,力争在1999-2021年间,使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都有所降低,只有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比重相对于1998年还会有所提高,预测日本的政府债务要由100%以下提高到100%以上。
在最新一期的《OECD经济展望》一书中,对OECD几个主要国家的政府赤字和债务占GDP 比重下降的趋势进行了两年的估计和预测。
这些国家财政赤字和债务占GDP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加入欧元体系的国家受到马约的限制,要达到将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控制在3%以下,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控制在60%以内的要求,为此许多欧元体成员国家采取了新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
财政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
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可以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相对充裕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财政赤字政策,在财政支出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税收主要通过企业和消费者这两方面影响证券市场。
如果一国的税负增加,将会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居民的投资热情,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如果一国的税负减少,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又会拉动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增加又反过来刺激投资需求,从而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利润增加,又将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利润总额,从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
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政赤字、税收、国债等方面。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可以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相对充裕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如果过度使用财政赤字政策,在财政支出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税收,税收主要通过企业和消费者这两方面影响证券市场。
如果一国的税负增加,将会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居民的投资热情,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国债是债的一种特殊形式,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财政政策与国债需求的拉动学生姓名:张欣学号:6210070541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部指导老师姓名:王红玲论文提交时间:2009年4月7日目录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1)一、序言 (2)二、动态的财政收支平衡策略 (2)(一)我国经济概况 (2)(二)动态平衡有利于减少赤字 (2)(三)我国财政政策及其展望 (3)三、现时国债带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问题 (4)(一)政府发行国债将引起货币的供应量产生某种程度的波动 (4)(二)国债的规模过大 (4)四、决策 (5)(一)通过建立稳固并强大的财政,降低风险 (5)(二)要适度确定国债规模 (6)(三)要正确地看待国债发行同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关系 (7)五、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 (8)内容摘要理解我国现今财政赤字、财政收支的动态平衡以及国债三者的联系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财政收入是有限的,政府以及各部门为了扩大财政在各方面的投资,就会发行国债,同时绝对会导致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
所以,必须要针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以及我国的资源状况在某一时间段产生的矛盾,有计划地去解决我国在该时期的财政收支平衡问题。
另外,对于我国国债的发行,是否会以及能够引起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除了会牵涉到国债是由什么消费群体购买,还牵涉到政府能否及时和有效地运用出售后所取得的收入。
在这之后,国内的银行的准备金也会随之变动,这样是否会带给我们什么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财政国债平衡规模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who in the universities of our country to know the relations and problems between the financial defici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dynamic balance and national debt. Because the fiscal revenues are limited, in order to expand finance investment in various fields, the government will issue the national debt. As a result of it, will cause the constant enlargement of the financial deficit. So, we should make a plan to solve problems which appearing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In addition, whether the issue of the national debt of our country can be able to arouse our country currency supply level alteration or not? This question involve which consuming groups buy the national debt and whether the government timely and effective use of the revenue after the sale. After that, the issue of the national debt also changes domestic bank reserve, whether it will be some disadvantageous effects to us?Key Words: finance, national debt, balance, scale财政政策与国债需求的拉动一、序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种崭新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种新的发展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交互融合,只有在这两种经济模式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如今我国为了能促进国内需求的增长,正在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此,我认为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财政收支的动态平衡、财政赤字以及国债发行等问题是无比重要的。
二、动态的财政收支平衡策略(一)我国经济概况发展中国家都必须经过一段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经济目前正是处于这种快速飞奔的阶段,但是快速的发展背后,往往是需要大量财政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像输血般支持国民经济这个庞大系统的运行,但是在财政收入未能够满足输出的情况下,或者说需求大于供应的情况下,扩大财政投资,势必会带来财政赤字的扩大。
针对财政收支的动态平衡这个问题,学术界进行了长久的讨论,也提出了不少学术观点,但能否真正达到财政收支动态平衡的最终目标,重点是在于必须着眼于在经济发展一定时期内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和资源状况出现的矛盾,并且政府要理性地看待和解决财政收支动态平衡问题。
(二)动态平衡有利于减少赤字学术界认为,要达到收支平衡,必须要正确理解财政收支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矛盾和运用平衡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在每一个财政年度都强求预算的收支平衡,而是要确实地实现动态平衡,即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允许政府每相隔若干年即实现一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
由于财政政策效应存在着时滞,在增加财政某些经济性的支出之后,可能使该年的财政发生赤字,但是最终这些支出都会形成生产力,从而是增加了之后各年份的预算收入。
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学中,由于经济的发展都是遵循了周期性的原则,即是说在不同的年份,供给和需求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是不会固定不变的,如果固守所谓的年度财政的平衡原则,这就意味着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所以,一定要区分不同类型的财政赤字,一般来说财政赤字有二类,第一类是结构性的财政赤字,这种赤字是必须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包括了政府必须取得充分就业时的收入,还有国民经济必须达到充分就业。
在这个前提下所产生的预算赤字就是结构性赤字,它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有存在的周期类要素,进行适当调整后得到的赤字,但是这种赤字在普通情况下应该实行杜绝。
另外那一类就是实际赤字,这类是由于经济运行并没有到达充分就业水平所产生的财政赤字,这种财政赤字没有对周期类的因素进行调整。
所以在经济萧条的时期,有大量闲置的资源和数量庞大的失业人群的状况下,政府可以利用经济周期规律,以扩大总需求,例如适度利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
在国家的经济效益提高和税收制度都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国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都有助于我国进一步达到财政预算平衡,减少赤字。
因此,根据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国家资源实际情况,在特定的条件下,可推行财政收支动态平衡原则。
2009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猛增至9500亿元,是过去最高赤字的近三倍。
强有力的财政资金投入,有效促动了经济反弹。
中央财政共发行国债16418亿元,国债收入主要用于拉动经济复苏以及扩大内需。
2008年和2009年期间,我国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扩大内需。
(三)我国财政政策及其展望学术界都认为,在资本的存量过大的情况下,例如超过了黄金律[1],帕累托最优[2]就不会出现,那么国民经济的资源的配置也不是最有效率的。
即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借助削减资本的存量而生活得更好。
另外,根据著名的在离散的时间或者是连续的时间下的凯恩斯拉姆齐规则[3],这个规则告诉我们经济学里面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于资本边际的产量,对于主观贴现率来说,只要前者相对比较高,那么说明调低现在的消费水平转而在之后得到比现在高的消费水平是非常划算的。
财政可运用经济杠杆,发行国债,并且适度调节储蓄和消费。
把公共财政作为消耗品,放在模型中,并且所有的物品都是普通的,政府的财政支出一般都是按照周期波动的。
政府财政支出的多少也会受到征收税费产生的边际成本影响。
要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用于投资品,就会被视作是对经济受到扰动的反应。
在均衡条件下,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也可作为当前生产的投入。
从1988~2009年,我国最终消费年均增长率在百分之七左右,也许多一点,但都少于1988~2009的GDP年均增长率百分之八点五,至于我国的消费率,在“十五”和“十一五”这两个时期也大概在百分之五十四的水平波动,据调查“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百分之七,“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则是约为百分之七点五。
在此,我国消费对这百分之七的经济增长付出很大的贡献,我国居民消费率在2008年是35.3%。
而且我国只有加大投资和最终消费,才能令我国的投资都获得效益和市场,也才能提高投资的加速数,以及加强投资的乘数效应,不过,目前我国政府应主要扩大我国居民的消费性支出。
另一方面,财政也可以用在对我国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上。
还有,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一次性的住房补贴,这将有利于促进关联强度大、带动效应明显的房地产业的发展。
另外,据估计,如果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消费的水平可以到达城镇地区的水平的话,至少可以提高接近34万亿元的购买力。
所以,一定要加快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我国落后地区的城市化步伐,提高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
国债的资金也应该继续用于国家基础工程的建设上。
原因很简单,因为许多基础设施都具有公共品或者是准公共物的特点,而且现今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例如公路,铁路等的人均拥有量可以说是非常的低。
此外,对于符合我国或地区的产业政策的某些高新技术项目或者引入外国技术进行改造的技术,国债的资金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
同时,必须加强国债的资金调配以及运用过程中的“猫腻”进行统一监督,提高国债给我国的经济效益。
三、现时国债带来的影响以及潜在的问题(一)政府发行国债将引起货币的供应量产生某种程度的波动学术界曾讨论过政府发行国债是否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如果会,那么又是在什么程度上影响货币供应呢?研究结果表明这是取决于以下因素:第一是要明确国债是由什么消费群体购买,二是政府能否及时和有效地运用出售后所取得的收入,在此之后,国内的银行的准备金也会变动,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企业和个人用手头的现金或活期认购国债,那样M1货币就会以等额的数量减少,同时也减少了全国的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因为这些消费者为了购买国债,选择用银行的支票支付所需费用。
但是当政府得到了出售而取得的收入,无形中又补充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出售前的货币供应量,和出售后的货币供应量相比,应该是对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