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温家宝总理在最近一次讲话中指出,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
总理的讲话让我们不得不反思。
3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巨大,这是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
但是,在回顾所走过的道路,展望未来改革走向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在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上,我们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价值转型意义上的整体性突破。
立足教育新的实践,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的教育改革,不难发现,在推动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一些方面也越来越暴露出了把教育导向“分分必争”的极端功利主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异化”状态的危险。
这主要表现为,不能全面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方案,越来越早地进行文理分科和不执行国家学制。
这种“ 异化”状态的教育价值观最大的危害就是教育人文精神的失落。
因此,当今时代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千方百计地创造教育发展和教育竞争的公平环境。
我们要回归教育传统,找回教育的人文精神。
必须重新认识教育本质属性的另一方面,这就是教育的人文性。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
坚持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者就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人格、价值生成以及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我们要回归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
切实改变教育者不相信教育规律、不依靠教育科学的现象。
教育者既要遵循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只有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才能真正改变我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的“时间加汗水”的高耗低效的“粗放型教育模式”。
我们要回归教育制度,弘扬教育的法治精神。
教育者必须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必须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政策。
当前,我国教育战线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对教育
者的教育行为约束力太差。
不切实改变这种状况,不增强我国教育工作者的规则意识,不强化依法治教,不提高教育政策的执行力,不大力推进教育问责,我国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
教育不是为了分数,也不是为了分数所带来的“附加值”而奋斗的所谓“事业”,
而是为了人的尊严,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幸福而奋斗的事业。
摘自《中国教育报》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十大主流意识
●基础教育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使人成其为才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生源质量、师资队伍质量、教学理念质量、管理质量等多个方面,但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最根本的。
●教授就是大学,在任何一所大学里,教授都有资格代表大学,有好的教授就有好的大学,没有好的教授就建不成好的大学。
自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波罗尼亚大学诞生以来,大学已经走过了900多年的发展历程,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国际化成为世界潮流。
把握好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意识,探索大学的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不仅是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质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
总结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性的东西,可概括为十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的主流意识。
第一个主流意识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
这是大学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的最本质特征。
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却把大学和大学区别开了,不同的大学在于培养不同特色的人。
我们今天需要培养的人就是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创新、创业,具有创造力的人。
一个好的大学总是给它的学生们提供最高的成才率,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成才率。
基础教育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使人成其为才的教育。
因此,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主流意识。
第二个主流意识是,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永远的中心。
教学和科研对大学而言,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在大学发展最初的700多年间,大学的主要使命是培养人,是以教学为主。
当大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洪堡精神在大学确立后,人们把科研作为大学的第二使命,教学与
科研成了大学的两个基础。
上世纪30年代,美国高等教
育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的使
命,在教学和科研之外又增
加了社会服务,使大学和社
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学
成为社会的发动机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动力。
进入21世纪之后,整个世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和发生战争的主要根源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9•11”事件的发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使命——把不同的文化放在大学这一平台上进行融合。
这是高等教育的第四大使命。
只有实现了这个使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才会大幅度提高,大学的世界性才能得到认可。
但无论高等教育的使命怎样变化,有两点是不变的——教学与科研。
第三个主流意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
数量的扩张一定有被客观条件限制住的那一天,但质量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
这个质量指的是全面的质量,包括生源质量、师资队伍质量、教学理念质量、管理质量等多个方面,但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最根本的。
第四个主流意识是,学科建设是大学的龙头工作。
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把同类知识系统化的集合,学科是学术的土壤,是创新的源泉,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学科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主体要素,就是从事学科建设的师资队伍;二是客体要素,就是一定要有原创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三是主体和客体结合过程中的教育要素,就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学科建设。
第五个主流意识是,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的主体工程,也是固本强基工程。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大学可能
有若干个工程,但始终要把师
资建设作为第一个工程,这个
工程做好了,大学的水平就上
来了。
我的一个观念是,教授
就是大学,在任何一所大学里,教授都有资格代表大学,有好的教授就有好的大学,没有好的教授就建不成好的大学。
第六个主流意识是,学术追求是大学的灵魂。
看大学的水准和品位,要看人们对学术的态度。
“追求”意味着要对学术形成信仰和崇拜。
对学者本人来说,自主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就是他的品位;对管理者来说,则要尊重学者的人格,崇尚学者的精神。
追求学术的灵魂只在学者身上建立起来是不够的,还应当在管理层身上建立起来。
追求学术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也涉及到管理层能不能营造这样的氛围,提供这样的条件。
学术追求主要指的是学术创新,只有以追求的精神对待学术,学术的目的才是高尚的,而不是功利的,学术活动才具有灵魂意义。
第七个主流意识是,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一个大学需要多种动力,教师的学术兴趣是学术活动的原始动力,其他动力则需要从学术评价制度和学术激励中寻找。
我们从外部获取资源的可能性是有限的,但我们内部产生动力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中国高等教育30年来走过的路,就是一条改革的路,把改革尤其是制度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动力,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意识。
第八个主流意识是,服务是大学管理的目的所在。
管理有四种价值:第一,管理的责任是给大学确立方向;第二,管理的职责是规范大学和为大学提供秩序;第三,管理要给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提供条件和保障;这三种价值最后都表现为第四种意义——为中心工作提供服务。
服务主要表现在“三个循环”:校领导带领校部机关为教学科研单位服务;校领导、校部机关、院长、系主任、所长共同为教师服务;校领导、校部机关、院长、系主任、所长、教师共同为学生服务。
当这“三个循环”都完成时,学生就会有充分的自豪感,教师就会有充分的尊严感,工作人员就会有充分的成就感。
第九个主流意识是,创新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大学的创新,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表现是对新知识的发现;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表现是创新一种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表现是对思想的创新;在人文学科领域的最高表现是对文化的创新;对所有的学科来讲,共用的方法论和思维上的创新就是哲学上的创新,也就是思维的创新;对管理者来讲,要有能力创新制度。
以上六种创新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是学术创新,这是大学的灵魂。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科技的支撑,科技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人才需要高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创新发展状况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
第十个主流意识是,特色是大学的魅力所在。
特色发展之路是大学的根本发展道路,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
用提高质量、形成特色促进大学的发展,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
大学要放弃模式化发展的方式,从模式化发展转换成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趋势,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
每一所大学只有彰显特色,才有存在的意义。
大学的特色就是不可替代性、独有性和不可模仿性。
特色就是优势所在、竞争力所在,也就是个性所在、魅力所在,有特色的大学才会为人们所向往。
凝练、提升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意识,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质量迫在眉睫,形成特色刻不容缓,改革体制是大势所趋,国际水准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进一步明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我们一定要珍惜这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把握主流意识,创新发展,突出特色,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如何重建职业教育魅力
“国家已经出台了这么多优惠政策和举措,职业教育发展还差什么?”近日,职业教育业内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共同商讨“如何重建职业教育魅力”。
专家认为,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改革措施,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各界仍然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远远不够。
研讨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其所作的关于“职业教育魅力”的专题调查结果。
该调查显示,超过6成(60.5%)的受访者认为,我国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毕业时“遭受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设置学历门槛”,另有31%左右的受访者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生“竞争力一般”,而认为职校生就业时处于“就业竞争的领先地位”的仅8%左右。
专家认为,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造成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的原因,不仅有观念的问题,还与职业教育本身的质量不高密切相关。
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为何不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认为,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一线劳动者待遇不高,是造成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的一大原因。
他建议,全社会应推崇“尊重一切劳动,尊重一切劳动者”的理念。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咨询专家陈宇教授也认为,提高工人待遇,培养“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中产阶级”,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才能突显。
“此外,打破全国劳动力市场壁垒,职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也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陈宇说。
“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并
不能很好的使学生的职业生
涯得到可持续发展。
”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
员会副主任蒋乃平认为。
他提
出,应将“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课程设置应当既为首次就业服务,又为再次就业和职业提升服务。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动大手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必须进行改革。
俞仲文建议,调整教育部门与劳动就业保障部门的业务范围,将劳动部门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业务归并为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另外,俞仲文建议,设立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委员会,以此强化行业对职业教育管理的介入。
如何重建职业教育魅力?职业教育改革路在何方?
“职业教育发展主要还是观念和制度上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使职业教育真正能够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举办的具有吸引力和活力的教育,需要改变现有单一的“教育局办学”模式,降低办学门槛,使办学主体多元化,促进企业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的社会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邢晖教授建议,首先,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各部门统筹协调的有效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由行业介入,建立管理委员会的方式,解决各部门利益制衡的问题。
第二,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鼓励行业、企业办学,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第三,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关保障机制。
第四,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打破批次录取。
最后,完善职业教育助学政策。
研讨会主办方21世纪教育研究院则建议,应打破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跨部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和协调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学生、教育部门、劳动部门等各方代表构成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本地的职业教育,形成社会化的管理模式,解决资源分割、教育与市场和社会脱离的弊端。
摘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以教学生的理念教教师
在教师专业化理念取向和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中,教师随时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培训所要担当的角色就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与教师培训所应起的作用背离的是,目前所进行的教师培训大多是低效的。
具体而言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培训内容仅仅停留在理念的层面,缺乏将理念与实践的联系,使教师无法感受到新的理念效用。
第二,培训一般把同一学科的所有教师组织起来,统一培训,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难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要。
第三,在培训方式上以讲授式为主,忽视了教师的参与,抹杀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培训者对于教学能力本质的错误认知,以及由此所确立的不当培训目标。
教师的教学能力由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所决定。
这些知识可分为外显知识和默会知识。
前者包括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一般文化等原理类知识,可以言传和用符号表达,通常可由阅读和听讲座等方式获得。
后者是指教师个人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和领会并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外显知识且为教师个人所享用的实效性知识。
教师默会知识既来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合作,也来自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而又不为教师所察觉。
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教师培训模式可分别称之为训练指导模式和实践活动模式。
训练指导模式往往以培训者讲授的方式,传递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这种模式一般由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由大学里的研究者作为专家,以工作坊、暑期研究班等形式存在,参加者则往往是学校里“骨干”教师,培训的内容一般学术性较强而应用性较差。
它往往基于如下一些假设:首先,该模式把教学视为纯技术的工作,由外面的专家或有经验的同事向教师介绍各种理念和方法。
其次,教师培训方案多由地方管理机构或大学的学者、专家设计完成,很少有教师参与其中。
再其次,教师培训试图传递一种独立于背景和普适的内容,认为这些内容适用于所有情境和所有教师。
最后,该模式中大部分可获得的资源往往过于集中,结果是只有少数被挑选出来的教师有机会享受这些资源,并假设这少数教师接受训练后将影响周围更多的教师。
然而,训练指导模式的上述假设,在现实的教师培
训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否定。
实践活动模式以受培训教
师参与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为主要目
标。
这种模式组织方式较为分
散,主要是在教师所在的学校
进行,专家可以是大学里的研究者,也可是学校里的每一位教师,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以真实活动的形式,将自己学习的内容展示出来,并得到专家和其他教师的反馈,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国内学者提出的培训课程活动化体现了实践活动模式的特点。
即以活动作为培训的载体或中介,把培训课程的内容按照其逻辑关系编列成一系列活动,并使这些活动相互关联,将教师需要改变的观念,需要内化的知识,需要掌握的技能,需要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内嵌于活动中,以此实现外部实践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的统一。
培训课程活动化包含以下内涵:一是把培训课程处理成一系列的模块和活动,使课程组织具有模块化、活动化的结构和特征;二是把活动化的培训课程置于教师的真实生活情境,使呈现的内容和技能与实践经历产生互动;三是培训讲座、简短指导、技能示范和教师对其展开实践不可或缺;四是多种视角、主动参与、主动体验、协作生成、辩论和反思是其重要成分,以此引导教师在学习中采取有目的的行动来建构意义。
目前教师培训正在向这种模式转换。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以教学生的理念教教师无疑是一种机智选择。
教师教学活动与教师培训中培训员的培训活动具有很大程度的契合,二者具有同样的性质,都属“教学”活动,这种契合使教师培训所要教授的内容和传递的理念,可在培训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使受训的教师真切感受到新的理念与方法,同时培训中也给教师提供进行练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逐渐掌握新的理念和方法。
培训员所传递的一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一些新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这些新内容对于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来说也是有帮助的,当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视角感受到这些内容有用的时候,他们便会不遗余力地教给自己的学生。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启示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理性选择。
1、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必须坚持模式的多样性和主体的多元化。
从部分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比较来看,各国和地区都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态势。
这种生命力和活力源于各国及地区都采取了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以及多元化的参与主体。
就办学模式而言,至少包括不同层次间的校际联盟、不同类型间的校际联盟、组合式的校际联盟、研发式的校企联盟、补充式的校企联盟、私立公助的校企联盟、区域内的联盟集团、行业内的联盟集团、私立集团内的产学联盟,等等。
不同的办学模式确保了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将最合适的资源组合在一起。
就参与主体而言,包括政府、职业院校、普通院校、企业、行业、集团公司、社会组织、同业工会、行业协会、社区、研究机构等,这些多元类型实体的联盟和共生发展形成了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活力。
2、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必须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健康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
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政府要起到统筹协调、宏
观调控的作用。
这一作用的发
挥不仅有行政指令,而且还通
过多元杠杆来发挥,如拨款、
投资、税收政策、特惠政策、
保障政策、激励政策及行政指
令等支持集团的启动和运行,协调集团各方的利益,搭建合作平台,保障集团的正常运作;另一方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需要市场驱动、市场运作,通过市场无形的手才能确保其质量,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3、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
从国际比较的结果来看,政府的鼓励和推动对于激发企业和行业的参与热情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企业的参与程度,行业、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质量。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其企业或行业的参与积极性不一。
其原因一方面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成熟水平有关;另一方面是政府是否通过多元方式,如宣传鼓动、政策优惠、专项投入、行政指令、税收减免等促进企业和行业参与职业教育。
4、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必须具有长效性的政策保障。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各国及地区政府都特别注重出台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法规、政策、计划。
一般而言,一个成功的项目,政府既有推动性的法案、支持性的拨款政策,也有保障性的平台建设政策和特惠倾斜政策以及激励性的税收减免和奖金鼓励政策。
如果只有推动性和支持性的政策,那么可以启动项目,但项目运作中是否顺畅,参与实体是否积极投入还取决于后两类政策。
因此,政策出台需要配套,以使职教集团化办学得到全方位的推进。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