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差异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ICU_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4.04.175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蔡婷茹,吴珊蓉,胡晓红晋江市医院,福建泉州362200[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在晋江市医院ICU治疗的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
对照组多次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症状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微量(11 mg)输液泵持续泵入在ICU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重症监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b)-0175-04Effect of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Modes of Insulin in ICU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CAI Tingru, WU Shanrong, HU XiaohongJinjiang Hospital,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362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modes of insulin in ICU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Methods A total of seventy-two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treated in the ICU of Jinjiang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May 2023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irty-six cases each by random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w doses of insulin intravenously for several tim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continuously by micro infusion pump.The inter-group indexes, efficacy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covery rate of symptom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fas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osage of insuli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infusion pump (11 mg) continuously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patients treated in ICU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effectively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reduc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Insulin; Different modes of administration; ICU; Diabetes mellitus; Ketoacidosis; Therapeutic effect[作者简介]蔡婷茹(1989-),女,本科,研究方向为ICU。
不同胰岛素及联合用药方案对于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不同胰岛素及联合用药方案对于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任国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盐湖区分院,山西运城044000)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6):144-146.[2]张淑红,臧晓党,谭森,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卡前列酸栓与缩宫素联用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对比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1):59-62.[3]黄水玉,涂荧花,胡韵婷,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J].西部医学,2020,32(5):692-695.[4]王燕阶.子宫动脉结扎术与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5):648-649.[5]郝爱萍,杨宗豪,赵慧聆.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产后出血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失败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0):2539-2540[6]田瑞环,赵杰,周红,等.安列克联合止血带止血同常规止血法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的止血效果对比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9):170-171,173.[7]姜陵,韦昕芳,王瑞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相关指标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19,34(2):253-256.[8]顾丽勤,高敬梅,娄伟霞.剖宫产后子宫手法按摩对泌乳及并发症的干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2):5099-5101.[9]王国纬,董智力,李岩,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配合宫腔填塞碘仿纱布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18,40(8):1203-1206.[10]陈玉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子宫按摩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0):2851-2853.[11]余琼.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2):135-136.[12]王金灿.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及改良低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致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6):978-981.(收稿日期:2021-01-23)【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胰岛素及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两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病人血糖影响的临床观察

d i 1 . 9 9ji n 1 7 4 4 . 00 0 . 2 o :0 3 6 / s . 6 4 7 8 2 1. 9 0 0 .s
・
78 ・ 4
CH I ESE EN ERA L U RSI N G N NG , a c 20 0 Vo18 No. C M r h, 1 . 3
逆 , 持 续 数天 到 数 周 , 可 可能 与 肝 包 膜 肿胀 或 化 疗 药 物 刺 激膈 肌 所 致 [ 。本 组 8例病 人 出现 呃 逆 , 医 嘱 肌 肉注 射 氯 丙 嗪 或 封 3 ] 遵 闭 、 刺 足 三里 、 谷 等 穴 位 得 到 缓 解 。④ 肝 功 能 损 害 : 塞 后 针 合 栓 引起 肝 细 胞 进 一 步受 损 破 坏 , 为 一 过 性 肝 功 能异 常 , 多 主要 为 胆 红 素 、 氨 酸 转 氨 酶 丙 天冬 氨 酸 转 氨 酶 、 性 磷 酸 酶 有 不 同程 度 碱
水 平 或 正 常 r 。临 床 上 要 注 意 观 察 病 人 的 皮 肤 、 膜 颜 色 , “] 巩 注 意 其 意 识 、 神 状 态 、 无 性 格 改变 及行 为 异 常 , 早 发 现 肝 性 精 有 及
脑 病 先 兆 。本 组 有 3 9例 出 现 不 同程 度 的肝 功 能 异 常 。
3 讨 论
[3 刘卫. 4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 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的观察及护理E ] J.
护理 研 究 , 0 8 2 ( 0 ) 2 8 —2 8 . 2 0 ,2 1C :7 2 7 3
E ] 张莉 莉 , 利 君 , 丽. 发 性 肝 癌 晚 期 病 人 主 要 照 顾 者 压 力 负荷 s 余 于 原 调 查 分 析 E3 护 理研 究 ,0 9 2 (B :5 9 5 1 J. 2 0 ,3 6 ) 1 1 —1 2.
胰岛素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胰岛素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刘红伟;崔琴【期刊名称】《中国厂矿医学》【年(卷),期】2007(20)1【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泵(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和多次注射胰岛素(multiple daily injections,MDI)治疗2型糖尿病的不同疗效。
方法5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自愿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26例,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组30例。
CSII组采用韩国SAFE LIFE 100胰岛素泵,24 h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采用诺和灵R,根据病情、患者体重、饮食、运动及血糖水平等综合评估设置初始剂量,并按1∶1的比例分配为基础量和三餐前追加量。
MDI组采用诺和注射笔装入诺和灵30 R或诺和灵50 R,于早晚餐前注射。
用“罗氏”ACCU-CHEK Active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每日三餐前后及睡前共7次,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
比较2周后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CSII组与MDI组相比,空腹及餐后血糖更易控制,胰岛素使用总量少18%,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
结论胰岛素泵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生理模式,使患者24 h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相比,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满意,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少,同时降低了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缓解胰岛素抵抗状态,符合生理状态,是安全、可靠的糖尿病治疗手段。
【总页数】1页(P34-34)【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系;血糖【作者】刘红伟;崔琴【作者单位】南京康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J], 赵小强2.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J], 王岫峥;董丽娜3.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肺结核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J], 保姗4.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J], 刘振滨5.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J], 程艳;张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岛素不同用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比较

胰岛素不同用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比较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用药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情况。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
对照组采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糖的控制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值情况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具有显著效果,且血糖恢复时间短,胰岛素用量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标签:糖尿病;胰岛素;血糖控制糖尿病是由机体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脂肪、水、蛋白质以及电解质紊乱症状,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1]。
患者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和代谢紊乱会导致其全身组织器官功能衰退,所以需要及时对患者体内血糖进行严格控制。
胰岛素的注射是控制血糖最为常见的方法,虽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但是操作并不方便[2,3]。
而近年来随着胰岛素泵的运用使得上述情况得到改善[4]。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观察对比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糖控制情况。
现将研究资料结果情况示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
观察组男43例,女27例,患者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43.6±2.7)岁。
患者病程4~8年,平均病程为(6.4±1.4)年。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5
不 同胰 岛素给药方 法对 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 毯英 j 每(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平南 5 3 7 3 0 7 )
摘要 : 目的 : 探 究不 同胰 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 治疗 的疗效差异。 方法 : 将我 院 2 0 1 1 年 1月 2 0 1 2年 1 0月收治的 1 0 0 例糖尿病 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 , 将他们 随机 分成 两组 : 研 究组 ( 5 0例 ) 和对照组( 5 0 例) , 其 中, 对研 究组病 患行胰 岛素泵皮 下连续性输注治 疗, 对照组 则利 用胰 岛素对皮下 多次连续注射 治疗 , 分别对两组病患的空腹血糖检查值 、 低血糖发生率、 胰 岛素使 用量及血糖达 标时 间等进行观察、 记 录及 比较 。结果 : 两组病 患血糖 与临床 症状 均得 到 了明显的改善 , 并且 两组病 患在 治疗前后的前述各类 数据都有所下降( 尸 < O . 0 5 ) , 由此 可见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研 究组行胰 岛素泵皮下连 续性输 注治疗取得 的效果要 明显优 于对照组利用胰岛素对皮下多次连续 注射 的治疗 , 可见 , 研 究组治疗糖尿病 的方 法值得推广及应 用。
关键 词 : 不 同胰 岛素 给 药 方 法 糖 尿 病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8 7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4 — 0 0 1 5 — 0 1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 的病症之一 ,这 已经是无 可非 议的 表 1 两组病 患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对比( X + S 。 mm o l / L) 事实 。 糖尿病也是一类多发性疾病 , 为 了更好地控制病患的胰 岛素用量 、 血糖 水平及低 血糖发生 率 , 本 院进 行 了相关研 究 , 通过 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效果 的对 比 ,得到 了十分显著 的临床效果 。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 注: 和治疗前相 比, 0 . 0 5 。 l 资 料 与 方 法 及胰岛素的作用缺失导致。长期病程 中可导致多个系统 的组 1 .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1 1 年1 月~ 2 0 1 2年 l O月 收治 的 1 0 0例 织功能及脏器 的损害 , 可造成 肝脏 、 肾脏 、 眼睛 、 神经系统 、 心 糖尿 病 , 随机分 为了研 究组 与对照组各 5 O例 , 其中, 研究组男 慢性病变 , 导致多个功能衰竭 , 致残 、 致 患2 8例 , 女患 2 2 例; 年龄 3 0 ~ 6 9岁 , 平均 为( 4 4 . 1 ± 6 . 3 ) 岁; 其 脑血管组织等进行性 、 2 1 。由此可见 , 糖尿病带给病患的危 害十分巨大 , 必须 中 , I型糖尿病患 1 l 例 ,Ⅱ型糖尿病 3 9例。对照组男患 3 0 死率 较高[ 及 时做好 降糖治疗并强化控制 , 以此缓解相关并发 例, 女患 2 0例 ; 年龄 3 1 ~ 1 8岁 , 平均为 ( 4 3 . 9岁± 6 . 5 ) 岁; 其 中, 加强重视 , 本研究 中采用的胰岛素泵 , 基于对人体健康 I型糖 尿病 患 1 3例 , Ⅱ型糖尿病 3 7例。两组病患在性 别 、 年 症的发生及发展 。 从而实现 了一种 良好 的生理模式。其 龄、 身高 、 病程及糖尿病分型等一般资料上并无差异( O . 0 5 ) , 胰腺 分泌胰 岛素 的模拟 , 在具体的治疗 中,根据健康人体所需 来对病患进行 胰岛素的 因此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方法 : 研究组治疗方法 : 采用 3 0 0 U生物合成性人胰 岛素注 输注 , 从而维持病 患血糖值 的稳定。此外 , 利用胰岛素泵治疗 , 射 液通 过胰 岛素泵 连续 导管 及皮 下埋 置针 头输入 胰 岛素治 其在病患夜间睡眠期间还可以输出微量的胰岛素 ,以此维持 疗。 具体而言 , 每 日注射胰岛素总计为 0 . 5 U( k g ・ d ) , 其 中, 在一 治疗效用的时间 ,并且能有效减少病患夜间出现低血糖的几 凌晨 时 , 胰岛素泵 也可 自动进行 胰岛素 的输 注 , 以此 降低 日三餐之前 约 2 0 m i n 就应进 行胰 岛素的追加注 射 ( 三次应平 率 ; 均) , 约为每 日总计的一半 , 另一半则为基础注射所用 ; 然后利 在凌晨体 内发生高血糖的几率 ;全天控制好胰 岛素的输注剂 尽量降低均输入量及餐前胰 岛素输注量 , 以此降低大剂量 用 罗氏血糖仪对血糖值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 的结果来计算胰 量 , 的短效及 中效胰岛素输 注时在体内产 生的重复效用 ,这样也 岛素 的基础用量及追加的用量。 对照组治疗方 法 : 采用生物合成 性人胰岛素注射 液 , 每日 能减 小低 血 糖 的发 生 概 率 。 就 I型糖 尿病 患者而言 , 采用一般的胰岛素输注治疗 , 常 注射 胰 岛索 总计为 O . 5 U ( k g ・ d ) , 分 别于餐 前 3 0 mi n左 右按 照 每 日总计 的 4 0 %、 2 0 %、 4 0 %的比例进行皮下 注射 ; 在就寝前对 常也无法缓解 其就餐后 的高血糖 情况 ,若 采用 的是 胰岛素泵 那么餐后 的血糖水平便 可明显降低 , 以此对糖尿病 病患进行皮 下注射精蛋 白生物合成性人胰 岛素 ,并利用罗 氏 进行治疗 , 采用胰岛 血糖仪进行 血糖值 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来计算 基础注射及餐 的发生及发展可到预防及控制 的效用 。本研究发现 , 素泵治疗 , 除 了可以提高病患 生活质量 , 减少其就 餐的限制 , 前胰 岛素用量 。 此外 , 两组病患在行胰 岛素输 注治疗 的时候 , 都应进行血 而且 更能有效控制病患体内的血糖水 平 ,取消了病 患定时就 餐及定量 限制饮食 的约束。我院利用胰岛素泵 治疗糖 尿病患 液循环改善或者采用抗生素预防感 染及对症 加以治疗l 1 l 。 1 . 3血糖监测标准 : 本研 究采用的是罗 氏血糖仪对 病患末梢血 者 ,通过 分析观察 后得 出了其 在治疗 持续 高血糖病 患时具有 进行监测 , 以测得血糖值 , 然后根据这个监 测值 来计算两组病 以下 几个方面的特点 : ①使用胰 岛素泵治疗后 , 病患血糖迅速 ②约 为 2 / 3的病 患在 1 — 3天之 后 , 血糖 的控制便基 本达 患 的胰 岛素平 均输 注量及血糖达标时 间, 具体的标准 为 : 空腹 下降 ; 时检 测血糖 , 其含量在 6 . 2 m m o l / L之下 , 就餐 之后两小 时进行 到了相关标 准 ;③ 剩余 1 / 3的病患在使用胰 岛素泵之后 7 ~ 1 2 天其 血糖 的控 制也 基本 达标 ;④ 使用胰 岛素泵 治疗 的病患其 血糖检测 , 其 容量在 8 . 0 m mo l / L之下。 1 . 4统计 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 S P S S 1 2 . 0软件进行统计 就餐后 的血糖控制要明显优 于使用皮下输注治疗者 。 总之 ,本 院进行不 同胰 岛素 给药方法对糖尿病 治疗 疗效 学分析 , 其中, 计量资料对 比采用 t 检验 , 均数 以( x ± s ) 表示 , 以 进行 了研究分 析 ,研究 组行胰 岛素泵皮下连续性输 注治 疗取 P <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得 的效果要 明显优 于对 照组利用胰 岛素对皮下多次连续 注射 可见, 研究 组治疗糖尿病 的方法值得 推广及应用。 两组病患血糖 与临床症状 均得到 了明显 的改善 ,并 且两 的治疗 , 组病患在治疗前后的前述各类 数据都有所下 降( P < 0 . 0 5 ) , 由此 参考文献 1 】 张改红 . 不 同胰 岛素给 药方法治疗糖尿病 疗效对 比观察I J I . 可见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血糖对 比详见表 1 ) 。 此外 , 通过对 [ 血糖达标 时间及低血糖 发生几率对 比分析可知 ,研究组 明显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 2 0 1 0 , 8 ( 1 2 ) . 要 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和发生几率低 ( P < 0 . 0 5 ) 。 【 2 】 胡道成 . 不同胰 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 患者血糖 变化影响的 3 讨 论 临床观察f J 1 . 求医问药( 学术版 ) , 2 0 1 1 , 9 ( 2 ) . 糖尿病属于以血糖水平慢性上升 为特 点的代谢性 内分泌 [ 3 ] 陈艳秋. 不 同胰 岛素给药方 法对糖 尿病 治疗的疗效 差异[ J ] . 性 疾病 。血糖 的增高是胰 岛素分泌 的相对 或是绝对分泌不 足 吉 林 医学 , 2 0 1 2 , 3 3 ( 9 ) .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4.01.186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陈晓虹,林锦娥,洪琼英泉州市光前医院急诊科,福建泉州362300[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接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血糖水平、临床指标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泉州市光前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0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简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
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接受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临床指标,其中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HbAlc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研究组尿酮体恢复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pH值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对于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缩短尿酮体和血酮体的恢复时间,同时加速血糖达标和pH值恢复。
此外,胰岛素泵治疗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关键词] 胰岛素;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1(a)-0186-04Clin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Insulin Administration Modes in the Treat⁃ment of Emergency Diabetic KetoacidosisCHEN Xiaohong, LIN Jine, HONG Qiongyi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 Quanzhou Guangqian Hospital,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362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ulin administration methods on blood glucose level, clini⁃cal indexes and hypoglycem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admitted to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06 diabetic ketoacidosis patients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Guangqian Hospital of Quanzhou city from October 2022 to Sept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simplified randomization method,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ow-dose insulin, and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subcutaneous infusion of insulin pump.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include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PG)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FPG, 2 hPG and HbAlc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Urine ketone body recovery time, blood ketone body recovery time, blood glucose compliance time, pH value recovery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and the insulin dosag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sulin pump subcutaneous infusion is eff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patients,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urine ketone bodies and blood ketone bodies, [作者简介]陈晓虹(1987-),女,本科,研究方向为急诊科医学。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高血糖的效果分析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高血糖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7-25T16:17:19.40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作者:刘雪纯[导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湘潭市中心医院南院区湖南湘潭 411100【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60例于我院接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0例。
其中参照组采用胰岛素小剂量皮下注射治疗,试验组行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
结果:试验组血糖达标时间(6.03±1.25)h、血酮体转阴时间(14.72±2.52)h、尿酮体转阴时间(6.18±2.27)h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胰岛素应用量(41.84±5.49)ml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13.33%)低于参照组(40.00%)(P<0.05),试验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93.33%)高于参照组(70.00%)(P<0.05)。
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给药方式;胰岛素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患者多表现为血糖、血酮及尿酮升高、脱水、水钠电解质紊乱、代谢异常等,是糖尿病患者急症之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1]。
临床中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予以治疗,降低患者血糖,避免对患者其他系统及组织造成影响[2]。
但是,胰岛素给药方式对其临床应用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研究针对60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胰岛素给药方式加以分析,分别予以胰岛素小剂量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对比2种方式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3月·药物与临床·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作者简介]宋湘穗(1984-),女,广东湛江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影响因素(体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遗传)而引起的胰岛功能进行性减退而引起的代谢性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糖尿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继而成为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较高致死率[1]。
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高达16.68%。
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下肢病变会导致截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引起失明,糖尿病肾病会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继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WHO 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均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下参与该次研究;③年龄在30岁以上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脑肾疾病者;②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③长期服用激素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
实验组中有5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3.65±5.11)岁,平均病程时间为(8.55±3.65)年。
对照组中有5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3.70±5.06)岁,平均病程时间为(8.60±3.62)年。
1.2方法对照组7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胰岛素为生物合成性人胰岛素,患者每日给药0.5U/(kg ·d),在每天食用三餐前30min 实施皮下注射,早中晚注射量分别为40%,20%,40%。
观察组7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正确连接胰岛素泵,初始注射剂量为0.3IU/kg,速度是7IU/h。
给药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值变化DOI:10.16658/ki.1672-4062.2019.05.105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宋湘穗,林坚,梁绍剑佛山市顺德明景糖尿病医院内分泌科,广东顺德5283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
不同胰岛素给药途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论文

不同胰岛素给药途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cs组,51例)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组,39例),观察比较两组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的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
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显著降低血糖及改善病人症状。
cs组与ms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的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降低( p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比较(见表1)两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cs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2)d, ms 组为(13±3)d, cs组较ms组明显缩短(p<0.05)。
2.3 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cs组胰岛素用量为(0.61±0.23) u/kg,低血糖发生率为2.4%;ms组胰岛素用量为( 0.63±0.32)u/kg,低血糖发生率为4.7%。
cs组明显低于ms组(p<0.05)。
3 讨论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有1.5 亿糖尿病患者[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2.0%~3.6%,比10年前高3~4倍[3]。
其中2型糖尿病占多数,其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死率高。
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只有对用药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才能控制血糖,以减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控制血糖达标可有效控制并延续其并发症。
临床上常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泵入及间断性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办法来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平素血糖[4],胰岛素泵是向体内持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它模拟人体健康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稳定,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5]胰岛素泵夜晚仅输出微量胰岛素,降低了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后半夜又能自动增加胰岛素输入降低凌晨的高血糖发生率,并减少了全天胰岛素用量,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避免了大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叠作用,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6]。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t a n go pw r a os nf a t w r h ntec nrl ru a e t i o t s t ( < .1 , i t i i l in c n e r t t ru ee l i ic nl l e a o t o pp t ns nc nr t o P 0 ) w t s t t a s i a c . e me s g i yo t h og i , a 0 h a sc g f i
[ 键 词1不 同胰 岛素 给 药 方 法 ; 尿 病 ; 关 糖 血糖 ; 酮 尿
【 中图 分 类 号】R 8 . 5 71
【 献 标 识 码】A 文
【 章 编 号】1 7 — 7 2(0 2 O ( )O 0 2 0 文 6 4 0 4 2 1 )7a一 0 1— 2
【 bta t bet eR sac n l i o ibt ai t d r gt a n wt iee tnui e vr m tosfr l i l A s c】O jc v eerha a s f aei pt ns u n r t t i d rn sl dl e e d o i c r i ys d c e i e me h f i n i y h cn a
比 P O 1有 显 著 统 计 学 意 义 。 尿 酮 转 阴 时 间 对 比 , 疗 组 患 者 也 明显 低 于 对 照 组 患 者 , 比 P O0 , 显 著统 计 学 意 义 。 <. , O 在 治 对 < .l有 结论 对 于糖 尿 病 患 者 来 说 , 岛素 泵 皮 下 注 射 胰 岛素 是 一 种 安 全 有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 得 推 广 。 胰 值
i wot o u a zn . s r p p lr ig h i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中图分 类号】 9 71 5 R 7. +
【 献标 识码】 文 A
[ 编号】 6 4 4 2 (0 2 O ()0 5 — 2 文章 1 7 — 7 12 1 ) 1c一 0 7 0
Th l i a p l a i n e e t o s r a i n f r i s l n d fe e t me ii e e ci c l a p i to f c b e v t o n u i i i r n d cn n c o n
o s re h h n e o lo u a p cr m,c e kr g lr ts tse h b ev d t ec a g fbo d s g rs e tu h c e a l atrds h r ea d weefl u y o du nh , etd t e o c a g o lo u a n lc td e go i e es b ev d t e y o lc mi n ie c .Re ut h b ev t n h n e fb o d s g a d gy ae h mo lb n lv l,o sr e h h p gy e a icd n e r s l T e o s rai s o go p wa ih rt a h o to o p i oma rp rino lo u a o to, lo l c s o to sa ag t a— ru shg e h nt ec nrlg u nn r lp o ot fb o d s g rc nr lb o d gu o ec n rl r o wa tt e r r e l rt , h oma rp rin o lc sltd h mo lbn wi h ainsi h b e aing o pwa ih rta h s i me t en r lp o o o fgy o yae e go i t tep te t nt eo s r t u sh g e h n to e e i t h v o r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

· 糖尿病与并发症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2月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余晓岚,蔡晶晶,陈珊珊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福建泉州 362000[摘要] 目的 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3年1—10月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8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
对照组予以小剂量胰岛素滴注治疗,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持续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更短、胰岛素使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更高,丙二醛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选用胰岛素泵持续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酸中毒纠正时间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减少胰岛素使用量,还可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
[关键词] 胰岛素;给药方法;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a )-0168-04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Insulin Administratio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Diabetic KetoacidosisYU Xiaolan, CAI Jingjing, CHEN Shanshan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362000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insulin administratio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diabetic ketoacidosis.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severe diabetic ketoacidosis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3 to Octo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w dose insulin drip,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pump continuously. The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e time of acidosis correction, the time of urine ketone body turn⁃ing negative were shorter, and the amount of insulin was les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superoxide dismutase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e level of malondialdehyde was low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treatment with insulin pump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diabeticketoacidosi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shorten the time of acidosis correction and the time of urine ketone body turning negative, reduce the amount of insulin, improve the oxidative stress state of the bod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hypoglycemia.[Key words ] Insulin; Administration method; Severe diabetic ketoacidosis; Effect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机体血糖DOI :10.16658/ki.1672-4062.2024.03.168[作者简介] 余晓岚(1990-),女,本科,研究方向为重症医学。
两种不同方法皮下注射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发生 率较 高 , 严重威 胁着 老年患 者 的 健康 。随着科学的发展 , 胰 岛素在糖尿病 治疗 中已广泛应 用。
患者 由于术后伤 口疼痛 或影 响伤 口愈合而 畏惧排 便的顾 虑 , 加强 了患 者术 后康 复 过程 中的 主动参 与性 。舒 适 护理 又称 “ 萧 式双 c护 理模 式 ” , 为 台 湾华 杏 机构 总裁 萧 丰 富先 生 于 1 9 9 8 年提 出【 4 】 , 强 调护理人 员除 目 前 的护理 活动外 , 应加强舒 适 护理 研究 , 使 护理 更加 注重 患者 的舒 适感 受 , 使患 者在 生 理、 心理 、 社 会各 方面达到 最愉快 的感受。
表 1 两组患者满意度 比较
鼓励其学 习坚强 的病友 、 增强 克服创 面疼 痛导致的不 良情绪。 做好家属 的思想工作 , 使 其积极 配合患者 术后 的护理 和康 复 工作 , 给患者 以精神支持 。②生理舒适护理干 预 : 痔瘘患者术 后肛管 留置引流条 , 会致使患者感 觉腹 胀不适 , 加 之患者解 大 便往往会带 有少 量鲜血 , 导致患者出现恐惧进食 , 恐惧解 大便 心理 , 故在此基 础上对 患者进行 : 饮食 的舒适 护理 : 指导患 者 进食产气少 、 易消化、 高蛋 白质 、 高热量的营养 丰富的饮食 , 忌 食麻辣 、 海鲜 、 牛 肉之 品; 排便的舒适护理 : 指导患 者调整排便 习惯 , 养成晨起排便 的习性 , 术后 3 d 未解 大便 者 , 给予开塞露 助排便 , 且 嘱患 者排便 勿久 。根据患 者病情 为患者 准备便 后 坐浴 药剂和用 具 , 正确指导患 者坐浴方法 和时间 。③ 环境的 舒适护理 : 保持室 温在 2 2~2 4 ℃, 相对 湿度为 5 5 % ~6 5 %, 保 持房 间的安静和舒适 , 病 房 内严 禁吸烟 J 。④ 疼 痛的舒适 护 理: 遵医嘱使 用止 痛针 或者 口服止痛药 , 分散患者 的注意力如 听音乐 、 看书等 , 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1 . 3 观察指标 : 采用我院 自 行设 计的满意度调查 问卷 进行 随 访, 满分为 1 0 0分 , 主要内容为病房环境 、 护理人 员 、 患者心理 舒适及 生理舒适等满意度 的调查。疗效判断 : ≥8 O分为满意 ; 6 0— 8 0分为一般 , ≤6 O分为不 满意。满意度 =( 满 意例数 十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

CHINA HEALTH INDUSTRY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
刘河民 河北省成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成安 056700
[摘要] 目的 探 讨不同胰岛素给药 方 法 对于治疗 糖尿 病的临床 疗 效的差 异。 方法 选自2 012 年1—12月进 入 某医院 进 行 治 疗 的 糖 尿 病 患 者 8 0 例。将 这 8 0 例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2 组,每 组 给 4 0 例。分 别 命 名为 C S Ⅱ组和 M S Ⅱ组。对 C S Ⅱ组 的 4 0 例 患 者 采 用 胰 岛素 泵 进 行 连 续 性 的皮下 输 注 的 治 疗 方 法,对 M S Ⅱ组 的 4 0 例 患 者 采 用的 是 胰 岛素 进 行 连 续的皮下 注 射 的 治 疗 方 法,在 临 床 治 疗 期间 做 好 相 应 的 记 录,观 察 2 组 患 者 治 疗后的 临 床 差 异。 结果 C S Ⅱ组 患 者血 糖 达 标 的 时 间 在(6 .7±1.1)d ,M S Ⅱ组 患 者 血 糖 达 标 的 时 间 在(7. 6±1. 5)d 。C S Ⅱ组 患 者 血 糖 达 标 的 时 间明 显 的 短 于 M S Ⅱ 组 患 者 血 糖 达 标 的 时 间。 结论 通 过 临 床 对比 研 究,我 们 发 现 采 用 胰 岛素 泵 进 行 持 续 性 输 注 胰 岛素 治 疗 糖 尿 病 的 方 法比 胰 岛素 连 续 的皮 下注 射 的 治 疗 方 法 临 床 疗 效 更 好。因 此,采 用 胰 岛素 泵 进 行 连 续 性 皮 下 输 注 治 疗 糖 尿 病 的 方 法 值 得 临床 推 广使 用。 [关键词] 胰岛素给药方法;糖尿病治疗;疗效差异;血糖监测指标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7(b)-0065-02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彭彩虹【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年(卷),期】2006(000)008【摘要】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我们对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皮下间断注射或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并观察2种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控制血糖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型糖尿病人共137例,其中皮下胰岛素分次注射91例(简称笔注组),平均年龄为(47.8±6.5)岁,其中男性49例,女性42例,平均病程为(4.2±2.7)年,入院测糖化血红蛋白H bA1c 平均为(8.4±2.1)%,入院随机血糖平均为(10.3±3.3)m m ol/L;胰岛素泵组46例(简称泵注组)。
平均年龄(49.6±4.5)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平均病程为(4.5±1.3)年,入院测糖化血红蛋白H bA1c平均为(8.8±1.8)%,入院随机血糖平均为(12.9±4.1)m m ol/L。
2组之间各项具有可比性。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W H O制定的诊断标准。
1.2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方法2组病例均在采用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及其它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泵注组使用由韩国M E SM E D公司生产的Safelife100型胰岛素泵输...【总页数】2页(P37-38)【作者】彭彩虹【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三医院,湖南,岳阳,4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J], 王岫峥;董丽娜2.胰岛素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J], 任明容;张勇3.胰岛素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J], 任明容;张勇4.胰岛素的不同给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J], 刘红伟;崔琴5.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 [J], 廉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察糖尿病患者应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差异

观察糖尿病患者应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差异胡紫娟【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6(0)B03【摘要】目的本次观察糖尿病患者应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差异。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胰岛素泵组与胰岛素注射组各45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结果:胰岛素泵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优于胰岛素注射组;胰岛素泵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胰岛素注射组,胰岛素泵组总优良率为93.33%,胰岛索注射组总优良率为80.00%。
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因此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总页数】1页(P390-390)【关键词】胰岛素泵与;常规胰岛素注射糖尿病【作者】胡紫娟【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山东济宁2721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探析糖尿病运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差异 [J], 叶有财2.不同胰岛素给药途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J], 巩立春3.不同胰岛素给药途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疗效差异分析 [J], 刘桂银4.利司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胰岛素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候选方案\r——对《利司那肽联合基础胰岛素在既往使用不同胰岛素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的点评 [J], 母义明5.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J], 孙杨; 庞胤; 刘媛媛; 朱建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发布时间:2022-11-21T02:12:24.704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6期作者:鲍张民鲍姨琴[导读] 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功效。
鲍张民鲍姨琴南陵县医院安徽省芜湖市 241300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功效。
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为标准分组治疗。
对照组取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给药治疗,对观察组则采取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给药方法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在入组时FBG、2hPG、HbAlc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FBG、2hPG、HbAlc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整体治疗效率达97.50%,对照组则为80.00%,观察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不同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有明显差异性,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一定治疗价值,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给药方法糖尿病在近年来属于高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激活后,胰腺β细胞受损引起的功能性障碍,缺乏胰岛素分泌后血糖水平升高[1]。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容易诱发重要器官组织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及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为此通过科学合理的给药方式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十分重要。
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控制饮食摄糖量及口服降糖药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但随着病程延长,对血糖水平控制具有较大差异,个别患者血糖水平始终无法恢复正常状态。
目前,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常用药物,采用的60.9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但在给药方式还可以细分为分次皮下注射给药、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给药[2]。
本文将以收治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糖尿病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4T03:51:52.7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6期作者:朱真真[导读] 目的:探讨关于使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进行糖尿病治疗的不同效果。
方法:选朱真真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北京摘要:目的:探讨关于使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进行糖尿病治疗的不同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糖尿病治疗的84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多次皮下注射给药方式来进行胰岛素的摄入;另一组设置为观察组,并对该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泵皮下埋置针头的方法,使胰岛素的摄入具有连续性、不间断性,在组别设置完毕后,需要密切监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值,发生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并发症的概率以及糖尿病患者是否对自己的治疗方法感到满意等情况进行对比而得出探究结果。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观察可知,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给药方法在便捷性、安全性、血糖水平、给药连续性等诸多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给药方法,并且可以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的概率,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长时间地皮下注射对身体所造成的疼痛感,患者也更加满意这项方式进行治疗。
结论: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其控制血糖效果较常规皮下注射治疗效果好,能够避免出现峰值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较恒定,对血管影响较小,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接受该治疗措施的患者对此治疗方式的评价也更好,因此,临床上应该将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的方式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对于改善临床治疗糖尿病技术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胰岛素注射;糖尿病;治疗效果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疾病,一种以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作用缺陷、并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在血糖指数异常的情况下同时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多尿而导致失水、经常口渴且易饥多食等症状,如果不能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可能引发慢性或急性并发症,严重时还可能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