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12年11月第9卷第33期·临床研究·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脑卒中是临床常见急症,对于预后的评估是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1]。

本文主要分析动态脑电图(AEEG )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164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

观察组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48~78岁,平均(58.6±8.5)岁。

对照组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45~81岁,平均(60.1±9.2)岁。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伴发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具体情况见表1。

1.2检测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regular elec -troencephalogram ,REEG )监测,将电极片固定于患者头皮处,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FP1~F7、FP2~F8、F7~C3、F8~C4、C3~P3、C4~P4、P3~O1、P4~O2),单、双导联常规描记。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AEEG 和BAEP 进行监测,具体如下,AEEG :应用英国的维迪公司LIFELINE TRACKIT 动态脑电记录盒,采用FP1、FP2、T3、T4、C5、C6、O7、O8、T1、T2电极接入,按照国际标准放置电极,记录患者24h 内的脑电活动情况;BAEP 方法:将记录电极置于前额,对侧乳突接地,脉宽0.1s ,用耳机给予声强120dB peSPL ,刺激率为11.1次/s ,扫描时间10ms ,滤波带通100~3000Hz ,叠加1000次,重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秦晓云窦长武富春雨张占普吴柒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辅助检查试题及答案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辅助检查试题及答案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辅助检查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的起源和意义。

正确答案:正常BAEP在10ms内可记录Ⅰ~Ⅶ个波,分别源于听神经、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团、下丘、内侧膝状体(江南博哥)及听放射。

正常时Ⅴ波波幅高耸且稳定,部分受检者的Ⅵ波、Ⅶ波可不出现。

2、问答题简述睡眠各期脑电图特点。

正确答案:困倦期脑电图特点为:α解体,α节律消失,频率变慢,频谱变宽,波幅下降;散布不规律的低中波幅的θ波增多,唤醒后可立即恢复至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

Ⅰ期:从困倦逐渐过渡进入睡眠,α解体,α波逐渐进一步减少直至消失;θ波占优势,此期出现顶尖波为特征。

Ⅱ期:睡眠进一步加深,同期可见睡眠纺锤出现,分布于双额、中央区,多为中波幅。

中央区波幅最高。

Ⅲ期:睡眠更深,脑电图特点以不规则高波幅慢波为主,为75μV以上的2Hz或更慢的δ波。

此期δ波占20%~50%。

Ⅳ期(SWS,深睡期):脑电图的特点为2Hz或更慢的δ波进一步增多,达50%以上。

3、填空题SPECT可应用于()显像、()显像、()显像等。

正确答案:脑血流灌注;脑代谢;神经受体4、多选脑脊液细菌涂片描述正确的是()A.细菌革兰染色B.结核菌抗酸染色C.隐球菌墨汁染色D.细菌抗酸染色E.结核菌革兰染色正确答案:A, B, C5、问答题简述ASL成像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ASL的主要优点为不用静脉注入对比剂,其次是扫描时间较短(4分钟)。

ASL图像质量与动态对比剂增强MR灌注成像相当。

缺点为获得的功能信息较少以及图像的信噪比较低。

6、名词解释限局性正确答案:仅见于一侧半球某一区域或某些区域的脑电活动。

7、名词解释DWI正确答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8、名词解释TCD正确答案:经颅多普勒超声是应用超声多普勒原理检测和研究颅内、颅外大血管血流动力学特性的无创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脑血管病的临床辅助诊断。

9、问答题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评定周围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的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必须严格按技术操作要求进行。

脑卒中脑电图诊断标准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脑卒中脑电图诊断标准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脑卒中脑电图诊断标准与临床关系的探讨发表时间:2013-11-11T08:51:48.390Z 来源:《医药前治》第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李源[导读] 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主要起病原因是一种突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李源(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医技科脑电图室 830002)【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脑电图诊断标准与临床关系的探讨,以达到指导临床预防与治疗的目的。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5月脑科门诊患者80例,并且为首次发病的患者进行脑电图,CT,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同时研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实验组。

结论脑电图对于脑缺血敏感,脑电图病理波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脑卒中进行早期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以及一个预防性的判断。

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电波脑电图急性缺血【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011-01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主要起病原因是一种突发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主要诱发因素是因为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形成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在临床表现中表现一过性或是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

[1]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外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在脑血管突发事件中复发率较高,容易死亡。

本文就研究脑卒中中脑电图诊断标准与临床关系相关性进行了探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5月脑科门诊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3]。

实验组男58例,女22例,年龄40~79岁,平均(56.3±1.6)岁;随机抽取5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39~80岁,平均(60.8±0.9)岁。

[2]实验组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诊断脑卒中标准1.2方法采用SW-JH2000AR型脑电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安放头皮电极放于患者双侧耳垂处,在安静状态下记录患者脑电波的状态,患者取坐位。

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评估作用

脑电图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评估作用

维普资讯
医学创新研 究
蠢0 l 。≯ 墨 簪 。 l I 雾
20 0 7年 3月 第 4卷
。 - l - l 曩 露 ≯
第 8期 M D CN N O A I N R S A C E II EI N V TO E E R H
准按 19 9 6年杭州全 国新 生儿会议 “ 缺氧缺血 性脑病 临床诊 断与
分度标准 ” 以及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标准进行评定 。
12 检 查 方 法 .
也有一定作用。 目前将脑 电图联合 脑干 听觉诱 发 电位对 新 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 进行评 估 尚未见 报导 , 我们 自2 0 0 4年 3月 起 由中山市科学技术局立项对其进行研究 , 现总结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死亡的脑损伤性疾病 。其 预后 如何 , 除临床表 现外 , 用脑 电图 应 可对其预后进行评估 , 其主要 侧重 于皮层 功能 ; 干听觉诱 发 但 脑 电位主要反映脑干功能 , 其对新 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预后 的评 估
力降低 , 拥抱反射减弱 ; 重度 1 5例 , 现为 昏睡 、 表 不会 哭 、 会 吸 不 吮母乳 、 肢体肌张力 消失 、 拥抱 反射 消失 。H E的诊 断与 分度标 I
王 文 祥
中山市小榄人 民医院神经 内科 ( 东 中山 5 8 1 ) 广 24 5
【 文章编号 】6 1 72 (070 — 05— 2 17 — 8 120 )8 0 1 0 5 2例新
表现为脑 电图及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脑电 图( E ) E G 及脑 干听觉诱发 电位 ( A ) B E 对新 生儿缺 氧缺血性 脑病 ( I rt b o ma n r e b o ma EG a d BA a e t mo ea e a n r l a d ma k d a n r lE n EP.h b o a a e o EG a d B P i o vo s i e e tb t e 8 h t e a n r l r t fE n AE b iu l df r n ewe n i 4 h m s y f n

电生理学监测在NICU中的运用概述

电生理学监测在NICU中的运用概述

电生理学监测在NICU中的运用近年来,脑监测技能生长十分迅速,其中神经电生理却仍是唯一能够直接丈量脑成果变革的手段。

包罗脑电图(EEG)、定量脑电图(qEEG)、双频指数(BIS)和诱发电位(EP)等。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intensive care unit, NICU)中连续的脑电图监测是发明非惊厥性连续癫痫发作的最佳手段,可用于指导癫痫的临床治疗。

连续的数量化脑电图可以容易地早期发明继发脑损害,并且大概能在颅脑损伤、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长潜伏期的听觉诱发电位在镇静评估和昏倒病人的进展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运动诱发电位可以成为提示病人预后的重要依据。

脑磁图能够准确定位成果皮质,资助评估脑损害。

神经肌电图也是电生理学监测的一支,目前还较少用于NICU 中。

另外,在NICU中,护士和专科医生的培训也需要不绝增强,许多人为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到这些临床技能对付种种临床问题的评估和答复。

本文主要介绍脑电图和诱发电位在NICU中对付相关临床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1.脑电图1.1脑电图监测的根本原理脑电图(EEG)是研究和查抄大脑半球神经元细胞自发放电运动,通过电子放大器并记录下来,客观反应大脑成果状态的一种检测技能。

因其要领轻便无创、代价低廉而遍及用于颅脑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脑电图反应的主要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突触后运动,而不是它们所传导的冲动。

而皮层的节律性运动,如α节律,在相当大的水平上是由皮层下结构,特别是丘脑的运动诱发引起的。

丘脑的起搏点可以通过相应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连接诱发,并保持节律性运动。

同时,传入丘脑的纤维尤其是网状结构又可以改变丘脑起搏点的运动,并对其形成兴奋和抑制。

1.2数量化脑电图通例EEG描记系一种用目测来阐发脑电运动的要领,阐发者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不然不易正确阐发,所以很早就有人试图将脑电曲线用数量来阐发,即所谓数量化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qEEG)。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级对脑创伤长期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级对脑创伤长期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N e u r o l o g y ,2 .D e p a r t me n t f o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Z h u i f a n g H o s p i t a l ,S o u t h e r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2 8 2 ,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P< O . 0 5 ) , 分级越 高 , 患者预后越 差。 结论 【 关键词 】 脑 干听觉诱发 电位 ; 颅 脑损伤 ; 意识障碍 ; 预后
B A E P 能 客观敏感地 反映 中枢神经 系统 功能 , 因
而B AE P分级 科学地反映 了不 同程度 的脑 功能损伤 , 进 而准确预测预后情况 , 具有 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Gu a n gd o n g, CHI N A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i n
Ha i n a n Me d J , J a n .2 0 1 4 ,Vo 1 .2 5 ,N o .1
海南 医学 2 0 1 4 年1 月第 2 5 卷第 1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6 3 5 0 . 2 0 1 4 . 0 1 . 0 0 1 0
脑 干 听觉诱 发 电位分级对脑创伤

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伤残鉴定中的应用

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伤残鉴定中的应用

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在伤残鉴定中的应用李惠清;卢坚【摘要】目的探讨听脑干反应(ABR)和听觉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纯音听阈测定(PTA)之间的相关性及在伤残鉴定中的应用,总结在测试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162例(324耳)接受检测者同时作ABR和ASSR、PTA检测.结果 ABR和ASSR听阈阈值均较PTA高.在刺激信号频率为80、90、99?KHz时(包括平均听力),受试者ABR值和PTA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212、0.6281、0.9299、0.9156和0.7271;在刺激信号频率为0.5、1.0、2.0、4.0?Hz时,ASSR值和PT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62、0.7343、0.8538、0.9343和0.7852.两者与PTA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R和ASSR配合PTA测听较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听力,对于不能配合行为听力测试或行为测试结果不可靠的患者可提供较准确的依据,两者应用于临床互不可取代.【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8(015)022【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听脑干反应;听觉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纯音听阈测定;相关性;护理【作者】李惠清;卢坚【作者单位】529000 江门市江门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529000 江门市江门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伤残患者,来我院接受听力伤残鉴定的患者越来越多。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者)。

听力残疾鉴定标准是以500 Hz,1000Hz,2000 Hz平均听阈作为依据,由于伤残鉴定者多不愿配合主观的纯音听力测试,临床上通常结合听脑干反应和听觉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等客观的检测作出结论。

听性脑干反应(ABR)技术已经逐渐趋向成熟,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成为听力学界客观评估听力损失,明确耳聋的性质和部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为耳聋的定性定量诊断提供客观的测试结果。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类型。

重症卒中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减少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是降低卒中疾病负担的关键任务。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在《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的基础上,结合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指南和共识,参考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制订了《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

该指南针对重症脑梗死、重症脑出血、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重症监护与管理、神经专科管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为重症卒中临床规范化诊治和研究提供指导。

卒中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我国现有卒中患者超过1 700万例,高居全球首位。

重症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负担的主要原因,减少其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是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其脑血管病学组于2015年组织编写并发布了我国首部《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重症专委会也发布了相关专家共识。

此版更新拟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相关指南和共识,参考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为重症卒中临床规范化诊治和研究提供指导。

由于篇幅所限,本次更新主要以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SAH)为代表,未涵盖脑静脉血栓形成等脑血管病,相关内容可参考相应指南。

本版指南基于不同类型卒中重症管理共性,提出重症卒中全程管理的理念,关注重症管理与卒中专科诊治相结合,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为患者提供合理诊治,转重症为轻症,防止发展为危重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我们通过系统文献检索进行证据更新和评价,由神经内科医师和神经重症医师执笔撰写,经过神经内科、神经重症、神经外科和护理等专家多次讨论形成共识,为参与重症卒中诊疗的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化指导。

本指南已注册(PREPARE⁃2023CN0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i t n R sl T esni ly 7 . % )seic y 9, % )adacrc a (4 6 )o E G w r i e ta e l ao az i . elt ls h es it(2 0 bi ,pc it(4 7 fi n cuayr e 8, % t f E eeh h rhnt A g h sniit(19 ) seicy 7 . % )adacrc a (77 )o A Pa teea ai f ri eer ac a es ly 5 . % ,pc it(10 bi fi n cuayr e 5 . % t f E th v ut no ic cr a vsu r B l o c ta l bl l
Co pa e sudy o m bu a or l cr en e m r d t fa l t y ee t o c phaog a l r phy an a d udio y b ̄ i tm e pon eate a u i o noss o tr ns e r s s v l aton ofpr g i f
维普资讯
医药》20 年 3 第 2 08 月 6趁 箜 坦 J —a aM d M—h 0— V1— ,o2 ui i e , a 0 ,o 2 N . H h — r 2 8 .6 — c
动态脑 电图和脑 干听觉诱 发 电位 对重症脑 血管病 预后评估 的比较研究
对 重 症脑 血 管病 预 后 的 评 估 的敏 感 性 (2 0 )特 异性 (4 7 ) 准 确 率 ( 4 6 ) 均 比 B E 7.% 、 9.% 和 8. % , A P的敏 感 性 ( 19 ) 5.% 、
特异 7 . %) I 10 和准确率(7 7 高。结论 &( 5 , %)
【 btat Obet e odtr n n o p r t f c o b l o l te epaorp ya da d o ris m A s c】 r jci T ee eadcm a eeet f m ua r e c oneh g h n u i r ba t v mi eh a ty e r l a ty ne
cicl ee rl aclr i ae Z A GC nMIO Qn ,EBn ea. Ist efN u l y& Dp r et N uo r i rba sua s s H N a 。 A i Y i t 1(ntu er o ta c v de g g, it o og eat n erl m o f — oy T eT i epe o i l B n b , nu 3 00,hn ) g ,h hr P ol" s t eg uA h i 3 0 C ia d s pa o H f 2
dieae s s .Co l i n Amb ao l er e e p lo r p s e ib e sg i c n e te auain o o o i o rt a e e ncuso l u tr ee to n e ha ga hy ha rla l i f a c a v y n i l to fpr g ss fc il e r — n i c

【斌, 周
媛, 宫

AE E G检 测
要l 目的 探讨 并比较动 态脑 电图( E G) A E 及脑干听觉诱发 电位 ( A P 在 重症 脑血管病 患者预后评价 中的 BE)
对 5 例 重 症 脑血 管病 患者 入 院 后 4 内行 A E 2 8h E G检 测 , 同时 4 8h内予 B E A P检 查 。结 果
b a a c a ie e Isv u s s p ro o a d tr ri se e p n e r lv u rd s a . t a e i u e irt u i y b a n tm r s o s . s l s l o
【 e od 】 A b l o et eepaorp y A dt ris m rso s; ri l eerl ac a i ae Pon— K yw r s m u t ye e on eh ga h ; u ir ba t epne C t a cr a vsu r s s ; r o ar l r l o y ne ic b l d e g
rs o s te lu t n o r g o i fciia ee a a c l rd s a e M e lO 5 a in s s fe i g fo c iia ee r e p n ea va ai fp o n sso rt l c rbrlv s u a ie s . o c tlds 2 p te t u rn rm rtc c r b a l l v s u a s a e we edee td wih a l ao l er e e p a o r p n u tr r i tm e po s n 48 h ur fe os i a c rdie s r tce t mbu tr ee to n e h ga hya d a di y b anse r s n e i o sat rh p — l y l o
干 听 觉诱 发 电位 。
动 态脑 电图检查对重症脑血 管病 患者 的预后评估 有意义 , 价值优 于脑
【 关键词】 动 态脑 电图;脑干听觉诱发 电位 ;重症脑血管病;预后 【 中图分类号】 R 4 ;7 1O 4 7 3 R 4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4 (0 8 0 - 9 -2 0 87 4 2 0 ) 20 50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