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阳光下的影子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在阳光下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阳光下影子》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阳光下影子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知识,它的形成与太阳有着直接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讨论观察记录方法,进行观测记录影子长度、绘制影子长度变化方格图、整理分析方格图、交流影子的共同特点,从而意识到研究关于太阳的秘密原来并不复杂。
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归纳、交流影子的共同特点。
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本节课分为三部分内容进行。
1、观察影子: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测量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感知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2、整理我们的观测记录:引导学生对观测记录进一步加以整理,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断出影子的特点。
3、阳光下影子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观察事实和观测数据中归纳出有关影子的特征。
学生情况分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学生们在阳光下活动时,一定注意到了自己的影子,一定也做过“踩影子”的游戏。
一般情况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不再做这种游戏了,因为他们知道应该站在什么地方,才能不被同伴踩到影子;知道什么时间地上有影子,闭上眼睛也知道影子在什么位置。
也就是说,“观察影子”以及“阳光下影子的特点”学生们已经有所了解。
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引领学生重新经历更具结构的探究活动,拓展自己对光与影的认识。
但由于学生要到室外观察影子,所以要做好安全教育。
三、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方面:能观察和测量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会进行简单的记录过程;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在课外继续进行太阳与太阳光及物体影子的研究活动。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在活动过程中能细致观察、科学测量、认真记录,能科学地进行思考、实验和交流,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能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本节要点:
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是直线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 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
复习
1、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2、光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 3、光从太阳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 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
想一想: 为什么我们对着镜子使用电视的 遥控器,还是能够打开电视呢?
最长。
• A、春季和秋季 • B、夏季 • C、冬季
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C )。
A、长——短 B、短——长 C、长——短——长
• 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方向是( B )。
• A、西—南—东 • B、西—北—东 • C、东—北—西
画出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画出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A、放大
B、缩小 C、不变
光的反射 画一画 2、在黑屋子里,为什么台灯亮后,就能看见书 上的字了?请画出灯光的传播路线图。
光的反射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或物品运用了光的反射原 理?请列举3个实例。
探照灯、照镜子、反光镜
光的反射
本节要点: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 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线
1、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 本来向下的光线结合在一起。
2、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白色的墙壁有利于反射。
1、眼睛瞳孔的变化? 光线强烈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
2、课后用一面镜子对着自己的眼睛,把头从黑暗处移到光 明处,观察瞳孔的变化?
光的反射 判断
1、阳光照射在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路线。( √ ) 2、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实物的大小相同,但左右相反。( √ ) 3、汽车的反光镜不是平面镜,它没有用光的反射原理。(× ) 4、把房间里的墙涂成白色,会使房间更明亮。(√ ) 5、利用镜子,我们可以把阳光反射到教室的黑板上。(√ )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二2阳光下的影子
(6)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B )最短。
A.早晨 B.正午 C. 傍晚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练习——画出树的影子古代的人们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4)既刚下,将一根10厘米的铅笔笔直立在地上,
测得其影子的长度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的
长度为2米。旗杆的实际长度大约为( C )米。
A. 2
B. 2.5 C. 4
(5)古代,人们用日影观测仪(也称日晷)来计
时,其原理是( A )。
A. 物体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东—偏南—西 影子:西—偏北—东
影子长短: 清晨长 中午短 黄昏长
实验: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26面) 2.课堂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3.描下铅笔的影子,量出影子的长度。 4.课后继每隔一小时观察、记录一次。
作图: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柱状图
作图: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柱状图
课堂练习——选择题 (1)同一时间和地点,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 B )。
A.形状相同 B. 方向相同 C.长短相同 (2)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C )。
A.位置保持不变 B.方向保持不变 C. 长短发生变化 (3)阳光下,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5米。过了一会儿, 旗杆的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C )。 A.早上 B.上午 C. 下午
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情况的记录
观察时间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太阳位置和方向 东偏南 东偏南 东偏南 正头上
头顶斜上方 偏西
西偏北 西偏北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2阳光下的影子 |教科版 (共47张PPT)
生活中我们利用太阳下的影子做什么
日 晷(ɡuǐ)
日晷又称“日规”, 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 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 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 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 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 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 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 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 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 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 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 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 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验 证我们的猜想呢?
• 模拟实验 • 任务: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变
化
选择同一时间测量不同长度铅笔的影子, 看有什么变化。
选择不同时间测量同一长度铅笔的影子, 看有什么变化。
测量影子长度的记录
A
竿 长
影
B
长
太阳、物体、影子的关系
影子和物体的差距
实验探究
1、各个小组选择实验材料,准
阳光下的影子
早上
阳光下的影子
中午
阳光下的影子
下午
阳光下的影子
太阳:东—偏南—西 影子:西—偏北—东
结论1:
影子长短变化:清晨 长 ,逐渐变 短 , 中午 最短 ,然后变 长 ,到太阳偏西快 落山时 最长 。
结论2:
•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 西 方; • 中午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在 北 方; • 下午太阳由南往西运动,影子由 北 往 东 运动; • 夕阳西下,影子指向 东 方。
来自太阳的光以每秒约30 万千米的速度传播,没有任何 东西比光线传播得更快了。光 能让我们看到周围的东西,太 阳是光的主要来源。
想一想:
第2课 《阳光下的影子》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第2课。
阳光和影子是同学们进入光学世界的第二课,是为以后研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问题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和“整理我们的记录”两部分从而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规律。
整个教材引导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约11-12岁。
阳光和影子的变化,学生们太熟悉不过了,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可越是习以为常的变化往往会令同学们忽视。
前面他们已经学习了光和影,所以对于阳光和影子有了些专业的认识。
本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知道阳光与影子的关系,发现阳光照射下影子变化的规律,知道可以通过影子的变化从而推断太阳的变化。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中学,更应培养他们学习光学的兴趣,并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如绘制表格和柱状图,还可以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二)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教学重点】识别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和阳光的变化。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优质课教案与教学反思教材分析背景和目标本课活动和前面一课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样是研究光和影子的关系,不过这一课的观察活动要求在阳光下进行。
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觉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
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继续,同时还为学生今后学习“时间〞“宇宙〞等单元的内容打下肯定的根底。
教科书内容分两局部。
第—局部: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第二局部:整理我们的记录。
科学概念●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X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X时,影子最长。
●人们很早就了解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学情分析1、对于农村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科学课,还是一个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大局部的科学老师为了简便,都是照本宣科,甚至连科学课都被主科的都要来上他的课,更不要说让学生自己动手来主动探究了。
2.对于影子,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要他们说出影子的科学性的知识,学生不了解从何说起,更别说形成理论性的知识点,而且由于农村学校的师资不够,学生的科学实验动手能力可以说是比拟差的,所以本节课不仅要指导学生参照课本设计要做的实验,更主要的是通过这次比拟简单的实验来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3、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数据的整理,将是这节课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突破口。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和影子的变化——方向变化和长短变化。
2、使学生会做实验的设计。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做说明影子变化的实验。
4、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现象是有肯定条件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认识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
2、难点:分析影子变化的规律。
教学环节教学反思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神奇。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2.2、阳光下的影子》PPT课件(1)[精选](共3张PPT)
更 跟 长短 的变更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在一一天致 中,时正刻深,夜任影何子直最破短的,物迟体早的影影子子偏都向比较全长然。上 一样的。
都比较长。
,任何直破 的物体的影子偏向 全然 上 一样 交在换一致不时雅刻看,,任探何究直破特的点物体的影子偏向 全然 上 一样的。
一 在天一中致,时正刻深,夜任影何子直最破短的,物迟体早的影影子子偏都向比较全长然。上 一样的。
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偏向 的变 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
交换 不雅 看 ,探究 特点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更 跟 影子的的特 点 跟 法那么 ? 阳一光天下 中任太何阳不位透置明的的变物更体跟都影有子影的子关,联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偏向 的变更 跟 长短 的变更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更 跟 影子的关联 ? 在 交一换致不时雅刻 看,,任探何究直破特的点物体的影子偏向 全然 上 一样的。
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一致 时刻 阳深光夜下,物影体子的指影向子正在北一;天中有偏向 的变更 跟 长短 的变更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阳交光换下不任雅何不看透,明探的究物体特都点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 在交一换致不时雅刻 看,,任探何究直破特的点物体的影子偏向 全然 上 一样的。
阳在光一下 致任时何刻不,透任明何的直物破体都的有物影体子的,影影子子偏都向在全物然体上背着一太样阳的的。一面; 阳在光一下 致任时何刻不,透任明何的直物破体都的有物影体子的,影影子子偏都向在全物然体上背着一太样阳的的。一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阳光下的影子》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影子的形成与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
教材还介绍了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影、摄影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自己简单的理解和解释。
但是,对于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通过思考、讨论,得出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让学生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设。
2.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4.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影子现象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阳光、物体(如树叶、玩具等)、投影仪、白板等。
2.学具:每组准备一个物体,用于实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阳光和物体,现场演示影子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影子的长度和什么有关?”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现象。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发现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改变物体的位置和阳光的角度,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总结影子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020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光》
2020秋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光第二单元:光第一课: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4.物体影子的方向会随着光源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5.物体影子的长短会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
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光源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越长。
6.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7.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同一时间,在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的方向相同。
4.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gui)。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第四课:光的反射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如: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水艇的潜望镜、照明灯上的灯罩等。
第五课:光与热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3.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第六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1.太阳是一个巨大火球,外度温度约有6000摄氏度。
2.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4.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就越强。
5.阳光照射的角度与物体的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直射)比倾斜(斜射)吸热快。
第七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节能装置。
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3.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前要考虑:构造、材料、运用的原理、如何方便实用等。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简介
《光》—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 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及 简单原理
分小组设计、制作太 阳能热水器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 白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 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 原理。 教师要深入浅出、简 明扼要地进行讲解。
《光》—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基本结构:由太阳能集热器、绝热贮 水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组成。 工作过程: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 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通过控制系统进出冷热水。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指光源可分 为两大类,一类叫做热光源,发光又发热,如白炽灯、 点燃的蜡烛、酒精灯等等。而有的光源是冷光源发光 不发热,比如说萤火虫、水银灯、日光灯等。至于为 什么有的光源是热光源,有的光源是冷光源,这是由 于它们的发光原理不同。热光源是高温物体将热能转 变为光能,而冷光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电能、化学 能等)转变为光能。 “光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应该说 对于同一种热光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解释:影子为什么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光》—4、光的反射
认识光的反射 2 1
科学
按要求把目 标照亮; 画出光的路 线图;
解释光是怎 样把目标照 亮的;
归纳、理解: 光碰到镜面 会改变传播 方向。
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改变了 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 传播的。
《光和影》--目的认识光的传播特 点:
1、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与光源的方向和位 置高低(照射的角度)有关系。 2、影子的大小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3、影子的形状和物体被照射侧面的形状 有关系。
1
2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五年级上册光2《阳光下的影子》
2.《阳光下的影子》【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3.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傍晚时,影子最长。
二、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根据一天中影子的长度,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
三、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实验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如实地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数据进行推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难点: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观察和记录;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
【教学准备】长4cm的小木棒,超轻粘土,A4纸,铅笔、指南针,地平式日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步讨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预设10分钟)提问: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怎样变化?物体的影子也在变化吗?说说我们的推测及理由。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开展教学。
学生初步说出太阳的位置变化和物体影子的位置变化,并画一画。
二、实验观察(预设30分钟)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察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出示实验材料,提问:你认识这些材料吗?简单的了解实验的材料:长4cm的小木棒,超轻粘土,A4纸,铅笔、指南针,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注意:选择的小木棒不宜太长)提问:你能用这些材料来研究阳光下小木棍影子的变化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讲解实验装置的组装方法,并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在A4纸上做好标记,并用重物固定。
实验装置图示及说明:(1)超轻粘土用来将小木棒固定在A4纸上,方便学生测量影子。
(2)选用4cm长的小木棒是为了防止影子太长而无法在A4纸上记录完整。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阳光下的影子
从清晨到黄昏,太阳 在空中的位置不断变 化,阳光下的影子也 会发生变化吗?
我认为应该随着太阳的 位置变化而变化。
观察阳光下物 体影子的变化
用橡皮泥把 10 厘米长 的小棒固定在一块平滑的 包上白纸的木板上 ,做成 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1.把日影观测仪放在一天都能照到太阳的 地方; 2.观测中先看看太阳的方向,再观察影子 的方向; 3.定时在白纸上描出影子; 4.把结果及时记录到观察表中。
课堂上每10分钟观察 记录一次,课后每一 小时观察记录一次。
整理我们的记录
测量影子长度的记录
影 长
时间
用柱形图表示有助于我 们发现其中的规律。
铅笔影子的变化影 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 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
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 位置的高低来变化。早上太阳在东偏北, 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 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 至于影子的长短,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 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 最短。
我们发现太阳升起 的方向并不是正东,太 阳落下去的方向也不是 正西。
只有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日,太阳才是从 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在其他时间都有规 律地偏移。在夏季,日出在东偏北的方向,日落在 西偏北的方向;在冬季,日出在东偏南的方向,日 落在西偏南的方向。因为我国处于北半球,正午太 阳的方向都是在南方。
太阳与影子的视频
播放 暂停 快进
后退 结束
古代人利用日晷来 计时,你能说说其 中的道理吗?
因为影子每天的变化是 有规律的,根据这个规 律就可以掌握时间。
五年级科学上册 2.2《阳光下的影子》课件(5)教科小学五年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3、阳光(yángguāng)下旗杆影子长5米,一会儿旗 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C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12/8/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4、阳光下一根10厘米的铅笔直立在地上, 其影子(yǐng zi)长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 长为2米。旗杆实际高度约为( )米。
• A、2米 • B、1米 C
A、长——短
B、短——长
短 C、长 ——长 12/8/2021
——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 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wùtǐ)影子的变化方向
是( )。
• A、西—南—东 B
• B、西—北—东
• C、东—北—西
12/8/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阳光(yángguāng)下的影子 画出影子(yǐng zi)
No 一根10厘米的铅笔直立在地上,其影子长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长为2米。旗杆实际高度
约为( )米。6、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最短。7、在中午12时,阳光下物体 的影子( )最长。B、短——长。C、东—北—西。日晷
Image
12/8/2021
第二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12/8/2021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结论(jiélùn)2:
•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yǐng zi)在西 方;
• 中午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在 北方;
• 下午太阳由南往西运动,影子由 往北 • 东 运动; • 夕阳西下,影子指向 东 方。
12/8/2021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阳光(yángguāng)下的影子
影子( B )。 A、形状相同
、方向 相同 B
【精选】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2、阳光下的影子》教案.doc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1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二、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三、整理我们的记录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四、日影观测仪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五、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六、板书设计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认为应该随着太阳的 位置变化而变化。
观察阳光下物 体影子的变化
用橡皮泥把 10 厘米长 的小棒固定在一块平滑的 包上白纸的木板上 ,做成 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1.把日影观测仪放在一天都能照到太阳的 地方; 2.观测中先看看太阳的方向,再观察影子 的方向; 3.定时在白纸上描出影子; 4.把结果及时记录到观察表中。
我们发现太阳升起 的方向并不是正东,太 阳落下去的方向也不是 正西。
只有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日,太阳才是从 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在其他时间都有规 律地偏移。在夏季,日出在东偏北的方向,日落在 西偏北的方向;在冬季,日出在东偏南的方向,日 落在西偏南的方向。因为我国处于北半球,正午太 阳的方向都是在南方。
太阳与影子的视频
播放 暂停 快进
后退 结束
古代人利用日晷来 计时,你能说说其 中的道理吗?
因为影子每天的变化是 有规律的,根据这个规 律就可以掌握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今天,我们知道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 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 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 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 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课堂上每10分钟观察 记录一次,课后每一 小时观察记录一次。
整理我们的记录
测量影子长度的记录
影 长
时间
用柱形图表示有助于我 们发现其中的规律。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一天中阳光下的影 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 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
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 位置的高低来变化。早上太阳在东偏北, 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 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 至于影子的长短,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 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 最短。
坚持观察一段时间,我 们对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还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