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肠道功能微生物与益生菌开发应用策略
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分布
鱼类生活的环境和鱼类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在鱼类生长发育过程中,鱼类消化道逐渐形成了一个由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和绝对厌氧菌组成的动态正常菌群。
正常情况下,鱼类消化道的各种微生物生长良好,占主导优势的有益微生物菌群能使消化道处于健康环境中,从而保证鱼类消化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定植于肠内壁黏膜,形成非特异性的生物保护屏障,抑制病原菌对肠壁的定植,维持肠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
但当出现饵料或环境变更等应激状态时,这种理想的微生物区系平衡会受到冲击,宿主的正常防御系统被破坏,某些条件致病菌会转移、定植并侵袭鱼体的其它组织器官,导致细菌性疾病的暴发[1]。
因此,如何利用益生素、化学益生素等调控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的组成,保持鱼类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平衡,维持动物健康正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1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分布鱼卵孵化前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细菌,但刚孵化鱼的胃肠道通常是无菌的。
孵化后的仔鱼在卵黄囊消耗以前就会开始饮水,水中的细菌得以进入仔鱼的消化道。
稍大一点的仔鱼还会摄食附着有大量细菌的悬浮颗粒和卵黄碎片。
因此,养殖水体、悬浮颗粒和卵黄碎片的细菌成为仔鱼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最初来源。
但是,鱼类胃肠道环境不同于水体环境,仅那些能适应鱼类胃肠道环境和宿主的免疫系统的微生物能够定植于胃肠道。
研究表明,仔鱼期形成了最初的不稳定的微生物区系,随后此微生物区系逐渐成熟,幼鱼期形成比较稳定的微生物区系。
例如,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在孵化后20~60 d内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微生物区系[2]。
仔稚鱼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成,它们更多的是依赖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其中,胃肠道粘膜上附着的正常菌群可能是仔稚鱼对抗致病菌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然而,由于传统方法的严重制约,特别是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复杂多样且需厌氧环境,目前有关仔稚鱼消化道微生物的研究较少,仔稚鱼胃肠道粘膜上附着的菌群种类、功能和变化尚不清楚。
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对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对鲫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张志新曾德乾李沐覃希来源:《黑龙江水产》2023年第06期摘要:为了研究复合益生菌(Complex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CBM)对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对其生长的影响。
试验选择体质量为(98.5±1.5)g的鲫600尾,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处理A组、处理B组和处理C组。
对照组鲫投喂基础饲料,处理A组投喂添加有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的基础饲料,处理B组投喂添加有枯草芽孢杆菌的基础饲料,处理C组投喂添加有粪肠球菌的基础饲料。
每组分3个平行,每个平行小组50尾。
整个饲养时间为期50d。
试验过程记录鲫的始末体重、采食量及成活情况。
结果发现,处理A组的末期均重、增重率、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饵料系数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和另外两个试验组(P<0.01)。
3个试验组中处理A组的末期均重、增重率和成活率均显著的高于处理B组和C组(P<0.05),且处理A组的特定生长率极显著的高于處理B组和C组(P<0.01)。
试验证明投喂添加有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基础饲料鲫的生长性能最优,且饲料利用率最高。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Complex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CB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鲫(Carassius auratus);生长性能中图分类号:S965.117文献标志码:A近几年益生菌(Complex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CBM)已经成为研究领域里面的研究热点之一,很多的证据都表明益生菌在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益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功效[1];如今随着抗生素禁止在饲料上的应用,且益生菌作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上[2];有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种的繁殖,提高水产动物的健康,减少和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病害[3]。
水产乳酸菌的应用和原理
水产乳酸菌的应用和原理1. 介绍水产乳酸菌是一类微生物,生长在水产产品中,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因此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产乳酸菌的应用范围以及其原理。
2. 应用范围水产乳酸菌的应用范围广泛,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水产养殖: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养殖中,帮助提高水质,增加鱼类和虾类的体质健康,并增加饲料的消化率。
此外,水产乳酸菌还能够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降低水产疾病的发生率。
•水产品加工: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品加工过程中,帮助水产品保持新鲜和延长保质期。
乳酸菌的酸性环境有助于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水产品腐败和变质的可能性。
•水产酿造:水产乳酸菌可以用于水产酿造中,例如制作鱼酱和虾酱等。
乳酸菌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和其他物质可以改善水产制品的味道和口感,并增加产品的营养价值。
•环境净化:水产乳酸菌还可以用于环境净化和废水处理。
乳酸菌能够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3. 作用原理水产乳酸菌的应用是基于其作用原理的,下面是水产乳酸菌的主要作用原理:•产生有益物质:水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乳醛酸和乳酸菌素等有益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调节肠道菌群:水产乳酸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乳酸菌能够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降低pH值:水产乳酸菌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乳酸可以降低鱼塘或水产品的pH值。
较低的pH值可以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产酶作用:水产乳酸菌可以产生一些酶,例如淀粉酶和蛋白酶等。
这些酶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 注意事项在应用水产乳酸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选择适宜的菌株:不同的水产乳酸菌菌株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应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菌株。
•合理控制添加量:添加水产乳酸菌时,应根据养殖水体的情况合理控制添加量,避免过量使用。
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T. obscurus)肠道微生物差异,发现耐寒性状的品系“ 中洋 1
号”肠道丰度显著低于野生型暗纹东方鲀,这可能与低温条
件下宿主适应环境而作出的改变有关。 Zarkasi 等[36] 也研究
得出,大西洋鲑鱼(Atlantic salmon)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随季节
数量对鱼体生长和免疫具有促进作用的优势菌群,能够维持
环境,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离鉴定[5] 。 分离一种或
况,了解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992 年,国内首次报道采
用 Hungate 厌氧培养技术分离纯化光合细菌,该方法快速
基金项目 连云港市科技局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 GH2203) ;连云港市
521 科研项目( LYG06521202128) 。
弧菌属,占细菌总数的一半以上[23-25] ,主要优势菌门是变形
菌门 ( Proteobacteria)、 拟 杆 菌 门 ( Bacteroidetes)、 厚 壁 菌 门
(Firmicu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由于受宿主定植在机体的菌群,不同的海洋鱼类肠道菌群有
展的措施。
1 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1. 1 纯培养技术 早期研究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主要集中
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变
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TGGE)、限制
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和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
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 T-RFLP 图谱中每一个末端限
进化关系
[11-12]
。 高通量测序能够获得样本所有的核酸信息,
检测其中的优势菌群,稀有菌群或未知菌群
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生态的研究
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生态的研究摘要养殖鱼肠道菌群是影响养殖鱼生长、健康和免疫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养殖环境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引言养殖鱼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对养殖鱼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是指不同种类、数量的菌落在肠道内的分布情况。
研究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对于了解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以及防治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现状目前,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种类和数量的检测上,而对于菌群基因表达和环境因素对菌群分布的影响研究较少。
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16S rRNA基因测序和定量实时PCR技术,对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进行研究。
提取养殖鱼肠道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获取菌群信息;然后,利用定量实时PCR技术,检测不同种类、数量的菌落基因表达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养殖鱼肠道菌群主要由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组成。
其中,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群,其数量占肠道菌群总量的50%以上。
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存在差异,其中海水养殖模式下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淡水养殖模式下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
定量实时PCR结果表明,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在肠道内的分布与养殖环境密切相关。
在海水养殖模式下,拟杆菌门数量显著高于淡水养殖模式,而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数量在两种养殖模式下无显著差异。
不同养殖品种的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数量也存在差异,其中草食性鱼类肠道内拟杆菌门数量较高,肉食性鱼类肠道内厚壁菌门数量较高。
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了养殖鱼肠道菌群分子的生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养殖鱼肠道菌群主要由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组成,其中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群。
浅谈乳酸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及养殖水体的调节及应用
水产渔业S h u ic h a n yu ye浅谈乳酸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及养殖水体的调节及应用黄富存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大量乳酸菌,乳酸菌其实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统称,这种细菌是一种益生菌,不仅可以改善人类的肠胃功能,对于其他生物也有明显的益处。
将乳酸菌混入投喂的饲料之中,能明显改善水生动物的机体状态,因此乳酸菌在水产养殖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但是近年来,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污染影响着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因为污染造成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发严重,在水产养殖工作中,为了提高水生动物的抗病性,还大量使用了抗生素等药剂,严重影响了水产品品质。
因此,为了改变当前水产养殖行业中的现状,引入乳酸菌的运用,十分有必要。
下面就来具体阐述一下乳酸菌对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和水体改善方面的积极效果,并且简单介绍一下乳酸菌的应用方法。
1.乳酸菌对水生物机体调节和水质净化的原理及效果1.1乳酸菌在水质净化方面的积极效果和原理目前,在我国的水产养殖工作中,为了提高水产品的产量,为数较多的养殖企业和个体户在养殖水体中加入了大量抗生素、激素等药剂,通过这些药剂提高水生动物的抗病性和生长速度。
但是这些药剂不仅会影响水生动物的质量安全,也会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例如我国珠江口的水产养殖区的水域内就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抗生素。
这些抗生素投入水中不仅会直接积攒到水体中,被水生动物摄入体内的部分抗生素还会被通过粪便排出,最终都会污染到该区域的水资源。
使用乳酸菌与投喂的饲料进行混合,不仅可以让部分菌群滞留在水生动物的肠道中改善其肠道环境,另一部分菌群还会提高水体中益生菌的数量,进而抑制水体中的革兰氏阴性菌,并且还可以通过化学作用有效的清除水体中的亚硝酸钠含量。
并且乳酸菌投入到水中,可以有效地控制水体的PH值,并且对于降低水体中亚硝态氮的含量,也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在乳酸菌的应用时,需要根据水体中的相关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相应的菌种选择,进而保证其良好的调控效果。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摘要】在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将益生菌运用到水产养殖领域,并同步衍生出很多新型养殖方法。
在水产养殖当中合理运用益生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体生态环境中进行菌群调节,促进水产养殖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全面提升。
为了进一步发挥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研究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为相关养殖研究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益生菌;水产养殖;应用1 前言目前,在水产养殖多个领域都已经开始应用益生菌,尤其在鱼类养殖,虾蟹类养殖、贝类养殖中都广泛使用着益生菌。
水产养殖通过运用益生菌,能够对水质环境产生一定的优化作用,还可提高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抑制养殖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使水产动物具有更强的生長性能。
可见,益生菌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深入探究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 益生菌的概述及品种益生菌作为一种活性微生物,会对宿主产生益处,它在生殖系统、肠道当中定植,可以发挥一定健康功效,进而优化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当前人们已经发现的益生菌种类非常多,包括微藻、真菌、细菌等。
无论哪种益生菌,均体现出以下特征:①经相关体外实验,发现益生菌可对病原菌产生一定拮抗作用,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②益生菌可以在肠道以及养殖水体当中存活,帮助分解有机物;③经相关感染实验,发现适当的应用益生菌,可以使动物对病原体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并以此为基础使动物具有更高的生长性能,对动物健康生长非常有益[1]。
益生菌虽然是菌株,但它对宿主没有危害性,宿主摄入益生菌后能够获得食欲改善效果。
不同的益生菌及发挥的作用是有所差异的,目前在水产养殖当中应用的益生菌品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改良水产动物体的益生菌,另一种是可以改良养殖水体的益生菌。
其中能够对水产动物体进行改良的益生菌包含酵母菌、芽孢菌、乳酸菌。
酵母菌属于一种需氧菌,它所喜欢的生长环境是偏酸环境,会通过氨基酸、糖分等有机物进行发酵,可以在消化道当中实现大量繁殖,使其他有益菌种获得优良的生长环境。
详解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
详解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益生菌,又称为益生素、微生态制剂或活菌制剂。
指有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其可通过进入并定植于宿主的消化道,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调节宿生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宿主的健康。
益生菌对宿主的作用属于生物修复的范畴,因此,益生菌应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对宿主无害;(2)被宿主摄入后,可定植于消化道内并发挥作用;(3)在人工感染的实验中,必须能提高宿主的抵抗力。
1益生菌的作用机理1、分泌作用:通过分泌细菌素、胞外酶等物质,抑制或杀灭有害细菌。
2、竞争作用:通过分泌抑制性物质,竞争营养物质,竞争宿主的定植位点或通过竞争排斥的原理,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3、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通过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动,激活机体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从而提升宿主的免疫能力。
4、净化改良水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分解和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抑制有害细菌滋生,改善水体环境,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2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产动物生活在水环境中,其体内微生物组成除了受自身机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易随着来自外界环境与食物中的微生物入侵而发生改变。
为了有效地对水产动物疾病的进行防治,可以采用外界添加益生菌的手段实现改善水产动物生存的环境,平衡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强水产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提高养殖成功率的目的。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益生菌常作为生长促进剂、免疫促进剂、治疗剂、水质改良剂进行实际应用,根据菌种不同来区分,常用的益生菌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蛭弧菌、硝化细菌等。
1、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属于厌氧或兼性厌氧性的光能异养菌。
在光照条件下,光合细菌能利用小分子有机物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增加水体溶氧,还能利用水环境中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合成有机氮化物,净化水质;在缺氧条件下,光合细菌对硫化氢、酸性物质等均有一定的分解作用。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摘要:益生菌能够维持畜禽肠道内微生物的菌群平衡,降低肠道疾病发病率,具有竞争拮抗致病菌作用,能够产生多种消化酶,促进饲料消化吸收,降解结构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产生多种B族维生素,改善营养物质吸收,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分子,提高动物抗体水平及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本文对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益生菌;水产养殖;应用引言据估计,2018年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 000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8%以上,这是世界上唯一超过粮食总量的大型渔业品种。
但是,与现代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需求相比,污染、水质、遣返和滥用抗生素等化学物质的问题仍然存在。
益生菌凭借其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的独特生理特性,在改善饲料风格和适应性、改善饲料便利性、促进水生生物生长、提高免疫弱度和抗病能力、改善水质和抑制抗生素等领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1肠道健康的重要性我们汉朝学者王路在《论衡》中说,“想长寿,肠常清;他不想死,他没有粉。
“肠道是身体的第二个大脑,水生肠道是消化的主要器官,是身体最大的免疫系统和最大的微生态系统,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
薄壁水生无可见粘膜层,易受损伤;肠道和氢肠道培养具有大量饱和脂肪酸,易受氧化损伤;水生动物的肠道直接接触和影响饲料,饲料中的营养评价因子也可能导致肠道和结构损伤。
因此,生殖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肠道问题,如肠冲洗、肠热、白肠、小肠破裂、大肠伴有厚脂肪、结肠、蠕虫、消化问题等。
一旦肠道出现问题,肠道消化能力弱,严重限制了饲料的价值,无形地增加了繁殖成本;其他器官,例如b .肝脏,也可以轻易转移,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影响生殖率,影响最终生殖效果。
2益生菌的作用机理益生菌进入水产动物肠道,与正常菌群产生共生、栖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
水产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直接参与机体生物防御的屏障结构,防止过路菌或侵袭菌在肠道内定植生长,建立新的优势种群。
EM菌在水产养殖上的综合应用技术
乐农水产菌液用于水产养殖,可改善水质,提高成活率和相对生长率,降低发病率,提高肉质品质,用乐农水产养殖对饲料、粪肥进行发酵,可提高营养成分和饲料效率,大幅度降低饲料系数和养殖成本。
用乐农水产菌液养殖青虾,增产35%以上,商品率提高20个百分点;在池塘中养殖河蟹,成活率达91%,平均规格增0.88两,在湖泊网围中养蟹使用二个月,平均个体规格达0.277两,比对照池增大近一倍,死亡率几乎为零;在温室养鳖中应用,生长率提高28%,饲料系数下降0.65,换水时间延长4倍;河豚越冬,净增重增长63.4%,成活率提高36个百分点;用乐农水产菌液泼洒水体养殖鳜鱼,成活率达90%;常规鱼养殖应用饲料发酵方法,亩产增24.7%,精料系数下降27.2%。
此外,在蚯蚓、黄鳝及海珍品上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
试验还证明:乐农水产菌液可替代或大幅度减少药物的用量,可防治大多数病害,控制病毒复制蔓延(尤其对河蟹颤抖病病毒、鳜鱼病毒、鲍鱼病毒的预防效果显著);改善养殖环境,使鱼虾蟹恢复和保持自然本色。
乐农水产菌液无毒无害,无任何药物残留,是实施健康养殖、生产绿色食品,争创品牌,发展创汇渔业和生产味道鲜美的水产品的高新技术。
俗话说养鱼要先养水,要想把鱼养好水质最关键。
水质好了鱼儿就不爱生病,而且吃的多、长地快,产量也就有保证了。
那么大家肯定就会有些疑问,到底什么样的水是好水呢?咱们平时喝的水是好水吗?鱼儿要是生活在这样清澈干净的水里,是不是就是最幸福的了?这个显然是不行,俗话说水清则无鱼。
这清澈透明那是大家日常生活饮用的标准,而养鱼的水还就得是黄绿黄绿的颜色才行。
别看这颜色不够好看,可里面都是鱼虾的天然饵料。
当水成了黄绿色的时候,就说明水里面黄绿藻占的比重比较大,这样的水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溶解氧,同时还能给鱼虾提供天然饵料。
显然水产养殖成功的法宝就是要先养出好水来。
好水指的就是一个良好稳定的水环境,既要有一定的浮游生物还要能充分溶解氧。
草鱼肠道微生物对食物改变适应性变化的研究
草鱼肠道微生物对食物改变适应性变化的研究郝耀彤;吴山功;王桂堂;邹红;李文祥【摘要】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先饲喂人工饲料再饲喂苏丹草,运用PCR-DGGE的方法,比较了食物改变引起的草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过程。
结果显示,饲喂同种饲料的草鱼后肠与前、中肠样品间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TH0-F0=-2.268, P<0.05; TH0-M0=-2.470, P<0.05),饲喂不同种食物的相同肠段样品间菌群结构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P<0.05)。
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示,后肠样品Shannon指数H′一般不低于4.25,而前、中肠样品H′均未超过4.25。
对后肠样品进一步研究发现,食物改变11 d之后,后肠微生物菌群基本达到稳定。
结果表明,草鱼肠道不同部位内容物菌群结构不同,后肠样品具有更高的微生物多样性,并且食物的改变会对草鱼肠道微生物菌群产生快速而显著的影响。
%PCR-DGGE fingerprinting was used to reveal the adaptation process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fed on artificial diet and Sudan grass .DGGE profiles of foregut , midgutand hindgut samples we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from hindgut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those from foregut and midgut contents in C.idellus fed the same diet (TH0-F0 =-2.268, P<0.05; TH0-M0 =-2.470, P<0.05).More-over, the bacterial communities of artificial feed and Sudan grass samples from the same intestinal segment (P<0.05) al-so exhibi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dition , Shannon index ( H′) of hindgut samples was almost no less than 4.25 , while H′of foregut and midgut samples was generally no more than 4.25 .The DGGE analysis of 27 hindgut samples indi-cated that intestinalmicrobiota reached to stabilization at 11 days later from feeding on sundan grass instead of artificial feed.In conclusion , microbiotas in different intestinal segments were different in C.idellus and food transformation also has a fast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mposition of gut microbiota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7页(P46-51,101)【关键词】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微生物菌群;苏丹草;人工饲料;PCR-DGGE【作者】郝耀彤;吴山功;王桂堂;邹红;李文祥【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39;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39;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39;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1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之间相互适应形成了复杂的共生关系,宿主为消化道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境,而消化道微生物可以通过发酵食物中的多糖为宿主提供能量[1],并促进了消化道物质代谢。
从“肠”计议!一文读懂水产动物肠道菌群与免疫的关系
从“肠”计议!一文读懂水产动物肠道菌群与免疫的关系一、鱼类肠道结构特点一般来说,鱼类的比较短且结构简单;肠道里面的消化酶种类和活性与其他的动物肠道酶类比较也相对弱一些;食物在肠道里面停留的时间也比畜禽要短。
消化道和肠道的比例值小,对于陆生动物而言,猪的肠道是体长的14倍;鸡是10倍;牛是25倍,牛是食草的,所以它的肠道是特别长的;羊是27倍。
那么水产中的像鲢鱼的肠道应该算是最长的,它是体长的6倍草鱼的是3倍。
像肉食性的鱼类,肠道实际上很短,只占了体长的50%左右;除了少量的肉食性鱼类有胃以外,绝大多数的鲤科鱼类是没有胃的,它的肠道不仅要起到肠道本身的作用,还要起到胃的作用,所以它既有消化又有吸收的双重功能,因此肠道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健康是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肠道内物质1、肠液肠道里面除了肠的结构以外,还有一些液体的物质。
这些液体的物质一是杯状细胞分泌的一些酶,就是刚才我说的那些肽类的(氨肽酶、肠肽酶)、核苷的(碱性和酸性核苷酶及多核苷酸酶)、脂类的(脂肪酶、卵磷脂酶)、糖类的一些消化酶(淀粉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海藻糖酶和地衣多糖酶等),所有这些就能够对食物进行消化。
酶的活性跟鱼的食性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杂食类的鲤鱼,它的肠内的淀粉酶活性就比肉食性的鳟鱼、鳕鱼和鲽鱼要高。
因为它的食物来源里面,本身淀粉含量高,它又是杂食性的,那么它的淀粉含量就比光吃肉的鱼要高,所以它的淀粉酶活性自然要比这些肉食性的鱼要高一些;取食浮游生物和植物碎屑的罗非鱼肠液有很强的地衣多糖酶活性。
这些就是大概的酶的活性,是和它的食性密切相关的。
2、肠道的细菌肠道细菌一般是依附在粘膜层及黏液当中,就是它分泌的黏液里面。
肠道菌主要是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好氧菌三大类组成。
和肠壁贴着的是厌氧菌,因为它接触不到空气,在肠道里面,所以它是专性厌氧的,是肠道的优势菌,它和动物是一个共生的关系。
比如说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这些,它就是和肠壁紧贴着的,它具有营养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益生菌对虾、贝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对虾、贝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作者:王筱吴恒梅冼健安鲁耀鹏来源:《河北渔业》2024年第01期摘要:综述了益生菌对虾贝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的调节作用,介绍了常见益生菌对虾贝生物功能调节的机制,展望了益生菌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益生菌;免疫;虾;贝;机制近年来,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成为常态,水产养殖病害频发,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养殖户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来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其对人类的不良影响,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发展,反复使用导致抗生素功效降低以及环境污染,许多国家已禁止在鱼类和虾等用作人类食品的水生生物中使用抗生素[1-2]。
寻找绿色无污染、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代替品成为养殖行业的当务之急。
益生菌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作用稳定等优点,作为抗生素代替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益生菌对水生动物的生长、消化、免疫以及抗病力有着积极作用[3-6],但益生菌对虾类和贝类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相关报道较少。
因此本文旨在综述益生菌对虾、贝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及具体机制,以期为益生菌在虾、贝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 益生菌的主要功能益生菌是一种可定植于水产动物肠道或改善养殖水质的有益微生物。
活菌的应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1908年,俄国生物学家首次提出将活菌应用于疾病治疗[7]。
20世纪80年代益生菌在日本投入使用,最初使用的益生菌是双歧杆菌活菌,其在治疗腹泻、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有着不错的功效[8]。
目前,益生菌的制备技术已逐渐成熟,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改造菌种基因,获得更加优良的菌种。
益生菌因其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动物免疫力等作用在虾、贝养殖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芽孢杆菌Bacillus aquimaris SH6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以及体内虾青素的积累均有着积极作用[9]。
此外,芽孢杆菌Bacillus aquimaris SH6的孢子在对虾肠道定植后,改善了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强了虾的免疫力[10]。
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对鲫鱼生长性能、血清学指标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in serum of crucian carps in S2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lower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 ( P<0 05) ꎬ and the
function.
Key words: Bacillus subtilisꎻ Enterococcus faecalisꎻ probioticsꎻ crucian carpꎻ immune indexꎻ intestinal flora
近年来ꎬ益生菌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ꎬ越来越多
病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16] ꎮ 本试验旨在探讨在饲料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何 琴等: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对鲫鱼生长性能、血清学指标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3
mote the growth of Carassius auratusꎬ improve the intestinal flora structure of Carassius auratus and enhance their immune
中图分类号: S965.1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4440(2023)01 ̄0142 ̄06
Effects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Enterococcus faecalis on growth performanceꎬ
淡水鱼细菌性肠炎的益生菌防治方法
淡水鱼细菌性肠炎的益生菌防治方法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21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物防治淡水鱼养殖病害已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水产养殖之所以大量使用抗生素,原因在于养殖户不注重“防重于治”,而鱼类从发病到死亡只有短短数天时间,养殖户只能使用起效快的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导致了抗药性,导致了鱼类病害日趋严重,一旦发病,治疗困难。
当药物残留事件经过媒体曝光之后,相关水产品的价格及销量一落千丈,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
水产养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势在必行。
山东合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和湖北省英山县名德鱼苗孵化养殖有限公司均是利用地热温泉养殖名优热带淡水鱼的企业。
在利用温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淡水鱼的过程中,由于水温长期处于24℃以上,利于气单胞菌的繁殖和生长,因此,细菌性肠炎成为了主要鱼病之一。
为了减少抗生素使用,确保淡水鱼质量安全,两家企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品质优先”的原则,养殖全过程使用益生菌拌料,预防和治疗肠炎。
本文分四个部分,分别就淡水鱼细菌性肠炎的症状、肠道结构特征及作用、肠炎致病原因及致病菌、益生菌治疗肠炎的作用机理及方法分析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细菌性肠炎的症状及普遍治疗方法1.1?细菌性肠炎的症状:病鱼厌食,体色发黑,体表观察可发现,病鱼肛门红肿,排泄物发白;病鱼离群独游,游速缓慢,腹部膨大,消化道积水,轻轻按压病鱼腹部,有淡黄色浓液从肛门流出,解剖肠道可发现,肠道充血、内有淡黄色或蓝色黏液。
1.2?细菌性肠炎的普遍治疗方法:普遍采用40kg饲料添加50g盐酸黄连素,连续投喂5-7天,之后采用40kg饲料添加100g护肝宝,连续投喂5-7天。
2?肠道结构特征及作用2.1?肠道结构特征??鱼类肠道和肠黏膜是和水体连通的开放系统,消化道壁薄,受水温影响大。
鱼类肠道有四层,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