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11+现代顺风耳-电话(自学检测+合作探究+精讲点波+即时练习,共22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公开课(教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新课引入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亲友的近况,你可以怎么做?由导出新课题。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流把信息传递到远处活动1:教师介绍贝尔创造的过程,然后让同学们看PPT课件和阅读P145—P146。
小组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最简单是哪两局部组成?〔2〕是怎么样传声的?教师归纳总结:〔1〕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2〕话筒由金属盒、碳粒、膜片构成。
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的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是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信号。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构成。
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膜片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
它是使变化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探究点二交换机活动1: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区有5部,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的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花香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线。
学生讨论交流后答复:要架设10对线。
活动2:思考能够想出一个方法,要求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人能保证5部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学生讨论交流后答复:装交换机,就知需要5对线。
活动3:播放交换机的开展过程,让学生从片中了解交换机的开展,以及使人与人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探究点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活动1 :教师让学生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
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活动2: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中相关的内容,信号分为哪两种,什么叫做模拟信号?什么叫做数字信号?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交流讨论后答复。
归纳总结: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
用电流传递信号叫做模拟信号,它具有的特点:将声音转化为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_21.1现代顺风耳—电话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_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了解电话的原理和构造,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话的基本原理,了解电话的历史和发展,以及电话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电话的发明历史,知道电话的基本原理。
2. 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话的构造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的基本原理,电话的构造和作用。
难点:电话的发明历史,电话的工作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话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活动过程:一、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古代的通讯工具,以及现代的电话设备,让学生对电话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话。
二、自主学习(5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话的发明历史,以及电话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发一套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电话实验。
2. 实验步骤:a. 搭建电话模型;b. 调试电话模型;c. 进行电话通话。
3. 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观察电话的工作原理,记录实验结果。
1. 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重难点:重点:电话的基本原理,电话的构造和作用。
难点:电话的发明历史,电话的工作原理。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对电话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电话的发明历史方面,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电话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是如何使用电话的,以及电话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优秀教学案例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现代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通信技术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话通信原理。利用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实验探究与反思评价:教师设计丰富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波在电话通信中的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反思与评价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总结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4.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话通信的原理和电话机的构造。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电话通信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深度,本节课将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话通信原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声波在电话通信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提高本节课的实用性,我将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电话通信的相关知识。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揭示电话通信的奥秘,体验到物理学带来的成就感。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如电话通信的原理、电话机的构造等。
2.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强调电话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电话原理及其应用。
2.总结电话的发展历程,强调电话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强调正确使用电话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通讯习惯。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电话原理及其应用。接着,我会总结电话的发展历程,强调电话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最后,我会强调正确使用电话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通讯习惯。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话的发明背后的科学原理。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他们探索电话技术奥秘的兴趣。
3.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电话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话发明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他们探索电话技术奥秘的兴趣。此外,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电话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4.反思与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电话原理及其应用。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团队意识。通过反思与评价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第二十一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第二十一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一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主要介绍了电话的工作原理、种类以及应用。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话的历史、发展,掌握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各种电话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话设备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电话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电话、了解电话,逐步掌握电话的工作原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话的历史和发展,知道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
2.学会正确使用各种电话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话的工作原理。
2.各种电话设备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电话、了解电话,逐步掌握电话的工作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设备,如电话、电话线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如信鸽、电报等,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古代人们是如何解决远距离沟通的问题呢?引发学生对电话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电话设备,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电话等,让学生对电话有直观的认识。
然后讲解电话的历史和发展,使学生了解电话的演变过程。
3.操练(15分钟)讲解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如电磁感应、电流传递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电话的工作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出示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名为“现代顺风耳——电话”的物理课程。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电话的基本原理,感受科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孩子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话的基本原理,知道电话是如何工作的。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话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
2. 教学重点:电话的基本原理,动手实验的过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话模型,电池,电线,灯泡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套简单的工具,如螺丝刀,钳子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电话的由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简要讲解电话的基本原理,让孩子们知道电话是如何工作的。
3. 实验: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连接电池、电线、灯泡等,使电话模型工作。
4. 讨论:实验完成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电话的工作原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电话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
2. 活动重点:电话的基本原理,动手实验的过程。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家中尝试其他简单的物理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电话的基本原理,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课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孩子们理解电话的基本原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
如何通过简单的工具进行实验,以及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和分析,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案设计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材分析】电话是现代家庭常见的通信工具,学生对其通信原理有着一定的了解。
本节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学生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便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鉴于学生对于电话的内部结构、连接电话的网络不了解,教师可采用实物剖解、学生连图、多媒体、电话示教板演示等手段,教授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物理学习,对物理的研究思路比较了解,思维能力和自我分析问题能力也比较强。
在学习电与磁的基础之上学习本节课就比较简单。
学生用手机的居多,而对座机的了解也有限。
所以在课前让学生多多了解身边的电话类型,也可以通过网络先了解电话的构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3)通过学生讨论和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
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2)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和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教学难点】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教材处理】在教材处理上可以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了解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基本知识。
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探究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设计思想】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教案: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现代顺风耳--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了解交换机的用处。
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录像、教师讲解,了解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贝尔创造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开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及交换机的用处。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
【教学难点】了解交换机的应用;对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理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微机、废旧机一部、挂图一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鸽子飞得比拟快、会识别方向,古人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这就是“飞鸽传书〞。
古代在边防要塞建有烽火台,台上有驻军,发现敌军入侵,就点燃“烽火〞,一台燃起烽烟,邻台也相继点火,逐台传递,以到达报告敌情目的。
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电视、电脑、手机等。
二、探究新知〔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多媒体视频播放:贝尔创造的故事贝尔,创造的人。
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场了的研究,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创造的专利人。
最简单的的组成:话筒、听筒话筒把声音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把变化的电流变成声音话筒构造: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面装满碳粒,上面盖有一个膜片。
话筒特点:碳粒之间的接触不严密,整体的电阻随膜片的压紧程度而改变。
听筒构造:听筒里有一个永磁铁,它的两个磁极上套有螺线管,磁极前有薄铁片。
听筒特点:由于永磁体的吸引,薄铁片有些弯向磁铁。
动画展示:话筒的工作原理: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的压迫碳粒,它们的电阻随之变化,流过碳粒的电流就会相应改变,于是就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电流信号。
九年级物理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名师示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信息的传递本章设计1.本章概述信息的传递是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从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所传递的单一信息,到“烽火狼烟”所能传递较复杂信息,再到微波、光纤通信。
历史的长河见证了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传递信息量的日趋增大,真正实现了“您所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这样同步的效果,同时传输效果也越来越好。
章节的设置,按照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再到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的事物发展过程,依次安排了电话、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再到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电话是通过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再经过导线把电信号传输到远方,由听筒把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这一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用到了前面学到的电阻的知识(话筒中的碳粒整体相当于一个变阻器)、电磁铁的知识(听筒中有电磁铁),又是信息传递的典型。
电话的这一双重身份值得注意。
为了讲无线通信,首先要讲无线通信的工具——电磁波。
关于电磁波,讲授时,要与声波作一番对比,两者都是波,这是共同之处。
不同之处,即产生条件不同,传播条件也不同,此处,一定要通过实验来说明,让学生真切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用作无线通信的电磁波是中长波,无论是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都离不开天线,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再针对三者的具体发送和接收过程进行简单的比较,以期记忆得更加清楚。
关于其中的部分内容,比如如何调制、如何调谐、基地台的具体工作原理等,只作形象的便于理解的解释,而不作原理上的艰涩的解说。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当我们发现微波通信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时,就发明了激光通信,再到今天的网络通信。
总之我们的信息之路越走越宽,我们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在课堂内容临近结束时,告诉学生几个不错的网站,使学生能够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
整章讲授过程中始终渗透一种思想,那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比如关于电磁波利用的利与弊;看电视的利与弊;网络通信的利与弊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整理思路,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有条件最好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为辩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21章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电话教材分析电话是现代家庭常见的通信工具,学生对其通信原理有着一定的了解。
本节通过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学生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便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鉴于学生对于电话的内部结构、连接电话的网络不了解,教师可采用实物剖解、学生连图、多媒体、电话示教板演示等手段,教授相关知识。
本节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了解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②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③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根本区别。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多媒体、老师的演示、实物剖析,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②通过学生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③通过学生活动,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
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②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①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②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教学准备电话、手提电话、电筒、电话示教板。
板书设计一、电话二、电话交换机的作用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五台电话,要求每一台电话都可以与其他电话通话,让学生连线,引导学生如何画出最少连接导线,引出交换机。
让学生列举现代电话的功能。
小结后,引出问题: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后是怎样传递的?教师让一组同学做一个游戏:第一个同学先举左手再举右手,第二个将其动作重复一遍,第三个……这样最后一个同学就知道第一同学做了什么动作。
教师又叫三个同学手拿电筒,通过亮暗的次数来传递信息。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老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行表演。
学生举例。
学生参与游戏。
寓教于乐。
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二十一章資訊的傳遞第1節現代順風耳———電話教學目標知識要點課標要求1.電流把資訊傳到遠處瞭解電話是如何把聲音傳遞到遠方。
2.電話交換機瞭解電話交換機的用處。
3.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瞭解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的基本區別。
教学过程新課引入如果我們想瞭解遠在他鄉的親友的近況,你可以怎麼做?由導出新課題電話。
合作探究探究點一電流把資訊傳遞到遠處活動1:教師介紹貝爾發明電話的過程,然後讓同學們看PPT課件和閱讀P145—P146。
小組交流討論下列問題:(1)最簡單電話是哪兩部分組成?(2)電話是怎麼樣傳聲的?教師歸納總結:(1)電話由聽筒和話筒組成。
(2)話筒由金屬盒、碳粒、膜片構成。
人對話筒說話時,聲波使膜片振動,膜片忽松忽緊的壓擠碳粒,使金屬盒的電阻忽大忽小,在電路裏就產生了強弱隨聲音振動而變化的電流,是聲音信號轉化為變化的電信號。
聽筒由永磁鐵、螺線管、薄鐵片構成。
當電路中忽強忽弱的電流通過聽筒裏的螺線管的時候,磁鐵對聽筒薄鐵片的吸力就發生忽大忽小的變化,薄鐵片在這種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動起來,聽筒薄鐵片的振動情形跟話筒膜片的振動情形是一樣的,就聽到與話筒前面的講話相同的聲音。
它是使變化的電信號轉化為聲信號。
探究點二電話交換機活動1:思考下麵問題,一個區有5部電話,如果一部話機只能固定的同另一部話機接通,要使這5部話機中的任意兩部都能花香接通,要架設多少對電話線。
學生討論交流後回答:要架設10對電話線。
活動2:思考能夠想出一個辦法,要求減少線路的數量,但人能保證5部電話中的任意兩部可以互相通話?學生討論交流後回答:裝交換機,就知需要5對電話線。
活動3:播放交換機的發展過程,讓學生從片中瞭解交換機的發展,以及電話使人與人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探究點三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活動 1 :教師讓學生通過舉手來傳遞數字信號。
兩個同學離遠一些,舉手表示“1”,不舉手表示“0”,通過“0”“1”的不同排列傳遞資訊。
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瞭解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活動2:帶著問題閱讀課本中相關的內容,電話信號分為哪兩種,什麼叫做模擬信號?什麼叫做數字信號?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同學們交流討論後回答。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21.1 现代(xiàndài)顺风耳-电话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学习内容一:电流(diànliú)把信息传到远方
自学 检测
电流把
精讲 点拨
信息传
合作 探究
到远方
即时 练习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自学(zìxué)检测
1. 第一个发明电话的人是( )B
A爱迪生 B贝尔 C奥斯特 D安培(ānpéi) 2. 最简单的电话由 听筒 与 话筒组成。
2. 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shēngyīn)的频率、振幅
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
模。拟信号
3. 使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 数字信。号
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返回
(fǎnhuí)
合作 探究 (hézuò)
1.
回顾学习(xuéxí)内容一,老式电话在通话时话筒把变
返回
(fǎnhuí)
内容(nèiróng)总结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返回。现代―――。2.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请具体分析:当话筒膜片 由静止向左、向右运动时,听筒中原来静止的膜片会怎样运动。要想让其中一个同学分别与其它5位同学 中的任意一位通话 ,他们之间共需要多少根连线。试着做一做,并用数学式表示出来。6.如果交换机A与 B之间最多允许5对电话同时(tóngshí)通话,那么此时6号要给12号打电话能打通么。图20.5-12是动圈式话 筒,其构造也和动圈式耳机类似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返回
(fǎnhuí)
合作(hézuò)探究
1.说一说,从古代到现代,人类(rénlèi)经历了怎么传递信息的过程。
古代――― 利用烽火台,驿站等 近代――― 老式电话等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现代顺风耳--电话
现代顺风耳——电话
沙河市第五中学毕杨锁
一、新课引入
“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二、新课讲解
1.电话的结构: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
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像喇叭。
电话线:传递信号。
2.电话交换机:
想想议议
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
分析:占线的现象。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三、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布置作业。
九年级物理全册211现代顺风耳──电话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1节现代顺风耳一一电话—能力提升—1.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正确的排序是()⑦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炭粒;②人对话筒说话时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电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相同;⑤在电路屮产生了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⑤④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听筒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B.话筒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C.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D.话筒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來工作的3.湖南省新晃县的电视系统全面关闭模拟信号,将县城2万用户转化为数字用户,使新晁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电视数字化的县城。
下面的表示中,是模拟信号的是()A. ~~B. 100 101C. -----D. 0761; 13264.暑假期间,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到了北京,他准备在街上的电话亭向济南的家里打个电话告诉家人他已平安到达北京,可电话在“占线”,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情况是()A.有人正在给小明所用的电话打电话B.小明的家人正在用电话C.北京和济南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多选)关于电话交换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提高线路的利用率B.不能提高线路的利用率C.降低线路的利用率D.它是节约材料的好办法6.电话的话筒可以把声音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
炭精话筒的结构如图虚线框内所示,炭精盘和振动膜之间充满了接触不紧密的炭粒。
声咅使振动膜振动,改变炭粒接触的紧密程度,使炭粒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如果炭粒的电阻能在45^5 Q的范围内变化(电路中其余电阻忽略不计),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3 V时,则电路屮电流的变化范围为()面莎[~~11!叫槁盘冷筒板动膜iA. 0 O 067 AB. 0 O 055 AC. 0. 055 b 067 AD. 0. 55 b 67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不仅可以用点和线,还可以用长短不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短不同的_______ ,甚至可以用电压(或电流)的有无磁体的 _______ 或“0” “1”两个不同的数字,來组成各种___________ 信号用来传递丰富多彩的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211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新课推进】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1.电话的发明人——贝尔教材 解读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电与磁的基础上,对电磁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是认识移动通信发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电话是现代家庭常见的通信工具,学生对其通信原理有着一定的了解。
本节可以通过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学生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便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鉴于学生对于电话的内部结构、电话网络的不了解,教师可采用实物解剖,学生连图,多媒体、示教板演示等方式教授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录像和教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活动和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的精神;通过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或课件演示的方式,展现出电话听筒与话筒的关系及声音传递的方式。
难点: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对于电话交换机,学生比较陌生,其作用也不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处理该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实验活 动 认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活动] 认识模拟信号:教师随便画一个不规范的图形,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模拟画出来,要求每位同学的画法要与前一位同学的相同,拿出最后一位同学画出的情况与教师的对比,看大小、形状的不同。
点明模拟信号的概念和不足。
认识数字信号: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点明数字信号的概念和优点。
过渡设问:电话早在100多年前就被发明了,它的发明人是谁呢?多媒体展示图片:贝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二:电话交换机
自学 检测
精讲 点拨
电话交 换机
即时 练习
合作 探究
自学检测
1.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2.电话交换机的发展历程: 早期――― 话务员手工 切换, 近代―――使用 电磁继电器 进行自动控制, 现在―――使用 电脑 来控制。 缩位拔号 、 来电显示 、 转移呼叫 、 3.现代程控电话的功有: 等。
返回
合作探究
1.游戏模拟:如下图1,6位同学一组,每一个方块代表一 部电话,二部电话之间只有用导线连接起来,它们彼此才可 以通话。要想让其中一个同学分别与其它5位同学中的任意 一位通话 ,他们之间共需要多少根连线?试着做一做,并用 数学式表示出来。 2.我们全班有45位同学,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共需要多少 根线?我们全市有100000部电话,要实现上述目标,共需要 多少根线,试根据你的表达式,计算之。
. ---- . . . --
. . . --
. ----
返回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学习内容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自学 检测
精讲 点拨
电流把 信息传 到远方
即时 练习
合作 探究
自学检测
1. 第一个发明电话的人是( B ) A爱迪生 B贝尔 C奥斯特 D安培 2. 最简单的电话由 听筒 与 话筒
组成。
返回
合作探究
1.说一说,从古代到现代,人类经历了怎么传递信息的过程。
磁生电的耳机是话筒,电生磁的耳机是听筒。
学习内容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自学 检测
精讲 点拨
模拟通 信和数 字通信
即时 练习
合作 探究
返回
自学检测
1. 电话信号分 模拟信号和 数字信号 两种。 2. 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 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 模拟信号 。 3. 使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 数字信号 。
返回
精讲点拨
阅读P149第一段,归纳比较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优 缺点。 模拟信号的缺点: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信息,造成声音、图像失 真,严重时会造成通信中断。 数字信号优点: 1.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2.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3.容易加密。
返回
即时练习
3. 如果图21.1-7电码中的点和划分别用数字0和1表示,现 要根据图21.1-8的汉字电报码表示一个“学”字,其数字 码是怎样的?
返回
返回
精讲点拨
无论是老式电话,还是新式手机,话筒都是把声音信号转 化成电信号,听筒都是把电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
返回
即时练习
1. 图21.1-9是老式电话机的原理图。炭粒话筒相当于一个 变阻器,膜片振动把炭粒压紧和放松时,相当于图中膜片带 动滑动头左右移动,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发生周期性变化, 引起电路中的电流发生相应的周期变化。听筒中有一个电磁 铁,当线圈中的电流周期性变化时,它对旁边铁质膜片的引 力也随着改变,使膜片来回运动。因此,听筒中膜片往返运 动的频率跟话筒膜片振动的频率相同,这样听筒中就听到了 对方说话的声音。请具体分析:当话筒膜片由静止向左、向 右运动时,听筒中原来静止的膜片会怎样运动? 话筒膜片向 左运动,听 筒膜片向右 运动。
返回
合作探究
1. 回顾学习内容一,老式电话在通话时话筒把变化的声 音转化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把变化的电流转化成变化的声音, 这样的信号叫模拟信号。 2.看图21.1-2,了解莫尔斯电码,想一想:使用莫尔斯 电码怎么表示215这个数字。 3.动手做一做:使用敲击桌子 的方式把这个信号发给你的同桌。 规则:用手敲击一下表示点,用 尺击打一次桌面表示横。 . . --. ---.....
返回
精讲点拨
占线有两种情况: 1.对方的电话正在使用; 2.二个想通话的电话所经过的交换机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 话。
返回
16
即时练习
2. 现在常用的动圈式耳机,它的构造跟图 20.5-10扬声器相同,不过耳机的体积小很 多。图20.5-12是动圈式话筒,其构造也和 动圈式耳机类似。因此,用两只动圈式耳机 就可以做一部最简单的电话:一只耳机当话 筒,另一只当听筒,两耳机之间用一对导线 连起来,对着一只耳机说话,在另一只耳机 里就能听到说话声。这部电话是没有电池的,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一只耳机是磁生电, 另一只耳机是电生磁。请问:磁 生电和电生磁的两只耳机,哪个是话筒?哪个 是听筒?
返回
3.根据你的计算结果,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电话间用这 种方式来连接可能吗?如果不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呢。相互讨论,说一说你的方法。 4.在图2中画出你的做法,说一说,电话交换机的最大好 处是什么。
返回
5.在图3中,如果1号机想与10号通话,应该怎么做?
6.如果交换机A与B之间最多允许5对电话同时通话,那么此 时6号要给12号打电话能打通么?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叫什么? 无法打通,这种情况叫占线。
古代――― 利用烽火台,驿站等 近代――― 老式电话等 现代――― 移动电话、互联网等
返回
2.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返回
3.仔细观察话筒和听筒工作的动画, 相互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并完 成下面的填空。 A.我们对着话筒说话时,由于 声音的 振动 ,膜片时紧时松压迫 炭粒,它们的 电阻 随之发生改变, 通过炭粒的 电流 随之发生改变, 于是形成随声音变化的电流信号, 此时, 声音 信号转化为 电 信号。 B.电信号顺着导线传递到听筒 时,听筒内的电磁铁周围振动,形成随电信 号变化的声音 ,此时, 电 信号 转化为 声音 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