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
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01
02
一簇狗尾巴草为茶道增添了几分清新的野趣,我的心思便不再拘泥于我跪坐的姿态和茶道的表演了,草把我引向了广阔的冀中平原……狗尾巴草,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无序地长在夏秋两季,毛茸茸的圆柱形花须活像狗尾。那时太阳那么亮,垄沟里的水那么清,狗尾巴草在阳光下快乐地与浇地的女孩子嬉戏——摇起花穗扫她们的小腿。那些女孩子不理会草的骚扰,因为她们正揪下这草穗,编结成兔子和小狗,兔子和小狗都摇晃着毛茸茸的耳朵和尾巴。也有掐掉草穗单拿草茎编戒指的,那扁细的戒指戴在手上虽不明显,但心儿开始闪烁了。
列车缓缓启动了。这时,爹从上衣袋中摸出一张皱巴巴的10块钱,递给站在窗边的我。我不接。爹将眼一瞪:“拿着!”
我慌忙伸手去拿。就在我刚捏住钱的一瞬间,列车长吼一声,向前急驰而去。我只感到手头一松,钱被撕成两半!一半在我手中,另一半随父亲渐渐远去。望着手中污渍斑斑的半截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仅过了半个月,我便收到爹的来信,信中精心包着那张半截儿钱,只一句话:“粘后再用。”
二、小说与叙事散文的区别
其四,从叙事角度和方法看,叙事散文的根本目的是表达作者对所写人物和事件的看法、思考、感受、感悟,事件在散文中是作者用以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往往是边讲故事边表达感受和见解;小说则不然,小说以具体生动的描绘事件、刻画人物为主,虽也必须有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主题、立意,也蕴含情感,却必须隐藏在事件和人物背后,作者一般不进行直接抒情和议论。即使文中出现“我”,也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作者设计的人物。
这一式的代表篇目是《第二次考试》。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才气过人,而复试为什么落差极大,前后判若两人?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是设置悬念,造成疑问。于是苏林教授决定去探个究竟。一路所见,都是为突出陈伊玲的精神。这是探因的过程。原因找到了,原来她为救灾,不顾自己明天就将考试的处境,宁肯失去个人的机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疑问排除了,陈伊玲的品质也突出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散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大都是叙事散文(如:5.藤野先生;6.回忆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13.背影;14.白杨礼赞;15.永久的生命;16.昆明的雨)。
根据大纲要求八年级上册学生应学习并初步掌握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这样一来,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应该利用期末总复习过好现代散文阅读考点关,除了顺利进入初三语文学习,适应中考语文外,更重要的是为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题策略:一、散文的分类散义分为记叙性散义、抒情性散义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
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16记叙文阅读散文重点难点(原卷版)
记叙文阅读(散文)关于“散文阅读”的要求为:(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已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散文阅读综合【考点讲解】一、知识点讲解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2.散文的特点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的取材十分的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段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形散”还体现为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得到尽情的发挥。
所谓“神不散”,指的是散文的立意高远,主题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式多么灵活,都应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3.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特点: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
(2)抒情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等。
特点: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包含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茅盾的《白杨礼赞》。
(3)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的说理,直接发表议论。
特点:议论、抒情和描写三者相结合,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的杂文更具有文艺性。
如:周国平的《落难的王子》。
4.散文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散文阅读的读文方法第一步初读文本,明确类属根据散文阅读的经验,先初步明确散文属于哪种类型,如下:(1)写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写景状物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属抒情散文。
(3)哲思散文:这类散文表现作者某种哲思。
它也注重情感的抒发,但更重于理智。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4)文化散文:主要是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创作的、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
第二步抓住文眼,理清思路——关于文眼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点出文眼的主要方法有:1、找概括强的语句或词语。
比如,文中的总结句往往有文眼。
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统编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之散文阅读(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现代文之散文阅读班级姓名完成情况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大都是叙事散文,(如:5.藤野先生;6.回忆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13.背影;14.白杨礼赞;15.永久的生命;16.昆明的雨)根据大纲要求八年级上册学生应学习并初步掌握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这样一来,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应该利用期末总复习过好现代散文阅读考点关,除了顺利进入初三语文学习,适应中考语文外,更重要的是为高中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题策略:一、散文的分类散义分为记叙性散义、抒情性散义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兼有抒情这类散文要求有真实感。
2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这类散文具有空灵飘逸的特点。
3.议论性散文的说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来进行,表达方式以抒情、议论为主,文学色彩很浓。
但又不同于议论文,这类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调呈现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二、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中考语文散文分类
中考语文散文分类(根据对象及内容分为三类)
1、记叙性的散文——写人叙事类。
①写人的散文:描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②叙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或赞美,或否定。
2、描写性的散文——写景状物类,即抒情性散文。
①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借景抒情):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②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以物喻人):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3、议论性的散文——哲理性散文(初中不作要求)。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写作指导叙事散文写作指导叙事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叙事散文与一般记叙文以及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区别。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一般记叙文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较散文高得多;散文在叙事时需要饱蘸情感,一般记叙文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来体现,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就写人而言,一般记叙文和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叙事散文常见模式1、引联式本式套路为: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要找好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总结全篇,点出文旨,照应开头。
2.转情式本式套路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一篇题为《陶青有个好妈妈》,写陶青春游,妈妈要到码头上送她,而她想到妈妈是清洁工,身份卑微,便拒绝了妈妈的好意,一路上她听到社会各届人士对妈妈的种种赞誉,从嫌弃到崇敬,感情慢慢发生转变,最后当船离开码头忽然看到妈妈悄悄前来送行时,她惭愧难当,恨不能飞身回到岸上,扑到妈妈怀里高声对她说:“妈妈,我爱你!”3、悬念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排疑明旨。
叙事散文《第二次考试》即这样的文章。
考生陈伊玲初试成绩优异,而复试落差极大,前后判若两人,令人不解。
这是设置悬念。
于是苏教授决定探个究竟,一路所见,都是为突出该考生的精神,这是探因的过程。
原来该考生为救灾,宁肯失去个人的机遇,也不愿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疑问排除了,陈伊玲的品质也突出了。
2023高考语文导练:叙事散文阅读理解(附巩固训练+答案解析)
2023高考语文导练:叙事散文阅读理解(附巩固训练+答案解析)一、把握文意,概括要点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目的都是为了抒“情”明“理”。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把握这类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运用材料在谋篇布局表达主题的思想轨迹。
这样对作品有了整体的了解,才可以进入答题状态。
【应考策略】1、理清思路(1)把握线索: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2)疏理脉络:注意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变化的词句。
叙事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作者的认识和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2、概括文段要点(1)注意开头结尾句:文段开头句有时起总该段内容的作用,文段结尾句有时起总结该段内容的作用。
(2)注意过渡句(段):段落间的过渡句(段)对段落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确定文章的中心(1)看标题。
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可以据标题确定中心。
所以也可以根据中心拟写标题。
(2)看注释。
注释有时会交代作者思想、写作背景及写作动机等,文章的中心往往与这些背景有关。
(3)看过渡句(段)。
文章的过渡句(段)对文章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4)看开头结尾句。
文章开头句有时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句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5)看抒情议论句。
叙事散文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6)看反复出现句(段)。
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进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注意: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
如果文章找不到关键句,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可以使用这样的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巩固训练】海边荒石高立群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
散文的分类
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大致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议论散文)三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事件的意义。
根据所定写内容的侧重点,它又可分为为两种类型。
①记人散文。
它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②叙事散文。
它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
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片断的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
但一般要侧重选择某一曲折有致、富有情趣和内涵的侧面或场景来写。
(2)抒情散文:即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侧重
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怀。
(3)说理散文:也称为议论散文,它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或直接的发表议论。
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
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
【语文知识点】记叙文和散文的区别
【语文知识点】记叙文和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
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一个场面或一个景物抒发某种思想感情。
散文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记叙性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记叙性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记叙性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记叙性散文在内容上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在表达方式上侧重于叙述、描写。
如果散文主要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任务的肖像、心理、语言、动作。
这就是记叙散文中的记人散文。
如果散文中围绕着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安排叙述线索,那就是记叙散文中的叙事散文。
如果表现对象以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为主,表达方式又以描写为主,这就是记叙散文中的写景散文。
如果表现对象是以某一事件为主题,表达方式侧重于描写叙述,那就是记叙散文中的状物散文。
从自己写过记叙性散文,我了解了记叙性散文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应该是曾经使你产生过心灵震颤或者让你记忆深刻的,你可以在行文的时候有具体细节上的修饰和加工,但不能失去生活的本来面目。
记叙性散文中,那些隐藏于文字后面的情与思,越厚重越真挚,就越能打动读者,越能呈现出验和事实的力量教养”、“文雅”和“斯文人的谈吐”,一定是要有深厚的人生经验作为支撑的,它必定暗含着对生活和存在的独特发现,同时,它也一定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否则就不会是“文雅的艺术”了在写记叙性散文的时候,用情虚假,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颂德,就是情绪低落,盲目的贬低。
我的理解是叙事散文应该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和自然流露。
而且细节是事物的细部特征,在记叙性散文写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
因为细节不但是你形像思维的一个展现,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对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结出记叙性散文的写作,我认为我的记叙性散文还有许多应该改进的地方。
首先,标题不够鲜明,没有与文章达到很好的衔接。
其次,文章中主题因素不够鲜明,蕴含的哲理不够深刻。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2文学性阅读专题4散文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课件
2.读题,明确题干要点和要求 细读题干,准确全面把握题干要求,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 得清楚,明晰,特别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忌答非所问。这里需要注意有 一个“主题辐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 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表达技巧,都会从文章主旨的角 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
4.懂得散文由实至虚的特点 散文交汇着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形”的铺展往往是“神” 凸显的前提,看似松散,其实多有联系或链接的痕迹。阅读的关键点不 在于记叙、描写的客体(实),而在于记叙、描述中灌注的主体的思想、 感情(虚)。 5.探究散文句段的丰富意蕴 意蕴是散文的灵魂,一般指散文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如作品中渗 透的情感,表现出来的风骨,某种精神或某种取向等。探究意蕴可以讲 “广”字,求的是丰富意蕴;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探究,由浅层到深 层,讲的是“深”字,求的是深层意蕴。
简答题型 × 8.鉴赏词语效果(6分) 8.分析文本构思(6分) 9.分析文本构思(6分) 9.分析细节描写(6分)
从新高考卷来看,散文类文本阅读呈现如下特点: 1.考查采用主、客观题混合的形式,以主观题型为主,选文类型 和题型有所创新。2021年新高考Ⅱ卷分别节选了废名的散文《放猖》和 废名的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选择题型分别对两个文本进行 考查。 2.散文阅读的考查点主要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 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 的表达艺术;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等。尤以语言的内涵及语言的表达艺 术为考查重点,这与散文的体裁特点有关。
2.理解“形”“神”之间的关系 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如用了什么标题,选用了怎 样的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是怎样组织的,又采用了什么线索,还用了 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得怎样等。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 在“形”中的情感、思想,它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来说,一篇 散文的“神”是集中的、凝聚的。要重视散文散的“形”和不散的 “神”的和谐统一,它们都从属于“思想”,是经过“思想”的选择并 能积极能动地反映“思想”的;许多材料看似很散,但它们都按照“思 想”的“线”组织在一起,它们的排列有着紧密的联系。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记叙的线索+记叙文顺序安排,小学记事作文写作技巧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
问:本文线索是“歌”
诗在钟声里活着;钟在诗句里响着。钟声是美的吗?
可不,它被游荡的云,过路的风和早守在寺门的绿叶儿抢 走了。匆忙间,遗留给我的是那时断时续的袅袅余音,像 悬浮于黄昏若有若无的薄雾里时隐时现的峰峦。
常见的叙述方式有:
顺叙——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突发的结局提
到前面叙述,然后再按照事情的顺序叙述
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 线索中断一下,插入有关的另一叙述。
夹叙夹议----- 一面叙述事情,一面对这件事情加以 分析或评论。
写记叙文注意问题:
(如果介绍人物或单位的现在或 将来情况,现在和一my brother and I went to the cinema by bicycle. My brother was riding with me sitting in the seat behind. As we came to the crossroad a young man a girl came up and stopped us. “We’ve found you at long last,” they said. But we didn’t know them. Pointing to a policeman not far away, the young man explained, “ He stopped us about half an hour ago and made us catch the next offender. So come on, stand here. Hope you don’t have to wait as long as we did. Good luck.
有关散文的文学常识(共2篇)
有关散文的文学常识(共2篇)有关散文的文学常识1.记叙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背影》《藤野先生》《枣核》等。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⒉抒情性散文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
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⒊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少年散文的分类
少年散文的分类
少年散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类方式:
1. 根据内容分类:
写人叙事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洋溢着浓厚抒情气氛的散文。
这类散文往往选取一个或几个侧面、片断记人记事,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写景状物散文: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状物是依托,抒情阐理是目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议论说理散文(哲理散文):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
这类散文往往以记叙、抒情、说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都会阐述一个道理,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启示和情感熏陶。
2. 根据叙述方式分类: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
叙事散文:侧重于叙述事件或人物的散文。
议论散文:注重表达作者观点和见解的散文。
以上分类方式并非绝对,不同的分类方式也可以相互交叉。
此外,不同的读者和评论家对少年散文的分类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
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
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在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述上,有于小说,其中有的可以称之为“小说化散文”,但它又不象小说那样讲求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和情节营构的完整性,它总体营构的艺术焦点和基本特征是: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根据记叙性散文的这种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分析人物及其生活片断、场景为着眼点,探究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最突出的特征,着力揭示作者所寄寓在人物和生活片断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
这就是说,对这类散文的分析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人物特征及其生活片断和场景描写的表层结构上,而应当揭示作者所隐蔽在人物刻画和生活片断描写背后的特定感受,应当把人物特征和生活片断及场景描写的分析,作为揭示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思的手段。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的生活激情为主,它的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善于通过对景、物的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
把主体情感投射并寄寓于客观物象之中,是它营造的艺术焦点。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都属于这个品类的散文佳作。
根据抒情性散文的这种基本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分析主体情感表现的特征为着眼点,着力揭示作者寓于景色、物象之中的特定情思,探寻作者感情抒发、深化的内部过程,发掘课文所点染的生活哲理和审美意义。
抒情性散文的主体情感表现,因文而异,多种多样,但它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审识品类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品类繁多的文体样式。
叙事散文的写作技巧
三、构思:(又可以叫做结构或模型) 1、一事+议(①一事+一议;②议+事+议)
2、多事+议(①事+事+议;②议+事+事+议——③事+ 议+事+议④(总)议+事+议+事+议)
四、成功的关键: 1、场面。不强调把过程写得很清楚,只要求会选择典 型场面,写好一个个场面。 2、细节。运用细节描写将细小的行为、语言、神情、 心理等写生动、具体。 3、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与统一。记叙文往往是以情动人, 大多数同学以为写记叙文就是写一件事,事件写完文章就 结束了。这样只是在感性的层面滑动,没有理性的深度, 只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文章才更有感染力。
三、叙事散文创作规律
1、取材时,事宜“真”、情贵“切” 。所谓“真”、“切”,一方 面指选材最好取自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另一方面,所选取的素材 一定要是触动过自己的真实感情,应是自己情感沉积层中久久不能磨 灭的那些人和事。 2、写作时,情贵“真 。写作时,感情贵在“真”。这是指在文学创 作过程中,要引发作者内心的真功利、技巧、规范等对创作者的束缚, 把内心的最直接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实情感,并动用这种感情,澎湃 于内心,激情于笔端,排除那些道德、。 3、写作时,文字贵在“真” 。文字的“真”主要是指所写的文字要 朴素,不卖弄、不堆砌,要形象、具体,即如鲁迅谈“白描”时所说, 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4、写作时,人物描写贵在“真”。记录人物,描写人物的内心,是 散文写作的重要内容,是散文写作的重要目的。记“人”贵真,既要 求描写人物的真实感情,也要描写人物在生活中的真实状态。
八、叙事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一,审题。 第二,立意。 第三,叙事。 第四,真情。 第五,细节。
散文的分类
散文的分类第二节散文的分类散文是一个“种”文体,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可以把散文分成不同类型。
根据目前散文的创作情况,我们以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将散文分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四大类。
一、记人叙事类记人叙事类散文是指以继续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记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
这是散文中的一种基础文体,初学者多从此类文体起步。
在散文创作中。
采用这类文体创作的作者最多,作品也最多,所反映的范围也最为宽阔,可选用的题材最广泛,所包含的内容也最丰富。
一)记人散文记人散文以记叙作者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可以记一个人,记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或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写这类散文,可以借鉴小说的表现技巧,对人物肖像、心理、语言和行为进行细致的描述、刻画,但不需要像小说那样以事件为中心构成情节、刻画人物、追求人物的典型性。
记人散文只需用二三事件,几个片段,写出人物的某个侧面,常用描写、抒情配合叙述,明确传达作者对人物的某种感受、某种情意。
例如XXX的《彭总在囹圄二三事》记人散文像通信、报告文学一样,记的是真人真事,不像小说那样虚构。
但散文表现的真实性没有通信、报告文学那样严格和准确。
能够对写入文中的人物改名换姓,能够做细节的加工;所写之人不用是有消息代价的人物,纷歧定是代表主流社会代价的典范人物。
散文写人偏重于主观抒写;这一点与通信、报告文学写人偏重于客观描述,偏重于表现人物的客观性特性与代价是不同的。
例XXX《怀念萧珊》二)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是以展示事件过程和情景为中心,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线索组织行文的散文。
其特点为:1.有相对完整的事件和事件产生、发展的过程,只展示真实事件的真实过程,可取舍、删减、组合,可成心安排叙述信息的详略、疏密,可在叙事的同时直抒作者的感情,进行评说褒贬;但不像小说那样虚拟情节、细节。
散文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如何写好散文?3个特点要清楚
散文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如何写好散文?3个特点要清楚散文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
比如鲁迅写的《藤野先生》,朱德写的《母亲的回忆》,刘白羽写的《长江三日》等,都是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也写一定的事物,但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等,都是抒情散文。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和小说、童话比较起来,有它自身的特点。
一、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它取材自由广泛,表现的手法多种多样。
取材自由广泛,指选材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自由挥洒。
可以写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也可以写含义深刻的日常生活片断;可以写新生事物的萌芽,也可以写闪闪发光的思想火花。
全校性的学雷锋活动、大中小队会、一堂课、一次课外活动以及参观访问、大扫除……都可以成为散文的内容。
表现的手法多种多样,指写法上灵活,不拘一格,可以叙述、可以描写、可以抒情、还可以议论。
形散是散文的长处,发挥得好,可以使文章妙笔生辉,突破所描写的具体事物的局限,表达更丰富的思想,展示更深远的意境。
它可以使读者引起丰富的联想,领悟到更多更深的道理。
所以散文“贵散”。
那么,散文的神不散又指什么说的呢?形散和神不散的关系又是什么呢?神不散,主要指散文的立意说的。
就是说,散文表达的中心思想都很集中、很明确。
散文的作者应该通过周密的构思,认真地剪裁,造成精巧的结构,用来表现一个集中而又鲜明的主题。
散文运用的材料,各种联想,都要受中心思想的制约,不能松松垮垮、散散漫漫,不着边际。
我们可以把形散比做飘浮在高空的五彩缤纷的气球,而神不散就是拴在气球上拉在手中的线绳。
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只有形散,没有鲜明的中心思想,文章就会松散,杂乱;只有神不散,没有丰富的联想,文章就会平淡、呆板。
二、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散文是作者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对生活作出某种评价或阐述某个深刻的道理。
考试散文情感种类
考试散文情感种类
情感散文的种类
1.写人记事类散文
①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②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③故事情节不一定完整,人物形象不一定深刻;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记叙、描写为主;⑤情感多含蓄或通过场景渲染、环境烘托、人物描写流露出来;⑥注重行文的技巧。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2.写景状物类散文
①文眼鲜明,凸显主旨;②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③大都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④语言优美,风格各异(朱自清的清新真挚、巴金的含蓄深沉);⑤运用多种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比兴、象征等)⑥动静结合,交相辉映。
⑦写景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按景物的类别来写。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3.议论性散文(文化、哲思)
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
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往往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在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述上,有于小说,其中有的可以称之为“小说化散文”,但它又不象小说那样讲求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和情节营构的完整性,它总体营构的艺术焦点和基本特征是: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根据记叙性散文的这种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分析人物及其生活片断、场景为着眼点,探究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最突出的特征,着力揭示作者所寄寓在人物和生活片断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
这就是说,对这类散文的分析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人物特征及其生活片断和场景描写的表层结构上,而应当揭示作者所隐蔽在人物刻画和生活片断描写背后的特定感受,应当把人物特征和生活片断及场景描写的分析,作为揭示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思的手段。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的生活激情为主,它的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善于通过对景、物的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
把主体情感投射并寄寓于客观物象之中,是它营造的艺术焦点。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都属于这个品类的散文佳作。
根据抒情性散文的这种基本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分析主体情感表现的特征为着眼点,着力揭示作者寓于景色、物象之中的特定情思,探寻作者感情抒发、深化的内部过程,发掘课文所点染的生活哲理和审美意义。
抒情性散文的主体情感表现,因文而异,多种多样,但它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审识品类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品类繁多的文体样式。
其中,古代散文不仅包括具有形象特征的艺术性作品,又包括各式各样的散行文章;现代散文也有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并且两者还存在“交叉现象”,互有渗透。
所以,具体考察和审识不同的散文品类,是散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基本问题。
教学实践说明,只有审识不同的散文品类,抓住不同品类散文总体营构的艺术焦点,深入透视它们的个性特征,把握它们不同的艺术创造规律,才能引导学生切入散文内部构造的深层领域。
课本中较为常见的是记叙与抒情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在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述上,有于小说,其中有的可以称之为“小说化散文”,但它又不象小说那样讲求人物形象的典型化和情节营构的完整性,它总体营构的艺术焦点和基本特征是: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从而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根据记叙性散文的这种基本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分析人物及其生活片断、场景为着眼点,探究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把握人物最突出的特征,着力揭示作者所寄寓在人物和生活片断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
这就是说,对这类散文的分析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人物特征及其生活片断和场景描写的表层结构上,而应当揭示作者所隐蔽在人物刻画和生活片断描写背后的特定感受,应当把人物特征和生活片断及场景描写的分析,作为揭示作者主观感受和情思的手段。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的生活激情为主,它的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善于通过对景、物的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激情。
把主体情感投射并寄寓于客观物象之中,是它营造的艺术焦点。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都属于这个品类的散文佳作。
根据抒情性散文的这种基本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分析主体情感表现的特征为着眼点,着力揭示作者寓于景色、物象之中的特定情思,探寻作者感情抒发、深化的内部过程,发掘课文所点染的生活哲理和审美意义。
抒情性散文的主体情感表现,因文而异,多种多样,但它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首先是主体情感表现的整体化。
所谓整体化,就是指抒情性散文中的抒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写景、状物紧密融注在一起,而构成和谐的有机统一体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这种“物感心动”的审美理论,说明人的情感受外物影响,是对外物的感受而产生的,文章的情感不能脱离外物而孤立地表现。
通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我们体悟到:虽然对同一幅秋景,由于人的心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触,心情郁闷会满眼冷色,心情欢愉则一片金色。
但是,不管是“冷色”,还是“金色”,都是“人心之物,物使之然”,感物所得,离开“物”,“情”便无所依附,情与景是辩证统一关系。
而这种“景”也不是客观自然之景,而是情绪化、艺术化的“景”,是作家审美投射的“人化的自然”。
因而,情与景的艺术融注,“妙合无垠”,始终是古今散文艺术家苦心追求的美学境界。
就一般抒情性散文的表现特征来看,在处理情与景的关系时,总是把写景作为抒情的艺术手段,或烘托气氛,渲染情绪;或借景兴感,托物言志;或寄情于景,景中含情。
其次是主体情感表现的多样化。
抒情性散文的主体情感表现,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
作者的个性气质、艺术风格各异,其散文的抒情特征也迥然有别。
但从抒情散文的情感表现规律来看,在教学中,我们可从回荡式(回荡式的情感表现,多是运用重叠、排比的手法,反复吟咏,抒发回环荡漾的情感,具有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奔放式(奔放式的情感表现,多是善于运用激越情语,倾吐激情,如长风之出山谷,洪水冲决大川,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击力)和柔婉式(柔婉式的情感表现,即善于通过含情的细节描写和心理的细微变化,表现深沉、细腻、柔婉、蕴藉的情感)等几种形式入手来进行分析。
二、欣赏美文散文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
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一)散文教学要抓住“结构美”这个特点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
这一点,秦牧的《土地》比较典型。
作者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棗时间上从今天延伸至,近代,上一世纪,2600多年前乃至100几十万年前:空间上扩展到平原高山,边疆岛屿乃至世界各地。
内容涉及历史掌故,现实风貌,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天上人间,应有尽有。
但如此丰富的材料并非“散珠碎玉”,而用“土地”之线,将他们贯穿起来、作者构思也并非“脱缓之马”,而以热爱土地,建设土地,保卫土地这一“僵绳”收拢”野马”。
这就是散文结构美的神韵。
分析散文的结构美要抓住文眼,教学才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
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梦丝之乱”的效果。
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
《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的悲凉”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雨中登泰山》的“我们敢与在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这“雨趣”二字,乃文之瞳孔,不仅画出了泰山的“雨趣美”道出了登山者的“雨中志”,而且更突出了全文结构美的神韵。
(二)散文教学要抓住“语言美”这个重点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萧、明净元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它;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它。
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
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引导学生深入一层挖掘有关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
《天山景物记》中:“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在这里,用“华丽”描绘“织锦”用“耀眼”刻画“彩霞”,用“绚烂”形容“长虹”既准确又生动;《荷塘月色》“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一句,“哼着”的情味与“迷迷糊糊”的情态一致;还是《荷塘月色》,“微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通感的运用尽显其妙。
(三)散文教学要抓住”意境美”这个难点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
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此所谓境界即意境,何谓意境?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
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
意境即作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
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棗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相关,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因此是散文教学的难点。
我们还是举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读《荷塘月色》,谁都会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
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朦胧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
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
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
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胸问。
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么?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
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
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但既然大纲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给学生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
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教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
例如在备课中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
鲁迅散文的深遂,郭沫若散文的浪漫,茅盾散文的俊健,巴金散文的热烈,朱自清散文的隽永,冰心散文的婉丽,杨溯散文的精巧,刘白羽散文的奔放……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这里需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位作家,写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作品,其风格也会各呈异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