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介绍nsclc综述文献

介绍nsclc综述文献

介绍nsclc综述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NSCL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缩写,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据了所有肺癌病例的85%。

NSCLC与SCLC(小细胞肺癌)不同,有着不同的生长模式、转移机制和治疗方案。

NSCLC主要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三类,每一类又有不同的亚型,病情复杂多样,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领域的发展,对NSCLC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研究人员发现,NSCLC患者的肿瘤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这些特征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骨髓瘤激酶)、ROS1(ROS1 基因融合)等基因突变在NSCLC患者中较为常见,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靶向治疗正逐渐成为NSCLC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和基因突变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可以使用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对于ALK融合阳性的患者,可以选用克唑替尼(Crizotinib)等药物。

除了靶向治疗外,免疫治疗也是NSCLC治疗的新选择。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药物可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和蔓延。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免疫治疗在部分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尽管有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NSCLC的治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部分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后会出现耐药性;部分患者由于晚期诊断或病情过于严重,治疗效果较差。

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基因突变情况和治疗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NSCLC是一种复杂多样的肿瘤,治疗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基因特征做出调整。

在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NSCLC的治疗也会越来越精准、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基因突变与癌症遗传学研究

基因突变与癌症遗传学研究

基因突变与癌症遗传学研究近年来,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许多科学家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的研究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基因突变与癌症遗传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最近的研究成果。

一、基因突变是什么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

这个改变可以发生在单个的核苷酸上,也可以是一组核苷酸。

相对于正常的DNA序列,基因突变会带来一些不同的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基因突变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后天的。

二、基因突变和癌症基因突变是癌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癌症是一种由正常细胞异常生长形成的疾病。

它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这些突变可能发生在单个细胞或染色体水平上。

每个人都有一些基因缺陷,但通常我们的正常细胞可以修复这些缺陷。

然而,当一些重要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并且无法被修复时,它们可能会变成癌细胞,导致癌症的生长和扩散。

癌细胞可以通过正常细胞从血液或淋巴系统中发散,并在身体中的其他部位生长。

三、癌症遗传学癌症遗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癌症基因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向我们揭示了基因突变对癌症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的关键作用。

严格来讲,大多数癌症并非遗传形的。

婴儿时期已开始发展的先天遗传突变和生活方式还有环境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着癌症的形成。

然而,某些人群中癌症的罹患率要高于其他人群。

例如,家族中有癌症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比较高,这是因为他们可能携带着一些癌症易感基因的突变。

这些易感基因能够影响DNA修复或者细胞分裂周期等的生物学过程。

如果这些基因中的任何一个突变发生在一个个体身上,那么这个体内的细胞就有可能发展成癌细胞。

四、目前的研究进展最近的癌症遗传学研究显示,仅有100个基因中的突变就足以导致稳定的肿瘤形成。

这些稳定的肿瘤能够被识别,也可以在早期阶段被治疗。

这种新的认知为肿瘤治疗开发提供了更可靠的基础。

与此同时,新的基因诊断技术也正在不断发展。

这些技术包括基于DNA突变的基因检测和肿瘤测序技术等。

许多癌症研究人员使用这些技术来鉴定肿瘤中的基因变异,并寻求针对这些变异的治疗方法。

单中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分析

单中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分析
收集2016年12月一2020年10月广东农垦中 心医院保存的NSCLC患者的组织标本103例,血液 标本107例。其中肺腺癌185例,其他NSCLC 25例 (包括鳞癌21例、腺鳞癌3例和大细胞癌1例);男 104例,女106例;吸烟者68例,不吸烟者106例,其 他36例未知;青年(<40岁)4例,中老年(逸40岁) 206例。本研究获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并经广东 农垦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Q61H,3.4% Q22K, 3.4% Q61I./KII7N,
3.4%
Q61L, 20.7%
GI2C.31.0%
G13C.3.4%
G13D, 6.9%
G12D, 13.8%
G12Y 13.8% 图1 29例KRAS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种密码子突变
频率分布
2.2 KRAS Q61L突变频率与文献报道数据比较 与欧美人群、东亚人群的数据比较,本研究Q61L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肿瘤组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 固定过夜,常规石蜡包埋,由病理学家进行病理诊断 和肿瘤纯度检测,肿瘤组织大于10%的样本用于DNA 提取。采集外周血10 mL于Streck管内,1600 g离心 10 min,取上清血浆样本于2 mL EP管,再16 000 g 离心10 min,抽取上清于2 mL EP管保存于-80益用于 后续分析。
者KRAS总突变率与东亚人群报道的突变率相似,但密码子Q61L突变频率显著高于文献报道,KRAS Q61L是
该中心NSCLC患者的一个重要的驱动突变。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KRAS Q61L突变;吸烟史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21)06(a)-0034-05

医学文献综述模板-肺癌驱动基因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医学文献综述模板-肺癌驱动基因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一、国内外现状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男性的发病率(13%)通常高于女性(12%)。

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男性癌症患者中最高;女性癌症患者中肺癌的比例位居第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男女死亡率均最高[1]。

肺癌可分为两类: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15%。

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的突变可以驱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即肺癌的驱动基因。

随着基因分析和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分析肺癌的遗传特征谱和发现更多新型肺癌驱动基因将更加方便,并可在临床上更新和简化肺癌基因的检测方法,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潜在的药物靶点[2]。

二、研究方向(一)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肺腺癌( lung adenocarcinoma,AC) 、肺鳞状细胞癌(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和大细胞癌 ( large cell lung cancer,LCLC)等[3]。

1.肺腺癌的驱动基因。

Zhou X,Cai L,Liu J(2018)指出,肺腺癌中约60%的驱动基因已被识别。

其中,EGFR、ALK和KRAS是肺腺癌中更常见的研究和特征性驱动基因。

最近的研究表明,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50.7%。

最常见的突变是外显子21中的L858R替换突变和外显子19中的缺失突变。

EGFR突变和19Del突变是肺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4]。

Rao S等人分析了120个不同亚型的肺癌组织样本,并在每种肺癌组织类型中检测到强烈的肿瘤RANK表达;腺癌的发病率和表达强度最高。

72%的肺腺癌RANK阳性,发现RANK阳性与KRAS 突变相关[5]。

Ooki A等人的研究证明,PAX6作为一种致癌物,通过PAX6-GLI-SOX2信号轴诱导肺腺癌的癌干细胞特征,并支持PAX6启动子甲基化作为早期肺癌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6]。

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表达,EGFR基因拷贝数和临床病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表达,EGFR基因拷贝数和临床病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GeneDiagnostic, ZytoVisionCorrelation of EGFR expression,gene copy number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status in NSCLCGaber R,Watermann I,Kugler C,et al.BACKGROUND: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argeting therapies are currently of great relev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For this reason,in addition to mutational analysis immunohistochemistry(IHC)of EGFR in lung cancer has been discussed for the decision making of accord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standardization of EGFR-expression methods for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who might benefit of EGFR targeting therapies.METHODS:As a starting point of a broad investigation,aimed at elucidating the expression of EGFR on different biological levels, four EGFR specific antibodies were analyzed concerning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expression level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IHC) and correlated wit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analysi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206tumor tissues were analyzed in a tissue microarray format employ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with four different antibodies including Dako PharmDx kit(clone 2-18C9),clone31G7,clone2.1E1and clone SP84using three different scoring methods.Protein expression was compared to FISH utilizing two different probes.RESULTS:EGFR protein expression determined by IHC with Dako PharmDx kit,clone31G7and clone2.1E1(p≤0.05)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both FISH probes independently of the three scoring methods;best correlation is shown for31G7using the scoring method that defined EGFR positivity when ≥ 10%of the tumor cells show membranous staining of moderate and severe intensity(p=0.001). CONCLUSION:Overall,our data show differences in EGFR expression determined by IHC,due to the applied antibody.Highest concordance with FISH is shown for antibody clone31G7,evaluated with score B(p=0.001).On this account,this antibody clone might by utilized for standard evaluation of EGFR expression by IHC.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表达,EGFR基因拷贝数和临床病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背景:目前以EGFR为靶点的治疗与肺癌的治疗非常相关。

非小细胞肺癌的BRAF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的BRAF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的BRAF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黄志敏;吴一龙【摘要】BRAF mutations have been found to be a driver mutation and maybe a therapy target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BRAF gene, its structure, expression, the signal pathway,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cancer especially the targeted therap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BRAF基因是一个驱动基因,可能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靶点.本文就BRAF基因的结构、表达、信号通路调节及研究热点、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尤其是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关系加以阐述.【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2(015)003【总页数】4页(P183-186)【关键词】BRAF突变;肺肿瘤;靶向治疗【作者】黄志敏;吴一龙【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510080广州,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BRAF基因激活突变可发生于多种肿瘤及癌细胞系中,尤其常见于恶性黑色素瘤。

近年来研究提示BRAF基因激活突变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就BRAF基因的结构、表达、信号通路调节及研究热点、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尤其是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靶向治疗关系加以阐述。

1 BRAF基因及家族BRAF基因,1988年由Ikawa等[1]首先在人类尤文氏肉瘤中发现并克隆确认,是一个能转染NIH3T3细胞且有活性的DNA序列,因其与CRAF和ARAF具有相当高的同源性,故称其为BRAF。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及其研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基因研究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编码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异常情况,通常会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

在许多疾病中,基因突变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癌症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

接下来,本文将会讨论基因突变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科学研究中采用的方法。

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关系癌症是指异常细胞不断增殖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

基因突变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基因突变可以影响基因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异常,久而久之,这些细胞会逐渐发展成恶性肿瘤。

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多种,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替换、倒位和重复等等。

这些基因突变会影响基因编码的过程,导致某些基因缺失、过度表达或破坏,从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裂。

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癌细胞增长速度快、较大、不对称等特点。

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基因突变的种类和频率是不同的。

例如,肝癌、肺癌和胃癌中常发生的基因缺失突变不同,肝癌中肿瘤抑制因子p53的基因突变较常见,而在胃癌中HER2基因的扩增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通过对不同类型癌症中基因突变类型和频率的研究,可以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基因突变研究中的方法目前,科学家们使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基因突变和癌症之间的关系。

1. 基因测序方法目前,人类基因组已经被测序完成。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这种技术,获取到人体的基因组信息,以及不同肿瘤样本中的基因突变等信息。

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有效地揭示基因突变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2. CRISPR-Cas9技术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可以高效、快速、准确地编辑基因组。

通过使用CRISPR-Cas9技术,科学家可以精确地修复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从而实现癌症的治疗。

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许多其他疾病的治疗研究中。

3.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研究基因突变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时,科学家们往往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

基因突变和癌变关联性解析及治疗策略探索

基因突变和癌变关联性解析及治疗策略探索

基因突变和癌变关联性解析及治疗策略探索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基因突变与癌变之间的关联性,并探索了一系列的治疗策略。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了错误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细胞功能异常甚至癌变。

了解基因突变与癌变之间的关联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癌症发生和发展的机制,还可以为癌症的治疗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基因突变与癌变之间的关系。

癌症是一类由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基因突变被普遍认为是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类:遗传性突变和获得性突变。

遗传性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和遗传过程中被传递给后代,而获得性突变则是在个体生命周期内由于环境因素、化学物质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

许多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紊乱,促使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例如,突变的肿瘤抑制基因可以导致细胞无法正常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从而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突变的肿瘤抑制基因也可能导致DNA修复和稳定性降低,从而增加细胞的突变风险。

因此,基因突变与癌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与癌变之间的关联性,科学家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是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和鉴定癌症细胞中的突变。

通过比较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基因组序列,我们可以找到突变的位置和类型,并进一步分析突变是否与癌症的发展相关。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识别潜在的致病突变,进而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对基因突变与癌变关联性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也开始探索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种常用的治疗策略是针对特定突变的靶向治疗。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白血病、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而这些癌症往往具有不同的突变模式和致病机制。

因此,针对具体突变的靶向治疗可以提高药物的精确性和疗效。

目前,针对某些特定突变的靶向抗癌药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NSCLC患者胸腔积液ROS1、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及靶向治疗的关系研究

NSCLC患者胸腔积液ROS1、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及靶向治疗的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伍秉翔,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肺癌临床方面的研究㊂ ә 通信作者,E -m a i l :b i n g x i a n g_w u @163.c o m ㊂㊃论著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9455.2023.15.025N S C L C 患者胸腔积液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及靶向治疗的关系研究伍秉翔1,杨雪荣2,刘 龙2ә上海天佑医院:1.肿瘤科;2.中医科,上海200061摘 要: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 S C L C )患者胸腔积液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 O S 1)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G F R )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及靶向治疗的关系㊂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海天佑医院收治的285例N S C L 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抽取胸腔积液,其中197例患者采用靶向治疗(靶向治疗组),88例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化疗组),通过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 R M S -P C R )检测患者胸腔积液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情况㊂分析胸腔积液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与N S C L C 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关系㊂结果 N S C L C 患者胸腔积液R O S 1基因突变率为3.51%(10/285),E G F R 基因突变率为41.05%(117/285)㊂女性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N S C L C 患者(P <0.05);腺癌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率高于非腺癌N S C L C 患者(P <0.05);无吸烟史的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率高于有吸烟史的N S C L C 患者(P <0.05)㊂R O S 1基因突变阳性N S C L C 患者中,靶向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 R R )㊁疾病控制率(D C R )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E G F R 基因突变阳性N S C L C 患者中,靶向治疗组O R R ㊁D C R 分别为61.25%㊁80.00%,均高于化疗组的32.43%㊁5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R O S 1基因突变阳性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 G F R 基因突变阳性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组恶心/呕吐㊁肝损害㊁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P <0.05)㊂结论 N S C L C 患者胸腔积液检测可见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其与患者临床特征(性别㊁病理分型和吸烟史)㊁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关㊂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临床特征中图法分类号:R 7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3)15-2250-06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R O S 1,E G F R g e n e m u t a t i o n i n p l e u r a l e f f u s i o n a n d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y a n d 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 of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U B i ng x i a n g 1,Y A N G X u e r o n g 2,L I U L o n g2ә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n c o l o g y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T i a n y o u H o s p i t a l ,S h a n gh a i 20006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R O S p r o t o -o n c o g e n e 1-r e c e p t o r 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R O S 1)a n d e p i d e r m a l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E G F R )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 a n d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n d 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o n -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a n c e r (N S C L C )i n p l e u r a l e f f u s i o n .M e t h o d s A t o t a l o f 285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S C L C i n T i a n y o u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O c t ob e r 2018t o F e b r u a r y 2021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s u b j e c t s ,a l l o f w h o m u n d e r w e n t p l e u r a l f l u i d e x t r a c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 197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a n d 88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a n d t h e p a t i e n t s 'p l e u r a l f l u i d R O S 1a n d E G F R 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 w 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m u t a t i o n 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p o l y m e r a s e c h a i n r e a c t i o n (A R M S -P C R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 e e n t h e R O S 1a n d E G F R 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 i n p l e u r a l ef f u s i o n a n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e c t o f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 a s a n a l yz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m u t a t i o n r a t e o f R O S 1g e n e i n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l e u r a l e f f u s i o n w a s 3.51%(10/285),a n dt h e m u t a t i o n r a t e o f E G F R g e n e w a s 41.05%(117/285).T h e m u t a t i o n r a t e s o f R O S 1a n d E G F R g e n e s i n f e -m a l e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h i g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m a l e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P <0.05);t h e m u t a t i o n r a t e s o f R O S 1a n d E G F R g e n e s i n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h i g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n o n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P <0.05);t h e m u t a t i o n r a t e s o f R O S 1a n d E G F R g e n e s i n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u t s m o k i n g h i s t o r y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m o k i n g h i s t o r y (P <0.05).I n R O S 1m u t a t i o n -po s i t i v e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 ,t h e r e w e r e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o b je c t i v e r e m i s s i o n r a t e (O R R )a n d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㊃05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u gu s t 2023,V o l .20,N o .1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 a t e(D C R)b e t w e e n t h e 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g r o u p(P>0.05).I n E G F R m u t a t i o n-p o s i t i v e N S C L C p a t i e n t s,O R R a n d D C R i n 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w e r e61.25%a n d80.00%,r e s p e c t i v e l y, h i g h e r t h a n32.43%a n d51.35%i n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g r o u p(P<0.05).T h e r e w a s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S C L C c o m p l i c a t e d w i t h R O S1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t h e 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a n d t h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g r o u p(P>0.05).T h e i n c i d e n c e r a t e s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s u c h a s n a u s e a/v o m i t i n g,l i v e r d a m a g e a n d b o n e m a r r o w s u p p r e s s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S C L C a n d E G F R g e n e m u-t a t i o n s i n t h e t a r g e t e d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w e r e l o w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g r o u p(P<0.05).C o n c l u s i o n R O S1a n d E G F R 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 c a n b e d e t e c t e d i n t h e p l e u r a l e f f u s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S C L C, w h i c h a r e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g e n d e r,p a t h o l o g i c a l t y p e a n d s m o k i n g h i s t o r y),e f f i c a c y a n d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o f p a t i e n t s.K e y w o r d s:n o n-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p l e u r a l e f f u s i o n; R O S p r o t o-o n c o g e n e1-r e c e p t o r t y r o s i n e k i-n a s e;e p i d e r m a l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g e n e m u t a t i o n s;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为11.6%,病死率为18.4%,均排在首位[1]㊂我国国家癌症报告中也指出,肺癌发病率与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占比最高[2]㊂根据病理分型,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 C L C)㊁非小细胞肺癌(N S C L C),后者在肺癌中占比约为80.0%,主要为腺癌㊁鳞癌等[3]㊂尽管临床诊治恶性肿瘤均获得了一定进展,但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此时难以进行手术治疗㊂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特异性分子靶向治疗在临床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增多㊂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更好地作用于肿瘤特定位点,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有利于改善肺癌患者预后[4]㊂在分子靶向治疗中,以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 O S1)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 G F R)等为靶点的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 K I)应用较多,但并非所有患者均可从T K I治疗中获得满意效果,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是T K I药物靶向治疗的前提条件[5]㊂有研究指出,E G-F 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㊁病理分型等有关[6]㊂因此了解N S C L C患者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情况,并对患者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㊂因N S C L C患者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大多不符合手术要求,而穿刺标本取样少,加之肿瘤组织本身具有异质性,故需寻找其他方法来完成检测㊂胸腔积液的获取安全性相对较高,实时性强,可作为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检测的生物学材料㊂本研究检测了N S C L C患者胸腔积液中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了胸腔积液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关系,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海天佑医院收治的285例N S C L C患者,其中有197例患者采用靶向治疗(靶向治疗组),88例患者采用传统化疗(化疗组)㊂纳入标准:(1)符合‘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7]中N S C L C相关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2)在进行胸腔积液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检测前未行放化疗;(2)临床资料完整㊂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心㊁肝㊁肾功能不全;(3)合并免疫系统疾病㊂1.2方法1.2.1治疗方法(1)靶向治疗:口服厄洛替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150m g/d,连续治疗2个月㊂(2)化疗:顺铂(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70 m g/m2,第1天静脉滴注;吉西他滨(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1000m g/m2,第1㊁8天静脉滴注;每21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㊂1.2.2检测方法(1)胸腔积液R O S1㊁E G F R提取㊂取经细胞学检查确定有癌细胞的胸腔积液50m L,4ħ保存并于24 h内进行D N A提取及基因检测㊂于4ħ环境中3000r/m i n离心10m i n;吸取上清液,再在4ħ环境中3000r/m i n离心10m i n;吸取上清液加入B u f f e r S P L和蛋白酶K溶液,于63ħ水浴消化㊂加入D N A 示踪剂㊁异丙醇,1000r/m i n离心5m i n㊂清洗2次, 1000r/m i n离心5m i n,收集D N A㊂采用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类R O S1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与E G F 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仪器为A B I7500仪器,检测方法为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 R M S-P C R)㊂离心机为美国B e c k m a n C o u l t e r公司A l l e g r a64R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㊂(2)R O S1基因检测㊂于-20ħ冰箱中取出R O S1混合酶和N(R O S1样本数)条8联P C R反应管条,均离心15s㊂移取1.5μL R O S1混合酶至待测样本c D N A㊁阳性及阴性对照中,振荡混匀后快速离心10s㊂进行P C R扩增,扩增条件:第1阶段95ħ5 m i n;第2阶段95ħ25s,64ħ20s,72ħ20s,15个循环;第3阶段93ħ25s,60ħ35s,72ħ20s,35个循环㊂(3)E G F R基因检测㊂于-20ħ冰箱中取出E G-F R混合酶和N(EG F R样本数)+2条8联P C R反应管条,均离心15s㊂稀释D N A,加入2.7μL E G F R混㊃15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u g u s t2023,V o l.20,N o.1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合酶,振荡后离心㊂行P C R 扩增,扩增条件:第1阶段95ħ5m i n ;第2阶段95ħ25s ,64ħ20s ,72ħ20s ,15个循环;第3阶段93ħ25s ,60ħ35s ,72ħ20s ,35个循环㊂1.2.3 基因检测结果判读 R O S 1基因检测位点包含S L C 34A 2-R O S 1㊁C D 74-R O S 1㊁S D C 4-R O S 1㊁E Z R -R O S 1㊁T P M 3-R O S 1㊁L R I G 3-R O S 1㊁G O P C -R O S 1,若未检测到上述突变则认为R O S 1融合阴性㊂E G F R 基因检测位点包含19-D e l ㊁L 858R ㊁T 790M ㊁20-I n s㊁G 719X ㊁S 768I ㊁L 861Q ㊂因E G F R 基因除18~21外显子外的突变极少见且目前与用药不相关,故如果未检测到上述突变则判断为E G F R 野生型㊂1.3 疗效评价 采用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 E -C I S T )评价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 R )㊁部分缓解(P R )㊁疾病稳定(S D )和疾病进展(P D )㊂客观缓解率(O R R )=(C R 例数+P R 例数)/总例数ˑ100.00%,疾病控制率(D C R )=(C R 例数+P R 例数+S D 例数)/总例数ˑ100.00%㊂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N S C L C 患者胸腔积液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情况 N S C L C 患者胸腔积液R O S 1基因突变率为3.51%(10/285),E G F R 基因突变率为41.05%(117/285)㊂在R O S 1基因突变中,S L C 34A 2-R O S 1占比最高,其次为C D 74-R O S 1;在E G F R 基因突变中,19-D e l 占比最高,其次为L 858R ㊂见表1㊂2.2 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女性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N S C L C 患者(P <0.05);腺癌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率高于非腺癌N S C L C患者(P <0.05);无吸烟史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率高于有吸烟史N S C L C 患者(P <0.05);但不同年龄㊁肿瘤最大径㊁解剖学部位㊁初诊T NM 分期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2㊂2.3 伴R O S 1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效果比较 伴R O S 1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中,靶向治疗组O R R ㊁D C R 与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3㊂2.4 伴E G F R 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效果比较 伴E G F R 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中,靶向治疗组O R R ㊁D C R 均高于化疗组(P <0.05)㊂见表4㊂2.5 伴R O S 1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 伴R O S 1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5㊂2.6 伴E G F R 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 伴E G F R 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组恶心/呕吐㊁肝损害㊁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P <0.05)㊂见表6㊂表1 N S C L C 患者胸腔积液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类型[n (%)]基因突变类型构成R O S 1S L C 34A 2-R O S 13(30.00) C D 74-R O S 12(20.00) S D C 4-R 0S 11(10.00) E Z R -R O S 11(10.00) T P M 3-R 0S 11(10.00) L R I G 3-R 0S 11(10.00) G 0P C -R 0S 11(10.00)E G F R (单位点) 19-D e l 57(48.72) L 858R 45(38.46) G 719X 2(1.71) T 790M2(1.71) 20-I n s 2(1.71) S 768I2(1.71) L 861Q1(0.85)E G F R (双位点) 19-D e l /T 790M 2(1.71) 19-D e l /L 858R 2(1.71) G 719X /S 768I1(0.85) T 790M /20-I n s1(0.85)表2 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n (%)]临床特征nR O S 1基因突变构成χ2PE GF R 基因突变构成χ2P性别5.4130.0208.1680.004男1722(1.16)59(34.30) 女1138(7.08)58(51.33)年龄0.4120.5210.2560.613㊃25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u gu s t 2023,V o l .20,N o .1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续表2 N S C L C 患者R O S 1㊁E G F R 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n (%)]临床特征nR O S 1基因突变构成χ2PE GF R 基因突变构成χ2P<60岁1283(2.34)46(35.94) ȡ60岁1577(4.46)61(38.85)吸烟史5.7740.0167.2490.007有1491(0.07)50(33.56) 无1369(6.62)67(49.26)病理类型6.9090.0269.7550.006腺癌17110(5.85)81(47.37) 鳞癌880(0.00)35(39.78) 其他260(0.00)4(15.38)肿瘤最大径0.0370.8470.5280.468<3c m1345(3.73)52(38.81) ȡ3c m1515(3.31)65(43.05)解剖学部位0.020.8870.070.792中央型1224(3.28)49(40.16) 周围型1636(3.68)68(41.72)初诊T NM 分期0.2910.9620.1470.986Ⅰ期271(3.70)11(40.74) Ⅱ期673(4.48)27(40.30) Ⅲ期1023(2.94)41(40.20) Ⅳ期893(3.37)38(42.70)表3 伴R O S 1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效果比较[n (%)]组别nC RP RS DP DO R RD C R 靶向治疗组70(0.00)3(42.86)2(28.57)2(28.57)3(42.86)5(71.43)化疗组30(0.00)0(0.00)1(33.33)2(66.67)0(0.00)1(33.33)χ20.3630.179P0.5470.673表4 伴有E G F R 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效果比较[n (%)]组别nC RP RS DP DO R RD C R 靶向治疗组800(00.00)49(61.25)15(18.75)16(20.00)49(61.25)64(80.00)化疗组370(00.00)12(32.43)7(18.92)18(48.65)12(32.43)19(51.35)χ28.41910.072P0.0040.002表5 伴R O S 1基因突变的N S C L C 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n恶心/呕吐腹泻肝损害骨髓抑制皮疹靶向治疗组72(28.57)2(28.57)1(14.29)1(14.29)2(28.57)化疗组32(66.67)2(66.67)1(33.33)1(33.33)1(33.33)χ20.1790.1790.0300.0300.363P0.6730.6730.8630.8630.547㊃35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 ,A u gu s t 2023,V o l .20,N o .1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6伴E G F R基因突变的N S C L C患者靶向治疗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n(%)]组别n恶心/呕吐腹泻肝损害骨髓抑制皮疹靶向治疗组8032(40.00)21(26.25)17(21.25)15(18.75)15(18.75)化疗组3723(62.16)16(43.24)15(40.54)14(37.84)13(35.14)χ24.9883.3794.7384.9443.731 P0.0260.0660.0300.0260.0533讨论外科手术㊁放化疗㊁免疫治疗是N S C L C治疗的常用手段,但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癌症中晚期,故化疗使用更多㊂然而化疗不具有特异性,其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引起明显不良反应㊂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靶向治疗N S C L C逐渐兴起,与放化疗相比较,其可减少不良反应,更好地延长患者生存期㊂与N S C L C相关的基因较多,其中R O S1㊁E G F R基因为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驱动基因,本次研究选取上述2种基因,分析其在N S C L C患者胸腔积液中的突变率,并探讨了伴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的N S C L C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㊂R O S1为单体型受体酪氨酸激酶,人R O S1基因定位于6q21染色体中,其发生重排时会丢失细胞外区域,重排位点主要见于32~36外显子[8]㊂有研究显示,N S C L C中R O S1基因主要和C D74㊁S L C34A 融合,可促使下游J A K/S T A T㊁P I3K/A K T等信号通路呈持续激活状态,继而促进肿瘤发生[9-10]㊂有研究显示,R O S1染色体重排在N S C L C中较少见,仅为1%~2%[11-12]㊂刘光峨等[13]对黔北地区N S C L C患者R O S1基因突变进行检测,显示R O S1基因突变率为1.2%㊂吴丹等[14]研究显示,N S C L C患者R O S1基因突变率为2.7%㊂本研究结果显示,285例N S C L C患者胸腔积液R O S1基因突变率为3.51% (10/285),略高于以往研究,可能与患者居住地㊁生活习惯有关㊂E G F R基因位于第7号常染色体7p12-14区,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其发生突变或异常高表达均能够引发肿瘤[15]㊂E G F R基因突变主要区域为T K区域18~21外显子[16],本研究中, E G F R基因突变率为41.05%(117/285),19-D e l占比最高(48.72%),其次为L858R(38.46%)㊂鲁涛等[17]研究显示,N S C L C患者胸腔积液E G F R基因突变率为54.5%,且突变类型以19-D e l㊁L858R为主,可见尽管不同研究中N S C L C患者E G F R基因突变率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E G F R基因突变率较高,且主要类型为19-D e l㊁L858R㊂有研究显示,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与性别㊁组织类型㊁地域等有关,多数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阳性者为女性㊁腺癌㊁东亚人群[18-19]㊂本研究结果中,女性㊁腺癌㊁无吸烟史的N S C L C患者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㊁非腺癌㊁有吸烟史的N S C L C患者(P<0.05),但不同年龄㊁肿瘤最大径㊁解剖学部位㊁初诊T NM分期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性别㊁病理分型和吸烟史与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有关㊂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之一,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存在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位点的患者,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有效提升患者治疗耐受性和生存质量,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期㊂本研究对采用靶向治疗或化疗的伴有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的N S C L C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发现R O S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靶向治疗组O R R㊁D C R分别为42.86%㊁71.43%,高于化疗组的0.00%㊁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例数太少有关,提示通过靶向治疗有提高伴R O S1基因突变N S C L C患者的疗效的可能㊂E G F 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靶向治疗组O R R㊁D C R分别为61.25%㊁80.00%,高于化疗组的32.43%㊁5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 G F 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采用靶向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㊂笔者还对治疗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显示伴R O S1基因突变的N S C L C患者靶向治疗组与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E G F R基因突变的N S C L C患者靶向治疗组恶心/呕吐㊁肝损害㊁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P<0.05),提示伴有E G F R基因突变阳性的N S C L C患者行靶向治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㊂虽然本次研究中胸腔积液E G F 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没有对应的肿瘤组织检测结果予以对比验证,但是该检测结果指导下的靶向治疗效果与过去在肿瘤组织检测结果指导下的靶向治疗效果相符[20],间接说明了在病理质控把关前提下的胸腔积液E G F R突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有确切的临床价值㊂综上所述,N S C L C患者胸腔积液检测可见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其突变率分别为3.51%㊁41.05%,R O S1㊁E G F R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㊁病理分型和吸烟史等临床特征有关,且E G F R基因突变和疗效㊁不良反应存在关系㊂检测N S C L C患者胸腔积液能够有效指导N S C L C患者靶向治疗㊂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少,使R O S1基因突变阳性病例少,对研究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还有待㊃45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u g u s t2023,V o l.20,N o.1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后续扩大样本量研究㊂参考文献[1]B R A Y F,F E R L A Y J,S O E R J OMA T A R AM I,e t a l.G l o b a l 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2018:G L O B O C A N e s t i m a t e s o fi n c i d e n c e a n d m o r t a l i t y w o r l d w i d e f o r36c a n c e r s i n185c o u n t r i e s:g l o b a l 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2018[J].C A C a n c e r JC l i n,2018,68(S u p p l8):394-424.[2]赫捷,李霓,陈万青,等.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3):243-268.[3]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9,41(12):881-890. [4]胡鹏程,耿僡临,魏慎海,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0,60(16):102-106. [5]吴伟,曹紫阳,侯立坤,等.非小细胞肺癌液基细胞学标本用于分子检测前的评估体系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检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8,47(12):955. [6]袁世洋,贺荣芝,谢军平,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 G F R基因突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8):4434-4437.[7]罗荣城,韩焕兴.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5-88.[8]陶洁,薛淑萍,马晓梅.Ⅳ期肺腺癌患者R O S1基因状态与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效果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1):111-142.[9]江薇,王懿娜.R O S1融合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9,46(5): 257-262.[10]张晴,张杰.非小细胞肺癌中R O S1融合基因及其检测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46(10):741-744.[11]白冬雨,张海萍,索文昊,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 G F R突变㊁A L K和R O S1融合基因表达变化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9,28(1):32-36.[12]王文娴,许春伟,宋勇.非小细胞肺癌R O S1融合基因少见融合伙伴的故事[J].循证医学,2019,19(2):10-11.[13]刘光峨,杨玲,李佩洁,等.贵州黔北地区922例非小细胞肺癌E G F R㊁A L K㊁R O S-1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21):1691-1697.[14]吴丹,李静,姚梅宏,等.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 O S1基因突变及突变共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1,50(3):251-253.[15]李文生,郑幼伟,孙君军,等.结肠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9,36(7):1299-1301.[16]周建平,徐德,王代文,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18~21号外显子的碱基序列突变情况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31):1-4.[17]鲁涛,李强,李岚,等.1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E GF 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一项来自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12):1059-1065.[18]贺荣芝,刘川,蔡婧,等.非小细胞肺癌E G F R,A L K,R O S1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35(7):843-845.[19]黄清洁,陈天东,陈海瑞,等.基于二代测序的30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35(3):286-290. [20]S H I Y K,WA N G L,HA N B H,e t a l.F i r s t-l i n e i c o t i n i bv e r s u s c i s p l a t i n/p e m e t r e x e d p l u s p e m e t r e x e d m a i n t e-n a n c e t h e r a p y 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d v a n c e d E G F R m u t a-t i o n-p o s i t i v e l u n g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C O N V I N C E):a p h a s e3,o p e n-l a b e l,r a n d o m i z e d s t u d y[J].A n n O n c o l, 2017,28(10):2443-2450.(收稿日期:2022-12-18修回日期:2023-05-15)(上接第2249页)民卫生出版社,2015:109-111.[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73-475.[7]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3-4.[8]刘怡均,林向英,张燕.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用于终末期肾病的信效度验证[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1,42(4):635-641.[9]费晓影,王思农,王亚红,等.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慢性湿疹模型大鼠血清中C C L17及C C L18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21,38(12):31-35.[10]L I Y,L I M,Z HO U B,e t a l.E f f i c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q i n g-p e n g o i n t m e n t f o r s u b a c u t e a n d c h r o n i c e c z e m a:a s y s t e m-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B i o m e d R e s I n t,2021, 95(11):1-14.[11]尚佩生,詹明峰,沈晓峰.皮炎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2): 329-331.[12]张丽红,闫志华,方明,等.中医祛风除湿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及对血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6):662-665.[13]林红燕,王煊,何聪,等.中药植物紫草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遗传,2021,43(5):459-472.[14]金阳,葛金环,刘思琦,等.当归多糖的化学结构㊁药理作用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2,39(2):69-77.[15]张梦鸽,徐菁,陈彦蓉,等.基于远期疗效优势的温阳健脾益肺固本方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0):1342-1346.(收稿日期:2023-02-10修回日期:2023-06-11)㊃5522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年8月第20卷第15期 L a b M e d C l i n,A u g u s t2023,V o l.20,N o.1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肺腺癌病例的基因突变谱分析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肺腺癌病例的基因突变谱分析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肺腺癌病例的基因突变谱分析及其临床病理特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肺腺癌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革新,比如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等。

因此,对肺腺癌病例的基因突变谱分析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1. 肺腺癌的基因突变谱对肺腺癌病例的基因突变谱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肺腺癌的变异基因和发生机制,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目前,已发现多种与肺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如KRAS、EGFR、ALK、ROS1、BRAF等。

其中,EGFR是肺腺癌中最重要的基因突变之一,它突变导致的蛋白质是一种酪氨酸激酶,能够启动细胞增殖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增殖。

因此,EGFR突变的肺腺癌可以采用特定的靶向药物治疗。

2. 临床病理特征肺腺癌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但通常可分为大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

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60%~70%。

腺癌的组织结构复杂,有多种形态学类型,如乳头状、腺泡状、实体状、半透明状等。

此外,腺癌还具有异型性,即肿瘤细胞大小、形态和染色质分布不一致。

3. 基因突变谱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不同的基因突变对临床表现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EGFR突变的肺腺癌通常具有肺泡型、乳头型等形态学表现,且多见于女性、非吸烟者等人群。

而KRAS突变的肺腺癌特点是肿瘤实体化、早期转移、低分化等,多见于男性、吸烟者等人群。

对基因突变谱和临床表现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肺腺癌的治疗效果。

4. 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因突变谱分析在肺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目前正在发展的RNA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等,都有望进一步提高基因突变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

此外,通过深入研究肺腺癌的基因突变谱和临床表现,也有望发现更多的治疗靶点,开发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肺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结语肺腺癌的治疗和预后与基因突变谱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为重要。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这些变化包括基因缺失、基因扩增、碱基替换等。

这些突变不仅会导致遗传病,也与癌症的起源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并探讨基因突变对癌症防治的启示。

1. 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关联癌症是一种由细胞突变引起的疾病,而基因突变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一些突变可能使癌细胞更具侵袭性和恶性。

例如,癌症细胞中常见的突变包括原癌基因的突变、抑癌基因的突变以及DNA 修复机制的突变。

这些突变导致细胞的自身调控机制紊乱,从而促进肿瘤的形成。

2. 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的类型多种多样,而且每一种突变都可能与特定类型的癌症相关。

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点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导致DNA中的单个碱基被替换为另一个碱基,从而改变了蛋白质的编码。

插入突变是指额外的碱基插入到DNA 中,而缺失突变则是指DNA中某些碱基的丢失。

3. 基因突变与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类能够阻止细胞分裂并抑制肿瘤发展的基因。

基因突变导致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丧失,从而使癌症细胞能够无限制地分裂和扩增。

例如,BRCA1和BRCA2是两个常见的肿瘤抑制基因,它们的突变与乳腺和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4. 基因突变与致癌基因致癌基因是一类本来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在突变后具有促进肿瘤发展的作用。

例如,RAS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癌症致癌基因之一。

RAS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无法通过正常的信号传导途径来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从而增加癌症的风险。

5. 基因突变与癌症预防与治疗的启示深入了解基因突变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癌症的预防与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携带致病突变的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对于携带BR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存在紧密的关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多层次、多因素的。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联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联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联基因突变是导致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癌症。

癌症是由于异常的细胞增长和分裂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联,并展示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影响一个或多个基因的功能。

这些突变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后天产生的。

许多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和病毒感染,都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基因突变并不一定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会发生问题。

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通常涉及多个基因的突变。

许多癌症研究的焦点是寻找这些与癌症发生相关的基因突变。

研究人员使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来分析癌症细胞中的突变,并找出与癌症发生有关的关键基因。

已经发现基因突变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这些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DNA修复机制的破坏,使细胞更容易发生其他致癌突变。

此外,突变也可以使细胞失去正常的增殖和凋亡调控,从而导致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另一个与基因突变相关的关键概念是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致癌基因是促进癌症发展的基因,而抑癌基因是抑制癌症发展的基因。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致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或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从而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增殖和凋亡调控。

这些突变可能导致细胞无控制地分裂和生长,最终形成肿瘤。

虽然基因突变在癌症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也对癌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吸烟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吸烟可以引起DNA损伤和突变,从而导致癌细胞的生长。

因此,我们不能将癌症发生的全部责任归咎于基因突变,而是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研究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关联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努力寻找用于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

个性化医疗正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关键 词 : 肺肿瘤 ; 非小细胞肺癌 ; 表皮 生长 因子 受体 ; 基因突变 ; 临床病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 : R 7 3 4 .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7 3 9 9 ( 2 0 1 3 ) 0 4— 0 4 0 2— 0 4
As s o c i a t i o n be t we e n g e n e mu t a t i o ns o f e p i de r ma l g r o wt h f a c t o r r e c e pt o r a nd c l i ni c O pa t h O l O g i -
c a l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no n - s ma l l c e l l l u ng c a n c e r s
LI Mi n g — Ha , L I Xi a o ,HE Zhi — c h e ng ,ZHANG Zhi — h o ng
p a r a f f i n - e m b e d d e d t u mo r s p e c i m e n s o b t a i n e d f r o m 1 0 8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S C L C .R e s u l t s T h e t o t a l m u t a t i o n r a t e o f E G F R g e n e( e x o n s 1 9 a n d 2 1 )w a s 3 6 . 1 % , i n c l u d i n g 1 3 . 0 % o f e x o n 1 9 a n d 2 3 . 1 % o f e x o n 2 1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E G F R m u t a t i o n s u s u a l l y o c c u r r e d i n t h e n o n — s m o k e r s ,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s ma l l e r t u mo r s i z e ,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n o m e t a s t a s i s a n d w i t h e a r l i e r T N M s t a g e s( P <0 . 0 5 ) .H o w e v e r ,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联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联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联癌症是一种由于体内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疾病。

虽然环境因素在癌症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基因突变在许多癌症类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可以是染色体水平的改变,也可以是基因组中个别基因的改变。

本文将探讨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联,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一、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因突变是导致正常细胞癌变和癌细胞复制的推动因素之一。

癌症通常是多因素、多步骤的疾病,而基因突变使得细胞在癌症形成过程中逃避正常调控机制,并增加了细胞分裂的倾向。

在癌症发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基因的突变起着不同的作用。

1. 激发突变:一些突变可以促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这些突变通常发生在肿瘤抑制基因中,如TP53基因的突变。

TP5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它参与细胞凋亡、DNA修复等重要过程。

一旦TP53基因突变,细胞的自我修复和凋亡机制将失去平衡,进而导致肿瘤的形成。

2. 促进突变:某些突变可以增加细胞受损DNA的寿命,从而增加其他基因突变的发生概率。

这些突变通常发生在DNA修复基因中,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

BRCA1和BRCA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如果这些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将下降,增加了其他基因突变的积累。

3. 促进复制突变:一些突变可以影响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导致基因组在细胞分裂中发生错误的复制。

这些突变通常发生在DNA复制和修复基因中,如MLH1和MSH2基因的突变。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DNA复制的质量控制,一旦发生突变,细胞的DNA复制过程将失去准确性,进而导致基因组的错误复制。

二、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倒位等。

这些突变类型在不同的癌症中都有所表现。

1. 点突变:点突变是基因序列发生替代的变化,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无效突变。

错义突变会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LRP16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LRP16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clln acnm N C C .M e o s I muo iohmir s ii tos pE v i ehd a sdt dt tL P 6e— e gc io a( S L ) lu r t d: h m nhs ce s y t nn t t a g(w —t nio m to )w sue e c R 1 x e sn o e
cn yh h rhnta i o— m ru n sus 5 .2 a d i e t t nn nt oosl gt se ( 19 % .0 , 0 0 ) h prgl ino eepes no R 1 a g a h u u i % P< . 1 .T eu — uao fh xrsi f P 6W e t t o L s r a dt c cr ie n ao , h oiv t o L P 6i pol df rnie ru ( 2 7 % )w s i ic t i e a ht e t a e f r t tn teps i r e f R 1 or ieet t gop 7 . 3 le o n d e ii te a n y ad a g f a l hg r hnta s ni n y h t i w l 4 .7 )a dmoea l d e ni e ru ( 77 % ) P< . 5 .T eps i a f R 1 d nc c o a i n e ( 16 % n d rty i r t tdgop 2 .8 e — fe a ( 0 0 ) h iv r eo P 6i aeoa i maW s . o te t L n r n s g nf af ihr a a i sum u ac o a P< . 5 .T eep sino L P 6d n hw aydfrn e e ented e- icn yhge n t tn q a o s r i m ( 0 0 ) h xr s R 1 i 'so n ie c t e i r i l h t h c n e o f dt e bw h f

非小细胞肺癌DNA指数及增殖活性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非小细胞肺癌DNA指数及增殖活性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转移相关 , N D A含量 及细胞增殖活性测定有助于进一步研究 N C C的生物 学行 为。 SL
文章 编 号 : 0 —6 X(0 0 4 -0 30 1 226 2 1 )00 1 -3 0
Rea in hp b t e lt s i ewe n DNA d x,p oi rt n a d p too ia e t r o i e n r le a i n a h lgc l a u e f o f
l e ain b o e tmer r s i u sw t 0 NS L ain sa d 2 o ma umo a t s e .Re u t T el v lo I i rt y f w yo t i fe h t s e i 6 C C p t t n 0 n r l p l n i u s f o l yn s h e s s ls h e e fD ,
n d t tss o e mea a i.An l sso Ia d p oi r t n ma r vd a b n f i v u t n o u rbo e lb h vo . s ay i D r l e ai y p o i e ei a e a ai ft mo jl a a ir f n f o cl l o e Ke r s a cn ma o — malc l ln ;f w c t mer y wo d :c r i o ,n n s l — el u g l y o t o y;c l p oi r t n el r l e ai f o
P n P S L ee i e a oei n r a p l o at s e P< . 5 . P a oiv l i i m r t e I dS F i N C C w r g r h nt s o l um n s s( 0 0 ) S Fh dp s i r a o w t t o a a n h h t h n m iu te e t n h u s g

TP53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TP53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TP53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费君;陆友金【摘要】目的探讨TP53基因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57例肺腺癌患者,分析TP53基因突变与未突变组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57例肺腺癌患者中,TP53突变患者为26例,突变率为45.6%.TP53基因突变多见于吸烟以及ⅢB-Ⅳ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合并EGFR突变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3.05个月和6.0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53基因突变多见于吸烟以及晚期肺腺癌患者,TP53基因突变提示着不良的预后.【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9(024)008【总页数】4页(P1503-1506)【关键词】肺腺癌;TP53基因;临床特征;预后【作者】费君;陆友金【作者单位】230601 安徽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230601 安徽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正文语种】中文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1]。

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其5年生存率仅13%左右[2]。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发现细胞基因水平上的变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TP53是细胞周期相关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合成在细胞增殖和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TP53突变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促进肿瘤细胞的代谢,预示着不良的生存[3]。

本研究旨在分析肺腺癌患者TP53基因突变的频率、分布、临床特征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对临床患者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意义。

资料与方法一、对象分析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57例I-Ⅳ期行基因检测的肺腺癌患者。

伴随基因突变-扩增在肺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伴随基因突变-扩增在肺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伴随基因突变-扩增在肺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潘雪,高春峰,邢玉斐,钟安媛,周童,张增利,施敏骅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苏州__ 2021年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报告,肺癌仍是目前人类死亡率最高(男性22%,女性22%)的肿瘤[1]。

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病情进展较快,超过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局部或远隔器官的转移,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建议初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完善新一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检测[3]。

NGS 检测除了可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外,还可以预测疗效,发现耐药机制,同时能发现新的基因突变类型,为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依据[4]。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NGS检测的71例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数据,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

1.1 对象纳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 年12 月—2020年7月入组的肺癌患者,依据气管镜、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胸腔积液病理结果明确诊断。

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13)伦审科研第(K11)号]通过。

纳入标准:①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肺癌患者;②年龄≥18岁。

排除标准:①同时有其他恶性肿瘤;②存在可能影响随访和短期生存的其他严重疾病;③既往服用过EGFR⁃TKI 等靶向药物、免疫药物;④既往接受过化疗、放疗或其他治疗。

共纳入71例患者(132份标本)。

1.2 标本收集及患者随访1.2.1 检测标本肿瘤组织来源为气管镜下活检组织标本、肺穿刺活检组织标本,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eoxyribo nucleic acid,ctDNA)检测标本为外周血液、胸腔积液、脑脊液。

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HER-2、P53、VEG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非小细胞肺癌中CD44、HER-2、P53、VEG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3年 9月 第 7卷 第 1 8期
C l a i n
c Ed i t i o n ) , S e o t e mb e r 1 5 . 2 01 3 . V b 1 . 7 . No . 1 8
・2 7・
临 床 论 著
非小细胞肺癌 中 C D 4 4 、H E R - 2 、P 5 3 、V E G F的 表达及 与 o n o f e x pr e s s i o n o f CD4 4 ,HER- 2 ,P5 3 ,a n d VEGF i n n o n s ma l l c e H l u n g c a n c e r a n d c l i n i c a l
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 0 5 )。C D4 4与病理类 型有 关 ( P <0 . 0 5 );H E R - 2与年龄、淋 巴结分期有关 ( P< 0 . 0 5 );Mt P 5 3与性别 、吸烟史、淋 巴结分期 、分化程度、T NM 分期有 关 ( P <0 . 0 5 );V E G F与病理类 型、 淋 巴结、分化程度、肿瘤大小 、T N M 分期有关 ( 尸<0 . 0 5 )。K a p l a n . Me i e r 生存 分析 提示 C D 4 4 、HE R - 2 、 Mt P 5 3 、V E G F基因阳性表达 的 NS C L C患者预 后差 ( P<O . 0 5 )。结论 可作 为判 断 NS C L C预后 的参考指 标。
尹志永 王兴波 陈丽娜 任士俊 赵金 杨 大勇
【 摘要 】 目的 探讨黏附 因子 C I M4 、C - e r b B - 2基 因 ( H E R . 2 )、抑癌基 因突变型 P 5 3( Mt P 5 3 )、血
管 内皮生长 因子 ( V E G F )在非小细胞肺 癌 ( NS C L C)中的表达及与 临床病理特 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收集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 2013 年 4 月至 2015 年 4 月间手术切除原发性 NSCLC 标本 205 例。 根据 2015 年 WHO 肺部肿瘤组织学分类标 准分为:腺癌 169 例(82.4%,包含鳞屑样、腺泡样、 乳头状、微小乳头状、实性、浸润性黏液和胎儿型腺 癌),鳞癌 30 例(14.6%),腺鳞癌 5 例(2.4%),大 细胞癌 1 例(0.5%)。 曾经或正在吸烟 55 例,从未 吸烟 150 例。 具 有 明 确 病 理 p-TNM 分 期: Ⅰ 期 103 例、Ⅱ期 30 例、Ⅲ期47 例、Ⅳ期 9 例。 标本均经 4%中性甲醛液固定处理、石蜡包埋、切片及 HE 染
patterns.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EGFR mutation and the clinical stage ( P =0.237 ) .The frequency of KRAS mutation was higher in solid predominant and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s (P = 0.015); that of PIK3CA mutation was higher in patients of ≥ 62 years of age,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and fetal adenocarcinoma ( P =0.015, P =0.006, respectively) .ALK, ROS1 or RET mutation positive NSCLC tended to occur in nonsmokers and have solid predominant tumors and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 P =0.012, P =0.017 respectively).The frequency of EML4-ALK mutation was higher in the early stage patients with solid predominant tumors and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s (P =0.025, P =0.014, respectively ); that of ROS1 rearrangement was higher in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s (P =0.049).NRAS, BRAF and HER2 gene mutations were infrequent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remained to be elucidated.Conclus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tations of well-known driver gene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NSCLC has diversity, the rate of mutations is higher in non-smoking female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DOI:10.3760 /cma.j.issn.0529-5807.2016.04.002 作者单位:350001 福州,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 通 信 作 者 :陈 小 岩 ,E -mail:slyycxy2013 @163 .com
・ 221・
・ 论著・
・ 222・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6 年 4 月第 45 卷第 4 期 Chin J Pathol, April 2016,Vol.45,No.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tations of well-known driver genes and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 NSCLC ) . Methods 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scorpions ARMS)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205 driver gene mutation status in NSCLC in 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Results Driver gene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146 of 205 (71.2%) patients with NSCLC, including 81.7% ( 138 /169 ) adenocarcinomas, in which mutations of nine genes were found: EGFR (63.3%,107 /169), KRAS (5.9%,10 /169), PIK3CA (4.1%,7 /169), ALK (4.1%,7 /169), ROS1 (3.0%,5 /169), RET (3.6%,6 /169), HER2 ( 1.8%,3 /169 ), NRAS ( 0.6%,1 /169 ) and BRAF (0.6%,1 /169).The frequencies of driver gene mutations were higher in adenocarcinomas, female patients and non-smokers (P <0.01, P =0.003, P <0.01, respectively).Driver gene mutation status showed no correlation with either the age or the clinical stage (P =0.281, P =0.490, respectively).However, EGFR mutations tended to occur in adenocarcinoma, female, non-smokers, and patients of ≥62 years of age (P < 0.01, P <0.01, P =0.002, P =0.012,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EGFR mut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umor histology of lepidic, acinar, papillary and micropapillary predominant growth
我们 采 用 蝎 形 探 针 扩 增 阻 滞 突 变 系 统 (scorpions ARMS)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205 例原发 性 NSCLC 手 术 切 除 组 织 中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 酶 ( ALK)、 ROS1、 RET、 KRAS、NRAS、BRAF、HER2 和 PIK3CA 基因突变,总 结这 9 种基因的突变率、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 特征的相关性。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 非小细胞肺 癌指南” (2015.V4) 明确指出,在进行靶向治疗前需 要对基因的突变状态进行检测,并强烈建议如果存 在有效药物可进行更广泛的基因状态检测,因此对 NSCLC 患者多基因的联合检测可为患者提供更精 准的治疗,明确各驱动基因在 NSCLC 中的发生率对 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Key words】 Carcinoma, non-small-cell lung; Genes; DNA mutational analysis
肺癌 是 严 重 危 害 人 类 健 康 的 常 见 恶 性 肿 瘤 之 一,其中 80%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1] 。 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基因称为驱动基因,大 量临床研究表明驱动基因突变状态是靶向治疗疗效 的重要预测因子。 近来的一项研究分析显示根据驱 动基因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显著提高了生存期,总 体生存期中位数超过 3 年[2] 。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6 年 4 月第 45 卷第 4 期 Chin J Pathol, April 2016,Vol.45,No.4
非小细胞肺癌驱 俞训彬
【 摘要】 目的 探讨 非小 细 胞肺 癌中 常 见驱 动 基因 突 变的 特 点及 其与 临 床病 理 特征 的 关系。 方法 采用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RMS)荧光定量 PCR 对 205 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 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驱动基因突变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驱动基因存在情况及其与患者临 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205 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共检测到 146 例存在基因突变(71.2%),肺腺癌 驱动基因总突变率达 81.7%(138 /169),分别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63.3%,107 /169)、KRAS (5.9%,10 /169)、PIK3CA (4.1%,7 /169)、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 ALK,4.1%,7 /169 )、 ROS1 (3.0%, 5 /169)、RET(3.6%,6 /169)、HER2 (1.8%,3 /169)、NRAS(0.6%,1 /169) 和 BRAF(0.6%,1 /169)。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群体中,腺癌(P <0.01)、女性( P =0.003)、无吸烟史( P <0.01) 患者驱动基因 总突变率比非腺癌、男性、有吸烟史患者的突变率高,与患者的年龄( P =0.281) 和病理分期( P = 0.490)无关。 EGFR 突变更容易发生在腺癌( P <0.01 )、女性( P <0.01 )、无吸烟史 ( P =0.002)、 ≥62 岁(P =0.012) 患者中。 EGFR 突变率在鳞屑样为主型、腺泡样为主型、乳头状为主型、微小乳头 状为主型腺癌更高,与病理分期(P =0.237)无关。 KRAS 突变率在实性为主型和浸润性黏液腺癌更 高(P =0.015)。 在腺癌中,≥62 岁、浸润性黏液腺癌和胎儿型腺癌患者的 PIK3CA 突变率更高( P 值 分别为 0.015,0.006)。 ALK、ROS1、RET 融合基因总阳性率在实性为主型和浸润性黏液腺癌的非吸 烟患者中更高(P 值分别为 0.012,0.017),ALK 重排更容易发生在病理分期较早、实性为主型和浸润 性黏液腺癌中( P 值分别为 0.025,0.014),ROS1 重排更容易发生在浸润性黏液腺癌中( P =0.049)。 NRAS、BRAF、HER2 突变发生率低,其临床意义有待探讨。 结论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见驱动 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其中女性、无吸烟史的肺腺癌患者突变率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