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儿科安全隐患与防范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儿科病房由于患儿年龄小不易沟通、突发状况多、病情变化快的特点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而随着现代社会网络和信息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患者和家属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对医生、护士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稍不满意就易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儿科安全隐患与防范已成为医护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针对安全隐患,根据日常工作的总结现分析如下: 1、 工作目标不明确 低年资医生护士多、经验不足、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身心疲惫、情绪容易急躁、“慎独”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等因素均可造成医护行为不当或过失,甚至出现差错,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良后果。
2、 基本概念不清,理论知识欠缺对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掌握不全面,遇有病情变化时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延误了患儿的治疗,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同时在平时的健康教育中,如不能正确回答患儿家属的相关疑问,很容易造成其不信任感,无形中加大了服务的难度。
3、技术操作不熟练 医疗是服务行业,特别是儿科,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很高,而目前护理人员仍存在低年资护士多,专业技术欠熟练,心理素质不够成熟,特别是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和静脉采血、危重儿急救技术等方面不够熟练。
若操作过程中遇患儿血管穿刺难度较大,哭闹不合作,家长要求一针见血,护士心理压力过大,易导致失误,患儿家长不满引起护患纠纷。
4、医患交流欠缺 儿科与别科不同之处在于医务人员所面对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痛苦的婴幼儿及过于疼爱孩子的家长,由于儿科工作繁忙、紧张,医生和护士急于完成工作,导致没有时间与精力倾听患儿及其家长的倾诉;做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向患儿家长解释不到位, 语言生硬,表达不严谨,缺乏沟通技巧。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谈儿科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儿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也相对较多。
本文将从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确保儿童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常见的儿科护理风险1.感染风险儿科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例如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医护人员和家长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将病原体带入患儿周围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跌倒风险由于儿童年龄小,活动能力强,往往在医院或家庭中容易出现跌倒伤害的情况。
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因为一些不安全因素而导致患儿跌倒的风险更大。
3.药物安全风险儿科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性很强,有些药物对他们的身体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而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计算,容易出现用药剂量错误的情况。
4.误吸风险由于儿童的吞咽和呼吸协调能力不够成熟,易出现误吸的情况。
特别是在口腔护理和喂养的过程中,如果医护人员不小心,就会增加患儿误吸食物或液体的风险。
5.伤害风险儿童因为好奇心强,往往容易发生一些不测的伤害情况。
在医院或家庭环境中,有些患儿会触碰到一些危险的物品,如插座、针头等,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1.感染控制医护人员在护理患儿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手套等,杜绝感染源的传播。
在医疗器械的处理中,应做到彻底清洁消毒,确保儿童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2.跌倒预防医院和家庭中都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患儿随意活动造成的意外伤害。
在接受治疗期间,患儿需要有专人陪护,保证其安全。
在床边和走廊中设置扶手等设施,降低患儿跌倒的风险。
3.药物安全管理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用药标准,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
在用药前要认真核对患儿的个人信息,避免用错药物或者用错剂量的情况。
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儿科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护理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师不仅需要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还需要及时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进行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风险的定义、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
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不利结果发生的概率。
在儿科护理中,风险可以是指各种医疗操作过程中潜在的不良后果,也可以是指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
这些风险可能会对患儿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和管理。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是指对儿童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对患儿的基本病情、护理手术过程、用药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加以提前预防。
1.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对儿童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是风险分析的重要环节。
护理师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并评估患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2.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在儿科手术护理中,护理师需要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
这包括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手术用具的消毒和灭菌问题,手术后的护理等方面。
3.用药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在儿科护理中,用药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点。
护理师需要对药品的种类、用药途径、用药剂量等进行全面评估,以避免药品误用、过量用药等可能出现的风险。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有效地降低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在儿科护理中,风险管理是确保儿童安全的重要环节。
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各类儿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法。
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引言儿科护理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负责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难免会面临一些风险,比如患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护理技术等方面带来的种种挑战。
进行风险分析以及风险管理对于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儿科护理中的风险点出发,对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进行探讨。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点1.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婴幼儿的消化系统也尚未健全,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
在儿科护理中,护士需特别关注患儿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因为生理特点带来的风险。
2.患儿的心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儿童通常对于医学护理会产生恐惧和焦虑,因此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不配合等情况。
这种心理特点会给儿科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实际护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协助患儿顺利完成护理过程。
3.护理技术方面护理技术的不规范或不正确使用也会给儿科护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药物注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速度,就会造成药物过量或过快的情况,从而导致不良后果。
护士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需特别关注护理技术的规范和正确使用,以避免因此带来的风险。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为了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在儿科护理中进行风险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风险分析是指对患儿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识别出可能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生理特点方面针对婴幼儿生理特点的风险,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比如严格掌握药物的用量和用药方法、注意婴儿的消化系统特点,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等。
护士要加强对婴儿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2.心理特点方面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带来的风险,护士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
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儿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安全护理对策0引言儿科护理因面对的群体是少年儿童,他们生性活泼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较其他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这些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应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科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因此,应总结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危险因素1.1护士自身原因产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首先要从护士自身方面寻找原因,以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①许多年轻护士因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够熟练地进行护理操作,或是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无视规章制度,容易出现输错药、药物与患者不对应的事故。
②护士技术水平低:为患儿进行穿刺时多次出现穿刺失败等现象,患儿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下降[1]。
③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一些护士在工作中只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与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这造成家长不理解、不信任护理人员,因而护理工作很难开展,甚至可能引发护患矛盾。
④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在记录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入过多的主观成分,病情观察不细致,对数据没能够准确记录,或延误了记录,导致护理记录不完善,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医院及医护人员易在其中处于不利地位。
⑤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然而因护士无菌操作观念淡薄,不注意手卫生,便可能引起患儿感染,造成不良后果[2]。
1.2患儿及社会因素每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备受家长的宠爱,当患儿出现疾病需要就诊时,家长更是焦急万分,对护理工作有极高的要求,一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便可能与其发生冲突。
尤其是在护士进行动静脉穿刺时,由于患儿血管细小,并且很难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容易出现穿刺失败的现象,会使家长的满意度下降。
由于社会问题的存在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很多人认为患儿一旦出现问题,所有责任均应由医院承担,而不能够对医护人员辛勤的劳动表示理解,使得医院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儿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儿科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在医疗领域中,儿科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科室。
由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和认知方面的特点,儿科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儿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些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儿科常见的安全隐患1、医疗护理操作不当在儿科,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至关重要。
例如,静脉穿刺不成功可能导致药液渗漏,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不正确的给药剂量或方式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患儿造成伤害。
此外,护理操作中的感染控制不当,如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2、医疗设备和设施问题儿科使用的医疗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或维护不当的情况。
比如,婴儿暖箱温度调节不准确,可能导致患儿体温过高或过低;监护设备的警报系统失灵,可能延误对患儿病情变化的及时发现。
同时,病房的设施设计不合理,如地面湿滑、家具边角锐利,容易造成患儿摔倒或撞伤。
3、患儿及家属的因素患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容易发生意外。
例如,好动的患儿可能从床上跌落,年幼的患儿可能误食药物或异物。
家属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可能导致对患儿病情的观察不准确,或者不遵守医嘱,影响治疗效果。
4、用药安全问题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
药物剂量计算错误、药物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都可能给患儿带来危险。
此外,一些家长可能自行给患儿用药,或者不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给药,也增加了用药风险。
5、医院管理和流程问题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不顺畅,可能导致医疗服务延误。
例如,急诊患儿的分诊不准确,可能使病情危急的患儿得不到及时救治;住院患儿的病历管理不善,可能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儿科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1、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分享经验和案例,让医护人员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和护理要点。
同时,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了解最新的医疗技术和理念。
儿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
相互 宣传 、 家人 、 亲戚 、 友 的信 任及感情 的支 持 以减少 或消 朋 除无助感 、 孤独感等从 而树立信心 。 2 6 体育锻炼 : . 体育锻炼 即可增强身体 素质有 可以是一种发 泄不满情绪的渠道 。利 用休息组 织一些 户外活 动如登 山、 蹦
05 , . % 至少 需 要 0 1m 血 液 。 . l
染或 引发某种疾病 的潜在危 险… 。在 临床护 理工作 中 , 科 儿
护士常常会被发生物理 、 化学两大危 害因素损 伤 , 是造成 护士 职业暴露 的主要原 因 , 现今 临床护 士的职 业危 险因素更加 复 杂、 多样 , 职业 防护问题不容忽视 。现将儿科护士职业暴露危 险因素分析及 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 因素 .
中国医院管理 ,0 6 2 ( )2 . 20 ,6 7 :6 [ ] 李小妹 , 2 刘文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 的调查 研 究[ ] J .中华护理杂志 ,00 3 ( )6 5 2 0 ,5 1 :4 .
3 小 结
[ 收稿 日 : 1 — 1 0 编校 : J 郑英善 ] 期 2 2 0 —4 0 侯/ ̄/ ,
表明 , j普通的室内光线也可影响人体的生物钟 , 这不但会 使
人类 的成 熟年 龄 提前 , 还会使 人生 理节 奏失 调 , 进而 出现 心
刺伤的频 率存 在一定 的正相关 。锐器伤后病 原微生物侵入 时 血源性疾病 的主要传播途径 , 已证实有 2 目前 0多种病原体 可
通过锐器损伤传播 ,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 乙型肝炎病毒 ( B , H V)
2 5 心 理 社 会 因素 的 防 护 : 理 安 排 工 作 时 间 、 习 和 活 动 . 合 学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儿科护理是医院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使得儿科护理工作更加复杂和艰巨。
在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保障儿科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一、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1.患者本身因素儿科患者因为年龄小、抵抗力差等特点,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感染、伤害等。
儿科患者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系统较弱,因此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儿科患者常常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导致治疗措施不及时或不合适,这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医院环境因素儿科患者的病房环境对其康复、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医院环境复杂,人员繁多,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儿科病房内常常有各种医疗设备,使用不当可能给患儿带来伤害。
3.人为因素儿科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但是人为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
例如医护人员的不专业操作、护理差错等都有可能对儿科患者的安全产生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强化患者及家属教育为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患者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导致的误诊、误治,医院可加强健康教育,教育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要主动和医护人员交流,及时反映患儿的情况和变化。
在出院后还要做好疾病的康复指导,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
2. 儿科病房环境管理医院应加强对儿科病房环境的管理,保证病房内空气新鲜,设施卫生。
特别是在流感、水痘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应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儿科病房内的医疗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减少对患儿的伤害。
3. 专业培训和定期考核医院应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定期组织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1]儿科病房由于患儿年龄、疾病特点和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
小儿病情变化快且病情危重,稍有不慎就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而导致法律纠纷。
因此,护士必须加强法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改善服务态度,搞好护患关系,以减少和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1.1 护理质量管理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严,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对患者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护理记录书写缺乏规范性,护士长排班不合理,护士人员配备不足,护士、床位比例失调等因素均会引起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或不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易发生差错事故。
[2]1.2 护理人员因素低年资护士增多,现在我科大部分都是工作几年的年轻护士,她们工作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处理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专科护理技术欠熟练,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和动静脉采血,危重患儿急救技术和观察病情等方面不够成熟。
护理人员少,护理任务重,工作量大,使护士身心疲惫,情绪容易急躁,护士心理压力过大,“慎独”意识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巡视不到位等因素均可造成护理行为不当或过失,甚至出现差错事故。
如由于巡视不周到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时致药液渗漏引起皮肤坏死,危重患儿翻身时皮肤观察不到位引起压疮等,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不安全感或造成不良后果。
1.3 护士及家长交流沟通欠缺护理人员所面对的对象是不能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痛苦不适的婴幼儿,其家长对患儿过分担心,焦虑,经常来询问患儿的各种问题;由于护士人员少,儿科工作琐碎繁忙,护士急于完成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导致没有时间及精力倾听家长的说话,做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前解释不够耐心详细,缺乏沟通技巧。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
岗前培训
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 训,确保他们掌握儿科护理安全知识 和技能。
考核与奖惩
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优 秀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对存在安全 隐患的护理人员进行整改或处罚。
在职培训
定期开展护理人员在职培训,提高护 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 能力。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儿科护理安全风险因素 •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成效评价 •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改进建议
01
引言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定义
定义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是指通过一系 列措施和程序,确保儿科患者在 接受护理和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05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改进建议
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培训
定期组织安全意识培训
通过定期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 度,强化安全意识。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护理人员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警觉性。
安全文化宣传
加强安全文化宣传,营造关注安全的氛围,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加强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儿科护理工作。
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使其能够认真履行职责,关注患儿的 安全和舒适。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 和主动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评估
安全意识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 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护 理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儿科急诊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防护
儿科急诊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防护【关键词】儿科急诊; 职业防护急诊科是急危重伤病员的抢救阵地,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
急诊医护人员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工作,经常处于各种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心理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危险因素中,时刻面临职业伤害的危险。
本文试着对儿科急诊医护人员防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作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1 职业危险因素1.1 生物性危害因素急诊患者一般发病比较急,病情危重复杂,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原因不明的毒物中毒等患者,这些患者也可能是未知或潜在的传染疾病如乙肝、丙肝、梅毒、HIV阳性患者。
由于急诊医护人员在参与抢救或监护患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
尤其在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吸痰、洗胃和各种穿刺等过程中,为获得最佳抢救时机,往往顾不及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就要进行操作。
这无疑会增加护理人员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机会,还可能会使自身成为新的传播媒介。
1.2 医疗锐器损伤儿科急诊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被锐器刺伤是最常见的事件。
在各种注射、采血等操作中,由于患儿不合作,若有不慎常可导致针头刺伤,在我科30名护士调查中有85%发生过针头刺伤,其中78%是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
1.3 噪音儿科急诊人流量大,噪声也大,长时间处于高声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易怒、头痛、失眠。
而噪音的发生是造成职业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1]1.4 社会性危害因素消极的心理因素和负面的社会性危害对急诊科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忽视的。
急诊患儿多为突发且情况危重,其家长也容易出现急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甚至发生辱骂或殴打护士的现象。
这不仅使急诊科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也使他们一直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
2 职业防护2.1 生物危害因素防护护士应了解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
遵守各种消毒隔离制度,避免感染。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摘要:众所周知,儿科护理对于儿童康复的重要性。
儿科是医院救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探索儿科护理中存在的诸多隐患,并对其隐患进行解决,则可以提升儿科护理成效。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方法:长期深入儿科护理工作,对儿科护理工作中不安全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结果:对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总结之后,对患儿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这样显著减少了儿科护理中隐患的发生概率。
在儿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导致安全隐患的因素,对此临床护士要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以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儿科护理的安全性。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前言: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增高,尤其儿科病房,由于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1、护理安全隐患1.1管理因素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认真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科室考核力度不够,护士长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护理资源。
1.2护理人员因素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专业理论水平及护理操作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慎独”精神,对儿科用药特点掌握不全面,主动巡视差,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1.3护患沟通因素儿科面对的病人大多无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加之陪护多,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家长主动有效沟通,甚至有时对家长的提问,表现不耐烦,回答问题语气生硬,做各项治疗、护理未履行告知义务,出现护患纠纷。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与预防措施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与预防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对儿科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使广大医务人员深刻意识到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1]。
儿科作为一个特殊性的人群,生长发育的特点、生理功能等决定着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特殊性。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1.护理工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1.1 护患沟通无效及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欠缺。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自身素质与物质要求的提高,家长对患儿的要求甚是更高。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家里的掌上明珠,如果孩子生病了,家长们都怀有立竿见影的态度。
可治疗疾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家长们有时候是不予以理解的。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病人及家属,难免有情绪,因此很容易与家属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对于儿童依从性、年龄、家庭坏境、入院次数有明显的差异,首次入院及年龄越小的患儿依从性越差[2]。
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语言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较差,常不能完整的表达疾病的感受和变化[3],所以护患沟通无效,让护理人员不能有明确的目标进行护理工作。
1.2 护理人员方面的问题。
在护理工作繁忙的时候,由于要完成在班的工作,难免三查十对制度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没做到位,在交接班时查对交接不严格,用药的剂量交接不准确,加床或频繁调床后的治疗卡、床头卡、一览卡等没及时更改都容易引起护理纠纷。
在技术方面有些年轻的护士静脉穿刺不能够一针见血,导致用药延误,患儿家属因此心疼患儿着急患儿的病情导致不满。
药物的剂量算不准确,使得剂量过量或不足,影响疾病的治疗。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解剖、生理功能,儿童发病快、病情变化快、治疗快。
年轻的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做不到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急救技术也不够熟练,不能够争分夺秒的去抢救患儿生命。
宣教不到位让患儿及家属擅自离开病房出现意外。
护理记录存在问题,从而失去其作为法律证据的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浅析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遵义 5 3 0 60 0 遵义 市妇女儿 童医 院,贵州
【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工作 中的危 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方法 :分析和 总结儿科护理工作 中出现 的危 险因素。结果:认为儿
科护理的危险因素与社会 因素 ,特殊 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 因素 ,患者依 从性缺乏,法制观念淡薄 ,环 境设施 因素等有 关。结论:提出了 加强媒体正面报道 ,加强护患沟通 ,重视职业 素质 修养教育 ,规范化培训 ,严 格控制院 内交叉感染 ,深 化健康教育 ,加 强护 理人员的法律 意识,改善环境及 设备设施是防范儿科护理危险因素 的重要措施 。
【 关键 词】:儿科 护理;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 中图分类号】R 7 .2 4 3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0 — 5 7( 0 0 6 1 3 2 0 7 8 1 2 1 )0 — 6 —
2 4 患者依从性缺 乏,护患沟通 无效 儿科 患者 由于生理 . 及心理特 点,各种 原因均可 影响患儿对 临床 治疗 的依从性 , 造成 治疗用药方案 的持续性 中断或检 查手段未及 时实施 ,从 而影 响诊疗效果 ;患儿 的依从性 与年龄 、家庭环境 、入 院次 数有 明显差异 ,首次入院及年龄越小 的患儿依从性越差 。 儿童是一个特殊 的群体 ,语 言表达 能力及认知 能力较差 ,常 不 能完整 的表达 疾病 的感 受和变化 , 因此护 患沟通 效果欠 佳 ,护理人员很难从护患沟通中开展有效工作 。 2 5 法制观念淡薄 ,忽视病人权益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 , . 2 结 果 加之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儿家长的法律意识和维 2 1 社会 因素 部分媒体对 医务工作 的负面 影响 ,医 患之 权意识不 断增强 。护患关系是在护理过程 中产 生的特定人际 . 间被人为划成对立 的两面,当今 媒体报 导有关 医疗纠纷 时多 关系 。同时随着社会 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摸式 的转变 ,人们 的 从患者 出发 ,常常忽视医疗这个特殊 服务行业 的复杂性和高 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 的 日益增强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 自己的 风险眭,由于公众对医学知识的相对 缺乏,加上部分媒体片 正当权益 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头脑,并且成为人们的共识 。 面的把 医患关系矛盾点理解为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 为关系 , 2 6 环 境设施 因素 ① 床栏设置有 缺陷 :床栏 空隙太大 , . 强调患方 的弱势 群体地位 。社会 各层对 医护人 员信任 度 降 幼 小婴儿 有坠床 的危 险 。② 用热 设备标 志不 明显 :热 水管 低,要求 更高 。家长认 为看病花 钱 了就 应该满 足其所 有要 标识脱落或住 院环 境介绍不到位 ,容 易出现 烫伤 的危险 。 3 防 范 措 施 求,无论其要 求是否科 学合 理或符合医疗规范。 2 2 特殊 的护患关系 儿童患病后 ,特别 需要父母及家人 3 1 加 强媒体 的正面报 道 ,医疗 卫生是特殊 的职业 ,高风 . . 的照料 ,这 时,护理人员对患儿实施的治疗 、护理 、抢救等 险、高压 力 ,应 给医 护人 员多些鼓 舞和 理解 ,从而 更有利 工作均在家属 的注视下进行 ,因此儿科病 房的医患关系不是 于在 医疗质量 、医护规范操作等环节得到提 高和加强。 简单 的医护人员与患儿 的直线关系,而是医护 人员、患儿及 3 2 加 强护患沟通 ,改变护理理念 ,增强服 务意识 信任 . 其家属 的三角关 系 。本 院 曾发 生一例 是护理 人员 为危 重 患 和谐 的护 患关系是护患双方 良好行为 的基础 ,护理人员要真 病人至上 ”的意识 ;治疗 中,多与家属沟通 ,采取 儿静脉推 注药物 ,在 更换注射 器接头 过程 中有微量 气泡进 正树立 “ 入血 管,家属 以患儿病情加重与气泡进入血管有关为由与护 换位 思考 的方法 ,减轻家属 的焦虑 ,使其理解护理工作 的特 理人 员发生纠纷 。儿科护理任务重,技术性强,护 理人 员工 殊性 ,增进他们 的信任感 ,建立 良好 的互支关系 ,从根本上 杜绝 纠纷 的发生 。 作压力大 ,而家属往往爱子心切,又缺乏相应 的医学常识, 对 正常的治疗护理过程不理解,对护理人员挑剔 、苛求 ,对 3 3 重视职业素质 修养教育 :加 强护理人 员慎独修养 ,儿 . 必要 的操作项 目过多地干涉 、不配合 。因此,在出现不 理想 科 护理 管理者 一定要 抓好 长期 教育工 作 ,帮助 护理 人员 明 治疗护理 效果 时,其态度 上护理 人员和 家属往 往有 归 因偏 确 各种道 德行 为 的是 非界 限 。护 理 的对 象是 人 ,人 的生命 离,若护 理人员 不能积 极、妥 善处理 ,则极 有可 能进 一步 无 价 ,容不得 半点 马虎 ,临床三 查七 对制度 、值班 制度 、 交班 制 度 等 都是 用 血 的 教训 换 来 的 ,护 士 不仅 要 认 真遵 加重家属 的不满情 绪而 导致 纠纷发生。 2 3 护理 人员因素 ① 工作态度不严谨 ,欠 缺慎独精神 : . 守 ,工 作 中还 要有严 谨 的作风 和慎独 的精神 ,不 分人前人 个别护理 人员 随意简化 操作流程 或不 遵守规 章制度 , “ 三 后 ,都 要有科 学地按 程序 一步 一步完 成 ,严 格完成 每一 次 查七对 ”未落实 或者流 于形式 化 、机 械化 ,操作技 术不精 操作,遵 守每一个操作规程 。 湛 ,经验 不足 。②技术 因素 :个别护 理人 员动 、静 脉 穿刺 技术不娴 熟 ,导 致穿刺 失败或禁 忌症 掌握 不牢引起 穿刺部 ( 下转第1 5 ) 6页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方法选取儿科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对其中的患者50例进行常规的护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其余患者50例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实施防范措施,分为实验组,同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因素。
结果实验组的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发育,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之后,能够使护理风险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标签:护理风险;儿科护理;防范措施目前人们对于临床上儿科护理质量的要求正在逐渐升高,由于儿科中的患儿年龄较小,因此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护理工作中出现相应的护理风险,影响患者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导致医疗纠纷不断发生。
本次研究对我院儿科中接受诊治的小儿患者100例实施防范措施之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儿科中接受诊断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中的50例分为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2到7岁,平均年龄(4.20.4)岁;其余的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到8岁,平均年龄(4.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兒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由于儿科中的患儿年龄较小,患儿往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不适现象时,不能及时表达,增加护理风险[1]。
此外,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责任心较低,忽略患者的病情状况,出现较多的并发症。
1.2.2 护理防范措施由于患儿的年龄小,不能正确表达疾病症状,同时患者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机体免疫力低,病情发展较快,从而加重病情。
因此,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定时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检查,避免发生意外。
儿科防坠床、放跌倒的护理措施
4、病房悬挂【防坠床、放跌倒】醒目标示;
5排除所有环境中的可能危险因素。
6、在夜班时考虑使用夜灯。
儿科病房防坠床放跌倒的护理措施1入院时护士告儿不慎跌倒
儿科病房防坠床、放跌倒的护理措施
1、入院时护士告知患儿家属看管好自己的宝宝,注意不要在病房及走廊倒水,防止患儿不慎跌倒。
2、告知患儿家属:小孩和婴儿不应该被放置在不安全的地方或在不安全的地方玩耍,如,窗台,桌子上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方法:儿科的风险性大于其他科室,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发生医患护患矛盾。
结果:总结可能发生的隐患,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结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与患儿家属更多的增进沟通才能减少或者避免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护理;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099-01
医疗安全和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患者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护理工作以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和优质的服务为宗旨,是防范以及减少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患儿不能正常诉说症状、不配合、陪护多、工作繁重、琐碎、风险大等特点,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和困难性。
父母爱子爱女心切,对护理人员有很高的期望,常引发各种护患纠纷和投诉,本文对我院儿科护理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防范措施。
1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1.1制度原因:各种制度不够完善健全。
2002年09月0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加了许多制度以及条例,对制度进行修改、添加、完善,使医疗事故处理得到了更规范的制度。
防范措施:落实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前提,防止出现事故,提高护理质量,及时修改和添加各种规定的制度,完善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流程。
如标本管理、物品清点、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等防止出现差错的各种制度,并由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制度落实的情况。
狠抓人员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素质考核,且考核要到位。
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做出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
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要分析、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预演。
1.2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承受着繁重的医疗任务,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导致精神疲乏,应变力差,使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发生事故。
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差错;约束力差疏忽大意而出现医疗事故;护理观念滞后,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专业技术不熟练;知识面窄对新问题应对能力差,缺乏创造性思维;个别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言语不够谨慎。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对患者和其家属态度冷硬,不能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由于患儿的家属内心都非常不安、焦虑,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淡很容易引发护患矛盾。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出现漏写、漏签、错写,工作不认真,医护记录不一致。
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发错药、打错针,家属有异议,护理人员知识、技能不全面,操作不规范、基本功不扎实,操作中不能一次性完成,给患儿带来痛苦,引起家属不满等,会造成矛盾。
防范措施: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搭配,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
极性。
对护理人员加强素质培训,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强化整体法律意识。
提高专业技术素质,进行岗前以及在岗培训,对专业技术不熟练的人员强化和弥补。
新上岗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操作规范化培训,针对肢体小静脉、股动脉、头皮静脉以及其他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专科疾病护理、重症监护、专科检查配合、儿童用药机理等,培养具备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积极配合抢救的能力。
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转变护理理念,提高沟通技巧,树立换位思考的服务理念,多与患儿家属交流沟通,对患儿家属的要求尽量满足,耐心详细地回答,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和精神安慰,树立护理人员职业的神圣感。
护理人员要掌握各项操作技术,在工作中加强学习,练好基本功,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狠抓护理文书,要求护理人员书写及时规范。
1.3 家庭因素:我国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每个家庭都对孩子十分关注,家属治愈心切,对医护人员期望过高,一旦患儿出现病情严重或对某些护理行为不理解,以及护理人员对患儿一次操作不成功时,家属就会出现焦虑、紧张、猜测以及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而迁怒于护理人员,加剧医患紧张,导致出现矛盾。
防范措施:以书面、口头、cd等多种形式,使家长了解患儿疾病特点以及治疗护理要求,加强与患儿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与帮助,避免或减少由于家属的不理解、不配合而造成矛盾。
2结论
护理的危险因素是能够预见和防范的,儿科的风险性大于其他
科室,所以对儿科的护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更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学习和进取,要全面了解儿科护理工作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要防患于未然,把风险降到最低,最大程度的防止护理危险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要对患儿家属有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勤于沟通,减少护理纠纷、护理投诉,保证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