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PPT课件
其基本特点:
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将输液导管与无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连接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
一旦决定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HIV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7、患者病种(乙肝、丙肝、HIV)和含有病毒的情况、是否正接受治疗,何种药物治疗 8、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
根据暴露级别及暴露原的病毒载量,选用预防方案。
暴露于HIV
HIV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
经破损皮肤暴露:0.33%(0.2%~0.5%) 经污染针头剌伤:0.33% 经粘膜暴露:0.09%(0.006%~0.5%)
认识(Reconnition)——认清你该做什么,有备无患 重复(Repetition)——正确、熟练、反复地操练 强化(Reinforcement)——在例行操作中反复强 化,使习惯成自然
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锐器伤后处理流程图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应急处理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应急处理职业暴露的风险识别职业暴露的风险存在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暴露。
生物性暴露:最常见的生物性暴露风险是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这些疾病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化学性暴露:医疗环境中使用的各种消毒剂、药物以及实验室化学品都可能成为化学性暴露的来源。
物理性暴露:包括针刺伤、辐射、噪音和暴力等。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为了有效防护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个人防护:根据工作需要,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
标准化操作: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风险。
环境控制: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定期进行消毒和监测。
培训教育: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提高其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护能力。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局部处理:对于针刺伤等局部暴露,应立即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污染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然后进行消毒。
报告与评估:及时向所在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暴露事件,进行风险评估。
预防性治疗:根据暴露的类型和风险程度,遵医嘱进行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如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等。
跟踪监测:定期进行血液检测和其他相关检查,监测暴露后的健康状况。
职业暴露的预防策略为了从源头上预防职业暴露,医院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框架,包括暴露预防、应急处理、跟踪监测等环节。
安全文化建设:在医院内部营造重视职业安全的文化氛围,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职业暴露事件。
技术创新:采用安全型医疗设备和技术,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心理健康支持: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帮助其应对职业暴露带来的心理压力。
通过上述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其职业安全和健康,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在某综合医院,一名护士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不慎被针头刺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概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是指在医疗卫生
工作中,接触到患者体液、血液及其他感染源后,可能造成自身感
染的卫生事件,其中最常见的是职业性暴露感染(occupational exposure infection,OEI)。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不仅危害职业者自
身健康,而且有可能向他人传播疾病,从而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主要风险因素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和其
他感染源。
其中,感染源包括但不限于:临床患者、病人家属、科研、实验室等项业务中的感染源等等。
三、防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方法
1、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医务人员应通过系统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并掌握职业暴
露发生的原因、表现及防范措施,提高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2、人员配备。
医疗机构应根据工作性质和风险分析,在人员配置上科学合理
安排,鼓励对医疗安全有经验和充分培训的工作人员参与有关工作,以确保业务操作和安全愈加有序。
3、规范操作程序。
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在医疗行业中,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各种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如感
染传染病、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问题,因此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风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风险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各种传染病,如结核病、流感、艾滋病等。
此外,他们还有可能接触到有害化学品、辐射等危险物质。
这些风险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
•戴口罩:在处理可能存在飞沫传播的疾病时,医务人员应该佩戴口罩,有效阻止呼吸道传播。
•戴手套:处理可能接触传染源的工作时,医务人员应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等污染源。
•佩戴护目镜:在处理可能飞溅血液等体液的过程中,应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不受污染物侵害。
•着防护服:需要接触高风险传染病患者时,应穿戴专业的防护服,全面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环境防护
•通风良好:医疗机构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风险。
•定期消毒: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设备、工作区域等进行消毒,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分类管理医废:严格按照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避免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结语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是医疗机构管
理者和从业者共同的责任。
通过遵守健康安全规定、科学合理地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1、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客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
医务人员对所有客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客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1.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1.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
1.4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采血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注意防针头针刺伤。
1.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放入利器盒内。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的针头裸露放置。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
2、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2.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2 如有伤中,应当在伤中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捏住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中的局部挤压。
2.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安尔碘进行消毒。
被暴露的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
2.4 建立锐器伤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锐器伤,立即报告各分院护理主任负责填写锐器伤报告单,并上报护理部备案。
2.5 被HBV阳性客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测,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月1月6月间隔)2.6 被HIV阳性客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立即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并于2h内前往卫生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评估和确定,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其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第13页
3、消毒、灭菌剂
惯用化学消毒剂危害
名称
甲醛、过氧乙酸 戊二醛
含氯消毒剂 环氧乙烷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毒 性反应
刺激呼吸道、眼睛; 皮肤、黏膜、呼吸道刺激 全身毒性反应; 损伤皮肤; 肝肾及造血系统损害
第14页
生物性职业危害
☻ 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指由病毒、细菌和寄 生虫等引发感染性疾病。 ☻ 包含各种经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等多 路径传输疾病。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第52页
标准预防办法
2 戴手套
针刺伤、锐利伤或破损皮肤接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第10页
化学性职业危害
是指医务人员在消毒、洗手、治疗、换药 等操作过程中接触各种消毒剂、清洁剂、药 品及有害物质等引发疾病。
职业暴露主要方式
呼吸道吸入 直接接触皮肤吸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第11页
化学性危害
1.细胞毒素药品
※ 抗肿瘤药品大多数是细胞毒剂,含有致突变、致 癌和致畸性。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第42页
职业暴露后追踪与监测
※ 暴露后HBV感染监测:六个月内每个月查 肝功、乙肝二对半。
※ 暴露后HCV感染监测:暴露后1、3、6、9 个月、1年定时追踪肝功、丙肝抗体(AntiHCV)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第43页
职业暴露后追踪与监测
※ 暴露后HIV感染监测:暴露后0、4、8、 12周及6个月和12月后检测HIV抗体,有条 件时可作HIV P24抗原和HIV RNA测定。并 监测所用药品不良反应,如血常规、肝肾 功效等.
例,,未发觉感染(0)。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立即检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1.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反映者(表面抗体(H如未接种疫苗者,或接种过疫苗者已知没有反应者(HBsAB<10mIU/ml或阴性),应采取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ug),一 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ug)。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概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1 背景
2
现状
3
医护职业暴露主要因素及常用防护 手段
4
临床常见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一、背景
背景
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DC)检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刺伤, 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截至目前,我国出现了很多感染性职业暴露,并有增多趋势。北京地 坛就曾先后收治过3名护士,她们都是在工作中不慎因针刺伤和皮肤无 保护措施,而暴露于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后发生艾滋病毒感染。
背景
又如:某医院在一次意外伤急诊抢救中,6名医护人员均因无保护措施 参加抢救,在抢救中均直接接触出血最多的一位重伤员(后经检测证 实是艾滋病人),致使6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半 年后有2名血液检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滋病病 毒职业暴露的悲剧。
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 染以来,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活动中血液暴露的危害一直受到关注。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
垃圾处理
2
露风险及防护措施的了解。
规范护理废物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
他人造成污染。
3
接种疫苗
接种适当的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 疫苗等。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
手套
戴合适的手套,保护自己免 受感染。
口罩
使用适当类型的口罩,过滤 微粒,防止呼吸道传播。
防护服
穿戴适合的防护服,覆盖身 体以避免暴露。
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 防护
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的概述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1 传染病暴露风险
与患者密切接触可导致 暴露,如流感、结核病 等。
2 化学品暴露风险
3 物理性因素暴露风险
处理药物或有害物质时, 可能暴露于有毒化学品。
可能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辐射、刀具 等物理性因素。
职业暴露的类型
直接暴露
与病患或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如血液、体液。
空气传播
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传播。
注射暴露
因意外针刺或经皮肤损伤,被传染病原体直 接注入体内。
手指被刺伤
针头或其他尖锐物品造成的手指皮肤损伤。
常见的职业暴露疾病
• 职业性肺结核 • 职业性乙肝和丙肝 • 职业性HIV感染 • 职业性癌症,如肺癌、肝癌
职业防护措施
1
教育与培训
提供必要的培训,加强对各种职业暴
1 保护医护人员安全
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确保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2 防止传染病传播
有效的职业防护可减少传染病在医疗环境中的传播。
3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因职业暴露引起的健康问题,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培训需求和建议
• 提供相关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课程 • 持续关注最新的防护措施和流行病学资讯 • 建立健康的工作文化和团队支持体系
常见暴露
• 针刺伤 • 液体溅射 • 无意接触传染源 • 毒性药物接触
危害
• 传播感染病原体 • 引发职业相关疾病 • 心理压力与焦虑
防护措施
•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 规范操作流程 • 维持良好的环境清洁 • 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应急处理
• 立即清洗受伤部位 • 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 接受针对性处理和监测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了解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类型、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 措施。
定义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医疗工作环境中,接触
类型
• 血液暴露:如针刺伤、血液溅射 • 黏膜暴露:如眼睛、口鼻的接触 • 皮肤暴露:如破损皮肤的接触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监测:对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报告:对监测到的医院感染情况来自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重要性:及时监测和报告医院感染情况,有助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 全
监测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如病历审查、流行病学调查等
目的:减少医护人员手部携带的细菌,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方法:采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定期对洗手设施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 用。
重要性: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对感染控制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传播,降低患者感 染的风险。
防护用品的使用
手套:使用后应立即丢弃,避免重复使用 隔离衣:应使用一次性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 护目镜: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物伤害 口罩: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污染物
减少暴露:采取 措施减少暴露时 间、距离和剂量, 例如使用防护服、 手套和面罩等
定期监测:对暴 露源进行定期监 测,确保防护措 施的有效性
培训和教育:加 强医护人员的培 训和教育,提高 他们对放射性物 质的认识和防护 意识
医护人员感染控制
手卫生规范
定义: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 致病菌的过程。
消毒伤口:用碘伏或酒精消 毒伤口及周围皮肤
包扎伤口:用无菌敷料包扎 伤口,注意不要回套针头
挤压出血:用流动水冲洗伤 口
报告上级:报告上级医生或 护士长,进行进一步处理
疏散人员
化学物质泄漏应对流程
向上级报告
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紧急救援及处理
放射性物质接触应急处理流程
立即脱离现场 脱去污染衣物 清洁暴露部位 观察病情变化 就医治疗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引言在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经常面临各种职业暴露风险,包括感染病毒、暴力伤害等。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有必要加强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本文将探讨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以及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各种疾病和患者,因此存在着职业暴露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暴露风险:1.感染病毒: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时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病毒,包括流感、乙肝、艾滋病等。
这些病毒可能通过空气传播、体液接触等途径传播给医护人员。
2.暴力伤害:部分患者可能因疾病导致精神异常,从而对医护人员进行暴力伤害。
医护人员需要面对这种暴力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辐射暴露:某些医疗工作可能会涉及到辐射源,例如放射科医生、核医学科医生等。
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中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
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阻隔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
2.感染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隔离病房、洗手消毒等。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增强安全意识: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增强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并学习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在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暴力管理措施: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暴力管理措施,包括安保人员的配置、视频监控等。
医护人员在遇到暴力事件时,需要及时报警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5.环境控制措施:对于涉及辐射的医疗工作,医疗机构需要进行辐射防护措施的评估和管理。
医护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遵守辐射安全操作规程。
结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
通过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1 2 3 4
背景
现状 医护职业暴露主要因素及常用防护 手段 临床常见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一、背景
背景
美国疾病预防中心(CDC)检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刺伤, 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经各种资料证实:实验室人员、医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监管有 关的工作人员、护工等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护士位居 首位。
二、现状
1.医护人员中约有:
2--4% 暴露于HBV 3--10%暴露于HCV 0.2--0.4暴露于HIV
2.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导致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HBV:6--30%
HCV:0.4--6% HIV:0.25--0.4%
职业暴露原因
(1)重视程度不够 (2)无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全 (3)有防护用品不用 (4)未按要求进行免疫接种
三、医护职业暴露主要因素及防护
1
生物因素
2
化学因素
3
பைடு நூலகம்
物理因素
4
心理因素
职业暴露的途径
擦伤
发生职业暴露后医护人员心理
医务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后,心理压力极大,有很大的心理危机感, 他们需要特别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以稳定情绪,疏导紧张和恐惧 的心理,获得心理支持和精神安慰。国内对医务人员发生特殊传染病 职业暴露后的心理护理研究报道甚少,临床缺乏理论和实践性指导, 因此开展特殊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心理护理研究,解除医务人员心理危 机,刻不容缓。
任何病人的血液、体液、组织都可能有传染性
HBV职业暴露后预防
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紧密相关
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立即检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1.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反映者(表面抗体(HBsAB)≥10mIU/ml者,可不做特殊处理)
针刺伤
割伤
人咬伤
喷溅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抽血 注射
外科手术 缝合
锐器处理
回套针帽
职业暴露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
1 2 3
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
液挤出,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用75%酒精或0.5%碘消毒伤口
一挤二洗三消毒
一句话
2.如未接种疫苗者,或接种过疫苗者已知没有反应者(HBsAB<10mIU/ml或阴性),应采取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ug),一 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各(20ug)。 3.正在疫苗中,还未产生抗体,应采取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400u/ml,并继续按原 计划完成疫苗注射。
331988476
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 染以来,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活动中血液暴露的危害一直受到关注。
背景
2002~2003年在全球报告的“非典”病例中,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居首 位,所占比例高达22.3%,并以青壮年医务人员(25-49岁)为主,约占 80%,无论是发病人数或死亡人数,都是医务人员感染职业暴露史上前 所未有的,并且相当一部分是高职称、高学历的医学精英遭受了“非 典”感染性职业暴露而发病的,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医院感染 学界认为这是医院感染史上的一场悲剧,这一血的教训足以引起医务 人员对感染性职业暴露的高度重视。
截至目前,我国出现了很多感染性职业暴露,并有增多趋势。北京地 坛就曾先后收治过3名护士,她们都是在工作中不慎因针刺伤和皮肤无 保护措施,而暴露于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后发生艾滋病毒感染。
背景
又如:某医院在一次意外伤急诊抢救中,6名医护人员均因无保护措施 参加抢救,在抢救中均直接接触出血最多的一位重伤员(后经检测证 实是艾滋病人),致使6名医务人员全部遭受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半 年后有2名血液检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造成一起医务人员艾滋病病 毒职业暴露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