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空间的“中心”与“外围”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经济活动区域分析-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9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9.1 复习笔记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之间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
1.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1)理论观点①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是用于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学说。
②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他区域产生作用。
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
④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增长(北方)对欠发达地区(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2)极化效应的表现①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②由于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导致南方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
③北方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南方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导致劳动力(包括智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小。
④北方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南方,南方有限的资金也流入北方。
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从而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
⑤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⑥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
⑦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3)涓滴效应的表现①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
②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
③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费尔·威尔采克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理论,是最早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之一。
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城市为中心,随着城市的规模增大,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一个中心地带的格局。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指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支配和影响,使其产生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1、中心地带中心地带是指由城市和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空间单元,城市是中心,周边地区是外围,中心地带是中心和外围的一个整体。
城市是中心,扮演着控制、支配周边地区的角色,周边地区是外围,扮演着为城市提供资源、劳动力的角色。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依存、互动关系紧密。
2、中心的经济活动中心的经济活动包括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文化等。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它集中了大量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不断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其聚集,从而扩大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规模。
3、周边地区的空间组织周边地区是城市的外围,其空间组织主要是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和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是指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组织,如农业、工业、交通等等;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则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的组织。
4、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指的是不同城市规模所形成的等级结构。
即大城市会辐射和控制周围的小城市,而有些小城市则会依赖大城市的支持和影响,形成繁荣的小城市。
中心地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都有深远的影响。
先后出现了德国地理学派、英国地理学派、美国地理学派等,都是将中心地理论和其他知名学派的理论进行融合并发展。
中心地理论阐述了城市的重要性和中心地带的组织特点,并阐明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心地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现代城市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
经济学简述论述题
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几种经典的模式(1)极核式空间结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由点→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
(2)点轴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有时也称为点轴系统,它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网络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叶大年等根据叶大年的地理学的对称原理,提出了城市分布的八种可能的对称形态,即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陈、色对称。
.简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6分)答:(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一些新的经济中心出现,并与原来的经济中心组合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产生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
区域内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试述跨国公司投资答:跨国投资的原因:(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1.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新产品阶段:特点:(1)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2)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
(3)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
成熟产品阶段:特点:(1)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2)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3)
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3)新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节约经济:即经济活动因选择合适的区位、合理调配资源和要素而节约运费、减少相应的劳务支出和管理费用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
规模经济,即经济活动因区位优势、合理集聚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由此而引起规模增大所产生的收益。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乘数原理: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心-外围模型
一、中心-外围模型简介克鲁格曼开创性地以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兹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基础,借鉴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利用萨缪尔逊的“冰山”型运输成本(iceberg trade costs)理论,把空间概念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提出著名的“中心-外围”(core-periphery)模型,使空间问题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视野。
该模型假设一个国家有两个地区:地区1(城市)和地区2(农村),地区1是工业区,只生产工业产品,不生产农产品。
地区2是农业区,在初始状态下,只生产农产品,农产品是同质的,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制造品包括许多差异产品,每种差异产品的生产都是规模经济,进而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每种生产要素都用于特定生产部门,农业工人只生产农产品,工业工人只生产制成品。
两部门的产品都可进行区内和区际贸易,但贸易成本有所不同。
农产品的区内和区际贸易都是无成本的,工业品的区内贸易无成本,但区际贸易存在所谓的“冰山运输成本”(samuelson,1952,1954),它并非单纯指运输成本,而是包括将工业品出售到另一个区域的所有成本,它假定贸易成本表现为工业品从始发地到目的地途中发生的损耗,为了弥补贸易成本,企业将在出口区域的市场上对其产品收取比本区域更高的价格。
在模型中克鲁格曼认为行业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种效应驱动:一是“市场接近效应”,企业选择生产区位时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企业的产品大部分在本地销售,少部分出口到市场规模较小的区域,节省销售环节的运输成本和其他费用,即节省贸易成本。
二是“生活成本效应”,也称“价格指数效应”,它分析了厂商区位对当地生活成本的影响,在有大量厂商集中的地区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从而会吸引大量的消费者聚集在该地区,进而节约了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支出。
三是“市场拥挤效应”,也称“本地竞争效应”,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厂商总是向竞争者相对少的地区集中,也就是说,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的结果,就会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厂商向厂商相对较少的地区移动;前两种效应的合力形成聚集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且相互促进;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的扩散。
核心边缘理论
11
形成背景 基本内容 优点、缺点 现实意义
.
22
形
成
借鉴他人成果
背
↘
景
核心边缘理论
.
33
形
成生
背 景
长 级 理 论
普 劳 克 斯
赫 希 曼
鲍得维尔 汉森
.
44
形 成
熊彼特的创新思想
背
景 弗里德曼在建立空间极化
理论利用熊彼特的创新思
想
创新往往是从大城市向 外围地区进行扩散的。
.
55
形 成 背 1966年弗里德曼在他的学术著作《区 景 域发展政策》中,正式提出核心-外围
2、边缘区域 ——国内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 ①过渡区域 ②资源前沿区域
.
99
边缘区域的划分
• 边缘区域 ——国内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 1)过渡区域
• ①上过渡区域(在核心区外围,联系密切); • ②下过渡区域(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与核心区域联系
不密切);
2)资源前沿区域 • 又称资源边疆区,可能形成次一级核心区域。(以美国东北部为例)
.
2255
核心边缘理论的现实意义
• (2)边缘区域要积极响应核心区域的资源、 技术、人才扩散, 对接产业转移, 缩小核心 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有重点地培育新的核心 区域; 同时制定合理的空间准入原则, 提高 产业的综合效益, 巩固工业在带动区域发展 的作用。
.
2266
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区域经济 结构以农业为主。区际之间经济联系不紧密,彼 此孤立。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慢,各自呈独立 的中心状态。
离散型空间结构
.
1155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
中心外围理论
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 中心和外围之间还存在着决策的传播、移民的迁徙和投资转移三种基
本的空间作用过程.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 •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
• 洛阳主要以重要装备制造为主,而郑州却以汽车制造为主.郑州的汽车制造完 全可以与洛阳的汽车配件实现互补,共同发展.
感谢您的关注
中心---外围理论的相关理解和案例
目录
• 中心--外围理论的演进 •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中国城市体系的 中心--外围模式 • 相关案例
中心--外围理论的演进
• 普雷维什1949 年用以描述当时国际贸易体系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的对峙情形.弗里德曼1966 年将这一理论模式引入到了区 域经济学领域.
• 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 这一运输成本是广义的,它包括看得见的运输网络形成的有形运输成本, 也包括地方保护引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经济一体化的反义.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 新经济地理学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
• 下图总结了克鲁格曼关于产业集群的过程制.中心--外围理论的外延
相关案例
• 郑州与洛阳
• 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柳身说:郑州是中原崛起的龙头城市,洛阳是中原 城市群的重要城市,都有着极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两个城市,一个是郑洛城市 工业走廊的东支点,一个是西支点,这种‘强强组合’阵容,在国内业已出现的 工业走廊中,是很少见的.
新经济地理 与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的模型为人为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了理论 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不 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包括贸易壁垒也可以改变 产业分布的现实格局,不过产业政策或贸易保护措 施只不过是各种影响地方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变的因 素之一,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的不确定因素是很多 的。
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多中心地理稳定结 构)
上述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通常所说的 “前后 向联系”,即厂商选择在市场规模大的地区生产, 这会降低该地区的生活成本并导致更多的生产要素 在此地集聚。另一方面也从而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 进一步促使厂商在该地区的集聚。 由于“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促使厂 商集聚,因而被称为集聚力。
第三种是“市场挤出效应”,它反映了垄断竞争 厂商希望在竞争者较少的地区组织生产的倾向。 这种效应促使厂商分散,因而被称为分散力。在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对强 弱决定了经济的空间分布是集聚还是分散,当集 聚力占主导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反 之,呈分散状态。 三种效应相互作用导致的循环累积因果过程是经 济增长的基础。
中心-外围模型依赖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 入中的制造业份额。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 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 制造业前向联系----制造业之间有上下游联系的产 业如果能集聚在一起,则能减少中间投入品的在途 损耗、缩小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 因此厂商有内在的冲动集聚在一起共同分工协作, 这种产业集聚效应的力量称作“价格效应”或“制 造业前向联系” 制造业后向联系----另一方面,厂商具有内在冲动 集聚在一起生产,形成产业集群,使得市场规模扩 大。这一集聚力量称为“市场规模效应”或“制造 业后向联系”
一、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于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 上的论文“递增报酬与经济地理”标志着新经济 地理学的诞生。 这篇文献用严格的主流经济学方法清晰地刻画出 递增报酬、运输成本以及要素流动相互作用引起 经济集聚结构出现和演化的机制。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经济地理学)
第二性(后天因素)
Business template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不可调控——倒U型假说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三、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调控性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
赫希曼( A.O.Hirshman )认为,如果一个 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 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
北方 (经济发达区域)
极化 效应 涓滴 效应
南方 (经济欠发达区域)
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 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 • 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 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 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 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 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 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 的经济发展;
二、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 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 先进程度。
产品阶段
创新阶段
主导产业
兴旺部门
发展梯度
高梯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长阶段
停滞部门
成熟阶段 衰退部门 衰退阶段
中梯度
低梯度
推移方式:就近推移、跳跃式推移、等级推移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发展 关系 经济 差异 经济 联系 经济 协调 案例 分析
详细版核心边缘理论.ppt
0.0
1166
(三)工业化成熟阶段
核心-边缘区控制与依赖关系被强化,核 心区域发展快,且次一级核心区开始形成。
0.0
1177
(四)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加强,整个区
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
均衡型空间结构
0.0
back
1188
• 优点:
• 解释了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 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再变为 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普遍适 用于解释区际或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 的理论模式.
0.0
2255
核心边缘理论的现实意义
• (2)边缘区域要积极响应核心区域的资源、 技术、人才扩散, 对接产业转移, 缩小核心 与边缘之间的差异, 有重点地培育新的核心 区域; 同时制定合理的空间准入原则, 提高 产业的综合效益, 巩固工业在带动区域发展 的作用。
0.0
2266
0.0
77
一、核心-边缘理论(1966年J.R.弗里德曼)
• 一种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理论, 它试图解释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 展,再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最后 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back
0.0
88
二、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1、核心区域 ——城市或城市集聚区(经济发达区)
0.0
1199
• 提供了一个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 的解释模型,并且把这种区域空间结构关 系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为区域规划提 供了理论工具。
• 对于我国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显著,经济 全球化、产业国际化这一背景下,国内外 统筹发展都需要新理论思维。因此,该理 论的研究将会产生积极的政策建议作用.
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 新经济地理学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学派的“中心—外围”
• 克鲁格曼认为行业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种效应驱动:一是市场准入效应, 二是生活成本效应,三是市场挤出效应。 • 前两种效应的合力形成聚集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地理上的集 中,并且相互促进;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的 扩散。 • 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 这一运输成本是广义的,它包括看得见的运输网络形成的有形运输成 本,也包括地方保护引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经济一体化的反义)。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 弗里德曼的中心 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 •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 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四个阶段。 • 成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上下过渡区、中心区和资源前沿区可实现完 全的空间经济一体化。
引自《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
相关案例
• 郑州与武汉 • 2008年郑州将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确立为三 大战略支撑产业,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商业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 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 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 • 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郑州市和武汉市由于先天优厚的区位优 势,较好的经济基础, 成为中部城市竞争最厉害的对手。
中心外围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
对一个国家而言,“保护”是一切贸易 理论与贸易政策的实质。在贸易保护主 义演变为“超保护贸易主义”的历史背 景下,我国贸易政策演进应持三个方面 的价值取向: 1.严格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 2.努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进行必要的、阶段性的贸易保护
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 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 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 外围(落后地区)相对于中心(发达地区),处于依附地位而 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 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 向,并且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 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2鼓吹贸易顺差有益逆差有害凯恩斯主义认为贸易顺差可为一国带来黄金可以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这有利于国内危机的缓和与扩大就业3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凯恩斯的拥护者们以提高有效需求为借口极力提倡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活动运用各种保护措施以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争取贸易顺差对一个国家而言保护是一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的实质
杜能:农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 哈罗德-多马新:平衡发展理论 赫希曼:不平衡发展理论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佛朗索瓦· 佩鲁:增长极理论 弗农:梯度转移理论 萨伦巴:点轴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理论 中心外围论
国际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国际经济体系在结构上 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发达工业国构成的中心;另一部分是由 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外围。中心和外围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 中心是技术的创新者和传播者,外围则是技术的模仿者和接受 者; 中心主要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外围则主要从事初级品生产和出 口; 中心在整个国际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外围则处于依附地 位并受中心控制和剥削。 在这种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下,中心国家享有国际贸易的主要利 益,而外围国家则享受不到这种利益。这是造成中心国与外围 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根本原因。
四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②下过渡区: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 下发展状态。这类区域可能曾经有中小城市发展 的水平,其向下衰落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 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种成长机 制的传递,放弃原有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 系不紧密。
• (2)资源前沿区/资源边疆区:一般地处边远, 但拥有丰富的资源,有开发的条件。此区域有资 源的发现和开发;经济有发展的潜力,可能出现 新的增长势头,同时在这里有新聚落,新城镇形 成的可能。资源前沿区可能发展成为次一级的核 心区域
•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 步率
• 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比 较强的竞争能力。
•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 成。(例子。P227)
•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 品市场却十分宽广。
•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使用劳动力多、 利税大、带动性强
• 根据佩鲁克思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 动型产业,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 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 献。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
• 一、概念 • 1.由来 •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
鲁克斯提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 地区,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 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 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 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确切的地理位置。增 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第三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开发理论 • 1.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
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建设 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 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建 设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货殖列传”: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编写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记述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
(10)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P=bL k C1-k式中:b、k为常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
从上述生产函数中,可见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
产出也取决于b的大小,b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连结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
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β= —— E/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Ai = ∑Dij i =1, 2, 3, ... , n;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
(10)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
D =∑∑Dij (Dij同上式)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地租曲线: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原料指数(M i)=局地原料重量(W m)/产品重量(W p)(03)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运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摘要:针对传统区域经济学在解释很多经济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克鲁格曼引入有关经济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该理论不仅解决了许多传统区位理论未能解决的难题,而且推动了传统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区域经济学;内涵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255-0120世纪9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在国际贸易新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传统理论在解释很多经济问题上存在巨大缺陷。
为了合理解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克鲁格曼逐渐形成了新经济地理理论。
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的区域经济学观点,对全球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
一、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整合了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理论。
传统经济地理学,几乎是基于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现实针对性不强。
为了增强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克鲁格曼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关于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空间区位理论,通过模型分析,细致的考察了产业集聚、城市体系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机理。
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存在多重均衡,这是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
这与传统地理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存在唯一确定的均衡解不一样。
克鲁格曼强调经济发展的多种均衡,经过研究,他提出即使要素禀赋以及技术、偏好等因素相同,但是报酬始终保持递增,现实经济的空间分布状态也会体现出不可预测性、多态均衡性。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种不可预测性和多态均衡性,克鲁格曼强调运输成本在塑造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中发挥关键作用;认为经济上互相联系的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即报酬递增:认同空间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和相关产业经济活动趋于集中;而先发优势能够引导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四个方面:郝西曼“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循环累积因果论,核心—边缘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理论”。
第一,郝西曼“极化—涓滴效应”理论:针对增长极理论在地理空间上的应用,美国经济学者赫希曼在1958年所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探讨了经济成长如何由一个区域扩散到国家其他区域。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
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
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首先是极化效应:由于发达区域高工资、高利润、高效率及完善的生产和投资环境,不断吸引落后区域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其经济趋于萎缩,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其次,涓滴效应: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移民而提高落后区域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缩小了其间的差距。
经济发展初期,一般是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将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长期来看,涓滴效应大于极化效应,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赫希曼建议人们对增长过程中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应有一定程度的容忍。
并且建议政府应加强落后区域的公共投资,阻止资金与人才的外流,甚至有组织地将资金与人才流向落后区域,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外部经济,改善投资环境。
由政府力量来抵消极化效应,加强涓滴效应,以确保区域均衡发展的实现。
第二,循环累积因果论:缪尔达尔1944年在其《进退维谷的美国: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中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并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年)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1968年)等著述中,使用“回流”和“扩散”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其它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详解
增长级的空间影响方式
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极化方式涉及: 极化波及的范围,单、多极吸引方式,极化现象的地 域空间形态等内容。其中,后者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 心内容。可分为三种形式:
(a)向心式极化
①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的极化 过程; ②等级式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 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 极化; ③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 中心向外做波状圈层式展开。
(a)均匀分布状态
(b)点轴形成
B A E B C A D B F C A D F
E
点轴 渐 进 扩 散 示 意 图
(c)轴线形成
(d)轴线形成
d.这种模式不断演变下去,整个区域将发展成不同等级 城镇和发展轴线的“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
如何在规划中运用该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也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轴开发模式认为,区域内各城镇是成等级系 统的;而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是可分若干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 有不同强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区域规划时重在分析和确定“点”和“轴” 的位置与等级。具体的步骤是:
• 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 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如何解释该理论模式?
陆大道认为,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是在大量的地区发展经验 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普遍规律。该种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a.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生产 力是均匀分布的; b.工业化初期,资源丰富、区位 优越的地方首先出现工矿居民点 和城镇,且建设了交通线,以满 足社经联系的需要;同时集聚效 益使地方中心城镇有更多的经济 企业和社会团体;连接城镇的交 通沿线变成了交通线、能源供应 线、通讯线、供气、供水等线状 基础设施束。 C.在沿线及城镇周围,必然出现 新的集聚点;而那些发展好的城 市会成为更大的集聚点,其之间 的线状基础设施也更完善,新集 聚点变成次级经济中心,并延伸 出次级发展轴,构成中心和轴线 系统。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2、边缘区不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 ,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或强化原有的较低能源的 小核心区,最终形成与原有高层级核心区相连接的“ 城市群体”
二、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结构模型
• 2.“借鸡生蛋”。 新增长中心完全有可能利用原增 长中心的资金和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保持较高的发展 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原增长中心,改变现有的经 济实力的布局。
• 3.“创造性破坏”。新技术的逐渐改进和日臻完善, 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最终赶上并超越领先者。
(三)新增长点向新增长中心的转移
• 1.选择新增长点的条件(亚中心成长起来条件) • 第一,亚中心区必须要比原有的经济中心具有更强的比
传统城镇、工业卫星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
新城
卫星城
传统市镇
目的
疏解城市中心人口、吸 疏解中心城市工业和人 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农
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口压力
村城镇化的承载地
区位
独立于中心城区,与中心 城区有永久性的绿地分
隔
处于大城市远郊区
分布零散
功能
人口和就业岗位相对平
衡,具有居住、就业和购 物等城市功能
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城—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与空间结构
• 区域经济空间的运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分化、组合 、聚集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
地域空间的表现;也是它们之间的劳动力流、物质流 、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等传输的动态的过程。区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社会各个国家、地区经济生活的等差与历史发展水平的落差,在社会—空间结构上表现为中心与外围的关系,这一命题作为描述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和利益格局的一种模式,最先是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来的。
普雷维什是拉美发展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积极倡导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上世纪中叶,由于技术变迁、国际分工重构、市场容量以及需求弹性、收入弹性等一系列条件的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利益盘剥。
这在空间上表现为经济实力强盛的中心地带与经济贫弱的外围地区在地位、作用和权利等方面的分野。
面对这一不合理的经济—社会空间关系,站在维护发展中国家和民族利益立场上的普雷维什,于1949年5月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外围”理论。
我们借鉴这一空间分析的社会逻辑,观照今天的国内经济布局和经济全球化格局,能发现许多需要重新澄明和诠释的问题。
一、 经济中心和外围空间格局的成因普雷维什认为,拉丁美洲落后状况的改变,需要并正在突破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
以往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将世界经济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是为大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
在这种“中心—外围”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是互利的。
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外围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导致这两个体系的利益关系不对称。
对此,普雷维什指出:历史地看,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率先实现技术进步的国家首先获得竞争优势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后推广新技术的国家则因为失去发展先机沦落为服务于2019年第2期经济空间的“中心”与“外围”胡 潇[摘 要] 自普雷维什提出社会经济布局具有“中心”与“外围”之空间关系的理论以来,世界经济地理变化深刻。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交往网络化,以及技术服务的“泛在” 化的强力推动,使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格局变化加快,空间“脱域” 现象趋强。
经此多重作用,“中心”与“外围”不复是原来版图式的空间关系,亦非单纯的经济地理格局。
空间被不断再生产出来,同时又给社会经济关系以反馈性的再建构;科学技术及其知识信息的经济意义,使经济部分地非物质化,给它们的物理空间的开发、使用方式以崭新的样态;新兴城市群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国内与世界经济空间之“中心”与“外围”的关系及其互联互动机制。
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明了“中心”与“外围”关系的成因、模式和趋向,对于科学理解“一带一路” 战略的世界意义,坚持多边主义和相互开放、包容,反对“中心” 唯一化、霸权化等,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 “中心”与“外围” 成因 模式 变革〔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9)02-0015-08作者简介 胡潇,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广东 湛江,524048)。
中心地区的经济外围,长期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中心和外围的形成,作为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结果,虽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它的持续存在就失去了历史的合理性,必须用新的经济秩序取而代之。
这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一国之内,情形都是如此。
经济中心区域的形成,早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关注,并从发生学上指出它们最初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
”a他们有多种需求,于是建筑、生活服务乃至文化教育人员、机构相应聚集。
这些行业又会生成新的经济体,使生产、营商环境改善,引来更多企业,并推动交通发展,形成沿江河、沿铁路的城镇群落。
大工厂城市迅速发展,形成最初的区域经济中心。
产业革命史上,英国19世纪中期因大机器生产力迅长,工人数量剧增,企业衍生和汇聚,让许多偏僻之地变成繁荣的工业—经济中心。
工业“好像用魔杖一挥,创造了居民共达70万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这样的大城市及其附近的城市”。
b这便是经济中心滥觞的产业成因。
当然,在往后的社会、产业、科学技术、市场的发展中,经济中心—外围的关系之建构因素就远为复杂了。
用经济中心与外围空间关系的理论来审视中国的经济格局,我们或许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空间的经济学解释机理。
毋庸讳言,中国的经济版图是五颜六色、高低不平的。
从最直观的GDP能耗来说,早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长期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一直保持在国际水平的3至4倍。
进入新时期的中国,前30年的快速崛起并非没有代价。
30年中,中国消耗了同一时期内全球生产的46%的钢铁、16%的能源、52%的水泥,却仅仅创造了不足全球8%的GDP。
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不仅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更加直接的危害是在投资过热的背景之下,高通胀和高债务隐患给酝酿中的未来金融战争制造了容易被人破袭的薄弱环节。
从世界经济版图来看,中国的快速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以前那种处于外围地带、多方面被动受压的局面。
但是,从现代经济的物质技术构成、能耗物耗与效益之比、人均GDP水平、生态环境的负荷等现代文明所给出的经济水平衡量尺度来分析、度量,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显然还未真正进入中心地带,许多时候只是把自身的经济触角伸进了中心区域,形成了一些产业、一些领域中心、外围犬牙交错的“插花”地带。
这首先自然是由科学技术的不济、资源人均占有不平衡所造成的暂时被动。
如果没有凭借当代高新科技支撑起来的、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和参与制定社会行为规则的话语权,中国只会沦为美国的制造工具与生产车间,而我们自己还为制造过程中的高GDP而沾沾自喜。
中国本身在知识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在欧美技术垄断的大环境下,受益于制造业迁徙而飞速发展的中国成为了欧美国家的廉价工厂。
2008年,中国在次贷危机中的坚挺,为美国海外企业9560亿美元的盈利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而其国内企业盈利不过才5320亿美元,海外企业盈利是国内企业盈利的1.8倍。
从投入产出的获利比量数据看更加明显,中国制造产品每花一美元,就有55美分流向美国的工作岗位。
同时,中国人民是用超乎西方经济列强的坚忍、勤劳和智慧,赢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成就。
仅人均一年工作时数就可见一斑,我国劳动者一年工作时间平均2400多小时,远超美国人均一年工作1800多小时的水平。
中国崛起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功,是全体人民奋发努力创造的历史性成就,决非美国所赐。
相反,美国不仅在享用中国崛起的经济果实,更是借用了中国之手,为自己进一步研发高新技术腾出了制造业空间,甚至连工业垃圾都向中国倾倒。
关于经济发展的空间运动之关系或秩序的描述,中心和外围的理论还告诉我们,二者不只是经济体内部生产力的地理布局,同时还存在经济结构的巨大差异。
作为科学技术进步原生地的工业中心凭借先发优势,有条件将各类新技术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中,形成中心地区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同质性,用先进生产手段覆盖社会经济的中间产品、最终消费品生产的广泛领域,从而形成了经济中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00页。
b《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88页。
心的整体优势和强大竞争力,反过来进一步加强和固化了本土的中心地位。
而外围地区的经济结构则多是异质性的,因为从中心地带传播而来的新技术在时间上先后不等、在水平上参差不齐、在产业中覆盖不均,使较先进的、中间状态的和落后的生产技术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区域、各个部门同时并存。
也正因此,中心与外围地区形成了发展状况和利益关系的不对称、不平等。
从世界经济大融会和经济发展的具体空间格局来审视“中心—外围”理论,笔者以为即使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它仍然是有相当解释力的。
它有益于我们深刻揭示生产关系跨国建构趋同性中的差异性、矛盾性乃至对抗性。
这方面的原因有原发性的,也有次生性的。
从初始致因而言,率先凭借高新科技手段进行工业革命的英、荷、法等国,在经济发展中因为空间的相近与彼此互动作用的强烈而有效,它们对新技术与工业革命形成的新体制发生空间内的地区共振,相继快速地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借鉴的推广与普及,因而在资本运行中更早也更多地获得世界市场中高出平均利润率水平的相对剩余价值,拥有经济市场竞争和赢利能力的优势。
与此相反,那些外在于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之中心区域的落后国家,由于空间阻隔和交往不便,工业革命无论从体制还是从物质技术乃至思想文化方面,都迟迟无法企及中心地带的发展水平。
故它们总是以低水平的物质技术条件进行低效率的生产,以低价格、低收益的态势向发达的中心国家和地区输送廉价初级产品和原材料,进行利益不对等的交换。
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仅支持着中心地带的发达,而且也维持着外围地区的落后。
在这里,工业革命和新技术采用的时间差演变成了经济发展水平、态势的空间差。
反过来,这种工业发展的区位差异,又作为原因生成并维持着经济发展的空间落差。
原因的结果,再循环地成了结果的原因。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与外围分立和落差的次生原因,则是来自社会制度的差异、市场规则制定权的拥有及其造成的世界贸易条件恶化,它们共同进行着中心与外围经济反差性趋强的空间生产。
首先,工业中心生产的终端产品与外围地区生产的初级产品形成的区间贸易,其利益关系的不对称加剧了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发展反差和不平等。
中心国家利用高新技术形成的高效率,进行知识密集型、高产出的生产,把成本低、物耗少、附加值高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与不发达的外围国家生产的那些物耗高、低廉劳动价值密集、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相交换,贸易额度越大,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悬殊,经济空间的区隔越显著,边界越是难以平夷。
外围国家因为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初级产品生产,以及粗放条件下简单地增加投入,结果只能是边际收益递减,进一步拉大与中心国家的经济差距。
其次,中心与外围在遭遇贸易周期下降运动的冲击时结果是不一样的。
经济中心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因其低耗能和高附加值具有市场垄断性质,而外围国家的初级产品却是分散进入市场并仰仗中心国家的工业景气度、采购指数和定价权。
当工业成品生产萎缩时,无法直接进入社会消费领域的初级产品价格下跌的程度会比制成品严重得多,因而外围国家要承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这样,贸易周期的反复出现,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价格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使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及其市场赢利能力更趋恶化,从而加固了两类经济区的社会空间壁垒。
第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驱动中心”范围的扩大,如从英国向美国延伸,使世界市场的竞争激化,加剧了列强对势力范围的争夺,于是有了由中心国主导的诸如世界关税贸易总协定一类的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强权秩序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