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临床分析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c79715a76e58fafab0034f.png)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笔者通过对2010年9月到2011年11月间收治的50例接受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产妇的临床手术效果作进一步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对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认识。
方法笔者通过对2010年9月到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接受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产妇病例,术前随机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其中20例就产妇的实际情况了采取了下腹横切口的方式实施了该手术,30例采取了常规的下腹纵切口的方式实施了该手术,以确保手术的实际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结果 50例病例均生产成功,胎儿经手术后均有明显良好生命体征,产妇腹部切口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均逐一愈合,且没有发生切口感染等现象。
结论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成功率较高,有手术切口愈合速度快,愈合良好且美观等特性,可以有效避免切口感染等问题,是现今生产手术界里最为方便有效的手术之一,医护人员在能够合理应用该手术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效率。
【关键词】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手术效果;产妇病例1.1 一般资料笔者调取本院2010年9月到2011年11月间收治的50例接受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产妇病例,对其手术方法进行细致化的整理,其中20例就产妇的实际情况了采取了下腹横切口的方式实施了该手术,30例采取了常规的下腹纵切口的方式实施了该手术,以确保手术的实际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50例病例年龄为25~32岁,孕周35~42周,均无明显早产现象发生,其中28例为已临产的产妇病例,22例为未临产的病例。
为确保两组病例的手术效果更具代表性,避免因手术以外的因素影响了手术的效果调查,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各项设备、各种药物除特殊情况外均得到了统一,确保手术效果能够充分体现。
1.2 手术方法产妇是一个极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特殊群体,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产妇(无论是采用下腹纵切口还是采用下腹横切口)进入手术室后,该院相关的医护人员马上对产妇的尿管进行了控制,借助了血管钳夹等相应的工具对尿管进行了闭导,有效地通过尿液来充盈产妇的膀胱,以达到在后续手术过程中显露膀胱、方便手术的目的。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对比研究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c8473943323968011c9242.png)
h pxci h mcecp aoa y ]I l e ir2 1。 6 yoi—s e i ne hlpt [.t Pda , 0 0 1 c h J aJ t
参 考文 献
(6: . 3) 3 6
6 Mu h a o a S Sg i c n e o e rs e i c e oa e d tr k tr v N. in f a c fn u o p cf n ls ee — i i
1 中华 医 学会 儿 科学 分 会新 生 儿组 .新 生儿 缺 氧 缺 血 性脑 病
诊 断 标 准[] 华儿 科 学 ,0 54 ( :8. S冲 20 ,3 )5 4 8
2 A yH Ha e , o sn L e a. eu my i A poe l , m dZ M h e , t 1 S r m a l d r i o tn
7 B re P B zc , ge K c a. r etr a a s egr , aao R MC Wanr ,t 1Ta co nl i A j y ys
o e m ima k r c n e t t n a i t ts o t o r — fs r u bo r e o c n r i s fc l ae u c me p e ao i d cin atr p d ar t u t a d h p x mi r i n i t f e it c r mai n y o e c b an i — o e i a c
p r a l ri dmae]Fo t i c(co E )2 1, ( : e nt a a g[.rn o i hl a 0 0 1 ) i ab n J B s S , 2
4—2 77. 4 Ki h o .B h n B a n t i e 1 C rb o p n l r h f C u ma n S, r u sen V, ta . e e r s ia c S 0 - ap t n il r e r r g e sv n r c a il e 1 0 B: o e t a ma k r o o r si e ita r n a m一 f p h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分析对比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分析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04ce49d767f5acfa0c7cd2b.png)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分析对比发表时间:2013-01-31T13:18:01.7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1期供稿作者:杨桂莲[导读] 在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今天,保护腹膜,减少腹膜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提倡腹膜外剖宫产是很有必要的。
杨桂莲(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05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在内蒙古临河区博爱医院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改良组)302例与传统腹膜内剖宫产术(对照组)2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26.38±3.25)min、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5.6±1.35)min短于对照组(36.38±2.45)min、(8.55±1.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产钳助娩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改良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新生儿窒息率低,术野暴露充分,侵袭性小,术后恢复快,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剖宫产术式。
在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今天,保护腹膜,减少腹膜感染,减少手术并发症,提倡腹膜外剖宫产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腹膜内剖宫产术【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007-02 腹膜外剖宫产(EPCS)因其操作不进入腹腔而具有不干扰腹腔脏器功能,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因其术式比较复杂,对术者技术操作要求高,所以在基层医院推广难度大。
本文实施了302例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腹膜外剖宫产术425例临床分析
![腹膜外剖宫产术425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2f7bf5aef8941ea76e0530.png)
腹膜外剖宫产术425例临床分析摘要:腹膜外剖宫产术因其操作不进入腹腔而具有不干扰腹腔器官功能,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但因其复杂的术式,而难以推广。
本文实施425例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腹膜外剖宫产术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20【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13-02腹膜外剖宫产术因其操作不进入腹腔而具有不干扰腹腔器官功能,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但因其复杂的术式,而难以推广。
本文实施425例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应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的临床资料。
425例作为腹膜外组,选择同期的开腹子宫下段剖宫产46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年龄21—39岁,孕周38—41周,新生儿体重(3000—4100克)。
手术指征依序排列,包括: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巨大儿、臀位、瘢痕子宫、子痫前期、骨盆狭窄、胎膜早破等。
1.2 方法。
(1)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
(2)手术方法:初次剖宫产者取腹部横切口,瘢痕子宫者取原手术瘢痕切口。
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腹膜外剖宫产:膀胱顶水平打开腹横筋膜,膀胱前筋膜,向远心端推开位于膀胱左侧缘的腹膜外脂肪,即可显露膀胱三角,食中指缠绕盐水纱布沿膀胱侧缘向下轻推膀胱,分离子宫膀胱返折腹膜与膀胱,沿膀胱子宫颈间隙下推膀胱约2cm,充分暴露子宫下段,切开子宫,娩出胎儿与胎盘的方式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术后保留导尿管24h。
(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开始自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36例临床分析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36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5e0f6458fafab069dc024f.png)
自细胞 总数正 常或轻度升 高、 化、 功能 、 血生 肝 肾功 能基 本正 常 , 心肌 酶谷 5预 防及措施 . 草转氨酶 ( S )肌酸磷 酸激酶 同工 酶( K—M 、 酸脱 氢酶 ( D 等 可升 AT 、 C 8)乳 L H)
高, 心电图出现电压低, 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T波倒置及 s T段低平和( 传 或)
53 加强 居家环境卫生及通风 。 . 导阻滞。有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者, 脑电图表现头前 区有散在或节律性的高幅 慢波 , 脑脊液 常规 化验蛋 白, 但 氯化物基 本正常。胸 部 x线 检查 显示 支气 管或 54 避免 接触受感染者 : . 避免於流行期 间携 1 岁 以下出入过度拥挤 之公 2 肺 部有炎症性 , 体抗体 ( MP 呈 阳性 反应。 支原 抗 ) 共场所如 游泳池 、 电影院 、 百货公司等 。 4 治疗 .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 3 6例临床分析
黄永珍
广东省佛 山市 明城 华立医院 。 广东 佛 山 5 8 1 2 58
【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最佳术式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改良腹膜外剖宫产的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该手术操作简便, 组织损伤小, 出
血少 , 腹盆腔组 织器官粘连及 对 胃肠道的影响 。结论 : 良腹膜 外剖宫产是 最佳剖 宫产 术式。 避免 改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
22 术 中术后并发症 。3 . 6例均无损 伤膀胱 、 尿管 , 输 9例膀胱后壁 或宫颈
息, 以减少交叉急性起病, 发热;I V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 , 米粒大小, 疼痛明显; 减轻 吃东西 引发的疼痛 。 手掌 或脚掌部 出现米粒大小 疱疹 , 臀部 或膝 盖偶 可受 临床 特征 累 。疱 疹 周 围 57 多补充水份 : . 鼓励孩子多 喝水其 用意是预 防脱 水及退烧 。 有炎性 红晕 , 内液体较 少 。部 分患 儿可 伴有 咳嗽 、 疱 流涕 、 欲 不振 、 食 恶心 、 呕 58 必 须将患者的饮食 、 . 饮水分 开处 理 , 共享食物或共 用餐具。 避免 吐、 头疼等状 。医生通 常能根据病 人 的年 龄、 病人 或家 长 的诉 说的 症状 , 及检 59 小 心处理患者 的排泄 物 , 口鼻 的分泌物 。因患者 在痊 愈 的过程 . 包括 查皮疹 和溃疡来鉴 别手足 1病 和其他原 因所致 的口腔溃 疡。可将 咽 拭子 或粪 肠病毒 仍会在 口沫排出达一至 三周 之久 , 2 1 也会 持续 经 由粪便 排 出二 至三个 月 便标本送 至实验室 检测病毒 , 但病毒检测 需要 2— 4周才 能出结果 , 医生通 以上 , 因此 很容易 经由接触到患者 的排泄物过程 中而不 慎传染 , 以除 了马上 把双 所 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确诊时须 手洗净外 , 也要注意身体有无沾染患者的排泄物, 而将肠病毒传染给 自己及 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患儿应适当休息, 饮食清淡, 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l 他人 。 临 床主要是对症治疗, 可酌情应用抗病毒药物, 合并心肌损害的应用营养心肌药 51 衣物的曝晒 : .0 因肠病毒对紫外 线及乾 燥特别 敏感 , 易降 低它 的传 容 物 ( , 二磷 酸果糖 , 16一 大剂量维生素 C 辅酶 Q O , , l) 合并 神经 系统 损害 者应 用 染力 , 所以我们 可以利用大 白天 , 将衣物 、 棉被拿 出来 晒 , 止病毒的活跃 。 以遏
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6a666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0.png)
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注意事项是什么腹膜外剖宫产术是一种剖宫产手术的方法,它与传统的经腹剖宫产相比,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
1. 手术前准备腹膜外剖宫产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因此患者在手术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确保没有严重的伴随疾病。
同时,对患者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无血液或尿液问题。
手术前还要检查患者的血型、凝血功能和肝功能等。
2. 导管和仪器的准备在手术中需要使用导管和一些特殊的仪器。
首先,需要确保导管和仪器的品质良好,并对其进行消毒。
另外,还要确保导管和仪器的选择与手术需要相匹配,减少手术中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3. 系统的监测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的监测。
包括心电图、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的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不出现低体温或发热的情况。
4. 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腹膜外剖宫产术是一项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要熟悉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准确切开腹壁和子宫,避免损伤其他器官。
同时,在手术中要注意切口的合理选择和处理,以减少术后瘢痕。
5.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首先,需要控制患者的疼痛,可以通过药物镇痛或其他方式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在术后的床位护理中,要保持患者的体位、清洁和营养均衡。
此外,还需要检查患者的伤口,确保伤口没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6.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腹膜外剖宫产术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例如,患者可能出现术中出血、感染、伤口裂开等情况。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同时,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干预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腹膜外剖宫产术是一种特殊的剖宫产手术方法,需要在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手术细节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注意。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0553d9f71fe910ef12df85e.png)
中图分类号: R 7 1 9 . 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7 )1 2 — 0 1 7 4 — 0 2
( 3 7 : 8 士 1 . 2 ) 周, 其中 初产妇3 8 f  ̄ j , 经产妇2 O 例。比 较两组产妇的年
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 2 例,对照组5 8 例,所有产妇均为
自 愿 接受本 次研究 。排 除标准 :排除三次 以上 剖宫产 ,排 除多胞胎 、
膀胱左侧窝的脂肪堆,向 左上方缓慢推动, 直至子宫 膀胱反折腹膜处
的三 角状组 织完全暴 露 ,在 此处约0 . 5 c m 处 找到官 颈前筋膜 ,做 一2
9 6 %,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治疗率达到了7 § %, 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 P < 0 . 0 5 ), 两组患者并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不 良 反应。研雍组思者的
凝血功能指标 及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比较常规组,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 ,治疗小儿脓毒症,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是切实可行
的,临床效果显著 且较为安全 , 值得 临床推广。 参 考文 献
1资料 与 方法
龄、孕同等一般资料无明星差异 ( : 0 § ): 具有可比 性。 1 . 2方法: 术前两组产妇均进行充 分的准备, 干 亍 腰硬联合麻醉, 对照
组采 用传 统的剖 官产 手术分 娩 ,观察组 采用 改 良式 腹膜 外剖宫 产手
术,具体方法如下:在产妇下腹部正中部位 ,距离耻骨上缘约3 c m处
p m 左右的切l 口, 食指在j } 匕 切1 = I 处 将膀胱前筋膜、 横筋膜、 膀胱反折腹
膜处进一 步扩大 ,使其分 离 ,将后腹膜反折处充分 暴露。然后缓慢上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https://img.taocdn.com/s3/m/fdd16857be1e650e52ea99ee.png)
⑻分层缝合腹壁组织。
[注意事项]
1.膀胱前筋膜的分离一定要逐层分离清除,每次分离都要向两侧拉开达膀胱侧方,直至清楚地暴露膀胱肌层。若分离过深损伤膀胱肌层时,应立即用0号肠线缝合;如破口深达膀胱腔时,应采用“00”号肠线分两层缝合,内层可穿透膀胱粘膜。
2.分离膀胱与返折腹膜前,必须先将其下面的宫颈前筋膜与子宫下段游离。因为宫颈前筋膜的游离,使返折腹膜与膀胱的游离较为容易,可减少返折腹膜和膀胱的损伤。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
2 讨论
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有以下优点:⑴此腹壁切口正位于膀胱前方,膀胱暴露充分,较原切口位置低,行腹膜外剖宫产操作方便,不分离腹直肌与前鞘间的疏松组织,直接拉开,缩短手术时间。⑵利用粉红色膀胱与黄色侧窝脂肪堆这一十分明显的天然界线,半弧形打开膀胱与腹膜间的筋膜,不需将整个膀胱掀开,组织剥离出血较少,对膀胱的干扰小,缩短手术时间。⑶子宫切口较原切口上移2~3 cm,利于胎头娩出,提高新生儿评分。⑷子宫切口为连续锁边缝合,减少手术操作,节省时间,此方法缝合利于止血,出血少。⑸排空膀胱使其体积缩小,肌层加厚,故损伤膀胱和血
⑸暴露子宫下段:返折腹膜自膀胱顶大部分或完全分离后,用钝性分离法将膀胱自子宫下段完全游离,暴露子宫下段。
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缝合子宫切口均与经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同。
⑺清洗腹膜外间隙,检查无出血后,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膀胱
前筋膜3~4针,将膀胱复位。
⑶游离膀胱宫颈间隙:先游离膀胱顶部,牵引筋膜上切缘的血管钳,使筋膜伸展开,术者左手垫纱布压迫固定腹膜,右手示指裹纱布,沿膀胱轻轻向下推膀胱,在脐旁韧带间往返推离2~3次后,膀胱被下推约3~4cm.
⑷分离膀胱子宫返折腹膜:用刀柄或手指插入膀胱筋膜下,继续将膀胱筋膜从膀胱顶部游离。用弯血管钳紧贴膀胱左侧缘提起脂肪与结缔组织,剪开之。将此处结缔组织和脂肪轻轻向左侧推开后,即可暴露宫颈左前壁的小部分,此处的外缘为拉开的结缔组织,上缘为后腹膜返折,下缘为膀胱左侧壁。
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腹盆腔粘连观察
![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腹盆腔粘连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cff376f27d3240c8447ef90.png)
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腹盆腔粘连观察(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宁德市医院妇产科福建宁德352100)【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腹盆腔粘连特点,探讨两种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既往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再次来我院行剖宫产术患者184例(其中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患者78例,新式剖宫产患者106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粘连情况。
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粘连发生率低,粘连程度总体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1.2 方法 :新式剖宫产术: 采用joel-cohen切口进腹,腹壁切口位于两髂前上棘连线下方2-3cm横向直切口,长约12 ~ 14 cm,仅切开皮肤,不深达皮下脂肪层,于切口中线处切开脂肪及筋膜2 ~ 3 cm,脂肪层用手指自切口中间向两侧撕拉开,可减少血管的损伤,无需止血,将筋膜层稍提起,剪刀剪开筋膜至切口两端,与脂肪及皮肤切口等长。
术者及助手用食指、中指重叠横向牵拉、撕开腹直肌,暴露腹膜,分离腹膜外脂肪,纵向撕开腹膜,暴露子宫下段,根据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在膀胱腹膜反折上缘1-3cm,中间全层切开 2 cm,向两侧弧形向上撕开子宫切口 10 ~ 12 cm,常规破膜,娩出胎儿及胎盘,子宫切口用“0”号强生线全层连续(不锁扣)缝合,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壁层腹膜对合、不缝合,腹直肌层不缝合,“2-0”号强生线连续缝合筋膜层,线结打在筋膜下,褥式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3针,针间皮肤以allis钳夹对合皮肤5 min,6天后拆线。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新式剖宫产手术基础上进行改进:1.不下推膀胱,采用2-0强生可吸收线缝合膀胱反折处腹膜,尽量不包裹子宫下段的切口;2.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并allis钳夹皮肤对合5分钟,术后5-6 天拆线。
1.3 麻醉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
1.4术中观察情况:盆腔、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
1.5统计学处理盆腹腔粘连情况采用×2检验。
改良简易腹膜外剖宫产120例分析
![改良简易腹膜外剖宫产120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abb5d3ad51f01dc281f1dd.png)
l ・5 . 5l l 2
[ ]陈 雨 , 晓华 .糖 尿 病 视 网 膜病 变 发 病 机 制 的 研 究 进 展 [ ] 2 朱 J .国
际 眼科 杂 志 ,0 6 6 2 :3 43 . 2 0 ,( ) 43 5
( 收稿 日期 :0 01 一O 2 1—0l )
・
经验 交流 ・
改 良简 易腹膜 外 剖 宫产 10例 分析 2
李 瑞琴
( 宁 医学 院附属金 乡 医院 , 东金 乡 2 2 0 ) 济 山 7 2 0
2 0 20 08— 0 9年 , 院行 改 良简 易腹膜外剖 宫产 10例 , 我 2 同期行传统腹膜 外子 宫下 段 剖宫产 10例 , 0 并作 了对 比观 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 行改 良简易腹 膜外 剖宫产 患者 ( 良 10例 改 组) 的年龄为 2 ~ 2岁 , l 3 初产妇 12例 , 1 经产妇 8例 ; 临产者 8 9例 , 尚未 临 产 者 3 1例 , 中 有 3例 分 别 为 3 、5 3 其 4 3 、6周 妊 娠 患 者 。 手术 指 征 分别 为头 盆不 称 、 位异 常 、 膜 早 破 、 胎 胎 过 期妊娠 、 羊水过少 、 高龄初产 、 妊娠 高血压综合 征 、 胎盘或脐
山东 医药 2 1 第 5 0 0年 O卷第 4 6期 制炎性 因子释放 , 具有保护 内皮细胞 、 炎 、 抗 抗动脉 粥 样硬化 的功能 。有研究发 现 , 脂联素 能抑制 T F仅 N - 诱导 的单 核细胞 黏附于 内皮细胞 , 抑制 D R的发生 和 发展 。本 观察 结果 显 示 , C、 M、 R 、 R N D D 1 D 2组 血 清 T F仅和 I- N. L6依次 升高 , 清脂联 素依 次降低 , 血 两两 比较 , P均 < .5 00 。血清脂联 素与血清 , F 和 I- I — ' N L6 呈显著 负相关 关 系。提示 田 一 I- 与 了 D 、 6参 L R的 发病机制 , 与 D 并 R进展 程 度有 关 ; 联 素可 能 通过 脂 抗炎效应 发挥抗 D R作用 。 参 考文献 :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的探讨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8564f00bb68a98271fefab0.png)
治 心肌 重 构 、 体 阻 滞 剂 ( 多 心 安 ) 用 2 %一 5 B受 美 O 2 %高 糖 溶 液 、O 2%脂 肪 乳 、2 的治 疗 。 善预 后 。 1% 改 能 降低 死 亡 率 已 经 得 到 医学 界 认 识 。而 氨 基 酸 、 方 维 生 素 制 剂 ( 乐 维 他 )以 复 水 、
著性差异( > .5 , P O0 )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 术后疼痛时 间及术后病率有显 著性差 异性( < .5 , P O0 )而新生儿 A . p
gr 分 、 ay评 出血 量 及 尿 管 留置 的时 间 均无 显 著 差 异 ( > .5 。 论 P 00 )结 改 良式 腹 膜 外 剖 宫产 术 安 全性 高 。 伤 小 , 创 操
摘 要 目 的 探 讨改 良式 腹 膜 外 剖宫 产 术 的 临 床 价值 。 法 方
4 20 ) 2 0 0
将我院 20 0 5年 1 O月 至 2 o 0 6年 1 间 住 院 O月
行 改 良式 腹 膜外 剖 宫 产 术 的产 妇 6 8例 与 同期 行传 统 的子 宫 下 段 剖 宫 产 术 的 产 妇 7 4例 进 行 比较 。 比观 察 两组 对 手 术 效 果 及 手术 并 发 症 等 。 结 果 两 组 剖 宫 产 术 式 手 术 时 间 有 显 著性 差 异 ( < . )切 皮 至胎 儿 娩 出 时 间无 显 PO5 , 0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 资 料 . 1
1 . 腹膜外组 .1 2
腹膜外剖宫产术术式改良
![腹膜外剖宫产术术式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ef9f91e0998fcc22bcd10dc2.png)
仰 卧位 : 规术 野皮 肤消 毒 ( 常 使用 碘伏 )铺 无菌 巾。 择 , 选 耻 骨 上横 切 1 ,长 1 ~ 2e 3 1 1 m.依 次 切 开皮 肤 及皮 下 诸层 组
织, 拉开腹 直 肌 , 充分 显露术 野 。从 左 侧入 手 , 开膀 胱左 侧 推
脂 肪堆 . 找到腹 膜 反折线 。沿 反折 线 , 分离 腹膜 膀胱 间隙 , 上
术式组 , 另一 组为 传统 术式组 。
1 . 术 指 征 2手
①持续性枕后位 ; ②持续性枕横位 ; ③继发性宫缩乏力 ; ④忽略性巨大儿 ; ⑤难以纠正 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胎儿宫内窘
迫。
13方 法 .
发 症 增加 , 往还 伴 随着 产 妇 及其 家属 的 不理 解 , 往 以致 产生
・
临床 研 究 ・
20 0 8年 1 月 第 5卷第 3 1 2期
腹膜外剖 宫产术术式改 良
曹运 萍 ( 1 中心医 院妇产 科 , 宁营 1 1 5 0 ) 营 3市 辽 3 10 1
【 摘要】 目的: 解决在宫 1开全或接近开全时做剖宫产术的困难 , 3 减少损伤。 方法: 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将 6 一组为
1% 8 。本资 料显 示 . 既 往有 脑 梗死 病史 的患者 , WI 对 D 很容 易区分 出新 旧梗 死灶 。 有作 者认 为 , 与常规 MRI 比较 D 对 WI
时 .弥散 加权 效果 好 .梗死 灶 显示 清楚 ; 为 20 0s b值 0 / mm 时 。 然梗 死灶 信号 对 比明显 , 图像信 噪 比低 , 虽 但 图像 质量有 所下 降 , 而且 高 6值 D 需 要 足够 长 的梯 度 场持 续 时间 , WI 扫 描时 间相 应增 加 , 者难 以忍 受 。因 此 , 不能 任 意增 高 , 患 6值
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a71f75a26925c52cc5bf24.png)
腹膜 外剖 宫产 术除具有腹膜 外剖 宫产的优 势外 , 同时还有快速娩 出胎儿 , 减少新 生儿 窒息 , 改善 围生儿 结局 的优势 , 值得
临床 推 广 。
【 关键词 】 产钳 ; 良; 外剖 宫产 改 腹膜
【 中图分类号】 R 798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010- 2 040 12 1)91 4 5 4
T l ia p l a in o df d e ta e i n a ea e n scin wi o c p s d JA J-a g heci c la pi t fmo ie xr p rt e lc s ra eto t fr e su e . I i n ,HU — , n c o i o h g A Keq
£z F d n U i ri ,h n hi 00 0 C i 口 ua n e t S a g a 2 0 0 , hn f o v sy a
【 bt c】 0 j t e T vl t t l i a eo m d e x aet e ea a etnw hf c su d A s at r be i oea a ecn a v u f oi det pro a csr ns i i r p s . c v u e h ic l l f i r i nl e co t o e e
结果 从 手 术 开始 到胎 儿娩 出所 用 的 时 间 : 膜 外 A、 腹 B组 较 腹 膜 内 C组 长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A组 与 B组 比 差 P> . 5 ,
较,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0 0 ) 3组总手术时 间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0 0 ) 切开子 宫到胎 儿娩 出时间 ( —I A组 P< .5 ; P> . 5 ; uD ) 最短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O ) 新 生儿 A gr P< . 1 ; p a 评分 A组最高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P<0叭 ) 腹膜 外 ( B) 术后病 . ; A、 组 率( 热、 1疼痛及腹胀等 ) 发 伤 5 / 明显 少于腹膜 内( C组 ) , 组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0 o ) P< . 1 。结论 配合 产钳使 用的 改 良式
腹膜外剖宫产术术式改良
![腹膜外剖宫产术术式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d5703d6e84868762caaed5f5.png)
腹膜外剖宫产术术式改良目的:解决在宫口开全或接近开全时做剖宫产术的困难,减少损伤。
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改良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效果。
结果:改良组术中顺利,副损伤少,出血少,无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改良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剖宫产;术式改良;腹膜外在处理产程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情况,即阴道分娩已经不可能,行剖宫产术又错过了最佳时机,而在这种情况下,剖宫产术又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措施。
然而,出头难度增大,易于撕裂子宫的切口,出血多,缝合困难,并发症增加,往往还伴随着产妇及其家属的不理解,以致产生医疗纠纷。
面对这一困境,我们自2000年起,采用了一种新的剖宫产术式,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现介绍如下,供同仁们参考指正。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60名宫口已经开全或接近开全,因各种原因必须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剖宫产原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改良术式组,另一组为传统术式组。
1.2手术指征①持续性枕后位;②持续性枕横位;③继发性宫缩乏力;④忽略性巨大儿;⑤难以纠正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胎儿宫内窘迫。
1.3方法仰卧位:常规术野皮肤消毒(使用碘伏),铺无菌巾。
选择耻骨上横切口,长11~12 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诸层组织,拉开腹直肌,充分显露术野。
从左侧入手,推开膀胱左侧脂肪堆,找到腹膜反折线。
沿反折线,分离腹膜膀胱间隙,上推腹摸,下推膀胱,使子宫下段与阴道穹隆部充分暴露。
在子宫下段中线处,切开子宫,然后用剪刀剪开子宫下段、宫颈及部分阴道穹隆部(纵行切口)。
刺破羊膜,如有羊水,可以先行吸净。
上推胎儿双肩,手取胎头。
如果胎头下降过深,可由助产士从阴道内上推抬头(助产士的手,要用五个手指的指腹着力于胎头)。
胎儿娩出后,清理口腔,断脐后交台下处理。
以1号肠线,间断缝合子宫、阴道切口,针距为1 cm,注意层次对合正确。
以0.9%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后,逐层关腹、术毕。
腹膜外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对膀胱功能的影响的临床对比分析
![腹膜外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对膀胱功能的影响的临床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23a3aa0029bd64783e2cfc.png)
皮 纹横 切 , 口长 1 ~ 1 m, 切 皮 下 脂 肪 2 切 O 2c 横 ~
3c m。钝 性撕 开皮 下脂 肪 与 切 口 同等 长度 , 开腹 打
直 肌前 鞘筋 膜 , 性 分 离 腹 直 肌 。2 分 离 膀 胱 前筋 钝 ) 膜 : 腹 直 肌 向外 侧 拉 开 , 膀 胱 顶 缘 下 1 5 将 距 . ~
・
7 ・ 4
实用 临床 医 学 2 1 第 l 卷 第 4期 0 1年 2
P at a C iia dc e 2 1 , o 2 N rci l l cl c n Meii , 0 1V l , o4 n 1
腹 膜 外 剖 宫产 术 与 新 式 剖 宫产 术 对膀 胱 功 能 的影 响 的 临床 对 比分 析
1 4 判 断标 准 .
1 2 1 麻醉 方法 . . 2组 均 采 用 腰一 联 合 麻 醉 。 腰 麻 均 选 用 硬 0 2 布 比卡 因 , .5 硬膜 外 阻滞 均选用 2 利 多 卡 因。
1 2 2 手术 方法 ..
排 尿 困难标 准 : 尿不 尽感 、 有 排尿 时 间延长 或需
的术 式 。 同时该 术式具 有 术后 进食 早 、 复快 , 期 恢 远
无肠 粘 连 、 梗 阻等并 发症 的优 点 , 肠 倍受 产科 医 师 的
钝 性分 离 膀胱筋 膜 , 开 膀 胱 左侧 缘 脂 肪 与 结 缔 组 剪 织 , 推 向左侧 , 露 宫 颈左 前 壁 , 并 暴 自此 区右 手 用拇
华 诏 召 刘 燕 熊员焕 。 , ,
( . 昌大 院研 究生 院 医学部 2 0 级 ;2 江西省 人 民 医院妇产 科 , 昌 3 键 词 :腹膜外剖官产 ; 式剖宫产术 ; 胱功能 新 膀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用于多次开腹手术的效果分析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用于多次开腹手术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fafda01ed9ad51f11df296.png)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用于多次开腹手术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再次及多次开腹手术的患者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及优缺点。
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住院的46例术中发现腹腔粘连比较严重,按常规方式进入腹腔困难容易损伤邻近器官的患者改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手术。
结果 46例手术患者中,无1例发生邻近器官损伤,在术后肠功能恢复、产褥病率等方面优于腹膜内剖宫产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改良腹膜外剖宫产可用于再次及多次开腹手术后腹腔粘连患者。
【关键词】再次或多次剖宫产改良腹膜外剖宫产邻近器官损伤【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0-0214-02剖宫产是产科的一种常见手术。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有不直接进入腹腔,对腹腔内各脏器干扰比较少,能有效的防止感染扩散及术后肠管功能恢复快、盆腔粘连少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应用的广泛和高效,施行腹膜外剖宫产的术者逐渐减少。
而我院对再次及多次开腹手术腹腔粘连比较严重,进入腹腔难度较大的患者施行了改良的腹膜外剖宫产手术,与我院在同期内实施腹膜内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相比较,避免了盆腔器官及肠管的损伤,没有发生肠粘连及肠梗阻等合并症及后遗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曾因各种原因再次或多次开腹手术的患者施行了剖宫产手术者共512例。
因术中发现腹腔粘连比较严重,按常规方式进入腹腔比较困难,估计容易损伤肠管及膀胱的患者施行了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手术者共有46例,其中施行过一次剖宫产的患者23例,二次剖宫产的患者8例,一次剖腹产术合并开腹手术(附件囊肿剥除术或宫外孕手术)的患者11例,一次剖宫产合并一次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4例。
1.2 手术过程术前排空膀胱,置导尿管。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研究进展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494df7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f.png)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研究进展程新龙;宋伟奇【摘要】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our country year by year, the exorbitant cesarean section rate does not bring the absolute safety of mothers and infants, on the contrary, it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short-term complications or long-term complications. This study improves the extraperitoneal cesarean section and is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new style cesarean section, involving the total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neonatal asphyxia rat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postoperative pain, postoperative bladder function and ex-haust time,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research the operation strategies and comparisons for the second cesarean sec-tion.%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过高的剖宫产率带来的并不是母儿的绝对安全,相反增加了母儿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将腹膜外剖宫产术进行改良,同时与现在较为普及的新式剖宫产术进行对比,涉及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术后感染、术后疼痛、术后膀胱功能影响及排气时间,同时研究两次剖宫产术的手术策略及对比。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临产后的应用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临产后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0a1a0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b.png)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临产后的应用魏志聪;代素芬;刘晓燕;庞加英;杨静娴【期刊名称】《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2)001【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试产失败产妇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山西煤炭中心医院160例临产后经阴道试产失败需要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恢复情况及腹腔内感染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 <0.05).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试产失败的产妇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维持腹腔自然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手术方式.【总页数】3页(P28-30)【作者】魏志聪;代素芬;刘晓燕;庞加英;杨静娴【作者单位】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相关文献】1.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与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效果比较 [J], 曾平2.配合产钳使用的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J], 贾继刚;华克勤;姜桦;范蜀东;冯菊梅;罗玉蓉;鲜利群;李媌;达素春3.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效果观察 [J], 周文红;谢立华;黄益华4.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任冬怡5.改良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J], 李俊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外剖宫产术
随着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产科的应用,其术式日异多样化,手术指征也趋于放宽。腹膜外剖宫产术原用于有宫内感染或有潜在感染的产妇。由于术式较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困难、复杂,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所需的时间较长,尤其膀胱返折腹膜分离的不充分,使子宫切开不够大,高浮或深嵌的胎头,容易发生捞取胎头困难,子宫切口撕裂出血,损伤膀胱、输尿管等并发症。国外已不甚提倡这种手术,但腹腔外操作,术后反应小、肠蠕动恢复较快、腹痛较轻等优点优为医患人员所青睐。若取腹壁耻上横切口,更受产妇欢迎。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临床资料的积累,以及术式的不断改进,使手术的副损伤小,安全。然而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熟练掌握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技巧仍不可忽视。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
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3月开展了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以其手术时间短,方法简单,易掌握,很少形成切口疝及术后瘢痕少,伤口美观,恢复快,新生儿评分高,无肠粘连及肠梗阻等合并症及后遗症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⑹缝合子宫切口,确认无输尿管、膀胱损伤后,闭合子宫切口。方法与腹膜内子宫下段切口剖宫产术相同,但必需确保切口完全封闭,腹位膀胱,筋膜不需缝合,逐层缝合腹壁。
(二)Waters顶入式(waters cesarean section)
1.特点 由膀胱前面及顶部游离并下推膀胱,暴露子宫下段,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腹膜外剖宫产术。此术式游离膀胱面积较大,分离较难,易损伤膀胱,但子宫下段术野暴露充分,取胎容易。
(四)膀胱顶侧联合式
吸纳了顶入侧入的优点,使手术步骤简化安全,许多产科单位多采用此种术式。
1.特点 膀胱顶侧联合式腹膜外剖宫产术,从偏左侧弧形切开膀胱筋膜,由膀胱顶偏左处开始钝性游离膀胱,将膀胱由左上推向右下方,暴露子宫下段。
2.手术步骤
⑴切开腹壁:操作与侧入式相同。
⑸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缝合子宫切口均与经腹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同。
⑹妥善止血:用小圆针、细丝线间断缝合膀胱筋膜3~4针,将膀胱复位,注意缝线勿穿透膀胱壁。
⑺缝合腹壁各层同腹膜内剖宫产术。
(三)液压式
步骤同顶入式,所不同的是用0.5%的普鲁卡因层层注入膀胱腹膜返折之组织间隙内,使膀胱与腹膜间疏松结缔组织膨胀,间隙增宽,用剪刀做锐性分离,要避免损伤血管,减少出血。将膀胱推至返折腹膜以下,充分暴露子宫下段。
4.危及胎儿安危时,随时可切开膀胱上腹膜,改做经腹腔子宫下段剖宫产。
5.再次剖宫产的立妇如做腹膜外剖宫产,需由有经验的术者操作。
⑶暴露三角区,分离脂肪堆:术者用右手指沿腹壁切口左侧缘,分离腹壁后间隙,暴露膀胱前壁及左侧窝,腹横筋膜较薄弱,可与下方的脂肪组织一并推开,若腹横筋膜增厚,则剪开之,分离的深度以不超过腹壁下动脉为限。助手用腹壁拉钩提起左侧腹壁切缘,以暴露膀胱左侧之脂肪堆。术者以左手压住膀胱顶部的腹膜,右手将侧窝中的黄色脂肪及结缔组织推向外侧,暴露出腹膜返折。返折的特点是色浅、光滑、发亮,若左手放松压迫,有时可见一到腹水充盈。此三角区的三边由腹壁下动脉、腹膜返折及膀胱侧壁构成。子宫肌壁构成了三角区的底,其表面附着子宫前筋膜。推离脂肪堆,应从近膀胱顶部较高的位置开始,逐步分清通向膀胱较低处的术野,防止损伤输尿管及髂内血管。
⑷分离膀胱子宫返折腹膜:用刀柄或手指插入膀胱筋膜下,继续将膀胱筋膜从膀胱顶部游离。用弯血管钳紧贴膀胱左侧缘提起脂肪与结缔组织,剪开之。将此处结缔组织和脂肪轻轻向左侧推开后,即可暴露宫颈左前壁的小部分,此处的外缘为拉开的结缔组织,上缘为后腹膜返折,下缘为膀胱左侧壁。
⑸暴露子宫下段:返折腹膜自膀胱顶大部分或完全分离后,用钝性分离法将膀胱自子宫下段完全游离,暴露子宫下段。
⑵分离膀胱前筋膜:约在膀胱顶缘下2cm左右的中点,用弯血管钳提起膀胱前筋膜,用剪刀经分离处分别向左右剪开直至每侧膀胱侧缘。重复此种方法分离膀胱筋膜3~4次,直至暴露膀胱肌纤维组织及膀胱肌壁内的血管为止。
⑶游离膀胱宫颈间隙:先游离膀胱顶部,牵引筋膜上切缘的血管钳,使筋膜伸展开,术者左手垫纱布压迫固定腹膜,右手示指裹纱布,沿膀胱轻轻向下推膀胱,在脐旁韧带间往返推离2~3次后,膀胱被下推约3~4cm.
⑶游离膀胱:以钝、锐性相结合的方法分离膀胱顶。钳起膀胱前筋膜切口的上切缘,并拉紧之,术者用手指裹纱布,向下轻压膀胱顶部附近的膀胱壁,若膀胱与筋膜连接紧密,用剪开轻轻剪开分离。直达膀胱后腹膜返折处。上推膀胱返折,下推膀胱,暴露出子宫下段。
⑷切开子宫前筋膜:上、下分别牵拉腹膜返折和膀胱,暴露子宫前筋膜,在腹膜返折下方约2cm左右,并用2把止血钳起子宫前筋膜,从二钳中间横行切开,左右延长筋膜切口达10cm长。伸手指于筋膜口内,向下钝性分离,膀胱便垂直落入耻骨后间隙,则子宫下段暴露清楚。
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缝合子宫切口均与经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同。
⑺清洗腹膜外间隙,检查无出血后,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膀胱前筋膜3~4针,将膀胱复位。
⑻分层缝合腹壁组织。
[注意事项]
1.膀胱前筋膜的分离一定要逐层分离清除,每次分离都要向两侧拉开达膀胱侧方,直至清楚地暴露膀胱肌层。若分离过深损伤膀胱肌层时,应立即用0号肠线缝合;如破口深达膀胱腔时,应采用“00”号肠线分两层缝合,内层可穿透膀胱粘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于2003年10月~2005年3月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30例(观察组)与同期行Joel-cohen切口腹膜外剖宫产的对照组12例相比较,两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均相似。
1.2 手术方法:两组均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首次剖宫产者。对照组做Joel-cohen切口腹膜外剖宫产,观察组手术改进方法及特点:⑴术前留置尿管、排空膀胱、麻醉成功。⑵在耻骨联合上1~2横指(2~3 m)处沿半月形腹壁横沟左右对称切开皮肤约12 cm,将切口中部皮下脂肪切开3~4 cm直达腹直肌前鞘上方,术者及助手用手向两侧横行钝性撕开脂肪层达切口两侧角,暴露腹直肌前鞘,以相同方法打开腹直肌前鞘,直接分离两侧腹直肌后充分暴露膀胱及腹膜。⑶沿膀胱左侧界线,半弧形切开膀胱与侧窝脂肪堆和腹膜之间的筋膜达膀胱顶,边切膀胱边向下回缩,再由左向右稍向下钝性推膀胱即可见到白色光滑之腹膜返折,断离膀胱腹膜桥。⑷于腹膜返折下约1.5 cm处钳夹起宫颈前筋膜并切开,术者食指左右潜行将宫颈前筋膜与子宫下段分离约10 cm,两把血管钳夹切口上缘中点,术者用食指向上分离返折腹膜约2~3 cm,利于子宫肌层切口较原切口上移2~3 cm,子宫下段约10 cm,利于胎头娩出,娩出胎盘,清理宫腔。⑸用0/1保护薇乔自右角外侧0.6~0.8 cm处连续锁边缝合子宫全肌层,针距为0.5 cm,至左侧外角0.5~0.6 cm打结,将打开的筋膜用0/3号的保护薇乔连续缝合,恢复膀胱的正常位置。⑹用两把艾利斯将分离的腹直肌对合。⑺用剩余的0/1号保护薇乔自切口左角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至右角。⑻用剩余的0/3号保护薇乔缝合皮肤,皮下脂肪3针。
2.手术步骤
⑴切开腹壁:操作与侧入式相同,但为了充分暴露膀胱及子宫下段,对双侧腹壁后间隙及耻骨后间隙,都需加以分离,但不可过深。
⑵切开膀胱前筋膜:为游离膀胱顶及其后壁扫除“障碍”。膀胱筋膜切口可呈“T”、“一”状或弧形等。多数作者采取与膀胱顶缘相符的弧形切口,乃因切口可不必分离膀胱前壁。术者以手指触摸确定膀胱界限,于膀胱顶缘下2cm处切开膀胱筋膜,继而以血管钳伸入筋膜切口内分清层次,边分离助手边沿膀胱边缘剪开直到侧方中部。同法切开对侧筋膜,完成双侧等长的弧形切口。
⑵前置胎盘、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前壁时。
⑶胎儿宫内窘迫或需迅速娩出胎儿时。
2.相对禁忌证
⑴巨大儿。
⑵胎头嵌入过深。
[术前准备]
1.膀胱不需特殊准备。
2.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操作]
腹膜外剖宫产术的技术要点是在腹膜外正确分离膀胱返折腹膜。按分离膀胱返折腹膜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膀胱侧入式、膀胱顶入式、液压式及膀胱顶侧联合式。目前多采用顶侧联合式,该方式手术野暴露较好,利于操作减少损伤。
⑷暴露子宫下段,切开子宫前筋膜:三角区界限辨清后,将腹膜返折缘下1cm处之宫颈前筋膜钳起,将其横行剪开直达子宫右侧缘,然后从子宫颈前筋膜下游离切口以下的膀胱后筋膜,右手提起膀胱,双手拉紧膀胱与腹膜返折间的筋膜,辨别膀胱顶部的界限,将筋膜剪开,直至充分暴露子宫下段为止。
⑸横行切开子宫,娩出胎儿,同腹膜内剖宫产术。应注意的是本术式不打开膀胱前筋膜,子宫下段的暴露常常不满意,借助产钳牵出胎头的机会较多。因此,在切开子宫前准备好剖宫产小产钳是很必要的。对娩出胎头困难的注意事项见腹膜内剖宫产术的有关内容。若上述处理不奏效胎儿娩出极度困难时,可在直视下,从子宫壁正中剪开腹膜囊,改做经腹腔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适应证]
1.胎膜早破,有宫内感染可能。
2.子宫下段形成好,临产胎头已衔接,子宫口开大2~3cm最合适。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⑴需探查腹腔的腹部手术,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畸形子宫妊娠、子宫先兆破裂或破裂者、需紧急行剖腹手术者。
2 讨论
采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有以下优点:⑴此腹壁切口正位于膀胱前方,膀胱暴露充分,较原切口位置低,行腹膜外剖宫产操作方便,不分离腹直肌与前鞘间的疏松组织,直接拉开,缩短手术时间。⑵利用粉红色膀胱与黄色侧窝脂肪堆这一十分明显的天然界线,半弧形打开膀胱与腹膜间的筋膜,不需将整个膀胱掀开,组织剥离出血较少,对膀胱的干扰小,缩短手术时间。⑶子宫切口较原切口上移2~3 cm,利于胎头娩出,提高新生儿评分。⑷子宫切口为连续锁边缝合,减少手术操作,节省时间,此方法缝合利于止血,出血少。⑸排空膀胱使其体积缩小,肌层加厚,故损伤膀胱和血尿者少。⑹术中多用钝性分离,出血少,血运好,张力低,待麻醉期过后,一般术后2小时可进餐,只输1~2天液体,24小时后保留尿管即下床活动。⑺术后病率低,术式简单、快捷、安全,易于掌握。⑻术后5~6天即可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