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川军出川抗战,悲壮的历史
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第05集《川军抗战》
系列电视片:《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第五集《川军抗战》每当遇到烦恼或感到无助的时候,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总喜欢一个人看看抗战影片《血战台儿庄》。
电影中,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因城池失陷,自杀殉国一段,总是让樊建川感到热血沸腾。
这部影片不仅让樊建川认识了一段历史,更让他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字幕: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台儿庄战役,大胜利;滕县保卫战牺牲五千川军,大壮士;王铭章将军,大英雄;我一定要去征集他们的文物,给他们建一座大大的博物馆。
这就是樊建川为川军修建的博物馆。
在建川博物馆聚落中,这座带有川西民居风格的川军抗战馆格外引人注目。
这里,珍藏着抗战时期3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动人历史。
上个世纪初的四川,军阀林立、战乱不断。
蒋介石的主力部队进入四川以后,局面更加复杂。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唤醒了川军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决定调转枪口,一致抗日。
【字幕:刘湘】七·七事变一个月后,时任四川省主席刘湘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四川各界一万多人为他送行。
这位四川的军政首脑被民众的抗日热情深深感动。
在南京会议上,他慷慨陈词,请缨抗战。
回到四川以后,他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动员四川民众救国于危亡之际。
10天后,川军15个师开赴前线。
和很多川军将士一样,第23集团军21军145师师长饶国华在出征前专程回了一趟老家。
他的家在四川省资阳县,沱江边上,住着他年迈的母亲。
【字幕:川军145师师长饶国华的女儿饶毓琇】当时我祖母年龄也比较大了,所以就嘱托我母亲养老抚孤的事情,就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次出征是为国而战,如果为国牺牲的话,那么老母的奉养和子女的抚养就托付给我母亲。
安顿好家里的老小以后,饶国华专门祭拜了祖坟。
他不知道,这一去是否还能回来。
出川以前,川军将士都被要求写好遗书。
【字幕:时任146师副营长黄士伟】当时要喊写遗书,我就写了一个给我父亲。
我这次投笔从戎完全出于自愿,如果不幸牺牲,我的财产,家里的财产就我几个姐姐跟一个妹她们照分就是了。
铁血川军抗日故事
铁血川军抗日故事作者:张凌云来源:《新西部》2015年第09期八年抗战,350余万名川渝将士,前赴后继出川参战,共伤亡64万多人。
川军参战人数之多、作战之勇猛、牺牲之壮烈,居全国之首。
在川军老兵杨应全的记忆中,草鞋川军作战全不靠武器,而是用整个肉体来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卫国防线。
在成都市档案馆里,至今留存着一批没有发出去的川籍将士抗日阵亡通知书。
抗战八年,近30万份阵亡失踪将士通知书陆续从前方发回四川,送达遗属手中。
但因为战时混乱,很多都没能送达。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无名英雄。
据统计,八年中共有350余万川军先后充实到抗战队伍中。
也就是说,大约每15个四川人中,就有1人上了抗日的前线;全国抗日军人中,每5个中就有1个是四川人。
川军伤亡总人数约64万,这意味着在八年中,川军每天牺牲200人。
冬天里只有草鞋穿的川军,曾被称为最糟糕的军队。
但八年抗战中,他们几乎无役不战,付出了最惨烈的牺牲,最终赢得了“无川不军”的称号。
肉搏南京光华门1937年11月13日,悲壮的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利宣告结束。
从11月8日开始,中国军队分两路向南京撤退。
12月初,南京保卫战打响。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率第二十三集团军及时赶到支援友军。
这支川中精锐不但阻挡了进攻南京日军的主力部队,还掩护了南京守城部队的撤退,为中国军队西撤和再部署赢得了时间。
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一二四师七四〇团团长何煋荣的儿子何允中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停薪留职,开始研究川军抗战史。
历时十年完成了《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一书。
何允中说,川军是以血肉之躯,以“每牺牲一人,拖延一分钟”的惨痛代价,来拱卫南京城的。
浙江泗安、安徽广德是通往南京的咽喉,奉命阵守此地的川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深知责任重大。
在此和一四五师遭遇的是日军侵华主力部队牛岛增雄的第18师团,拥有4000多步兵,30多架飞机和上百辆坦克。
由于武器装备的巨大悬殊,只有川造和汉阳造步枪的“草鞋军”川军只能使用“人海战术”。
百万川军出川抗战
浴血杀敌 惨烈伤亡 共赴国难 空袭惨剧 抗战丰碑
战争概况
浴血杀敌
“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四川省主席刘湘即 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致抗日。
他回成都后,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 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 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 请缨抗战。
毛泽东挥毫写挽联哀悼王铭章: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 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 为中华民族争光!”
惨烈伤亡
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有64万多人伤亡(阵亡263991人,负伤 356267人,失踪26025人)。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 之首。
在抗日正面战场上,日军高级将领酒井直次中将被川军炸伤毙命的重要 史实,长期少为人知……
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 法号玉宪,汉族,四川大邑人,一级陆军上将。 生于1888年7月1日。老家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1938年1月20日,刘湘与世长辞,年仅48岁。 清理遗物时,发现刘湘曾在一张纸条上写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湘 还留有遗嘱:“余此次奉命出川抗日,志在躬 赴前敌,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以尽 军人之天职。不意宿病复发,未竟所愿……”
当年,中国抗日军队中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四川人,故有“无川不成 军”之说。
26师官兵顽强鏖战七昼夜,是参加淞沪抗战的70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 个师之一。26师付出的代价极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 长,伤亡13个,连、排长伤亡250余名。每连留存士兵仅三五人,最多 不过八九人……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600多人!
川军抗战简介 川军是何时由谁带领下出川抗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川军抗战简介川军是何时由谁带领下出川抗日?导语:二刘大战结束后,刘湘即在成都宣誓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奉蒋介石之命,先后对付入川的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
10月,刘湘将川中各军编为二刘大战结束后,刘湘即在成都宣誓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奉蒋介石之命,先后对付入川的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
10月,刘湘将川中各军编为六路,分别以邓锡侯、田颂尧、李家钰、杨森、王陵基、刘存厚出任一至六路总指挥,对红军各方面军展开围攻,然而,却遭到失败,刘湘先后将刘存厚、王陵基撤职查办。
1934年间,刘湘又在南充设立四川“剿匪”总部前方军事委员会,推出“神仙”军师刘从云为委员长。
结果被红军击溃二十多个旅。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蒋介石想趁此机会派出中央军十个师到四川“援助”刘湘,电邀刘湘到南京面商机宜。
刘湘到汉口时,即与从上海约来的邓汉祥密商,决定无论如何,要阻蒋介石派兵入川。
10月20日,刘湘抵达南京。
经过反复磋商努力,取消了蒋介石派兵入川的提议,达成了三项决定:一、仍由刘湘担任四川“剿匪”总司令,负计划、指挥全责,中央尽量补助饷款弹药;二、改组四川省政府,以刘湘为主席;三、组成南昌行营驻川参谋团,任命贺国光、杨吉辉为该团正副主任。
12月10日,刘湘返加四川。
1935年间,刘湘在蒋介石派去的参谋团的监督之下,积极参与了对红军的堵截和围追。
1935年5月,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形成了中央军控制四川的局面。
6月,参谋团着手整顿川军,规定各军、师一律按现额缩减三分之一,军费减发三分之一。
8月,参谋团又成立点验委员会,点验川军,核实名额。
11月1日,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四川和西南各省的控制,改设军委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参谋团即行撤销。
生活常识分享。
川军悲壮抗日史
川军悲壮抗日史作者:衡元庆来源:《人民文摘》2014年第08期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之间的抗日战争,是100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
在这场历时八年拯救民族危亡的保卫战中,300余万川渝将士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奋勇抗战,浴血沙场,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国难当头请缨出川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
在延安,中共中央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出路!在四川,“重庆救国会”“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重庆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四川青年救国会”“成都学生救国联合会”等抗日团体纷纷成立,自发宣誓不买日货,与日本绝交。
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6周年,成都数万民众集会强烈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武装全国民众”“严惩党国汉奸”。
抗战爆发后,四川军人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请缨杀敌。
就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川军第41军军长孙震在重庆表态,愿率所部出川,参加对日作战。
7月16日,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陈执功等23名学员联名请缨参战。
“学员等身为军人,痛亡国之无日,欲请缨而无路,今以最大之决心,宁愿为收复失地之抗战而惨死,不愿为带兵升官之军人而幸生”。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的讲话,明确表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仍会争取和平,只应战而不求战。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此时,在丰台(今北京市丰台区)进行战地报道的新闻记者范长江看到的是一列列车皮,正在加紧运送日本兵。
他无不激愤地写道:“中国的头二等客车,中国的司机,开着中国人民血汗钱买来的火车头,载着日本的军队,经过中国的领土,开到中国的卢沟桥附近去打我们中国人!”7月23日,中国政府获得情报,除关东军外,日本陆续开往华北的增援部队已经达到10多万人,侵入华北的日军人数全面超过华北守军。
1937年800壮士出川抗日抗战胜利唯1人幸存
1937年800壮士出川抗日抗战胜利唯1人幸存川军抗日纪念碑资料图出征:抗日热潮涌动山乡1937年10月1日,西充县集中了抗日义勇队伍856人,李宏毅是“西充县抗敌后援会”欢送的第一批战士。
10月2日,856名西充人分编为8个连队,浩浩荡荡地列队从西充出发。
李宏毅1917年出生,出征那年才20出头。
李汝江听母亲及后来团聚的父亲说,因为参军时个头小,李宏毅差点被“退回”,他对征兵的说:“抗日不分男女老幼!我抗日决心已定,不要我上战场,当勤务兵也要跟着你们!”1937年“七七事变”后,西充县成立了“西充各界人士抗敌后援会”,“800壮士”经战前动员齐齐入伍。
1937年9月23日,占山乡逢场。
联保主任办公室门前和戏楼台上,贴上了红纸告示:“有志抗日的知识青年,参加义勇壮丁队出川抗日!凡18岁以上的青年,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愿意参加者,请到联保办公室登记。
出发日期另候通知。
”当时,占山乡小学老师杨益滋(后得知是中共地下党员)等人在戏楼边搭了个台子,大声呼唤:“同胞们,青年们,日本鬼子占我东北,杀我父老,奸我姊妹,抢我财物……我们不当亡国奴!参加义勇壮丁队,出川抗日光荣!”这天,占山乡人山人海。
人们赶场买卖都不做了,把杨益滋的演讲台围得水泄不通,地下党还带领学生上街演文明戏……李宏毅看得热血沸腾,当即报名参军抗日。
一周后,乡上通知报名的集合。
占山乡一共有18个年轻人报名,在鞭炮声中,他们胸戴大红光荣花进城集中。
连日来背地流泪的李妻只对李宏毅说了一句话:“要写信回来啊!”见妻子满脸的泪花,李宏毅扭头就走。
李汝江说:“母亲后来告诉我,当时她已怀起我,身体不好,还抱着姐姐,悄悄去公路看父亲。
”公路两边站满了送行的人,妻送夫,父送子,兄送弟,场面壮观,还有送水果、送熟鸡蛋的,一群缝纫工人抬了几笼热包子,热情得给义勇队分送,还说:“你们先走一步,我们随后就来!”前线:西充壮士一去不复返抗战惨烈,“800壮士”相继牺牲。
(1)壮士一去:牺牲最巨的川军抗战悲壮史记
(1)壮士一去:牺牲最巨的川军抗战悲壮史记1937年寒冬,四川西充,一个位于川北偏远的小镇上,随处可见前来报名参军的青年。
短短一天时间,有800多人报名参加了“义勇壮丁队”,并奔赴抗日前线。
8年抗战下来,这800多人没有一个能回来,全部牺牲殉国.整个抗战期间,四川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均居全国之首。
350多万军人出川抗战,每五六个国军士兵当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为此在抗战中有“无川不成军”的美名。
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正面战场,参加过几乎所有的大型会战,64万四川男儿把尸骨留在了异乡.1945年10月8日的《新华日报》,有篇文章这样评价四川民众对抗战的贡献:“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责任的……仅从这些简略统计,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付出多少血汗,多少血泪,多少血肉之躯!”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一个月后,四川易帜,刘湘归顺国民政府,由于刘湘是经过削平群雄统一四川的,因此十年来,一直与中央暗中较劲、保持半独立状态。
那么,刘湘这个“地头蛇”后来如何肯出川迎战外寇?又为何被后世称为“中华民族最不该忘记的人”?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四川省主席刘湘就给蒋介石发电报,呼吁全民总动员一致抗日。
刘湘宁死不做亡国奴,8月7日,成都凤凰山机场,刘湘带领川军将领赶往南京开国防会议,一万多人前来送行,他们把“川人抗战请愿书”递到了刘湘手中。
刘湘感慨万千,喊出了“倾全川之力,支持抗战”。
他决定为抗战,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四川,拱手全部让给国民政府。
很多川人都劝有病在身的刘湘留在四川养病,遥控指挥部队。
刘湘却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甚不光彩,如今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我们要以日本人的血。
洗清四川军人的耻辱。
”川军离开家乡奔赴抗日前线,场面威武雄壮,浩浩荡荡。
川军出川队伍中打出了一面“死”字旗,很多军民看到后热泪盈眶,这是怎么一回事?死字旗原件早已丧失,在北川县文化馆内存有一面根据推测而作成的复制品。
在抗战中川军牺牲了多少
川军在抗战中牺牲了多少2012-04-07 21:40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有64万多人伤亡(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其他回答共2条2012-04-07 22:09asd1479009|四级1937年10月,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率七个集团军,另一军一师一旅共40万人开赴抗日前线。
川军出川时,被其他友军视为最烂的部队,低劣的装备,涣散的军纪,个个都像游勇散兵似的。
然而就是这支烂部队,打出了中国的军威,打出了中国军魂,更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军武士道精神。
川军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严明的纪律,没有充足的补给,但他们有一条条敢于自杀式进攻的鲜活的生命,他们有一颗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川军视死如归的精神令日军的武士道精神望而生畏。
川军可以说自8.13淞沪会战后,几乎参加了所有对日的大型战役,他们是真正的在用血肉之躯在抵挡日军的现代化武器。
8年抗战,川军前后出川300多万人奔赴前线,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其供兵源总量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总供给兵源五分之一以上。
300多万衣衫褴褛的川军,有64万埋骨中华大地,川军——一支永垂青史的队伍。
每每想到川军,不得不提四川王刘湘临终前告慰川军的那句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不还乡。
”刘湘的这句话川军是切切实实的做到了。
一支值得敬佩的军队我来帮他解答满意回答2011-11-15 16:14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队。
“无川不成军“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什么?
“无川不成军“这个说法的来源是什么?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
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一还强!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居全国之冠!八年抗战岁月漫漫,由于四川这个“大后方”是“陪都”所在地,所以负担巨大。
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
以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
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6%、稻麦总量的31.63%。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1943年,号角声声。
连续6年遭受日本轰炸,整个四川满目疮痍。
行人衣衫褴褛,天地一片灰色。
这是8年抗战最为艰苦的一段岁月,这是抗日前线极度缺乏兵源的紧张关头。
四川安县,老父王者成伸出颤微微的双手,为即将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披上了“死”字旗。
在那个大大的“死”字旁边,正是上文这段令人动容的四字诀。
同年,新津县82岁的老父高尚奇,将3个儿子全部送上抗日前线。
这样的事迹在?这片山河破碎的疆土决不罕见。
正是怀着这种必死的决心,整个四川义不容辞地将自己的热血男儿们送出了一个个仅剩老弱妇孺的家庭。
8年间,遭受重创的四川竟然奇迹般地涌现出一支共计近300万人的川军队伍。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尸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1937年少城公园,川军纵队司令唐式遵立下这样一番誓言。
300万川军出川抗战,悲壮的历史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成都台儿庄报捷:川军消灭日寇1.2万余名抗日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下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
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多万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川军同全国同胞一起以血肉之躯筑成一道国防长城!以.为首的.中央曾对川军抗战和牺牲的川军将领曾作过高度评价。
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必将成为四川有史以来最光辉灿灿的一段历史……谨以此文纪念“七·七抗战”67周年!惊人数字:300万川军出川抗战“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战爆发了!”1937年7月8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原来只在两小时前,成都《新民报》主编李有伦匆匆从省政府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阶沿便气喘吁吁叫道:“卢沟桥昨天打燃了,赶快出号外!”李有伦摊开手中的中央通讯社所发电稿,心急火燎地组版、校样、开印……总计不到40分钟,《抗战爆发了》的号外即出来了。
报馆人员全部出动上街叫卖,半小时之后,便撒遍了市区的主要街道。
一批报童还甩开光脚板师跑二十里,把“号外”卖到华阳县、中和场等乡下。
“号外”只比巴掌大一点,但它及时传播了石破天惊的新闻,把成都震动了!一群群的人拿着“号外”奔走相告,群情激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立刻响遍城乡……1935年5月后,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试图吃掉四川省主席刘湘为首的川军。
看似“面带憨相”的四川省主席刘湘,其实极懂纵横捭阖之术,他想尽办法对抗老蒋,组织武德学友会(励进会)稳固部属,联络各色反蒋势力。
.人郭秉毅、张曙时、田一平、罗世文、李一氓等先后到刘湘部工作,对刘湘产生很大影响。
.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深合刘湘之意。
“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
刘湘率领川军出川作战的背景
刘湘率领川军出川作战的背景作者:高松摘要:抗日战争期间,四川人民为抗日救亡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川军出川抗战更是其突出的表现之一。
自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的高潮,刘湘率领四川军人服从抗战大局,按照国民政府的统一指挥出川抗战,对抗战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者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
八年抗战中,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四川总共出兵共计340万,包括40万川军部队和300万壮丁。
抗战开始后,出征的川军经过整编共扩建为6个集团军,即22、23、27、29、30、36集团军还有43军第26师、第88军、独立35旅。
兵力在12个军40万人以上。
抗战八年,四川(包括西康)提供了300万的壮丁,充实前线补充兵员占全国实征1405万余人的20%。
四川平均14人即有1人当兵,抗日各战区、各战场几乎都有川军参战,以致当时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1](P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四川民众和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3月8日“四川抗日救国会”发动成都8万多民众举行“请愿出兵”大游行。
群众高呼“全川民众团结起来,督促川军出兵抗日!”“借故不出兵,便是卖国贼!”等口号[2]。
刘湘也奉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开始积极筹划“川军出川抗战”事宜,并向中央政府多次请示办法。
四川各地不仅举行声势浩大的请愿运动,对各地抗日运动也采取支援。
1936年绥远抗战中,重庆的江、巴两县为慰劳抗日守土将士成立“国民贡献一日推行委员会”“并将各方交存中国银行及中央银行慰劳捐款共有一万余元于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由中央、中国两行先行电汇一万元整数交军委会代收转发前方”,重庆妇女界也举办“援绥游艺募捐”从1937年1月16日到18日共得捐款八千余元。
“各地踊跃募捐”雅安各界也组织“绥战慰劳会”截止1936年12月16日已募得一千元。
川军抗战纪实 川军领袖刘湘出川抗日未捷身先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川军抗战纪实川军领袖刘湘出川抗日未捷身先死导语:成都南郊公园内古柏森森,这里原本为“甫澄纪念公园”,是川军统帅刘湘(字甫澄)的墓园。
如今公园石牌坊大门上的匾额被换成“成都武侯祠”成都南郊公园内古柏森森,这里原本为“甫澄纪念公园”,是川军统帅刘湘(字甫澄)的墓园。
如今公园石牌坊大门上的匾额被换成“成都武侯祠”,只有细心的人才可在牌坊下,一块小小的旅游介绍板上,看到不过70字的刘湘墓介绍。
抬头往前望,墓园神道上依次坐落着三洞门、四方亭、多角亭、荐馨堂。
但是这些建筑上却都没有匾额,如果不通过导游图上的解说,根本没法了解这些建筑物的用意。
墓园主体荐馨堂,现在被移为它用,作为商业经典展示三国文化。
据说当年三洞门上还挂着蒋介石手书的“英姿飒爽”匾。
如今的刘湘墓是文革被毁后重建的,棺椁停在墓园最北边的高台上,四周柏树环绕。
紧挨着墓地东边有一条旅游商业街,是公园里人气最旺的地方,再往东一墙之隔便是武侯祠。
这两地的相望,不禁有着一种历史的巧合,应了杜甫的那首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为川军统帅,亲率大军出征,但却病死他乡,刘湘的死对于川军来说意义重大,一代将星如何陨落?刘湘故乡安仁镇五名将军“打国仗”而死四川有二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安仁镇则有三刘,同出一族,显赫一时:刘湘与其堂叔刘文辉同为四川两大地方军阀,而“中国第一大地主恶霸”刘文彩也是安仁镇人,是刘湘堂亲。
刘湘外表憨厚,性格含蓄,喜怒不言于色,在同学之间总是不露锋芒。
他还热心公务,乐于帮人,跑腿打杂最是勤快。
刘湘是“不可貌相”之人,需要慧眼才能识别。
生活常识分享。
铁血川军抗日故事
铁血川军抗日故事八年抗战,350余万名川渝将士,前赴后继出川参战,共伤亡64万多人。
川军参战人数之多、作战之勇猛、牺牲之壮烈,居全国之首。
在川军老兵杨应全的记忆中,草鞋川军作战全不靠武器,而是用整个肉体来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卫国防线。
在成都市档案馆里,至今留存着一批没有发出去的川籍将士抗日阵亡通知书。
抗战八年,近30万份阵亡失踪将士通知书陆续从前方发回四川,送达遗属手中。
但因为战时混乱,很多都没能送达。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无名英雄。
据统计,八年中共有350余万川军先后充实到抗战队伍中。
也就是说,大约每15个四川人中,就有1人上了抗日的前线;全国抗日军人中,每5个中就有1个是四川人。
川军伤亡总人数约64万,这意味着在八年中,川军每天牺牲200人。
冬天里只有草鞋穿的川军,曾被称为最糟糕的军队。
但八年抗战中,他们几乎无役不战,付出了最惨烈的牺牲,最终赢得了“无川不军”的称号。
肉搏南京光华门1937年11月13日,悲壮的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失利宣告结束。
从11月8日开始,中国军队分两路向南京撤退。
12月初,南京保卫战打响。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率第二十三集团军及时赶到支援友军。
这支川中精锐不但阻挡了进攻南京日军的主力部队,还掩护了南京守城部队的撤退,为中国军队西撤和再部署赢得了时间。
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一二四师七四?团团长何??荣的儿子何允中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他停薪留职,开始研究川军抗战史。
历时十年完成了《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一书。
何允中说,川军是以血肉之躯,以“每牺牲一人,拖延一分钟”的惨痛代价,来拱卫南京城的。
浙江泗安、安徽广德是通往南京的咽喉,奉命阵守此地的川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深知责任重大。
在此和一四五师遭遇的是日军侵华主力部队牛岛增雄的第18师团,拥有4000多步兵,30多架飞机和上百辆坦克。
由于武器装备的巨大悬殊,只有川造和汉阳造步枪的“草鞋军”川军只能使用“人海战术”。
川军历史感人故事
川军历史感人故事一、川军的故事?①民国前期之四川,军阀割据,“诸侯”林立,年年混战,乐此不疲。
军阀大之辖数十县,小之据三五县。
然而,“七七事变”枪声一响,川军将士如梦方醒,幡然悔悟,随即团结一致,请缨出川,誓死抗日。
王铭章、李家钰、饶国华......还有难以计数的无名士兵,他们出师未捷,身先死,为民族杀身成仁,虽死犹生,即便无名,亦悲歌长留。
在建川博物馆之川军抗战馆里,他们为后人千秋万载世代纪念。
②75年前,300多万川军穿着寒酸的服装,背着简陋的武器,举着代表我死国存的“死字旗”,踏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川抗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血性与英勇,谱写了一曲抗战英雄之歌。
《四川对日抗战》中描述:“出川将士伤亡人数为中国正面战场伤亡人数的1/5,阵亡人数26.3 万人,负伤35.6 万人,失踪2.6万多人,出壮丁300 多万人,占国统区壮丁数1/5,负担经费4400亿元,约占国统区总支出的1/3”。
《天府新论》中记载:“川军在八年抗战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英勇。
正是在抗战烽火中,川军实现了浴火重生,以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抗战历史,从而由“双枪兵”、“烂部队”,转变为铁血之师、正义之师。
可以说,川军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力量之一,其血性、英勇、奉献与牺牲将永存国人心中。
二、川军抗战的真实历史?在抗日战争中,川军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型战役,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而且他们出战的人数,仅次于当时的中央军,占全国抗战武装的五分之一左右,先后有有六个集团军,两个军,还有一个独立旅出川抗日。
川军是抗战中最能打的部队之一,为了支援抗战,先后有300多万川军出川奔赴抗日战场,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战篇章,著名战例有台儿庄战役藤县保卫战,淞沪战役广德之战等。
③四川抗战1937年7月7日,中共发起的“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
从此,全川抗日救亡运动有了统一的合法的领导机构。
1937年7月-8月,“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重庆“青年职业互助会”、“重庆妇女救国会”先后成立。
历史调查报告范文3篇
历史调查报告范⽂3篇⾝边抗战历史调查报告⼀、调查资料史料统计,8年抗⽇,出川抗⽇川军多达300余万⼈,伤亡共计64万多⼈,参战⼈数和伤亡⼈数居全国之冠。
(⼀)青⽩江家珍公园湖畔,矗⽴着⼀座⾼近两⽶的“抗战阵亡将⼠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红砂⽯修建,碑座为正三⾓形,碑⾝正⾯刻字“抗战阵亡将⼠纪念碑”,两侧各有“耿营长明抗倭死事纪念碑”、“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念碑”字样。
从简短的碑⽂上可以了解到,耿、易两位营长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均牺牲于抗战爆发的1937年,不同的是⼀位牺牲于上海南⼝战役,⼀位在南京保卫战中就义。
⽽后,他们的灵柩被送回四川,由本地⼈出资修建纪念碑。
(⼆)“我从1937年就参军,既然承认我是抗战⽼兵,我希望不是说⼯龄多少,⽽是军龄。
”97岁⾼龄的抗战⽼兵张⽂治谈起⾃⼰的⼼愿时,满是褶皱的双⼿不禁微微颤抖。
抗战期间曾有300万名川军开赴前线,抵抗⽇本军队的侵略,⽽张⽂治正是其中之⼀。
“我们⽤徒步、轮船等⽅式先后经武汉、南京、苏州抵达上海,参加淞沪战役,守陈家港、吨悟寺⼀线,坚守了⼋天⼋夜。
”尽管事隔超过半个世纪,张⽂治对于初⼊战场的回忆却依旧清晰,他并不后悔倾尽青春保卫家园,但当年的付出没有得到认可是这位年近百岁⽼⼈⼼中最⼤的遗憾。
(三)家住资阳的94岁远征军⽼兵朱守信,他总是回想起⾃⼰投⾝抗战的⽇⼦:⼆、调查结果时光荏苒,全民族抗战爆发迄今为⽌已有78年,许多抗战时期留下的痕迹还在,⽽当年风华正茂的战⼠们如今却早已过了耄耋之年。
现在全川只有100多名川军抗战⽼兵了,⽽在我所在的地区还在世的⽼兵已经寥寥⽆⼏。
⽐之更少的,却是世⼈对⽼兵们的关怀。
像深圳市龙越慈善基⾦会联合省内多家机构和志愿者们共同发起的“四川⽼兵关怀计划”这样在全省范围内征集抗战⽼兵线索,寻找川籍或者现居四川的⽼兵,为⽼兵们提供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的项⽬并不多,⽽那些战死的烈⼠们更是⽆⼈问津,除了⼀些将领外连荣誉称号都没有。
百万川军出川抗战
万般困苦艰难,四川百姓们仍加紧耕种,支援前方。抗战军队的军火枪 械,穿的军衣等,当时主要靠待遇菲薄的四川工人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生 产出来。川江上赤裸上身的船工,吼着悲壮的川江号子,积极运输部队、 军粮、难民和军需、民用物资……
日机轰炸四川,22500余人被炸死,26000余人被炸伤,财产损失 难以统计;仅1940年,成都就被日机轰炸9次;150万四川民工参加 了修建成都及周边机场。
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 先后开赴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令 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川提供了近350万兵源,占全国同期实征1405 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
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王建堂的竟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旗 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上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 分!”
【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 年5月15日),字子惠,原名淑泽, 又名伯坚,四川广安县人。国民革命 军陆军上将,和水晶猴子邓锡侯、巴 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 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一生追求洋气 和新潮,他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 的一名舵主。 杨森曾经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 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 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 土卫国,流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 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 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 国争光。”
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 法号玉宪,汉族,四川大邑人,一级陆军上将。 生于1888年7月1日。老家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1938年1月20日,刘湘与世长辞,年仅48岁。 清理遗物时,发现刘湘曾在一张纸条上写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湘 还留有遗嘱:“余此次奉命出川抗日,志在躬 赴前敌,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以尽 军人之天职。不意宿病复发,未竟所愿……” 毛泽东发来唁电:“国家失一栋梁,川军失一 主帅”,对刘湘作了高度评价。 【刘湘】 (1888——1938)
对川军出川参力旷德抗日战斗的历史考证
1 9 3 7年抗 日战 争 全 面爆 发 , 全 国抗 日思 潮 涌
动, 中国共产 党 主 张 “ 停 止 内战 , 一致对外 ” 的政 治 思想 , 促 成抗 日民族 统 一 战 线 形成 。 中华 民族 危 难 之际, 川 军 将 领纷 纷 请 缨抗 战 , 于1 9 3 7年 9月 初 陆 续 出川 , 奔 赴各 省 , 组 织 抗 日战斗 。1 1月 1 2 日, 中 国上 海被 日军 侵 占 , 中 国首 都南 京 告 急 。安 徽 省 广
师师长饶国华牺牲 , 对饶 国华 战斗地点与牺牲地点
的考证 是纪 念饶 国华将 军 的方 式 , 是 对 饶 国华 将 军
・
州, 再转至新乡, 后蒋介石又派傅 常下令调田冠五部
至溧 阳 , 田冠五 未从 , 奉刘 湘之 令 行 军 至 广 德 、 泗 安
9 0・
方 向布防 。 _ 1 ] J I I 军第 二 十三 集 团军 的其 他 部 队分 别 于 1 0月 下 旬至 1 1月初 出J l I 至汉 口, 继 续 向新 乡 一带 行 军 。
的尊敬 , 对历 史的 负 荑 、
( 一) 对 川军 出川路 线的 历 史考 证
川军第 一 一四 帅奉命 首批 出征 。1 9 3 7年 9月 1
日饶 国华部 由万县 径轮 浮江 东下 , l 1 月 以刘湘 之名 发布 的命 令 , 即 乘 平汉 路火 车 到新 乡 、 博 爱 地 区待命 。刘 湘 为夺 同
出川川 军 的军 队领导权 , 令 饶 围华 等部守 卫南 京 , 布
洛川会议吹响全面抗战的号角
洛川会议吹响全面抗战的号角抗战,一段始终让中国人肝肠寸断而又壮怀激烈的民族记忆即使经过了七十年,那曾经的苦难、曾经的牺牲、曾经的失败和胜利,依然那么清晰地在人们的脑海中闪现。
即使是在当年被称为大后方的西部,也依然有那么多催人泪下的悲壮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七十八年前的那个八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延安南下关中,摘下八角帽,接受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年抗战,八路军浴血奋战,英勇抗敌,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八路军“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1944年7月7日,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在成都建立。
八年时间,三百多万壮士出川抗日,经历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长沙会战等几乎所有重大战役,伤亡64万人,谱写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1944年的滇西反攻,是在最无名的地方发生的最有名的战争。
从松山到腾冲,再到龙陵,三场战役,成千上万名远征军战士壮烈牺牲。
通往松山的一条1000米长的山路,被当地人称为“白骨大道”,仅牺牲在这里的战士就超过2000名!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民对那段历史的认识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客观。
于是,从政府到民间,一场关爱抗战老兵的全国行动拉开大幕2008年,著名媒体人孙春龙转身公益事业,发起“老兵回家”公益行动,致力于为战争中的个体士兵提供人性关怀,目前扶助的抗战老兵人数已超过7000人。
2015年,孙春龙又发起了寻找在缅甸阵亡的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的工作。
“我希望找到所有长眠在缅甸的远征军烈士,哪怕十年、二十年,一个都不能少,把他们都带回家。
”孙春龙说抗战胜利七十年,我们为英雄、为历史做了很多,但还有更多没有去做。
让老兵回家,说到底是让历史回家,让人性回家。
2015年9月3日,当北京天安门广场阅兵方阵出现抗战老兵的身影,我们或许就可以这么说:这一天已经到来!陕西省洛川县冯家村的两孔窑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全面爆发这一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通过的文件以及发布的命令,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崭新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成都台儿庄报捷:川军消灭日寇1.2万余名抗日战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下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英勇悲壮的民族解放战争。
300万川军出川抗战,64多万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川军同全国同胞一起以血肉之躯筑成一道国防长城!以.为首的.中央曾对川军抗战和牺牲的川军将领曾作过高度评价。
四川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必将成为四川有史以来最光辉灿灿的一段历史……谨以此文纪念“七·七抗战”67周年!惊人数字:300万川军出川抗战“号外!号外!买号外!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借口演习中一军曹失踪,侵入宛平县城,我卢沟桥守军吉星文团当即奋起抗战,抗战爆发了!”1937年7月8日午后,成都大街小巷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原来只在两小时前,成都《新民报》主编李有伦匆匆从省政府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阶沿便气喘吁吁叫道:“卢沟桥昨天打燃了,赶快出号外!”李有伦摊开手中的中央通讯社所发电稿,心急火燎地组版、校样、开印……总计不到40分钟,《抗战爆发了》的号外即出来了。
报馆人员全部出动上街叫卖,半小时之后,便撒遍了市区的主要街道。
一批报童还甩开光脚板师跑二十里,把“号外”卖到华阳县、中和场等乡下。
“号外”只比巴掌大一点,但它及时传播了石破天惊的新闻,把成都震动了!一群群的人拿着“号外”奔走相告,群情激愤,“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立刻响遍城乡……1935年5月后,蒋介石主力部队进入四川,试图吃掉四川省主席刘湘为首的川军。
看似“面带憨相”的四川省主席刘湘,其实极懂纵横捭阖之术,他想尽办法对抗老蒋,组织武德学友会(励进会)稳固部属,联络各色反蒋势力。
.人郭秉毅、张曙时、田一平、罗世文、李一氓等先后到刘湘部工作,对刘湘产生很大影响。
.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深合刘湘之意。
“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同时通电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
8月7日,刘湘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
据杨续云先生回忆:会上各方主战主和犹豫不决,刘湘慷慨陈辞近2小时:“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会后,.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亲临刘湘寓所访问,赞誉他积极抗战的决心。
他回成都后,8月25日发布《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发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
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
几岁小学生也留着泪水上场致词;四川大学师生赠送16面“抗敌先锋”锦旗和除赠旗毛巾2000张;妇女会赠手巾250打……纵队司令唐式遵此时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激昂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他朗诵了才写不久的一首诗以明其志:“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打内战时唐式遵被人骂为“唐瘟猪”。
但此时的唐司令官悲歌慷慨,颇有易水送别之慨,少城公园内数万军民泪如雨下、掌声如雷……抗战全面爆发后,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此后四川每年向前方输送青壮军人,人数居全国之冠。
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写过《八年抗日之经过》一书,书中记载川军出川人数令人震撼:抗战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及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提供了近300万人的兵源充实前线部队,占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万余人的五分之—还强!由此想到以抓壮丁为题材的电影及近年来什么“王保长”之类电视剧。
当时国民党统治腐败,各级官吏、党棍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一些官吏豪绅的纨绔子弟,贪生怕死不愿当兵上前线,出钱买人顶替,“卢队长”、“王保长”之类人物趁机捣鬼的情况确实不少……但必须认识到:老百姓反对的,只是各级恶势力国难当头,却趁机乱搞抓壮丁的“买卖”吃黑钱。
实际上,这种“抓去”的壮丁只占出川军人的少数,大敌当前,四川广大民众不甘当亡国奴,无数热血青年都是自愿应征参军奔赴前线的。
当时也制订有《出征军人家属优抚条例》,有安家费、免征免税、保护军婚等内容。
因此,四川各地热血青年踊跃从军的高潮从未间断过,“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方”的事例甚多。
如.主办的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11月21日第3版上刊登:新津县的爱国模范、72岁高龄的高尚奇,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又如曾被誉为“模范父亲”的安县王者成,送其自动请缨出征的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往勇直前,勿忘本分!”(见《绵阳文史资料选刊》第1辑)1943年是抗战最艰苦的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四川在1个月内征4万五千名优秀知识分子当兵,飞印缅补充远征军。
四川无数大中学生和公教人员群情激昂“泣请从军”,很快就有4万多人奔赴前线……如被某些“戏说”误导,以为出川军人都是不愿上战场被强“拉”去的壮丁,这实在把严肃的抗战历史庸俗化。
300万川军将士,如果不是出于精忠报国的愿望,他们能那样义无反顾地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吗?那些血洒疆场的川军将士九泉下也会不平的!惨烈牺牲:川军伤亡64万余日本军队武器精良及其残暴的“武士道”,当时是“威震世界”。
但川军中从将军到小兵,无数人出川前都预立遗嘱,誓死报国。
1937年10月15日,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为副总司令;邓锡侯为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为副总司令。
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
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带病出征的刘湘,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1月28日转至湖北汉口万国医院。
他自知病已不支,曾在纸上含恨书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两句杜诗……1938年1月20日,刘湘去世,终年仅48岁。
死前他留有遣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刘湘这一遗嘱,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前线川军中每天升旗,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国葬典礼。
刘湘力主抗日、抱病出征的壮举,为他晚年写下最光彩的一笔。
打内战时的川军,很多人是“吊儿郎当双枪将”(破枪加鸦片烟枪),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日救国”感召下,出川后军纪严明,沿途鸡犬不惊,深受各地民众欢迎。
抗战八年中,川军担任的前线战场,占全国十分之二,打了无数恶仗、付出最惨烈的牺牲!川军出川后,最先抗敌的是川军第43军第26师和川军第20军在淞沪战场的血战。
据何聘儒先生回忆:26师装备可怜,“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
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见……”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伤亡惨重,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仆后继、毫无惧色。
军士“刘芳第二次重伤时还在说:…为抗日牺牲,死而无憾!‟”255团中校营长,代理团长强兆馥左腿被敌弹打穿、颈部中流弹,仍坚持指挥……该师官兵就是英勇顽强地鏖战了七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被誉为参加淞护抗战的七十多个师中成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
该师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重: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
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
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四千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六百多人!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这次也在淞沪抗日前线也立下大战功。
10月15日,804团奉命收复失掉的阵地。
团长向文彬率部当夜恶战,夺回了阵地,但全团官兵,营长只剩彭焕文1人,连排长非伤即死,无一幸免,排长剩下4个,士兵只剩120余人!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时内,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晋升少将”,被认为是川军勇于临危受命,誓死卫国的突出代表……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猛攻滕县不下,以重炮飞机猛轰,炸毁城墙,王师长亲自指挥巷战,不幸遭机枪扫射壮烈牺牲。
王师长殉国后,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战至最后一人,城内伤兵不愿做俘虏,以手榴弹与冲进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腾县一役,122师五千余人几乎全部伤亡,但也毙日军四千余人。
腾县以北的界河、龙山带布防之131师陈离部也伤亡四五千人……川军的巨大牺牲才换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极感慨地说:“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我查阅繁多史料,川军中广大川军“不把日寇驱出国境,誓不生还”,催人泪下动人事例举不胜举。
抗战八年中,川军为挽救国家危亡与日寇鏖战,牺牲巨大。
据何应钦的统计: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这又居全国之冠!艰难困苦:后方人民共赴国难八年抗战岁月漫漫,整个中国的钱粮支撑,就主要靠“陪都”所在地的四川这个“大后方”来负担了。
抗战最困难时期,估计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
以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
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 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
这么多粮食,是四川百姓勒紧裤腰带奉献出来的!1941年四川省田赋管理处长甘绩镛行经南、潼道上,在一处茅草房前歇脚休憩,问一个老农民:“今年收成和生活情形咋样?”老农回答说:“老天爷不作美,我们经常以苕藤菜叶和杂粮充饥。
”甘绩镛又问:“粮食不够,还给国家纳粮吗?”老农民说:“我应缴的粮食都缴了,左邻右舍都是这样的!”甘绩镛问:“你们自己都填不饱肚子,还有啥余粮缴公呢?”老农慨然说:“军队去前方打仗,没粮食就吃不饱,就是有条命也不能拼啊……只要能打胜仗,赶走日本鬼子,能过太平日子,我们老百姓暂时吃苕藤树叶,也有想头,比起日本人来抢我们好多了!”还有一个农妇,儿子出川抗战,她孤身一人无余粮交公,把陪伴自己的一只猫儿卖了买粮交公,说:“我儿子爱国,我也要爱国啊!”当我读到这些史料时不觉眼湿欲泪,四川普通民众,与“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贪官污吏对比,天壤之别!为平息民愤,当局曾严惩囤居奇者,前成都市长杨全宇因囤积大量粮食,1940年12月23日在重庆被“最高当局”敲了“沙罐”(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