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场理论拯救不了中国汽车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营销研究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营销研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摹仿和尾随,到如今的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然而,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相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向来相对较低。
本文将探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营销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市场的现状尽管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可观的销售成绩,但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却相对较弱。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品牌认知度不足。
相比于国际知名品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知名度较低,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了解程度有限。
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他们熟悉和信任的品牌,而忽略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优势。
其次,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问题。
在过去,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向来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尽管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进,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
这使得消费者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信任度降低,对其产品持有怀疑态度。
此外,缺乏品牌差异化和创新。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设计和技术上与国际品牌存在一定的差距。
缺乏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创新的产品特点,使得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无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营销的挑战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海外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偏见等。
首先,文化差异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营销的一大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偏好存在差异,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文化背景和消费者习惯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
其次,市场竞争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营销的另一个挑战。
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上已经建立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形象,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需要与这些品牌进行竞争,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
最后,消费者偏见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营销的一大挑战。
一些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持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中国产品质量不可靠。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改变消费者的偏见,赢得他们的信任。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汽车该怎么办?——是谁一手造成了美国金融危机
济 过度虚拟化 : 融危机 的始作俑者
许 多人都 在讲 .次 贷危机 是造成金 融 机 的始作俑 者 ,事实大体 如此却也 不尽
。
国家的经济 主要依存于这 样的虚拟经 济体 上. 一旦泡沫破碎 那么后果必然是 国家的
经 济 危 机 。 当 前 的 美 国金 融 危 机 正 是 经 济 过 度 虚 拟 化 和 自 由化 后 果 的集 中反 映 。
化 和 自 由化 为 目标 的 自 由市 场 体 系 .被 称
制 造业的缺失 ,本该与 劳动 紧密结合 的信
息科学技术反倒成为虚拟资本投机 的工具。 20 0 2年纳斯达克 网络泡沫破 灭 ,意味 着美
国 虚 拟 经 济 正 式 进 入 了动 荡 期 。
否可 以说次 贷危机是金融 危机爆发 的导 索 ,美 国金融 政策 的偏颇 造成 的经济 过 虚拟化才是金融危机衍生 的温 床呢7 正如 一些经济学专家所说 . 近年来 . 美 经济最 大 的特 点是 虚拟经 济迅 速膨 胀 . 们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 . 是事实上虚拟经济本身并不z I ~ 』 . 造价值 . , u 须依附于 实体 经济 ,脱 离了实体经济 的
中之 重。我们期 望 ,走 出阴霾之时不会 久远。
大事记
20 年 07
挤碎了金融泡沫 美国经济走 向衰退
格林斯潘 前不久在 接受媒体采访 时说 .
美 国 正 在 陷 入 百 年 一 遏 ” 的 金 融 危 机 之 中 该 危 机 是 他 职 业 生 涯 中 最 严 重 的 一 次 金 融 危 机 .危 机 可 能 将 持 续 相 当 长 一 段 时
9・ 1 后 美联储大幅降息 ,信 贷成 1之 本低廉 . 时间投 资盛行。 一 之前从股市逃 出 来 的资金无孔不入 . 迅速挤入投机 的行列 经 济虚拟化愈 加严重 ,房地产泡沫也是在 那时逐渐 生成 的。次级 贷款这种风 险极高
《国际贸易》习题
第一章导论思考与习题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6.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
7.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9.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10.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思考与习题: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
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
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 国则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4.“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
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5.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和一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范本)
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内容简介: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应用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和中国汽车产业201X年、201X年的数据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绝大部分企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应用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和中国汽车产业201X年、201X年的数据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状况,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绝大部分企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生产分散、市场分割、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市场需求不足是规模经济不佳的主要原因。
最后,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规模经济马克斯和斯尔博斯曲线集中度一、文献综述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
杨志明(200 6)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处于长期成本递减的阶段,即马克斯斯尔伯斯线的 f(x)段;邹田畑(201X)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状况,认为汽车工业中小企业众多、达不到规模经济,主导企业大而全、国际竞争力不强;何元贵、张捷(201X)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中国汽车企业最优规模经济较小是因为受制于比较低的研发投入以及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二、201X年、201X年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一)201X年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从201X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三家企业产量超过100万量,即达到最小规模经济(EMS),其它企业均在100万量以下,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一个企业达到200万量,即最优规模点。
RCEP 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RCEP 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国际贸易的重视,中国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作为一个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进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将对中国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RCEP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RCEP 对中国汽车行业的积极影响1. 市场开放与贸易便利化:RCEP 的签署将促进参与国间的贸易便利化,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的进出口关税的降低,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减少。
这将为中国汽车行业创造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拓展海外需求。
2. 区域产业链的深化整合:RCEP 涵盖亚太地区的多个汽车生产大国,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
签署RCEP将有助于加强区域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产品合作和整体竞争力。
中国汽车行业可以通过参与RCEP,加强与区域内其他产业链环节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化和降低生产成本。
3. 技术创新与合作:RCEP 将为中国汽车行业带来技术创新的机遇。
参与国可以分享技术和研发资源,在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二、应对策略1. 提升产品竞争力:中国汽车制造商应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的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 开拓海外市场:随着贸易便利化的推进,中国汽车制造商应积极开拓RCEP 成员国的市场。
借助降低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在海外市场的份额。
3. 加强区域合作:中国汽车行业应加强与RCEP 成员国的合作,推动区域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互利共赢。
4. 推动技术创新:中国汽车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投入。
与RCEP 成员国开展合作,共享技术资源,共同研发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创新产品。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国际竞争力分析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加入WTO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汽车行业快速发展。
从我国消费汽车的速度看,中国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年销汽车世界第一的国家,并且研发出许多自主品牌,国产汽车产销高速增长,进口汽车占国内汽车销量比例不增反降,这些都显示着中国轿车行业的发展速度。
在全球经济化条件下,每一个国家都要开放本国市场,竞争显得尤其激烈。
由于我国汽车行业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汽车在面对进口汽车的销售竞争时依然显得很微弱。
因此本文从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分析了中国轿车行业的状况和其面临的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我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战策战略,中国汽车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冲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大国。
但中国汽车行业全球竞争力依然不能与世界发达国家研发的汽车相比,因此分析研究在当前世界贸易环境自由化环境下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贸易;自由化;自主;竞争力一、贸易自由化下中国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背景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世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推动全球经济化将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和民族都被卷入它的潮流。
全球化的经济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时刻存在着,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而贸易自由化使得我国各行业都面对各式各样的压力,一些企业倒闭,新的企业又诞生,竞争非常大。
中国加入WTO预示着中国经济已经真正融入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份子,必不可少。
权利和义务是同时存在的,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中国在享受其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其承诺和义务。
在新经济环境下,我国汽车市场全面开放,中国汽车产业面临巨大的国际挑战。
2008年由最开始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蔓延到全世界,世界经济受到强烈的打击。
那时中国的对外贸易量迅速下降。
在这样状况下,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汽车行业要与发达国家的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的汽车行业进行竞争,由此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当2010年国际经济开始复苏,中国汽车行业也跟着升温了。
自主品牌汽车变革之难及应对之道
总 之 ,上 下级 统 一认 识 ,统 一 步骤 ,形成 合 力 ,创造 自主产 品的核心技术 ,我相信 自主产业能
,2 1 . 0 25,汽车工业研究 / 9
够做好。 贾可 i郭 院士谈 了两 个需要变革 的 ,一个是大 企业对合资 的依 赖有惯性 ,还有一个是 一些官员思
维 僵 化 的惯 性 。
第 二 ,今天 的主题是 “ 战与变革 ” 挑 ,我认 为 自 主汽车最大的挑 战就是我们的市场 空间在逐步萎缩 , 特别是对 自主 汽车品牌 压力最大 。我们谈 了1 多年 0 的世贸组织 ,加人世贸组织以后 ,我们要放开市场 , 市场一放开 ,后续 的工作很多都没有跟 上 ,因此 目
一
刚才大家 已经说 到 了 自主品牌正在变 革 ,
自主 品 牌遭 遇 到很 多 危 险 , 自主 品 牌也 在 寻 求
一
辈的专家 以及现在 的精英领袖们上来 与我 们 起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有请奇瑞 汽车公
种 突 破 。 变革 之 难 到 底 难 在 哪 儿 ?我 能想 到
一
的就是体制 的变革 。很多人说 中国汽车行业可 能要靠 民营企业 ,因为 民营企业体 制好 ;也有
收很多钱返 回给 自主品牌 。就拿 政府采购来讲 ,我
不知道最新 的数据是多少 ,我知道五六年前 ,政 府
有什 么用处 。文革大革命就不说 了。第二 阶段就是
改革 开放。我 以为改革开放 有技 术需求 ,后来也没 有技术 需求 ,因为改革 开放 几乎就等于合 资 ,合 资 了以后 也没有对技术 ,特别 是对 中国的技术有 什么 需 求。后来有一个转折 ,我觉得这个转折 还是 起始 于奇瑞 、奇利 。大 家认 为这 是 冒出来 的 “ 狗 ” 野 , 后来他们干 了几年 还有点模样 ,打破 了汽车工业 的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作者:赵晓庆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 中国汽车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核心技术也被国外企业控制。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没有引导出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以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主,结合多案例比较分析,可知:(1)政府协调失败导致过度分散的产业组织结构和无序竞争,对企业形成过大的绩效压力,这是导致中国汽车企业放弃自主开发的基本原因;(2)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失败源于缺乏产业创新体制:一是由于没有建立国家层面的科研院所,所以缺乏在政府战略协调下支持自主开发的科研体系;二是由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缺乏自由的市场进入的创新激励机制,所以更具创新意识的民营企业没有机会较早进入市场,并通过替代国有企业实现自主创新。
[关键词] 中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开放式自主开发战略;创新体制;创新政策2013年3月赵晓庆: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探析“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的体制根源2013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一、引论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超过了1 900万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但如此巨大的产量和市场却未能孵化出强大的自主品牌,中国市场目前仍被国外品牌垄断,核心技术也仍被国外企业控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中外合资以后,中国汽车产业就逐渐放弃了自主开发,主要依赖引进技术进行国外汽车品牌的组装生产。
这样的结果完全违背了中国政府选择合资模式的初衷,中国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以合资为手段,通过“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然后通过消化吸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但实际上,合资逐渐在汽车产业中泛滥,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主导力量,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作为目的的自主创新却没有实现。
或者说,作为手段的合资(或FDI),不仅没有引导出自主开发,反而挤出了自主创新。
那么,合资生产一定会导致企业放弃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吗?为什么同样以组装国外产品和合资开始的韩国汽车产业能够很快转换到自主开发,形成自主品牌为主的局面?同样进行合资生产的中国通信设备产业为什么能够坚持进行自主开发,从而形成强大的本土企业华为与中兴,并通过自主开发提出3G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分析。
中美谈判文化差异经典案例
中美谈判文化差异经典案例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中美谈判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然而,中美两国的谈判文化差异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谈判中,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双方的理解、沟通和合作,甚至会导致谈判失败。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美谈判文化差异的经典案例,并分析其原因和启示。
一、巴巴多斯世贸组织争端案这是一个经典的中美谈判案例,也是中美之间的一次贸易争端。
1997年,巴巴多斯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了一项诉讼,认为美国加征了进口香蕉的关税,违反了WTO的规定。
在谈判中,美国代表团的一位成员在会议上对巴巴多斯代表团的一位女性代表说:“你们应该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要像一只小狗一样对我们叫唤。
”这种侮辱性的言论引起了巴巴多斯代表团的强烈反感,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这个案例反映了中美谈判中的一个文化差异,即礼仪观念的不同。
在美国,人们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个人主义,而在中国,人们注重团队的利益和集体的荣誉,强调集体主义。
因此,在谈判中,中方代表通常会强调对方的尊严和礼貌,而美方代表则更注重效率和结果。
对于这种文化差异,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避免使用侮辱性或挑衅性的言辞,不要伤害对方的感情。
二、中美汽车贸易谈判案这是一次中美汽车贸易谈判中的经典案例。
在谈判中,中方提出了一份详细的汽车贸易协议,但美方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
中方代表认为,美方代表不愿意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汽车市场和政策。
因此,中方代表决定向美方代表展示一份中国汽车市场的报告,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汽车政策和市场。
然而,美方代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中途离开了会议室,导致谈判失败。
这个案例反映了中美谈判中的另一个文化差异,即信息共享和透明度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注重信息的共享和透明度,强调信任和合作;而在美国,人们注重信息的保密和竞争,强调自由市场和竞争力。
因此,在谈判中,中方代表通常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对方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政策和市场;而美方代表则更注重自己的利益和竞争力,强调保密和不透明。
自由资本主义已破产,避免“L型准萧条”亟需四类措施
国 际 大 势
式L 型滞缩 ( 停滞 、衰退 与通缩 的恶性组合 )的风险正在增 大。 新近公布 的2 0 年 3 08 季度各经济体 G P D 增长率 ( 折合为年率 ) 甚至比美 国3 季度 增长率的初步估算值 ( 38 ) 一.% 更糟糕——欧元区为 一% 德 国为一 % 6, 8,日本为 一 2 , 1% 新加坡为 一 ,韩国为 一 0 。全球经济正在直线下滑,消费、资本支 出、住宅投 1% 6 2% 资 、生产 、就业和进 出口等各 项指标 的下降速度都在加快,而非减缓。 避免准萧条亟需四类措施
的 面值 。
此外,许多国家的银行业虽然可能是 “ 大则不倒 ”( o i o f ¨ ) to bg t a ,但同 样 可能是 “ 大到没救”( o i o SV ) to b g t a e ,因为金 融体 系严重的资不抵债或许超 出 了国家的财政或金融资源的救助能力。
不幸的是 ,由于多方 面原 因,欧元 区在政策应对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首先 , 欧洲央行的行 动落后于事态发展 ,未 能及 时调低政策利率并建立非常规政策工具 , 以应对流动性和信贷紧缩 问题。 其次 , 欧洲 的财政刺激力度太小——有能力采取措 施 的德 国对此漠不关心,而最需要财政刺激 的西班牙、葡萄牙 、 希腊和意大利 四国 则最缺乏 此能力 ,因为其财政 赤字已经 非常庞 大。第三, 欧元 区各 国未 能分担救助 金融机构 的财政成本。 另一方面, 美国则积极放松银根 , 并大力进行财政刺激。 然而, 要避 免准萧条 , 美国仍 然缺少 两类至关重要的措施:其一是 清理银行体系, 这或许需要对有能力偿 付债务和资不抵债 的银行进行正确 的区分, 并对许多银行 、 甚至是 一些规模 最大的 银行 实施国有化。 其二是加大力度 、 全面降低数以百万计 的资不抵债家庭 的不 可持 续的债务负担 这 意味着 , 不仅要减 轻偿 还抵押贷款的负担,而且要降低抵押贷款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内部资料)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3)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7)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10)四、市场结构理论 (14)五、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8)六、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9)七、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1)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26)九、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28)十、国际贸易理论 (31)第二部分财政 (34)十一、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34)十二、财政支出 (38)十三、财政收入 (41)十四、政府预算 (47)十五、财政管理体制 (51)十六、财政政策 (54)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57)十七、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57)十八、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60)十九、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63)二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66)二十一、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69)第四部分统计 (73)二十二、统计与统计数据 (73)二十三、描述统计 (75)二十四、抽样调查 (77)二十五、回归分析 (79)二十六、时间序列分析 (80)第五部分会计 (84)二十七、会计概论 (84)二十八、会计循环 (89)二十九、会计报表 (92)三十、财务报表分析 (96)三十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99)第六部分法律 (104)三十二、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104)三十三、物权法律制度 (105)3三十四、合同法律制度 (110)三十五、公司法律制度 (115)三十六、其他法律制度 (119)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国际贸易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案例出发,对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汽车关税的“贸易战”2018年初,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一系列产品加征关税,其中就包括汽车。
中国政府随即采取了报复措施,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进行加征关税。
这一行动引发了“汽车关税的贸易战”。
此例案件涉及到国际贸易中的多个问题,例如贸易逆差、知识产权、合理竞争等。
在这个案例中,美国政府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做法引起了中国政府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手段,违反了国际贸易准则。
而美国政府则认为,中国的汽车关税过高,严重扭曲了市场竞争。
二、加拿大木材案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生产国之一,其出口额占据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
然而,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加拿大的木材面临着高额关税的限制。
此案例展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
美国官员认为,加拿大对本土业务的支持违反了自由市场原则。
因此,他们采取措施限制这些进口的木材的数量,并对其加征高额关税,从而使得加拿大木材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会比美国本地生产的木材更高。
三、零和博弈的影响“零和博弈”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概念,意为利益的损失和获得是相等的。
很多情况下,国家之间争夺的是同一个市场份额,也就是经济利益的“零和博弈”,导致双方都难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举个例子,中国和韩国都是全球最大的三星电子公司的主要市场。
因此,中国和韩国在电子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竞争,因为它们都希望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零和博弈往往是陷入僵局,导致双方都无法获得最佳的经济利益,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之,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很多,需要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我们应该尊重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自由、公平的贸易环境,同时遵守国际贸易准则,扩大贸易,共同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中国企业如何以市场换技术
中国企业如何以市场换技术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合作中,中国企业处于劣势,不得不暂时牺牲市场以换取外方的技术。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高度全球化的趋势下,一个国家需要的技术可以通过跨国公司的投资来获得。
他们认为,跨国公司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自然就会带来先进技术。
所谓“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就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之上的。
毋庸置疑,中国企业极其需要技术。
“以市场换技术”只是引进技术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但从现状来看,它一直是企业技术引进的一个主要战略。
到目前为止,这一战略的结果如何?中国企业让出了市场,就换来自己需要的技术了吗?一些现象的发生,引起了各界对“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质疑:中国的信息产业规模巨大,但在与外资的合作中,多为代工贸易,技术和利润仍然留在外方;中国企业让出了市场,但并没有得到核心技术,特别是最根本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实质上的提高;在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中,上海大众、北京切诺基和广州标致均系中方控股,中方也确曾希望通过合资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但在合资企业内部的管理分工上,外方掌握着最关键的技术和营销,且外方的技术经理拒绝配备中方副手(如上海大众),中方则分管人事、法律等事项,根本无缘接触到技术的内核……如此看来,中国企业在付出了牺牲市场的代价后,并未如愿以偿地获得技术。
中国企业获得了什么?在这场不平等的交换中,中国企业处于弱势:获得的技术陈旧。
在合作中,中国企业往往在技术上始终难以摆脱被外方控制的地位,而获得的技术大部分都不是最新、最先进的技术。
LOCALHost因为中国市场是在低起点上开始发展的,市场需求的层次相对较低,外方常常无须把最先进的技术直接投入中国。
汽车行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西方国家市场对汽车技术的要求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到了成熟期,即到了一个需求充分多样化的阶段,而中国居民对汽车的要求显然要原始得多。
相应地,汽车巨头到中国来投资,拿出来的车型,就是那些最有把握占领中国市场的,而不一定是最先进的。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汽车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汽车市场营销有着深刻的影响。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购车需求也逐渐增加,这为汽车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同时,年轻人对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他们更加注重汽车的时尚性和个性化,这也为汽车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2)居住环境。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居民对汽车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为汽车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汽车的品质和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自然环境分析自然环境是指自然资源、自然灾害、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对汽车市场营销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汽车企业应该注重环保和节能,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以适应社会对环保的要求。
同时,汽车企业还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推出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汽车产品,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三、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市场的潜力也越来越大。
汽车企业应该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出不同档次的汽车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四、科技环境分析科技环境是指科技进步对汽车市场营销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为汽车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同时,汽车企业也应该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五、政治法律环境分析政治法律环境是指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对汽车市场营销的影响。
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汽车企业的发展和市场营销活动。
汽车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运营。
六、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社会文化环境是指社会文化因素对汽车市场营销的影响。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消费惯,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汽车企业应该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背景和消费惯,推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汽车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中美汽车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应对
中美汽车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应对2012年.美国开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反补贴调查,加剧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遭受反补贴调查的风险。
从2009年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到2012年中美汽车贸易纠纷案再到2014年WTO的裁决,两国汽车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主要原因在于中美汽车贸易失衡、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中美经济政治差异从企业自身、行业协会、政府等方面应对中美汽车贸易摩擦,我国需要提高汽车出口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发挥汽车行业协会协调能力、增强政府政策导向和扶持作用、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等。
[关键词]中美汽车贸易;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 (2015)04-0069-05自从中美建交以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两国双边贸易额已从1979年的21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582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0%。
但随着贸易量的增加,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对中美贸易摩擦采取的政策越来越严格,2012年,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加剧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遭受反补贴调查的风险。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研究主要有:Vernon指出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很难改变,而其对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非常小,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方法有很多,如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放宽美国产品出口管制,等等。
Bown认为中美贸易产生摩擦的原因就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美国对中国实行了大量的歧视性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使中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使美国相关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市场大量萎缩,这些贸易政策都有碍正常的中美贸易。
Evlvn和lriLani指出中美之间出现贸易摩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所以使得大量廉价的中国制造商品进入美国:另一方面是这些廉价中国商品流人美国消费市场,不断冲击其本土企业,造成了大量美国工人失业,影响了美国社会稳定。
自由贸易导致双方双赢研究——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
头 ,尤 其在 2 0 0 2 年至 2 0 1 0 年 间 ,汽 车产 量 出
现 迅 猛增 长 。这主 要 归 功 于 中国 加入 W T 0 ,
跨 国 公司加 大在 中国的 投资 ,从而 出现 了三
次 合资 浪潮 。这 三 次合 资浪潮 不仅 促使 在华 革 开 放 和 经 济 发 展 进 入 一 个 新 阶 段 。这 一 投 资 的跨 国公 司 纷 纷 实 行 了积 极 的扩 张计 年 ,汽 车 产 量 出现 一 个 大 跨 越 ,净 增 3 0 万 划 , 另一个 引入 注 目的 变化 是 ,随着 国 内企 辆 ,总 量 超 过 l 0 O 万辆 。 1 9 9 4 年 《 汽 车 工 业 业 实力 的增 强 ,也 开始对 外 收购 的投 资 。 产 业政 策》 中 “ 国家 鼓励 个人 购 买汽 车 ”的 三 、改 革 开 放 以来 中 国 汽 车 产 业 进 出 上 , 可 以很 好 地 诠 释 自 由贸 易导 致 双 方 双 倡 导性措 施 ,为 居 民轿车 消 费提供 了基 本 的 口贸 易额变 动 赢 ,即本 国 以及 外资 国都 能在 自由贸 易中获 政策 依据 。1 9 9 7 年之 前 ,受制 于轿 车 生产 企 中 国汽 车 产 业 竞 争 力 增 强 的 另 一 个 重 业 “ 定 点 ”政 策 ,整 个合 资企 业被 限 制在 少 要 证 据 是 出 口超 出 意料 的快 速 增 长 , ,汽 车 行业成 长 性好 ,带动 力 强 ,被视 重要批 示 推动 了汽 车合 资企 业 的 出现 。合 名 世 界 第二 的 日本汽 车 产 量为 9 6 2 万辆 ,中 为 “ 支 柱 性产 业 ”;第 三 ,中 国加 入W T 0 以 资 企业 的设 立 ,不仅 引入 了新 的设 备 、工 艺 国产量 约为 日本 产量 的2 倍。 后 ,汽车 产 业在 数量规 模 快速 扩张 的 同时 , 5 . 小结 和 技术 ,还 引入 了新 的管 理方 法 、组 织体 系 质量 、服 务 、新产 业开 发 、技术 和 组织 创新 和运 行机 制 。更 重要 的是 ,在 原先 以国有 企 总结 1 9 5 5 年 至2 0 i o a 汽 车 产 量 数 据 可 等方 面有 了长 足进 步 。本 文研 究思 路如 下 : 业 、计划 经济 为 主 的汽车 行业 ,出现 了一批 以发现 ,中国汽 车产 量 一直保 持着 增长 的势
近年来中国工业化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Al re : C mp rd wi 吐 e mta t o ae t 地 h
t e ooo 1 9  ̄ (ete rt a 嘲 e rhi t eid  ̄ aioin 幽 pa sn w i sb fr 9 0 m h h oe c l i at not n u rl to h zt ly e
产业经济学
近年来 中国工业化研究的 重点与热点问题
誓 姜爱林( 土 源 北 1 0 ) 国 资 部 京 02 09
摘 ,要 :与 2 l 9 0 纪 o年代 l前相 比,工业化 的理姥研 究呈理出新 的特点 ,即研究取 向市场化、研 究方法定 ; 【
量化、研鬼内容缴鬻化、旃巍浅果多样化 研兜经费乡 元化以及研究开发实践化。
面 ,即工业化战略思想的赶超胜 、工业化战略 目 标
的赶超 性 、工业 化战 略方 案的赶超 性 与工 业化 立场
的赶超 性 。
的工业化轨迹来看 ,大体上是从轻工业开始,逐渐
转 向 以重 工业 为发展 中心 ,再向高技 术产业 发展 的
一
二 、关 于 工 业 化 相 关 理 论 的研 究
应引起国民经济面貌变化的要求 。具体应包括工业
产值 占国民经济 的比重 、工业 劳动 力 占社 会 劳动 力 总 人数 的 比重 、工业 自身 物质技 术 装备水 平 、农业 生产 的工业 技术 装备 水平 、人 均 国民收 入水平 等几 个方 面 。 对 工业 化 战 略 的研究 ,一般 是 按 照资 源 优先 配置 、资源 主要 来源 、技术种 类 和 贸易政 策 的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3期 第2 3卷 ( 总第 12期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市场理论拯救不了中国汽车
武卫强原创 | 2012-10-18
汽车业界的主流论调中一直充斥着一种“唯市场论”,认为只有在真正的自由市场环境下,中国汽车才能发展得更好。
这一理论是得到事实证明的。
相比国内其他产业,汽车业受到的政府干预最小。
原先的机械部、中汽总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撤销后,庞大的汽车产业长期没有政府专职部门管理,至今仅仅是在工信部下面设立了一个汽车处。
在此背景下,得益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国汽车像夏天的野草般恣意生长,产销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回顾过去30年的历程,汽车业的发展就是一个逐渐打破垄断、消除封闭,开眼看世界的进程,是中国经济从绝对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全面转型的重要构成部分。
汽车业是一个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基于税收、GDP、就业拉动的需求,纷纷将发展汽车视为“一号工程”,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和保护。
从这个层面看,帮助汽车业实现繁荣的“自由市场”也不是绝对的自由,只不过干预的力量是正面的。
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业都处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环境中。
庞大的市场容量帮助全球跨国汽车公司完成了中国市场的占领,也孕育了如吉利、奇瑞、比亚迪(15.23,0.20,1.33%)、荣威、风神等一批本土品牌。
在一个欠饱和的市场上,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想不自由都难。
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提升所带来的汽车社会的阵痛,随着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所带来的对自主创新的热忱,汽车业来自政策层面的干扰越来越多。
于是,“自主市场”理论被推上前台。
有不少观点认为,只有充分的竞争才是对自主品牌最大的保护,只有经历了残酷市场洗礼才能真正长大。
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旦坐下来,屁股一定决定脑袋。
换个思路,如果今天吉利、奇瑞、
比亚迪与大众、通用、丰田的市场地位颠倒一下,这些人还会鼓吹自由市场吗?
基于历史的原因,自主品牌整体羸弱。
在过去欠饱和的市场环境下,合资品牌专注于高端,自主品牌在低端打拼,尚可“井水不犯河水”。
随着竞争的加剧,合资品牌的价格不断下探,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
可以说造成如此局面是因为技不如人,需苦练内功,迎头赶上。
但是,刺刀见红的汽车市场竞争堪称白热化。
跨国汽车公司是以全球之力打局部战争,而自主品牌汽车没有空间可以分摊成本。
在这场注定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中,自主汽车如果没有外力干涉,非但难以在持久战中获得上风,更有可能一败涂地。
举个例子,假如中国市场是一个100平方米的庭院,大众、通用、丰田等跨国汽车公司先后来种树。
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刨坑挖土,树苗被精心呵护。
先来的自然能享受到更多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后来的就要吃点亏,虽然可能长歪了,但还是可以把树枝从别人的夹缝中伸出去,只是成长得稍微慢一些。
自主品牌是最后来刨坑的,如果只想长成小树没问题,但如果也想长成大树,那对不起,有人就要说了,花花草草都是有生命的,要尊重自然规律,要公平竞争。
这是骗人的鬼话。
那么后来的自主品牌应该怎么办才能获得公平的阳光雨露呢?第一个选择是抡起板斧,砍出生存空间,这就是政策干预。
出台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政策,加大重组并购力度,集中人力、物力攻克技术难题,官员带头消费自主品牌,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扶持自主品牌做大做强。
当然,砍出空间不代表不尊重树苗的自然生产规律,这就是说采取积极的政策干预,也要遵循市场手段,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
那么,除了砍出空间,自主品牌还有长成大树的机会吗?有,那就是跳出这个庭院,再选择一个院子来种树。
这个院子可不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因为跨国汽车公司的动作也不慢。
奇瑞和吉利费力开拓埃及市场小有成果,最近雷诺和PSA就宣布,要集中力量拓展北非市场。
新一轮的拉锯战中,我们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笔者所说的另一个庭院,指的是新能源汽车,这也是国家的战略方向。
但是,基于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和基础配套工程的浩大,中国汽车能否走通创新型发展之路,现在还是一个疑问。
全球汽车市场的金矿在中国,如果既不愿意砍出空间,又难以走通新能源的捷径,中国汽车只能成为跨国汽车公司的利润机器,自主品牌汽车只有渐次消亡一条路可走。
一家跨国汽车公司的高管曾对记者直言:“你们中国人就不要搞自主品牌了,让我们来搞,在中国建600万辆产能,然后出口,你们只管收税。
”
中国手机生产量占全球总量超过60%。
苹果iPhone5上市后,全世界的“苹果迷”都在翘首等待深圳工厂的供货。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运营商,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最大的用户市场与最大的代工生产企业,但却没有一个能够引领整个产业发展,具备主导地位的标杆性企业,没有建立符合智能手机产业发展模式的整合生态系统。
这是中国手机产业的悲哀。
秉承“自主市场”理论,同样的一幕也会降临到汽车产业。
这绝不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