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应用于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治疗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医学ppt
19
PTCD的器械准备
穿刺针:22G Chiba针,套管针 导丝:一类是质地较柔软,用于引导导管方向的弯头导丝,
性黄疸 ⑷胆肠吻合口肿瘤复发 ⑸十二指肠乳头癌、壶腹癌
医学ppt
17
PTCD的禁忌证
终末期患者, 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者; 呼吸困难,不能很好屏气配合检查者; 腹水贮留使肝脏与腹壁分离者; 穿刺路径有占位性病变者或穿刺部位感染者。 碘、麻醉药过敏者 以上除明显出血倾向经治疗不能纠正外均非绝对禁忌证
医学ppt
13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1952年,Leger等首先报道了恶性肿瘤所致肝外胆管阻塞 性黄疸可先行PTCD治疗,以后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介入技术和介入器械不断改进和提高,使PTCD成为目前 最常用的阻塞性黄疸治疗手段之一。PTCD具有较广泛适 应征,可用于良、恶性阻塞性黄疸,高位或低位阻塞性黄 疸,轻、中、重度阻塞性黄疸等。尤其对高位左右肝内胆 管均有阻塞,重度的阻塞性黄疸,外科手术后需要作长期 胆汁引流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更具有优越性。
医学ppt
18
PTCD的术前准备
1 术前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与凝血酶原时间检查。 2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增强CT扫描、MR或
MRVP,以了解胆道梗阻的程度与部位、梗阻的原因以及 相关脏器的解剖。尤其增强CT扫描,对操作中穿刺途径和 穿刺点的选择以及穿刺方向的把握帮助较大。
3 对明确或疑有胆道感染者使用经胆道排泄的抗生素。
PTCD +放射治疗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山东省肿瘤医院 宋金龙
医学ppt
1
黄疸的分类及表现
黄疸是较常见的一组临床症状,根据其病因可分为溶血性 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及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肝癌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肝癌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肝癌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效果观察作者:王义大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4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討肝癌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应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对血清肿瘤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 2020年6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的原则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肝癌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后给予TACE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变化及3年生存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FP、AFP-L3及GP-73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AFP、AFP-L3及GP-73F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81.57%)、3年生存率(65.79%)均高于对照组(52.63%和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CE 可显著降低肝癌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AFP、AFP-L3及GP-73等肿瘤指标,提高近期生存率,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肝动脉介入栓塞术;肝癌;肿瘤因子;预后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7--03Observation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after tumor resection Wang Yida.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2, Linyi Cancer Hospital, Linyi 27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on serum tumor markers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after liver cancer tumor res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d baseline data between group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iver cancer tumor resec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ACE treatment after surgery. The serum levels of alpha fetoprotein (AFP), alpha fetoprotein heterogeneity L3 (AFP L3), golgi apparatus protein-73 (GP-73), and 3-year surviv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AFP, AFP-L3, and GP-73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P>0.05);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AFP, AFP-L3, and GP-73F in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ut the various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1-year survival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0.05); The 2-year survival rate (81.57%) and 3-year survival rate (65.79%)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52.63% and 39.4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AC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serum tumor markers such as AFP, AFP-L3, and GP-73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cancer tumor resection, improve short-term survival rate, and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icacy.【Key words】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umor factors; Prognosis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肝癌肿瘤切除术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由于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单纯手术治疗很难达到根治的效果,导致预后生存时间短,生存质量差。

肝门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肝门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1 胆 道介入 引流术
11 经 皮肝 穿刺 胆道 引流术 . 经皮 肝 穿刺 胆道 引 流 ( ec t eu a se a cc oa g ga h n riae T D)包括外 引流 、 p rua o s rnh p t h l i rp yadda g ,P C n t i no n
收稿 日期 :2 1— 2 1 020—4 作者简介 :茅爱武 ( 9 6 ),男 ,上海人 ,教授 ,主任 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消化 系统疾病 的介入诊治 。E m i 15 一 - a: l
y n li0 0 oma .o a - e2 1 @h t ie m l

6 — 9
Ab t a t Hi rc o a g o a c n ma i a e a d h r — — e t u ri l i . n r c n e r , n e v n i n l s r c : l h l n i c r i o s a r r n a d t t a mo c i c I e e t a s i tr e t a a o r t n n y o r d o o y a h e e a i r g e s a d a p a sa v n a e o te th l r c o a g o a cn ma He e we w i a i l g c iv d r p d p o r s n p e r d a t g s t r a i h l n i c r i o . r , l a l
内引 流和 内外 引 流 ,能快 速 引流肝 内蓄积 的胆 汁 、降低 胆管 内压力 ,既 可为 择期 手术创 造 条件 ,也 可作 为 姑 息治疗 手 段来 延 长患 者生 存 时间 。就采 用 的介 人治 疗方 式分 为胆 道 引流管 置 人 、金 属 内支架 置人 、 内涵 管置入 等 方式 。

介入放射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一、多选题:1.关于介入放射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a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b无须通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而进行c通过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d通过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e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2.下列哪些影像诊断设备可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导引设备:a,b,c,d,ea X线透视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超声检查d CTe MR3.下列关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描述错误的是:a,e a提高了空间分辨率b消除了肌肉骨骼等造成的重叠伪影c可进行多种后处理提供更多诊断信息d图象数字化便于储存和传输e难以达到实时显影4.下列关于介入器材描述错误的是:a,b,ea穿刺针以“G”作为单元,其前号码越大针越粗b导管管径的规格用英寸来表示c导丝的作用是对导管起引导和支持作用d导管鞘的作用是为了不由于导管反复收支组织或管壁对部分形成的毁伤,另外还可减少由于血管迂曲等形成的导管操纵艰巨e金属支架只可用于血管体系不可用于非血管体系5.下列关于碘对比剂描述正确的是:b,c,da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也可使用碘对比剂b比较剂肾病是指排除其他缘故原由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使用比较剂后 3 d内肾功用与使用比较剂前相比明显下降c对比剂肾病判断标准为血清肌酐升高≥44 µmol/L(5 g/L)或超过基础值25%d肾功用不全、糖尿病肾病、高龄(年龄>70岁)为发生比较剂肾病的高危身分e使用离子型对比剂比非离子型对比剂导致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度小6.下列关于介入栓塞物质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d,ea自家血凝块属于短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b碘油和明胶海绵属于永久栓塞剂c长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数周或数月d无水乙醇属于永久栓塞剂e螺圈属于永世栓塞剂7.下列属于血管内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的有:a,b,ca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b经导管栓塞术c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型术d经皮针吸活检e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技术8.下列属于非血管内介入放射学诊疗技术的有:a,c,da经皮椎间盘脱出治疗b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型术c经皮针吸活检d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技术e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9.下列关于seldinger技术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c,ea股动脉是最常使用的动脉穿刺部位b动脉穿刺时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针尾血流不顺畅,其色鲜红,表示穿刺针进入静脉c动脉穿刺时穿刺针进入血管后,血流喷出顺利,但导丝进入有明显阻力或无法送入,则多为针尖顶在血管壁上.d动脉穿刺时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针尾血流不顺畅,其色暗红,表示穿刺针未完全进入血管腔e seldinger技术的并发症包括局部血栓形成或栓塞、出血或形成血肿等10.下列对经导管药物灌注术治疗机制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b,ca进步靶器官部分药物浓度b延长药物与病变组织的接触时间c降低外周血最大药物浓度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d缩短药物与病变组织的接触时间e增高外周血最大药物浓度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11.关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介入灌注治疗描述错误的是:a,c,ea治疗靶血管为肺动脉b脊髓毁伤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介入灌注治疗的并发症之一c周围型和乏血供肺癌疗效优于中央型肺癌、富血供肺癌d小细胞未分化癌疗效最好,其次为鳞癌、腺癌e因为是微创治疗,所以治疗前无需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的检查12.下列关于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描述正确的是:b,c,da重症高血压不是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禁忌症b存在活动性出血、潜在出血倾向、近期出现出血损伤或脑血管意外病人是动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禁忌症c溶栓治疗中应将导管尽可能切近血栓部位或插入血栓内d术前应完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e溶栓超过48h、出现严重并发症者仍可继续溶栓治疗13.下列关于经导管栓塞治疗描述正确的是:a,b,c,ea其临床使用包括控制出血、治疗肿瘤和血管性病变以及消除患病器官功用b应根据病情的治疗需要及造影搜检的结果挑选适当栓塞剂c对栓塞部位应尽可能超挑选插管d栓塞程度越大,越接近毛细血管水平,疼痛越轻e栓塞综合症是指器官动脉栓塞后,由于组织缺血引发的疼痛,发烧,恶心吐逆,反射性肠郁张或麻痹性肠梗阻等14.关于脾功用亢进的内科性脾切除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b,c,d,ea其适应症包括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慢性溶血性血虚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引发的脾亢b栓塞后1天,白细胞开始明显升高,并在一周内达到峰值c血小板在一周内也会明显升高,甚至超过正常值d红细胞增长较缓慢,1月左右达到峰值e其并发症包括:栓塞后综合症、脾液化坏死或脓肿形成、胸腔积液和肺炎和门静脉血栓形成15.关于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治疗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b,c,d,ea血管内膜,中膜局限性撕裂b血管布局(出格是中膜)的伸展c动脉粥样斑块的断裂d断裂动脉壁各层纤维化愈合e血管内膜由新生内皮细胞覆盖16.下列关于肾动脉血管成形术描述正确的选项是:b,c,ea患肾严重萎缩或肾功用已丧失仍可举行血管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是医疗程序,目的是促使血液重新能够流过狭窄大概梗阻的心脏动脉。

肝细胞癌胆管转移致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治疗

肝细胞癌胆管转移致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治疗

肝细胞癌胆管转移致阻塞性黄疸的外科治疗刘扬;王跃如;姚乐;荀林娟;庄英;张柏和【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致阻塞性黄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致阻塞性黄疸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阻塞性黄疸均系肝癌引发胆总管癌栓所致.其中,45例进行了总胆管切开取癌栓T管引流术,同时行肝肿瘤切除22例、患侧肝动脉结扎者23例;5例进行了非手术治疗.在45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7例肝左叶肿瘤患者术后平均生存11个月,28例肝右叶肿瘤患者生存7个月,总平均存活时间为9个月;5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3个月;手术患者较非手术患者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外科手术明显延长阻塞性黄疸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肝细胞肿瘤;阻塞性黄疸;胆管癌栓【作者】刘扬;王跃如;姚乐;荀林娟;庄英;张柏和【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上海20007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上海200080;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上海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上海20007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上海2004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原发性肝癌患者出现黄疸,不论是阻塞性或肝细胞性和肿瘤大小,均属晚期表现,治疗非常棘手。

肝癌合并阻塞性黄疸多数因胆道癌栓引起[1-5]。

本研究对5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外科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及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50例患者,男43例,女7例,年龄42~67岁;黄疸(均为无痛性黄疸)病程7~14d,伴上腹胀满43例,皮肤瘙痒49例,大便陶土色36例,乏力、消瘦、纳差44例,腹水1例,胆囊肿大25例,发热2例。

介入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介入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的 生存 质 量 ,取 得 了 满意 疗效 。 关 键 词 :介 入 ;化 疗 ;原 发 性 肝 癌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3 5 . 7
文 献 标 识 码 :B
DOI :1 0 . 3 9 6 9 8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7 . 1 3 9
参考 文献
[ 1 ] 骆 俊朋 . 经皮肝动脉热 化疗Βιβλιοθήκη 注联合化疗栓 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临
床应用研究 [ J I . 河南大学 , 2 0 1 2 ( 0 5 ) . 于淑萍 , 杨红 , 等, 超选择肝动脉灌 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 [ 2 ] 谢 尊平 , 原 发性肝癌疗效 观察 [ J ] _ 第十 次全国 中西 医结合影 像学术研讨会
暨全 国中西 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 , 2 0 0 9 ( 0 2 ) .
( 上接 第 1 8 3页 )
四肢 无 力 、尿 潴 留等 低 钾 血症 症 状 。严 重 低血 钾 者 可发 生 心 律 失 常 、心 脏 骤停 。故从 抢 救 一开 始 便 需重 视 补钾 。在 整 个 治 疗过 程 中应 监 测 血 钾 ,除 非有 肾功 能不 全 、无 尿 或 血钾超过5 . 0 mmo l / L 时 可 暂 不补 钾 ,予 严 密 观察 ,否 则 均 应 积 极 补钾 ,一开 始 输 液 即 同时补 钾 ,补 钾 量2 4 小 时总 量 6~1 O g 。钾 进入 细 胞 内速 度较 慢 , 目前 强 调病 人 能进 食 后 仍需 口服钾盐一 周 。 各 种 感染 是 D K A 的常见 诱 因 ,诱 因不清 除 ,代谢 紊 乱 状 态难 以纠正 。抗感 染治疗 是治疗 DK A的保障 。 综 上 述 ,对 DK A患者 ,尽 快 正确 地诊 断 、尽 快补 液 恢 复 血容 量 ,正确 应用 胰 岛素 是救 治成 功 的关键 ,同时补 钾 、

介入影像诊断科室开展项目及报告时限要求

介入影像诊断科室开展项目及报告时限要求

文件名称:介入科诊断科室开展项目及报告时限要求所有权:介入放射科编码:LUSH-AD-001-23编史:■新发布□部分修订□完全修订制定日期:2014年12月20日生效日期:修订日期: 页码:2页适用于: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其他符合下列标准:1.0目的和范围:目的:对所开展项目及报告要求时限范围:门诊及住院病人2.0定义3.0文件阐述目前我科室已开展的项目有:3.1头颈部病变:全脑血管造影术,颈部血管狭窄的扩张或支架置入术。

3.2胸部: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大咯血的灌注止血药及出血动脉的栓塞。

3.3腹部: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癌术后或复发、胆管癌行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肝血管瘤的栓塞治疗,阻塞性黄疸的经皮肝穿胆管内、外引流(PTCD)或支架置入术。

胃癌、胰腺癌的灌注化疗,脾亢、脾破裂的动脉栓塞,消化道出血的灌注止血及出血动脉的栓塞,栓塞胃底食道曲张血管治疗消化道出血等。

3.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脏或肾上腺肿瘤的动脉栓塞,肾动脉狭窄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肾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膀胱肿瘤的灌注化疗及栓塞,妇科恶性肿瘤的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狭窄或不通等。

3.5血管病变:主动脉瘤(或夹层),包括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及髂动脉,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

四肢血管狭窄的血管扩张成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狭窄、阻塞(布加氏综合征)通过血管扩张或支架放置治疗。

下腔静脉放置滤器,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肢体血管溶栓术。

同时积累介入放射科还承担全院急危重介入主治医疗手术及辅助治疗。

时限要求:门诊病人要求出报告时间为2小时内住院病人要求出报告时间为2个工作日内4.0程序和责任序列编号程序步骤责任人4.1 唐石晶5.0工具及附录表格6.0参考文献:[1]RobertM.Stein.The Budgetayr EffectsofM unicipalService Contracting:A Principal——AgentEx ——planation[J].American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34(2):471—502.[2]JamesT.Bennett.Publicversusprivateprovi—sionofcollectivegoodsandservices:garbagecollection revisited[J].PublicChoice,34(1):55-63.[3] 赵-川,房树志,胡敏,等.改变科室管理突破医疗质量管理瓶颈[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37—39.7.0历史原文件编码制度改变内容改变章节文件制度签署人拟稿:唐石晶部门主管领导:汪五全年月日年月日核稿:年月日主管领导:年月日医院最高审批:年月日。

介入治疗联合 TACE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介入治疗联合 TACE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介入治疗联合 TACE 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张卫平;戈伟【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13【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an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ing(PTBS)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Methods PTCD and PTBS were carried out in 36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7 ~ 14 days after the jaundice fade TACE was car-ried out. Efficacy,complications and survival rat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PTCD,The drainage were successful in all 36 patients;of them,26 patients had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ainage tube plus biliary stent,and 31 medals mesh stents were implanted. All patients received the first TACE within 2 postoperative weeks,the followed TACE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117 TACE were conducted in 36 patients. The survival rates of 3 - 6 - and 12 - months were 91. 6% ,75% ,47. 2% respectively,with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10. 1 months. No severe complication was found except falling off of draining tubes in two patients. Conclusion PTCD and PTBS combined with TACE is a good palliative therapy for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Th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ympto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目的:临床观察晚期肿瘤患者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或/及胆道支架置入术(PTBS)联合区域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价值。

TACE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研究

TACE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研究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6.084TACE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研究徐樟琦,简以增,廖霁婷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目的探究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

参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研究组采用TACE综合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肿瘤缓解率、肿瘤直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肝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为93.88%,高于参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直径、甲胎蛋白(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0.29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肿瘤直径、AFP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9、3.793,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7、0.515、0.26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ST、ALT、TBIL 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7、4.775、7.721,P<0.05)。

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与参照组的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结论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综合介入治疗,可以提升肿瘤控制效果,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综合介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肝功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6(a)-0084-05Clinical Effect of TAC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Its Influence on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XU Zhangqi, JIAN Yizeng, LIAO Jiting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Longyan Second Hospital,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Fujian Province, 36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is treatment on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Methods Ninety-eight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admitted to the Second Hospi⁃tal of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1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envelope method,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ACE alon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AC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linical effects (tumor remission rate, tumor diameter, tumor marker alpha-fetoprotein), changes in liver function indexe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3.88%,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77.5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333, P<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umor diameter and alpha-fetoprotein (AF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0.222, 0.298,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umor diameter and AFP in the study group[作者简介] 徐樟琦(1985-),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肝胆外科。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外科手术及系统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外科手术及系统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外科手术及系统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王宝泉1, 2,孙军辉1, 2, 3(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介入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3;2.浙江省肝胆胰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3;3.浙江省重症肝胆胰疾病(移植)诊疗技术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3)[摘要] 单纯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疗效有限,但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外科手术、消融、放疗、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综合治疗,可以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与协同作用,进而提高疗效。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癌; 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6-5907(2020)04-0170-05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ombined withsurgery and systemic therapy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WANG Bao -quan 1, 2,SUN Jun -hui 1, 2, 3(1.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Center, Division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03, Zhejiang, China; 2. Zhejiang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Diseases, Hangzhou 310003, Zhejiang, China; 3. Zhejiang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biliary Diseases, Hangzhou 310003,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The efficacy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 is limited, but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ombined with surgical surgery, ablation, radiotherapy, targeted drugs, immune drug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and synergetic effects of various treatment method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acy.[Key words]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Liver canc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综 述·第一作者:王宝泉,E-mail:***************.cn 通信作者:孙军辉,E-mail:***************.cn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4位,但死亡率却位于第2位。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

临床诊疗规范|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完整版)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

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肝癌诊疗行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于2017年6月主持制定和颁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该规范的颁布反映了当时我国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研究的状况,对规范肝癌诊疗的临床行为、改善肝癌病人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7年至今,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国内外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全国肝癌领域的多学科专家,结合目前肝癌临床研究的实际,修订并更新形成《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参照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进行分级(附录1)。

2 筛查和诊断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应用于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治疗的临床研究

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应用于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治疗的临床研究

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应用于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治疗的临床研究作者:赵富丽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在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中能有效接受随访者为研究对象,共3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的11例分为A组,采取常规EMBE介入治疗;余27例分为B组,在常规EMBE介入治疗后加用局部灌注栓塞化疗术。

结果:B组术后2 w血清TBIL及DBIL均显著低于A组(P【关键词】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胆管癌;阻塞性黄疸临床研究发现,近年来胆管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

由于此类肿瘤生长大多较为隐蔽,且肿瘤生长的部位都有密度较高血管网存在,因而患者被确诊时,附近组织大多已经有癌细胞侵犯,致使很多患者丧失手术机会,即使存在手术机会,其手术治疗成功率也较低[2]。

随着介入技术的进展,胆道内支架置入(EMBE)术目前已成为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3],虽然此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但疗效尚未达到理想程度,因此临床中很多学者仍在探索术后后续治疗方案[4]。

现将笔者研究的后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在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进行治疗的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中能有效接受随访者为研究对象,共3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机械抽样随机将其中的11例分为A组,余27例分为B组。

其中A组男7例,女4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者3例,低分化者8例,平均年龄(58.8±7.5)岁;血清总胆红素(TBIL)平均(221.6±43.5)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平均(105.4±21.8)μmol/L,血清间接胆红素(BIL)平均(94.8±18.6)μmol/L;血清总蛋白(STP)平均(32.7±8.3)g/L,血清白蛋白(A)平均(21.3±4.4)g/L,血清球蛋白(G)平均(20.2±3.1)g/L。

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作者:王督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与研究组各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转氨酶等指标值均显著下降,提高其存活率。

结论对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有利于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值得在医学界推广使用。

【关键词】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疗效胆管癌患者起病初期身体无明显征兆,不易被患者有所察觉,这不仅让患者错失了及早治疗的时机,且当身体症状处于明显阶段时,患者的病情已经较为严重,提高其治疗的难度与死亡率。

目前,应用于胆管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患者术后因胆汁流出道极有可能会出现再一次阻塞,这就难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一旦患者出现胆汁道阻塞,需接受进一步治疗,此时适宜采用介入治疗,我院为观察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60例确诊为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

其中,对照组男13例,年龄39-68岁,平均(56±3.5)岁,女17例,年龄41-69岁,平均(58±2.5)岁;研究组男16例,年龄37-66岁,平均(54±2.5)岁,女14例,年龄38-69岁,平均(58±3.5)岁。

120例患者中,于初次就诊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者83例,部分切除术者3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值均显著上升,于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检测其指标值,总胆红素平均值为(212.4±116.1)μmol/L,直接胆红素平均值为(153.3±90.7)μmol/L,转氨酶平均值为(96.7±53.3)U/L。

手术与介入治疗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手术与介入治疗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表 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x ± s,μmol / L)
组别 n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组 44 268. 25 ± 98. 21 87. 24 ± 44. 61 介入组 42 272. 68 ± 101. 64 89. 64 ± 41. 56
t值 15. 36 14. 68
P值 < 0. 05 < 0. 05
2结果 2. 1 两组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总胆 红素水平接近,无明显差异; 而在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 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见表 1。 2. 2 两组住院情况比较 介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 2。 2. 3 两组治疗后生存情况比较 介入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 〔30 ~ 518 d,平 均 ( 221. 57 ± 5. 92 ) d,95% CI: 128. 34 ~
〔文章编号〕 1005-9202(2012)16-3549-02;doi: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16. 104
目前对于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 治疗,而对于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则 会选择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姑息手段〔1〕。本文拟对比分析手术 与介入治疗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
右肝管部位的轴膜上皮恶性肿瘤,又称 Klatskin 瘤,占胆管癌的 58% ~ 75% ,是胆管癌中最多且较难处理的胆管与肝脏结合部 的肿瘤〔3 ~ 5〕。由于其位置特殊,解剖关系复杂,恶性程度高,起 病隐匿,故早期诊断率很低; 当患者出现明显黄疸症状确诊时, 病变多往往已发展为中晚期〔6,7〕。目前,对于中晚期肝门部胆 管癌患者在具备手术条件的前提下还是选择根治性手术作为 首选治疗方法,而对于那些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或无法耐受手 术的患者,则会选择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姑息手段。本文研究结 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接近,而在手术后两 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介入组患者的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平均生存时间与对 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未发生重大并发 症,围术期未出现死亡病例。表明对于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 者采用微创介入方法治疗,生存时间与手术治疗相近,而且具 有操作简单、肝功能改善明显、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8 ~ 10〕。

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不退 , 虽在超声 下穿刺 引流 , 仍未 得到有 效控制 , 术后
2个月死亡。( ) 3 急性 胰腺 炎 9例 , 血淀 粉酶升 高 , 部
土样改变 , 食欲 下降 , 部分 患者皮 肤瘙 痒 、 发热 。所 有 患者术前均 有 B超 、 T M IM C C 、 R 、 R P及肿 瘤标 志物 检
查( 2种 以 上 检 查 ) 所 有 患 者 术 前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肝 ,
分患者出现腹痛 、 发热 、 恶心 、 呕吐等 消化道症状 , 经抗
胰 腺 炎 治疗 均 治 愈 。
3 讨 论
功能损害 , 胆红素升高 , 均(3 5 ) o/ 。 平 35± 1 m LL 12 方法 . 术前 常规化验血 常规 、 肝功 能 、 血凝 四项 及血 三检等 , 介入 手术首先 经皮肝 穿胆道 造影 。穿 刺 点选 择 : 穿刺右肝 内胆管穿刺 点选择在 右腋 中线肋膈 角下 2~ m处 , 肝 内胆 管穿刺 穿刺点 选择 在剑 突 3c 左
广东医 21年1 月第3 卷第2 期 G ag n d aJ m l c 21’ 1 , 02 学 00 0 1 0 und g i l0 a o Mec u Ot 00 _ N. 0 . 0
. 67 28 .
介 人 治疗 恶 性 梗 阻性 黄 疸 疗 效及 并 发 症 分 析
下或 稍 偏 右 , 影 后 根 据 穿 刺 针 进 入 胆 管 的 位 置 决 定 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恶性梗阻性黄疸往往在出现黄疸 时已是肿瘤 的 中 晚期 , 已丧失外科 的手术 机会 。阻塞性 黄疸 常常 引起
肝功能受损 , 如果 不解除 胆道梗 阻 , 情将 迅速恶 化 , 病 患者将死于肝功能衰竭或感染 …。 对于经皮肝穿胆管 引流 的穿刺定位 很重 要 , 右肝 管穿刺我们 一般 选 择 在右 腋 中线 肋膈 角 下 2~ m 3c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同时 ,还可 以为患者提供后续性治疗创造 更多 的机会 。本文 胆 管 内 】 。 回抽见 胆 汁后 ,沿套 针 置入 导 丝 ,并 用扩 张 器 对2 0 0 8 — 2 0 1 2 年本单位 收治的 4 2 例梗阻性黄疸 患者行 P T C D 将 腹 壁适 宜 扩张 ;沿 导丝 置 人 中心 静脉 导 管后 退 出导 丝 。 方法治疗 , 取得 了理想 的治疗效果 。现将研究 结果 报道如下。 为防止脱 管 ,将 引流管 近端 与体表 皮肤 缝合 、固定 ;接 延 长 管 及 引流袋 】 。分别 于 术后 1 周 、1 个 月后 进 行各 项 生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 择本单 位 2 0 0 8 — 2 0 1 2年 收治 的 4 2例梗阻 化 指标 复查 ,并全 面观察 患者 胆管 压力缓 解状 况 以及 引流 管位 置有 无变 化等 。 1 . 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意义 。
性 黄疸患者 ,均 经影 像学检查并证实 为梗 阻性黄疸 。其 中男 2 3例 ,女 1 9 例 。年龄 3 5 ~ 7 3岁 ,平均 ( 5 7 . 8 ±6 . 4)岁 。其 中胆管癌 2 6 例; 原发 型肝癌 8例 ; 胰 头癌 4例 ; 2例转移癌 ; 壶腹部肿瘤 2例 。术前平均丙氨酸转 氨酶( 1 4 6 . 3 ±2 3 . 8) u n、 r ( 7 3 5 . 8 ±1 2 1 . 3)U / L 、碱 性 磷 酸 酶 ( 6 3 6 . 3 . 4 - 1 2 3 . 5)U / L 、直 接 胆红素 ( 1 4. 3 ±3 3 . 2)p , m o l / L 。 1 . 2 排 除标准 ( 1 )凝血 时 间显著延 长者 ; ( 2 )精 神异 常、
d o l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4 — 4 9 8 5 . 2 0 1 3 . 2 0 . 0 5 2

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观察

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观察

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观察
李建刚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5(012)12B
【摘要】胆道阻塞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均曾是临床较棘手的难题之一,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不仅可对原发疾病进行诊断,还可有效解除黄疸。

我院自2002年3月始对7例阻塞性黄疽患者行PTC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594)
【作者】李建刚
【作者单位】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晋城0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观察 [J], 李建刚
2.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42例的护理体会 [J], 刘冬梅
3.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效果研究 [J], 王刚;桑海泉;毕聪
4.66例肝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病例介入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J], 陈明
5.阻塞性黄疸超声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郁鹏;詹绍萍;王锡娟;董立果;谷晓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后续经动脉化疗 ; 栓塞术 ; 胆管癌 ; 阻塞性黄疸
Clinical Research of Follow—up ArteriaI Chem oem bolization Intervention Used in Bile Duct Carcinom a and 0bstructive Jaundice Treatment/ZHAO Fu—li.//M 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 (8):007—009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A group of patients(P<O.05);Group B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erum SrrP and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A group of patients(P<0.05);Prog ression-free surial for group B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A group of patients ( P<0 . 05 );Group B patients

overall survival was signif icantly longer A group of patients(P<0.05).Conclusion:For bile duct carcinoma and obstructive jaundice patients,EMBE postoperative plus a follow-up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iliru bin level and efectively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improve
the sur v iva l per iod.
【Key words】 Follow—up arlerial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 Bile duct carcinoma; Obstr uctive ja nndice
First-author’s address:Zhum adian Central Hospital, Zhum adian 46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follow—up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tervention used in bile duet carcinoma and obstructive jaundice treatment.M ethod:Choosing bile duct carcinoma and obstructive jaundice patients during January 2009一December 2010 who can accept
较 高血管网存在 ,因而患者被确诊时 ,附近组织大 多已经有 化 者 8例 ,平 均年龄 (58.8±7.5)岁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the 1 1 eas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take regular EMBE intervention treatment.The 27 patients divided into group B,in conventional EMBE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plus local inf usion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 operation.Result:Postoperative seru m TBIL and DBIL of group B patients were
the visitor with effectiv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a ll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Mechanical sampling randomly chose one of
《中国医学创新》第10卷 第8期 (总第254期)2013年3月 论 著 Lunzhu
后 续经动脉化疗 栓塞术介入应用 于胆管癌 并 阻塞性黄疸治疗 的临床研究
赵 富丽①
【摘要 】 目的 :探讨后续经 动脉化疗栓塞术 介入在胆管癌并 阻塞性黄疸治疗 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 2009年 1月 一2010年 12月在 本院进行治疗 的胆管癌并 阻塞性黄疸患者 中能有效接受 随访者为研究对象 ,共 38例 ,所有入 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机械抽样随机将其 中的 11例分为 A组 ,采取 常规 EMBE介入 治疗 ;余 27例分为 B组 ,在常规 EMBE介入治疗后加用局部灌 注栓 塞化疗 术。结果 :B组术后 2w血清 TBIL及 DBIL均 显著低 于 A组 (P<0.05);血清 STP和 A水平显 著高于 A组 (P<O.05);无 进展生存 期显著长 于 A组 (P<0.05); 总生存 期显著长于 A组 (P<0.05)。结论 :对于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的患者 ,EMBE术后加用后续 经动 脉化疗栓塞术 ,可显著 降低胆红素水平 , 有效改善肝功能 ,提高患者生存期 。
doi:10.3969 ̄.issn.1674—4癌发病率有上升趋 势 J。由 抽 样随机 将其 中的 11例 分为 A组 ,余 27例 分为 B组 。其
于此类 肿瘤生长大多较为隐蔽 ,且肿瘤生长 的部位都有密度 中 A组 男 7例 ,女 4例 ;病理 类 型 :高分 化者 3例 ,低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