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教学设计2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唐代的社会风尚,包括服饰、饮食、节庆、婚姻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唐代的文化成就,如诗歌、书法、绘画等。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学生对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唐代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文化现象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代服饰、饮食、节庆、婚姻等方面的社会风尚,掌握唐代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唐代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代服饰、饮食、节庆、婚姻等方面的社会风尚,以及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化成就。
2.难点:唐代社会风尚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唐代社会风尚和文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案例,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素材。
3.学生分组名单和讨论话题。
4.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或视频展示唐代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唐代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代服饰、饮食、节庆、婚姻等方面的社会风尚,以及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化成就。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学习隋朝的统一过程和意义了解大运河的构造和作用1.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货币演变和商业都市的兴起1.3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天文、数学、医学等分析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第二章:国家与社会的发展2.1 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学习宋朝的建立过程和重要政治制度理解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2.2 宋朝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探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认识城市风貌和生活习俗的变化2.3 宋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印刷术、指南针等分析宋词、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第三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1 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学习明朝的建立过程和重要政治制度理解内阁制度及其影响3.2 明朝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探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认识城市风貌和生活习俗的变化3.3 明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探索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天文、数学、医学等分析诗词、戏曲、书画等艺术成就第四章:近代化的探索4.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学习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4.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探究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结果4.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影响第五章:烽火岁月与幸福生活5.1 土地革命与红军长征学习土地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5.2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探究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5.3 建国以来的社会变迁与幸福生活回顾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认识社会变迁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第六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6.1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学习三大改造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过程6.2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与失误6.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与不足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如工业、农业、科技、文化等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足与经验教训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7.1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学习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过程7.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趋势第八章: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8.1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及其意义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8.2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探究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意义及其基本原则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8.3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与展望分析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思考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未来发展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及其意义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的战略布局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探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路径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的重要性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的生动实践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1 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学习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及其时代价值理解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及其实践要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10.3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分析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一章: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1.1 自然资源的种类与利用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11.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探究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其影响认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实践11.3 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及其执行情况思考环境保护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十二章:科技创新与科学精神12.1 科技创新的意义与作用学习科技创新的定义、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2.2 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与挑战探究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存在的挑战认识科技创新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作用12.3 科学精神与创新文化分析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思考创新文化建设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意义十三章:全球问题与我国的国际地位13.1 全球问题的认识与应对学习全球问题的种类,如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等理解全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3.2 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探究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13.3 我国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分析我国的国际战略目标、外交政策及其执行情况思考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趋势十四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14.1 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学习法律的基本特征、种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对公民权益的保护意义14.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探究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及其实现途径认识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14.3 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思考学习法律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十五章:健康生活与心理素质15.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学习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习惯及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15.2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探究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认识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15.3 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分析提高心理素质的途径、心理素质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思考如何培养健全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变迁,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和变革。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册所学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理等知识,掌握历史发展的顺序和线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认识元朝的统一和巩固,了解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第三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现象,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4. 第四单元: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5. 第五单元:偏离统一的轨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认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与混乱,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分析归纳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2. 辅助资料:历史地图、图片、视频、文献等3.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六、第六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和重要事件。
2024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
2024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书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顺序。
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影响。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册书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影响。
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提问学生有关历史事件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 知识讲解与梳理详细讲解本课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顺序。
通过图表、时间线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脉络。
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3. 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围绕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和探究。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互相交流和碰撞。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4. 课堂互动与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
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
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
5. 课堂练习与巩固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抢答、填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及时点评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作业布置与评价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教学设计2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兴衰与唐朝的建立》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隋朝的兴衰过程以及唐朝的建立。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以及唐朝的建立背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隋朝和唐朝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的情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隋朝和唐朝的历史细节和特点,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深入探讨隋朝的兴衰原因和唐朝的建立背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掌握隋朝的主要历史事件;了解唐朝的建立背景,掌握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隋朝的兴衰原因,理解唐朝的建立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落过程,唐朝的建立背景。
2.教学难点:隋朝兴衰原因的分析,唐朝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受。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4.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3.资料:隋朝和唐朝的相关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
4.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中曾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勤奋工作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学校历史快乐课堂,中学阶段世界史政治史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自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咸嘉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干扰。
2、通过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不断改进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采用团队合作探究的方式,知识结构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讨论会,学习本课内容。
2、通过对比现实考试制度,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教育现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巨大进步,是隋唐兴盛的原因之一,符合彼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师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2、通过探知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也是中国具有突出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整个过程教学难点:科举制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密序导入新课首先以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思考:1、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称为“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出现盛世景象?提出思考问题,由此导入新课:除了唐玄宗积极进取治理国家之外,还有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点儿不断深化改革用人制度,善于用人。
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是怎样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钻研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
(二)新课教学环节1:在此之前朝廷是怎样选拔人才的呢?在同学有的放矢看书后,请一个同学来说说。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和科技文化成就;(2)掌握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脉络;(3)提高分析史料、论证观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历史知识;(2)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历史问题;(3)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1课汉承秦制1. 皇帝制度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3.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第2课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1. 隋唐中央官制:三省六部2. 科举制度3. 地方制度:州县制第3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 收精兵:军事改革2. 削实权:政治改革3. 制钱谷:经济改革第4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 蒙古族的兴起2. 成吉思汗的统一事业3. 元朝的建立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5课农业的发展1. 耕作技术的进步2. 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3. 南方农业的发展第6课手工业的进步1. 纺织业的发展2. 制瓷业的发展3. 冶金业的发展第7课商业的繁荣1. 城市商业的发展2. 海外贸易的兴起3. 纸币的出现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1. 江南地区的开发2. 南方经济的崛起3. 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第三单元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第9课民族关系1. 汉族与周边民族的交融2. 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3. 元朝的民族关系第10课对外关系1. 古代的“丝绸之路”2. 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3. 郑和下西洋第四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11课科学技术1. 四大发明2. 数学、天文、地理等领域的成就3. 医学、农学的发展第12课思想文化1. 儒家思想的演变2. 道教、佛教的兴盛3. 文学艺术的发展第五单元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第13课历史现象的观察与分析1. 政治制度的演变2.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3. 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第14课历史观点的论证与评价1. 君主专制制度的优缺点2. 重农抑商政策的利弊3. 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中的影响第15课历史课题的研究与探讨1. 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的影响2. 古代文化成就的传承与演变3. 历史人物对我国历史的贡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科技文化成就;历史制度、政策、思想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全册第一章: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1. 学习隋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理解统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2. 掌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3. 了解隋朝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
第二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学习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认识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掌握唐朝的文化繁荣,了解唐诗、书法、绘画等艺术成就。
3. 认识唐朝的对外交往,了解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民族关系与边疆拓荒1. 学习唐朝的民族政策,理解民族团结对国家的重要性。
2. 掌握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了解突厥、吐蕃等民族的历史发展。
3. 认识唐朝的边疆拓荒,了解安东、安西等边疆地区的开发。
第四章: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1. 学习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的建立和兴衰,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北宋、南宋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认识两宋时期的特点。
3. 了解辽、宋、夏、金之间的战争与和平,认识民族融合与民族矛盾的交织。
第五章:元的统一与民族融合1. 学习元的建立和统一过程,理解元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 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认识元朝的繁荣与开放。
3. 了解元朝的民族政策,认识民族融合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第六章:明清帝国的巩固与危机1. 学习明朝的建立和永乐盛世,认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掌握明朝的文化成就,了解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3. 认识明朝的边疆政策,分析明朝边疆地区的稳定与问题。
4. 学习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了解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5. 掌握清朝的文化政策,了解文字狱等事件的影响。
6. 分析清朝的边疆政策,认识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7. 认识明清时期的外交关系,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第七章:近代前夜的危机与变革1. 学习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6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6篇)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教案1第3课开元盛世课标内容: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②“贞观遗风”;③ 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④开元盛世;⑤曲辕犁和筒车;⑥唐都长安。
1、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2、通过对唐太过、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2、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唐都长安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引导学生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开元盛世二、难点:如何评价武则天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导学程序: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指出:649年,唐太宗死后,贞观之治的局面如何发展?唐朝的国势走向如何?接着,板书课题。
一、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掌权和称帝2、“贞观遗风”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2、开元盛世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4、唐都长安(导学小结) 通过小结,简要介绍唐朝从建国、强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大致了解。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2. 贞观之治3. 武则天的统治4. 开元盛世第二单元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1. 突厥的兴起与衰落2. 回纥的兴起与衰落3. 吐蕃的兴起与衰落4. 唐朝与边疆贸易第三单元唐朝的中兴与衰落1. 唐朝的中兴2. 安史之乱3. 唐朝的衰落4. 唐朝的灭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唐朝的中兴与衰落。
2.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的衰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历史现象。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第1周:第1单元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2周:第2单元民族关系与边疆贸易第3周:第3单元唐朝的中兴与衰落第4周:第4单元辽、西夏与金第5周:第5单元元明清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解答学生疑问。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岳麓版第一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掌握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认识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教学内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隋唐文化的繁荣。
4.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隋唐文化的繁荣。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隋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4. 案例分析:分析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隋唐时期的历史意义。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个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
第二章:统一与分裂的较量【教学目标】1.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地域分裂。
【教学内容】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繁荣。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地域分裂。
【教学重点】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繁荣。
【教学难点】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地域分裂。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岳麓版
20XX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岳麓版一份优秀的历史教案是历史教师上好一堂课的保障。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岳麓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岳麓版(一)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课标内容: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1/ 9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2、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3、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4、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二、难点: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教学时间:2课时导学程序:导入新课:1、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2、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教学纲要:一、天可汗:1、唐朝的疆域2、边疆各族的分布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4、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2、文成公主入藏3、金城公主入藏4、唐蕃会盟(导学小结)用图表法小结有关内容。
2/ 9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岳麓版(二)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课标内容: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教案岳麓版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的含义,出现的原因及内容
难点1、如何评价唐太宗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科目:七年级历史历史(下)授课人:
总第2课时上课班级:授课时间:
课题
第2课贞观之治
课的类型
新授
复备记录
教
学
目
标
(三
维)
一、知识与能力
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问题——讨论”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
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新
授
新
授
一、玄武门之变
1、唐朝的建立
2、玄武门之变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关于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重点介绍汉武帝时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关于两汉商业的繁荣情况,可将重点放在介绍长安.洛阳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规模.布局.商业活动等方面.一起看看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欢迎查阅!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期,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重点和难点]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教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二.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三个方面讲解:1.农业成就: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2.丝织业:汉朝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3.冶铁: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对于这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三.经济措施:1.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关于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重点介绍汉武帝时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关于两汉商业的繁荣情况,可将重点放在介绍长安.洛阳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规模.布局.商业活动等方面.可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进行讲解.四.讲完全课,教师可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制作图表展示.对两汉经济繁荣原因的分析.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教师应提示.启发,引导其回答,最后进行小结.五.作业:课后习题附:板书设计一.农业成就:1.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2.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二.丝织业:汉朝使用提花机.三.冶铁:杜诗发明水排,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四.经济措施:1.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要求]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活动目的]秦始皇是我国历第一位皇帝,一生中做过很多事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小品.讨论的形式,进一步认识秦始皇的是非功过.[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课时]1课时[课型]活动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写诗称赞秦始皇: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面对迎面而来的千古一帝,你有什么看法?一.找一找和议一议首先,我们要把全班同学按你们各自的意愿分成政治家组和暴君组两大组,各大组再分成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小组,分头搜集材料.政治家组的同学,要想尽办法搜集有利于秦始皇的材料,以论证他是个杰出政治家;暴君组的同学则要寻找秦始皇的暴政材料,以论证秦始皇是暴君.其次,我们要把找到的材料在组内互相交流,并把它们—一制成小卡片.方便我们在讨论课上使用.再推荐胆子大.口才好的三位同学作为组的讨论代表.二.说一说你准备好了吗?你想在同学们面前,施展你的口才吗?来吧,参与我们的讨论课,来.(1)营造环境气氛:请书法好的同学在黑板写上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暴君,教室四周贴几张同学们亲手画的秦始皇漫画像,桌椅摆成两大组面对面坐的形式,讨论代表席摆上政治家暴君字样.(2)讨论课:选举小主持人,由小主持人主持讨论.大家讨论时要互相尊重,每位代表有三分钟发言时间,同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补充时间不超过一分钟.(3)最后有请老师或同学为讨论课做归纳总结,为同学们指明客观认识历史人物的方法;指出大家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表扬敢于创新,能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论点的同学.三.写一写(课堂小结)通过对秦始皇的讨论,你学到什么?你能正确认识自己吗?请你拿起笔来,参照下表,把你对自己生理.心理.社会和理想等方面最感兴趣的话题,以我是……为题,写一篇小文章,向同学介绍自己,好吗?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3[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要求]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课时]1课时[课型]活动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活动:成语故事表演【找一找】1.从课文或参考书中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列出目录.2.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则成语故事.【演一演】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1)写故事稿.(2)饰演故事中A.B.C……角.(3)尽量想办法准备一些辅助性的道具(注意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服装等,请参考课文插图).2.各小组代表在全班擂台赛上演讲各自准备的成语故事.【议一议】1.谈谈你参与活动的感想.2.从你饰演的人物的立场.角度谈谈对所演讲的历史故事的看法.3.这则故事变为成语,流传至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评一评】各组最精彩的地方有哪些?(以鼓励为主,让所有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扩散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东齐县,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带来的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岳麓版七年级历史建筑史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中华文明起源整个过程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山顶洞人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较旧发展水平。
熟练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历史概念。
进而认识其发展特点的差异,并认识其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独具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饮食文化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等历史概念和这些历史概念出现的情境。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前一节历史课上,我们汲取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从中我们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以采集为主。
现在,我们同学们体现自己的想像力,和四周的人讨论一下,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许多不便之处,现在请同学们回答的是:一、这个不便表现在什么方面?二、怎么样能够避免这个局限性?[学生想像、讨论]……[学生回答]仅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首先,要受到季节的损害,像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灾、旱灾等,可能出现生存就成问题;第三,由于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急剧变更生活场所,而这种场所的变更在实际中盲目性很大……的解决办法就是获得论据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问题回答过程中,教师需不断地加以引导)[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回答了以“采集”为生过活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不便之处及解决办法,既然,我们提到解决局限性的办法是局限性获得固定的食物林宏吉,开始农耕生活,那同学们想一想,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人脑的植物可以泥炭种植,导入框中关于神农氏所带坠落地上的谷粒并把它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学生回答]中其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之中,注意到了可食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的现象,滴灌从而开始进行人工养殖的尝试,原始农业出现了。
历史初一下岳麓版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
历史初一下岳麓版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教学时间〔日期、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1.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
可以先由教师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
然后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亲身参加反隋斗争,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
教师可打出以下投影: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后,教师小结: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3.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最后可以请学生谈谈对唐太宗政策的评价和感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做总结。
4.有关唐太宗任贤、纳谏的内容,教师既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5.关于贞观年间的经济情况,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唐太宗治国政策所起到的作用。
投影如下资料:6.“贞观之治”一目讲完后,教师提问:“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除了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外,你还想到了哪些原因?”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阶段学习唐朝的历史作铺垫。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教材“动脑筋”的问题。
7.讲述“女皇武那么天”一目,教师可首先提问:“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学生答后再问:“你所熟悉的武那么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假设有时间可以请学生讲一两个和武那么天有关系的小故事。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武那么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那么天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隋朝的建立;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大运河的作用;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①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④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②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
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③写一个关于隋炀帝功过的短评,进行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③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大运河的开凿2、科举制的创立二、难点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3、就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和科举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多角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释。
[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步骤]一、隋朝统一南北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就定都长安,要求学生归纳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
隋统一南北讲清时间及所灭的政权。
其意义结合“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讲解。
二、大运河的开凿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3、大运河的作用三、科举制的创立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小结]就隋的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提问,指出隋开凿的大运河和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巨大。
请一位学生简要归纳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课后活动与探究]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1、()年,()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2、()年,隋朝灭掉南方的(),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
4、大运河以()为中心,北通(),南达(),全长()多千米。
5、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和()起了很大的作用。
6、开凿大运河的目的:隋朝统一后()。
7、开科举制先河的是()。
()又创设(),科举制正式形成。
8、隋文帝创立科举制的目的:改革()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
9、科举制打破了()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的机会;同时,为统治者()拓宽了道路。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10、隋末农民起义军中()、()领导的()势力最大。
教学后记: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贞观之治”的含义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3、“贞观之治”的内容二、难点1、如何评价唐太宗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教学方法]采用“自学——问题——讨论”教学法[教学步骤]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一、玄武门之变1、唐朝的建立2、玄武门之变二、轻徭薄赋1、原因2、表现3、作用三、知人善任1、原因2、表现3、作用四、加强中央集权五、完善科举制度六、“贞观之治”的含义[小结]要求学生谈谈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以突破难点。
[课后活动与探究]课后收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1、()年,()建立唐朝,定都()。
2、唐太宗的名字叫(),他要位期间的年号为(),他是发动()做了皇帝。
3、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是()。
他重用富于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为相,人称“房谋杜断”。
前后向唐太宗上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4、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了防止宰相专权,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采取的措施是()。
5、唐初沿用()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指()、()和();六部是指()()()()()()。
六部隶属于三省中()省。
6、唐太宗为解决“民少吏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是()。
7、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和()。
在当时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应该考()科。
8、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9、“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教学后记:第3课开元盛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开元盛世;曲辕犁和筒车;唐都长安。
①通过对武则天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及其表现的分析,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①了解武则天由后妃到皇帝的历史过程及其政绩,认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价武则天。
②通过对唐太过、武则天及唐玄宗前期的综合分析,说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基础及其主客观条件,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人物。
②唐玄宗在贞观之治和武则天业绩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③唐都长安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引导学生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开元盛世二、难点如何评价武则天[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法[教学步骤]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教师指出:649年,唐太宗死后,贞观之治的局面如何发展?唐朝的国势走向如何?接着,教师板书课题。
一、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掌权和称帝2、“贞观遗风”二、开元盛世1、唐玄宗前期的政绩2、开元盛世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4、唐都长安[小结]通过小结,简要介绍唐朝从建国、强盛到衰亡的历史过程,使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大致了解。
[课后作业]1、()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她是废唐中宗而自立皇帝,改国号为()。
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玄宗()期,史称“”。
4、唐朝改进的生产工具,主要有()和()。
5、负有盛名的“唐三彩”产于()。
6、唐都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著名的(),人口达()万。
7、写出诗人杜甫称颂“开元盛世”的诗:教学后记: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唐朝疆域的四至;唐朝与东突厥的关系;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①通过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发展民族关系所做出贡献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唐朝与突厥、吐蕃等民族关系的了解,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②运用阅读、讨论和联想比较法,探究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住空前频繁。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②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③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不发展唐蕃关系,促进汉藏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
④突厥、吐蕃、回纥、南诏等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二、难点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学步骤]提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情况?教师指出: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
这一时期,唐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得到发展。
一、天可汗1、唐朝的疆域2、边疆各族的分布3、唐朝与突厥的关系4、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二、唐蕃和亲与会盟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2、文成公主入藏3、金城公主入藏4、唐蕃会盟[小结]用图表法小结有关内容。
民族活动地区政权名称重要首领与唐关系突厥吐蕃回纥南诏[课后作业]1、唐的疆域:东到(),西达(),东北至()以北和(),南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派兵攻打()突厥,俘其首领(),对他进行了优待。
3、唐太宗()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
4、唐朝对西域的管辖:()在天山以南设立()都护府,()在天山以北设立()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