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0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
NSAIDs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 移 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发热)
Antipyretic effects
Characteristic:
(a) NSAIDs just turn set point to normal without changing its regulatory effect on temperature, whereas, chlorpromazine impairs the ability of set point to regulate temperature; (b) NSAIDs can lower the higher temperature (fever) to normal, but not to under normal, whereas, chlorpromazine can make the temperature lower or higher than normal depending o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Reye’s syndrome
Renal damages
II. Para-aminophenol derivatives(对乙酰氨基酚衍生物) Acetaminophen(醋氨酚)
Characteristics: Strong antipyretic and analgesic effects; Weak anti-inflammation; Less adverse reaction.
Set point theory of body temperature Thermogenesis
Thermolysis
39
36 38
35 37
NSAIDs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 移 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体温升高(发热)
Antipyretic effects
Characteristic:
(a) NSAIDs just turn set point to normal without changing its regulatory effect on temperature, whereas, chlorpromazine impairs the ability of set point to regulate temperature; (b) NSAIDs can lower the higher temperature (fever) to normal, but not to under normal, whereas, chlorpromazine can make the temperature lower or higher than normal depending o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Reye’s syndrome
Renal damages
II. Para-aminophenol derivatives(对乙酰氨基酚衍生物) Acetaminophen(醋氨酚)
Characteristics: Strong antipyretic and analgesic effects; Weak anti-inflammation; Less adverse reaction.
Set point theory of body temperature Thermogenesis
Thermolysis
39
36 38
35 37
第20章解 热 镇 痛 抗 炎 药_PPT课件
与布洛芬相似、 萘普生的t1/2长
双氯芬酸,又名双氯灭痛
阿司匹林
抗炎作用强=2吲哚美辛
用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创伤 或术后疼痛和肿胀
不良反应多且重,连续用药<1周
吡罗昔康(piroxicam) 美罗昔康(meloxicam)
阿司匹林
• T1/2长,为50h,每日服药1次即可。
不良反应多,一般不用于解热镇痛
– 胃肠刺激
– 头痛、头晕、精神失常
– 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障
– 皮疹、哮喘
– 肝损害、黄疸
布洛芬(ibuprofen)
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轻 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一
般发热、慢性疼痛
萘普生(naproxen)、酮洛芬(ketoprofen)
对乙酰氨基酚
• 有机酸类
– 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
– 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
– 芳基乙酸类
双氯芬酸
– 烯醇类
吡罗昔康 美洛昔康
• 吡唑酮类
保泰松
• 烷酮类
萘丁美酮
一、水杨酸类
(salicylates)
阿司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 【体内过程】
po
胃 小肠
吸收 酯酶
水杨酸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类风湿:慢性进行性关节部位炎症,伴 有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最后导致 关节变形僵直。在发病过程中,有免疫 机制参与。 改善症状的药物:NSAID
改变病情的药物(通过免疫抑制和/或抗 炎作用): 金制剂,青霉胺,柳氮磺吡 啶等
阿司匹林
每片含
氨基比林150mg、 非那西丁150mg、 咖啡因50mg、 苯巴比妥15 mg
双氯芬酸,又名双氯灭痛
阿司匹林
抗炎作用强=2吲哚美辛
用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创伤 或术后疼痛和肿胀
不良反应多且重,连续用药<1周
吡罗昔康(piroxicam) 美罗昔康(meloxicam)
阿司匹林
• T1/2长,为50h,每日服药1次即可。
不良反应多,一般不用于解热镇痛
– 胃肠刺激
– 头痛、头晕、精神失常
– 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障
– 皮疹、哮喘
– 肝损害、黄疸
布洛芬(ibuprofen)
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抗炎作用=阿司匹林 不良反应轻 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一
般发热、慢性疼痛
萘普生(naproxen)、酮洛芬(ketoprofen)
对乙酰氨基酚
• 有机酸类
– 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
– 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
– 芳基乙酸类
双氯芬酸
– 烯醇类
吡罗昔康 美洛昔康
• 吡唑酮类
保泰松
• 烷酮类
萘丁美酮
一、水杨酸类
(salicylates)
阿司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 【体内过程】
po
胃 小肠
吸收 酯酶
水杨酸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类风湿:慢性进行性关节部位炎症,伴 有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最后导致 关节变形僵直。在发病过程中,有免疫 机制参与。 改善症状的药物:NSAID
改变病情的药物(通过免疫抑制和/或抗 炎作用): 金制剂,青霉胺,柳氮磺吡 啶等
阿司匹林
每片含
氨基比林150mg、 非那西丁150mg、 咖啡因50mg、 苯巴比妥15 mg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作用机制
解热作用
通过抑制下丘脑前部神经元中的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和释放,使体温调节中枢的 体温调定点恢复正常,从而达到解热作用。
镇痛作用
主要在外周通过抑制炎症时PG的合成,减轻PG的致痛作用,并降低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 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同时,解热镇痛药还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酶的活性, 干扰痛觉冲动的形成,起到镇痛作用。
01
02
03
作用机制
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A2 的合成,达到解热镇痛、 抗炎、抗风湿的效果。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感冒、流感等引 起的发热、头痛、关节痛 、肌肉痛等症状的缓解。
注意事项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 应、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期使用需注意肝肾功 能监测。
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 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 PGE1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
处理措施
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可通过调整用药剂量、改变用药时间等方式缓解。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如 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05
合理使用原则及实践案例分享
合理使用原则阐述
明确诊断,对症下药
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前,需明确发热 、疼痛等症状的原因,确保药物选择 针对性强。
背景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疼痛等症状的 缓解。然而,不合理使用或滥用该类药物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
课程概述
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解热镇痛抗炎药的 定义、分类、作用机制、药理作 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
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药理学解热镇痛抗炎药【共20张PPT】
第二节 常用药物
二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acetaminophen),又名扑热息痛
❖ 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仅有解热、 镇痛作用,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 起效较阿司匹林快,镇痛作用较弱。 ❖ 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给药剂量过大、
间隔时间过短或肝功能减退时,易引起中毒, 引起肝损伤。
药物抑制COX活性,体温调节中枢PG合成减少, 调定点下移,达到解热作用。
第一节 概述 NSAIDs
一、解热作用
❖ 注意: 1.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不会降到正常体温 以下。 2.作用于散热过程,对产热无影响。 3.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与氯丙嗪的 降温作用有何不同?
?
第一节 概述 NSAIDs
❖ 不能消除炎症病因,不能阻断炎症病理过程和并 发症,属对症治疗。
第二节 常用药物
❖ 解热镇痛药分类:
1. 水杨酸类(salicylates) 2. 苯胺类(aniline) 3. 吡唑酮类(pyrazoketone) 4. 其他有机酸类
第二节 常用药物
一、水杨酸类 ❖ 水杨酸类药物包括:
▪ 阿司匹林 (aspirin) ▪ 对氨基水杨酸钠 (sodium salicylate)等 ❖ 本类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
图17-1
吡P不前口本P过急GG服唑列良类量性具具吸酮腺反药可中有有收类素一一应物引毒快(是定定p较抑起可且y重的的r完少 制 高 采a要z致 致全o,炎铁用的k,痛 痛e偶症血洗t炎滑o作 作n见局红胃症膜e用 用)腔皮部蛋、介, ,浓质疹白催C且 且度O,、症吐能 能X较P药和、显 显活高GE著 著热肝应。性、提 提、、用,P高 高G粒肾乙减I神 神2细损酰少等经 经胞害半P除末 末G减。胱直梢 梢生少氨接对 对成引等酸缓 缓,起变或激 激能的肽 肽态 硫明炎等等反 乙显症其其应 胺减反他他。 等应轻致致措外炎痛痛施,症物物。还质质的可的的红增敏敏、强感感肿其性性、他,,热炎产产、症生生介痛持持质等续续的的的症致钝钝状炎性性,作疼疼可用痛痛缓。。。解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解热镇痛药PPT课件
➢ 镇痛作用 组织受损或炎症时局部产生及释放
致痛物质,同时也产生与释放前列腺素E2,致 痛物质激动伤害性受体导致疼痛的发生,而前
列腺素则可使伤害性受体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提高,如组织中缺乏前列腺素,伤害性受体不
可能被激活。
1. PG可易化伤害性系统的突触冲动的传导,电刺 激脑及脊髓神经可引起PG的释放。
2. N-甲基-D天冬氨酸及P物质诱导的痛觉敏感, 可被解热镇痛药减弱,
3. 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能抑制中枢唤醒反应,说 明了其止痛作用有中枢参与,此结果正说明 NSAID对炎症性疼痛疗效更佳的道理。
2. 解热作用 发热是由热原(如外热原革兰阴性菌 细胞膜的成分,是脂多糖和内热原如白细胞介 素)激动下丘脑PGE2的合成增加,而使体温调 节定点提高,皮肤血管收缩及抑制发汗,散热 减少,通过寒战产热而使体温升高。
1) COX-1存在于正常组织中,它催化合成PGE2 和PGI2具有稳定细胞膜功能和保护细胞作用。 如在胃粘膜中的PGE2,则有促进胃粘液分泌, 起保护胃粘膜作用
2) COX-2则是一种由细胞因子诱导而生成的 COX,只存于受损伤的组织中,由它催化 合成的PGE2和PGI2是原炎性前列腺素,具 有强的致炎、致痛作用。可见如能选择性地
抑制COX-2的功能,可起到抗炎止痛作用。 而且对胃肠、肾的毒副作用可大大降低。阿
司匹林、吲哚美辛对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 用不强,甚大至对COX-1的抑制作用比 COX-2的作用还要强些。因此,对胃肠与肾 的毒性大。有人提出对COX-1和COX-2抑制 强度的比率衡量药物安全性。
2. NSAIDs抑制COX的方式 随结构而异。 实验证明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是通过 对COX活性中心乙酰化或以共价键结 合,对其产生难可逆性抑制。而甲芬 那酸和布洛芬则是与COX的底物竞争 COX,产生可逆性竞争性抑制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肾排泄:pH ↑,促进水杨酸盐排泄; iv.d 碳酸氢钠,解毒。
12
【作用及应用】
1. 解热镇痛:强、快---慢性钝痛、多种原因 所致的发热。
2. 抗炎抗风湿:治疗风湿性疾病、诊断急性 风湿性关节炎。最大耐受量,3~5g/d,分4 次餐后服用。
3. 抑制血小板聚集: 小剂量防止动脉、脑、 术后等血栓形成;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心 肌梗塞的病死率及再梗塞率等
低血糖
同上
诱发溃疡 出血
同上
中毒
竞争肾小管分泌系统
21
二、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Aeetaminophen)
(扑热息痛,Paracetamol)
解过敏反应 过量致肝毒性
22
三、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 (消炎痛)
13
NSAIDs 大剂量
COX ▬
血小板膜磷脂
PLA2
NSAIDs
AA
COX
▬
小剂量 100mg/
d
PGI2
扩张血管 抑制血小板聚集
TXA2
收缩血管 促进血小板聚集
14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原因:较大剂量刺激CTZ;抑制PGE2合成
PGs:↑胃粘液分泌及胃粘膜血流;↑粘膜修复;
↓胃酸分泌及H+反弥散至粘膜层
预防:.餐后服
.咬碎,同服抗酸药
.改用肠溶片 . 合用米索前列醇
16
2.凝血障碍:出血或出血倾向
原因:抑制血小板聚集;大量长期用抑制凝血 酶合成。
措施: 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VitK缺 乏症忌用。术前1~2周停用。
12
【作用及应用】
1. 解热镇痛:强、快---慢性钝痛、多种原因 所致的发热。
2. 抗炎抗风湿:治疗风湿性疾病、诊断急性 风湿性关节炎。最大耐受量,3~5g/d,分4 次餐后服用。
3. 抑制血小板聚集: 小剂量防止动脉、脑、 术后等血栓形成;降低缺血性心脏病、心 肌梗塞的病死率及再梗塞率等
低血糖
同上
诱发溃疡 出血
同上
中毒
竞争肾小管分泌系统
21
二、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Aeetaminophen)
(扑热息痛,Paracetamol)
解过敏反应 过量致肝毒性
22
三、吲哚基和茚基乙酸类
吲哚美辛 Indomethacin (消炎痛)
13
NSAIDs 大剂量
COX ▬
血小板膜磷脂
PLA2
NSAIDs
AA
COX
▬
小剂量 100mg/
d
PGI2
扩张血管 抑制血小板聚集
TXA2
收缩血管 促进血小板聚集
14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原因:较大剂量刺激CTZ;抑制PGE2合成
PGs:↑胃粘液分泌及胃粘膜血流;↑粘膜修复;
↓胃酸分泌及H+反弥散至粘膜层
预防:.餐后服
.咬碎,同服抗酸药
.改用肠溶片 . 合用米索前列醇
16
2.凝血障碍:出血或出血倾向
原因:抑制血小板聚集;大量长期用抑制凝血 酶合成。
措施: 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VitK缺 乏症忌用。术前1~2周停用。
第20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NSAIDs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2)疼痛和镇痛机制:
第一节 概述
一、NSAIDs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3.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1)除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外,其他药均
可有效控制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2) NSAIDs可抑制体内环 PLA2 花生四烯酸 环氧酶 环内过氧化物
(一) 大剂量 aspirin 血栓形成
PGI2呈动态平衡TXA2
PGI2合成酶
(血管内皮)
TXA2合成酶
(血小板)
(一) 小剂量 aspirin 抗血栓 形成
PGI2 扩张血管、 抑制血小 板聚集, 抗凝
PGF2 收缩血管 收缩支气 管
PGE2 诱发炎症 发热致痛 扩张血管
第四节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 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和尼美舒利 特点:
(1)对环氧酶(COX-2)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 →因而其抗炎作用强 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 危险性增高。 (2)不抑制环加氧酶(COX-1)→副作用小 (3)适应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目前临床用的不多,有质疑。
谢的各个环节发挥抗炎作用。
环氧酶(COX) 作用类型的比较
COX-1(结构型) COX-2(诱导型) 生成 功能 固有的,存在于正 诱导产生,存在于受 常组织中 损伤
稳定细胞膜,保护 具有强烈的致炎、致 胃肠、调节血小板 痛作用。物理、化学、 聚集、外周血管阻 生物、细胞因子(IL力、肾血流分布等。 1、 IL-6、 IL-8); TNF;ICAM-1诱导表达 被抑制后 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林,APC),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
首选 (2)大剂量能迅速缓解关节炎症状(24-48h),可做为 急性风湿热的鉴别诊断依据。抗风湿最好用至最 大耐受量,一般成人3-5g/日,分4次于饭后服用。 关节痛、肌肉痛等慢性钝痛。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PPT课件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简称类风湿,是以慢性、对称性、 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 肺炎、周围神经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因未明的, 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突出的临 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 腕、足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 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并有 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疼痛持续 时间长,反复发作,疼痛程度时轻时重,以小关节为主, 无明显游走行疼痛的特点 。
4
共同的作用机理:
PG合成酶活性
PG合成
PG:前列腺素
5
(一)解热作用
体温
6
1、体温调节的生理示意图:
调定点( 37 ℃左右)
产热 寒冷
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 酷暑
皮肤血管扩张
肌肉收缩—寒颤
出汗
7
发热的机理示意图
调定点上移(> 37 ℃)
产热增加 作冷
肌肉收缩—寒颤
皮肤血管收缩
8
2、解2、热发药热的作病用理原理
14
5、应用注意事项
(1)不能见热就退; (2)小儿、年老、体弱者剂量不宜过
大 (3)重视对因治疗
15
6、用途:
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16
(二)抗炎
炎症
17
炎性刺激 炎症的症状及病机
组织细胞
①红
③热
PGS、组胺 、 缓激肽、
扩张血管
释
② 组织水肿
放 致
LTS 、缓激肽、 PAF、组胺
血管通透性增加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1
目的要求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和 作用机理;
4
共同的作用机理:
PG合成酶活性
PG合成
PG:前列腺素
5
(一)解热作用
体温
6
1、体温调节的生理示意图:
调定点( 37 ℃左右)
产热 寒冷
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 酷暑
皮肤血管扩张
肌肉收缩—寒颤
出汗
7
发热的机理示意图
调定点上移(> 37 ℃)
产热增加 作冷
肌肉收缩—寒颤
皮肤血管收缩
8
2、解2、热发药热的作病用理原理
14
5、应用注意事项
(1)不能见热就退; (2)小儿、年老、体弱者剂量不宜过
大 (3)重视对因治疗
15
6、用途:
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16
(二)抗炎
炎症
17
炎性刺激 炎症的症状及病机
组织细胞
①红
③热
PGS、组胺 、 缓激肽、
扩张血管
释
② 组织水肿
放 致
LTS 、缓激肽、 PAF、组胺
血管通透性增加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1
目的要求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和 作用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SAIDs抗炎作用特点: 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除病因, 对病原菌所致的炎症无效, 主要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阿司匹林,aspirin)
[药动学]
1.吸收、分布:口服由胃肠道迅速吸收, 水杨酸盐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 及脑脊液,并可通过胎盘。 阿司匹林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而水杨酸盐结合 率高,可达80-90%。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解热镇痛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 大多数还兼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按其结构分类:
水杨酸类 如乙酰水杨酸、水杨酸 ; ➢ 苯胺类 如对乙酰氨基酚; ➢ 吡唑酮类 如保太松、羟基保太松; ➢ 吲哚乙酸类 如吲哚美辛、舒林酸; ➢ 邻氨基苯甲酸类 如甲芬那酸、氯芬那酸; ➢ 芳基烷酸类 如布洛芬、 萘普生; ➢ 其他 如吡罗昔康、塞来昔布。
解热镇痛消炎药
通过抑制环氧酶(PG合成酶)发挥作用
舒林酸(100)、 吡罗昔康(250)、 托美汀(175) COX-2选择性抑制药 塞来昔布(0.003)、罗非昔布(0.0018)、 尼美舒利(0.007)
药理作用
❖ 解热作用 ❖ 镇痛作用 ❖ 抗炎作用
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
▪ 人体发热的原因
➢ 下丘脑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 体温升高的原因 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及 其毒素的侵袭后,可刺激中性粒细胞
➢ 产生“红、肿、热、痛”。
PGs在炎症中的作用 炎症局部产生PG ➢ 致 炎 剂 扩张血管 增加白细胞趋化性外, ➢ 增敏作用 缓激肽、组胺、5-HT和LTs等
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无该作用
NSAIDs抗炎机制 1. 抑制炎症部位COX,使PGs合成减少,炎症减轻; 2. 抑制白细胞聚集,降低白细胞的趋化性; 3. 减少缓激肽的形成; 4. 保护溶酶体膜,抑制水解酶释放,使致炎致痛介质 减少。
COOH
作 用 机 制
解热镇痛消炎药
环氧酶 (cyclooxygenase)
亚型 来源 生成条件 主要生理 学功能
病理 学
COX-1
COX-2
固有型
诱生型
绝大多数组织
炎症反应细胞为主
自然存在
刺激后诱导生成
保护胃粘膜
细胞间信号传递
调节血小板功能
骨骼肌细胞生长
调节外周血管阻力(PGI2) 分娩(妊娠时PG增加) 调节肾血流量和肾功能(PGI,PGE)
NSAIDs 作用部位 外周 成瘾性 无 用 途 慢性钝痛
吗啡 中枢 有成瘾性和欣快感 各种疼痛
抗炎作用
炎症时
➢ 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流量明显 增加 ,导致红、热;
➢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大,血液成分局部 渗出导致水肿;
➢ 炎症细胞(如白细胞)渗出,释放炎症 介质如PGs、缓激肽、LTs、5-HT、组 胺等,引起疼痛。
◇ 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 抑制肝脏凝血酶元的合成,延长凝血酶元时间。
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及手术前应避免使用阿司 匹林,以防出血
3 水杨酸反应 大剂量(>5g/日)应用:头痛、眩晕、恶心、 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 失常等症状,称为水杨酸反应。 严重中毒:过度呼吸、酸碱平衡紊乱、出血性 紫癜、甚至高烧昏迷而危及生命。
痛觉感受↑
PG增敏作用
▪ NSAIDs的作用
通过抑制 COX, 使PGs合成减少 而减轻疼痛 。
NSAIDs镇痛作用特点:
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使 PG合成减少而减少疼痛;
镇痛强度中等对轻、中度慢性钝 痛有效,如神经痛、头痛、月经 痛;锐痛及平滑肌痉挛所致绞痛 无效。
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NSAIDs与吗啡的镇痛作用比较
、
降温作用不同于氯丙嗪
镇痛作用与阿片类不同
2.抗炎抗风湿 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 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耐受量(3-4g)。
迅速缓解症状:用药后可使风湿热、风湿性及类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天内退热,关节红、肿、 疼痛减退,血沉下降,主观症状好转,疗效迅 速而可靠。应注意毒性反应。
抗3血. 抗栓血栓形形成成作用: ➢ 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环加氧酶, 减少 TXA2合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 大剂量阿司匹林则抑制血和血栓形成。所以, ➢ 临床上应用小剂量(每日40mg)可预防心肌梗 塞、脑血栓及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产生和释放内致热源,它进入下丘脑
前部视前区,使PG的合成和释放增加,
PG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定点
升高,引起发热。
内
致 丘脑体温 热 调节中枢
PGE2↑
体温 定点↑
体温↑
原
药理作用
▪ NSAIDs的作用 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 与氯丙嗪的区别
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
组
▪织
损
伤
局部产生致痛物质 PGs、5-HT、 缓激肽、组织胺
4. 其他 ➢ 长期规律应用:结肠癌 ➢ 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 驱除胆道蛔虫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 刺激胃黏膜 ◇ 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而引起胃
部不适、恶心、呕吐; ◇ 抑制PG合成
饭后服,同服碳酸氢钠等制酸药或服用肠溶片, 可使反应减轻。胃溃疡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 凝血障碍
?
炎症反应
解热镇痛消炎药
NSAIDs根据药物对COX2的IC50 / COX1的IC50的比值进行分类
COX无选择性抑制药 萘普生(0.6)、氟比洛芬(1.3)、 双氯芬酸(0.7)、萘丁美酮(1.4)
COX-1低选择性抑制药 布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7.5) COX-1高选择性抑制药 阿司匹林(166)、吲哚美辛(60)、
2.消除(代谢+排泄): 水杨酸盐主要经肝药酶代谢,代谢物与甘氨酸和葡
萄糖醛酸结合后自尿排出。
肝脏对水杨酸代谢的能力有限 口服1g以下,一级动力学,半衰期3-5h;
≥1g时,零级动力学进行,半衰期15-30h; 尿中有水杨酸排出。碱化尿液可解救水杨酸中毒。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 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 痛、关节痛、经痛、神经痛等。
乙酰水杨酸 acetylsalicylic acid (阿司匹林,aspirin)
[药动学]
1.吸收、分布:口服由胃肠道迅速吸收, 水杨酸盐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 及脑脊液,并可通过胎盘。 阿司匹林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而水杨酸盐结合 率高,可达80-90%。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解热镇痛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 大多数还兼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按其结构分类:
水杨酸类 如乙酰水杨酸、水杨酸 ; ➢ 苯胺类 如对乙酰氨基酚; ➢ 吡唑酮类 如保太松、羟基保太松; ➢ 吲哚乙酸类 如吲哚美辛、舒林酸; ➢ 邻氨基苯甲酸类 如甲芬那酸、氯芬那酸; ➢ 芳基烷酸类 如布洛芬、 萘普生; ➢ 其他 如吡罗昔康、塞来昔布。
解热镇痛消炎药
通过抑制环氧酶(PG合成酶)发挥作用
舒林酸(100)、 吡罗昔康(250)、 托美汀(175) COX-2选择性抑制药 塞来昔布(0.003)、罗非昔布(0.0018)、 尼美舒利(0.007)
药理作用
❖ 解热作用 ❖ 镇痛作用 ❖ 抗炎作用
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
▪ 人体发热的原因
➢ 下丘脑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 体温升高的原因 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及 其毒素的侵袭后,可刺激中性粒细胞
➢ 产生“红、肿、热、痛”。
PGs在炎症中的作用 炎症局部产生PG ➢ 致 炎 剂 扩张血管 增加白细胞趋化性外, ➢ 增敏作用 缓激肽、组胺、5-HT和LTs等
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无该作用
NSAIDs抗炎机制 1. 抑制炎症部位COX,使PGs合成减少,炎症减轻; 2. 抑制白细胞聚集,降低白细胞的趋化性; 3. 减少缓激肽的形成; 4. 保护溶酶体膜,抑制水解酶释放,使致炎致痛介质 减少。
COOH
作 用 机 制
解热镇痛消炎药
环氧酶 (cyclooxygenase)
亚型 来源 生成条件 主要生理 学功能
病理 学
COX-1
COX-2
固有型
诱生型
绝大多数组织
炎症反应细胞为主
自然存在
刺激后诱导生成
保护胃粘膜
细胞间信号传递
调节血小板功能
骨骼肌细胞生长
调节外周血管阻力(PGI2) 分娩(妊娠时PG增加) 调节肾血流量和肾功能(PGI,PGE)
NSAIDs 作用部位 外周 成瘾性 无 用 途 慢性钝痛
吗啡 中枢 有成瘾性和欣快感 各种疼痛
抗炎作用
炎症时
➢ 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流量明显 增加 ,导致红、热;
➢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大,血液成分局部 渗出导致水肿;
➢ 炎症细胞(如白细胞)渗出,释放炎症 介质如PGs、缓激肽、LTs、5-HT、组 胺等,引起疼痛。
◇ 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 抑制肝脏凝血酶元的合成,延长凝血酶元时间。
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及手术前应避免使用阿司 匹林,以防出血
3 水杨酸反应 大剂量(>5g/日)应用:头痛、眩晕、恶心、 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 失常等症状,称为水杨酸反应。 严重中毒:过度呼吸、酸碱平衡紊乱、出血性 紫癜、甚至高烧昏迷而危及生命。
痛觉感受↑
PG增敏作用
▪ NSAIDs的作用
通过抑制 COX, 使PGs合成减少 而减轻疼痛 。
NSAIDs镇痛作用特点:
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使 PG合成减少而减少疼痛;
镇痛强度中等对轻、中度慢性钝 痛有效,如神经痛、头痛、月经 痛;锐痛及平滑肌痉挛所致绞痛 无效。
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NSAIDs与吗啡的镇痛作用比较
、
降温作用不同于氯丙嗪
镇痛作用与阿片类不同
2.抗炎抗风湿 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 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耐受量(3-4g)。
迅速缓解症状:用药后可使风湿热、风湿性及类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天内退热,关节红、肿、 疼痛减退,血沉下降,主观症状好转,疗效迅 速而可靠。应注意毒性反应。
抗3血. 抗栓血栓形形成成作用: ➢ 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环加氧酶, 减少 TXA2合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 ➢ 大剂量阿司匹林则抑制血和血栓形成。所以, ➢ 临床上应用小剂量(每日40mg)可预防心肌梗 塞、脑血栓及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产生和释放内致热源,它进入下丘脑
前部视前区,使PG的合成和释放增加,
PG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定点
升高,引起发热。
内
致 丘脑体温 热 调节中枢
PGE2↑
体温 定点↑
体温↑
原
药理作用
▪ NSAIDs的作用 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 与氯丙嗪的区别
药理作用
镇痛作用
组
▪织
损
伤
局部产生致痛物质 PGs、5-HT、 缓激肽、组织胺
4. 其他 ➢ 长期规律应用:结肠癌 ➢ 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 驱除胆道蛔虫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 刺激胃黏膜 ◇ 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而引起胃
部不适、恶心、呕吐; ◇ 抑制PG合成
饭后服,同服碳酸氢钠等制酸药或服用肠溶片, 可使反应减轻。胃溃疡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 凝血障碍
?
炎症反应
解热镇痛消炎药
NSAIDs根据药物对COX2的IC50 / COX1的IC50的比值进行分类
COX无选择性抑制药 萘普生(0.6)、氟比洛芬(1.3)、 双氯芬酸(0.7)、萘丁美酮(1.4)
COX-1低选择性抑制药 布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7.5) COX-1高选择性抑制药 阿司匹林(166)、吲哚美辛(60)、
2.消除(代谢+排泄): 水杨酸盐主要经肝药酶代谢,代谢物与甘氨酸和葡
萄糖醛酸结合后自尿排出。
肝脏对水杨酸代谢的能力有限 口服1g以下,一级动力学,半衰期3-5h;
≥1g时,零级动力学进行,半衰期15-30h; 尿中有水杨酸排出。碱化尿液可解救水杨酸中毒。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 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 痛、关节痛、经痛、神经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