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身心障碍者成人个案管理服务

合集下载

XX县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XX县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XX县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县经济开发区,县盐化工业园:根据相关精神要求,我委起草了《XX县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征求你们的意见。

如有意见,请将意见于11月1日下午5点前书面或盖章扫描发至邮箱反馈给我委。

逾期不反馈,视为无意见。

联系人:XX电话:XX地址:XX省XX市XX县XX路XX大厦邮箱:XX邮编:XX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健康XX、文明XX,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8〕44号)、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办字〔2019〕X号)精神,结合XX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21年底,逐步建立健全我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

构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健康XX和文明城市创建等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具体工作指标包括:1.依托村(社区)综治中心等场所,普遍设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以村(社区)为单位,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建成率达80%以上。

2.中小学100%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

3.各党政机关和厂矿、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可及的心理健康服务。

4.加强精神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县总院开设心理门诊。

建成规范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建立一支覆盖全县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一 )台湾地 区身心 障碍 者职 业辅 导 评 量 的 对 象
台湾地 区身心 障 碍者 职业 辅 导评 量 服务 的 对 象从 纵 向看 涵盖 了身 心 障碍者 不 同 的人生 阶 段 ,具体 可 分为 职前 与职 后 两个 不 同 的时期 ;从 横 向出发 包括 学校 、康复 机 构 、庇 护 工场 等领 域 的身 心障碍 人群 。根 据最新 修 订 的《补 助办 理身 心障 碍者 职业 辅导 评量 实施 计划 》【 l的 内容 ,台 湾身 心 障碍者 职业 辅 导评 量 的对 象 主要 包括 六 类 :一是 有就 业意 向的 高三 应届 毕业 的身 心 障 碍学 生 ,经 评估需 要 职业 辅 导评 量 者 ;二 是有 就 业 意 愿 的职业 训 练单 位 受训 学 员 ,经评 估需 要 提供 就业 安置 选择 参 考 的身 心 障碍 个体 ;三是 医疗 复健稳 定 ,有就 业 意愿 的身 心 障碍 个案 ,经 评 估需 要 职业 辅 导评 量 的个 体 ;四是就 业 服务 单 位 的个 案 ,经 评估 需 要职 业辅 导 评量 的个 体 ; 五是 庇护 职场 的员工 ,阶段 性 提供 职业 辅 导评 量 ,评估 职 场表 现 与进 入支 持性 、竞 争性 职 场 的 可能 性 ;六 是 因失业 而 再就 业 的个 案 ,经评估 需 要职业 辅导 评量 的个 体 。此外 ,为 了保证 职业辅 导评 量服 务 的质 量 ,减 轻 职业 辅导 评 量工 作人 员 的工作 负担 ,《补 助办 理 身心 障碍 者 职业 辅 导 评量 实施 计划 》在 服务 量 的部 分也 做 出 了说 明 : “台湾 地 区每一 直 辖市 、县 市视 需要 委 托符 合 资 格者 担任 执 行单 位 ,每 一 执行 单位 每 年评 量 三 十个 个案 为原则 ,并按 件计 酬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案例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案例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案例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障碍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对于这一裙体的管理服务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探讨如何进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案例背景:某市A县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人口约为300万人,其中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数量不容忽视。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精神障碍患者的数量和管理服务需求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然而,由于劳动力短缺、医疗资源不足、社会观念的变化等原因,对这一裙体的管理服务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解决方案:1.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和关注度。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布宣传资料、开展街头宣传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有关精神障碍的知识,减少歧视和偏见,促进社会融合。

2. 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方面,应当重视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需求,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

可以设立专门的精神卫生机构,配备专业的医疗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还可以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社区,为他们提供居家护理、生活辅助等服务,促进他们的社会参与和自立生活能力的增强。

3. 加强监督和管理: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规范精神卫生机构的运行和服务质量,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个案管理和跟踪,防止因疏忽而造成不良后果。

还可以加强对患者家属和社会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关爱和照顾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指导和支持。

4. 联合多方力量: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需要各方合力,形成合力。

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公私合作的模式,共同参与精神卫生事业,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近40年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转衔政策的文本分析——基于Nvivo12_软件的质性分析

近40年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转衔政策的文本分析——基于Nvivo12_软件的质性分析

∗∗∗第44卷第4期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4月Vol.44No.4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Oct .2024收稿日期:2023-11-22作者简介:冷羽(1996-),女,四川泸州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

通讯作者:徐素琼,女(1981-),四川广元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融合教育、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

基金项目: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3YJA880062)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重庆市科委及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支持项目(20220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为了解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转衔政策的发展情况,采用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台湾地区近40年身心障碍者转衔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

结果发现: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转衔政策体现了“以人为本、融合导向、全生涯转衔的关注、跨部门及跨专业合作”的特点;其政策提供了转衔服务发展的五大驱动力,包括经费保障、转介系统及资源平台建设、跨教育阶段的入学转衔通道、转衔效能的评估与监督以及家长参与;此外,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转衔政策通过明确转衔服务类型、转衔服务实践方式以及转介程序推动转衔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基于此,为我国大陆地区身心障碍者的转衔服务,提供法律政策有关细化规定上的建议。

关键词: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转衔中图分类号:G7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4)04-0125-06(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3.澳门圣约瑟大学教育学院澳门999078)转衔,意指转换与衔接,是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过渡,面临着角色、任务和生活形态的转变,发生在人的各个阶段[1]。

身心障碍者的转衔指个体生活中各种事件与历程的转换和过渡阶段所衍生出的种种变化形式,包含由出生至老死阶段一系列提升身障者生活品质、教育权益、职业康复、医疗康复、社会福利等的规划与安排[2]。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

根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和《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1.1机构与职责1.1.1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国家级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主要职责为:在国务院领导下,研究拟订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协调解决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并协调落实;指导、督促、检查精神卫生各项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组织,负责协调本地区各部门精神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与督导。

1。

1。

2卫生行政部门1。

1。

2.1卫生部负责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主要职责为:(1)制订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计划并推动实施,建设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2)加强与财政部等的沟通与协调,申请中央转移地方资金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

(3)组织开展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师资培训。

(4)组织开展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督导、考核与评估。

(5)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病例报告制度,建设国家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

1。

1。

2.2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区、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主要职责为:(1)制订全省(区、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计划,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2)设立省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精防机构),承担全省(区、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任务。

个人中心计划研究综述

个人中心计划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18-03-19作者简介:江蔚华(1978-),女,广东清远人,广州市荔湾区康迪学校中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智障学生行为问题干预。

个人中心计划研究综述摘要:个人中心计划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生规划模式,旨在协助身心障碍者学习如何实现个人愿望,以迈向理想生活,至今已发展近30年。

检索文献发现,在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个人中心计划主要用于成人的身心障碍者,在国内,虽鲜有个人中心计划用于成人的实践案例,但其理念和一些做法已经对国内特殊教育服务产生长足的影响。

关键词:个人中心计划(PCP );身心发展障碍;自我决策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8)07-0157-04(荔湾区康迪学校广东广州513100)江蔚华个人中心计划(Person-Centered Planning ,PCP)始于20世纪70年代,受北美地区正常化及去机构化原则影响,对身心障碍者的障碍观由缺陷模式转为优势、人本模式。

2001年在英国通过的“肯定人的价值”白皮书中纳入政府政策,同时被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接受,迄今在美国发展已近30年。

个人中心计划是用来帮助身心障碍者提高自我决策能力和增强独立性而设计的一种人生规划模式[1](P407)。

它既是一种行动的策略,更是一种价值观,从人权、独立自主、赋权与自我决策出发,协助身心障碍者学习如何实现个人愿望,以迈向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一、个人中心计划的内涵从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个人中心计划兴起于支持本位时期,发展于充权赋能与自我决策期,其重要内涵为“赋权”———以身心障碍者为主导;“自我决策”———以个体需求、喜好、身份角色为基础的选择与承担后果;“生活品质”———计划的目标并检验计划的绩效;“支持”———发现并发挥个体优势并提供协助使之成功;“社区”———在自然情境中学习社区、运用社区、贡献社区,过品质生活,获得认同和尊重。

个人中心计划主张倾听和自我学习,帮助身心障碍者了解自己的喜好,引发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的思考。

相关服务计划书

相关服务计划书

强强的相关服务计划书20070514073 高晓慧一、相关服务理论背景残疾人的相关服务包括康复训练、支持系统与服务传递、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等相关问题。

康复训练是相关服务的重要内容。

从内容方面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和言语治疗、音乐治疗和社会工作等,从结构与过程来看,包括康复测评、康复训练和康复效果评估等。

要完成以上相关的服务工作,对一个残疾人来说,特别是对残疾儿童来说,需要有相关的服务人员,相关服务人员主要包括:医学康复人员、教育康复人员、社会康复人员和职业康复人员。

医学康复的人员主要有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听力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和专科医生(康复医师、神经科医师、精神病科医师、儿科医师、内外科医师等);教育康复人员主要有专业教师和教辅工作人员;社会康复服务人员主要包括社会康复工作者和保障残障者无障碍设施的工作人员;职业康复服务的人员主要有职业康复师。

在康复之中,根据个案的需要以一个方面为主,那么其它专业人员就是相关服务人员。

在针对个案服务的时候,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一个团队,合作完成对个案的服务。

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多专业合作模式、专业间合作模式和跨专业合作模式。

其中跨专业的合作模式是一种最理想的服务模式,即各专业人员以身心障碍者为中心,在整个服务过程中都彼此沟通、互动、充分合作,这种模式的良好合作又建立在需要一个个案管理者的基础之上。

这就提出了一个现在康复的概念,即康复工程,也就是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重建患者的功能。

它以“改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全面康复”为主要原则,以“融入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康复。

二、个案资料姓名:强强性别:男年龄:6岁强强,家住重庆市沙坪坝区,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爸爸妈妈都是零时工人,文化水平不高,爷爷奶奶年龄很大,身体不是很健康,奶奶常常生病,家庭经济压力大。

强强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很乐观也很听话,常常都有一张笑脸,喜欢和人交流,小小的但很懂事儿。

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ICF)之儿童及青少年版

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ICF)之儿童及青少年版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之兒童及青少年版工作坊簡章政府在2007年7月11日修正公布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為了與世界接軌,將採用WHO 所頒布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未來身心障礙證明申請及各項福利與服務,需在ICF分類架構下完成鑑定報告,經由需求評估的程序,決定其服務資源的取得,而鑑定人員不再由醫師一人為主,增為跨專業團隊共同參與,如醫事人員、社會工作、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相關專業人員組成之專業團隊鑑定及評估,以提供身心障礙者適當之福利與服務。

有鑑於此,嘉義縣政府、國立中正大學與嘉義基督教醫院共同辦理「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之兒童及青少年版工作坊」,特邀請美國早期療育、心理及特殊教育領域之專家,目前在Frank Porter Graham Child Development Institute擔任研究教授,Professor Simeonsson (Sch ool Psycholog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針對「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之兒童及青少年版(ICF_CY)」內容進行說明並分享美國以ICF_CY為評估工具之實務案例,更進一步以互動性的Workshop與大家討論這套工具的應用操作,提供相關專業領域之運用與理念之建構。

一、主辦單位:嘉義縣政府、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嘉義基督教醫院(聯合評估中心)嘉義縣兒童發展通報轉介中心二、工作坊時間:98年12月6日,星期日9:30-15:20三、工作坊地點: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115教室(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四、工作坊流程:◎因參與人數眾多敬請準時報到,以利課程準時開始。

◎為響應環保,敬請自備環保杯,上課時請將手機關閉或震動。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78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第一节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一、残疾的定义和残疾人的分类(一)残疾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对残疾人的定义: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 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 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1982年,联合国发布的《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中指出,残疾人是由于心理上、 生理上或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或功能的任何异常或丧失的缺陷导致缺乏作为健全人以正常 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能力的人;与其相应的障碍是指某人由于缺陷或残疾而处于某种不利 地位,以致限制或阻碍该人发挥按其年龄、性别、社会与文化等因素应能发挥的正常功能。

由此可以看出,联合国非常重视残疾人社会功能的康复和残疾预防。

残疾人服务发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社区康复模式社会康复模式职业康复模式教育康复模式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二)残疾人的分类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等7类。

二、残疾人的需求及其面临的问题(一)残疾人权利和基本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残疾人的权益和基本需求主要包括康复权、教育权、劳动权、文化生活权、社会福利权和环境友好权。

1.康复权残疾人康复权是其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残疾人“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

残疾康复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其未来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对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

2.教育权残疾人教育权是实现其就业和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不仅要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而且要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过程的平等性,全面推进“完全接纳”教育;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简介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简介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简介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作为贴近居民、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的重要场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通常设立在社区内部或周边,以便居民能够方便地获取服务。

其服务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社会群体,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以及老年人。

无论是面临学习压力的学生,还是在职场中感到焦虑的上班族,或是因家庭关系而困扰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帮助。

这些机构一般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团队。

其中,有经过系统培训和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运用多种心理咨询方法和技术,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此外,还可能有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员,他们能够针对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

服务内容方面,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

心理咨询是其核心服务之一,通过一对一的面谈,咨询师帮助来访者理清内心的困惑和冲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心理评估也是常见的服务项目,通过专业的测评工具,对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依据。

针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困扰等,机构会开展心理治疗小组或工作坊,让有相似问题的居民共同学习和成长。

同时,还会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居民的心理保健意识和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还注重服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对于特殊群体,如残障人士、单亲家庭、失独家庭等,会提供专门的心理支持方案。

在服务方式上,除了面对面的咨询和治疗,还会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为那些行动不便或时间不便的居民提供服务。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在运作过程中,通常会与社区内的其他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比如,与学校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企业合作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进行心理疾病的筛查和转介。

第十一章 个案管理

第十一章 个案管理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七、正式链接 连接案主机构和及项目。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八、非正式链接 连接案主和家庭及社会网络(朋友、 邻里、社区)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九、监督 评估案主在社区的生活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十、再评估 循环的再评估,进一步解决问题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第二节 个案管理的模式 .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一、接触机构(access to agency) ⑴转介而来(机构、家庭、社区 组织、警察、学校或自我转介) ⑵外展:即机构到社区去寻找或鼓 励潜在的案主进入服务系统。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六、评估者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实例:个案管理者 服务于智障者
阿原是一个介于轻度 和中都智障之间的25岁青 年,在一个工疗职培中心 学习、生活了三年,接受 了一些生活自理和职业培 训,在机构李主任的辛勤 奔走下,终于在纸盒厂找 到了工作,他和家人都很 高兴。可是好景不长,才 三个星期,他就不想去上 班了,因为他不能适应那 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主要目标: 获得工作技能 就业并脱离救助 单亲妈妈与 两个孩子 职业培训
住宅
心理调适
医疗补助
儿童托育
生活津贴
个案工作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何晓红
主要目标: 教育、就业、 独立生活 职业培训
教育
身心障碍者
家庭关系
医疗补助
婚姻谘商

彰化县万来国民小学九十四学年度国际身心障碍者日

彰化县万来国民小学九十四学年度国际身心障碍者日

彰化縣萬來國民小學九十四學年度「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系列活動實施計畫壹、依據:一、彰化縣九十四年度特殊教育行政工作計畫二、彰化縣九十四年度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系列活動計畫府教特字第0940210120號貳、目的:一、宣導「最少環境限制」、「零拒絕」及「融合教育」之特殊教育理念。

二、秉持「有愛無礙」之理念,促進本校師生對身心障礙者的愛、尊重、接納與關懷。

三、促進本校師生、社區人士對特教班(資源班)實施情形、提供之特教服務內容與對身心障礙者之認識與瞭解,共同協助改善其教育品質、校園無障礙物理與心理環境之落實。

四、藉由體驗活動,讓師生體驗身心障礙者生活之不便,進而主動關懷,珍惜生命、熱愛生命。

參、主辦單位:萬來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

肆、實施方式:一、配合「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宣導活動:1、「認識身心障礙者」宣導月,舉辦系列活動:配合十二月三日「國際身心障礙者日」,訂定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月十四日舉辦「認識身心障礙者」相關系列活動。

2、宣導海報、標語及相關文宣公佈於學校網頁、張貼於文化走廊、各班教室,並於教師晨會及學生朝會中進行宣導,促進全校師生對「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意義之瞭解,學習自我成長,並主動關懷、接納他人。

3、融入教學:全校教師配合「認識身心障礙者」宣導月,將活動理念融入各科教學中,主動關懷、照顧身心障礙者。

二、動態活動:1、影片欣賞:利用彈性課程時間,播放相關影片,如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之「小象德德」宣導短片、「黑暗中追夢」紀錄片、網路流傳短片「超級媽媽」等,或鼓勵全體師生觀賞電影「馬拉松小子,跑吧」,以增進全校師生對身心障礙者之認識。

2、好書推薦、佳文共賞活動:➢本校圖書室與資源教室配合「認識身心障礙者」週,推薦有關特殊學生之圖畫書、童話、少年小說等相關書籍,供學生閱讀、查詢。

➢彙整特殊教育叢書之內容簡介,製成紙本檔案提供借閱,並將電子檔案掛於資源班網頁,提供全體教職員參閱。

➢資源教師編製之特教叢書繪本powerpoint檔案,提供普通班級融入各科教學,並利用彈性課程時間,針對中年級學生講述身心障礙者繪本故事。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练习题(一)及答案

2023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练习题(一)及答案单选题(共35题)1、某社区为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三孩”政策落地,与街道社会工作站密切配合,在社区提供 0-3岁托幼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家庭支持服务。

下列服务中,体现性别视角家庭工作原则的是()。

A.开办“新手妈妈训练营”B.?开办亲子关系改善工作坊C.?开办“新手爸爸训练营”D.?开办亲职能力提升工作坊【答案】 C2、()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及时发现、预防、舒缓和解决过往部队以及单位内部职工的社会问题。

A.优抚医院社会工作B.军供社会工作C.光荣院社会工作D.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答案】 B3、()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评估,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

A.过程评估B.结果评估C.评估目标D.评估系统【答案】 A4、通过布雷德绍提出的四种需要的类型来界定社区需求时,专家和政府行政人员认为有需要,而且也有服务的提供,但服务对象却没有感受到有需要或提出要求的案例是()。

A.消防安全演练B.家庭暴力受虐者庇护所C.改善社区治安D.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答案】 D5、张女士因遇到许多家庭问题而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她说,公婆不喜欢她,丈夫赌博不管孩子,上初中的儿子既叛逆成绩又差,家庭收入不高,住房紧张,她简直不知该怎样生活下去。

小李打算采用家庭干预的聚焦技巧对张女士提问,合适的问法为()。

A.“听起来你遇到了许多不开心的事,是吗?”B.“你真的觉得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吗?”C.“在你刚才说的这些问题里,对你最重要的是什么?”D.“你希望我帮你一起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吗?”【答案】 C6、(2018年真题)某市政府成立了性别平等评估咨询委员会,要求市法制办在所有规范性政策出台前必须交由该委员会,先行评估该政策是否体现了性别平等的原则。

从性别平等和促进妇女群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项要求满足了妇女对()的需要。

A.保障生命权B.生殖健康C.保障发展权D.性别公正环境【答案】 D7、一对无生育能力的夫妇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1岁女孩。

融合取向的身心障碍者支持性课程设计

融合取向的身心障碍者支持性课程设计
教学形式取决于学生: 学生程度比较好:分科教学7&5 学生障碍程度重:主题教学(综合)
环节四:教学活动设计
• 转变:从教材到教学活动设计
• 个别化教育流程示意图* • 教学活动设计的步骤
教学活动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 如何配置教学目标 1. 按分科配置目标:将目标分配进7+5 2. 按主题配置目标 : 将目标分配到主题中 3. 将主题分成若干课题(配入若干教学目标)
IEP与ISP的实施比较
IEP的实施形态 • E= 以教育为中心 • 以课程为核心 • 以学校为主模式 • 教育+康复 • 教学成效评估 ISP的实施形态 • S= 以支持为中心 • 以生活质量为核心 • 全方位-多途径的 • 在现实的生活环境 • 教育+康复+支持 • 多元的评估
ISP需要什么样的课程?
课程
• 身心发展缓慢-社会化进程冲突
—92模式
能力
环境
支持
功能
——92模式
能 力 功能
环 境
沟通 休闲
自理 健康
居家
学科
社区 引导
社交 工作
环境分析
生态分析
能 力 功 能
环 境
• 现实环境 • 理想环境
• 生涯规划 • 发展环境
1992的功能模式
2009的支持模式
智能
适应 行为
健康 功能 支持 参与 环境
“QOL支持”模式
病理模式 • 缺陷 ICF功能模式 • 潜力 • 能力 QOL支持模式 • 功能 • 康复训练 权利(人权和尊严) • • 支持 质量
支持:从边缘到核心
1992年-2002年—2009年理论假设保持一致,模式做了一定的调整

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及启示

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及启示

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及启示杜芬娥张玲【摘要】对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职业评量、职场实习四个方面进行 研究,发现其课程体系完备、教师选聘灵活、评量内容程序规范、职场实习模式成熟。

大陆地区可借鉴其经 验,从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师资水平、开展职业评量、增加学生实习实践机会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特殊学生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身心障碍学生i 特殊学生i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 769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已 形成较成熟的培养体系。

本文根据台湾地区身心障 碍学生职业教育资源网中有关职业教育课程目标、 课程纲要架构原则、教学实施通则、职业评量内容、 职业评量规则等文件,分析其有关课程设计、教学 实施、职业评量、职场实习等内容,期望获取对大陆 地区开展特殊学生职业教育的有益借鉴。

一、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学生职业教育开展状况(一)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的原则。

台湾地区身心障碍学生职 业教育的课程设计首先考虑各地区的特点,依照学校本身的环境以及地区的情况制订个别化教育计 划。

其次,在课程科目设置上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为导向。

最后,在各类高职院校设置综合类科。

2.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设计原则,台湾地区身 心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设置了农业、工业、商业、家事、服务五大职能学程,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各学 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学生特点选择其中合适的课 程作为职业教育的内容。

如,台中市启聪学校高职 部根据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条件设有资料处理科、美 工科、清洁服务科。

由于该校占地广阔,校内有果园 区、露天农作区、温室区等,因此也开设许多农事职 能学程[1。

3.课程目标及课程纲要的架构。

台湾地区身心 障碍学生职业教育的目标首先强调锻炼学生身心,充实生活知能,发展健全人格,以提升学生个人及生 的其生,社会发展,扩展人际关系,以培养学生学校及社区 生活的适应能力;最后强调认识职业世界,培养职 业道德,形成工作技能,以提高学生就业及社会的服务适应能力。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xxxx-xxxx年)》和xx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健全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加强服务管理为重点,以维护社会和谐为导向,统筹各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管理能力,健全救治救助制度,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公众身心健康。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探索和创新精神卫生工作模式,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规范的基本医疗、康复和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具体目标健全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机制。

县、乡、村三级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

到xxxx年底,全县所有乡镇成立由综治、公安、民政、卫生计生、残联等部门参加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领导小组。

全县各村成立由村委员、村卫生室等参加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帮扶小组。

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规范患者治疗管理工作。

到xxxx年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xx%和xx%;到xxxx年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xx%和xx%。

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和帮扶救助,到xxxx年底,病情不稳定患者接受个案管理服务比例达到xx%。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无重大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

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完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体系,形成医院-村(社区)卫生室相衔接的康复服务模式,到xxxx年底,以乡镇为单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覆盖率达到xx%;居家患者社区康复参与率逐年提高。

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和救助的政策衔接与服务对接,使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平均自付比例最终不超过xx%。

抗逆力理论下庇护工场服务优化研究

抗逆力理论下庇护工场服务优化研究

收稿日期:2023-04-29作者简介:武季亚(1990-),女,山西祁县人,闽江学院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社区工作、身心障碍者社会工作。

基金项目:2022年度重庆市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模式与优化研究(22SKGH568)。

抗逆力理论下庇护工场服务优化研究∗∗∗第44卷第1期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1月Vol.44No.1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Jan .2024摘要:为增进身心障碍者就业品质,庇护工场作为21世纪以来身心障碍者集中就业的新形式,有效缓解了该群体难就业的压力。

然而,庇护工场现有的服务输送无法满足身心障碍者的就业需求。

文章运用访谈法,从生态系统观点下的抗逆力理论出发,理解庇护工场服务的现状;文章提出庇护工场服务的优化逻辑,培育身心障碍者所需的环境性保护因子,继而促发其个人性保护因子。

在环境性和个人性保护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增强个体抗逆力的可能性。

关键词:庇护工场;服务优化;抗逆力理论;保护因子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4)01-0135-05(1.闽江学院法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北京100083)武季亚1马烨2庇护工场是指为达到法定就业年龄且有就业意愿、因就业能力不足以进入竞争性就业市场工作的身心障碍者,依其工作能力,提供长期/过渡性质的个别化就业安置,以及工作和生活技能培训等协助性服务的场所[1]。

其核心理念是为身心障碍者提供更多的职业训练与就业机会,使其在维持生计的同时增强自身能力,提高竞争力,获得“破壁”机会,融入一般的竞争职场中,实现满足生存需求,还有余力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追求[2]。

可见,庇护工场兼具保护性、间歇性与过渡性功能,能够针对身心障碍者的不同情况提供安置就业或者转衔就业服务。

一、庇护工场服务的“长处”与“短板”基于庇护工场的核心理念及其预设功能,该种就业形式的存在增进了身障员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很自豪自己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我每个月可以攒下三百块(钱),我妈说等我过生日的时候可以买个蓝牙耳机,不够她给我添,算我挣的”(D9),还有受访者表示“这儿(工场地点)离我家不远,又能出门又能跟香香(化名,工场同事)一起”(F3)。

卫生福利部彰化老人养护中心106社区服务老人照顾者研习训练

卫生福利部彰化老人养护中心106社区服务老人照顾者研习训练

衛生福利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106年度社區服務─老人照顧者研習訓練計畫一、目的:為推動機構外展服務,落實老人福利社區化,本中心提供居家及機構之老人照顧者有關護理、復健、營養、用藥等專業知能及社會資源介紹,並提供老人照護相關諮詢服務。

二、依據:本中心106年度重點工作計畫三、主辦單位:彰化縣政府、衛生福利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 合辦單位:彰化縣彰化市南西北區衛生所、彰化基督教醫院協辦單位:彰化縣彰化市長樂社區發展協會四、研習梯次、時間及地點:五、研訓對象:(一)失能老人之家庭主照顧者及中部地區各鄉鎮市區公所老人安置相關業務工作人員。

(二)中部地區老人福利機構負責照顧老人之工作人員、居家服務員或志工。

(三)本中心住民家屬。

(四)對老人相關照顧議題有興趣之社區民眾。

(五)各場次參加人員:1、社區場:與彰化市長樂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辦理,因座位有限,僅提供予社區長輩、家屬及協會工作人員參與。

2、機構場:預計80人,全程參加者發給時數證明書;具公務人員身分者協助將認證時數登錄於公務人員終身學習網站;另申請老人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訓練時數認證。

六、研訓方式及內容:(一)講授課程:老人醫療、護理、保健與用藥、老人營養與生活之調適。

(二)經驗分享。

(三)老人福利相關資源運用。

七、經費來源:由本中心預算支應,學員無需繳費。

八、經費概算:詳如經費概算表。

九、預期效益:(一)將本中心照顧服務長輩之實務經驗,推廣至社區及家庭,並邀請中部地區公私立社福機構參與,預期透過本次研習訓練提昇機構工作人員照顧知能及服務品質,且可達宣導之效。

(二)紓解及支持家庭主照顧者之心理壓力,維持其生活品質與社會互動的機會。

(三)建構區域性資源整合平台,妥善結合、運用各界資源,公私部門共同合作推展老人福利服務。

十、本計畫奉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衛生福利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106年度社區服務-老人照顧者研習訓練課程表※本場次因座位有限,僅提供予社區長輩、家屬及協會工作人員參與,不開放外界報名,敬請見諒。

世新大学学生辅导中心心理危机个案处理流程

世新大学学生辅导中心心理危机个案处理流程

世新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心理危機個案處理流程
九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行政會議通過
(註一)危機個案分類如下:
一、 有自殺(傷)傾向者。

如:沮喪、憂鬱或明顯自殺企圖、計畫等。

二、 有精神疾病者。

如:精神分裂症、妄想、躁鬱、幻聽等。

三、 情緒失控。

如因失戀、學業挫折或其他生活事件所引起者。

四、 有攻擊傾向者。

如:偶發或蓄意攻擊等。

(註二)轉介校內相關單位做後續處理及調查:
例:生活輔導組 - 如行為偏差、校安通報等。

衛生保健組 - 如藥物濫用、酗酒、煙癮等。

性別平等委員會 – 性騷擾與性侵害之被害人或行為人。

(註三)轉介校外單位的緊急處理辦法:
一、 個案自願接受醫療協助:上班時間除由學生輔導中心派員護送之
外,應通知值班教官或系所辦公室酌派導師或系秘書一人以上陪同
護送,並通知家屬赴醫院協助處理後續事宜。

非上班時間則由值班
教官先行處理,於上班時間儘速通知相關單位。

二、 個案不願意接受醫療協助:通知家屬協助處理,並聯絡「台北市社
區緊急個案醫療小組」,由精神醫療專業人員提供專業的協助或強制
就醫。

(註四)個案如不願意持續就醫追蹤:通知家屬或親友協助處理。

非大台北地區個案將於個案會議研討陪同就醫人員及方式。

(註五)教務處課務組及系辦公室於危機個案會議研討相關課務事項並執行。

如:課務組協助校外考場(如醫院)設置;系辦協助考試方式調整、延長
考試時間等。

(註六)總務處事務組於危機個案會議研討相關安全措施並執行。

如:校警安全通報措施、加裝安全設備等。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层人员培训习题及答案2023年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层人员培训习题及答案2023年

精神卫生中心线上培训考核习题(2022年)一、单选题(共30题)1、《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18年版)》中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有几条?☐A、6 ☐B、1 ☑C.9 ☐D、102、急性应徼反应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 )☑A、一个月☐B、3个月☐C、一周☐D、一年3、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 )☐A、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B、人际关系和谐☐C、具有较强的意志和品格。

☑D、心理行为不符合年龄特征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注意自己身体的反应☐B、在共情时应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C、放开界限,完全释放☐D、在共情前,先收听自己.的感觉5、恐怖性神经症的特征性症状:()☐A、焦虑☑B.恐惧☐C、人格解体☐D、抑郁☐E、回避行为6、以下哪些不属于共情性观察:( )☐A、有反应的观察☐B、有思考的观察☐C、与倾听结合的观察☑D.冷眼旁观7、以下哪些是残疾就业困难的原因()☐A、现行残疾人就业政策缺善☐B、残疾人法律保障不够完善☑C、以上均是☐D、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的岐视☐E、残疾人自身缺乏就业意愿8、错误的倾听方式不包含哪些:()☑A共情性倾听☐B.评价性倾听☐C不充分倾听☐D.选择性倾听9、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内容的是()☐A、适量运动有益情绪健康☐B、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C、焦虑比较常见,及早评估与干预没有必要☐D、精神类药物服用应遵医嘱,不自行减停10、特征性(三相) 脑电图改变的三联征见于以下哪种疾病() ☐A.阿尔茨海默病☐B.匹克氏病☐C.享廷顿氏病性痴杲☑D.克-雅氏病性痴呆☐E.路易体痴呆11、老年抑郁占老年人口比例是多少?☐A、5-7%☐B、10-13%☐C、13-17%☑D、7-10%12. 属于长期压力的是( )☐A.失去的痛苦:失去钱物、失去亲人、失去机会☐B. 一次比赛,一场考试,一次面试☑C、患慢性病☐D、与他人冲突:同事、家人上司、孩子13、以下哪个量表经常用于残疾人健康评估( )☑A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B、简明精神病量表☐C、抑郁自评量表☐D、康奈尔医学指数☐E、焦虑自评量表14、对待抑郁症患者,以下方式错误的是: ( )☐A.及时识别自杀、自伤、攻击等风险,帮助其进行转诊☐B.仔细倾听,寻找支持性资源☐C.接纳患者的任何情绪,并保持好奇☑D. 不接纳患者的懒散、被动,强迫患者每天进行社交活动☐E.对患者不能改善的感觉和行为予以理解15、弗吉尼亚.萨提亚提到的沟通与交流的类型中最具适应性的是哪一个: ( ) ☑A、一致性沟通☐B.讨好型☐C、超理智型(超级理性)☐D、超级感性16.社会心理服务的对象为:()☐A儿童害少年☐B.特殊人群☑C.所有公民☐D.职业人群17失眠的自我管理模式定位包括疾病管理、角色管理和()☐A信息管理☑B.情绪管理☐C、社区管理☐D.家庭管理18、最安全的放松训练技术是()☐A、冥想☑B、呼吸放松☐C、渐进性放松☐D.想象性放松.19、慢性失眠障碍是一周内至少有()个晚上,且至少持续( )个月出现失眠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彰化縣身心障礙者成人個案管理服務
一、服務對象
1.15歲至64歲,設籍並實際居住彰化縣,且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或疑
似身心障礙者。

2.生活上遭遇多重問題、社會資源缺乏、本身又無力解決,經專業評估有其需要的身心障礙者。

二、服務宗旨
1.建立通報系統,主動積極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個別化的專業服務。

2.協助身心障礙朋友及其家庭選擇適切之社會資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3.運用團隊服務方式,整合相關資源,為身心障礙朋友及其家庭解決問題。

三、服務範圍
個案通報及轉介中心:以本縣行政區為範圍。

彰化區個案管理中心:彰化市、秀水鄉、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

員林區個案管理中心:員林鎮、永靖鄉、埔心鄉、溪湖鎮、埔鹽鄉、田尾鄉。

田中區個案管理中心:田中鎮、二水鄉、北斗鎮、溪州鄉、社頭鄉。

二林區個案管理中心:埤頭鄉、芳苑鄉、大城鄉、二林鎮、竹塘鄉。

鹿港區個案管理中心:福興鄉、鹿港鎮、和美鎮、線西鄉、伸港鄉。

四、通報專線:慈愛殘障教養院
7113525-104、7125185
彰化縣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臨時暨短期照顧服務
一、目的:紓解家庭長期照顧壓力,增加照顧者社會參與之機會,提昇生活品質。

二、服務對象:
(1)設籍本縣並實際居住本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6歲以上,未滿65歲之身心障礙者。

(2)未申請本縣居家照顧服務者。

(3)服務優先性:低收入戶、在家接受照顧之身心障礙者為優先,其次為經評估確實需要提供服務者。

三、服務方式:
(1)日間照顧服務:每日服務時數在8小時(含)以內者,連續受託日數在13日。

(2)臨時照顧服務:每次服務時數在24小時(含)以內者。

(3)短期照顧服務:每次服務時數在24小時以上者,連續受託日數在14日(含)以內。

由身心障礙者家人將身心障礙者送至委託單位接受照顧服務。

四、收費標準:
(1)服務費:每小時以125元計、服務15分鐘以內(含)者,以四分之一小時計,服務未
滿30分鐘超過15分鐘者,以二分之一小時計,餘此內推;8小時以上以1日計,
每日最高1000元。

(2)交通費:未滿20公里每案以40元計,滿20公里以上以50元計。

以上費用低收入戶由縣府全額補助,非低收入戶由縣府補助百分之七十,服
務費每年每人最高補助200小時,交通費每年每人最高補助2,500元。

五、申請方式:請洽各區委託單位:
彰化縣身心障礙者手語翻譯服務
一、服務對象:1.個人:設籍且實際居住本縣之聽語障礙者或併聽語障之多重障礙者
及其家屬。

2.團體:本縣各機關、學校或社會福利團體。

二、服務內容:
(一)提供複雜性、非單純性之手語翻譯服務
1、以公務事項或涉及本府公務單位業務為優先。

2、夜間服務限緊急、臨時性事務。

3、非經常性或例行性之必要就醫服務及就學溝通等事項。

4、個案部份以福利相關服務為主。

5、服務地點以彰化縣地區為主。

(二)提供諮詢及其它行政業務服務
1、諮詢服務及協助個案轉介至合適之支援體系。

2、其它與本案相關之業務。

三、補助費用:
縣府補助手語翻譯服務費用,一次以2小時為限,同一個案、同一團體每月服務時間以8小時為限。

四、申請方式:請洽社團法人彰化縣聾啞福利協進會,服務電話:04-8834670
傳真:04-88346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