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论文---文珍珍

合集下载

2007区小语优秀论文选摘13

2007区小语优秀论文选摘13

有趣的活动有趣的学习一年级上册语文活动课操作之我行劲松小学朱华平摘要: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形成活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全面和谐完美、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语文活动课是一种新的活动课程体系。

它依托于语文教学,依托于活动,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和实践空间。

一年级的语文活动课更是一块充满探索的领域。

关键词:活动课、有趣、有效、启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学习。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实践性的体现,也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那如何使语文活动课受到一年级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的青睐呢?我觉得首先要做到设计者心中有底——语文活动课到底是怎么回事?设计者要有自己对活动课的定位和想法。

其次要照顾学生的需要,要根据实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设计,这也是活动课的重点。

最后要有一定形式的反馈,激发学生活动的成就感和兴趣。

通过近四个月的操作,我有了一点体会。

一、语文活动课的定位(一)目标定位语文活动课是活动课的一种,但又不仅仅是活动课,而是“语文+活动”的课程。

它突出表现为语文学习在活动中进行,让活动贯穿始终。

为此,在设计语文活动课的目标时,既要将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目标有机整合,又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发挥活动的多重功能,使每项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的活动课,还有一个关键的起始目标:让孩子喜爱语文、喜爱学习。

(二)主题定位语文活动课虽然没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但绝不等于可以放任自由,随心所欲,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问题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问题

教育论坛Education BBS■ 文真真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升,鉴于此种情形,我国为了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正不断开展着教育改革,并且也越来越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今我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言文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问题;对策如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各个领域均在不断加快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此种情况下不仅英语越来越受重视,我国汉语言也在世界上引起了新的语言潮流,当代社会越来越多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在学习汉语言,鉴于此种情况我国更应不断提升该专业教学能力,促使其不断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虽然汉语言是我国本土语言,并且近年来教育改革措施使得该方面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

1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1.1课程设置不完善我国高校往往存在多种专业,除必修课程外也有许多选修课程,然而如此多种类的课程中,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十分不合理,不仅存在总课时明显少于其他专业课时的情况,同时也存在实践课时不足的情况,两种情况综合到一处即形成了理论知识储存量不足,而实践能力也无法提升的局面,对于该专业今后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尤其对于今后欲从事此方面工作的学生而言。

1.2学生认同感不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我国学生而言既陌生又熟悉,很多学生对于此方面往往一知半解,既不能够说学生完全不懂此方面,却也不能说学生精通此方面,而正是如此“尴尬”的关系使得众多学生对该专业并不十分认同,认为学习该专业对自身未来发展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而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小学语文论文朗读,语文课绽放的一朵花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朗读,语文课绽放的一朵花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朗读,语文课绽放的一朵花人教版新课标《诗经》谈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古人对它阐述为:“动声回音,长言为咏,做诗比歌,故言吟咏情性。

”古代无论是文人墨客因诗性大发而“朗咏长川”,还是私学书堂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都说明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行式。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应让语文课“读”占鳌头,让“读”弥漫语文课。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积淀语感的重要前提,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

一、朗读语言,训练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朗读语言,也是在感受作者的思维。

通过有声的朗读,梳理出作者写了什么,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这既是在感悟语言的逻辑、有序,更是一项思维的训练。

以《数星星的孩子》为例,文中写了张衡爷爷的一段话,知识性强,内容丰富。

“孩子,你看得很仔细。

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还给起了名字。

”“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

离它们不远,有颗最亮的星,叫北极星。

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

”学习类似蕴含科学知识的语段,就需要反复朗读,既要读懂爷爷说了些什么,又要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联。

这既是在学朗读,也是在练思维。

朗读可设三个层次:一读,读懂爷爷说的三层意思:①肯定张衡的说法;②强调星与星距离不变,古人为其分组起名;③介绍北斗星和北极星。

二读,读明爷爷的话顺序不能打乱,有内在的逻辑性;三读,内化爷爷的语言,尝试用自己的话学着爷爷的样子讲一讲。

再以《四个太阳》为例,作者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视野画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作者为什么要在不同季节画不同颜色的太阳呢?这既是读点,也是思维的训练,沿着这一问题思考,朗读重点就会落在:①“我”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②“我”为什么画这种颜色?读懂了内容,也读懂了作者的思考,读懂了“是什么”,也读懂了“为什么”。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探讨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探讨

不够 ,显得拘谨 ,不 自信 ,集体 朗读更能激发孩 生对语 言 的领 悟能 力 。
子朗读的热情。另外 ,在班级创设朗读竞争的氛围 ,
3.合作共读。学习不是孤立 的知识获得的过
形成一股喜爱朗读 的风气 ,也有利于促进他们朗 程 ,课堂更需要合作 。合作的效果是一加一大于
读 水平 的 提 高。
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积极引领 ,带着孩子们
同桌互读 ,找搭档读等 ,让稚 嫩的声音连成一片 走进 文字 的殿堂 ,调动他们的各种感 官去触摸文
琅 琅 的读 书声 。
字,在多样的学习方式 中提高朗读的能力。希望
2.竞争赛读。争强好胜和善于表现 自己是低 他 们 在 语 文 这块 广 袤 的大 地 上 ,像 太 阳 花 一 样 ,
老师的命令 ,学 习效率不高。我 国新课程改革 的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善于设计丰富多
深 入 ,要 求教 师 及 时 引 进新 型教 学 模 式 ,构 建 平 样 的 口语交 际训 练形 式 ,敢 于求 变 ,敢 于创 新 ,选
等 、和谐 、民 主的师 生关 系 ,拉 近师 生 间 的距离 。 择针 对性 训练方 法 ,鼓励学 生 大胆表 达 。语 文教 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开展大量 的朗读与阅读
时期 内,大多语文教师应用传统教学方法 ,将学 训 练活动 后 ,还 要 引导学 生学 以致用 ,将其 所掌 握
生置于被动的学 习地位 ,强行将语 文知识灌输给 的语 言文字 应用 于实践 操作 当中 ,实现 提 高学生语
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切身体验 ,学生只是遵从 文核 心素 养 的 目标 。在小学 语 文课堂教 学 中 ,为 了
要利用课余时间到学生 中间 ,倾听学生的学 习心 要为学生设计大量的阅读与朗读活动,从而增加学

2007区小语优秀论文选摘

2007区小语优秀论文选摘

理性看待小学高段教材中的修辞现象靖江一小龚国庆一、存在的困惑所谓修辞现象就是修辞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具体的语文现象,具体地说就是文章中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

小学阶段不应该讲修辞知识,不考修辞知识,这是众所周知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不讲修辞,但是在课文当中又存在着大量的修辞现象,存在着大量的经过修辞的言语,这些言语都称得上是表达效果好的言语。

面对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这些语言中的珍品,我们可以弃之不顾或置之不理吗?如果“顾”了,如果“理”了,却不能讲有关的知识,即讲亦难,不讲亦难;教不是,不教亦不是。

这就将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的教学置于两难的境地,于是出现了矛盾:一方面是课文中存在着大量的修辞现象;另一方面就是小学生尚不具备系统地学习修辞学理论的条件。

怎么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如何让学生既完整地体会到了言语的表达效果,同时又不涉及或很少涉及修辞的理论,这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案例:《开国大典》当中有这么一处描写: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轰雷似的的掌声。

有学生在自学之后提出:老师,课文写了‚全场肃静‛还会听到有炮声,这是不是个病句。

教师一下子愣住了,凭感觉课文的句子不会有问题呀,作者的用意是估计要体现出全场肃静,人们专心关注开国大典的仪式。

但怎么跟学生讲清楚这个问题,使他们不再困惑地猜测这句子是否自相矛盾,教师也束手无策。

其实,这在修辞中叫做舛互。

舛互这种修辞方法是指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

看似悖于事理实则符合常情。

舛互的作用在于强调近乎矛盾对立之中的某一方面,使之更为醒目、突出,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不了解舛互这种修辞方法,就有可能误认为它是个病句。

既然什么也听不见,非常安静了,哪里还有什么声音?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表达效果,难道能大讲舛互的含义及特点,舛互的类型,舛互的修辞功能吗?又是全部、又是部分,又是肯定、又是否定,又是矛盾、又是对立;学生哪里能听得懂,这样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多角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多角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劭2019•四月(上)教育研究学刊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多角度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张娅丽(贵州省纳雍县中岭镇同心小学,贵州毕节553302)【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收入的增长,如今的孩子已经无法与几十年前的孩子相提并论了。

因此我们不能再以过去孩子的发展进程来确定如今的小学生,而是要深入观察学生行为和语言来判断如今学生的发展特点,并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能力培养,这样写出来的才是最真实、最能打动别人的好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教学培养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54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习科目之一,而在语文教育中,作文占据了较大的地位。

作文是综合了对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等的考察,还包括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三观的了解。

虽然小学生的心智在高速发展中,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的片面性等多方面仍然是有局限的,教师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利用合理的方式去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小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上存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足,而小学生中出现的两极分化严重也正是因为能力发展的快慢不同所导致的。

当今小学生语文的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如何从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正视并找到解决答案的两大问题。

一、当今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特点(一)言语发展小学咅文中考察的最多的就是孩子的言语发展。

言语发展包括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以及对语法的运用。

在小学的阶段,孩子对语言的细微差别已经开始掌握.并进入了书面语言发展时期;词汇的增长极快,对词义的掌握更为精确,并且语法的运用更为合理,语言的表达也更为灵活生动。

(二)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是指孩子在出生后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具体而言,认知发展是个体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系统的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

在语文阅读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

在语文阅读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

教学篇•经验交流“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

教授学生写作难,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中经常碰到的棘手问题。

对于作文指导,大家各有见解,其中不乏行家们行之有效的指导学生写作的方式,但是,我不想舍近求远,偏离平常的课文教学,我认为把平常的专题作文教学内容融入阅读类课文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是语文写作教学中一种有效途径。

一、利用文学阅读类课文的教学,传授写作方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写作,拥有兴趣是入门最好的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第一要做的就是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就是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写作灵感,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写作,愿意写作。

学生写作难,首先是无话可写,无事可写,而我们语文教师经常对学生讲的是“写难,抄(借鉴)也难”。

多是让学生广泛阅读教材外的名篇名著、优秀作文来积累写作的素材,写作时把思维延伸向教材外的文章,这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对教材中文章的运用,也就是在阅读课文教学时只注重字词音、形、义的理解和主旨分析,只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最多是空讲一下文章抽象的写作特点,真正能让学生用于写作实践的很少,使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训练脱节。

而利用阅读课文教学融入写作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以我们在阅读课文教学中应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把课文中的选材和学生生活体验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写作方法上的立意、构思,选材的指导固然重要,但语言表达尤为突出,很多学生心中有话说不出,就是语言缺乏,也就淡化了写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语文教材中优美的文章和片段,作为写作时的语言材料备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必须让学生多读课文,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报刊,阅读名家名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让小学语文“真”起来论文

让小学语文“真”起来论文

让小学语文“真”起来“在撰文批评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篡改安徒生童话和剽窃王安忆文章之后,《收获》杂志社副编审、作家叶开昨日继续发力,在其博客上撰文称小学语文教材还大肆剽窃篡改巴金等名家作品。

叶开将教材中巴金《鸟的天堂》课文与原文作对比,证明巴金作品遭到篡改,他认为这样的篡改,使得学生读到的课文,是被掺假的作品,原文的精髓已经被抛弃。

叶开说:‘牛奶的三聚氰胺伤害孩子的身体,垃圾课文则败坏他们的智力和精神。

”’网友们近日对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解剖。

据天津《城市快报》报道,自由研究者郭初阳集合了20多位中小学语文教师成立了一个民间团队——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是“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儿、找茬儿”,并“弘扬现代公民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要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好语文,好的课本、优质的教学方法、适合孩子们就学的环境,那才是重中之重。

而这些要在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下进行:那就是课本和教学过程要真,不管是《鸟的天堂》,还是剽窃篡改名家作品,这问题对孩子们固然很重要,但根子上还是大人的事。

所以要让孩子真,就要有小学语文的内容真,要有编写教材的人真。

有了叶开、郭初阳等人的较真,中国小学语文幸甚!中国小学生幸甚!郭初阳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发现了《爱迪生救妈妈》里的谎言,认为其内容极其荒谬!课文内容是这样的: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

医生苦于房内只有几盏油灯,无法进行手术。

刚满7岁的爱迪生,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让医生在明亮的反光下,为妈妈成功进行了手术。

它附带提示孩子们:所有有成就的伟人,都有着美好的品德。

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念大二的何易接受郭初阳的委托,对其故事的真实性作了详细的调查:却查无此事!阑尾炎这个词从1886年开始使用,而爱迪生7岁时是1847年,当时并无这个手术的概念!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 为了增强说服力,虚构名人故事,是一种策略,还是向童心中种植的一棵毒草?查《自己去吧》《陈毅探母》《地震中的父与子》《冰花》等课文,内容不是极夸张之能事,就是有不合理的情节。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探索篇•教学研究群文阅读教学是围绕中心话题来选择数篇文章,通过教师的指导针对话题开展阅读并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

在群文阅读中,话题是阅读的核心,多篇文章是阅读的载体。

通常,一组群文要围绕总话题开展分析和讨论,总话题还可以分为几个小话题,话题内容一般是开放性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话题进行积极的分析和交流,促使学生形成对于文章内容的个性化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由于阅读的文章是由数篇文章构成的分散性内容,教师要根据话题需要对文章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群文阅读的中心内容,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社会的知识获取呈现明显的“碎片化”特征。

在初中生群体中,学生的阅读内容基本以语文教材为主,课外阅读范围狭窄,阅读量偏少,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而群文阅读教学恰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通过选择教材相关篇目开展群文阅读能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有效收集、分析和运用阅读内容,不断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为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弥补作用。

但是由于群文阅读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实施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教师没有建立群文教学意识,阅读教学仍以单篇阅读为主。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都是针对单个篇章的解读,语文教师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

二是教师对于群文教学运用能力较差,没有真正整合不同篇章中的知识内容,对群文阅读进行整合研究,因此不能充分发挥群文教学的优势。

三是缺乏群文阅读的评价办法,很多教师仍然以考试和练习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不能真正反映对于群文阅读的反馈。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一)结合教材内容选择群文话题群文阅读教学应当围绕特定话题来展开,因此围绕话题来选择阅读文章是基础。

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篇教学模式,按照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话题内容来重新组合文本,使单独的文本能够以逻辑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围绕中心话题来开展阅读教学。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韦彩东(南丹县中堡苗族乡拉纳小学 广西 河池 547221)ʌ摘要ɔ 语文学科其实是一门具有实践性语言类的学科,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性,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㊂在当前持续推进新课改,要求学校的教师落实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小学而言,语文教师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农村小学在教学资源㊁教学环境方面和城市学生相比较都要显得差一些,因此教师就需要更加的重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的核心素养㊂在语文的教材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素养的理念和人文素养的精神,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将此进行整合,从人文发展的不同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更好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㊂ʌ关键词ɔ 农村小学;小学语文;人文素养ʌ中图分类号ɔG 645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672-7851(2021)04-0018-01引言在现目前都在提倡人文素养的全民提升,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决定着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学校应该切实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作用,并且在教学的时候能够重视基础的教育工作㊂对于小学的语文学科来说,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㊂小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教学的内容相互结合来制定合理㊁科学的教学方案和策略,将语文中的教育功能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人文素养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这样能够有效的探索到有利的途径来丰富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强化他们的人文素养㊂一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能够改变他人对他的看法,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高低都能够改变世界对我国的看法㊂在当前教师教育最为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有素质教养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㊂语文学科是我国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并且学习好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奠基石,对于小学的教育来说,语文对于学生思想的启蒙是起着更为直观的作用,在当今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对于知识的生搬硬套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所以在小学的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㊂二㊁明确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目标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开展人文教育的时候,应该要明确教育的关键目标㊂一是要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㊂二是要确保学生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时候,教师能够对人文教育进行再次创新和优化,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㊂教师要侧重于创造能力㊁责任感方面的培养,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定为人处事的哲学㊂同时,教师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能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能从小学生的审美素养㊁人格素养㊁礼仪素养等层面,最大化挖掘课本中的人文知识内涵㊂从而,确保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学目标的精准性㊂三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1.充分利用教材,实施人文教育㊂小学的教材中是由很多篇文章组合而成的,里面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历史㊁哲学等方方面面,大部分文章中的内容都能够将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反应出来,对社会㊁对自然等的见解,能够将作用的真实情感体现出来,蕴含了丰富的人文资源㊂教师需要以教材为载体,深入挖掘课本中蕴含的人文底蕴传授给学生,这种方式是增强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学生接触人文修养感知最直接的一种方式㊂比如,教师在教学关于‘草“这篇文章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非常有名的一句诗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来进行展开延伸讨论,教师可以生动地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无论之前经过怎样的焚烧,只要春风一吹,遍地青草,又会重新成长㊂青草本身所具备的顽强的生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㊂我们每个人的实际经历当中都会遇到失败挫折,在面对这些困难时,我们应该勇敢地抬头,顽强地进行抗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㊂通过围绕课文来展开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让教学活动内容贴近实际,并且真正突出基于教材不局限教材的特点,让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㊂2.加强实践,获取真知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展实践的活动,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并且也有利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各个方面的你能力㊂小学的语文教师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走出课堂,和社会进行亲密的接触,去探索和描绘生活中存在的事情,从而能够抒发学生的情感㊂比如,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知识的竞赛活动,这样能有效的促使学生融入到这个活动中去,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和探究语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去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排练一些剧本,可以是比较经典的剧情,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故事进行续写,从而开展辩论会等相关的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㊂除此之外,小学的语文教师还应该充分的借助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开展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人文素养专题的讲座㊁开展人文素养交流和评论等不同类型活动的方式,从而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并且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㊂小学的语文教师不仅是要深挖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养知识,还需要从自身做起,主动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㊂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隐形的主体,或者是一名引导者,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好伙伴,陪伴着学生,这种方式也能够提升农村小学生的人文素养㊂参考文献[1] 张广杰.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21).[2] 杜春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67.81。

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语文的学习是进行各科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后,才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关键字: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师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一项任务,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学到知识的目的。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当今社会提倡的教育为“生本”教育,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当中,主要以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随着老师所讲的进度听讲这一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过于刻板、不生动,许多学生容易在听讲的过程中走思,不能全神贯注的进行听讲。

因此,应该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以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比如一年级的新生差异很大,有的都会了,有的什么都不会,可以经常让能干的孩子当小老师,孩子们学得很认真,教的孩子也得到了满足。

在学习一些说明文或者童话时,多数学生早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如果还是一一讲解,势必让课堂枯燥乏味。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在学生有疑问处进行讲解,效率会大大提高。

例如学习《鲸》一文时,可以和本单元的《松鼠》整合一起完成,提前布置预习题单:(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两篇文章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3)两篇文章的异同有哪些?当学生把问题暴露在老师面前的时候,就是老师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困惑之处。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其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学习小组合作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特征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小学语文论文-语言文字训练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语言文字训练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语言文字训练之我见人教版新课标一激情诵读,积累语言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有效方法,叶老曾誉之为“美读”。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读,反复读,以此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以如诗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一副桂林山水的秀丽画卷,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陶醉大自然之情。

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接着引领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也可让有幸游览过桂林山水的学生谈谈真实感受,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

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甚至流利诵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水到渠成地将自己与优美文字联系起来,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可以理解词语的内涵,领悟作者写作的情感和目的。

比如《我们爱你啊,中国》,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但是所有的内容以现代诗的形式出现,要引导学生弄清整首诗的主题、内涵就要反复朗读,在读中了解祖国的可爱之处?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祖国的幅员辽阔,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祖国的精神?对一些词语如:“巧夺天工、巍峨、浓妆淡抹”,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是祖国有代表性的风物。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

反映了中华民族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的精神,当读到这些词语、句子时,每个表现出的是自豪、是骄傲。

在悟情的基础上自然地理解祖国的可爱之处,然后让学生举例畅谈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别是班级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要让他们说说家乡各种风俗、美景、特产等,让本地的学生说说家乡这几年的巨大变化。

最后以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奋发开拓等词来提纲挈领地串连全诗,复述诗句,达到以读悟情、以读解词、以词概文的目的。

二、想象训练,读写融合《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文本,看看哪些语句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大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这样对学生的训练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1年第5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阅读教学逐渐变得形式化、功利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对阅读教学也就产生了不利影响。

现如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要传授给学生课本上基础的字、词知识以外,还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能力,就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都会受到客观教学设施和硬件的制约,阻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生动展现。

虽然教师能够在课前做好详细的教学准备,但要想获得既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那么课堂教学方式就不能千篇一律了,需要一定的创新。

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少主动去学习或预习课文内容,大多都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由此可见,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教师的教学背离教学目标,最终也就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及目的。

2.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受教育环境的影响,学生家长很少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看书阅读的良好习惯,更不会给孩子树立阅读榜样,因而导致学生本身就缺乏有效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一个教师负责一个或多个班级,导致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也就无法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偏低。

3.阅读范围狭窄小学生虽然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实际上他们接触的事物并不多,导致他们受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对大量文字性的文章产生任何兴趣。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注意到这一点,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固定的阅读素材,尤其是在题材的选择方面,更是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给学生理解文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影响阅读教学效果。

立足文本,训练语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立足文本,训练语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3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既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可以为语文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一、营造语言训练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热情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随着自己的教学节奏学习知识,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或倦怠。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合作互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于语言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大意,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极为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再加上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所获得的启示,纷纷踊跃参与课堂提问。

这时,我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语言表达时间,让学生逐一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获得了有效的语言表达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达的快乐。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能力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及教材的束缚,不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创设交流沟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相应的语言交际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积极参与对话和交流,从而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另外,教师在给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时,还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人物环节,促使学生语言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加深学生对课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学生内化所学语文知识。

重庆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庆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重庆市第四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论文名称《对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几点思考》区县綦江县学校南州中学类别中学语文姓名池芳联系电话48986371邮箱地址qjcw1213@对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几点思考綦江县南州中学池芳 401420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泛,见多识广的他们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也更显个性,对老师的要求尤其是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标准也不再只是博学多才了,还要风趣幽默,亲切和蔼而又不失时尚,难怪语文老师常常慨叹:这语文老师实在难当,尽管如此,作为一位新时代的语文老师,我们以不得不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位好老师,怎样教才能使你的语文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怎样交流才能在学生心田激起灵动的火花,怎样教导才能让学生因你的存在而受益终生。

回顾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思考很有必要。

一、力争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而大写的人,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一个正直、善良、有慈爱之心的人,总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而一个尊重每位学生,平等爱护每位学生的老师更会受到学生的宠爱。

试想,一个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和只关注家里有钱有权的学生,他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吗?更何况,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除了要担负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的任务外,还要担负培养学生优良人文情怀的重任,而一个老师,本身如果就有一种谦虚谨慎,勤学上进的优良的教学作风,有一颗宽容善良、善解人意的同情心,有一种驱恶扬善的正义之气,那么他的一举一动肯定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无形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要有对语文教育无比热爱的美好激情。

如果语言教师自身都古板、僵化,缺乏对生活和教育的激情,你又怎么能不断进步,你的课堂又怎么能鲜活生动呢?学生又怎么能从你的教学中获得灵感呢?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意识训练自己对语文教育无比热爱的美好激情。

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把语文教学当成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看待,而不仅仅是把它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二要把你的学生当成延续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来看待,而不仅仅是把他们当成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布时间:2022-07-15T02:11:46.16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3月5期作者:黄敏球[导读] 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人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黄敏球崇阳县白霓镇中心小学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人文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实际教育环节当中,教师就应该秉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落实新课改的相关标准,做好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工作。

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以及智力等还没有发育完全,教师关注学生正确学习态度等的养成,不仅能够保证深入掌握所学内容,而且更是接下来健康成长的关键。

针对人文素养课堂教学构建的重要性,文章接下来将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人文素养;必要性?;引文:小学语文属于人文性特征十分明显的课程之一,该教材中所包含的人文素养极为丰富,基于此特点,在开展教学时语文教师除基本的文化技能与知识传授外,也应特别强调传统文化渗透及人文素养提升,以此拉近民族语言与文化间的距离,同时也为小学生后续学习奠基。

但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会更倾向语文常规性知识教学,反而是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人文内涵多有忽视,该种情况不仅对学生成长极为不利,同时对其感受中华文化也有诸多限制。

所以为了有效地改善此问题,语文教师需对教材深入剖析,精准找出人文素养的渗透点,以此确保课堂教学能够与人文素养提升充分结合。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要想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语文教材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需要教师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对其中涵盖的人文精神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分析。

针对小学语文教材来讲,期间涵盖的所有内容,都是行业人士多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不仅包括大量的知识点,而且也能够对学生思维以及素养等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最为关键的是,站在语文教材视角下,深入探究人文性的内容,更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最有利的法宝。

在接下来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工作,以教材为出发点开展教育时,就应该做好全方面的研究。

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

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

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发布时间:2021-03-08T10:26:24.2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作者:陈银环[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语文素养陈银环陕西省渭南市经开区渭南中学 714000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语文素养【关键词】初中语文;主动探索意识;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5-01引言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是想要帮助学生扎根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语文学习的意义,熟悉语文的学习特点,形成主动参与探索语文的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个长远发展的机会,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一、引导独立思考,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能力,学生有了自主学习意识,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能够独自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批改作文基本是由教师来完成的,面对学生众多的习作,教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作文评改后的质量也不太理想。

并且,这种方式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没有太大的帮助,难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语文期末复习之我见

小学生语文期末复习之我见

小学生语文期末复习之我见
刘珍珍
【期刊名称】《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年(卷),期】2012(000)016
【摘要】期末考试是一个学期以来教和学的总结,通过考试反思平时的教学行为,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改进和调整以后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置。

【总页数】1页(P299-299)
【作者】刘珍珍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平县城内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中学数学期末复习方法之我见
2.基于前测:提高期末复习的针对性——以浙教版
教材二年级上册期末“应用问题”复习为例3.小学生语文复习之我见4.联系拓展,
构建“前后一致”的期末复习课——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从线段的中点
谈起”期末复习课为例5.明标定向,精准施策,上好期末复习课--基于期末复习阶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微调研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议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发布时间:2021-05-21T09:48:28.037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作者:孙蓓蓓[导读]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不仅是为小学生奠定基础的学科知识,更是小学生逐渐树立自身正确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

因此,小学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小学生这一关键阶段,采用多样化教学思维,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中心学校孙蓓蓓 246131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不仅是为小学生奠定基础的学科知识,更是小学生逐渐树立自身正确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

因此,小学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小学生这一关键阶段,采用多样化教学思维,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

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策略前言:随着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逐渐重视,小学语文课堂逐渐成为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现如今仍然有部分教师缺乏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观意识,在日常开展教学过程中,仅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论知识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的。

进而造成教学方式与教学重点逐渐偏离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受到影响,降低课堂教学实效性。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落实新课标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优化创新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课堂,利用语文学科优势着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以及树立良好的道德思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一、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人文美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教材中借景抒情或景中有情的语文课文,语文教师应当着重对教材中优美的词句进行细致地分析与推敲。

并且充分把握好文章中的韵味与美感,引导学生通过对文中优美的词句的揣摩与品味,完整地理解文章的寓意,充分感受文章的美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偶然间翻到《光明日报》里的一篇文章,看完之后,深感痛心。

报道中写到,在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

看到这样的数据差异,我不禁思绪万千,作为一个人才大国,为何作为祖国未来的孩子们创造力如此低下。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创造力更多地体现为想象力。

创造力的匮乏,也就意味着想象力的匮乏。

那么,究竟是什么束缚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影响了创造力的培养呢?作为一名刚刚踏入教师行业的新人,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一辈子去思考、探索。

以下,我将结合自己浅薄的教育知识和实践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无法“断奶”,依附教师“想象”现象严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新课程的一大理念。

素质教育也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时代的重点。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发现,学生们在想象力存在很大的欠缺,大部分同学按部就班,一个班级的创新负担落在个别能力较强的同学身上。

回想一下班级学生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句子,“下课了,有的……,有的……,还有的……。

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啊!”“教室安静极了,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空飞过一群大雁,一会排成人字行一会排成一字行。

”“捡钱了的话,脑子里总是会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快还给失主,另一个说,你今天也很累了,买一个冰棍吧!”“小学的运动会上,一定会有人摔倒再爬起来,虽然是最后一名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

”全部学生里会有80%的孩子叫小明,还有会有叫小红或是小刚,反正他们都是小字辈的。

这样的作文模板,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从我们的90年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试想想,二十几年已经过去,为什么这样的模板还能经久不衰,这无疑是孩子们思维的禁锢。

那么真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下面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位老师教《草》的课堂纪实:有个学生把春风画成了黄色,老师问其原因,他说:“当春风裹着黄沙时,它是黄色的。

”老师给与这位同学肯定
的评价。

另一个学生不同意,说:“春风应该是绿色的,是大自然染绿了春风。

”老师对他的说法也大加赞赏。

又有一个学生说:“他们都不对,春风是彩色的。

因为他带来了五彩缤纷的花朵,绘出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画卷”老师又马上肯定了他的想法。

所有这些学生的想法和说法都是现实的、正确的和美丽的,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

老师巧夺天工,将他们的各种思想汇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风图。

想象是灵魂飞翔的翅膀,作为教师,我们应是孩子们学习的积极引导者,让他们自己动脑去想象,去创作,而不是只会拾人牙慧。

二、教师需转变观念,走出“权威”城堡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低下?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多位专家指出,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

循规蹈矩,唯“标准答案”是从,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得学生一个个迷信标准答案,认为凡是书上说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师讲的都是正确的。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已经丧失了创造能力,成为了知识的复印机。

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赏析课,我让同学们仿照给出的例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然后进行全班交流点评。

其中念到一个小男生写的例句时,感觉很奇怪。

他写道:小草生机勃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听到这句话时,同学们都纷纷皱起了眉头,说小草不可能会发亮的。

而在我的印象里,小草也不可能会发亮,这是违背生活常识的。

于是我就以此告诉同学们,写作时一定要有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不能凭空想象,要真实可靠。

当时,这位同学不服气的小声嘀咕说,我真的看到过叶子发光。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形式,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这件小事是太正常不过的一个小插曲了,很快就被我们遗忘了。

但上次周末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当时周末,恰逢大雨,我借此闲机坐在窗台前发呆。

突然,一大片青翠欲滴的嫩叶映入眼帘,它们被雨水冲刷过后变得一尘不染。

雷阵雨说过就过,随后又是骄阳似火,阳光普照。

在阳光下,我看到刚刚那片片嫩叶绿的耀眼,闪闪发亮,富含生机。

这时我终于明白了那个孩子写那句话时的感受了。

他偶然间独一无二的发现却被别人否定,一个孩子细腻的观察和想象就这样被我们的无知和狭隘给扼杀了。

作为教师,我承认自己思维的禁锢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也会不自觉得会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旧式思维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基于此,教师如何才能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我认为开启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需要过自己的“心理关”,去除自己的权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面对他们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们第一件事情不是按标准答案去评价对错,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其回答的出发点。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要设置具体的情景,循序渐进,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发挥想象力,探寻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顺应学生的天性,积极引导
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首要的原则是保护学生的天性。

学生的天性都是好玩的、爱动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他们能更好的学习的一个心理基础。

在上学期学习《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时,我安排了一项作业,让同学们去摆地摊卖东西,体验一下挣钱的辛苦,明白父母的不易。

对于这项作业,孩子们当然很开心,因为这项作业不用动手去写,而且还可以趁机出去玩耍一下。

可是在一次活动结束后,很多孩子放弃了,或是因为他们抱怨这项工作太难了,在寒风中站了一上午,只卖出去几十块钱,还不够成本呢;或是因为父母的反对。

但有部分孩子坚持了下来,一晃眼两个月过去了,他们还在坚持,每次看到他们在寒风中被吹乱的头发,被冻的红扑扑的小孩,我就知道这些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明白了坚持的可贵性。

在这宝贵的两个月中,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从前上课的话唠突然变安静了,从前那个大手大脚花钱的孩子已经开始跟我讨论卖东西时如何控制成本了,从前那个父母眼中娇滴滴的小公主知道给爸爸妈妈端洗脚水了.......我没想到,这种活动式的课外作业,能有这么神奇的功效,但也因此明白了,顺应孩子的天性,选择他们喜欢的事情去做,再加以积极的引导,定会让他们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曾经在书上看到过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个顽皮的学生在摇晃小树苗,旁边的一位街道大妈正在用高声训斥的方法镇压,可孩子还在做着鬼脸继续摇晃。

这是一位经过的老师看到这个场景。

只见他轻轻走到树边,把耳朵贴在树干上,脸上露出了伤心的表情。

学生问:“喂,您在听什么?”老师把学生抱起来,让他也贴近树干,说:“你听听,小树在说话。

”学生说:“我没有听见什么呀!”老师说:“那是你没有用心。

小树明明说你刚刚把它摇的难受极了,根都快要折了,它让我告诉你别再摇它了,等他长大了就为我们遮风挡雨。

”学生又听了听,说:“我听到小树说,不要摇我,不要摇我!我很疼!”老师笑了,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是一幅多美好的画面啊!
孩子们来到人间的时候,心里还有一扇窗户开着。

这扇窗户就叫天性,只要它开着,孩子们就会看到千奇百怪的风景,画出五彩斑斓的画卷,而我们的教育的工作就是,让这扇窗一直为我们敞开,让孩子们沐浴到更多的阳光雨露。

总而言之,创造力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孩子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

作为新世纪的新型教师,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更重更艰巨。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去创新,孩子们也会随着我们看到一片更蔚蓝的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