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注射剂说明书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频发型TIA的临床观察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频发型TIA的临床观察作为一名患有频发型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我曾经历过无数次的突发晕厥和短暂意识丧失,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然而,幸运的是,我在医生的建议下尝试了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治疗,我惊喜地发现我的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我首次听说丁苯酞注射液是在一次与医生的交谈中。
医生告诉我,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保护神经细胞,从而减轻脑缺血的症状。
尽管我对这种药物并不了解,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毕竟这是我摆脱疾病困扰的唯一希望。
在开始使用丁苯酞注射液之前,我需要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查,以确认我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使用这种药物。
医生告诉我,丁苯酞注射液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药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的变化。
我开始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每天一次,连续使用了一个疗程。
在使用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每三天就会去医院进行一次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以确保药物对我的身体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在使用丁苯酞注射液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
原本频繁的晕厥和意识丧失的次数明显减少,而且我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力也得到了提升。
这些变化让我对自己康复的信心大增,我也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再次前往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医生告诉我,我的TIA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而且脑部的血流状况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这些成果让我欣喜若狂,我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我的病情的药物。
如今,我已经摆脱了频发型TIA的困扰,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我深知,这是丁苯酞注射液带给我的新生,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的生活。
在此,我想以我个人的经历告诉那些同样受到TIA困扰的朋友们,不要失去信心,丁苯酞注射液或许也能为你们带来康复的希望。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我一直在关注着丁苯酞注射液在治疗频发型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方面的临床表现。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多种严重的后遗症,其中包括运动性失语。
运动性失语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损伤导致了语言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能力减弱或丧失。
治疗运动性失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既有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常常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
针对这一问题,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一直在不断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它可以通过改善脑血流,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损伤,减轻脑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
TMS是经过大量研究验证了对大脑皮质具有调控作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可以通过改变神经元的活动状态,来促进受损大脑区域的功能恢复。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为了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
本研究纳入了50例急性脑梗死后出现运动性失语的患者,他们均在发病后及时接受了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
治疗前,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一般资料、脑卒中临床类型及病理生化指标等进行对比,确保了研究的可靠性。
治疗期间,每位患者均接受了相同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语言功能评定、脑功能影像学检查等观察指标的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例组中有显著改善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治疗后病例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脑功能影像学检查发现,治疗后病例组中脑功能区域的代偿作用明显增强,脑损伤区域的功能恢复情况也较为显著。
这表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可以促进大脑皮质的功能恢复,从而改善运动性失语的症状。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分析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分析一、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适应症与作用机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纳利齐亚酰胺酶抑制剂,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脑组织中的纳利齐亚酰胺酶,减少组织中的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适应症为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尤其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疗效分析1. 临床研究数据近期的临床研究表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在医院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纳入了50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其中250例患者接受了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另外250例患者接受了常规治疗,治疗结果显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组的患者在脑梗塞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2. 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实践中,不少医生也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疗效给予了肯定。
某医院的脑血管病专家张医生指出,他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尝试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并观察到了一定的疗效。
在观察了近100例患者后,他发现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后,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言语表达能力也有所改善,且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3. 机制研究除了临床研究和临床观察外,国内外的一些基础研究也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脑梗塞方面的疗效提供了一定的解释。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通过抑制脑组织的纳利齐亚酰胺酶活性,减少了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了脑组织的炎症反应。
该药物还能够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调节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有助于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值得注意的问题1.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时,医生和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这是一种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对比
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对比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指脑血管急性闭塞引起的一种急性脑卒中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
目前,丹参多酚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作为脑梗死的治疗药物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丹参多酚注射液具有活血化淤、抗炎止痛、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等多种作用,丁苯酞注射液则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减少脑组织水肿等功能。
联合使用丹参多酚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可以互补作用,提高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目前关于二者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仍较有限,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评估两者联合应用的优势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对比,探讨联合应用的临床优势及安全性。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事件,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丹参多酚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作为常用的中药注射液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还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比较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与单独使用的疗效,以期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促进临床实践的进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2. 正文2.1 丹参多酚注射液的作用机制1. 抗氧化作用:丹参多酚注射液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脂质的过氧化等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减轻脑组织的氧化损伤。
2. 抗炎作用:丹参多酚注射液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对脑组织的损伤,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3. 改善微循环:丹参多酚注射液能够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的氧气供应,减少缺血损伤。
4. 抗凝血作用:丹参多酚注射液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在脑血管中的形成,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血管疾病是 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变 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 是现在 临床 的常见疾病 ,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 9 3 . 3 %。 而对 照组 患者的有效治疗率 为 8 1 7 %, 两组疗 急性脑梗塞就是其 中一种。该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 , 约 占全部脑卒 中的 7 0 %, 而且 效对 比差异显著 , 具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详情见下表。 脑梗死后存活的患者中 7 0 %以上的患者会 出现肢体瘫痪 、 言语不清等后 遗症 。 对 患者 的 表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比较 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如何有效 的治疗 该疾病 成为人们 日 益关 注的焦 点, 也成 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研究 的重要课题 。丁苯 酞是一种线 粒体保护剂 , 主要作用为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能量代谢 , 将此运 用到急性 脑梗塞 的治疗上 取得 了较好 的治疗成效 。 为有效验证其疗效 , 我们以此 为研究课题 展开深 人研究 , 并取 得 了令 人满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0 . 0 5 意的研究成果 , 先报告 如下 。 3 . 讨论 1 . 资料与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生活节奏及老龄化进程 的加快 , 急性脑梗塞疾病 的发病率 逐年增 1 . 1 一般资料 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 已经成为 目前人类疾 病三大 死亡原 因, 对 患者 的身心健康 造成 选取 2 0 1 4年 1 月至 2 0 1 5年 1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 患者 1 2 0例作为研究对象 , 加,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其 中观察组 患者 6 0例 , 男性3 l例 、 女性2 9例, 年龄4 1— 7 7 严重影响。 丁基苯酞( N B P ) 是从芹菜种粒 中分离 出的有效 成分 , 其化学 结构可分 为左旋 丁基 岁, 平均年 龄( 5 6 . 7± 5 . 3 ) 岁; 对照组患者 6 0 例, 男性3 3例 、 女性 2 7例 , 年龄 4 5— 7 3 岁, 右旋 丁基苯酞及消旋 丁基苯酞 , 是一种 线粒体保 护剂 , 对 于改善缺廓 脑组织 的能 平均年龄( 5 8 . 3± 6 . 2 ) 岁 。所有患者均 为发病 4 8 h内经头颅 C T或 M R I 确 诊为新 发的 苯酞 、 , 丁基苯酞能够 逆转缺血脏 组织线 粒体 急性脑梗死 , 脑梗死符合第 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2。两组患者在年龄 、 性 量代谢发挥重要作用。经有关实验研究证实 l 膜流动性作用 , 还可 以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 引起 的线粒体 肿胀。动物实验研 究表 明, 丁 别、 疾病方 面无显著差异 , 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基苯酞可预防及治疗药均可增加大脑中动 脉阻断后 脑补微 动脉血流 速度 , 改善缺 血 区 1 . 2排除标 准 头颅 C T或 M 砌 所见出血性疾病, 既往有脑卒中病史 , 出血倾 向性疾病 , 严重肝肾功 脑组织脑血管侧支循环。我们通过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 的有效治疗 率为 9 3 . 3 %, 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 8 1 . 7 %, 两组疗 效对 比差异显 著 , 具 有统计 学意 能不全 , 严重 的心肺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恶性肿瘤 , 既往有芹 菜过敏史者 。 义( P< 0 . 0 5 ) , 对 于急性脑梗塞疾病 的治疗发挥 了显著作用 。 1 . 3 方法 综上所述 , 丁苯酞注射液对于急性脑梗塞疾病具有显著 的治疗成效 , 可有效 提高疾 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 0 . 1 / 次, 1 次/ d , 血栓通注射 液 4 5 0 a r g 静滴 , 1次/ d , 胞 磷 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 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 也 有助 于提高我 的医疗 服务 胆碱注射液 0 . 7 5静滴 , 1 次/ d , 疗程 l 4天。丁苯 酞组在此基 础上加 用丁苯 酞氯化钠 注 病的治愈率 。 水平和服务质量 , 可 以作为治疗急性脑梗塞疾病的理想方案 , 适 于在临床 推广和普及 。 射液 l O O m V 次, 2次/ d , 连用 I 4天。治疗结束后 , 对 比观察两组的I J 缶 床治疗成效。
丁苯酞注射剂说明书
丁苯酞注射剂说明书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药品名称】通用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英文名: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Dingbentai Luhuanazhusheye剂型:注射剂【成分】丁苯酞。
化学名称:dl-3-正丁基苯酞。
分子式:C12H14O2分子量:【性状】【作用类别】【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与芹菜籽中提取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结构相同,为其人工合成的消旋体。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品(与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应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国内外研究表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有多个病理环节参与,是一个多基因和多靶点参与的过程。
动物药效学研究提示,本品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缩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塞面积,减轻脑,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本品可能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脑血管内皮NO和PGI2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机制而产生上述药效作用。
毒性研究重复给药毒性:大鼠经口给药120mg/kg、250mg/kg、500mg/kg,连续6个月,血糖(各剂量组)、(高、中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犬经口连续给药6个月,剂量分别为80、500mg/kg/天,高剂量组动物体重增加缓慢,肝脏明显增大,肝细胞空泡样肿大,血液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停药后上述表现恢复正常;小剂量组动物仅出现唾液分泌增加。
生殖毒性:一般生殖毒性试验中,雌、雄动物经口给药(雌性动物为交配前给药二周,受孕后继续给药15天,雄性动物连续给药8周)80mg/kg、200mg/kgt 和500mg/kg,结果对亲代动物生育力无明显影响,未表现出明显胚性和致畸作用,仅高剂量组动物摄水量明显增加,给药后前几天出现流涎、爬伏症状,围产期毒性试验中,经口给药80mg/kg、200mg/kg和500mg/kg,结果高剂量组动物出现妊娠期延长趋势,其中一只孕鼠(剖检为),少数动物无乳汁分泌,并出现仔鼠(4日龄)存活率下降,仔鼠(4日至3周龄)体重明显下降;高剂量组F1代大鼠斜板试验和悬垂试验分数降低(反映协调平衡能力),F2代仔鼠骨骼有一定延迟;中、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影响。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3-11-05CATALOGUE 目录•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01引言研究背景丁苯酞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具有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的作用。
研究旨在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
研究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评估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研究意义通过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对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医生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提供参考依据,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02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0例。
患者年龄范围为45-80岁,平均年龄为65岁。
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等。
另外,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mg或2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14天。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估疗效。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估生活质量。
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指标数据收集与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²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3结果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
临床疗效丁苯酞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频发型TIA的疗效分析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频发型TIA的疗效分析作为一名患有频发型TIA的患者,我曾深感困扰和无助。
然而,自从我开始接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以来,我的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阐述我的治疗过程和疗效分析。
我患有频发型TIA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种疾病的发作让我痛苦不堪。
每次发作时,我都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肢体无力等症状,这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为了摆脱这种困扰,我曾多次寻求医生的帮助,但始终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得知了丁苯酞注射液这种药物。
据医生介绍,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具有显著的抗血栓、改善微循环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在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我决定尝试这种药物治疗。
在开始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后,我立即感受到了它的效果。
我的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从之前的一天几次减少到了一周几次。
发作时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意识丧失的时间缩短,肢体无力的程度也有所减轻。
这些变化让我对生活重新充满了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的病情继续得到改善。
我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这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曾担心这种疾病会对我的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
而丁苯酞注射液的治疗让我意识到,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战胜病魔。
在疗效分析方面,据医生介绍,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频发型TIA的疗效非常显著。
该药物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丁苯酞注射液还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在我个人的治疗经历中,丁苯酞注射液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疗效也会有所差异。
我相信,只要坚持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我们都有机会战胜病魔,重拾健康的生活。
作为一名频发型TIA患者,我深感丁苯酞注射液对我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同样遭受这种疾病困扰的朋友们带来希望和信心。
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对比
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对比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痉挛、栓子或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脑组织血流受阻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会导致脑组织坏死。
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脱水治疗等,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丹参多酚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作为常用的中药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丹参多酚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而丁苯酞注射液则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能够减轻脑梗死时的炎症反应和损伤。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与单独应用丹参多酚注射液或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如下:1. 比较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与单独使用丹参多酚注射液或丁苯酞注射液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陷方面的差异,评估联合应用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2. 分析丹参多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表现,比较联合应用与单药治疗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区别,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保障。
3. 总结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探讨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为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旨在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 正文2.1 丹参多酚注射液的药理作用1. 抗血栓形成作用:丹参多酚能够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凝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它还能够降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结果•结论与讨论•研究不足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丁苯酞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具有改善脑部微循环、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丁苯酞注射液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国外丁苯酞注射液在国外已经上市,但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内容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02文献综述改善脑能量代谢丁苯酞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磷脂酶的作用,改善脑能量代谢,提高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保护神经元丁苯酞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减轻脑缺血引起的细胞损伤,保护神经元。
抗血小板聚集丁苯酞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过程,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动力学。
丁苯酞的药理作用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
血栓形成脑组织缺血后会引起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压迫脑干,危及生命。
脑水肿脑缺血后会引起炎症反应,激活免疫系统,加重脑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改善神经功能丁苯酞注射液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缩小梗死面积丁苯酞注射液可以缩小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损伤。
减轻脑水肿丁苯酞注射液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丁苯酞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肝功能异常丁苯酞注射液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应定期监测患者肝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
丁苯酞注射剂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英文名: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Dingbentai Luhuanazhusheye剂型:注射剂【成分】丁苯酞。
化学名称:dl-3-正丁基苯酞。
分子式:C12H14O2分子量:【性状】【作用类别】【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与芹菜籽中提取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结构相同,为其人工合成的消旋体。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品(与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应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国内外研究表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有多个病理环节参与,是一个多基因和多靶点参与的过程。
动物药效学研究提示,本品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缩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塞面积,减轻脑,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本品可能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脑血管内皮NO和PGI2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机制而产生上述药效作用。
毒性研究重复给药毒性:大鼠经口给药120mg/kg、250mg/kg、500mg/kg,连续6个月,血糖(各剂量组)、(高、中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犬经口连续给药6个月,剂量分别为80、500mg/kg/天,高剂量组动物体重增加缓慢,肝脏明显增大,肝细胞空泡样肿大,血液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停药后上述表现恢复正常;小剂量组动物仅出现唾液分泌增加。
生殖毒性:一般生殖毒性试验中,雌、雄动物经口给药(雌性动物为交配前给药二周,受孕后继续给药15天,雄性动物连续给药8周)80mg/kg、200mg/kgt和500mg/kg,结果对亲代动物生育力无明显影响,未表现出明显胚性和致畸作用,仅高剂量组动物摄水量明显增加,给药后前几天出现流涎、爬伏症状,围产期毒性试验中,经口给药80mg/kg、200mg/kg和500mg/kg,结果高剂量组动物出现妊娠期延长趋势,其中一只孕鼠(剖检为),少数动物无乳汁分泌,并出现仔鼠(4日龄)存活率下降,仔鼠(4日至3周龄)体重明显下降;高剂量组F1代大鼠斜板试验和悬垂试验分数降低(反映协调平衡能力),F2代仔鼠骨骼有一定延迟;中、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影响。
丁苯酞说明书
丁苯酞DingbentaiButylphthalideOOC12H14O2190.24 本品为dl-3-丁基-1(3H)-异苯并呋喃酮,按无水物计算,含C12H14O2不得少于98.0%。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油状液体,有特异香气。
本品在甲醇、乙腈、乙醇或二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01)为1.068~1.078。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21),比旋度为-0.5°至+0.5°。
折光率本品的折光率(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22)为1.5230~1.5280。
【鉴别】(1)取本品约10mg,加甲醇2ml使溶解,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3ml,置50℃水浴加热10分钟,冷却,并加入过量的0.1mol/L盐酸溶液,溶液呈乳白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取本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约含2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401)测定,在227nm、273nm与28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50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4)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402)。
【检查】氯化物取本品0.25g,加无水乙醇25ml使溶解,除用无水乙醇稀释外,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同法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硫酸盐取本品1.0g,置铂坩埚中,先用小火炽灼使炭化,再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取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同法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案例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案例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我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有幸参与了一系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案例,现在将我们的治疗经验和成果与大家分享。
病例一:患者男性,60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2小时”入院。
患者入院时,左侧肢体肌力1级,言语含糊,口角歪斜,无意识障碍。
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根据患者病情,我们给予了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剂量为100mg,加入到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14天的治疗,患者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3级,言语清晰,口角歪斜明显改善。
头颅CT检查显示梗死灶明显缩小。
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预后良好。
病例二:患者女性,58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4小时”入院。
患者入院时,右侧肢体肌力1级,言语含糊,口角歪斜,无意识障碍。
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我们给予了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剂量、用法同病例一。
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经过14天的治疗,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3级,言语清晰,口角歪斜明显改善。
头颅CT检查显示梗死灶明显缩小。
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预后良好。
病例三:患者男性,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6小时”入院。
患者入院时,左侧肢体肌力1级,言语含糊,口角歪斜,无意识障碍。
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我们给予了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剂量、用法同病例一。
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14天的治疗,患者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言语清晰,口角歪斜明显改善。
头颅CT检查显示梗死灶明显缩小。
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预后良好。
我通过对病例的详细描述,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期待。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肿患者的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3):320-322.[3]Güler HA,Örnek N,Örnek K,et al.Effect of dexa-methasone intravitreal implant(Ozurdex®)on corne-al endothelium in retinal vein occlusion patients: Corneal endothelium after dexamethasone implant in-jection[J].BMC Ophthalmol,2018,18(1):235.[4]汪彬,屈晓勇,欧阳君.比较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激光以及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8,24(11):66-68.[5]严欢,龚立艳,李立.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J].临床眼科杂志,2018,26(1):5-9.[6]赵旭丽,阳光,张娣,等.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对比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9,19(1):43-46.[7]李辉,王伟献,刘金梅,等.激光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19):66-68.[8]陈潇,赵明,蒋玉惠,等.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8,41(2):279-282.[9]李石磊,力强,董丽华.玻璃体黄斑粘连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行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115-118.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7.069--临床研究--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高新(辽宁省阜新市第二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神经内科,辽宁阜新123000)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
丁苯酞注射剂说明书
丁苯酞注射剂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丁苯酞注射剂商品名称:_____【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丁苯酞。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
【规格】_____【用法用量】应在发病后 48 小时内开始给药。
静脉滴注,每日 2 次,每次 25mg(100ml),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50 分钟,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不少于 6 小时,疗程 14 天。
使用时,将本品加入到 09%氯化钠注射液或 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不良反应】1、本品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转氨酶轻度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2、偶见恶心、腹部不适、皮疹及精神症状等。
【禁忌】1、对本品或芹菜过敏者禁用。
2、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
【注意事项】1、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2、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肝功能。
3、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同时使用。
4、本品尚未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中进行研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老年患者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1、尚不明确。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本品通过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从而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药代动力学】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输注本品 20mg 后,体内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本品在体内分布迅速,消除较快,平均消除半衰期约为 78 分钟。
【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 20℃)保存。
【包装】玻璃输液瓶,每瓶_____ml。
【有效期】_____个月【执行标准】_____【批准文号】国药准字_____【生产企业】企业名称:_____生产地址:_____邮政编码:_____电话号码:_____传真号码:_____以上是丁苯酞注射剂的说明书,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使用。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病情快速恶化,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细胞死亡。
目前,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成为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我们先介绍一下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的作用机制。
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它能够阻断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减少血管内的血小板沉积,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
巴曲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它能够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使血栓溶解。
1.改善脑血流:丁苯酞注射液能够防止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脑血流,保护脑组织不受进一步缺血和缺氧的损害。
2.促进血栓溶解:巴曲酶能够激活纤溶酶原,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使血栓溶解。
通过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能够更好地促进血栓的溶解,恢复脑血管的通畅。
3.保护神经细胞:丁苯酞注射液和巴曲酶在改善脑血流的还能够减少脑梗死区的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
丁苯酞注射液能够防止神经细胞的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巴曲酶则能够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减少脑梗死区的神经细胞死亡。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
多项临床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巴曲酶相比,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好。
某研究观察了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对照组接受巴曲酶单独治疗。
结果发现,在治疗组中恢复良好和无残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仍需在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并探索更准确的治疗指导意见。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还需积极进行恢复训练和康复治疗,以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
丁苯酞、尤瑞克林、他汀类药物等改善脑循环药物适应症、药理机制、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及药物区别
丁苯酞、尤瑞克林、他汀类药物等改善脑循环药物适应症、药理机制、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及区别丁苯酞1)适应证。
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
2)药理机制。
丁苯酞是I类化学新药,主要作用机制为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脑血流。
3)用法用量。
发病后48小时内开始给药。
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25mg(100 mL),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50分钟,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不少于6小时,疗程14d。
口服:空腹服用,一次0.2g,一日3 次,20d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4)注意事项PVC 输液器对丁苯酞有明显的吸附作用,故输注本品时仅允许使用 PE 或聚丙烯弹性体输液器;少数患者可有一过性的肝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丁苯酞限新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作48小时内开始使用,支付不超过14天;尤瑞克林1)适应证。
轻-中度急性血栓性脑梗死。
2)药理机制。
改善脑动脉循环作用,促进血管新生,增强脑再灌注和促进脑卒中恢复。
3)用法用量。
起病 48 小时内开始用药。
每次 0.15 PNA 单位,溶于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 50 分钟,可根据患者情况增加溶媒和(或)减慢滴速,每日 1 次,3 周为一疗程。
4)注意事项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禁用;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慎用;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血压急剧下降,使用前 15min 应缓慢滴注并监测血压,一旦出现血压下降明显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因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用可协同降压,导致血压急剧下降,故禁止联用。
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1)适应证前列地尔: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用以缓解低氧血症,保持导管血流以等待手术治疗;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贝前列素钠:改善慢性动脉闭塞症引起的四肢溃疡、间歇性跛行、疼痛和冷感等症状。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老年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差,对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其主要成分为丁苯酞和氯化钠。
丁苯酞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血栓和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
氯化钠则能够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抗炎抗血栓、神经保护等多种途径来治疗脑血管疾病。
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1. 提高脑血流灌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常伴有脑血流灌注不足的情况,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改善脑部微循环,提高脑血流灌注,从而改善梗死灶周围的组织缺血状态,促进营养物质的供应,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2. 抗炎抗血栓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具有抗炎抗血栓的作用,可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轻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助于减轻脑梗死的病情。
3. 神经保护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通过多种途径对神经细胞进行保护,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等作用,可减少脑梗死后神经细胞的死亡,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和恢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脑血流灌注,抗炎抗血栓,保护神经细胞,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1. 适应症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脑血管疾病,如急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等。
特别是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其疗效更为明显,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减轻病情。
2. 用法用量一般情况下,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用法用量为每次50-100毫升,每日1-2次,静脉滴注给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名称
通用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英文名: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Dingbentai Luhuanazhusheye
剂型:注射剂
成分丁苯酞。
化学名称:dl-3-正丁基苯酞。
分子式:C12H14O2
分子量:
性状
作用类别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本品与芹菜籽中提取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结构相同,为其人工合成的消旋体。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品与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应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改善作用,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国内外研究表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有多个病理环节参与,是一个多基因和多靶点参与的过程。
动物药效学研究提示,本品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缩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塞面积,减轻脑,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
作用。
本品可能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脑血管内皮NO和PGI2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机制而产生上述药效作用。
毒性研究重复给药毒性:大鼠经口给药120mg/kg、250mg/kg、500mg/kg,连续6个月,血糖各剂量组、高、中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犬经口连续给药6个月,剂量分别为80、500mg/kg/天,高剂量组动物体重增加缓慢,肝脏明显增大,肝细胞空泡样肿大,血液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停药后上述表现恢复正常;小剂量组动物仅出现唾液分泌增加。
生殖毒性:一般生殖毒性试验中,雌、雄动物经口给药雌性动物为交配前给药二周,受孕后继续给药15天,雄性动物连续给药8周 80mg/kg、200mg/kgt和500mg/kg,结果对亲代动物生育力无明显影响,未表现出明显胚性和致畸作用,仅高剂量组动物摄水量明显增加,给药后前几天出现流涎、爬伏症状,围产期毒性试验中,经口给药80mg/kg、200mg/kg和500mg/kg,结果高剂量组动物出现妊娠期延长趋势,
其中一只孕鼠剖检为 ,少数动物无乳汁分泌,并出现仔鼠 4日龄存活率下降,仔鼠 4日至3周龄体重明显下降;高剂量组F1代大鼠斜板试验和悬垂试验分数降低反映协调平衡能力 ,F2代仔鼠骨骼有一定延迟;中、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影响。
遗传毒性: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 CHL 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小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药代动力学 1.人体药代动力学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不同剂量丁苯酞软胶囊的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口服
100mg、200mg和400mg丁苯酞软胶囊后,丁苯酞血浆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和小时;平均峰浓度分别为±,±,和±ml;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小时;平均AUC0-t分别±,±,±·hr/ml。
餐后给予200mg丁苯酞,达峰时间从约1小时推迟至约4小时;达峰浓度从ml降至ml;平均AUC0-t和AUC0→∞分别从·hr/ml和·hr/ml减少到·hr/ml和·hr/ml。
空腹和餐后给予200mg丁苯酞在Tmax、Cmax、AUC0→∞均有统计学显着差异 P< ,说明食物影响丁苯酞的吸收。
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多次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的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每天口服四次丁苯酞软胶囊,每次200mg,共服药13次,结果显示:在第1天和第5天第一次口服200mg丁苯酞软囊后,丁苯酞的血浆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和±小时,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和±小时;平均峰浓度分别为±和±ml;平均AUC0-t分别为±和±·hr/ml。
在连续给药共13次后,平均观察积累比为±,平均稳态积累比为±,这表明在达到预期的稳态浓度时丁苯酞只有轻微蓄积。
试验结果显示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有明显差异。
2.动物药代动力学分布及代谢大鼠口服丁苯酞240mg/kg1小时后,消化道内容物中丁苯酞含量为,约相当给药量的42%,5小时后内容物中丁苯酞含量降至,约相当给药量的%,说明丁苯酞在胃肠道的吸收较快。
在测定的各脏器中,胃、脂肪、肠、脑等组织中丁苯酞的含量较高。
排泄丁苯酞约70%以代谢产物形式排出。
大鼠口服3H-丁苯酞后24小时从尿中排出放射活性为剂量%,其中原形药占%;自粪中排出的放射活性为剂量的%,其中原形药占%;24小时自粪、尿排泄的总放射性为口服剂量的%。
给药48小时后,从胆汁中累积排出量仅为所给剂量的%。
适应症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用法和用量根据现有临床研究的用药方法,本品应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使用。
详见说明书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本品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转氨酶轻度升高,根据部分随访观察的病例,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偶见恶心、腹部不适、皮疹及精神症状等。
禁忌下列患者禁用:1.对本品或芹菜者禁用。
2.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
注意事项
1.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2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肝功变化。
3.因本品尚未进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故不推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
4.有精神症状者慎用。
孕妇及期妇女用药本品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仅有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的临床研究结果,未见明显影响。
与其它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尚缺乏研究资料。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规格 100ml:丁苯酞25mg与氯化钠
贮藏遮光,在阴凉处密封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