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大荔县红楼小学张蕾提问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反思是希望教师每天都做的。
更希望教师教出的学生会提问题,教出的学生会反思。
(一)提问一、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教学生提问题,教师要先会提问题。
2 .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里头,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 1 )提问过于频繁。
( 2 )问题过于空泛,指向不清晰。
( 3 )提问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 4 )提问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好处理。
( 5 )跳转问题很快,不能跟随或有效引领学生的思路。
二、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数学课堂基本上都是有数学活动的,课堂上首先就是活动之前的提问,然后就会和大家交流活动之中的提问,还会有活动快要结束时候的提问。
1 .入课时的提问。
( 1 )为了解学生而问。
活动之前的提问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比如说曾经有这样的一堂课,就是吴正宪老师教学估算的时候,不是要教学估算吗?这时候一方面要让学生入课,还有一个方面呢,是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因为对那个班的学生不是非常熟悉,这时候问学生对于估算你们都想了解些什么呀?学生在那就说了,我特别想知道估算到底有什么用?然后估算什么要估?什么时候要算?估算这个名怎么出来的?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抛出来,然后老师在这时候就是也抓住了学生的情况,也调研了学生,而且让学生很好的入课。
( 2 )将学生的兴致引入课堂。
还有的老师就是把学生的性质引入课堂的时候,活动之前提问的时候,就结合着孩子很熟悉的很多事件,事物,比如说像刘德吴老师,厘米的认识,这样一节课,入课的时候说什么?说学生很熟悉铅笔盒吧,铅笔盒里面都有什么?这时候会有学生出来他说,铅笔盒里头有铅笔,有橡皮,有尺子,这时候就引入到尺子这里头来了,尺子其实不就是学习厘米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吗?这时候就引入进来了,咱们说学生刚刚入课,课间十分钟的时候学生兴致勃勃的,干这个事,干那个事,活动非常充分,在刚刚入课的时候,怎么样把学生的兴致引入进来,这时候可能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老师问了一些学生身边的事,铅笔盒里头都有什么?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很熟悉的问题,引入的了这堂课。
浅谈小学数学课教学反思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教学反思的有效策略数学是一门普遍被认可为极具挑战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如此。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许多教师和家长都面临着教学小学数学课程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几种有效的教学反思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小学数学课程。
1.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故事、游戏和实际场景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授几何形状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它们的形状特征,并让学生参与到测量、绘制这些形状的活动中。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将能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课程应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提供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们将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逻辑和推理能力。
3.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合作解决问题等。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共同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4. 注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估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5.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课堂的活跃度,教师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相关的软件和工具来呈现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通过交互式的方式进行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问题与策略近年来,小学数学教育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选择和设计是教学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一些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过于注重概念的表达,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内容的设置也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一些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与改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过程。
因此,我们需要创新和改进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过程,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评价方式也应该更加多样化,结合课堂表现、项目作业、小组讨论等实际情境,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力量。
然而,目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专业学习机会和资源。
五、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需要密切合作与沟通。
然而,目前家校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不够密切,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因此,学校和家长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策略。
一、提问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当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和思路。
当学生给出一个解题方法时,教师可以问:“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或者:“你能给出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吗?”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教师还可以利用“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当学生给出一个答案时,教师可以问:“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答案的?”或者:“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示范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个数学问题,并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每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示范和分析,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反思纠错在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或者课堂练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和纠错。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复盘,找出解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者改进的地方。
通过反思和纠错,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给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可以不仅标出学生的错误,还可以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思考方向。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并在下一次的学习中避免同样的错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一、充分准备在上数学课之前,老师应该对即将讲授的知识点有充分的准备。
对于每个知识点,明确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准备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呈现问题,如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等。
这样有针对性地准备提问,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二、巧妙提问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要注意巧妙,要使学生能够思考和回答。
可以通过提出情景问题、组合问题、拓展问题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是指老师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推理和解决。
可以用“你认为……是因为什么呢?”,“你怎么知道……呢?”等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性提问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鼓励性提问。
不应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多表达、多思考,给予肯定性的指引。
即使学生的回答错误,也要给予鼓励,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答案的方向。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愿意参与课堂提问和思考。
五、多元化提问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不应只局限于纯粹的数学计算问题,还要多元化提问。
可以涉及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方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和实际意义。
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灵活运用提问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式。
不同的知识点和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提问方式。
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思考和理解知识点,发展综合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老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形成基本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一、提问的作用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和团结合作。
提问也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之一,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理解深度,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提问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提问的策略1. 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法是通过构建具体的情境来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景来引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感兴趣、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
2. 引导式提问法递进式提问法是通过渐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基础的问题,然后逐步提出复杂一些的问题,引导学生慢慢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结构,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对话式提问法是通过与学生进行双向的对话来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并听取学生的回答和理由,引导他们在交流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以上提问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提问的注意事项1. 问与答结合,避免题目的片面性,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引申和提高。
2. 避免“恶性竞争”,不要只面向少数学生提问,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悦贤小学严雪梅(一)教学策略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教与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下面我就《角的认识》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对于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的认识。
(二)案例展示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师:(出示三角尺、五角星)认识吗?为什么叫“三角尺”、“五角星”?生:因为三角尺有三个角,五角星有五个尖尖的角。
师:它们的角在哪里?你们能不能指一指?(学生指认,教师用手势帮助学生纠正)师:请同学们用三角尺的一个角戳一下手心,感觉怎么样?生:角是尖尖的。
(我用角戳手心,手心里留下了一个点)师:请同学们再摸一摸三角尺的两边,感觉怎样?生:两边是平平的。
(两边是直直的)师:请同学们拿出圆形纸片,折一折,能折出角来吗?(学生纷纷动手折圆纸片)生:我对折了两次,折出了一个角(类推对折了三、四次)师:你折了四次,折的角比刚才的更大还是更小了?生:更小。
师:我们还可以折出许多不同的角。
(出示剪刀、钟面、红旗等)这些是什么?它们中有角吗?(学生回答指认,教师抽象出角)师: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你会画一个角吗?(学生画角,教师加强指导)师:你能不能用材料创造一个角?(教师给每组学生提供了线、两根硬纸条、一张纸、几根小棒等,学生想办法做角)(三)反思实践1、直观体验,活动引导,课堂自主化。
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了多次让学生体验的机会,先看一看,摸一摸,再折一折,画一画,最后让学生创造。
这一系列的操作感知活动让学生亲自感知,亲身体验,解决冲突,使课堂真正做到活动化、自主化,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将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预设轨道,限制学生思维空间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活动化、自主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性课程,是培养孩子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有针对性和策略性的问答和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一、知识点迭加提问策略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是分层次递进的,每个知识点有着不同的难度和深度。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知识点迭加提问策略,即从易到难地层层递进,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 展开提问:将知识点展开,帮助学生逐一掌握。
例如,在讲“几何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点和线段”入手,问“什么是点?”“什么是线段?”,随后继续问,什么是直线、线段、射线、曲线、圆等内容,帮助学生逐渐将几何图形的知识点掌握。
2. 累加提问:将多个知识点累计起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讲“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分母”和“分子”入手,问“什么是分母?”“什么是分子?”等多个知识点,然后再逐渐将这些知识点综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例如,在讲解“算式”的时候,教师先从单个算式入手,问“1+2=?”,“2-1=?”,然后逐渐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层层递进,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算式这一知识点。
二、启发式提问策略启发式思考是一种帮助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策略。
例如:1. 提问反向推理:帮助学生从结果反向推理出思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以先问“8÷4=?” “4÷4=?”,引导学生从反向推理的方法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 提问类比思维: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思维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提问“膝盖弯曲的人,手腕挡住头部,腿伸直,这是什么形状?”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直观掌握三角形的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作业
一、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认为,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还存在不少问题,个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有时候问题问含糊不清,学生听后不知从何回答起。
2、所问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过于简单。
3、问的问题有时候于课堂教学紧密型不是很相关。
二、改进设想
上述课堂教学中提问所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都是自己在上课前,没有好好精心地设计在课堂上所要提出的问题。
通过这次的国培培训,让我知道了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有如此的重要,问题的性质在如此这多,如在课堂的所问的问题,要带有趣味性、价值性、时代性、延伸性,还要尽可能地给学生留有创新的机会等。
在今后要上每一节之前两天务必把课认真备好,同时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情了解,和课堂上的提问上,把所要提的问题拿给同年的同事讨论反复推销。
尽量考虑到在旧知到新知的知识迁移中进行提问;以提问将课内知识延伸;在各知识点上进行开放性提问;给足学生创新的机会。
每上完一节课后都要找多个层面的学生交谈,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怎么样,提问时他们是怎么想的。
最后认真反思写好课后笔记。
我热爱我的教学事业还有我的学生,我希望每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希望我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
因此,我会为之而努力奋斗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提问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学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一、提问的作用和意义1. 激发学生思维。
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维活动。
2. 引导学生学习。
提问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本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的水平和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二、提问的策略1. 想清楚问题的目的。
在提问之前,教师应该想清楚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还是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只有明确问题的目的,才能提出恰当的问题。
2.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教学重点上提问题,更能够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问答结合。
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重问答的结合,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引导学生给出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找出答案,促进学生思考。
4. 多样化的提问方式。
提问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要固定在某一种问答形式上。
可以用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选择题等形式,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5. 接受一切回答。
在提问过程中,应该接受一切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对是错,都要给予肯定的鼓励。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积极参与教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应用1. 激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问题中提出“你认为这个问题有多种解法?”、“你还能找到其他解法吗?”等问题,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一、提问的基本原则1. 渐进性原则老师在提问时应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至于感到过度困惑,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问题导向原则提问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因材施教。
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难度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同时要掌握问题的难易度和范围,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3. 引导性原则老师应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多样性原则提问方式应该多样化,既有开放性问题,也有闭合性问题。
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提问策略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
通常这类问题没有定论,需要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梳理和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老师可以问:“有两个数,它们的和是12,差是4,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而不是死记硬背。
2. 闭合性问题闭合性问题是指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的问题,通常用来检验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公式的掌握程度。
这类问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是老师进行课堂点名测试的重要方式。
老师可以问:“1/3加上1/2等于多少?”这种问题需要学生直接套用所学的加法法则,快速得出答案。
3. 情境化问题情境化问题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提问,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应用场景,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实际运用兴趣。
老师可以问:“如果昨天温度是9摄氏度,今天比昨天温度高了3摄氏度,今天的温度是多少?”这样的问题通过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求解。
4. 推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是指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推断的问题。
这类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并且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下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1. 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提问策略,通过问题的引导性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答案。
引导性提问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加法算式“3 + 4”,教师可以先问“3和4加起来是几?”然后再问“你通过什么方法得出的答案?”,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可以有多种答案,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教师可以问“你能画出不同的三角形吗?”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关联性提问关联性提问是指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或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关联性提问,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面积概念时,教师可以问“你觉得如何计算你的课桌面积?”,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5. 适度竞争的提问适度竞争的提问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竞争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适度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和认真地参与课堂。
可以设置一个快速抢答环节,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回答问题,第一个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掌握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包括引导性提问、开放性提问、关联性提问、引起思考的提问和适度竞争的提问。
这些策略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些策略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老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下面就介绍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策略。
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小物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加减法的含义和规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总结,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加减法的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加减法的特点和运算规律,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引导学生反思的方式,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比如让学生分析问题的实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问题的变化等。
通过提问,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引导性的语言和表述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反思。
引导性的语言和表述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概念,更容易地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比如“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呢?”、“你们可以从什么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呢?”等,这些语言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反思。
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思考和讨论,从而积极地进行反思和学习。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一、提问的意义1. 激发求知欲。
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恰当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检验学习效果。
提问可以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学习的效果。
5. 促进合作学习。
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提问的原则1. 合理性原则。
提问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
2. 渐进性原则。
提问应该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多样性原则。
提问应该多样化,既包括开放性问题,也包括封闭性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4. 考虑学生差异性原则。
提问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进行差异化提问,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5. 激励性原则。
提问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到自信和愉悦,建立健康的学习氛围。
6. 收敛性原则。
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步收敛到正确的方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解决问题,避免提问过于开放而导致学生不知所措。
三、提问的策略1. 提问前的准备。
教师在提问前应该充分准备,确定提问的目的和内容,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合理安排提问的顺序和深度。
2. 发散性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发散性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能够让学生展开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3. 轮番提问。
轮番提问是一种多样化的提问策略,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避免局限于少数学生,促进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
4. 引导性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性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逐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
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老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堂策略之一。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一、提问要直面课程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提问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应该直面课程目标,针对性地提问,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点。
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定义、性质或应用,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回答,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提问要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形式,让学生感到乐趣和挑战。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增加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三、提问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提问的时候,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梳理问题的逻辑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提问中可以加入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四、提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同,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不应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而是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应该以一种友好的方式予以纠正,并引导他们找出问题出在哪里。
五、提问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和自尊心小学生还处于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表情,不要给学生造成负面情绪。
要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提问,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
六、提问要注意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差异较大,因此老师在提问的时候需要注意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有针对性地提问。
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渐进地掌握知识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提问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应当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激励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相应的策略。
一、提问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合理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提问,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及时解决。
二、提问的策略1.提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提问之前,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知识,合理安排提问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提问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疑问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问题。
3.提问应多样化。
老师在提问时要多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提问应注意引导。
在提问过程中,老师应该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避免学生盲目发散,提高学习效率。
5.提问应注意包容性。
在提问时,老师不应只关注回答正确的学生,而是应该鼓励每个学生积极思考,包容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回答。
6.提问应注意激励性。
在提问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指导,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问与教学实践1. 提问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问题,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如“小明有5支铅笔,小红给了他2支,他现在一共有几支铅笔?”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数学思维,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及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和例子。
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例如:"你发现了一种新的解方程的方法,请分享给同学们。
"2. 进一步追问:当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例如:"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你还能找到其他解决方法吗?"3. 多样化问题:在教学中提问时,应该尽量避免只采用一种类型的问题,要多样化提问。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请你用图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请你用文字解释一下你的思路。
"4. 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是通过提供适当的线索或提示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这种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例如:"这个问题和之前学过的哪个知识点相关?你能运用这个知识点解决这个问题吗?"5. 典型问题:典型问题是指那些在该知识点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通过提问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例如:"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6. 实际问题:实际问题是指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可以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你家附近有一个超市,你可以用图形的方法计算出从你家到超市的最短路径吗?"7. 提问轮流: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提问轮流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反思与策略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反思与策略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对待问题的态度也不同,我们在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提问,要看这些问题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果问题与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不符合或者问得太多,学生应付不过来,那么问题就会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而且浪费时间;相反,问题如果能紧扣教学重点,学生一听就懂,则这样的问题可以设置。
一、提问要有效,针对性强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问的技巧主要有: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旧知识中归纳出新知识,也就是从新授课转到复习课上来;2、由浅入深,逐步扩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集体讨论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巩固;3、预留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或者带着问题去观察和实验。
4、以学生为中心,不要包办代替,即不要提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
5、要选择好问题,问题过大或过难,学生一下子回答不出,老师再进行指导就会花很多时间,达不到目的。
三、训练要适度,既要引起兴趣又要顾及全面我们提问要“抓大放小”,要从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认识水平等因素去考虑,把握好提问的尺度。
具体地说,我们在数学课堂上提问的语言要清楚、准确、简洁,所提问题要有较强的启发性、逻辑性,要善于提出尖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不能提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要照顾到全班同学,问题必须经过层层推敲才能确定,对其他学生来说要有启发性。
四、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利用感性材料。
教师要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尤其要重视创设各种情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图形的变换教学,我们要用多媒体演示,通过增减、旋转、移动,以及比较两个物体的形状特征等方法,来突破难点。
五、多提开放性问题。
数学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往往一个问题能够覆盖到许多相关的内容,但同一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提问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反思是希望教师每天都做的。
更希望教师教出的学生会提问题,教出的学生会反思。
(一)提问一、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教学生提问题,教师要先会提问题。
教师提问的方向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
学生的提问是深入思考问题中发现的要不太理解的问题。
如果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有一些不同的话,我想主要是不是在下面的说法,就是老师提问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方向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
这时候比如说一堂课,一开始通过教师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数学课堂里头,先让学生入课,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时候,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去思考这些问题,思考关键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然后再课后的时候,让学生有一个概括提升,有很多时候也是通过老师的提问而达到的。
从学生的提问来说,学生提问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孩子对他思考的问题,发现有一些东西不理解,或者是说这里头学生觉得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问出来,我们希望学生有一个提问题的好习惯。
2 .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里头,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 )提问过于频繁。
有的老师会在一节课上提问过于的频繁,一堂课,一共才40 分钟,有的老师提问非常多,也是做过一些统计,有的老师一堂课上能问100 多个问题。
这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那肯定学生他都是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是蜻蜓点水,过一下就过去了,学生没有很好的空间,没有很好的机会来思考问题。
(2 )问题过于空泛,指向不清晰。
提问的这个问题过于的空泛,指向不清晰,就是有时候问的这个问题太空了,孩子他就不明白,很多孩子不会回答,为什么呀?因为他不知道老师问的到底是什么,或者是说他不太容易一下就想起来怎么回答,比如说老师经常问,为什么?有的老师一堂课可能会问很多个为什么,这个地方为什么,那个地方为什么,咱们说关注为什么,关注问题背后的道理是很重要的,可是我们说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用简简单单的为什么直接来提问。
有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材料,有的时候可以结合着孩子的问题,具体来问,所以问题的指向应该是很清晰的。
(3 )提问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有的老师提问的时候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有的老师有这种习惯,就是课堂上特别关注那几个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一堂课上总是那几个孩子,很主动的,把手举得很高很高,老师每堂课上基本都让这几个孩子回答问题,然而有的老师是怎么样,特别喜欢让前三排的孩子回答问题,有的老师呢,特别喜欢让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孩子回答问题,然后还有的老师呢课堂上只关注那几个好学生,也就是回答问题出来吧,他那个结果会非常好,能回答得挺好的,挺完美的,接近完美,接近于标准答案,这时候多数学生冷场,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当然了,有的老师呢非常关注学困生,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
我们说关注这些学生是很好的,可是有的老师就只让那么两三名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问题,这其实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不太公平的。
我们说课堂上还是应该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给更多的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我们也是通过问卷调查,专门做过这个方面的调研,就看到同样是一个班的孩子,这时候经常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明显的要高于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孩子,而且我们是对全市几千个样本,有的时候是对几万个样本做过调查,全市来说,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不经常的学生,他的数学测试的得分率也是非常明显的要高。
所以呢还是老师要尽量给多一些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
(4 )提问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好处理。
有的老师提问的时候,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就不好处理了,咱们说他有时候,比如说关于圆的问题,老师到了这个结骨眼上,特别想让孩子说出来什么呀,一中同长,有的孩子他就不想说这个,他也不知道要说这个,他就说什么,他就说圆里头就是什么呀?圆心和半径,其实我们说圆心和半径不就是定点,定长吗?不就是一中同长吗,那么那么多的表述的方法,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所以呢,我们有的老师看到,在课堂里头,就是他的标准答案的孩子特别鼓励他,只要是答案不一样,就是不理了,让他坐下了,然后这时候很多孩子都坐下了,其实我们老师更好的做法可以怎么样?可以鼓励孩子,让孩子的问题更好的对接到标准答案。
这时候,咱们说,这些孩子他就得到更好的发展,他起码觉得,这个答案是我们自己探索出来的,我们说的,我们这么多人,都能回答的正确,当然咱们现在也有很多老师很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5 )跳转问题很快,不能跟随或有效引领学生的思路。
有的老师跳转问题很快,老师问的这一个问题,学生在思考呢,思考完了有一个学生回答了,回答之后那么多孩子还没明白呢,这个孩子答得太好了,没明白那些孩子还是不明白呢,这时候老师很快把问题转向了下一个步骤,然后很快的转走了,这时候我们说那么多孩子还没明白呢,老师有时候需要一些重复,在老师重复的时候,很多孩子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把孩子有一个很好的引领,问题不要跳转的太快,有的时候跳得太快了,学生站起来回答了,比如说明明是,老师说1+1=2 的事了,下一个就2+3=5 了,那孩子可能站起来就回答2+3=2 ,为什么呀?就是因为他还停留在对上一个问题的思考。
(6 )提问没有精心设计。
有的教师的提问没有精心的设计,随便的,很随意的就把一个问题抛出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他就不太明白了,这个问题答出来之后,学生对关键的问题,他可能就失去的了一个机会,他就没有办法去回答那个关键问题了,比如说长方形的事,长方形咱们说,比如说缺一个角,然后这时候外边多一块,这时候通过平移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老师提问没有精心设计,直接就说了,这个图形能不能转化成长方形,学生马上就说,能转化,很多学生都能知道它能转化,可是如果我们问题精心设计,不这么快的把这个问题抛出来,而是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去回答问题,我们说这时候孩子他的发展的机会是更大的。
二、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数学课堂基本上都是有数学活动的,课堂上首先就是活动之前的提问,然后就会和大家交流活动之中的提问,还会有活动快要结束时候的提问。
1 .入课时的提问。
(1 )为了解学生而问。
活动之前的提问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比如说曾经有这样的一堂课,就是吴正宪老师教学估算的时候,不是要教学估算吗?这时候一方面要让学生入课,还有一个方面呢,是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因为对那个班的学生不是非常熟悉,这时候问学生对于估算你们都想了解些什么呀?学生在那就说了,我特别想知道估算到底有什么用?然后估算什么要估?什么时候要算?估算这个名怎么出来的?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抛出来,然后老师在这时候就是也抓住了学生的情况,也调研了学生,而且让学生很好的入课。
(2 )将学生的兴致引入课堂。
还有的老师就是把学生的性质引入课堂的时候,活动之前提问的时候,就结合着孩子很熟悉的很多事件,事物,比如说像刘德吴老师,厘米的认识,这样一节课,入课的时候说什么?说学生很熟悉铅笔盒吧,铅笔盒里面都有什么?这时候会有学生出来他说,铅笔盒里头有铅笔,有橡皮,有尺子,这时候就引入到尺子这里头来了,尺子其实不就是学习厘米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吗?这时候就引入进来了,咱们说学生刚刚入课,课间十分钟的时候学生兴致勃勃的,干这个事,干那个事,活动非常充分,在刚刚入课的时候,怎么样把学生的兴致引入进来,这时候可能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老师问了一些学生身边的事,铅笔盒里头都有什么?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很熟悉的问题,引入的了这堂课。
2 .数学活动之中的提问。
活动已经开始了,这时候老师提问有很多学问在里头。
(1 )问题具体些,结合学生的做法走向重要之处。
老师提问要具体一些,而且要结合着学生的做法,走向重要之处。
案例1 :比如说像吴正宪老师,她讲平均数这一课的时候,教学进程已经进入到这个时候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已经掌握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孩子已经算出来了,这几个数,比如说13 、14 、8 ,几,然后这几个数出现了,孩子可以算出来,甲队拍球的平均数是14 个,乙队拍球的平均数是12 个,这个时候算出来之后,怎么提问?问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说设想一下:A 老师:哪个队拍球的水平高?B 老师:你们已经算完了,一个12 ,一个是14 ,从结果里头你们看出了什么?这两位老师也是给出了很好的问题,咱们看上去很好个问题,也有很多老师会有类似于A 老师和 B 老师这样的问法,然后我们去看吴老师在课里头是怎么问的。
12 和14 出现之后,吴老师给出了问题。
吴老师:12 表示什么?你怎么认识12 这个数?咱们看A 老师、 B 老师和吴老师,这里面有什么差别,这里的差别就是吴老师的提问是很具体的,她的提问是结合着学生的做法的。
不同的提问,效果会有千差万别。
比如说咱们沿着这三种提问的方式往下去分析,不同的提问,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比如说A 老师说了,哪个队拍球的水平高?学生就说了,甲队水平高,老师问为什么呀?学生就说了,因为甲队的平均数大。
这时候这堂课显得也挺好的,可是这时候已经进行到什么了,进行到后边的环节了。
其实在这中间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呢,这个中间过程要拉长。
平均数的意义怎么样?还有很多的空间。
这时候再看B 老师就这样问:从结果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回答 B 老师说,甲队拍球的平均数比乙队大。
然后B 老师就说了,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B 老师说,说明甲队拍得好。
得到了一个结果,甲队拍得好,咱们说很多老师都会这样问问题。
然后咱们再看吴老师,她的这种提问方式之下,学生回答了什么。
吴老师问了这样的问题,12 表示什么?学生说表示乙队拍球的平均数。
12 表示什么?我们看到,吴老师的这个问题就是就着学生的结果而出的。
你不是一个队平均数是12 ,另一个队平均数是14 吗?然后我就问你,12 表示什么。
你求完了,解决问题之后有一个结果,你得说说这个结果的意义是什么,孩子就说了,表示乙队拍球的平均数。
然后吴老师继续问,你怎么认识12 这个数?仍然是很具体的一个问题,咱们看第一个学生说什么,说我拍了13 个,把多的一个给其他队员了,就是那个孩子,他是乙队的,他拍了13 个,13 比12 多一个,我把多的这一个给了其他队员了;第二个孩子回答说,我拍了14 个,把多的两个给了拍8 个的同学,就是那拍8 个的,拍的少了,他少好几个,我把我多的这俩给他了;然后第三个学生说什么,说我很高兴,本来我拍了8 个,他们又给我增加了 4 个。
第三个孩子本来才拍8 个,其他人又给他增加了4 个,所以他挺高兴的。
所以咱们就看,简简单单的一句问话,12 表示什么?学生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回答呢?学生就看出了移多补少,13 个的给别人1 个,14 个的给别人两个,8 个的别人给他4 个,移多补少的过程,学生自主地就呈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