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谁的得分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展开。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理解条形统计图能够很容易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同时,学生还能学会通过统计图来比较不同数据的差异,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统计图的优越性,从而提高他们对统计图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同时,我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统计图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够通过统计图来比较数据的多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认识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统计图来比较数据的多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素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篮球比赛的情景,引出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制作步骤。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不同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并比较数据的多少。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他们对统计图的认识。

5.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统计图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教案:谁的得分高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一节“谁的得分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比赛情景,引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主题。

2. 自主探究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

5.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

7.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拓展题目,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2.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比较下面两个整数的大小,写出结果。

58 和 3792 和 852. 答案:58 > 3792 > 8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比赛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掌握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通过随堂练习和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较好。

在课后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比较多个整数大小的方法,或者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其他相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设计一个有趣的比赛情景来引出比较两个整数大小的主题。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和简单的生活常识,但对除法和平均分的概念可能会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使用除法求平均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会使用除法求平均分。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求平均分的方法和步骤。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故事情节,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2.准备实物道具,如水果、糖果等,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例如,讲述一个运动员参加比赛,他的得分是所有参赛者平均分的三倍,让学生思考这个运动员的得分是多少。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图片和实物道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篮子水果,让学生将其平均分给几个朋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除法求平均分。

例如,让学生将一篮子水果平均分给几个朋友,并计算出每个人分到多少水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要内容涉及比较两组数据的大小,理解“多”和“少”的概念。具体内容包括:
1.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收集并整理数据,比较得分的高低。
2.运用符号“>”和“<”表示比较的结果,理解其含义。
3.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比较两个学生的得分,判断谁的得分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较得分高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观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关注这些学生,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但部分学生在计算得分时仍然不够熟练。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前增加一些基础运算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谁的得分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玩游戏时,是否遇到过比分数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较得分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较得分高低的基本概念。比较得分高低是指通过观察和计算,判断两个或多个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比赛、考试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示范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示范课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20以内连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

课时内容先是呈现了“谁的得分高”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观察,理解、提取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学习用连加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解决“他们谁说的对”这一问题,渗透“估算”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

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学目标:1/ 71.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

2.自主探究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竖式的算理。

教学过程:2/ 72.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乐乐和可可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

(PPT动态演示套圈过程、表格填写)师:观察套圈游戏过程,填写这个表格,从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情境图中呈现了很多信息,可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3/ 7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有的同学是纵向观察的,有些同学是横向观察的,真不错!可是这两个好朋友却有些争执,怎么回事呢?出示对话图:师:同学们,想一想,你觉得谁说得对?为什么?学生交流汇报。

1.探究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4/ 7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学生汇报展示。

生1:我用的口算的方法:先算整十数20+30+40=90,再算个位数4+1=5,再把他们加起来90+5=95分。

生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先算前两个,在用得数加上41:生3:我是这样列的,直接列出三个加数连加: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算法并订正。

生:5/ 7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1 谁的得分高(连加运算)》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运算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运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加减法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连加运算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连加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连加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连加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连加运算的意义,能够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运算。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掌握连加运算的方法。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引出连加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图片和具体的例子,讲解连加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让学生进行连加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让学生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连加运算的流程图,或者用具体的例子来展示连加运算的过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来进行。

《谁的得分高》(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谁的得分高》(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教案一、学情分析100以内的数的连加是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连加以及用竖式计算100以内两个式子的加法,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用口算法和笔算法对两个式子以上的连加的计算,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迁移,并掌握好本节课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

2.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连加的算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下面的各题。

1.用竖式计算。

25 + 13 = 36 + 45 = 19 + 38 =师:同学们,想一下,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生(齐声回答):数位要对齐,满十要进1。

2.套圈游戏师:同学们,你玩过套圈游戏吗?淘气和笑笑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板书:谁的得分高)师:每人可以套3次,总分高的获胜!下表记录了他们三次的成绩。

师:你知道谁获胜了吗?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答案】1.38;81;57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读懂表格(1)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师:横向观察表格,你知道了什么?生:淘气第一次得分是24分,第二次得分是30分,第三次得分是41分.师:那笑笑的三次得分分别是多少呢?生:23分、44分、29分。

师:很棒!如果我们纵向看呢?生:纵向观察,第一次淘气和笑笑的得分分别是多少呢?生:24分、23分。

师:所以淘气的第一次得分比笑笑的第一次得分高还是低?生:高。

(2)谁说的对?师:淘气说自己有两次得分比笑笑高,是哪两次?生:第一次和第三次。

师:淘气说自己肯定获胜,有道理吗?生:没有。

师:我们的比赛规则是什么呢?生:每人套3次,总分高的获胜。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谁得分高》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谁得分高》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 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于本来面目。算 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
(二)、探究新知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 得对呢?为什么? 生1:淘气说得不对。虽然他的确是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 肯定获胜。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 生2:笑笑说得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比笑笑共多2分,而笑笑却一 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 元第一课《谁的得分高 》。本节课是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 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 中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的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 力。而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 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 力。体验算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有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有两次的得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通过篮球比赛得分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数字,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原理,但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难点:将比较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篮球比赛得分这一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操作活动法:提供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篮球比赛得分表、卡片、小礼物等。

2.教学场地:教室。

3.教学设备:黑板、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观察篮球比赛得分表,提问:谁的得分高?b.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板书: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a.教师展示一组数字卡片,提问: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b.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板书: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方法。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数字卡片进行比较。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个物体或数据的大小,来判断谁的得分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物体大小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判断物体的大小。

但是,学生在比较复杂的图形和数据时,可能会出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直观地感受比较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两个物体或数据的大小,判断谁的得分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两个物体或数据的大小,判断谁的得分高。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直观地感受比较的方法,提高比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得分卡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学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比赛的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两个装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容器,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哪个容器的物品多,从而引出比较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本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个物体的得分,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比较得分,并选出得分高的同学。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的得分数据,让学生独立进行比较,并判断谁的得分高。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比较方法的理解。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谁的得分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个小组的得分,进一步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还不太熟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来比较两个小组的得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性质,学会如何求平均数,并能够运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操作活动法: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和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谁的得分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谁的得分高》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比赛得分的情况,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能熟练运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还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赛得分的情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比赛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比赛得分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比赛,让学生初步感知加减法的意义。

2.教学新课:引导学生通过比赛得分的情况,总结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巩固所学。

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比赛的形式呈现,突出加减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201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谁的得分高

201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谁的得分高
2.请你算一算 学校买来《儿童故事》41套,《动物世界》 15套。《连环画》35套,学校一共买了多少套书?
+
谢谢
三次比赛结束时,笑笑赢了, 和估计的一样.
小丽前两次共得了70分, 她可能套中哪两种动物?
她可能套中 和
也可能套中 和
奇思:35+23+30=88(分) 妙想:40+26+20=86(分)
88分>86分 答:奇思获胜
17+36+11= 64(人)
2000年:28+16+15=59(枚) 2008 年:51+21+5 218=100(枚)
21
+ 1218
10 0
26
15
41
27
68
养殖场有26只黑兔,38只灰兔,33只白兔, 养殖场共有多少只兔子?
我有26个蓝色的气球,8个 红色的气球,19个绿色的气 球,我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作业 1.竖式计算
28+33 +19 13+21+22 44+0+32
16+51 +7 45+25+11 7+26+15
54 +4 1
95
返回
三次比赛结束时, 淘气共得多少分?
24+30+41=?
点击头像
下一步
24+30 + 41= 95(分)
24 +3 0
54 +4 1
95
返回
三次比赛结束时, 淘气共得多少分?
24+30+41=?
点击头像
下一步
24+30 + 41= 95(分) 24 30
+4 1 95
返回
三次比赛结束时, 笑笑共得多少分?

2013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谁的得分高》课件

2013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谁的得分高》课件
学生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需 求,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习题三:探究拓展
拓展思维
学生需要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拓展题目,这些题目涉及分数的大 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点,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 力。
05
教师答疑与反馈
学生提出的问题及解答
问题
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问题
如何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解答
可以通过数位比较法,比较两个数的位数 ,位数越多,数越大;也可以通过实际意 义比较法,比如比较大小苹果等。
教学目标
0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比较得分高低的方法,掌握加减法 的计算技巧。
0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 应用能力。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教学内容概述
本节课将通过比较得分高低的游戏情境,引导学 01 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理解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数学 知识是否理解,能否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互动
学生对课堂互动环节的评 价,包括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得到有效指导等。
课件质量
学生对课件的视觉效果、 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评价 。
学习收获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进行评价,包括对知识点 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是 否得到提升等。
02 巩固练习
02 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比较分数大小的练习题,以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分数大小比较方 法的理解。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
习题二: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提升
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分数的多少、比较不同分数 的占比等,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谁的得分高。

(教材第2、3页)1.掌握连加运算的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养成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有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有两次的得分超过了笑笑,真细心!【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1:淘气说得不对。

虽然他的确是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胜。

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

生2:笑笑说得很有道理。

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比笑笑共多2分,而笑笑却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设计意图: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是需要经常训练的。

估算方法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通过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他人的快乐,学习更好的估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