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害虫及其防治
大田作物害虫及其防治2(杂粮)
潮湿、生长茂密,长势良好的地块均喜产卵,田间杂草丛生 的地块产卵亦多。
(四)天敌
寄生蜂:有卵寄生、幼虫寄生。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小花蝽等。【第3次课至 此】 四、综合防治 (一)诱杀成虫 1、黑光灯等。
2、糖醋液(糖:醋:水:酒4:3:2:1 )。 3、杨树枝把或谷草把。
(二)田间诱卵、杀卵 1、诱卵 结合诱杀成虫进行,每亩绑7-10把杨树枝把或谷草 把诱蛾产卵,然后处理。 2、人工采卵 依据粘虫卵多产于谷子上部叶尖或黄枯叶尖的 特点,人工采卵消灭。
(二)习性 1、成虫
活动 节律
昼伏夜出
取食
取食补充营养才能完成性成熟
(1)部位选择 “枯叶尖、枯叶边”
谷子—谷苗上部3、4个叶片尖端、枯叶或枯叶鞘。
小麦—枯心苗或中、下部干叶的卷缝内。
产卵
玉米、高粱—枯叶尖或萎蔫叶。
水稻—枯叶尖等。
(2)繁殖力 极强,单雌平均产卵1000-2000粒,最高可达
3000粒。
第二章 杂粮害虫及其防治
本章主要内容(重点: △ )
➢粘虫( △ ); ➢螟虫类(△: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灰螟); ➢甜菜夜蛾; ➢蚜虫、蚧类(高粱蚜、玉米蚜,玉米耕葵粉蚧△ )。 ➢上述各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实验课)、分布及为害、生
活史和习性、预测预报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概述
玉米杂粮类作物主要指玉米、高粱和谷子,它们的栽培 面积广,占北方粮食作物面积的47%,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40%。其中玉米栽种面积最大,全国种植面积约3亿亩,分 布在约24个省、市、区,几乎遍及全国,北起黑龙江讷河, 南到海南,均有种植,但主要在北方各省,其地位仅次于小 麦(见表)。
要为害麦类、稻、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及芦苇、谷莠子、 稗草、狗尾草等杂草,大发生时亦为害豆类、白菜、青麻、 棉花等,这些非禾本科植物虽能被取食,但对其发育有不良 影响或不能满足完成生活史的需要。
7 杂粮害虫
杂粮作物包括禾谷类和薯类。禾谷类主要包括玉米、高粱、 谷子等禾本科作物。薯类主要为甘薯和马铃薯。
1、禾谷类杂粮害虫约有300种,可分为: (1)苗期害虫:地老虎类、蛴螬类、蝼蛄类、金针虫类等。 (2)生长期害虫包括
① 食叶性:东亚飞蝗、土蝗、棉铃虫、斜纹夜蛾、粘虫等; ② 刺吸类:蚜虫、高粱长蝽、朱砂叶螨等; ③ 蛀食性:玉米螟、条螟、桃蛀螟、大螟、粟灰螟等; 2、甘薯害虫:甘薯天蛾、甘薯麦蛾、斜纹夜蛾、蛴螬等; 3、马铃薯害虫: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
二、分布与为害 1、分布:在中国北起河北、山西、陕西,南至福 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达沿海各省,西 至四川、甘肃南部。黄淮海地区常发。 2、寄主:嗜食芦苇,其次是玉米、高粱、小麦、 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也喜食狗尾草、稗草及沙草科 杂草,食料缺乏时也可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
3、为害特点:成、若虫咬食植光秆。中国史籍中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先 后发生过800多次。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六六六 等一批有机农药的禁用,以及退耕还湖等生态环 境的改变,东亚飞蝗在华北和华东部分地区又暴 发成灾。
虫、蚜虫、芫菁、蛴螬、蝼蛄、金针虫等。
蝗害缘何又重来?专家认为:主要是生态环境和农药 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黄河断流,湖泊水位下降,滩涂草 地增多;其次,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土地荒芜,管 理粗放,为蝗虫提供了新的滋生地。继而, 1983年开始禁 用有机氯杀虫剂,而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持效性短。
另外,由于滥用有机磷农药,大量杀死了蝗虫的天敌 黑卵蜂,寄生蝇,鸟类,青蛙和蜘蛛等。再者,近年来华 北地区气候异常,暖冬天气有利于蝗虫越冬。最后,蝗虫 无国籍,蝗灾无国界。
蝗灾“复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是否我们需要像备 战一样,在重点设防的仓库内存储一批有机氯杀虫剂以备 紧急突发事件之需呢?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杂粮作物的种植和消费逐渐增加。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杂粮作物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提高杂粮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杂粮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下面了一些常见的类型:1. 病害:赤眼病:主要侵害玉米、高梁等作物,造成叶片烧焦、产量下降。
稻瘟病:对稻谷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多种霉病:如玉米赤霉病、稻瘟病等,会导致作物减产和毒素积累。
2. 虫害:稻飞虱:是稻谷的主要害虫之一,会造成稻谷叶片黄化、减产。
玉米螟:对玉米的幼苗和果穗造成损害,降低产量。
高梁蚜虫:会导致高梁叶片黄化、减产。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为了防治杂粮作物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防害: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阻断病原物传播途径,减少病害的发生。
病害防治剂:使用病害防治剂,如化学农药,及时喷洒作物,防害的发生和传播。
抗病品种培育: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2. 防治虫害: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防虫网/虫害陷阱:在作物周围搭设防虫网,或者设置虫害陷阱,减少害虫入侵。
生长调控剂:使用生长调控剂控制害虫数量,如嗅觉干扰剂、生长抑制剂等。
杂粮作物病虫害给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我们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合理轮作、使用病虫防治剂、培育抗病品种和采取生物防治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提供有关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参考,为杂粮作物的种植和生产提供帮助。
粮食病虫害防治
粮食病虫害防治粮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食物之一,而粮食病虫害对于粮食生产和储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粮食病虫害的防治。
本文将从预防控制、科学管理和创新技术等方面,探讨粮食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预防控制预防控制是粮食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体系是预防控制的基础。
通过定期巡视和监测,及时了解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加强农田环境调控。
根据各类病虫害的特点,合理进行土壤调理和耕作措施,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此外,适时进行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施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健康。
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提高粮食病虫害防治效果的重要手段。
首先,做好种植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品种,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其次,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此外,定期进行农田的清理和病虫害的剪除,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减少其传播和扩散。
三、创新技术创新技术是粮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
首先,依靠生物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
通过研发和应用转基因作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其次,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病虫害监测。
通过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时了解农田的病虫害情况,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此外,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农田病虫害的实时监控和预警,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防治成本。
总之,粮食病虫害防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预防控制、科学管理和创新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粮食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人民的口粮安全。
我们需要加大投入和科研力度,不断完善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昆虫在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生产中的害虫防控
昆虫在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生产中的害虫防控农作物生产中的害虫防控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昆虫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常见害虫,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特别是在水稻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中,昆虫的害害控制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昆虫在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生产中的害虫防控方法。
一、水稻生产中的害虫防控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昆虫对水稻的危害十分严重。
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害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为了有效控制害虫,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生物防治:引进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蔓延。
比如,引入寄生蜂来控制稻飞虱的数量。
2.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喷洒,杀灭害虫。
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农艺措施: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农艺措施,如合理密植、轮作等,减少害虫的滋生环境。
二、小麦生产中的害虫防控小麦是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它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害虫威胁。
小麦生产中常见的害虫有赤眼蜂、蓟马等。
以下是小麦生产中的害虫防控方法:1. 轮作:在小麦种植的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农作物进行轮作,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2. 药剂防治:对出现害虫的小麦田进行及时喷洒农药,以杀死害虫。
3. 技术措施:使用高效农业技术,如高产栽培技术等,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减少害虫的危害。
总结:昆虫在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生产中的害虫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虫措施,可以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农民应当积极配合政府的防虫措施和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共同维护好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及农民的经济利益。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三、玉米大、小斑病
•1、识别要点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下部叶片,病斑初期为灰绿色, 水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梭形大斑,感病品种长达 5-10cm,宽1.2-1.3cm。黄褐色或灰色,中部颜色 浅。严重时连片枯死,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
• 小斑病: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 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温度较高、湿 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 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 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 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 扩大为5-16*2-4毫米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 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 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 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 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 产。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害
一、玉米丝黑穗和瘤黑粉病
• 1、识别要点 • (1)玉米丝黑穗病:此病属苗期侵入、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
为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可表现症状,分孽增多呈丛生型,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 短,叶色暗绿挺直,有的品种叶片上则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 起弯曲呈鞭状。成株期病穗分两种类型:①黑穗型: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不吐花丝; 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②畸形变态型:雄穗花器变形, 不形成雄蕊,颖片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束猖头状,整个果穗畸形。 田间病株多为雌雄穗同时受害
二、玉米茎腐病
• 1、识别要点 • 发病初期局部叶片失绿,似烫伤状,条件 适宜,发展到全株,呈水渍状青枯,凋萎, 快的只需2-3天,病株茎部失水干缩,空心 变软,表面常有粉红色霉状物或微带紫红 色,须根减少最后造成倒伏。
第十章农作物害虫- 杂粮害虫
幼 虫: 幼虫6龄3龄弓,纵行条纹五色虫(白红黑红黑)。 体长39mm,沿脱裂线有褐色“八”字纹。背中线白色, 边缘有细黑线;背中线两侧有2条红褐色至黑褐色、上下镶 有灰白色细线的宽带。
棉铃虫
粘虫
三、习性、生活史
生活史: 无滞育现象,条件合适时,终年可以繁殖,因此,在 我国各地发生的世代数因地区的纬度而异,纬度越高, 世代越少。2-3代6-8代/年,在5-6代区有越冬现象。 江苏淮河流域4—5代。
三、生活史、习性
1、世代: 由北向南1-7代,长江以北一年3代(陕西),广东、广西6代/
年,黑龙江一年1-2代。
2、生活史: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杆内,穗轴越冬,也有在根茬中越冬。
(二)主要习性 成虫 1、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白天多潜藏在大豆、小麦及马铃薯等作物田里或杂草间, 于日落后到午夜转入玉米田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 2、产卵习性 对产卵的部位和植株高度有选择性 卵多产高度在50cm以上的植株叶背中脉两侧,卵20-30 粒排成鱼鳞状的卵块。在生长高大茂密、生长浓绿,小气候 荫郁潮湿的低洼地或水浇地的丰产田产卵量大。
还有兼治玉米螟的效果。 4、超低容量喷雾
有条件的地方,用超低容量喷雾,如2.5%敌百虫油剂每
亩120~160ml。用东方红18型机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小 麦、玉米地的粘虫。每亩用30%敌百虫水剂150ml,防治效果
达98%以上。
(二)田间诱卵和采卵 用小谷草把或者稻草把诱卵,每3根谷草或者10余根稻草 扎成一把,每亩插60~100把,每3天更换一次,带出地外及 时处理,以免草把上的卵孵化后幼虫重新爬到作物上为害。 在谷子上,卵块多产在上部叶尖上,易寻找,可用人力 消灭大量卵块。 (三)生物防治 用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绝育剂、γ射线不育等进行 防治亦有报道。可借鉴应用。也可用糖醋酒液诱杀成虫。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1. 引言粮食仓库害虫是指那些能够危害粮食质量和数量的昆虫、蛇类、鼠类等有机体。
它们会导致粮食质量下降、数量损失,并对仓库卫生和储存设施造成破坏。
因此,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确保粮食储存质量和粮食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害虫种类及危害粮食仓库中常见的害虫包括谷蠹、赤拟谷盗、米象、谷姬等。
它们通过繁殖、摄食、排泄等活动对粮食质量和数量造成危害。
•谷蠹:谷蠹是最常见的粮食仓库害虫之一。
它以粮食中的淀粉为食,繁殖能力强,会导致粮食数量减少并产生异味。
•赤拟谷盗:赤拟谷盗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粮食中的蛋白质为食,造成粮食质量下降,甚至会对储存设施产生腐蚀。
•米象:米象是一种喜欢啃食米粒和米胚芽的害虫,会导致粮食数量减少,破坏粮食结构。
•谷姬:谷姬是对谷物类食物具有极高适应能力的害虫,会导致粮食变质、变质。
3. 害虫防治方法为了有效防治粮食仓库害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仓库卫生管理保持仓库干净整洁是预防粮食仓库害虫的基础工作。
定期清理仓库,清除粮食残渣、垃圾、杂草等,防止害虫的滋生与繁殖。
3.2 粮食储存管理合理储存粮食可以减少害虫滋生和繁殖的机会。
应选择质量检验合格、无虫害的粮食进行储存,严禁混杂不同批次、不同品种的粮食。
3.3 温湿度控制适宜的温湿度能有效防止害虫滋生和繁殖。
仓库内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环境,以减少害虫的生存条件。
3.4 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使用一些物理手段来杀灭害虫,如高温处理、低温冷冻、真空封存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害虫,但对粮食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5 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害虫防治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合适的农药,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然而,化学药剂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害虫监测与评估为了及时发现害虫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害虫监测与评估的工作非常重要。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1. 引言粮食仓库是存储粮食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害虫滋生的温床。
害虫会对储存的粮食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粮食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是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粮食仓库害虫的种类和危害,并提供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
2. 粮食仓库害虫种类与危害2.1 主要害虫种类1)谷类害虫:如谷蠹、米象、粉尘螨等。
2)蛀干害虫:主要包括书虱、居氏麦盗虫等。
3)转出害虫:如啮小蠹、谷小蠹等。
4)食粮害虫:如木蠹鱼、老鼠等。
2.2 害虫对粮食的危害1)寄生:害虫可以在粮食中寄生,占据粮食的营养,导致粮食的品质下降。
2)破坏:害虫以粮食为食物,会直接破坏或污染储存的粮食。
3)滋生:害虫会在粮食堆中大量繁殖,导致害虫数量剧增,加剧粮食的损失。
3. 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方法3.1 预防措施•保持仓库的清洁和干燥:经常清扫仓库,清除积尘和碎屑,保持仓库干燥,不给害虫滋生的环境。
•严密封闭:修复和加固仓库的门窗,确保害虫无法进入仓库。
•撤离害虫来源:及时清理残留的谷物和废弃物,减少害虫的滋生源。
3.2 物理防治方法•低温处理:利用低温杀死或冻结害虫。
可以通过冷冻或使用低温气体进行处理。
•高温处理:利用高温杀死害虫和害虫的卵。
可以通过蒸汽熏蒸或使用高温烘干器进行处理。
•曝晒:将粮食暴露在阳光下,害虫会受到阳光的照射而死亡。
3.3 化学防治方法•农药喷雾: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杀死害虫。
•熏蒸:使用具有杀虫作用的气体,将仓库进行熏蒸处理,彻底消灭害虫。
3.4 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天敌: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昆虫病原菌、线虫等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繁殖。
4. 总结粮食仓库害虫的防治是确保粮食质量和安全不可或缺的工作。
本文介绍了粮食仓库常见的害虫种类和危害,并提供了多种防治方法,包括预防措施、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
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滋生,保障粮食的质量和数量,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水平。
粮食储存中的虫害处理
粮食储存中的虫害处理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源之一,而粮食储存过程中的虫害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民和粮食企业的重要挑战。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粮食储存中的虫害处理方法和措施,以保障粮食的质量和安全。
一、了解虫害种类及其特点在处理粮食储存中的虫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种类虫害的特点。
常见的粮食储存虫害种类包括经济性虫害(如谷蠹、赤拟谷盗、米象等)和次要性虫害(如谷叶介、米赤拟谷象、发芽引起的榆属等)。
每一种虫害都有不同的生命周期、繁殖能力和危害程度,理解这些特点是有效控制虫害的关键。
二、预防虫害的措施预防是管理虫害的首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预防虫害的常用措施:1. 粮食消毒:使用适当的农药进行粮食消毒是预防虫害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无毒性或低毒性的农药,并根据粮食种类和存储环境进行合理的施药。
2. 粮食包装:选择符合标准的粮食包装材料,并确保包装完好无损,以防止虫害的侵入。
3. 环境卫生:保持仓库整洁、干燥,并定期清理粮食堆放区域,清除可能滋生虫害的垃圾和积水。
三、虫害监测和识别虫害监测是粮食储存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虫害监测和识别方法:1. 粮食样品收集:定期从不同存放区域和不同袋子中抽取粮食样品,并进行虫害检查和记录。
2. 虫害标本制作:对于发现的虫害样本,可以制作虫害标本进行识别和鉴定,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3. 虫害捕捉器使用:可以在仓库内设置虫害捕捉器,如粘虫板、粘虫球等,以监测虫害的种类和数量。
四、虫害处理方法虫害处理方法应根据虫害种类、程度和贮存环境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虫害处理方法:1. 低温处理:对于一些对低温敏感的虫害,如谷蠹,可以通过调整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或者采用冷冻的方式来控制虫害的繁殖和存活。
2.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农药进行虫害控制,使用时注意按照标准剂量使用,避免超量施药对环境和粮食品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虫对虫害进行控制,如使用捕食性昆虫控制米象等害虫的繁殖。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一、引言杂粮作物是指除了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之外的一类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
杂粮作物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然而,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杂粮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常常受到影响。
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杂粮作物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杂粮作物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相关农作物种植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二、常见的杂粮作物病害1. 稻谷病害稻谷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常见的稻谷病害包括稻纹枯病、稻瘟病、稻瘿蚊等。
- 稻纹枯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引起稻谷叶片出现纹枯症状,最终导致稻谷减产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密植、早稻后移栽和化学药剂喷洒。
- 稻瘟病:常见于水稻生长期间,主要通过风雨传播。
该病可引起水稻叶片出现瘟症状,并且会导致稻谷减产。
预防稻瘟病的方法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及时喷洒农药。
- 稻瘿蚊:主要通过叶面喷洒、黏虫或邻田传播,引起水稻叶片出现瘿蚊虫卵和瘿蚊幼虫症状,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极大影响。
稻瘿蚊的防治方法包括黄水桃叶面喷洒、提早转栽和喷洒杀虫剂。
2. 小麦病害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见的小麦病害包括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
- 条锈病:主要通过风传播,引起小麦叶片出现黄白色病斑和红褐色患处。
防治条锈病的方法包括合理间断播种、及时灭草和喷洒杀菌剂。
- 白粉病:常见于小麦生长期间,主要通过风传播。
该病可引起小麦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病斑,并且会导致小麦减产。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包括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及时喷洒农药。
- 赤霉病: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引起小麦叶片、茎秆等部位出现赤红色霉斑和黑色粉状物。
防治赤霉病的方法包括选用健康种子、灭菌土壤和定期检查。
三、常见的杂粮作物虫害1. 玉米虫害玉米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常见的玉米虫害包括玉米螟、蓟马、斑潜蝇等。
-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以玉米的叶片和穗部为食。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1. 引言杂粮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杂粮作物病虫害也日益严重,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很大威胁。
加强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特点杂粮作物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蚜虫、食叶虫、纹枯病、锈病等。
这些病虫害的危害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蚜虫会寄生在作物的茎、叶片上吸食汁液,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凋萎死亡。
食叶虫以作物的叶片为食,大量食害导致作物叶片减少、光合作用受阻,影响产量和质量。
纹枯病和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作物叶片出现纹路、斑点,并且可能蔓延到茎部,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开花结实。
3. 病虫害防治的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杂粮作物的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防虫害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加强作物的免疫力。
合理施肥还可以提高作物的营养状况,增加抗病虫害的能力。
3.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是防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可以降低作物受病虫害侵害的风险,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3 混种、轮作混种和轮作是防虫害的常用方法。
通过混种和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混种和轮作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
3.4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是防虫害的基础工作。
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可以及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还可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4.杂粮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是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施肥、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混种轮作和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杂粮作物的病虫害,保障粮食安全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粮食作物的病虫害是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原则1. 综合防治原则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预防、监测、综合治理和合理施药四个方面。
- 预防: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 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
- 综合治理:采用多种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避免单一防治方法导致抗药性或病虫害的适应性增强。
- 合理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作物生长期,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
2. 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
维持农田的生态平衡,促进益虫增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合理选择农药并确保正确使用,避免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
利用微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作物的抗病虫性。
增加农田的花岗植被,吸引天敌等益虫生长繁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增加品种多样性,引入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提高作物的整体抵抗力。
二、粮食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1. 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基础。
- 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求进行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作物受病虫害侵害。
- 地力保持:合理轮作和地力养护,避免土壤疲劳,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 间套作物:通过间套作物的方式,破坏病虫害的寄主环境,减少其发生和传播。
2. 多种防治方法结合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方法,以及农业机械等手段,对病虫害进行多模态多维度的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 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手段,如覆盖网、粘虫板等,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菌等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 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预测预报结果,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粮食作物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受病虫害的威胁。
综合防治方法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粮食作物的安全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1. 定期巡查和观察:定期巡查田间,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和受病虫害的表现,如叶片变黄、叶片发生斑点等。
2. 建立病虫害监测网:建立网络,搜集病虫害信息,包括发生区域、病虫害种类、发病程度等,及时向农民发布警报。
3. 使用现代化技术: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先进装备,进行病虫害的遥感监测,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二、物理防治方法1. 深翻作物残渣:病虫害往往隐藏在作物残渣中,深翻作物残渣可以削弱病虫害的生长环境。
2. 采用柔性防护罩:罩在作物上,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例如,对于蔬菜作物,可以采用纱网罩。
三、化学防治方法1. 使用农药: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周期,避免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
2. 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昆虫和植物提取物等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相比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小。
四、生物防治方法1. 发布天敌:天敌是指对病虫害有天然捕食作用的昆虫或其他生物。
通过培养和释放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2.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侵袭。
五、农业措施1. 合理施肥: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的病虫害易感。
2. 合理轮作和休耕:合理轮作可以减轻土壤传播的病虫害的发生,休耕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六、环境措施1. 清除杂草和田间废料:杂草和田间废料是病虫害的滋生源,及时清除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2. 控制灌溉和排水:灌溉和排水不当容易造成病虫害的滋生,及时控制灌溉和排水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以上就是粮食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通过监测与预警、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农业措施和环境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 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
生物防治
01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虫等,以虫治虫 ,以菌治虫。
02
使用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井冈霉素等,对病 虫害进行防治。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 等诱杀害虫。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设置黄板、蓝板等诱杀害虫 。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 代谢产物防治病害, 如使用芽孢杆菌、木 霉菌等生物制剂。
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使用 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应选择针对性强、低 毒、低残留的农药。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因素如温度 、湿度等条件控制病 害,如使用温汤浸种 、紫外线消毒等措施 。
虫害防治方案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精耕细作、及时清除 田间杂草等措施,降低虫害发生。
杂粮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
02
诊断
病害识别
锈病
叶面出现黄色或橙色的锈斑,通常在叶片 表面出现。
炭疽病
叶面出现黑色或棕色的斑点,通常在叶片 表面出现。
霜霉病
叶面出现白色或灰色的霜状物,通常在叶 片背面出现。
病毒病
叶面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叶片扭曲变形 ,植株矮化。
虫害识别
蚜虫
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 ,可使叶片卷曲、皱 缩,严重时影响植株
02 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物理防治技术 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研究展望三:生物防治技术的深入研究
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如 寄生性昆虫、捕食性螨类 等,研究其生态学特性和 应用技术。
发掘和利用微生物资源, 如细菌、真菌等,研究其 作用机制和应用技术。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非侵染性病害主要 由环境因素和营养失调等造成,而侵染性病害则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包括真菌 、细菌、病毒等。
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危害与影响
产量下降
病虫害导致杂粮作物的生长受 阻,结实率降低,从而造成产
量大幅下降。
品质受损
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杂粮作物 的营养成分流失,口感变差, 甚至产生有毒物质,严重影治会导致生态平 衡失调,引发次要害虫或害螨 的猖獗。
经济损失
病虫害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生产
成本,造成经济损失。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保障食品安全
提高产量和品质
杂粮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其安 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防治病 虫害是保障杂粮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生态调控
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化学防治
01
科学选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03
安全用药
遵守农药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确 保施药人员安全,防止农药中毒
事故发生。
02
精准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要求 ,适时适量用药,避免盲目用药
。
防治成效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杂粮作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杂粮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
目前,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防治技术落 后、防治意识不强、防治资金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杂粮 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挑战
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杂粮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和 发生规律也在发生变化,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 ,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杂粮作物病 虫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引言
本章介绍了本文档的目的和范围,并对杂粮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概述。
二、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杂粮作物病虫害的分类和特点,包括常见的病害和虫害类型、其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等。
三、杂粮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
本章详细介绍了杂粮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包括监测方法、预警指标、预警系统建设等。
四、杂粮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本章分为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两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杂粮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包括防治方法、防治措施和防治技术等。
⑴病害防治
⒋⑴病害诊断和鉴定
⒋⑵病害防治方法
⒋⑶病害防治措施
⒋⑷病害防治技术
⑵虫害防治
⒋⑴虫害诊断和鉴定
⒋⑵虫害防治方法
⒋⑶虫害防治措施
⒋⑷虫害防治技术
五、杂粮作物病虫害的管理与调控
本章主要介绍了杂粮作物病虫害的管理和调控措施,包括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措施、绿色环保防治技术等。
六、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介绍了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效果评估。
七、结论
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杂粮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监测记录表、防治方案表、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
⒈农作物病害防治法:指涉及农作物病虫害预防、监测、防治和管理的法律和法规。
⒉农业生产法:指国家对农业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管理的法律和法规。
⒊杂粮作物保护管理条例:指针对杂粮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管理进行细化的法律和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幼虫
1-2龄时小,仅啃食叶肉,形成半透明小斑点;
为害食量 3-4龄,从叶缘蚕食,咬成缺刻;
5-6龄,进入暴食期,仅留粗叶脉甚至成光杆。
活动 假死性
4龄以上幼虫常潜伏于作物根际附近的松土或土块
下,深约1-2cm 。 3龄以上幼虫受惊后表现假死性。
(三)粘虫的迁飞
1、迁飞的依据(原创性研究理念和方法) :
优势种,其中有些地方也不同程度混生着欧洲玉米螟,尤以
宁夏永宁县、内蒙呼和浩特及河北张家口等地两种玉米螟混 生现象最为明显。
玉米螟 1、雌蛾2、雄蛾
欧洲玉米螟(European corn borer) Ostrinia nubilalis (Hü bner)分布于欧、北美、非洲西北部、亚洲西部(包括我 国的新疆、宁夏等地)。
杂粮害虫种类繁多,有记载的就有500多种,其中为害
严重、发生较广的有: 鳞翅目
螟蛾科—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灰螟、粟穗螟、桃蛀螟
等;夜蛾科—粘虫、甜菜夜蛾、小、大地老虎等。 蝗科—飞蝗等 ; 蝼蛄科—东方蝼蛄、华北蝼蛄等。
直翅目
同翅目 蚜科;蚧科。 鞘翅目
金龟甲科—蛴螬等。 叩头甲科—金针虫等。
[背景资料:农业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计: 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程度接近2010年;预计发生10.3亿亩 次,同比增加5%。其中,虫害发生7.5亿亩次,病害发生2.8亿亩次。 玉米虫害以玉米螟、地下害虫、蚜虫、棉铃虫、粘虫和叶螨为主。
二、寄主与为害
玉米螟 寄 玉米、高粱、谷子、棉、麻、 主 豆类等。
幼虫为害。蛀食心叶成横排 “枪眼”;蛀食雄穗呈“折
高粱条螟
粟灰螟
高粱、玉米、 谷子、高粱、甘蔗、 谷子、粟、麻 糜、黍、玉米、谷 类、甘蔗等。 莠、狗尾草等。 幼虫为害。蛀 食心叶成不规 幼虫为害。苗期蛀
为 雄”;蛀食茎杆呈“折茎”, 则“花叶”; 食谷茎呈“枯心 害 破坏养分输送。蛀害棉花嫩茎、 蛀食茎杆呈 苗”,后期蛀食茎
定”迁飞或繁殖的关键时期或最后“开关”理论及其调控机
制等。
三、发生与环境关系
(一)气候条件 粘虫不耐0º C以下低温和35º C以上高温,各虫期适宜的温 度在10-25º C,适宜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即粘虫要求温暖 高湿的条件。
粘虫不耐高温,有越夏现象;又不耐低温,在北方不能
越冬,故也存在越冬问题,因此,长距离迁飞很可能是粘虫 在其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性。
棉铃呈枯茎、落铃、腐烂及僵 “折穗”、 秆成“白穗” 。
瓣 。
“折茎”。
三、生活史及习性
(一)生活史
玉米螟 1、世代 2、越冬 虫态 3、越冬 场所
全国各地1-6代/年。 内蒙古2代/年。
老熟幼虫
高粱条螟
河北1年2代 老熟幼虫
粟灰螟
河北1年2-3代 幼虫,以老熟幼 虫为主 主在谷茬内,少 数在谷草内。
(1)全国各地多年的诱蛾记录显示:大发生前后粘虫蛾有突增、 突减现象。(多点异地测报) (2)粘虫蛾大量标记回收试验。 (3)海面(渤海、黄海)捕蛾结果显示蛾峰与辽宁等地蛾量骤
增同步。
(4)粘虫蛾生殖系统剖检:(营养、生殖转换生理) 突增期—卵巢发育进度大部分已达卵粒可辨或卵已成熟; 突减期—卵巢发育进度仅处于卵未形成阶段。 (5)粘虫飞翔力强(飞行试验及飞行肌解剖。吊飞研究系统)。
斜纹夜蛾
棉铃虫
甜菜夜蛾
粘虫
一、分布、寄主及为害
1、分布 国外分布于亚、大洋洲。国内分布极广,除新疆、西藏 尚无记载外,其余各省市均有分布,是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 2、寄主及为害 食性极杂,可取食100余种植物,尤喜食禾本科植物。主 要为害麦类、稻、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及芦苇、谷莠子、
稗草、狗尾草等杂草,大发生时亦为害豆类、白菜、青麻、
外,玉米螟的为害还降低了玉米品质,影响等级和价格。总
之,玉米螟已成为制约玉米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一、种类与分布
亚洲玉米螟(Asia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 e
世界性大害虫,分布于亚洲的温带、热带、澳大利亚、大洋
洲密克罗尼西亚等。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均有分布,在东北、 华北、华东及西北的玉米、高粱、谷子栽培区为害最重。它 是从东北到华南的广大东半部(向西包括内蒙古高原的南部; 黄土高原的山西中部、宁夏南部及甘肃南部;四川盆地)的
湿、生长茂密,长势良好的地块均喜产卵,田间杂草丛生的地
块产卵亦多。
(四)天敌
寄生蜂:有卵寄生、幼虫寄生。 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小花蝽等。 四、综合防治
(一)诱杀成虫
1、黑光灯等。
2、糖醋液(糖:醋:水:酒4:3:2:1 )。 3、杨树枝把或谷草把。 (二)田间诱卵、杀卵 1、诱卵 结合诱杀成虫进行,每亩绑7-10把杨树枝把或谷草 把诱蛾产卵,然后处理。 2、人工采卵 依据粘虫卵多产于谷子上部叶尖或黄枯叶尖的
面积广,占北方粮食作物面积的47%,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40%。其中玉米栽种面积最大,全国种植面积约3亿亩,分 布在约24个省、市、区,几乎遍及全国,北起黑龙江讷河, 南到海南,均有种植,但主要在北方各省,其地位仅次于小 麦(见表)。 2002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3750万公顷,总产60220万
吨,平均单产4380kg/ha.。中国种植玉米2447.6万公顷,
其中,玉米螟在东北大部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3.4亿亩次;地下害
虫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华北、黄淮、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 9000万亩;蚜虫在华北北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500万亩;棉铃虫在
西北大部、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00万亩;粘虫在东
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00万亩次;叶螨在华北北部偏重 发生,西北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00万亩。中国农技推广网
特点,人工采卵消灭。
(三)药剂防治
1、防治适期和指标
药剂防治一般宜在3龄幼虫前进行。
河北省:当2龄幼虫占60%、3龄幼虫占30%左右时,应在57天内防治一遍。 山东省 :控制其为害损失率在5%以下的动态防治指标(仅 供参考)为: 麦田第1代:一类麦田25头/m2,二类麦田15头/m2; 套种玉米田2代:四叶一心时40头/百株;七叶一心时80头/百 株;
欧洲玉米螟幼虫和蛹 欧洲玉米螟成虫
高粱条螟(striped stem borer, striped sorghum borer) 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 世界性大害虫, 国外分布于越南、印度、巴基斯坦、
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尼、埃及等。
国内分布于辽、冀、鲁、豫、江苏、 湖北、福建及华南等省区。
本节推荐延伸阅读文献:
1、张蕾,粘虫迁飞型转为居留型的关键时期和调控基础,中国农业科学
院,2006,博士学位论文 2、江幸福,粘虫迁飞行为的生理、遗传特征以及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 析,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博士学位论文 3、尹姣,薛银根,乔红波等,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选择产卵 场所的意义及颜色在定位中的作用,生态学报,2007,27(6):24832489 4、江幸福,罗礼智,粘虫迁出与迁入种群的行为和生理特性比较,昆虫
50%西维因WP 200-300倍
2.5%溴氰菊酯EC2000倍
喷雾 (续)
40%辛硫磷EC1000-2000倍 灭幼脲1号 10-20ppm 80%敌敌畏EC 或70%马拉松EC ,亩75 g,
超低量喷雾。
3、毒土
2.5%敌百虫粉(高粱忌用)0.5 Kg +20-25 Kg 细土或细纱 1亩撒施:小麦、谷子顺垅扬撒,玉米、高粱撒于心叶中。
/Html/2011_01_05/28092_151760_2011_01_05_
154030.html
§2-1 粘虫
Mythimna (Pseudaletia) separata (Walker)
鳞翅目Lepidotera:夜蛾科Noctuidae。
(二)食物营养 1、对幼虫发育的影响 小麦、芦苇等寄主饲养的幼虫发育快。
2、对成虫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寄主种类不同,产卵前期长短不同。
(2)蜜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成虫必须的补充营养。
(三)栽培管理措施
农田是粘虫栖息的场所,其成虫产卵对于农田环境有一定
的选择性,一般密植作物如水稻、小麦、谷子等,地势低、潮
杂粮害虫及其防治
本章主要内容(重点: △ )
食叶类—粘虫 △,甜菜夜蛾; 钻蛀类—螟虫类△: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灰螟(桃蛀
螟);
刺吸类—高粱蚜、玉米蚜,玉米耕葵粉蚧△ 。 上述各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实验课)、分布及为害、生
活史和习性、预测预报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概
述
玉米杂粮类作物主要指玉米、高粱和谷子,它们的栽培
学报,2005,48(1):61-67
5、李光博,我国粘虫研究概况及主要进展,植物保护,1993,
optera:Pyralidae
玉米螟是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的重要害虫。据统计,在 全国玉米螟每年发生面积近2亿亩,其中东北、华北地区为 重发生区,一般年份玉米受害减产8%~10%,大发生年达20 %~30%。如果防治不好,每年将损失玉米80亿斤左右。此
粟灰螟(sugarcane stem borer,millet stem borer) 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 世界性大害虫,亚洲的朝鲜、印度等 均有分布。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北部等谷子 栽培区及两广、四川、台湾等省区的部分甘蔗产区,是北方 谷子与南方甘蔗的重要害虫(甘蔗二点螟) 。
第3代:套种玉米150头/百株;夏直播玉米120头/百株;谷子
20头/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