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法.精品-讲义

合集下载

新-详细个人所得税讲义

新-详细个人所得税讲义

新-详细个人所得税讲义第三节现行个人所得税一、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二、应税所得项目三、税率四、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五、应纳税额的计算六、税收优惠这一章中包括九节:概述、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计税依据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算、减免税优惠、申报和缴纳、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第一节概述知识点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特点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一)实行分类征收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二)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1、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5%-45%)2、五级超额累进税率:(5%-35%)(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2)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的项目包括: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等。

(三)费用扣除额较宽个人所得税采用费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定额扣除(2008年3月1日起,每月减除费用2000元,之前为1600元)劳务报酬所得等:每月(次)不超过4000元,定额减除800元;超过4000的定率减除20%。

(四)计算简便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采取总额扣除法。

三、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了解)第二节征税对象知识点二:个人所得的形式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知识点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对象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需要注意掌握的问题:1、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都属于工资、薪金范畴。

2、下列所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不予征税:(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个人所得税-讲义

个人所得税-讲义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识别号相关规定
我国个人所得税关于非居民个人纳税相关规定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扣缴时限、地点)
自行申报(时间、地点)
三、课堂小结
带领学员对本课程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综合所得
练习与思考
思考:通过个人取得收入及家庭情况,分析个人综合所得平时预扣预缴情况及汇算清缴情况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2)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
(3)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
(4)居民个人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6)非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
(7)非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
(8)非居民个人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举例讲解,让学员通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熟练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过程
掌握:
综合所得的征税范围
培训内容
一、综合所得纳税人
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
二、综合所得征税范围
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重点:
综合所得的征税对象。
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程导入
阅读案例,通过学员自身及案例中纳税人的家庭情况及个人收入情况,从而引出如何进行征收个人所得税?让学员带着问题进入正式学习。
5.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6.公益性捐赠扣除
难点:
综合所得专项附加扣除
教学实施过程
一、课程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模拟自身收入情况引出本节课内容。
二、课堂教学
基本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
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收入情况,引导学员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法讲义(PPT 36张)

个人所得税法讲义(PPT 36张)

实发合计 2784.89
如果当月另发放课时津贴1000元,应当如何计税?
课后练习: 习题集P173 计算题1、2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税法第五章——个人所得税法(讲义)

税法第五章——个人所得税法(讲义)

税法第五章——个⼈所得税法(讲义)税法第五章——个⼈所得税法(讲义)前⾔个⼈所得税是以⾃然⼈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征收的⼀种所得税。

【提⽰1】⾃然⼈,包括居民个⼈、⾮居民个⼈、⾃然⼈企业【提⽰2】个⼈所得税三种征收模式: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复杂,但有利于平衡纳税⼈税负)——混合征收制。

⽬前,我国个⼈所得税已初步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即混合征收制(2016年多选题考点)。

【知识点1】纳税义务⼈【考情分析】重要考点⼀、纳税⼈的⼀般规定中国公民、个体⼯商业户、个⼈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员和港澳台同胞,为个⼈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居民个⼈与⾮居民个⼈(⼀)划分标准:住所、居住时间,符合其中之⼀。

其税收含义:1.住所标准:习惯性居住地在中国境内。

【提⽰】“中国境内”是指中国⼤陆地区,⽬前还不包括⾹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2.时间标准:在⼀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1⽇起⾄12⽉31⽇⽌)内,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

【提⽰】2018年税法修订时变动(原365天),参考以前年度考题时注意。

【解释1】在计算居住天数时,取消了原有的临时离境规定。

即境内⽆住所的某⼈在⼀个纳税年度内⽆论出境多少次,只要在我国境内累计住满183天,就可判定为我国的居民个⼈。

【解释2】对在中国境内⽆住所的个⼈,需要计算确定其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1.个⼈⼊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

2.计算其境内⼯作期间时,对其⼊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作天数。

(⼆)居民个⼈与⾮居民个⼈判定: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下列所得,不论⽀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在中国境内使⽤⽽取得的所得;3.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个人所得税法培训讲义

个人所得税法培训讲义
▪ 王某当年取得的承包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64.32+
(2000+500)×12-800×12=22.551(万元)
▪ 3、超过4000元的劳务报酬,可扣除20%作为应纳所得税
额=20-20×20%=16(万元)
▪ 该次劳务报酬超过5万元,应使用劳务报酬加成征税的规
定。应纳所得税税额=16×40%=5.7(万元)
25
共34页
26
▪ 例题:
▪ 1、某中国公民同时在A、B单位工作,A单位每月
工薪1100元,B单位每月工薪800元。计算该公民 每月应纳个人பைடு நூலகம்得税。
▪ 2、王某2000年承包某国有企业,合同规定承包
人可以取得企业税后利润的80%,且每月可以从 企业领取工资2000元,补贴200元。当年该企业 销售收入850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5万元, 缴纳增值税12万元,产品销售成本500万元,其 他费用和损失225万元。计算王某当年应缴纳的 个人所得税税额。
共34页
1
共34页
2
共34页
3
共34页
4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及征税对象
共34页
5
共34页
6
共34页
7
▪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各种应
税所得。包括:
▪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
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特许权 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 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 其他所得。
共34页
22
共34页
23
▪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法讲义

个人所得税法讲义

个人所得税法第一节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一)实行分类征收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二)累进税率与比例的税率并用分类所得税制一般采用比例税率,综合所得税制通常采用累进税率。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根据各类个人所得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这两种形式的税率运用于个人所得税制。

(三)费用扣除额较宽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减除费用2000元;对劳务报酬等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

(四)计算简便用应税所得的收入减去允许扣除的,剩下的部分作为所得额,乘以规定的税率。

(五)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税方法课源制,支付单位来代扣代缴税款;申报制,有一些个人所得的项目要自行申报纳税。

第二节征税对象(共十一项)一、工资、薪金所得注意范围: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一)不予征税项目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根据财政部的规定)(二)征税项目几项特殊规定1.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征税问题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例题〃单选题】2008年1O月中国公民张某与原任职单位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取得一次性收入60000元,张某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共计20个月。

最新第7章-个人所得税法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7章-个人所得税法教学讲义PPT课件
➢ 在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华侨、 港澳台同胞
2、附加减除费用标准
上述适用范围内的人员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减除4800 元费用后为应纳税所得额
12
三、每次收入的确定
1、劳务报酬所得
➢ 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 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 入为一次
11
二、附加减除费用的范围和标准
附加减除费用只是针对应税项目中的工资、薪金所得做 出的特殊规定,目的是不因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加重外籍人员 和在境外工作的中国公民的税收负担
1、适用的纳税人:
➢ 在中国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事业单位工作、取得 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 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中国公民
9
第五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不同,取得某项所得所需费用也不同, 因此需分项计算各项目应税所得额,以某项应税收入减去税 法规定的该项费用减除标准后的余额为该项所得税计税依据
一、各项费用减除标准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 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 总额,减除必要费用(每月800元)后的余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 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以上的,减除20%的费 用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民纳税人种类
❖ 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 ❖ 在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 华侨、港澳台同胞(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 计不超过90日的,仍为居民纳税人)

2020注会-税法-讲义-第05章 个人所得税法

2020注会-税法-讲义-第05章 个人所得税法

第五章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是主要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

从世界范围看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分为三类,具体情况见下表:第一节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一、纳税义务人1.基本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涉及在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

2.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划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按照国际通用的做法,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居民个人——就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判定居民身份的两个标准:住所;境内居住天数【注意】判定纳税义务时计算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无住所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天数,按照个人在中国境内累计停留的天数计算。

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当天满24小时的,计入中国境内居住天数,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当天不足24小时的,不计入中国境内居住天数。

【提示】由于一国两制和税收管辖权的缘故,我国现行税法中关于“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

二、征税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免税奖金的范围在税法中另有规定。

【提示】工资、薪金所得建立在取得收入者与支付单位之间存在任职受雇关系上。

【注意辨析】考生要辨析下列五方面的差异:1.辨析劳动分红与股份分红。

劳动分红属于劳动所得,列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股份分红属于资本利得,列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辨析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项目。

最新个人所得税法(1)教学讲义ppt

最新个人所得税法(1)教学讲义ppt

• 4.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 资产为本人、家庭及相关人员支付与生产经营无 关的支出,视为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并入 投资者个人生产经营所得,按个体工商户生产、 经营所得征税。
• 5.个体出租车收入或个人出租车挂靠单位,并向 挂靠单位交纳管理费的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 营所得征税。
•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 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 所谓习惯性居住,不是指实际居住或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的居住地,而是判定税收意义上的居民或非居民的法律 概念。如某一中国人在外国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 在国外居住的理由不再存在时,必须回到中国居住,则 中国即为该纳税人习惯性居住地。
实现转让的地点 • (五)财产租赁所得:租赁财产的使用地 •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
企业、机构、组织所在地 • (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地
第三节 应税所得项目
• 这是重点内容之一,要掌握 • 目前共11项 • 一、工资、薪金所得 • (一)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
• A.境内有无住所
B.境内工作时间
• C.取得收人的工作地 D.境内居住时间
第二节 所得来源的确定
•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 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所在地
• (二) 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 • (三) 劳务报酬所得:以劳务的实际提供地 • (四)不动产转让所得:不动产所在地;动产转让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 指独立从事非雇佣的劳务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 • 1.非独立个人劳动:计“工资、薪金所得” • 2.独立个人劳动:计“劳务报酬所得”

最新个人所得税讲义学习资料

最新个人所得税讲义学习资料

个人所得税会计目标一、了解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征税对象二、熟悉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处理三、税收优惠第一部分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项)税制,纳税义务人兼有11个项目中所列的两项或两项以上所得的,按项分别计算纳税。

(共11项)具体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二部分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会计处理一、工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薪金所得范围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 不超过1500元的 3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例:李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8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辽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800元。

费用扣除为3500元,则李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如下:应纳税额=(8000-800-3500)*10%-105=265(元)二、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财产转让所得范围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第十一讲个人所得税法讲义教材

第十一讲个人所得税法讲义教材
–比例税率。
2020/8/7
表一: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
1 不超过500元的
52
2 超过500元至 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2020/8/7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免征:《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10项 个人所得税的减征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授权国务院财政部门决定其他免税事项
个人所得税的抵免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 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依照该所得来源国 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已实际缴纳的税额 。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2020/8/7
表二: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 10 元的部分
2020/8/7
❖ ❖ ❖ ❖ ❖ ❖ ❖ ❖
个个个个个个个个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所所所所所所所所

得得得得得得得得 税税税税税税税税

法征税的税征纳法

的管收计率税税概 完 优算 对人述

善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