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课设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概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概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概述隧道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隧道构筑时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和知识,包括地质勘察、隧道设计、隧道施工等方面。

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隧道工程的原理和实践,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隧道工程课程。

本文将就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概述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意义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是隧道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隧道工程的技术和应用,培养对隧道工程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隧道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二、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非常丰富,它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隧道勘探设计:主要包括隧道建设前的勘察、地质调查、隧道环境分析等内容,以充分了解隧道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

2、隧道设计:主要包括隧道布置和断面形状设计、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隧道排水系统设计等内容,以保证隧道的安全、高效和舒适。

3、隧道施工管理:主要包括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控制、工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隧道施工的有效进行。

三、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方法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将隧道工程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等内容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全面理解隧道工程的各个方面。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隧道工程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隧道工程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写作:通过让学生进行隧道工程相关的实验和调查研究,并要求他们撰写论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演示等表现,以及对作业和自习的完成情况等。

2、论文评分: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分,包括论文的主题、结构、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评估。

3、实践能力:对学生在实验和调研中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设计方案和解决方案的评估。

地下隧道通风课程设计

地下隧道通风课程设计

地下隧道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下隧道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地下隧道通风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适用场景。

3. 学生掌握地下隧道通风的相关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通风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下隧道通风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地下隧道通风系统,并进行模拟测试。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地下隧道通风效果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下隧道工程及通风技术的兴趣,提高对工程领域的认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合理通风对地下隧道工程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从节能、环保等角度思考地下隧道通风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下隧道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地下隧道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工程领域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地下隧道通风原理:讲解地下隧道内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包括风流的形成、风流类型及特点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通风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地下隧道通风系统的组成,包括风机、风道、风口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地下隧道通风方式:分析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不同通风方式的特点,以及各种通风方式的适用场景。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4. 地下隧道通风计算:讲解通风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风量计算、风机选型计算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5. 通风设计与模拟测试: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通风系统设计,并进行模拟测试。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6. 通风效果评估:教授学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地下隧道通风效果进行评估,分析通风系统的优缺点。

黄瓜山公路隧道课程设计

黄瓜山公路隧道课程设计

黄瓜山公路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黄瓜山公路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隧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措施。

3. 学生掌握隧道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黄瓜山公路隧道的工程图纸,并进行简单的隧道设计。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进行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隧道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隧道工程及相关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隧道工程中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3. 学生了解隧道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培养绿色发展的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地理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以黄瓜山公路隧道为案例,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针对初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素养,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善于合作与探究。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隧道工程及其影响的认识。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讲解隧道定义、分类及用途,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理解隧道工程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

- 知识点:隧道定义、分类、用途- 教学时长:1课时2. 隧道设计原理与结构特点:学习隧道设计的基本原理,分析黄瓜山公路隧道的结构特点。

- 知识点:隧道设计原理、结构特点- 教学时长:2课时3. 隧道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探讨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学习隧道工程中的安全措施。

- 知识点:隧道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教学时长:2课时4. 隧道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隧道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探讨环境保护措施。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爆破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爆破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爆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隧道工程中爆破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爆破工程中涉及的物理和数学计算,如炸药用量、爆炸能量传递等;3. 学习隧道工程爆破的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爆破设计和计算;2. 掌握使用爆破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爆破效果;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和爆破实验,提高问题解决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爆破工作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工程安全的重要性;3. 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认识到爆破工程在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数学及工程实践知识,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爆破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爆破基本原理:讲解炸药爆炸的物理过程,能量转换及传递方式,涉及课本中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守恒等章节内容。

2. 爆破设计计算:教授炸药用量计算、炮孔间距、排距设计等,结合数学计算和物理原理,对应课本中相关数学模型及工程计算部分。

3. 爆破安全措施:介绍隧道工程爆破中的安全距离、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预案等,关联课本中安全知识章节。

4. 爆破模拟实验:运用爆破模拟软件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爆破效果,对应课本中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内容。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隧道爆破工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学生实际工程素养,结合课本中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爆破基本原理及安全知识介绍;第二课时:爆破设计计算方法及案例分析;第三课时:爆破模拟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第四课时:总结与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地选择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隧道工程爆破相关知识,为后续教学活动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公路隧道设计课程设计书

公路隧道设计课程设计书

公路隧道设计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路隧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隧道结构、支护方式和施工技术等基础知识。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如隧道断面尺寸、围岩稳定性分析等。

3. 让学生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隧道设计初步方案制定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隧道工程计算和模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隧道工程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土木工程专业,增强对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务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团队协作,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公路隧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对隧道工程的全面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定义、分类及用途- 隧道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2. 隧道设计基本原理- 隧道选址与线路设计- 隧道横断面设计- 隧道纵断面设计3. 隧道结构与支护体系- 隧道主体结构设计- 隧道支护技术- 隧道衬砌结构设计4.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5. 隧道工程计算与分析-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隧道结构内力与变形计算- 隧道施工监测与数据分析6. 隧道工程案例与讨论- 国内外典型隧道工程案例介绍- 隧道工程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讨论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施工技术及工程计算等方面。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参数:-隧道长度:2000m-隧道净宽:10m-隧道净高:6m-土体密度:18.5kN/m3-土体内摩擦角:30°-地下水位:5m-隧道内地下水位:2m-土体内抗剪强度参数:φ=30°计算步骤:1.计算隧道内各个断面的相对稳定性;2.计算隧道支护结构的尺寸和索力;3.计算隧道开挖的顺序和土体的应力状态;4.计算隧道的变位量和不同支护结构的变形量;5.计算隧道内构筑物的稳定性;6.计算隧道坍塌和局部沉降的可能性。

1.相对稳定性计算:计算隧道内两个断面的相对稳定性,以确定隧道开挖顺序和施工方法。

首先计算土体的自重应力,然后计算水压力和隧道开挖导致的土体应力变化。

根据土体内摩擦角和土体内抗剪强度参数,计算土体的剪应力和相对稳定性。

2.支护结构的尺寸和索力计算:根据隧道净高和净宽,计算隧道内的支护结构的尺寸和索力。

使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支护结构的索力。

3.土体的应力状态计算:根据施工顺序和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过程,计算隧道开挖时土体的应力状态。

包括计算土体的剪应力和轴向应力。

4.隧道的变位量和变形计算:根据土体的应力状态和支护结构的尺寸和索力,计算隧道开挖时的变位量。

使用弹塑性模型计算不同支护结构的变形量。

5.隧道内构筑物的稳定性计算:根据土体的应力状态和支护结构的尺寸和索力,计算隧道内构筑物的稳定性。

包括计算构筑物的动力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6.隧道坍塌和局部沉降的可能性计算:根据土体的应力状态和支护结构的尺寸和索力,计算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坍塌和局部沉降的可能性。

通过计算应力集中和土体塑性区域的发展,评估土体失稳的可能性。

以上是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的主要内容,涉及隧道设计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土体的力学性质、支护结构的尺寸和索力以及隧道开挖过程中土体应力状态的计算,可以确定隧道的稳定性和施工方法。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领域。

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结构,具有缩短路线、降低地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在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开展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提高隧道工程设计水平,对培养隧道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设计任务及目标本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某隧道工程,进行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支护设计、排水设计、通风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掌握隧道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设计内容与方法1. 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隧道断面形式,进行隧道主体结构的设计。

主要包括隧道净空尺寸、衬砌结构、路面结构等方面的设计。

2. 隧道支护设计针对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围岩等级、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隧道支护设计。

主要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架、超前支护等方面的设计。

3. 隧道排水设计根据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隧道排水设计。

主要包括排水系统、防水系统、降水措施等方面的设计。

4. 隧道通风设计针对隧道工程的长度、交通量、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隧道通风设计。

主要包括通风方式、通风设备、通风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设计。

5. 隧道附属设施设计根据隧道工程的功能需求,进行隧道附属设施设计。

主要包括隧道照明、标志、监控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等方面的设计。

6.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因素,进行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包括施工进度、施工队伍、施工设备、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设计。

四、设计成果与分析1. 隧道主体结构设计成果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隧道主体结构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交通需求、施工技术等因素,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隧道施工课程设计

隧道施工课程设计

隧道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隧道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隧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隧道施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隧道施工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施工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工程质量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隧道施工领域的科技发展,激发科技创新精神;3.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经验不足,对隧道施工的认识较为模糊。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反馈。

二、教学内容1. 隧道施工基本概念:隧道定义、分类及用途;隧道施工的常见方法及适用范围。

2. 隧道施工原理:围岩稳定性分析;施工力学原理;隧道施工中的力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3. 隧道施工工艺:隧道施工准备;钻孔、爆破、支护、衬砌等工艺流程;隧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4. 隧道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围岩塌方、涌水、高地温等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5.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求: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6. 隧道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盾构施工技术;隧道施工自动化与信息化;绿色隧道施工技术。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隧道施工基本概念及方法第二周:隧道施工原理及力学问题第三周:隧道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第四周:隧道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第五周: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要求第六周:隧道施工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隧道施工概述第二章 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第三章 隧道施工力学原理第四章 隧道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第五章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第六章 隧道施工新技术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重阳2号隧道课程设计

重阳2号隧道课程设计

重阳2号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重阳2号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隧道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参数。

2. 学生能描述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和安全措施。

3. 学生了解我国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认识到隧道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分析“重阳2号隧道”案例,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隧道设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掌握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隧道工程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隧道工程,培养对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了解隧道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3. 学生认识到隧道工程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介绍隧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教材章节:第二章“隧道工程概述”2. 隧道设计原理:讲解隧道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隧道选址、断面设计、支护结构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隧道设计基本原理”3. 隧道施工技术:分析重阳2号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钻爆法、盾构法、隧道掘进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隧道施工技术”4.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介绍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通风、排水、监控等。

《隧道》 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隧道》 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隧道》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隧道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隧道的定义、构造和作用,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隧道的定义和构造- 掌握隧道的作用和使用领域- 能够分析隧道工程的实际案例教学内容1. 隧道的定义和构造- 通过图片、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形式介绍隧道的定义和基本构造-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类型隧道的特点和用途2. 隧道的作用和使用领域- 呈现隧道在不同领域的使用案例,如交通运输、地铁、水利工程等- 引导学生思考隧道的优势和不足,并讨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3. 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 提供一个隧道工程实际案例,如地铁隧道施工、山区公路隧道建设等- 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包括地质勘察、隧道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考虑- 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就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隧道的构造和使用领域,激发学生兴趣-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隧道的构造、作用和案例分析,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考评估方法- 小组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案例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和反馈- 口头提问:针对隧道定义、构造和作用等方面进行口头提问,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资源- 隧道图片、模型或实地考察的资料- 隧道工程案例相关的材料和资料教学延伸- 学生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著名隧道工程的经典案例,如长江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等- 学生可尝试设计和建造一个简单的模型隧道,以加深他们对隧道工程的理解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隧道的定义、构造和作用,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教学延伸的内容也有助于拓展学生对隧道工程的进一步认知和兴趣。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

学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专业层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目录1. 设计说明 (3)1.1 设计题目 (3)1.2 设计内容总览 (3)1.2.1 计算书部分 (3)1.2.2 图纸部分 (3)2. 隧道断面尺寸 (3)2.1 隧道建筑限界 (3)2.2 隧道的衬砌断面 (4)3.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 (5)3.1 基本资料 (5)3.2 荷载确定 (5)3.2.1 围岩竖向均布压力 (5)3.2.2 围岩水平均布压力 (5)3.3 衬砌几何要素 (6)3.3.1.衬砌几何尺寸 (6)3.3.2 半拱线长度S及分段轴长△S (6)3.3.3 各分块接缝中心几何要素 (6)3.4 位移计算 (8)3.4.1 单位位移 (8)3.4.2 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9)3.4.3 载位移—单位弹性抗力及相应的摩擦力引起的位移 (13)3.4.4 墙底(弹性地基上的刚性梁)位移 (16)4. 解力法方程 (16)5. 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σh=1)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17)6. 最大抗力值的求解 (18)7. 计算衬砌总内力 (19)8.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20)9. 内力图 (20)10. 隧道施工方案 (21)10.1 施工方法介绍 (21)10.2 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22)10.2.1 施工工艺流程 (22)10.2.2 施工方案 (23)10.3 台阶法法注意事项 (23)1. 设计说明1.1 设计题目某一级公路隧道(双向四车道、隧道长700m)通过IV类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6 kN/m3,计算摩擦角ф=35°,变形模量E=10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要求按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

(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γh=22 kN/m3,变形模量Eh=25GPa)1.2 设计内容总览1.2.1 计算书部分(1)确定公路建筑界限;(2)根据公路等级及围岩类别用工程类比法确定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3)拟定隧道结构的截面尺寸(包括轮廓线半径及厚度等);(4)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包括竖向压力及水平压力);(5)隧道结构内力计算,并画出弯矩图和轴力图。

地铁隧道圆环课程设计

地铁隧道圆环课程设计

地铁隧道圆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铁隧道圆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地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 了解地铁隧道圆环的结构特点,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

3. 掌握地铁隧道圆环的设计原理,学会分析其受力情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地铁隧道圆环方案,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隧道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交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分享成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地铁隧道圆环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理解地铁隧道圆环的定义- 探讨地铁隧道圆环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2. 地铁隧道圆环的结构与组成- 学习隧道圆环的主要结构部分- 分析隧道圆环的受力及承载原理3. 地铁隧道圆环的设计原理- 掌握隧道圆环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习隧道圆环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及其影响4.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地铁隧道圆环工程案例- 了解隧道圆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优化5. 地铁隧道圆环设计实践- 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隧道圆环设计方案设计- 探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四章“地铁隧道工程”相关内容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 第1周:地铁隧道圆环基本概念及作用- 第2周:地铁隧道圆环结构与组成- 第3周:地铁隧道圆环设计原理- 第4周: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第5周:地铁隧道圆环设计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紧密联系。

隧道5级围岩课程设计

隧道5级围岩课程设计

隧道5级围岩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隧道5级围岩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掌握隧道5级围岩的力学性质及影响参数;3. 了解隧道5级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隧道5级围岩进行分类和性质判断;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对隧道5级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3. 能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隧道5级围岩支护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及岩土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工程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伦理观念,为后续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隧道5级围岩基本概念与分类- 围岩分级标准及5级围岩定义- 5级围岩的物理与力学性质2. 隧道5级围岩稳定性分析- 岩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常用稳定性分析方法介绍- 5级围岩稳定性分析案例3. 隧道5级围岩支护设计- 支护原理及常用支护方式- 5级围岩支护设计原则- 支护结构计算与设计方法4. 隧道5级围岩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与工艺流程- 5级围岩施工关键技术- 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5. 隧道5级围岩监测与评估- 监测目的与内容- 监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5级围岩稳定性评估方法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隧道5级围岩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隧道5级围岩稳定性分析第三周:隧道5级围岩支护设计第四周:隧道5级围岩施工技术第五周:隧道5级围岩监测与评估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理正岩土隧道课程设计

理正岩土隧道课程设计

理正岩土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岩土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2. 使学生了解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3. 引导学生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和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岩土隧道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隧道工程设计和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岩土工程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关注生态环境保护;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正岩土隧道课程设计,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地质基础知识,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岩土隧道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岩土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工程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隧道工程结构与设计- 隧道的主体结构及其功能- 隧道工程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隧道工程关键参数计算方法3. 隧道施工技术及设备- 常见隧道施工方法及特点- 隧道施工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4. 隧道工程问题及其处理- 隧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隧道工程病害的防治措施- 隧道工程事故案例分析5. 隧道工程设计与计算软件应用- 常用隧道工程设计软件介绍- 软件在隧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与指导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岩土隧道工程概述第二周:隧道工程结构与设计第三周:隧道施工技术及设备第四周:隧道工程问题及其处理第五周:隧道工程设计与计算软件应用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依据《岩土工程》教材相关章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系统介绍岩土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问题处理等方面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100km隧道课程设计

100km隧道课程设计

100km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100km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隧道设计的主要参数和施工技术。

2. 学生能够了解隧道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隧道建设中涉及的岩土工程知识。

3. 学生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了解隧道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100km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分析等方法,评估隧道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隧道施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隧道工程产生兴趣,增强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隧道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地理、物理、数学等学科知识,以实际隧道工程为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隧道工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介绍隧道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使学生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

2. 隧道设计参数:学习隧道的设计原理,掌握隧道的主要设计参数,如隧道断面、长度、曲率等。

3. 隧道施工技术:学习隧道施工方法,包括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等,了解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4. 岩土工程知识:介绍隧道工程中涉及的岩土工程知识,如地质勘探、围岩分类、支护结构等。

5. 隧道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隧道工程对周边地形、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隧道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学习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防护知识,包括通风、排水、供电、通信等。

7. 隧道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塌方、涌水、岩爆等,并探讨解决方法。

顶管法隧道课程设计

顶管法隧道课程设计

顶管法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顶管法隧道的基本概念、施工原理及工程应用。

2. 学生能掌握顶管法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学生能了解顶管法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成本控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顶管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具备初步设计和评估顶管法隧道工程的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隧道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认同感。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培养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绿色发展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顶管法隧道施工技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顶管法隧道基本概念:包括隧道工程的定义、分类及作用,顶管法隧道的施工特点、适用范围。

2. 顶管法隧道施工原理:分析土压平衡、泥水平衡等施工原理,探讨不同地质条件下顶管法隧道施工的优缺点。

3. 关键技术及工艺流程:详细讲解顶管法隧道的施工工艺,包括设备选型、施工准备、顶管推进、管节连接、隧道衬砌等环节。

4. 质量控制要点:分析顶管法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如隧道轴线控制、地面沉降控制、管节接口处理等。

5. 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与成本控制:介绍顶管法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要求和成本控制方法。

6. 工程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顶管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实践借鉴。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顶管法隧道基本概念及施工原理第2周:关键技术及工艺流程第3周:质量控制要点第4周: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与成本控制第5周:工程案例分析及讨论教材章节关联:《隧道工程》第3章:隧道施工技术《隧道工程》第4章: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隧道工程》第5章:隧道施工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1. 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顶管法隧道的基本概念、施工原理和关键技术。

重阳2号隧道课程设计

重阳2号隧道课程设计

重阳2号隧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重阳2号隧道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其结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及其环保特点。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熟练描述隧道的各项技术参数,解释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原理,并了解其在环保方面的优势。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具备分析隧道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案例研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学习重阳2号隧道,学生应培养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重阳2号隧道的结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及其环保特点展开。

具体包括:1. 重阳2号隧道的结构及其功能;2. 隧道的设计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3. 隧道的施工技术及其关键环节;4. 隧道工程中的环保问题及重阳2号隧道的环保特点。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 讲授法:用于讲解重阳2号隧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和挑战;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4. 实验法:学生参观隧道工程现场,亲身体验隧道工程的魅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隧道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 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 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4. 实验设备:联系相关部门,争取让学生参观隧道工程现场,亲身体验隧道工程的实施过程。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

作业方面,将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根据其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成都至泸州高速公路二峨山隧道工程衬砌结构计算》(二)提供资料1、《成都至泸州高速公路二峨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成都至泸州高速公路二峨山隧道平面布置图3、成都至泸州高速公路二峨山隧道剖面(三)设计内容⑴隧道围岩地质分级⑵确定围岩物理力学参数⑶确定隧道建筑限界尺寸⑷确定隧道内轮廓尺寸⑸计算隧道围岩压力⑹衬砌结构的设计⑺计算衬砌结构的内力⑻衬砌结构的配筋计算(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成果内容①详细的计算过程;②必要的计算说明;③计算成果图表(围岩分级表、围岩参数表、建筑限界尺寸图、隧道内轮廓尺寸图、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成果示意图、复合衬砌支护参数图、衬砌结构计算成果图、配筋计算成果表)(五)个人任务学号洞段车道设计时速40人 5 4 2课程设计计算书(一)隧道围岩地质分级划分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依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的3.6节《围岩分级》中各项规定进行划分。

结合《隧道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地层岩性的描述、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结构面特征、洞室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工作步骤隧道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采用两步分级,按以下顺序进行:⑴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

围岩分级中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应关系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岩石坚硬程度可按JTG D70-2004表3.6.2-1定性划分。

通过阅读《二峨山隧道报告》,根据其分析发现岩体类型可分为以砂岩为主的软岩~较软岩和以泥岩为主的极软岩~软岩二类;再根据岩石物理力学实验发现岩石状态都为“弱风化”。

按JTG D70-2004表3.6.2-1定性判断出岩石属于“级软岩~较软岩”。

⑵岩石坚硬程度定量指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表达。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 C值和K V值按下式计算:BQ=90+3R C+250K V式中:BQ——围岩基本质量指标;R 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K V——岩体完整性系数,采用弹性波速探测值。

式中:p m v为岩体弹性纵波波速;p v为岩石弹性纵波波速;使用以上公式时应遵守下列限制条件:①当R C>90 K V时,应以R C=90K V+30和K V代入计算BQ值;②当K V>0.04R C+0.4时,应以K V=0.04R C+0.4和R C代入计算BQ值。

根据《二峨山隧道报告》中的“岩土基本质量分级表”,得出4组Kv~Rb值,计算对应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值,综合进行分级。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表(附表1)地层代号地层岩性岩石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岩体基本质量分级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b(MPa)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完整性指标Kv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J 2S 砂岩弱风化12.1 较软岩较完整0.73 泥岩 1.8 软岩较完整0.70J3S砂岩11.2 较软岩较完整0.74泥岩9.5极软岩较完整0.70我的分组情况是第一组,即K37+350~K37+460进口洞段,据此计算BQ值。

(Rc和Kv取泥岩和砂岩的平均值计算)表1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计算值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MPa) 岩体完整性指标Kv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7.0 0.72>0.68281经计算BQ的值为281,根据JTG D70-2004表3.6.5可以初步判断围岩等级为Ⅳ级。

⑵对围岩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的影响,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值。

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①有地下水;确定K1:根据地质报告“隧址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富水性较差,地下水贫乏,开挖后隧道出水形式以线状和滴状渗水为主,围岩富水性弱,产生突水的可能性小,隧址区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对应表A.0.2-1可以判断出“出水状态”为“潮湿或点滴状出水”。

IV级对应的K1为0.25。

②根据K线二峨山隧道平面图,“结构面产状与其洞轴线的组合关系”判断为其它组合,即K2取值为0.3;③根据地质报告,发现不存在高应力,可以判定不用考虑K3。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可按下式计算:[BQ]= BQ –100(K1+ K2+ K2)式中:[BQ]——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K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

K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K1、K2、K3按JTG D70-2004附录A中表A.0.2-1、表A.0.2-2、表A.0.2-3确定,围岩极高及高初始应力状态的评估,可按附录A中表A.0.3规定进行。

表2: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 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1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281 0.25 0.3 0 226⑶按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综合评判,按JTG D70-2004表3.6.5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最终判定围岩级别为V级,与地质报告的结论相符。

隧道围岩分级标准表(附表2)围岩级别围岩或土体主要定性特征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开挖后的稳定状态Ⅰ坚硬岩,岩体完整,受构造影响轻微,巨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550围岩稳定,无坍塌。

构,节理不发育,层间结合良好。

Ⅱ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层状结构,层间结合一般。

较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整体结构,层间结合一般。

550~451暴露时间长,可能产生局部小坍塌。

Ⅲ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层间结合一般。

较坚硬岩或较软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层间结合一般。

450~351开挖后喷护处理。

Ⅳ坚硬岩,岩体破碎,碎裂结构;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破碎,镶嵌碎裂结构,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

较软岩或较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较破碎,中薄层状结构。

350~251开挖后无支护,易产生顶部小块坍塌和侧壁失稳,应及时支护。

略具压缩的粘土或砂土,一般钙铁质胶结的碎石、卵石、大块石及Q2、Q1黄土。

Ⅴ较软岩,岩体破碎;软岩,岩体较破碎~破碎;极破碎各类岩体,碎、裂状,松散结构。

≤250开挖后易坍塌,应立即支护和衬砌。

裂隙杂乱或全~强风化壳;一般第四系的半干硬~硬塑状粘性土及Q4、Q3黄土,呈松软结构;稍湿至潮湿的碎石土、卵石土、圆砾土,呈松散结构。

Ⅵ软塑状粘性土及潮湿、饱和粉细砂、软土。

开挖后极易坍塌变形。

(二)确定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按照围岩级别IV~V级,根据JTG D70-2004附录A中A.0.4的表A.0.4-1表选取各级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

围岩级别重度弹性抗力系数变形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粘聚力计算摩擦角Ⅰ26~28 1800~2800 >33 <0.2 >60 >2.1 >78 Ⅱ25~27 1200~1800 20~33 0.2~0.25 50~60 1.5~2.1 70~78 Ⅲ23~25 500~1200 6~20 0.25~0.3 39~50 0.7~1.5 60~70 Ⅳ20~23 200~500 1.3~6 0.3~0.35 27~39 0.2~0.7 50~60 Ⅴ17~20 100~200 1~2 0.35~0.45 20~27 0.05~0.2 40~50 Ⅵ15~17 <100 <1 0.4~0. 5 <20 <0.2 30~40(三)确定隧道建筑限界尺寸由任务书中给定的隧道长度2360m、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行车道—三车道加紧急停车带、设计车速120km/h、人行道与检修道的设置等设计基础信息,根据JTG D70-2004中的4.4节《隧道横断面设计》与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2.0.7公路建筑界限中对隧道工程的规定以及7.0.2与7.0.3中的各项规定进行划定。

各项定值如下:1、建筑限界高度——隧道为高速公路,取5.0m,即H=5m;2、检修道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隧道应在两侧设置检修道,其宽度等于或大于0.75m;在根据设计速度120km/h时,两侧检修道宽度均不宜小于1.0m。

综合判定左、右检修道宽度都为1米,即J=1m;3、余宽——当设置检修道或人行道时,不设余宽,即C=0m;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内应设置检修道。

其它等级公路隧道,应根据隧道所在地区的行人密度、隧道长度、交通量及交通安全等因素确定人行道的设置。

检修道或人行道宜双向设置;检修道或人行道宽度按照表4.4.1规定选定,检修道或人行道的高度可按20~80cm取值,并综合考虑一下因素;①、检修人员步行时的安全;②紧急情况时,驾乘人员拿消防设备方便;③满足其下放置电缆、给水管等的空间尺寸要求;根据时速120km/h,检修道高度(步高)定位70cm,即h=70cm。

5、隧道内路侧边沟应结合检修道、侧向宽度、余宽等布置,其宽度应小于侧向宽度,并布置于车道两侧。

6、隧道长度分类——根据L=2360m,隧道属于长隧道;隧道长度分类7、公路隧道(含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尺寸—建筑限界高度;—行车道宽度;—左侧向宽度;—右侧向宽度;—余宽;—检修道宽度;—人行道宽度;—检修道或人行道的高度;—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当时,,当时;长、特长隧道应在行车方向的右侧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应取 3.5m,长度取40m;注:①三车道隧道除增加车道数外,其它宽度同表,增加车道的宽度不得小于3.5m。

②连拱隧道的左侧可不设检修道或人行道,但应设50cm(120km/h与100km/h时)或25cm(80km/h与60km/h时)的余宽。

③设计速度120km/h时,两侧检修道宽度均不宜小于1.0m;设计速度100km/h时,右侧检修道宽度不宜小于1.0m综合定值为:H=5m ; W=3.75×3=11.25m ; J=1m ; h=0.7m ; L L=0.75m ; L R=1.25m ;E L=E R=1m。

(四)确定隧道内轮廓尺寸按照已经确定的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尺寸,根据JTG D70-2004中附录B 中关于三车道(标准断面与紧急停车带断面)的内轮廓尺寸规定。

两车道、三车道的隧道内轮廓标准断面形式由:拱部为单心半圆,侧墙为大半径圆弧,仰拱与侧墙间用小半径圆弧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