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安全科技概论_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航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航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6dffa4ca8956bec0975e330.png)
高职《航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文章对《航空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航空概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0引言航空概论是飞机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空中乘务、民航运输、空中交通管理等高职航空类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是各专业课程的前导课。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对于深入学习航空专业课程的兴趣;二是让学生对飞机的结构和特点,以及民航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因此,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相关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力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推进技术及制造工艺等技术的综合体现[1]。
相应的,作为综合讲授航空基础知识的一门课程,航空概论也具有知识覆盖面宽的特点,课程内容涉及航空发展史、大气环境、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机械系统、电子电气系统、空中交通管理、机场、航空运输、航空安全等多领域的知识,不同领域之间相互交叉、融合,信息量大,且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仍不分侧重点的采用机械而呆板的讲授式教学,显然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1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根据就业方向的不同,航空专业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航空运输类,包括民航运输、空中乘务、空中交通管理等专业,此类专业的学生对于机场、航空运输、空中交通管理等知识要求深入理解和掌握,而飞机结构、飞机系统、航空发动机等知识只要求简单了解即可;另一类属于航空维修类,包括飞机制造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等专业,此类专业的学生对于飞机结构、系统、航空发动机等知识要求深入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机场、航空运输、空中交通管理知识则只要求简单了解即可。
中药制药毕业论文题目(829个)
![中药制药毕业论文题目(829个)](https://img.taocdn.com/s3/m/3c3a3d5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8.png)
中药制药毕业论⽂题⽬(829个)毕业论⽂(设计)题⽬学院学院专业学⽣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〇⼀五毕业年三⽉毕业⼆⼗⽇中药制药毕业论⽂题⽬⼀、论⽂说明本团队长期从事论⽂写作与论⽂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300起,具体信息联系⼆、论⽂参考题⽬从“就业能⼒”的视⾓浅谈中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改⾰中药制药分离技术课程的建⽴与实践⾼职院校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才培养⽅案探析中药制药中微波技术的应⽤基于⼯作过程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核⼼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药制药实训仿真系统软件开发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的开发研究《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探讨中药制药⽣产调度系统研究及其应⽤免疫遗传算法在中药制药车间调度的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质控中的应⽤基于⼯作过程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核⼼课程的特⾊与创新研究中药制药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喷雾⼲燥技术在中药制药中使⽤研究进展中药制药的应⽤进展⾼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的分析和探讨先进技术在中药制药⾏业分析中的应⽤浅谈中药制药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在线质量分析中的应⽤研究浅析中药制药中微波技术的应⽤浅谈中药制药的瓶颈及创新⽅法集散控制系统在中药制药提取⼯段中的应⽤⾯向区域经济中药制药类⼈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在中药制药中微波技术的运⽤⾼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的分析和探讨中药制药保持药材原药效的探讨中药制药过程控制及集成化⽣产若⼲关键问题研究浅析中药制药技术与研究⾼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的分析和探讨⾼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的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在线质量分析中的应⽤研究以膜分离技术构建中药制药⼯艺技术创新能⼒平台中药制药⼯程学的内涵与外延初探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应⽤概况中药制药专业中试实践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式的应⽤中药制药过程的职业危害与控制措施喷雾⼲燥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讨论浅议中药制药专业新⽣的⼊学教育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新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应⽤的分析和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药制药⽅向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专业“中药制药”实践教学体系探讨喷雾⼲燥器在中药制药中的应⽤复合⽣物法在中药制药废⽔处理过程中的应⽤中药制药⼯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的研究⾼等应⽤型中药制药技术⼈才培养模式改⾰初探⾃动控制技术在中药制药⽣产过程中的应⽤中药制药⾏业清洁⽣产审核⽅法研究中药制药浓缩系统热经济性分析及优化建设中药制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与思考中药制药过程数据集成、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研究中药制药装备技术升级的政策、现状与途径分析中药制药技术与制药设备课程整合研究基于计量学的我国中药制药专利合作研究把握时代脉搏,促进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学科发展——黄耀洲教授谈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发展⾼职院校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应⽤型⼈才培养模式探究固体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研究进展⾼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药制药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药制药技术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新开课中药制药设备的教学⼼得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论我院中药制药专业⼈才培养模式的概况及特⾊中药制药过程中的GMP管理体系建设⾼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与实践《中药制药英语》项⽬教学初探中药制药⼯程专业建设特⾊与发展思路我国中药制药⼯业中亟需推⼴的⾼新技术⾼职《中药制剂技术》和《中药制药设备》课程整合初探论中药制药⼯程科技创新⽅略及其⼯业转化加强对中药制药⼯程专业⼈才⼯程综合技能的培养中职中药制药专业《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探讨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提取中的应⽤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的研究与建设中药制药⼯程教学应注意的基本概念中药制药⼯程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法改⾰浅析如何提⾼中药制药专业对⼝就业率药品电⼦监管码在中药制药企业中的应⽤浅谈宁夏⾼职院校开设中药制药专业的必要性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调研分析与思考喷雾⼲燥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中药制药⼯程科技的创新策略分析及其在⼯业上的转化《中药制药⼯程学》课堂教学探讨中药制药⼯程理论研究与实践基于⼯作过程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研究中药制药⼯艺及设备使⽤分析⾼职中药制药专业职业分析与⼈才培养⽅案的制定五年制⾼职中药专业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药炮制技术实践考核的改⾰与探索⼴东省中药制药技能型⼈才需求调查及培养中职中药制药专业教学改⾰的思考⾼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学⽣技能的培养分析中药制药⼯业战略转型升级的重⼤技术及关键问题与对策⾼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与研究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与创新SSL-PBL教学法在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训的应⽤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才培养的分析与对策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探讨中药制药价值⼯程的构建与实践中药制药专业⼈才培养和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讨中药制药⼯业对膜科学技术的重⼤需求与关键问题中药制药企业ERP系统的设计及应⽤“理实⼀体化”教学在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核⼼课程的应⽤研究⾼等职业院校特⾊专业建设研究——以中药制药技术省级特⾊专业建设为例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研究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学⽣综合职业能⼒培养模式探讨基于ERP的中药制药企业信息化应⽤试论我国中⼩型中药制药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基于DEA模型评估企业创新效率——以中药制药⾏业上市企业为例中药制药企业产品组合管理中药制药仿真实训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研究浅议中药制药专业⽣产实习的规范化管理开发智能型操作训练系统培养中药制药实⽤型⼈才中药制药企业MES系统建设的研究技能竞赛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的意义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标⾰新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才培养⽅案中辐院中药制药产业化思路刍议中药制药⼯业的现状及发展⽅向⾼职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化学的项⽬教学法研究中药葛根制药过程中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职中药制药综合技术课程改⾰和探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才培养模式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学⽣就业岗位分析调研报告中药制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及运⾏模式探讨关于推进中药制药专业“3+1”教学模式深⼊发展的探讨中药制药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反思中药制药企业实施GMP管理要点试论新技术应⽤于中药制药⼯业的条件谈谈中药制药企业抓好安全管理的经验和体会甲壳素及其衍⽣物在中药制药中的应⽤和前景中药制药⾏业清洁⽣产审核的技术应⽤与研究加强⾼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探析⼯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职业分析与⼈才培养⽅案制订的建议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职衔接三⼆分段⼈才培养的实施探讨中药制药与设备理实⼀体教学模式探究校企合作优化和完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学结合⼈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医临床诊疗设备及中药制药设备规范化研究的建议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教学⼤纲的思考⾼职⾼专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药学》教学改⾰的探讨项⽬教学法在⾼职中药制药专业教学中的应⽤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业中的应⽤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学结合⼈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选—⾃主—⾃助”互动教学法在中药制药学实验中的应⽤以素质和能⼒为本位构建⾼职中药制药专业课程体系《中药制药学》课程群实践教学模式改⾰研究论加速建⽴现代化中药制造⼯业的若⼲制药⼯程技术问题从“就业能⼒”的视⾓浅谈中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改⾰中药制药分离技术课程的建⽴与实践⾼职院校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才培养⽅案探析中药制药中微波技术的应⽤基于⼯作过程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核⼼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药制药实训仿真系统软件开发研究基于“CDIO”理念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课程的开发研究《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改⾰探讨中药制药⽣产调度系统研究及其应⽤免疫遗传算法在中药制药车间调度的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制药过程质控中的应⽤基于⼯作过程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核⼼课程的特⾊与创新研究中药制药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研究喷雾⼲燥技术在中药制药中使⽤研究进展中药制药的应⽤进展“基于膜过程的中药制药分离⼯程理论、技术与应⽤”项⽬通过成果鉴定膜分离在中药制药中的应⽤进展⼯作过程系统化构建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模式初探现代中药制药⽣产中的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国家中药制药⼯程技术研究中⼼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中药制药⼯业中⼤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的应⽤中药制药⼯业中⼤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的应⽤研究喷雾⼲燥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中药制药过程中单效浓缩的节能探索中药制药专业开设《中药材概论》课程的探讨中药制药过程中流体流动的基本物理概念⾮物质⽂化遗产⾓度审视中药制药⼈才培养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中药制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分析甲壳素及其衍⽣物在中药制药中的应⽤和前景基于⼯作过程的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改⾰研究——以中药制药技术省级特⾊专业核⼼课程建设为例发展中药制药企业的规模经济基于知识的中药制药企业MES⽣物制药⼯艺学和中药制药⼯艺学融合教学初探⾼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药剂学》教学改⾰的实践现代中药制药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研究浅谈中药制药企业蒸汽的综合利⽤中药制药⾏业的“常青树”上海中药制药⼀⼚⾏政体制改⾰迈⼤步中药制剂⽣产过程全程优化⽅法学研究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药制药⼯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法探讨中药制药专业英语教学浅谈“⼯学结合”中药制药技术⼈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索中药制药专业课程体系改⾰的初步设想中药制药专业项⽬教学实施建议与案例中药制药原理与设备教学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浅议中药制药企业新的经济发展点中药制药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探讨壳聚糖及其衍⽣物在中药制药⼯业中的应⽤光合细菌与中药制药结合(康强胶囊)的应⽤研究中药质量及制药过程⼀致性评价⽅法研究《中药制药⼯程学》绪论课教学的⼀点教学体会中药制药⼯业中的新技术及应⽤⼯科⾼校制药⼯程专业中药制药⼯艺学课程教学改⾰探索中药制药学的内涵与外延研讨以药制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现状及对策上海中药制药⼀⼚积极推⾏经济责任制膜分离技术在现代中药制药⾏业中的应⽤中药制药专业《中药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探析中药制药⼯程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法的探索离⼦交换纤维在⽣物制药及中药提纯⽅⾯的应⽤崇德做⼈以德做药——记河北⾦⽊药业集团保定中药制药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对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的启⽰——以⾼职中药制药专业为例中药制药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研究关于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的思考中药制药中圆管形混合器需要解决的关联问题上海中药制药⼀⼚在沪召开情报会议上海中药制药⼀⼚举⾏李时珍坐像揭幕典礼⾼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探索——以⾼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药炮制与加⼯⽅向)为例中药制药专业《药物合成反应》教学⽅法探讨⾸届全国《中药制药⼯程学》课程师资研讨班开办⼆氧化氯处理中药制药废⽔的氧化特性研究中药制药企业的完善与现代化推进战略浅析物理课在中药制药专业中的教与学试述中药制药企业的前处理车间的计量管理⼯作上海中药制药⼆⼚利⽤科技档案调整产品结构膜分离技术在现代中药制药中的应⽤“理实⼀体化”在中药制药专业中的初探现代中药制药⼯艺学的教学⽅法探索⽔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艺处理中药制药废⽔应⽤CASS⼯艺处理中药制药废⽔的优势分析应⽤CASS⼯艺处理中药制药废⽔现代中药制药装备研究开发论坛拟举办螺旋榨油机在中药制药上的应⽤制药家园现代中药滴丸专家《中药制药⼯程学》科教材正式出版中药制药⼯程专业⽣产实习的思考《中药制药⼯程原理与设备》教学⽅法探析《中药制药⼯程原理与设备》多媒体课件研究中药制药⼯程专业⼈才培养模式初探浅谈《中药制药⼯程原理与设备》教学体会中药制药⼯程原理与设备实验课的设置⼀种改进的基于遗传算法的中药⽣产调度系统中药制药⼯程专业存在的问题HS制药公司库存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中药制药⼯程专业教学中应增设GMP验证内容制药专业课动态内涵的应变——论中药药剂学教学内容改⾰点亮中药现代化前程——访扬⼦江南京海陵中药制药⼯艺技术国家⼯程研究中⼼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和⽣物制药中的应⽤进展中药制药:忙碌在⽣产线上规范中药制药法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中药制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药制药装备现状与未来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制药学学科概况为中药制药撑起⼀⽚天——记桂林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峰丹龙中药制药有限公司概况上海市医药局批准建⽴上海中药制药四⼚10版GMP讲稿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控制要点(中药制药部分)中药专业开设中药制药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EW公司营销策略研究固体废弃物预处理中药制药废⽔的实验研究消泡剂在中药制药中的应⽤中药制药的前处理⼯艺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研究浅析中药制药⼲燥⼯艺过程技术的⼯程化微波⼲燥在中药制药中的应⽤进展中药制药企业发展的多维度战略⾏为实证分析微波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谈谈中药制药企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中药制药⼯业现代化的思路探讨打造⼀流中⼩中药制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流中⼩中药制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流中⼩中药制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流中⼩中药制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流中⼩中药制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流中⼩中药制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流中⼩中药制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流中⼩中药制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中药制药企业避演三⿅悲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业中的应⽤中药制药专业⼈才培养模式与药都经济发展中药制药⼲燥⼯艺过程技术的⼯程化研究陕西中医学院中药制药重点学科简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制药学学科研究⽅向及成果上海中药制药⼀⼚主要产品介绍开展⽅针⽬标管理促进基础管理⼯作——上海中药制药⼀⼚企业整顿经验中药制药⼯艺中101澄清剂替代⼄醇沉淀作⽤的研究中药制药专业“四位⼀体”⼈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药制药专业毕业设计管理与实践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作⽤中药制药⼯艺中101澄清剂应⽤的研究絮凝法处理中药制药废⽔的试验研究创新动⼒来⾃责任感记中共⼗七⼤代表、国家中药制药⼯程技术研究中⼼主任沈平孃中药制药企业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葛根提取物⽣产过程中的应⽤研究IC+A/O处理中药制药废⽔⼯艺研究我国中药制药⼯程技术⼜上新台阶NB中药制药有限公司产能扩张项⽬可⾏性研究⾼浓度中药制药废⽔的处理研究现代⼯艺与技术在中药制药⼯程领域中的应⽤构建专业课教学模式⾏动研究IC和CASS联动在处理中药制药废⽔中的应⽤SBR⼯艺处理中药制药废⽔案例分析中药制药废⽔性质与治理⽅法⾼职《中医药基础》教学的合理选择与⽅法创新中药制剂发展的回顾中汇制药公司“中药西制”——让中药业攀登上现代科技⾼峰包头中药⼚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中医药⼤学中药产学研合作中⼼UV-Fenton法处理模拟制药废⽔研究包头中药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Z-A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上海中药制药三⼚废⽔中间试验通过鉴定上海中医药⼤学中药产学研合作中⼼制药⼯程专业开设《中药分离⼯程》课程的实践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成药新产品鉴定会六则宛西制药被授予“传统名优中药保护与⽣产基地”荣誉称号论全⾯提⾼中药⾏业⼯程素质现代制药技术在中药⽣产中的应⽤步长制药:打造中国中药第⼀品牌承医圣之德造现代中药——记南阳市政协常委、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耀志制药⼯业中药药理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业动态勇于开拓进取振兴中药事业──记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中药⼚⼚长赵喆?低温微⽣物在污⽔处理中的应⽤研究中药现代化与制药装备⾼职《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改⾰设计的⽅案乳块消⽚⽣产过程快速质量控制⽅法研究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应⽤中药现代化与制药装备制药⼯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本草纲⽬特殊制药施药技术》传统中药缓释制剂技术概述制药⼯业中药药理研讨会在郑州召开⾹雪制药的专利策略探析——岭南中药产业知识产权状况研究之⼀多媒体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通宣理肺丸制备⼯艺的研究中国药材公司召开⼀九⼋九年全国中成药同品种质量评⽐组长单位座谈会宛西制药模式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启⽰中药业:依然看好优势公司《中药炮制学》教学改⾰与课程分化的探讨浅谈我国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实现我省中药现代化的思路制药⼯程学专业中药学课程的教学⽅法探讨浅析中药前处理与药物粉碎的应⽤红药奇兵祛瘀益胃胶囊提取⼯艺的研究现代中药⼈类共享——⾛进天津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实践导向的《中药制剂前处理技术》课程的开发与探索现代制药技术在中药⽣产中的应⽤开拓思路加强中药研究以促进制药企业发展依托特⾊⾏业培养实⽤⼈才基于⼯作过程的中药固体制剂成型课程改⾰探讨依托课程特⾊培养学⽣⼯程素质连续动态逆流提取技术及其设备研究吉林⼯贸学校简介基于遗传算法的中药⽣产调度原型系统研究及应⽤中药炮制传统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百年佛慈谱写中药业新章基于产业集聚指数的我国医药制造业集聚度评价研究中药深度开发对我国制药⾏业的影响浅析制药新技术与中药现代化冰冻浓缩技术应⽤于中药制剂⼯艺的可⾏性分析⽪宝制药:引领中药现代化之路中医专业开设《中药传统制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中药提取液浓缩新⼯艺和新技术进展中国中医药企业海外市场开拓以质量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改变中药提取物物理性能技术的探索与思考中药证治药动学最新实验研究世家风范薪⽕相传中恒集团梧州制药获中医中药⾏业突出贡献奖关于加⼤投⼊,⽀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创新增加了中药的内涵——记上海张江国家中药制药⼯程技术研究中⼼信邦制药继往开来的⾏业领军者保⼼丸治疗⼼绞痛发作的疗效中药企业管理课教学三得中国中药现代化发源地——天津中药制药⼚中药制剂发展⽅向与前景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召开1982年度中成药同品种质量评⽐组长单位座谈会⽪宝制药国内著名的⽪肤外⽤中成药企业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初探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肃省中药现代化制药⼯程研究院成⽴制药⼯程专业中药化学的教学⽅法探析中药国际合作的先⾏者——记中⽇合资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制药⼯业中Fe~(+3)离⼦对中药提取液的污染及处理东新药业有限公司⼈⼒资源管理研究⽔解酸化—⽣物接触氧化法处理中药制药废⽔“加压⽓浮+⽔解酸化+SBR”⼯艺在中药制药废⽔处理中的应⽤絮凝法处理中药制药废⽔的试验研究强化⽬标成本管理提⾼经济运⾏质量——上海中药制药三⼚向管理要效益国家中药制药⼯程技术研究中⼼简介制药⼯程专业(中药⽅向)存在的问题快速发展中的湖北医药学院药学院“跨越⼗年”之四见证:“说起浦东,⾃豪感油然⽽⽣”⽪宝制药:⼀个现代化中药企业的传奇⾹雪制药的杠杆和⽀点汉森制药传承中华⽂化贡献中药精品鲁南制药集团简介基于过程分析技术和设计空间的⾦银花醇沉加醇过程终点检测猪去氧胆酸合成熊去氧胆酸⼯艺通过鉴定试析中药企业GMP的实施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程研究中⼼——为中医药事业⽽创、打造⼀流制药技术制药机械设备节能减排技术探讨⾼职⾼专医药应⽤统计课程中上机辅助练习的必要性调查中药提取新技术研究进展三年制药学专业《中药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法改⾰研究加强制药新技术与中药现代化的结合研究中药内的⽣物制药——固体发酵⼯程系列及其真菌药物现代制药技术在中药⽣产中的应⽤加强新药研发造就国药精品中国制药装备⾏业协会第⼆届专家委员会第⼆次会议暨“中药⽣产⼯艺与设备论坛”顺利召开中药现代化与制药新技术的研究建设医药科技创新基地,为医药产业发展服务宛西制药如何创中药产业化典范药凝天地之⽓⽅承医圣之源中药有毒?。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952db272af90242a895e562.png)
的思路 , 图 1 示 。 如 所
并未作为基础课程在大一或大二阶段讲 授 , 因此 这些知识 成
为 了阻挠学生保持 积极性 的一 个很 大的 障碍。如何 很好 地 利用学生初始时期 的热情 , 它成为 克服 学 习困难 的动力 , 使
、
“ 信息 安全概 论” 学 现状分 析 教
1 生 极 大 的初 始 积 极 性 与 大 量 数 学基 础 之 间 的 矛 盾 .学
信息安全课程与其它课程最 大不 同在于 , 学生一旦 获知 该课程名称时便 有极大 的兴趣 。原 因来 自于大量 的影视 剧 将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刻画得神通广 大 , 以及 目前 日益出 现 的网络安全 问题也使 得学 生急切 地想 成为 一名 网络安 全 高手 。但这样 的热 情往 往 经过 两 三次 课后 便慢 慢 地 消退 。 其原 因是依据信息安全课程进度 的安 排 , 第二 次课就进 入密 码学 的学 习, 内容 涉及 编码理 论和 计算 数论 , 该 而这 些 内容
根据信息安全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表明 , 生对这 门课 学 知
识 的困难 , 慢慢丧失 了积极 性 , 并无 法切 实感受 到 书本基础 知识对今后解决信息 安全 问题 的重要性 。本文 根据 笔者 的
授课体会 分析了信 息安全教 学中的问题 , 并给 出了教学改进
的 方 法 和 手段 。
一
3 6学时中 , 将知识 的“ ” “ 完 美 的结合是 一个 值得思 点 与 面”
考的问题。 3 .大量 出现 的信 息 安 全 问 题 与 基 础 知 识 之 间 的 差 距
使学 生丧失初始 时的热情的另一个原 因是 , 他们无 法理 解课堂上学 的基础知识是如何和实 际问题相结合 , 及如何 解 决频繁 出现 的网络 安全 问题 的。虽然最 有效 方法 就是要他 们参与相关 的、 实际 的安全项 目开 发 , 是从 我 国高校 的本 但 科生教学情况来看 , 种方法 太复 杂太耗 时 , 这 对教 师和学生
《艺术概论》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探索
![《艺术概论》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ae3a06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5.png)
SONG OF YELLOW RIVER2023/ 24《艺术概论》课程创新教学改革与探索杨华丽摘 要:《艺术概论》课程在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过程中,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课程思政改革不深入等问题,积极进行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完成网络课程和课程思政课程的建设,确立了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同时也加入地域文化元素丰富课程内容,《艺术概论》课程在不断地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广效应。
关键词:艺术概论;课程创新改革;混合式教学;互联网+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艺术概论》课程自2020年开始进行创新改革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课程改革特色,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教学、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初步解决了《艺术概论》课程中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式落后、重知识轻德育、实践能力薄弱、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等痛点问题,实现了课程内容的重构,并在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基本达到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以及潜移默化进行思政教育等教学目的,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创新改革过程体现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
一、《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艺术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忽视实践的重要意义,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低,教师讲学生听是最常规的教学过程,因此,《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模式陈旧老化,师生互动较少《艺术概论》在未改革之前,上课时一般采用的是“传递--接受”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老师在整节课上基本在唱“独角戏”,教师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拿来主义”的习惯,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不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对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也不会深入。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eec09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0.png)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社会越来越发展,语言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语言学相关课程之一,《语言学概论》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针对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对《语言学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一、教材选用方面的改革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普遍存在过时、陈旧等问题,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求。
因此,在教材选用方面进行改革,选择一些新颖、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教材将会对课程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的改革1. 教学方式当前,《语言学概论》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普遍较低,存在较为枯燥、缺乏实践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改革,采用一些实际操作性强的方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实验等,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 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在《语言学概论》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如音像教材、互联网实践、虚拟仿真等,利用多种途径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语言学的精髓。
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新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以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言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2.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触多种语言,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国际化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这包括了对语言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介绍,对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等内容,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3. 个性化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需要有所区分。
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可以设置一些多样性的内容,满足不同学生所需。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e4a141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4.png)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3.07.26
•【字号】教教科[2013]706号
•【施行日期】2013.07.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
果的通知
(教教科〔2013〕706号)
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直属中等专业学校,厅机关各处室及厅直各单位(学校):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工作的通知》(教教科〔2013〕373号),在逐级审查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共确定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558项。
其中,高校中专组特等奖6项,一等奖176项,二等奖178项;中小学幼儿园组一等奖60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57项。
现予公布。
附件:
1.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高校中专组)一览表
2.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中小学幼儿园组)一览表
河南省教育厅
2013年7月26日附件1。
《化工安全概论》教学改革小议
![《化工安全概论》教学改革小议](https://img.taocdn.com/s3/m/149b76263169a4517723a3d4.png)
7 0 . 8
4 2 2 . 4
3 3 8 . 1
5 0 6 . 7
3 9 6 . 5
粘土
粘 土
2 6 - 5 7 2 6 5 . 3
3 ~ 1 5 3 8 8 硅 铝质 信 阳鸡 1 53 黄棕壤 5 4 0 1
~
4 0 6 3 9 3
7 5 5
l 8 5
6 0
轻砂壤 土
土壤 名称 采土地点 (
c m)
( 粒径 m m)
> O . O 5 O . 0 5 ~ 0. 0 0 5 < 0 . 0 o 5
土类名称
9 3 . 2 1 2 8 4 8 . 5
2 4 0 . 9
0 ~ 1 8 5 2 7 . 9 硅铝质 新县 黄棕壤 田铺县 1 8  ̄ 3 9 6 0 2 . 9 3 9 - 5 0 7 7 5 . 9
重 壤 土
3 1 7 . 0
3 2 5 . 4
2 7 7 . 2
4 1 2
重壤土
粘 土
注: 数据来 自《 河南土壤地理》 4 . 结 论 本文 中所列土壤颗粒 组成数据 均来 自于《 河南 土壤地理 》 一书 , 该 书中所测 土壤颗粒组 成是 以粒 径小 于 l m m为整体 的 , 而土 的分类 《 6 2 规 程土 1 0 1 — 6 O 》 中土 的颗粒组成 是以小于 2 a r m为整体的 。所 以数据存 在 一定误差 , 建议 重新测定 , 使得土壤名称 与土的名称 匹配更合理 , 对 生产实践及科研工作提供更高 的利用价值 。 为实现土壤名称 与水利行业 土的名称 的转 换 , 关 于土壤颗粒组 成 的测定 方法 , 建议 采用( ( S D 1 2 8 — 0 0 6 — 8 4 》 , 即颗粒大于 0 . 1 m m的土采用筛 析法 , 颗粒小于 0 . 1 m m的土采用 比重计法或者吸管法 , 所需数 据中土的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d7274fe7c1cfad6195fa7a6.png)
摘 要 为 了满足 社 会 对 信 息 安 全 技 术 人 才 的 需 求 .各 高
职 院校 纷 纷 在 其 计 算 机 类 专 业 中 开 设 信 息 安 全 概 论 课 程 文 章 分 析 了 目前该 课 程 教 学 实 践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 提 出 各 校 如 何 结 合 自身 实 际 . 切 把 握 教 学 目标 、 理 设 计 教 学 确 合 内容 、 新 教 学 方 法 、 学 选 择 教 学 模 式 、 创 科 改进 教 学 手 段 、 完 善 实 验 环 境 和 内容 、 整 考 核 制 度 等 方 面 进 行 了深 入 探 讨 . 调 以期 能 对 该 门 课 程 的教 学 改 革提 供 一 些借 鉴
信 息安全概 论课程教 学改革与探索
李 振 汕
( 西政 法 管理 干部 学 院信 息工程 系 广 西 ・ 宁 广 南
中图分类号 : 4 . G6 20 文献标识码 : A
502 ) 303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1 1 — 7 — 3 1 7 — 8 4 2 1 )8 0 1 0
3 课程 教学 改 革的思 路
31 制订 合 理 的教 学 目标 .
教学 目标的制订对提高教 学质量 、推进教学 改革 具有 关键性 的作用 。教学 目标定位合理得 当, 就可 以引导教师制
e p rme tl e vr n n n o tn ,e au t n s se a d xe i n a n io me ta d c n e t v l a i y tm n o
( ) 学内容定位不准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所涵盖的内 2教 容相 当广泛 , 包括 防火墙 、 防杀毒 、 字加密 、 息审计 、 数 信 入 侵检测 、 网络监控 、 身份认 证及灾难恢复 等多个方面 。涉及 的内容 难易不 同 , 什么 内容 需要讲 、 应该讲 多深 , 理论 部分 与实践部分的 比例等的方面都存在很多认识误区。 () 3 教学方 法过于陈 旧。 目前课程 教学仍然采取 “ 老师 讲 , 生听” 学 的方式 , 学生缺少操作 实践 的机会 , 忽视对学生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74039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b.png)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作者:蒋昫来源:《大观》2022年第03期摘要:艺术概论课程是一门高等院校的必修通识类理论课程,其涵盖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众多艺术门类,且涉及政治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该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其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比较抽象。
艺术概论课程设立的初衷不仅是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研究和创作提供基础的理论支持,从长远的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更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艺术行业从业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该课程往往会遇到学生学习兴趣低、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进而无法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
要解决以上问题,让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关键,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则需要任课教师采用更多元、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特点,以南京传媒学院电影学专业的学生为例,探讨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关键词:艺术概论;电影学专业;教学方法;南京传媒学院一、艺术概论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一)教学方法较单一,课堂氛围较沉闷艺术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跟实践类的课程相比,比较难设置互动和实操环节。
以南京传媒学院电影学专业的艺术概论课为例,该课程和影视制片实务这类实践课相比,影视制片实务课可以设计“课上器材使用指导与练习”“教师带队现场勘景”“教师带队指导拍片”等实践教学环节,而艺术概论课程则较难植入这些实践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因此不少任课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环节常常以练习写作的方式进行,互动环节则以上课提问为主。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以讲授为主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思维较活跃和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以南京传媒学院电影学专业的学生为例,当教师以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常常会出现“台上教师慷慨激昂,台下学生鸦雀无声”的局面,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专注度都较低,课堂气氛较为沉闷。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a2d4fc405087632311212a1.png)
【 作者简介】 姚春梅(96 , 浙江苍南人, 16 一)女, 湖南文理学院副校长, 教授 , 博士, 主要从事量子信息、 量子光学,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
【 中图分 类号】0 4 . 62O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1 7 2 0) 6 0 4- 2 0 2 4 0 (08 0- 0 4 0
工 程 精 品课 程 建 设 工作 的通 知 》 。精 品课 程 的建 设 是 识 的 学 习 , 大 知 识 面 , 分 了 解 科 学 技 术 对 经 济 、 扩 充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 够 使 学 校 的 优 质 教 学 资源 共 享 , 社 会 发 展 的重 大 影 响 ,深 刻 认 识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面 临 能 对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具 有 示 范 及 辐 射 作 用 。我 们 积 极 组 织 的 挑 战 和 机 遇 , 解 “ 教 兴 国 ” 略 的重 要 性 和 必 理 科 战 相 关 的 教 学 团 队 , 学 院 的积 极 支 持 下 进 行 “ 代 科 要 性 ,培 养 文 科 学 生 的 科 学 素质 和 文 理 知 识 的 综 合 在 现
维普资讯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 0 8年第 6期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姚 春梅 , 建奇 李
( 湖南文理 学院, 湖南 常德 4 代 中期 以来 , 索“ 探 大学综合科技 素质 ” 学改革 , 高大学生科技素质 和工程素质 教 提
建 立 了 紧 密 的 联 系 ,办 学 基 础 和 优 势 就 在 于 与 地 方 有 博 士 学 位 2 , 有 硕 士 学 位 7 ; 授 7人 , 教 人 具 人 教 副
OBE_教育理念推动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声乐教学为例
![OBE_教育理念推动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声乐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df12c7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05.png)
音教探索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应用OBE 教育理念,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掌握更多的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以声乐教学为例,探索了OBE 教育理念下声乐教学的改革策略,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音乐课程体系,以期对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声乐艺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OBE教育理念是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将学习成果作为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
将OBE理念运用到音乐教育中,需结合声乐教学的特点和难点,对声乐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1]。
一、OBE 教育理念概述OBE是一种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指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这一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达成度,强调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提高;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以持续改进为目的,强调教育评价与质量改进机制的有机结合。
OBE 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成果导向,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二是强调持续改进,关注教师教学质量;三是强调教育评价与质量改进机制的有机结合。
OBE 理念的意义在于:一是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有利于优化课程体系、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持续改进;三是有利于增强教师责任感。
坚持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0e96bf65ce05087632137a.png)
到信息安全知识在信息技 术领域 的重要性 ,提出信息安全相关知识课程 的开设是培养现代新型科技 人才 的关键的理念。在 “ 信 息安全概论”课程 的教学过程中,课题 组不 断对 教学体制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等方 面进行探讨和 改革 ,确保本课程 的内容 紧
随当代国内外信息安全新理论和新技术 的发展。
t tc n h l mpr v h u rnt r cie lsr o e c i n hepln i n o tu to o r e ha a ep i o etec re a tc si ca so m ta hnga di t a nnga d c nsr c inofc u s si p n n n u i e ste o a hivet eg aso ih d c to n v riist c e h o l fhg e u ain.
中图分 类号 :T 330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7— 12( 0 1 0— 0 8 0 P9. 8 6 1 12 2 1 ) 4 04 — 3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题目选题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5b235a8cc22bcd126ff0c7a.png)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题目一、最新自然科学概论论文选题参考1、《自然科学概论A(三)(地球科学卷)》课程教学大纲2、《自然科学概论A(五)(现代科学技术卷)》课程教学大纲3、自然科学概论4、自然科学概论5、自然科学概论问题解答6、自然科学概论7、自然科学概论8、自然科学概论9、自然科学概论10、自然科学概论11、辩证法的自然科学概论12、自然科学概论13、自然科学概论14、自然科学概论15、自然科学概论16、自然科学发展概论: 自然科学思想方法与人文教育17、自然科学发展概论18、现代自然科学技术概论19、近代自然科学史概论20、理工农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考——以"自然辩证法概论"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为例二、自然科学概论论文题目大全1、自然科学与高技术概论2、科学知识图谱在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中的尝试3、自然科学与现代科技概论4、自然资源信息科学管理概论5、“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的科学技术视阈6、探索水科学自然规律,创建水科学研究框架体系——评《水科学概论》7、运动几何学: 自然科学哲学概论8、基因工程概论(公务员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丛书)9、《思想概论》教学法探讨——自然科学理论知识的创新运用10、从《自然辩证法概论》到《科学技术哲学教程》11、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对高校医科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12、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概论13、探索水科学自然规律,创建水科学研究框架体系——评《水科学概论》14、自然哲学与科学技术概论15、评《自然地理区划概论》,李万著,1990,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6、现代自然科学与哲学概论三、热门自然科学概论专业论文题目推荐41、自然科学与高技术概论42、科学知识图谱在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中的尝试43、自然科学与现代科技概论44、自然资源信息科学管理概论45、“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的科学技术视阈46、探索水科学自然规律,创建水科学研究框架体系——评《水科学概论》47、运动几何学: 自然科学哲学概论48、基因工程概论(公务员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丛书)49、《思想概论》教学法探讨——自然科学理论知识的创新运用50、从《自然辩证法概论》到《科学技术哲学教程》51、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对高校医科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52、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概论53、探索水科学自然规律,创建水科学研究框架体系——评《水科学概论》54、自然哲学与科学技术概论55、评《自然地理区划概论》,李万著,1990,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56、现代自然科学与哲学概论四、关于自然科学概论毕业论文题目1、以科技前沿信息提升《自然科学概论》教学2、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与实践3、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自然科学概论《化学与社会》的教学模式探索4、简评《自然科学概论(A)物理》5、小学教育专业《自然科学概论》(物理)教学模块及教学方法研究6、高等师范《自然科学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7、《自然科学概论》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探究——以郧阳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8、自然科学概论9、自然科学概论10、自然科学概论11、自然科学概论12、《自然科学概论》出版13、自然科学概论14、现代自然科学概论15、《自然科学概论A——化学》CAI课件的设计实践——谈建构主义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16、自然科学概论17、自然科学概论18、自然科学概论19、《自然科学概论A(二)(化学卷)》课程教学大纲20、《自然科学概论A(一)(物理卷)》课程教学大纲五、比较好写的自然科学概论论文题目41、自然科学与高技术概论42、科学知识图谱在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中的尝试43、自然科学与现代科技概论44、自然资源信息科学管理概论45、“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的科学技术视阈46、探索水科学自然规律,创建水科学研究框架体系——评《水科学概论》47、运动几何学: 自然科学哲学概论48、基因工程概论(公务员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丛书)49、《思想概论》教学法探讨——自然科学理论知识的创新运用50、从《自然辩证法概论》到《科学技术哲学教程》51、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对高校医科学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52、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概论53、探索水科学自然规律,创建水科学研究框架体系——评《水科学概论》54、自然哲学与科学技术概论55、评《自然地理区划概论》,李万著,1990,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56、现代自然科学与哲学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改革措施的探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改革措施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2e5dd5c0029bd64793e2c30.png)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改革措施的探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高校一门跨学科、基础性和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了解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通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特点、民族精神,使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来增强自觉性以及认同感。
对于专业的学习来说,有利于重新整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科融通,从而使学生在相关专业的设计制作过程中,更好地赋予作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各高校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以我校为例,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粗浅谈一下对于本课程的改革设想,围绕于五个方面进行:第一,将师资队伍加强。
我分院本课程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一点可能只是部分高校存在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性。
在此一言以蔽之,具体的设想就是老教师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年轻教师作为后续力量,使主讲教师要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化,要形成学术梯队。
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本课程是作为各个专业共同基础课开设的,大多高校的授课教师配备不是专业的“国学大师”或专家,那么就需要教师来借鉴一些有经验的国学专家,将当下的热点问题以及研究成果运用到现代的思维方式中,掌握学术的前瞻性问题,学会内修外援。
这样,教师才能保证授课思路清晰,思想深邃,视野广博,体例独特,才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第二,完善教学内容建设,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先按照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中的重难点,然后再有规律等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让学生更清晰、更明确知识重点。
这一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整本教材都在密切的关注这中国文化的进程与发展,这也是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的形成,这门课程是渗透民族文化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让我们学生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的一种途径。
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将物质的东西精神话,让学生心领神会,提高民族精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12篇) - 其他范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12篇) - 其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6194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b.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12篇)-其他范文篇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题目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若干改革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计算机科学技术史的独特教育功能探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办学理念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数学中应用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团队建设篇2:计算机与科学毕业论文计算机与科学毕业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各领域带来了便利和好处。
本文主要针对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深度的研究并找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正确方向.关键词:信息时代;计算机发展;技术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也是十分的广泛,计算机具有广泛性、智能性、实用性的发展特性,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所具有的特性,扩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保证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世界第一台由美军方制定的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这台计算机采用17840根电子管,长80英尺,宽8英尺,重28T,功率消耗为170kW,特点为体积大、功耗大、速度慢、可靠性差、价格昂贵。
技术方面使用的机器语言跟汇编语言来编辑程序。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晶体管为主要的元件,高级语言和编译程序的程序更加高级。
特点是体积比一代变小、功耗也降低、可靠性也提高了、速度提高。
并开始运用到工业控制领域。
第3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半导体的快速崛起与发展,集成电路也因此被制造出来,特点是速度比一代和二代更快,体积更小了,可靠性也提高,价格也没之前昂贵了,并开始应用到文字的处理和图像处理的领域中去。
基于奖惩机制的《安全生产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奖惩机制的《安全生产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acfec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7.png)
基于奖惩机制的《安全生产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邓政斌,程伟,刘志红■摘要:在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针对《安全生产概论》传统教学课堂沉闷、学生兴趣低、参与度不高,以及过程教学与期末考核分离等问题,将奖惩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结合案例式、研讨式和任务式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开展过程教学奖惩机制驱动期末考核的联动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教学参与度,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安全生产;教学;改革;实践;奖惩机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的重视,现有工程技术人才还无法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闪。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安全生产是新形势下矿山企业和工程技术人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时刻影响着企业以及员工个人的利益,同时也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最真挚的愿望对于与矿业相关专业的矿物加工工程学生而言,作为未来矿业行业的主力军,增强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危害性至关重要。
通过《安全生产概论》课程的学习,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从而在根本上保障今后在一线工作时自身以及他人的安全,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是其应当尽到的责任及义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性和学生参与性。
最终成绩的考核模式为:平时成绩占40%,通常以平时考勤为依据,考查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心态变化,认为上课只要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就可以拿高分,因而上课不认真听讲,人在心不在,未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冏;期末成绩占60%,学生通常在期末进行突击复习,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但知识掌握不牢固,留存率低,容易忘记。
因此,将过程基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贵州大学2019年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课题“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质量持续改进研究”。
作者简介:邓政斌,男,贵州清镇人,博士,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教师。
国家安全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家安全概论”为例
![国家安全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家安全概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c310b4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f.png)
第31卷第4期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12月Vol.31No.4JournalofBeijing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InstituteDec.2023国家安全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国家安全概论 为例∗李波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㊀100070摘㊀要:在通识教育课 国家安全概论 课程教学中进行国家安全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探索国家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㊂本课程以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 两张皮 问题为出发点,梳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的逻辑理路,构建以国家安全教育为核心,聚焦政治认同㊁家国情怀㊁法治素养㊁公民品格㊁职业道德㊁科学精神的课程思政主线,以 融思维 进行整体化教学设计,以模块化教学完成内容重构,以教学方法创新推动实践育人,实现 育人 和 育才 的统一㊂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素养;爱国主义教育中图分类号:G4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64X(2023)4-100-105∗㊀基金项目:北京电子科技学院2021年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国家安全概论“课程建设 (项目编号:1101012)∗∗㊀作者简介:李波洋(1975-),女,汉族,黑龙江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㊁网络安全治理引言㊀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国家安全专章中强调 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明确了新时代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㊂2023年5月30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见“,将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对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出了迫切需求㊂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育人,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还要完成价值引领的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㊂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政治方向相同㊁价值观培养目标一致,同向同行㊂因此, 国家安全概论 作为国家安全类课程,探索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路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㊂1㊀ 国家安全概论 课程思政的逻辑理路㊀㊀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提出要结合本学科本专业特点,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和要求,纳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㊂第31卷国家安全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㊀1 1㊀课程思政的出发点:破解 两张皮 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 孤岛 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 两张皮 现象未能根本改变㊂[1]就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而言,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㊁能力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㊂由于认识偏差,很多教师片面认为自己教好书就行了,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不是自己的责任,没有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心同向同行㊂教师育人意识的不足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政能力,例如,对课程思政内涵缺乏系统认知会影响思政元素融入的深度,以及融入载体的选择㊁分寸的把握等方面的效果㊂此外,教师在发挥专业教学的隐性育人作用方面,存在能力不强的问题㊂国家安全类课程与思政课程都承担着国家安全教育的任务,要注意专业课程隐形思政与思政课程显性思政之间的差异,将思政元素像 盐融于水 一样融入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发挥专业教学的隐性育人作用㊂1 2㊀课程思政的重点:整体性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从教学设计创新入手破题,可以使之成为撬动课程思政的关键支点和重要方式㊂ 国家安全概论 课程设计需要解决教学内容的层次性㊁衔接性和递进性问题,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高阶性㊁创新性㊁挑战度问题㊂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纲要“明确提出 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 ㊂ 国家安全学 作为 交叉学科 下的一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㊂基于 国家安全概论 课程交叉融合的特点,以及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培养行业人才的特殊,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规划㊁整体建构更具挑战性㊂例如,课程各章节的思政功能不尽相同,有些章节侧重讲理想信念㊁有些章节突出家国情怀㊁有些章节着重于科学精神等㊂要立足国家安全学科的特殊视野㊁理论和方法,深入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融合㊂1 3㊀课程思政的难点: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课程思政是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呈现,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让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更具穿透力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意在用渗透性的㊁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教育㊂[2]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上要实现从 以教为中心 向 以学为中心 转变,教学途径上要将课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师生互动上要建立师生间充分交流与沟通的渠道㊂具体到 国家安全概论 课程,需要结合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知识学习碎片化㊁缺乏国家安全意识的特点,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和方式㊂例如,开展国家安全热点问题讨论㊁国家安全知识竞赛㊁国家安全普法宣传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促使学生获得有益的价值体验㊂课程思政改革促使专业课教师采取更多的方法将价值导向潜隐在知识传授中,使课堂氛围有温度的同时,有力地实现了育人与育才的统一㊂1 4㊀课程思政的落脚点:课程考核评价应体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课程思政建设总的目标就是,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㊁怎样培养人㊁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㊂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对应,在高校知识传授㊁能力培养㊁价值塑造 三位一体 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评价课程思政效果同样要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㊂因此,必须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过程性和综合性[3],课程考核评价指标和方案避免出现单一化的问题,方案设计上兼顾过程和结果,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㊂此前课程进行调研时,有学生提出, 目前教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纳入课堂成绩考评程度不足,希望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能在课程最终成绩评定中有更明显的体现 ㊂学生的学习,应引入价值㊃101㊃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观㊁思想品质㊁道德修养㊁职业素养等评价指标,以回应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好地体现思政育人成效㊂2㊀ 国家安全概论 课程思政实践㊀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国家安全概论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构再造,探索国家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推进课程思政实践㊂2 1㊀ 融 思维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国家安全教育是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的㊂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系统思维和方法,突出的是 大安全 理念,涵盖政治㊁军事㊁国土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㊁科技㊁网络㊁生态㊁资源等诸多领域㊂ 国家安全学 一级学科设置在增设的 交叉学科 门类下,显示出国家安全学科具有多学科综合与交叉融合的突出特点,需要 融 思维㊂2022年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的工作方案“,构建全员㊁全程㊁全方位育人的 大思政 格局,开展课程思政,也需要 融 思维㊂要将学科交叉融入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社会㊁锤炼意志㊁积累经验,把爱国情㊁强国志㊁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在潜移默化㊁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㊂表1㊀ 融 思维下的教学设计示例国家安全教育要点:军事安全领域知识类别知识要点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学科交叉融合教学设计思政元素融入军事安全军事安全的主要内容军事科技与武器装备军事秘密军事科技分类军事科技分类军事秘密的等级军事秘密的范围军事科技:核工程在国防科技中的重要作用保密管理:窃密与泄密课前准备: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讨论主题 从核武器角度看我国军事安全课堂展示:学生制作PPT分享研究成果,师生互动㊁生生互动课后总结:学生完善成果形成学习报告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课堂展示:教师播放小视频案例--军事窃密与反窃密的热点视频课后作业:学生于学习通完成线上练习①爱国主义教育: 两弹一星 精神㊁党史学习(积极防御战略的确定)②科学家精神:于敏氢弹构型㊁钱学森系统工程论③保密素养: 两弹 背后的保密工作①忠诚教育:东风31泄密案②法治素养:宪法㊁国家安全法㊁保密法㊁刑法关于保守国家秘密的条款③保密素养:提升保密意识的具体策略2 2㊀基于思政融合的模块化内容重构国家安全概论 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㊁国家安全领域㊁前沿知识三个教学模块㊂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国家安全基本概念㊁国家安全观㊁国家安全战略㊁国家安全体制㊂国家安全领域包括传统国家安全领域与非传统国家安全领域㊂前沿知识包括形势与政策㊁国际安全㊁间谍与反间谍最新法律㊁技术手段等内容㊂课程思政模块主要是提炼课程思政主线,分别是政治认同㊁家国情怀㊁法治素养㊁公民品格㊁职业道德㊁科学精神㊂2 3㊀实践育人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创新第一,主题活动教学法㊂课程以 4 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为主题,围绕教学模块设置小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选题㊁自行分组并完成作品,作品形式包括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海报㊁反间防谍情景案例视频㊁国家安全普法手册㊁国家㊃201㊃第31卷国家安全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㊀图1㊀思政融合下的模块化教学内容安全前沿知识微课㊁国家安全知识竞赛等㊂主题活动的教学创新,凸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动,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㊂第二,演讲式教学法㊂即学生自选某一国家安全主题或搜集身边的国家安全元素,利用教师讲课前的3分钟,以演讲的形式呈现的一种鲜活的课堂教学模式㊂学期末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经过整个学期课前演讲的训练,不仅降低了演讲焦虑,还能够对道德㊁价值和语言表达等进行充分的提高和锻炼㊂演讲式教学法以课堂的实际效果为出发点,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有效提升学生自由表达和演讲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㊁理性分析的精神㊂第三,博物馆参观教学法㊂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㊂与学校相比,博物馆提供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知识和理解的增加,技术能力的进步,价值观的改变,愉悦感㊁创造性的激发,行为的改变等㊂[4]教师提供推荐参观的博物馆清单,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㊁ 中国人民军事革命博物馆 ,国家安全前沿领域的 中国航天博物馆 ㊁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 等国家安全主题博物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㊁自行参观学习㊂博物馆里多样性的展厅展示给学生带来多元的视觉冲击和情景感触,实现 润物细无声 的教学效果㊂第四,小视频案例教学法㊂教师精心收集国家安全主题纪录片㊁反间防谍教育视频等教学资源,剪裁成匹配知识点的2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案例,实现视频案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㊂例如,使用钱学森㊁邓稼先㊁于敏等共和国功勋人物的视频案例,将爱国情怀㊁忠诚信念㊁奉献精神嵌入到知识点讲授中,强化学生的价值认同;播放反间防谍视频案例,启发学生讨论案例中这些人员堕落为 叛国者 的深层原因,提升学生保密素养和法治素养㊂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典型性㊁新颖性的小视频案例,搭建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㊂第五,线上线下一体化的 读书引领式 教学法㊂[5]师生一起读书讨论是价值引领过程,也是课程思政落地过程㊂教师作为读书讨论会的组织者,全程参与读书活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学习通平台的读书讨论专区开展线上讨论,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并进行价值观引导和专业知识拓展,实现生生互动㊁师生互动;线下读书会每场两个小时左右,每场8人左右,每个学生有10㊃301㊃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分钟独立发言时间,设立争鸣环节,实现师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互动;教师要及时回应学生的在线读书感悟与困惑㊂师生读书讨论的过程就是思想交流㊁心灵碰撞的过程,对于学生价值观塑造㊁学术前沿引领具有显著效果㊂2 4㊀赋能 思想政治素养 的考核评价改革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可以通过知识㊁能力㊁思想多个方面体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㊂ 国家安全概论 实施课程思政后,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紧密结合,并强调思政考核的融入㊂考勤㊁课堂表现映射在思政教育方面,是对学生遵纪守法㊁诚实守信㊁勤奋努力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教育;实践环节的考核评定,以场景模拟﹑演讲㊁参观㊁主题分享等不同类型,强化团队协作能力㊁创新能力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㊂课程考核评价改革,从单纯的国家安全专业知识角度向学生的政治素质㊁人文素质㊁职业操守等多维度拓展,赋能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㊂表2㊀课程思想政治素质考核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占比完成形式评价标准思政素养考核要点课堂表现10%个人从学生课堂上的活跃程度与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进行评价学习主动性㊁课程自信心㊁挑战学科前沿的勇气学习通练习20%个人从学生完成练习的正确率与参与讨论的频次进行评价学习主动性㊁法律意识㊁创新精神㊁谨慎的职业素养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20%小组从设计实践㊁展示效果㊁小组分工合作㊁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爱国主义情怀㊁忠诚品格㊁反间防谍意识㊁法律素养㊁集体主义精神社会实践活动10%个人从参观博物馆㊁纪念馆㊁展览馆的收获(自制视频㊁感悟的文字等方式)进行评价家国情怀㊁忠诚品格㊁投身国家安全事业的理想信念㊁科学精神期末考试30%个人检测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忠诚品格㊁法律意识㊁底线思维㊁反间防谍意识考勤10%个人从学生的到课率㊁迟到与早退情况进行评价纪律意识㊁诚信意识㊁责任担当3㊀结语㊀㊀作为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通识教育特色课程, 国家安全概论 服务于学院培养密码保密专门人才的需要,课程既需要全面介绍保国家安全学的基础理论㊁前沿知识,也需要讲授应对国家安全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还肩负着强化国家安全教育的使命㊂因此,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课程以政治认同㊁家国情怀㊁法治素养㊁公民品格㊁职业道德㊁科学精神为思政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构再造,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推动实践育人,实现了 知识传授 ㊁ 能力培养 ㊁ 价值引领 的有机统一,增强学生用专业报效国家㊁服务社会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㊂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㊁学科思维㊁价值范式,国家安全类课程建设要立足培养国家安全专门人才的重大需求,要遵循国家安全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规律,要将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课程的全过程,进而达成 育人 和 育才 的统一㊂参考文献[1]㊀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2]㊀赵继伟. 课程思政 :涵义㊁理念㊁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02):114-119.[3]㊀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03):25-31.[4]㊀季娇,伍新春何为 好 的博物馆教育㊃401㊃第31卷国家安全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㊀博物馆学习效果的多元维度及指标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01):87-92.[5]㊀孙宝云,,漆大鹏,李波洋,刘崇瑞.‘保密管理概论“课程 四位一体 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保密科学技术,2021(03):63-72.TheExplorationandPractice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NationalSecurityCourseLIBoyangBeijing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Institute,Beijing100070,P.R.ChinaAbstract:Nationalsecurityeducationinthegeneraleducationcourse"IntroductiontoNationalSecuri⁃ty"isthekeycontent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struction.It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toexplorethepathoforganicintegrationofnationalsecurityeducationand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hestartingpointofthiscourseistosolvetheintegrationofprofessionaleducationand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eshouldsortoutthelogic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designandteachingmethodinnovation,builda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mainlinewithnationalsecurityeducationasthebasis,focusonpoliticalidentity,patriotism,lawliteracy,civiccharactercultivation,professionalethicsandscientificspirit,toachievethetargetofcarryingoutanin⁃tegratedteachingdesign,completingthecontentreconstructionwithmodularteaching,promotingthepracticeofeducatingpeoplewithinnovativeteachingmethods,andfinallyachievingthepurposeof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Keywords:nationalsecurityeducatio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urriculum;ideologicalandpoliticalaccomplishment;patrioticeducation(责任编辑:张皓涵)㊃501㊃。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及成效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及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b8422d17fad6195f312ba6ba.png)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及成效[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支柱,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如何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是建设一支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的关键。
本文在分析我校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及成效。
[关键词]教学科研团队措施成效一、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意义为突出我校安全科技特色,2005年3月,华北科技学院成立了第一个二级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在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的倡导下,全国各个高校都积极组建创新教学科研团队,认真研究高效创新团队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对于我校安全工程学院来说,既承担着我校全校公共必修课《安全科技概论》和学院自身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又承担着我校近50%的科研工作,创建符合学院自身实际的教学科研团队,对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快专业、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安全工程学院现有安全工程、采矿工程和地质工程三个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73人。
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是华北科技学院办学时间最长的两个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地质工程专业虽然处于起步建设阶段,但师资力量强,建设步伐快,已经形成了一支较强的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表1:安全工程学院教师职称结构(一)教学科研团队的组建(1)明确教学科研攻关方向我校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惟一直属普通高校,安全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团队始终坚持我校倡导的以安全科技为特色,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方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安全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的教学科研目标、教学科研层次和模式。
在矿井瓦斯、矿井水害、矿井火灾及矿井通风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相继成立了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研究所、矿井水害防治研究所和矿井火灾防治研究所,以安全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瓦斯、水、火灾害防治三个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
坚持“五个统一”走出教学困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坚持“五个统一”走出教学困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cd266cfaa00b52acfc7ca23.png)
方方面面进行精心设计和系统改革 , 关键是坚持 以
下“ 五个 统一 ” 。
“ 。只有通过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 自身能力 信”
的提高 和发展 , 包括 做 出正确价 值判 断 的能力 、 析 分
重 大历 史和现 实 问题 的能力 以及解决 思想 困惑 的能
在教学 目的上 , 坚持理论讲授与能力 力 , 到 马克 思 主 义 真 的 “ 用 ”, 非 空 洞 的 理 感受 有 而 发 展的 统一 , 有 用性 ” 以“ 为支 撑 , 帮助 学 生 论说教 , 才会使学生“ 爱学真信” 。这就要求教学 中
力 , 留下僵 化 的理论 空壳 。因此 , 只 教师要 注意从 价
收 稿 日期 :0 1—1 一2 21 l 5
作者简介 : 王力钢( 95 , , 17 一) 男 河北黄骅人 , 解放军第三军 医大学讲师 , 研究方 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技哲学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教学 ; 统一
中 图分 类 号 :6 1 G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 下 简 称 “ 马 以 马 原 ” 是思想 政治课 程 体 系 的理 论基 石 , 思想 政 治 ) 在
说 、两个 必 然 ” 学 论 断 等 内容 时 , 必 须 旗 帜鲜 “ 科 都
资本主义产生 、 发展 和灭 亡 的客观规 律 的揭示 和
把握 ” 。 在 突 出政治理 论性 的 同时 , 又必 须 要把 “ 马原 ”
第 9卷第 2期
21 0 1年 2月
西南农业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卷 第2期 2010年4月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 nal of Sa fety Science and Techno l o gyVo.l6N o.2Apr.2010文章编号:1673-193X(2010)-02-0177-04安全科技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高光发1,2,袁树杰1,2(1.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淮南 232001)(2.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淮南 232001)摘 要:介绍了 安全科技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要求,探讨了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传统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了该课程在不同专业体系中应该讲授的重点内容。
结论表明:得出的结论对提高安全科技概论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安全工程;安全导论;安全培训;案例式教学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D i scussion on the curriculu m teaching innovation of!Conspectus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O Guang fa1,2,YUAN Shu jie1,2(1.Schoo l o f Ene rgy and Sa fety,A nhuiU n i ve rs i 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H ua i nan 232001,Ch i na)(2.T he K ey Labo ra t o ry o f Sa fe and Effi c ientM i n i ng Cosponso red by A nhu i P rov i nce andM i n istry o f Educati on,Hua i nan 232001,China)Abst ract:The acade m ic goal o f!Conspectus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require m en ts of its teaching progra m w ere presented.So m e proble m s i n the sub ject teach i n g w ere disscused.A ccor d i n g to requ ire m ents o f test progra m for certified sa fety eng i n eer and re levant nati o na l polic ies and la w s,progra m contents o f the sub ject w ere m odified and i m proved properly.A teach i n g m ethod co m bining the conventi o na l teaching and case based teaching m ethods w as put for w ar d.According to students#m ajor feature and its educati o n goa,l the key con tents to be offered for differentm a j o r w ere analyzed.The concl u si o ns o f the study prov i d 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teachi n g qua lity i m pr ove m ent of the sub ject∀.K ey w ords:teaching innovation;safety eng i n eering;safety i n troduction;safety tra i n ing;case based teac h i n g收稿日期:2009 12 30*基金项目:安徽理工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安全工程教学法创新研究∀资助1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科技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越来越近,在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把许多危险因素带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如火灾、交通、机械、电气事故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发展安全生产技术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显得愈加重要。
近些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出现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和注册安全评价师执业制度,提高了安全管理人才培养力度。
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安全人才缺乏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管理人才仍然相当缺乏。
因此,针对不同工科专业学生开展安全科技概论教学是必要的。
本校为建筑、地质、土木、机械、化工等非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了 安全科技概论课程。
2 课程教学目的及大纲要求安全工程是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预知、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科学实验中的危险,减少、避免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损失和危害,实现生产科研过程正常运转的学科[1~2]。
而 安全科技概论是安全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概要和总论,也是非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文化、培养安全素养的专业性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安全的本质和安全原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使之具备一定的安全素养,建立基本的事故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等[3]。
本课程是一门总论性的课程,涉及的专业面和知识面比较宽,既包含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又包含安全技术及工程。
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在安全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安全科学的发展、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安全管理的概念;在工程应用部分,主要向学生阐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压力容器安全、煤矿安全、化工安全、消防安全、电气安全、交通安全、信息安全、工业防毒、食品卫生安全等等[4~5]。
3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制定了相关的教学进程计划。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大纲不全面,教学内容混乱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可知,教学大纲在某些方面太细,从而在大的方面忽略了许多重要内容。
例如,教学内容中有煤矿安全,而缺少非煤矿山安全内容;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内容过细,等等。
由于该课程是针对工科专业学生开设,所以大纲中有些内容可简单介绍,不需详细叙述。
学习该课程的有采矿、建筑、化工等专业的学生,而在大纲中缺少对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化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及管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各部分几乎没有联系,系统性不强。
同时,各部分内容都存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等内容,内容有一定的重复,而且内容没有较好的标准进行分类参考,整体像流水账,学生学习该课程比较困难。
(2)大纲重点不突出,课程特色不明显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系统的安全分析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熟悉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和现阶段较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技能;而课程大纲并没有突出这一点。
另外,对于建筑类专业的学生,煤矿安全、信息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相对并不重要。
同样,对于危化等方向的学生,煤矿安全、信息安全等知识,相对地也并不重要;对于矿山方向的学生,建筑安全知识相对不重要。
而如果将这些内容对所有专业都不加轻重区分地同等对待,将使教学失去重点,重点内容也得不到学生足够的重视。
对于建筑、煤矿、化工等专业,在其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包含在本专业中的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已经做了比较具体的介绍。
安全科技概论课程在详细程度上明显不如包含在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安全课程。
而如果按照现有 安全科技概论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则远远达不到对专业安全课程教学的补充效果,从而让学生意识不到其重要性,且在较大程度上出现重复教学,完全没有体现出其特色和作用,失去了开设该课程的意义。
∃17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第6卷(3)教学方法不合适,教学效果不理想 安全科技概论 最大的特点是从综合的、系统的角度上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而专业安全课程主要侧重某一专业领域的安全知识和技术。
安全科技概论 课程教学主要要求学生从安全的角度系统地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应采用的安全措施及操作方法等。
另一方面,该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面较广,学生孤立地学习本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较低,而且学生无法将安全知识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教学效果较差。
4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实践探索根据上面的分析,对 安全科技概论 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是相当有必要的。
针对存在的问题,安全科技概论 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合理规定大纲内容,按照适当的标准将内容分为三部分,如图1,使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行为和习惯、灌输思想和观点的总和。
参考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考试大纲,我们将该课程的内容分为三部分来进行教学。
图1 安全科技概论的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
这方面主要是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了解以 安全生产法 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部门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技术。
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通用安全生产技术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
通用安全生产技术部分主要包括机械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防火和防爆安全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职业健康防护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等各专业都能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
专业安全生产技术包括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等内容。
∋安全管理知识。
首先了解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安全理念,熟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了解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危险源识别和安全评价的常用方法和程序,了解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与预警机制,了解职业活动中危险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事故调查与分析的规定和程序。
(2)在大纲中规定可供选择的专业安全教学内容,根据授课对象专业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专业安全内容,凸显专业安全特色。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涉及面太广,如果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学习所有的内容,学生负担过重,而且不能突出重点,同时矿山、建筑、化工专业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本身是一个较大的知识体系,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教学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