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生活”理论和胡风理论的比较

合集下载

现代文学个阶段思潮

现代文学个阶段思潮

现当代文学部分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主潮:文学革命(主要表现为启蒙和批判的文学、感伤情调、个性追求)代表性流派社团和文学主张:《新青年》、胡适“八事”、陈独秀“三大主义”、周作人“人的文学”;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沉钟-浅草社、湖畔诗派、学衡派、甲寅派;问题小说、乡土小说、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叙传”抒情小说、零余者形象、浪漫抒情小说。

一、文学思潮与运动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倡导“民主”与“科学”。

1、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猛烈批判与抨击、矫枉过正的文化策略、理论的全面批判与实际的不可能)2、文学革命的成绩(白话文、思潮流派、理论建设与创作成就)3、文学论争(与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论争)4、胡适(八事)、陈独秀(三大主义)的文学主张,周作人的理论贡献(人的文学)5、社团流派的建立: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沉钟-浅草社、湖畔诗派二、鲁迅1、《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倾向、人物形象、艺术手法2、文学史上对阿Q形象的意义的不同阐释(分时段具体分析)、精神胜利法3、从《野草》看鲁迅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三、第一个十年小说概况1、问题小说(表现社会人生,关注人的价值,冰心、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2、乡土小说(描写故乡农村生活,多表现农村的破落衰败,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许钦文)3、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叙传”抒情小说(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侧重作家心境的自我暴露,取材于作家的个人经历、遭遇)4、零余者形象(郁达夫小说所创造的一类抒情主人公,五四时期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四、郭沫若1、《女神》: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追求个性解放,具有叛逆精神;也是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展现)《凤凰涅槃》鲜明的时代精神(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对理想社会的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和叛逆精神)和浪漫主义特色(气势和激情、英雄主义的色彩、诗歌形式的绝对自由)《女神》在新诗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影响2、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结合《屈原》等作品看郭沫若历史剧的基本风格(与现实社会相关的题材、发掘历史人物与新时代的精神相通、浓烈的抒情色彩)五、新诗1、湖畔诗人(汪冯潘应《湖畔》,爱情诗清新明快气息)、小诗(冰心、宗白华即兴短诗)2、冯至的诗《雨夜》(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3、前期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和谐、均齐。

鲁迅自考 名词解释

鲁迅自考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

2、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内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歌。

3、“京味”小说老舍创作的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小说,被称为“京味”小说。

其京味首先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

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及对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

4、“时代女性”“时代女性”指茅盾初期小说中出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茅盾以她们为代表,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中国社会里的复杂精神状态与艰难求索的心路历程。

5、主观战斗精神理论胡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主观与客观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即相生相克的过程,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

6、曹七巧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女性形象。

在金钱、情欲的双重扭曲下,精神几近疯狂,使自己及儿女的命运陷入怪诞、不可理喻的悲剧世界。

15疯女人形象(1)张爱玲笔下出现的孤独、疯狂状态的女性;(2)代表人物有白流苏、曹七巧等。

1.七月派----七月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国统区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他们以《七月》、《希望》等文学杂志为阵地,接受胡风的编辑方针和文艺思想,在诗歌和小说两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七月派诗歌以绿原、鲁藜、阿垅、曾卓、牛汉等为代表,在小说方面则以东平、路翎等为代表,实践着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底创伤"等文艺主张。

到50年代中期,七月派被迫停止了活动。

2.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它在30年代中后期呈现出流派萌芽,40年代初走向成熟,50年代被迫解体。

大二下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大二下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 30年代的文学论争1.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左翼作家鲁迅等与新月派梁实秋。

3.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论争瞿秋白与茅盾、鲁迅等。

4.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左翼作家鲁迅、瞿秋白等与“自由人”胡秋原、“第三种人”苏汶5.京派与海派之争论争焦点:30年代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乡村与都市成为主要的矛盾以及论争的焦点。

二左联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从事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是左联的奋斗目标。

代表人物有鲁迅。

出版了《拓荒者》、《萌芽》等刊物。

它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推进了文艺大众化运动,积极提倡和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 代表:丁玲《莎菲女士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表现典妻风习的残忍和一位母亲的奴隶命运)3 左翼小说—讽刺暴露文学派:代表:叶紫《丰收》、张天翼(左联优秀讽刺小说家)《华威先生》4 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艺术特点张天翼小说的讽刺主要是针对有缺陷的人,是讽刺的,而非幽默;是批判的而非自嘲;是战斗的而非调侃。

是一种较纯粹的喜剧。

三“革命+恋爱”模式下的代表作家及作品胡也频《到莫斯科去》、丁玲《韦护》、白薇《炸弹与征鸟》、巴金《灭亡》、茅盾《蚀》四京派新感觉派海派1京派:30年代活跃在以北平为中心的身处北大、清华、燕京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艺术特点:作品多有乡土气息,往往以“乡下人”的眼光,在乡村与城市的对照中建立自己的审美天地。

京派的创作既具有民族观念和现代意识,又与社会时代冲突保持距离。

代表作家:沈从文(《边城》)、萧乾、芦焚2 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活跃于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的现代主义流派。

艺术特点:运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技巧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

代表作家:穆时英(《公墓》)、刘呐鸥、施蛰存3 海派:海派小说是在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学流派。

特点:写都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大都市中人的变态和堕落,热衷于描写男女情爱欲念。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新民歌运动,1958,是本时期出现的较为复杂的文艺现象,这场运动始于群众自发,但后来转化成为有组织、有领导的“全民运动”。

实际上配合与反映了当时忽略客观现实规律的“共产风”和“浮夸风”,绝大多数作品粗制滥造,没有艺术感。

在民歌运动的同时,理论上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关于新诗发展道路的讨论,毛泽东提出:“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作为前提和结论,提出要“开一代诗风”。

政治抒情诗: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1、重大的政治命题,强烈的时代精神。

要求诗人服膺政治斗争的需要,诗歌的主题通常是普遍的政治主题,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阶级、人民的代言人“大我”。

贺敬之《骑在时代的马背上放身歌唱》;2.高昂的格调和战斗的主旋律。

重视能直接产生情感效应的节奏和音韵,使作品适合朗读,强调其斗争性和宣传鼓动。

严阵《竹矛》、郭沫若《十年颂歌》;3.热情奔放的语言。

(重视情感效应。

)生活抒情诗:20世纪50年代初对当代诗坛产生广泛影响的具有写实主义的诗体。

主要追求如何对生活场景与事件的具体描摹上,表现新的生活风貌和诗人的精神境界。

他们的抒情诗中增加了“写实”的叙事因素,往往带有单纯的情节。

以闻捷、李瑛、李季为代表,如闻捷的《天山牧歌》,反映新疆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民族解放后的新生活面貌的激情赞歌。

长篇叙事诗: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诗坛从颂歌到战歌的变化使得抒情诗便显得领域日渐狭隘,逐渐形成了一种难以突破的模式。

在解放区叙事诗创作成功的一批诗人的“史诗情节”将他们重新带入叙事诗创作。

希望告别浮躁,写出内涵深广的诗歌。

这些长篇叙事诗大多从不同侧面描绘了中国近半个世纪历史的风云变幻,塑造了不少具有史诗性特征的英雄形象。

产生较大影响的有李季《杨高传》,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将军三部曲》新散曲体:句式多采用轻捷明快的短句,体式上融合民歌和自由体的形式,以参差的长短句配合整齐中寓有变化的韵律,从而节奏明快、音律优美、活泼而和谐的诗体形式。

现当代真题

现当代真题
2.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成就。
3. 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的两种倾向。
2008
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整理国故”2.《汉园集》3.南玲北梅4.“改革文学”5.《关汉卿》6.“文化散文”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的贡献。
2.沈从文小说的文学成就。
3.为什么说《随想录》是巴金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五四早期白话诗2、新月社3、沦陷区文学
4、“第一次全国文代会”5、“新生代小说”6、沙叶新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胡适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2、30年代初期的左翼小说。
3、分析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艺术成就及其表现。
4、艾青“归来的歌”对早期诗歌创作的延续和发展。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鲁迅小说“格式的特别”,谈谈《狂人日记》如何成为创作“新形式”的先锋。
2、以赵树理小说为例,论“赵树理方向”的文学史意义。
3、试比较《九月寓言》与《白鹿原》所构筑的不同的“史诗”形态。
1.艾青诗歌艺术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从文学主题、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等方面比较鲁迅与钱钟书的小说创作。
3.新时期“反思”主题小说在艺术表现上的探索
2006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30分)
1.“广场戏剧”2.新感觉派3.《弃妇》4.新写实主义5.贺敬之6.《关汉卿》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4简述汪曾祺乡土小说创作特色
5李瑛诗歌风格发展简述
6徐迟报告文学人物刻画的特点
三、论述
1为什么说郭沫若的《屈原》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戏剧诗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00—12年】

湖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真题【00—12年】

2000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1.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

(25分)2.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5分)3.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

(25分)4.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25分)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2.简述张洁“女性小说”的发展演变3.谈谈余光中“现代散文”的艺术追求三、论述题(第1题和第2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1.新写实小说的“生存”视角对八十年代末以来的小说创作有何影响?试联系创作实际论述之2.试述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基本走向3.以《创业史》、《芙蓉镇》、《白鹿原》为例,论述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审美视角的嬗变。

考试科目:文学理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民族形式2.形象思维3.艺术风格4.典型人物二、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阶段。

2.简述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文学语言的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基本功能。

4.简述诗歌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试论文学发展的内在原因。

2001年真题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 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

接着写道:“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

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

1949-1976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1949-1976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新侨会议:1961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 周恩来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座谈会议 上的讲话》,随后,中央制定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 的意见》,即《文艺八条》。 在创作和批评方面、在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工作领导 方面,提倡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自身规律。 ○广州会议:1962年3月,在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 作座谈会,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正确评价和对待知识分子,改善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大连会议:1962年8月,中国作协在大连 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讨论文艺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 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写好“中间人物” 的理论思想。
十、建国27年文学精神的整体特征
一、文学观念上,属于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文学理论体系,奉行马克 思主义的历史-美学观。但在具体操作中,注重 内容判断,而忽视审美分析。 二、创作方法上,采用现实主义,具体为革命 现实主义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时与革命浪漫 主义相结合。艺术价值标准是真实性与倾向性的 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但在具体操作中, 注重思想性与倾向性,忽视真实性与审美性。 三、文学方向上,提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 工农兵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
3.文革期间,彻底与“旧文化”决裂, 激进派在空白的地基上创建“真正的 无产阶级文学”。
四、“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
“中心作家”:新中国 成立以后,由于政权更迭而 使文学出现了重大转折,现 代文学的一批重要作家迅速 边缘化,而继承延安文学传 统的作家和四、五十年代之 交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经 历“中心作家”。 如郭沫若、柳青、粱斌、周 立波、贺敬之、郭小川等。
四、思想内容上,着眼于反映社会主义革命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生活以及实现新中国而 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斗争,以歌颂为主,实际上 是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但在操作中却 演化为题材决定论。 五、人物表现上,刻画以工农兵为代表的新 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要求尽可能回避英雄 人物的缺点,但在现实中,却被机械的理解为 “三突出”。 六、文学形式上,采用接近中国大众审美趣 味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但在现实 的创作中,却一味的拔高古典形式,反对“五 四”新文学所开创的文学形式和内涵。

湛师现代文学下册考试试卷

湛师现代文学下册考试试卷

现代文学史(下册)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标志着我国文艺界全面“解冻”的重要文艺事件是。

2、在“文革”时期出现的作品中,比较好的有李心田反映红军后代生活的小说《》。

3、短篇小说《小巷深处》的作者是。

4、诗歌《放声歌唱》的作者是。

5、喜欢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方式进行写作的散文家是。

6、“山药蛋”派的核心人物是。

7、小说《》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8、写出了“开拓者家族”人物系列的作者是。

9、散文《风雨天一阁》的作者是。

10、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是台湾影响最大的三种通俗文学样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属于十七年出现的文学现象是( B )A、“第三代”诗派B、“干预生活”C、“黑八论”D、“寻根”热2、属于“反思文学”的作品是( B )A、《登记》B、《人到中年》C、《班主任》D、《古典爱情》3、被誉为“女王朔”的作者是( B )A、茹志鹃B、徐坤C、张洁D、王安忆4、被称为“马列主义老太太”的人物是( B )A、林道静B、秦波C、陆文婷D、香雪5、著名戏剧《十五贯》在具体体裁上属于( A )A、戏曲B、歌剧C、话剧D、广播剧6、田汉《关汉卿》中的人物是( A )A、朱帘秀B、刘麻子C、唐铁嘴D、秦仲仪7、闻捷的叙事长诗是( D )A、《天山牧歌》B、《赛马》C、《苹果树下》D、《复仇的火焰》8、李准小说中最具认识价值的形象是( D )A、知识分子B、青年工人C、青年农民D、老年农民9、“新生代”小说作家是( C )A、马原B、残雪C、毕飞宇D、王朔10、诗歌《白玉苦瓜》的作者是( C )A、杨牧B、张晓风C、余光中D、洛夫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作品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有( BD )A、《受戒》B、《战斗里成长》C、《文化苦旅》D、《三里湾》E、《光的赞歌》2、《红旗谱》中描写的正面人物形象有( BD )A、梁生宝B、江涛C、余永泽D、朱老忠E、冯兰池3、下列发生在新时期的文学事件有( BD )A、《文艺八条》B、探索剧热潮C、荷花淀派D、“先锋”小说E、“地下文学”兴起4、理由与陈祖芬的报告文学作品有( CD )A、《海葬》B、《中国姑娘》C、《扬眉剑出鞘》D、《祖国高于一切》E、《地质之光》5、“寻根”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有( CD )A、方方B、池莉C、阿城D、韩少功E、林斤澜6、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代表作家是( CD )A、杨沫B、何申C、陈染D、林白E、刘恒7、属于张贤亮作品中的人物有( CD )A、王琦瑶B、杨月月C、马樱花D、章永璘E、秦波8、90年代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诗集有( AB )A、《鸟落民间》B、《生命是一片叶子》C、《双桅船》D、《光的赞歌》E、《望星空》9、下列哪些作家属于香港作家( AB )A、曾敏之B、梁羽生C、琼瑶D、三毛E、余光中10、下列作品属于白先勇创作的有( AB )A、《孽子》B、《台北人》C、《鹿鼎记》D、《爱的踪迹》E、《石室之死亡》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1、“双百”方针2、改革文学3、《关汉卿》五、简答题(每小题 8分,共 24 分)1、汪曾祺小说有哪些艺术特色?2、简述《陈毅市长》的结构艺术3、简述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六、分析论述题(每小题 12分,共 24 分)1、分析林道静形象2、分析下列诗歌作品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中国现代文学Ⅱ期末试题(B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951年对电影《》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大二上一、填空1、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民歌提倡“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山西的作家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主要人物有赵树理、马烽、西戎。

3、伤痕小说得名于卢新华发表在《人民文学》的小说《伤痕》,而伤痕小说潮流的开山之作则是刘心武创作的《班主任》,小说通过宋宝琪和谢惠敏这两个畸形儿形象的塑造,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4、陆文婷、李双双、林道静这三个女性形象分别出自小说《人到中年》、《李双双小传》、《青春之歌》,这些小说的作者分别是谌容、李准、杨沫。

5、王朔是当代文学新时期商业写作第一人,其作品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顽主》、《看上去很美》。

6、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共发表了150篇作品。

7、“三个崛起”是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8、叶辛展现知青命运的三部曲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

9、高行健的戏剧《野人》是一部多声部现代诗剧。

10、张洁的大雁系列散文包括《挖荠菜》、《拣麦穗》、《盯梢》等。

11、十七年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

12、雷抒雁的《小草在唱歌》是为了纪念和歌颂敢于坚持真理、不屈服于“四人帮”压力,被残害的革命烈士张志新所作。

13、邓友梅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家.14、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是指:《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一)十七年文学1、十七年的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1)第一届文代会1949.7.2——1949.7.19在北平召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和文艺组织文联。

*第一届文代会意义:首先根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方向和道路;其次,这次文代会是我国各路文艺队伍的大会师,大团结的一次空前盛会。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集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集

一、填空题1.在第一次文代会上,茅盾代表原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作了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

2.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周扬代表原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作了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

3.胡风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创办和主编了《七月》、《海燕》和《希望》等杂志。

4.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从此开始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5.电影《武训传》的导演是孙瑜。

6.1954年,李希凡和蓝翎先后发表文章,对俞平伯的“红学”研究成果提出批评。

7.解放之初,文艺界特别强调被前苏联作协写入章程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两结合”)创作原则。

8.1950年代年,路翎发表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

9.1949年10月,《人民文学》创刊号上发表了刘白羽的中篇小说《火光在前》,该作品是当代军旅题材小说的开山之作。

10.1957年,宗璞发表了她的成名作——短篇小说《红豆》,并因此受到批评。

11.在小说《山乡巨变》上篇中,外来的女团县委副书记是邓秀梅。

12.“十七年”中,第一篇表现“两条路线斗争”题材的小说是《不能走那条路》。

13.诗集《天山牧歌》的作者是闻捷。

14.1963年,贺敬之出版了他的长诗《雷锋之歌》。

15.叙事长诗《杨高传》是诗人李季的作品。

16.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7.1959年,闻捷发表了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的第一部,该诗被认为是建国十周年来叙事诗创作的重大收获之一。

18.学术界普遍认为,石方禹于1950年创作的诗作《和平的最强音》,是政治抒情诗的开山之作。

19.秦牧的散文作品有“学者型”散文之称。

20.散文家邓拓曾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散文集《三家村札记》。

21.“十七年”文学史上的“散文年”是1961年。

22.按照洪子诚的解释,狭义的散文,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抒情散文)”,其特征相近于“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所提出的“美文”。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没弄好,不敢翻书,课件不全)1949—1976年文学思潮1949年 第一届全国文代会 确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大会标志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

1951年 电影《武训传》批判 批判唯心主义,改良主义,个人主义,阶级投降,奴才思想。

1953年 第二届文代会 强调创作的重要性。

一元化的理论模式,为以后文艺界的政治性批判理论埋下祸根。

1954年 对俞平伯《红楼梦》的批判 资产阶级主观唯心1955年 胡风反革命集团 认为胡风的文艺思想(自我扩张,自我斗争),实质上属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文艺思想。

1955年6月10命集团”革命集团”的斗争高潮。

造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冤假错案。

1980年得到平反。

1956年 双百方针的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发表和争论,发扬学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以迎接和顺应全国工作的转移。

代表小说:一、干预生活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诗歌:流沙河《草木篇》、郭小川《望星空》戏剧:海默《洞箫横吹》二、 人道主义小说: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宗璞《红豆》戏剧: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岳野《同甘共苦》1957年 整风反右运动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扩大一次会议,批判丁玲,陈企霞等,揭开文艺界反右斗争的序幕。

丁玲,艾青,王蒙等均被打成右派。

在“双百”方针影响下出现的两股文学思潮:1960年 文艺政策的调整 邵荃麟 “中间人物论”:强调描写人物应该多样化。

认为描写英雄人物是应该的。

但中间状态的人物是大多数,文艺的主要教育对象是中间人物。

后来被说成主张用写中间人物来反对写英雄人物。

最后被迫害致死。

1962年 左倾思潮升级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点燃了“文化大革命”。

名词解释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当代文学

文坛三公案:1对《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两结合: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三突出: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文艺创作塑造人物的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样板戏)新的人物:“所有以上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如何在反对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的各式各样的斗争中,克服了困难,改造了自己,产生了各种英雄模范人物。

”(正面人物)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革命历史小说:指1950---1970年代出现的,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用艺术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普及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具有为革命作合法性论证、将革命斗争历史化、打造国民关于革命的集体记忆等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

干预生活小说:指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性的小说。

是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

作家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勇敢地去探索现实生活里的问题,把它们揭示出来,给腐朽、落后的事物以狠狠鞭打,并呼唤与鼓舞人民与种种阻碍我们事业前进的丑恶现象作斗争,以推动历史前进。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宗璞《红豆》。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代表作品:卢新华《伤痕》刘心武《班主任》宗璞《我是谁?》韩少功《月兰》。

反思小说: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

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周扬和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之比较的开题报告

周扬和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之比较的开题报告

周扬和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之比较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周扬和胡风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在20世纪初期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要写作方向,对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周扬和胡风的作品中涉及
到社会、历史、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两人的思想和艺术追求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通过比较周扬和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
历程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内涵、特点以及发展方向等问题,对于当前中国文学的创作与
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周扬和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探讨两位文学大师在现实主
义文学方向上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以及对于现代中国文学的意义和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文在桌面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周扬和胡风
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进行深入的比较和分析。

四、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周扬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2.1 周扬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体系
2.2 周扬的现实主义文艺观
2.3 周扬文艺思想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3.1 胡风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体系
3.2 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观
3.3 胡风文艺思想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周扬和胡风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之比较4.1 两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异同
4.2 两人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异同
4.3 两人文艺思想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一、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在总的性质方面有所区别:现代文学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倾向的文学,当代文学是在社会主义语境下发展的,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影响巨大。

当代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延续发展。

它的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

(“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提法和划分,并不一定完全科学与合理。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中国当代文学:二十七年文学(1949—1976)分两个阶段:1.十七年文学(1949—1966)政治的思维模式逐渐地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2.文革文学(1966—1976)新时期文学(1976—): 1.80年代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2.90年代文学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三、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第一、文学描写的生活范围和创作领域不断扩大第二、题材内容、人物形象的塑造多姿多彩第三、艺术风格与手法日益多样化第四、少数民族文学恢复了生机第五、文艺队伍的形成与建设(可参考教材P5-14)四、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构成由现代时期跨越而来的文坛老将,如赵树理、周立波、丁玲、老舍、曹禺、艾青、郭沫若、贺敬之、汪曾祺等。

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作家,如梁斌、吴强、杨沫、杜鹏程、茹志鹃、李准、王蒙、刘绍棠、高晓声、谌容、张洁、张贤亮等。

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代作家,如王安忆、梁晓声、阿城、叶辛、铁凝、张抗抗、史铁生、舒婷等。

6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作家,如苏童、余华、格非、韩东、陈染、林白、徐小斌、海男、棉棉、卫慧等。

70后安妮宝贝、魏微、饶雪漫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春树、小饭、张悦然等等。

第一章1949——1976文学思潮一、工农兵文艺方向的确立(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824人。

胡风与周扬的现实主义观的比较

胡风与周扬的现实主义观的比较

胡风与周扬的现实主义观的比较一、立论的基点不同。

胡风与周扬都是主张现实主义的理论批评家,但他俩立论的基点不同,在文艺批评的实践中又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性。

胡风把“主观战斗精神”强调道如此重要的地步,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观念同当时在革命文学阵营内部居于主导地位由周扬首先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念的区别。

胡风不仅强调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更强调了这种主体所应该具有的个性主义内涵。

周扬介绍和一贯坚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后来的革命现实主义,一般说来,也并不抹杀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但是它有许多条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的反映现实。

艺术描写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作家必须以发展观去描写现实;二是作家必须把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用社会主义精神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用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作。

所以,看起来都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但两者的主体观是不同的。

一个是建立在个性主义基础上,一个是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

因此,他们对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对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效果,都有不同的描述和要求。

胡风的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的创作精神是“主观战斗精神”;创作目的是医治“精神奴役的创伤”;创作效果是反客观主义的真实性。

周扬的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的创作精神是“社会主义”;创作目的是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创作效果是“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反映现实。

二、关于世界观的分析:胡风关于创作主体(作家自身)和对象(材料)相生相克的理论,涉及到了作家世界观的问题,触及了创作过程的内在机制。

指出它是个主体和对象不断相互深入、提高、扩大、纠正的双向的辩证运动过程,材料通过作家的血肉追求而显示出它的内在逻辑,作家的理解和感情态度被那由在逻辑带来了新的内容和变化。

“干预生活”作品的突破与局限

“干预生活”作品的突破与局限

“干预生活”作品的突破与局限中文摘要:“干预生活”是我国文艺界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创作主张,“干预生活”以其富有冲击力的理论和作品比较敏锐地、深入的表现了我国1956年前后社会转折时期的矛盾,并且鲜明地表现他们的评价和倾向,曾经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是具体分析这批作品,可以发现它们仍然没有完全走出公式化概念化的阴影。

本文试分析“干预生活”作品的突破和局限。

关键词:干预生活突破局限“干预生活”是我国文艺界在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创作主张。

1956 年,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小说组召开座谈会,一些作家批评了我们的文学创作回避生活矛盾的现状,倡导文学作品要“干预生活”。

在提出这一创作主张的同时,1956和1957年上半年,出现了一批后来被认为是体现了“干预生活”主张的作品。

此类作品比较敏锐地、深入的表现了我国1956年前后社会转折时期的矛盾,并且鲜明地表现他们的评价和倾向。

所以,“干预生活”不管是在文艺思想上还是在文学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

一、“干预生活”作品的突破首先在主题表现方面,“干预生活”作品开始更多地反映和揭示社会生活的矛盾面。

以《在桥梁工地上》为例,作品以记者“我”的采访过程作为描述线索,写桥梁队队长罗立正与青年工程师曾刚的矛盾。

作者赋予罗立正以保守的、维持现状的思想特征,而曾刚则是不墨守成规、富于创造力的。

作品的结尾引人深思,当事实证明罗立正的思想和工作方针的错误的时候,他并未因此反省自责,而是推卸应承担的责任,而且也并没有人想到要去追究他的责任。

作者忧虑地意识到这才是问题之所在。

这篇特写提出的问题是十分尖锐的,它实际上反映了新中国的体制中某些落后和不正常的东西。

虽然这可能不是作者的清醒的认识,但是,至少说明了作者以自身的体会,已经感受到了某些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政治问题,这已经是一个进步。

其次出现了一些对“人”和“人性”有一定关注的作品。

第一次文代会之后,文艺理论和批评强调创造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形象来教育群众。

时间开始了胡风诗歌论资料

时间开始了胡风诗歌论资料

_时间开始了_胡风诗歌论资料胡风的诗歌论资料胡风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诗人和文艺理论家。

他的诗歌论资料涵盖了他对诗歌创作、诗歌理论、诗歌批评等多个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这些资料对于研究胡风的诗歌创作思想和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胡风诗歌创作思想胡风的诗歌创作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生活体验胡风认为,诗歌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体验。

诗人应该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从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只有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实,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诗歌。

2.追求独特风格胡风认为,一个诗人的独特风格是他的个性、情感和艺术才华的综合体现。

诗人应该在创作中追求独特的风格,避免模仿和抄袭。

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在诗歌领域独树一帜。

3.强调情感表达胡风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情感的表达。

诗人应该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只有情感表达真挚、深刻,才能触动读者的内心。

二、胡风诗歌理论体系胡风的诗歌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意象论胡风认为,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有机结合。

意象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音乐性论胡风认为,诗歌的音乐性是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诗人应该在创作中注重诗歌的音乐性,使诗歌具有优美的旋律和节奏感。

只有具有音乐性的诗歌才能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精神现实主义论胡风认为,精神现实主义是一种以真实反映现实为目标,同时注重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流派。

精神现实主义强调诗人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现,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这种理论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胡风诗歌批评标准胡风的诗歌批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标准胡风认为,一个好的诗歌作品必须具有真实性。

诗人应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不夸大、不虚假。

只有真实的诗歌才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胡峰的文艺理论

胡峰的文艺理论

胡峰的文艺理论
文学本体论指关于文学存在的本源与本质的学说和理论。

在胡风的文艺理论体系中,文学是从作家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出发,并且他认为文学的本体是作家主观的心灵世界和创作经验。

尽管这样的文学本体论确实遭到后来其他人的质疑和声讨,但在文学的本源问题上,胡风始终最关注的却是文学与生活的问题。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历来是一个既旧且新的话题,在胡风看来,对于创作主体来说这两个方面的完美统一就要求作家在创作、生活、与他们主观思想之间不能出现任何缝隙。

其实,在关于文学本质与起源的问题上,胡风更支持“游戏说”,他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游戏是社会的产物,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功利性和目的”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胡风主张作家应该有勇气描写生活的真实,这种创作思想与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的现实主义不谋而合。

胡风在《文学与生活》这本小书中有系统地概述他的文艺理论和主张。

从书名《文学与生活》就可以看出胡风文艺理论的“现实主义”精神。

“文艺是从生活产生出来的”、“文艺是反映生活的”、“文艺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这三个基本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也是很吻合的。

在文学本体论中,胡风将“文学”放置在生活之中,并且与生活产生着紧密联系,他努力的将自己思想体系中的现实主义功用与鲁迅式的“直面惨淡的人生”结合在一起。

文学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生活,文学作品的真实与否取决于作家的主观精神
是否与生活客观一致。

并且胡风由此引申出的反对“自然主义”和“公式主义”的创作主义,“自然主义和公式主义的倾向,这两种倾向是和文艺大道是相隔很远,因为不能真正地和生活融合”,以此来重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1、“三突出”:“三突出”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2、“三红一创”:《红日》(吴强)、《红岩》(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梁斌)、《创业史》(柳青)。

3、干预文学:干预生活,体现独立思考,冲破写作禁区。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5、"朦胧诗",是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的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为代表的“新诗潮”。

它最初以民间文学双月刊《今天》为阵地,活跃于80年代初,解体于1984年。

作为一种文学范式,朦胧诗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时代,将意象艺术的长处推向极致;同样作为一种文学范式,高密度的意象损伤了诗歌原本拥有的活力和流动感,使得这一诗歌范式无力继续。

6.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教 育
霸戳 蹋
“ 干预 生活" 理论和 胡风 理论的 比较
固 刘钰婕
( 河南农 业职 业学 院, 河南
【 摘
郑州
4 15 5 0) 4
要 】 在 反 对 主观 公 式 主义 和 客 观 主 义 的 问题 上 , “ 干预 生 活” 的提 倡 者 和 胡 风 都 从 “ 写真 实” 和 主 的 对 人
倾城之 恋中参差对照 的苍凉美 学 [ ] J.
阅读 张爱林 [ .桂 林 :广西 师范大学 出 C]
版 社 ,2 0 17. 0 3: 8
[ 刘川鄂 . 7 】 张爱玲传…- 中国现代作家
传记丛书 [ .北京 :北 京十月文艺出版 M]
观 精 神 两 方 面来 解决 ,而在 实 际上 ,两 者 对 这两 点 的理 解 存 在 着 很 大 的差 别 。 本 文 主 要 从 这 两 点 来 比较 “ 干
预 生 活” 理 论 和 胡 风 理 论 。
【 关键 词】 现 实 主 义 ; “ 真 实 ” 写 i主 观 精 神
胡风 、 胡风 理论和 胡风事件 , 可 以说是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史上 的一 个 重要 话题 。 随着我们 对这 话题 认识 的不 断深入 ,我们 发现 ,在讨论 到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史上 的很 多理论 的时 候 ,我们 都无法 回避它 。在这里 ,我 想谈 下胡风理 论对 2 世 纪 5 年代 0 O 中期 “ 干预 生活”创 作潮流 的影 响。 现 实主义是 胡风理 论的基 石 , 几 乎 他 所有 的观 点都 是在对 现 实 主义 的 重新 认 识和 独特 理 解 的基础 上 而 产 生 的 。正如 胡风 自己所 说 “ 我 从 开始 评论 创作 以来 ,我追 求 的 中心 问题 是现 实 主义 ( 会 主义 现 实 主 社 义 ) 原则 、 践道路 和发 展过程 。 的 实 不 久我 就达 到 了一个 理解 :现 实主 义 的发 展 是在 两种 似 是 而非 的不 良 倾 向 中进行 的, 一种 是 主观 公式 主 义 ( 语 口号是它 原始 的形态 ) 一 标 , 种是 客 观主 义 ( 自然主 义 是 它的 前 身 ) ” 胡风 从批 评 和创 作 的 实际 出 。 发 ( 不是 简单 地 从理 论到 理 论 ) 而 , 发 现 另 外公 式主 义 和客 观 主义 着 两 种 有悖于 现实主 义的 两种创作 倾 向, 他 毕 生 的精 力可 以说都 用在 了和这 两 种倾 向的 斗争 上 ,这 也是 胡 风理 论建 构 的基 础 ,他 的其它 观 点 ,如 主观 战 斗精 神 、 自我扩 张 和 “ 真 写 实” 论等 都 是 围绕 这 一 问题 而产 生 的 。尤其 是 “ 写真 实 ”论 ,被 胡风 认 为 是解 决 主观 主 观 公式 主义 和 客 观主 义 的有 效办法 。“ 实主 义 的中 现 心 问题是 ‘ 写真 实 ’ ,在 我 们 ,叶只 有 根据 这 个原 则 才 能够 对 主观 公式 主义 和客观 主义 正确地 开展 斗争 , 深 入现 实 生 活 ,和 人 民结 合 ,把 现实 主义 向前推 进 , 为人 民 ,也 为社 会 主义 革命和 社会 主义 建设服 务” 。用 “ 写真 实”来治疗 现 实主义 发展 中的
北 京 :作 家 出版 社 ,2 0 0 0:1 l14. 2 -2
于 千 万 年 中 , 时 间 无涯 的荒 野 里 ,
没 有 早 一 步 , 没有 晚 一 步 , 巧 也 刚 赶 上 了 , 那 也 没 有 什 么 别 的话 可
剧色彩 。0
参考文献:
(1 1】张爱玲 . 沉香屑 : 第一炉香 .张爱 玲 文集[ ]北京: M . 作家出版社 ,0 4 4 .3 2 O :55 . [2 1】张爱玲 .有女 同车 .张爱玲 典藏
社 .20 : 8一6 0 3 0l O.
任 的 退缩 , 打碎 了沁 西 亚 关 于 爱 情 婚姻 的美 好 理 想 , 使 她 的幻 想 只 也 能成 为幻 想 。 爱 情 ,在 张 爱玲 看来 ,只能 是
“ 于千 万 人 之 中 遇 见 你 所 遇 的人 ,
意 志 显 得 脆 弱 无 力 , 于物 质 的诱 对 惑 和 情 欲 的 主 宰 , 的意 志 和 努 力 人
潘 汝 良 “ 是 在 书 头 上 画 小人 , 老 …
永远 是 。 个 人 脸 的 侧 影 , 沁 两 亚 一 ”
的, 而对 女人 来 讲 所 有 的 男 人 都 是

样的。

集[ . 京: M] 北 同心 出版社 , 0 4 3 73 2 2 o : 2 —5 . 【】梅 家岭 .烽火佳 人 的 出走 与回 归 6
总 归 于 失败 , 种 悲 剧 意 识 虽 然 与 这 家 庭 出 身和 人 生 经 历 不 无 关 系 , 但 也 揭 示 了 一 个 时 代 女 性 命 运 的 悲
[ 8 ]张爱玲 .金锁记 .张爱玲典藏全集 [ ] M .北京:同心 出版社 ,20 :3 4 2 . 0 4 o . 0 3 【 9 】张爱玲 .茉莉 香 片 .张 爱玲 文集 [ .北京:作 家出版社 ,2 0 :3 2 M] 00 6 . 【 】张爱玲 . 1 0 封锁 . 张爱玲文集 [ . M]

的 出现 ,给 了他 一种 神 奇 的 喜悦 ,
使得 所 有 的 幻 想有 了 实现 的可 能 。
但 由于汝 良一 贪 图年青 时的 自 时 由 , 看着 沁 西亚 嫁 给 了一 个 俄 国 眼
下 级 巡 官 。 汝 良对 婚 姻 的 不 负 责 潘
透 过 她 笔 下 不 幸 的婚 恋 关 系 , 人 们看 到 了人 性 的弱 点 、 生 的苦 人 难 和 不 完 美 , 到 了现 实 法 则 的严 看 酷 无 情 和 她 在 这 一 法 则 面 前 彻 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