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震基础与临床pdf
眼震视图检查及报告
扫视试验
目的:用于评定视眼 动系统快速跟踪目标 方向的能力。
分析参数:准确度 (正常为70%-115%, ﹤70% 为欠冲, ﹥115%为过冲), 峰速度,潜伏期( ﹤ •2准5确0度m:s指)受试者眼动轨迹和靶点移动轨迹的一致程度。
• 峰速度:指眼球从一个靶点移动到下一个靶点的最大角速度。 • 潜伏期:靶点出现在某一位置到眼动开始之间的时间差。
位置试验
位置性试验--临床意义
变位试验
• 检测受试者在头位迅速改变过程中或其后的短时间 内出现的眼震 • 是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特异性 试验
临床意义: 1、为前庭系或累及前庭系的器质性疾病的客观表现。 2、一些前庭终器疾病从自发性眼震转变为位置性眼震, 表明病情趋于缓解。 3、 可提示患耳的前庭功能状态:
自发性眼震试验
周围性
中枢性
眼性
眼震类型
方向 强度
水平性或水平 可为水平性、 钟摆性或张
-旋转性
垂直性、旋转 力性
性、斜性或摆
动性
一般不变
可变换
无快慢相
随疾病发展过 多变 程而变化
不稳定
自主神经症状 有,程度与眼 可无;若有其 无 震强度一致 程度与眼震强 度不一致
注:在固视条件下,正
常人无自发性眼震;在
快向指向患耳→激惹状态 快相指向健耳→抑制状态 4. 、鉴别前庭中枢或外周病变
温度试验
分析参数及正常结果判断
1、灌注过程重点分析3个时间段:
① 灌注开始后10~15秒间隔:有无自发性眼震 ② 灌注后60~90秒:观察眼震峰反应 ③ 固视开始后即刻:是否存在固视抑制
2、双侧耳冷热试验结果分析参数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1.简介
眼震视图是一种通过记录眼球运动来评估眼动的检查方法。
该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球运动是否正常,并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检查过程
- 眼震仪的使用:将眼震仪放置在患者眼前,然后患者需要注视着一个特定的点,同时记录仪器所测得的眼球运动情况。
- 测量参数:眼震仪通常会记录眼球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以及眼球在恢复到初始位置时的震颤情况。
- 数据获取:通过眼震仪记录的数据可以眼震视图,该视图展示了眼球运动的详细信息。
3.分析眼震视图结果
- 眼球固定性震颤:该类型的眼球震颤通常在注视固定点时可见。
这种震颤可能是由眼肌不协调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 眼球混乱性震颤:这种眼球震颤通常在眼球移动时出现,如在注视新的目标时。
这种震颤可能是由脑干或小脑病变引起的。
- 眼球追随性震颤:这种震颤发生在注视目标移动时,通常是正常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病理性的。
4.临床意义
- 眼震视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眼球运动是否正常,从而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眼动失调进行早期诊断。
例如,眼球固定性震颤可能提示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
- 通过分析眼震视图可以评估眼球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如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 对于一些眼动失调引起的眼球运动异常,眼震视图的结果可以指导手术治疗的选择和实施。
附件:
本文档未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本文档未涉及任何法律名词及注释。
眼震视图
节律
VNG优点
图形的质量:清晰、背景噪声小、信噪比 较好
分辨率:VNG 0.5—0.1 0 ENG 2、3—10 VNG可测得幅度更小的眼震
记录眼震的类型:水平、垂直、旋转性眼震 Dix-Hallpike test:是BPPV特异性。 测量的范围:VNG 30 20 ENG 30 45 VNG无
排除定标过度、鼓膜穿孔 冷热(反应)刺激眼震方向颠倒>多为技
术问题,极少见脑干病变
变位试验
单侧旋转性BPPV型眼震>一过性、疲劳性 旋转性、伴眩晕
向地性/上挑性>后半规管,位于最下位耳 向地性/下跳性>前半规管 位于最下位耳? 离地性/下跳性>前半规管,位于最上位耳 水平BPPV型眼震>外半规管,双侧反应,
视辨距不良(欠过侧冲) >双侧 弥漫性小脑病变 >单侧 同侧脑桥小脑角病变,同侧小脑病
慢扫视眼动>基底核、脑干、小脑、周围眼运动 神经或眼肌病变
反应延迟>额叶、额顶叶皮质或基底核的病变
核间性眼肌麻痹>内侧纵束病变 需分别记录左 右眼眼震
视跟踪试验 CNS
扫视性跟踪>CNS需排除睁眼时出现的强 烈的前庭性眼震
凝视试验 闭眼/固视消除
水平方向前庭性眼震>周围性 ++ CNS+ 方向固定 固视试验(+)遵从Alexander定律
急跳性眼震>病人过度警觉
冷热试验
一侧半规管轻瘫>反应弱侧周围性病变 优势偏向>多与自发性眼震有关 双侧半规管轻瘫>通常为双侧周围性病 偶
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反应增强、不能固视抑制>小脑病变 但要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临床观察论文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30例。
冲动型26例,其中冲动型无明显静止眼位(中间带)4例;摆动型4例。
分别应用anderson法、parks法、四条水平肌边切法、水平肌大量后退法手术。
合并斜视的添加斜视手术量。
结果:前方眼球震颤消失14例,好转16例。
代偿头位消失16例,好转14例。
视力提高30例。
结论:先天性眼球震颤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大多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先天性眼球震颤(cn)是指出生或生后2~4个月出现的一种不自主的眼球运动,是一种病因不详,表现复杂,危害严重且难以治疗的眼病。
主要并发症是弱视、侧视、斜视,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治疗cn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先天性眼球震颤30例,伴斜视8例,冲动型26例,其中4例无中间带,摆动型4例;男22例,女8例;年龄6~23岁。
22例冲动型有中间带,头位扭转角≤25° 8例。
25°~35° 12例,≥35° 2例。
正前方三级功能:ⅰ级8例,ⅱ级4例,无ⅲ级。
术前检查:视力:包括单眼视力、双眼视力、头正视力、代偿头位视力、矫正视力及近视力;选取静止眼位行电脑和人工检影;用三棱镜及同视机检查眼位和三级视功能;确定眼震类型及眼震方向,找出静止眼位,测出眼震值;弓形视野计检测头位扭转角。
手术方法:有静止眼位,头位扭转角≤25° 8例采用anderson 法手术,后退两眼慢相侧的一组水平配偶肌(5、7或6、8)。
25°~35°采用parks 5、6、7、8法手术。
>35°保持两眼手术量之和相等,以0.5mm为基本单位适量增加。
无中间带者及摆动型者振幅大,震頻小5例(3例摆动型、2例冲动型)采用四条水平肌边切法,余3例震频较大者采用水平肌大量后退法。
合并斜视的添加斜视手术量。
眼球震颤研究报告
眼球震颤研究报告眼球震颤,也称为眼球振动或眼球抖动,是指眼球在静止状态下发生无意识而快速的跳动或震动。
眼球震颤可以分为水平性、垂直性和旋转性震颤。
眼球震颤会引起视觉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眼球震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一项相关的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眼球震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名,女性40名,年龄范围在20岁至5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详细的眼部检查和眼球震颤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水平性震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患者总数的70%,垂直性震颤占20%,旋转性震颤占10%。
通过眼部检查和眼球震颤评估,我们发现,眼球震颤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长时间用眼过度会导致眼部肌肉疲劳,从而引发眼球震颤。
其次,情绪波动和焦虑也是引起眼球震颤的常见原因。
此外,眼部受伤、眼干症和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视神经炎,也可能导致眼球震颤的发生。
针对眼球震颤治疗,本研究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常规眼科治疗,包括眼药水和眼部按摩。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理疗和物理疗法,如低温疗法和电疗法,来减轻眼球震颤的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治疗方法对大部分患者有效,能够显著改善其视力和生活质量。
此外,在本研究中我们还发现,眼球震颤与长期用眼过度和颈部肌肉紧张有关。
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在长时间用眼后要适当休息,并进行眼部和颈部的放松运动。
同时,心理调节也是重要的,患者需要学会放松自己,减轻情绪波动和焦虑。
总结起来,眼球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障碍,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眼球震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为眼科专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我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更多治疗眼球震颤的新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眼震检查方法
眼震检查方法眼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症状,通常表现为眼球在注视静止物体时出现的不自主性快速运动。
眼震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多种眼部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因此对眼震的检查方法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眼震检查方法。
1. 眼球运动检查。
眼球运动检查是眼震检查的基础,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眼震。
医生可以让患者注视特定方向的物体,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不自主性的快速运动。
同时,医生还可以通过让患者进行水平、垂直和旋转的眼球运动,来观察眼球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以判断是否存在眼震。
2.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眼震检查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眼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因此通过视力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眼震的严重程度。
医生可以让患者进行远视和近视的视力检查,同时还可以进行眼底检查,以观察视网膜的情况,从而全面评估眼震对视力的影响。
3. 眼震图检查。
眼震图是一种常用的眼震检查方法,通过记录眼球运动的轨迹来评估眼震的情况。
医生可以利用眼震图仪器,让患者进行特定的眼球运动,然后通过仪器记录眼球的运动轨迹,从而得出眼震的程度和类型。
眼震图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眼球运动的情况,对于眼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眼震眼电图检查。
眼电图是一种记录眼球电活动的检查方法,通过观察眼球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眼震的情况。
眼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球神经肌肉的活动情况,从而判断眼震的病因和类型。
眼电图检查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眼震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5. 神经系统检查。
眼震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因此神经系统检查是眼震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射、肌张力和肌力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眼震。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眼震的全面情况,为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
眼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症状,对于眼震的检查方法十分重要。
眼球运动检查、视力检查、眼震图检查、眼震眼电图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常用的眼震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眼震的情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眼震电图基础 杨旭
眼震视图的基础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杨 旭● 眼动记录系统● 冷热刺激仪● 光靶● 其他辅助设备眼震视图仪的组成眼震测试一般在暗室环境下进行。
室内应放置一张检查床,除了眼震视图的还应配备水槽、凳子等基本设施。
视靶和患者的距离为1.2m 。
冷热刺激仪温度设置:3737°°±7° 冷热水温度分别为:3030°°(冷)实验选址与布局●检查前48小时停用镇静剂或其他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前庭 抑制剂,避免药物影响测试结果。
●检查前48小时戒酒。
●检查时眼部不要化妆,避免定标困难。
●检查前2小时禁食或少食,以免检查时呕吐。
●穿着宽松舒适,便于进行体位试验的操作。
受试者的准备●任何原因所致的眩晕症●可疑小脑病变者●脑供血不足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可疑占位病变者●有运动病者眼震视图检查的适应症●癫痫●颅内压增高者●视觉障碍者●鼓膜穿孔者禁做温度试验●眩晕发作急性期禁做诱发试验,可做自发试验。
●严重精神病患者眼震视图检查的禁忌症眼震视图测试项目眼动系统检查眼震检查扫视试验 凝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 视动性眼震自发眼震摇头眼震位置性眼震变位性眼震固视抑制冷热试验患者在自然状态下,无需通过任何诱发措施已存在的眼震,称为自发眼震。
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带视频眼罩,睁眼记录1min,正常无眼震出现,眼震慢相角速度≥6°/s为异常。
自发眼震(Spontaneous nystagmus)周围性中枢性眼性眼震性质水平性或水平-旋转性可为水平性、垂直性、斜性钟摆性或张力性方向一般不变换可变换无快、慢相强度随疾病发展过程而变化多变不稳定自主神经症状有,严重强度与眼震强度一致可无;若有,严重强度与眼震强度不一致无不同类型自发性眼震鉴别表扫视试验是光点由一个位置快速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用来评定视眼动系统快速跟踪目标的能力。
分为水平扫视和垂直扫视。
检查方法:患者端坐位平视前方光靶,带视频眼罩,保持头位不动,眼睛随光靶上的光点移动,记录眼动情况。
测试眼震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眼震颤测试,评估受试者的前庭功能,了解其平衡能力和眼球运动协调性。
眼震颤是指眼球不自主的、有节奏的摆动,通常分为生理性眼震颤和病理性眼震颤。
通过观察和分析眼震颤的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受试者的前庭系统功能状态。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眼震颤分析仪、视频眼动追踪系统、受试者座椅等。
2.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受试者,年龄在20-50岁之间。
3. 实验步骤:1. 受试者进入实验室,了解实验目的和注意事项。
2. 受试者坐在座椅上,调整好眼震颤分析仪的位置,确保其与受试者的眼睛水平。
3. 实验者启动眼震颤分析仪,受试者按照要求进行注视和追随运动。
4. 观察并记录受试者的眼震颤特点,包括眼震颤的频率、幅度、方向等。
5. 对比分析受试者的眼震颤数据,评估其前庭功能。
三、实验结果1. 生理性眼震颤:- 频率:生理性眼震颤的频率一般在1-3Hz之间。
- 幅度:生理性眼震颤的幅度较小,一般在0.5-2°之间。
- 方向:生理性眼震颤的方向通常与注视方向相反。
2. 病理性眼震颤:- 频率:病理性眼震颤的频率较高,一般在4-12Hz之间。
- 幅度:病理性眼震颤的幅度较大,一般在2-10°之间。
- 方向:病理性眼震颤的方向可能与注视方向相同或相反。
根据实验结果,20名受试者中,有15名受试者的眼震颤表现为生理性眼震颤,5名受试者的眼震颤表现为病理性眼震颤。
四、讨论1. 生理性眼震颤:生理性眼震颤是人体前庭系统正常功能的表现,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生理性眼震颤的频率、幅度和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注视方向相反,有利于视觉信息的整合和空间定位。
2. 病理性眼震颤:病理性眼震颤可能是由于前庭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病理性眼震颤的频率、幅度和方向可能异常,影响受试者的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
五、结论本次眼震颤实验结果表明,生理性眼震颤是人体前庭系统正常功能的表现,而病理性眼震颤则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眼震视图(ocular-motorogram,OMG)是一种通过测量眼球运动来研究眼震的分析方法。
眼震是一种快速而无意识的眼球运动,它可以用来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眼震视图能够提供关于眼球运动行为和视觉系统功能的详细信息,因此在临床神经学和眼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眼震视图的分析结果可以从多个方面提供有关患者眼球运动的信息,如眼震频率、振幅、方向和速度等。
眼震频率是指眼球快速运动的频率,通常以Hz为单位表示。
正常情况下,眼球的眼震频率约为2-3Hz。
频率的增加或减少可能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异常,如脑干和小脑病变。
眼震视图还可以提供眼震振幅的信息,即眼球在快速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偏移量。
振幅常用角度(°)来表示,正常情况下,水平方向的振幅约为1-5°,垂直方向的振幅约为1-3°。
振幅增加或减少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关,如脑桥病变、眼肌麻痹等。
眼震视图还可以评估眼球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眼球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垂直和扭转三个方向。
在正常情况下,眼球的运动方向应该与视觉刺激的方向保持一致。
速度是指眼球在快速运动过程中的迅速变化速度。
眼球运动速度的快慢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眼震视图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神经学和眼科学领域。
在神经学中,眼震视图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脑干功能障碍、小脑协调失调等。
在眼科学中,眼震视图可以用于评估视觉系统的功能状态,尤其是与眼肌运动相关的疾病,如斜视、眼震性眩晕等。
眼震视图的分析结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脑干功能障碍的治疗过程中,眼震视图可以用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康复进程。
此外,眼震视图还可用于评估某些药物对眼球运动的影响,如镇静剂和抗震颤药物。
然而,眼震视图的分析结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进行解读和评估。
分析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年龄、性别、体位、视觉刺激等。
眼睛的震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眼睛震颤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观察和分析眼睛震颤的特点,探讨视觉稳定性的调节机制。
二、实验原理眼睛震颤是指眼球在静止状态下发生的不规则运动,其成因可能与视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眼外肌的调节功能有关。
通过观察和分析眼睛震颤的特点,可以深入了解视觉稳定性的调节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数码相机、电脑、投影仪2. 实验对象:自愿参与实验的健康成人3. 实验环境:光线适宜的实验室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步骤:a. 实验组:在光线适宜的环境下,志愿者注视投影仪投射的静止图像,观察并记录眼睛震颤的情况。
b. 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志愿者闭眼休息,观察并记录眼睛震颤的情况。
3. 数据收集:使用数码相机记录志愿者注视图像时的眼睛震颤情况,并将图像传输至电脑进行分析。
4. 数据分析: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分析眼睛震颤的频率、幅度和方向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a. 眼睛震颤频率:平均为每秒2-3次。
b. 眼睛震颤幅度:平均为±0.5度。
c. 眼睛震颤方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有震颤。
2. 对照组:a. 眼睛震颤频率:平均为每秒1-2次。
b. 眼睛震颤幅度:平均为±0.3度。
c. 眼睛震颤方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有震颤。
六、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眼睛震颤频率和幅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注视静止图像时,眼睛震颤现象更加明显。
2. 眼睛震颤的成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 视觉系统:注视静止图像时,视觉系统需要不断调整以保持图像清晰,从而导致眼睛震颤。
b.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在调节视觉稳定性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眼睛震颤。
c. 眼外肌:眼外肌在调节眼球运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疲劳,从而导致眼睛震颤。
3. 视觉稳定性的调节机制:a. 视觉反馈:视觉系统通过反馈机制,不断调整眼球运动,以保持图像清晰。
眼球震颤的检查资料讲解
眼球震颤的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直接观察患者注视正前方或令患者追随检查者手指向某方向移动时的眼震情况。
有些需单眼遮盖进行检查。
为此,检查时应注意下列各点:1、是隐性或潜伏性还是显性眼球震颤。
2、眼震是联合性—两侧眼球的运动彼此一致,还是分离性。
3、眼震的类型、方向、程度、频率、幅度等。
4、有无休止眼位。
二、特殊检查眼震电流图等器械检查。
眼球震颤是指两眼有节律不随意地往返摆动。
这是一种与视觉、迷路及中枢等控制眼球位置有关的因素所致眼位异常,也是为适应身体内外环境改变而出现的代偿性动作。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根据引起眼球震颤的病因,眼球震颤可分为四类:1、眼性眼球震颤它指黄斑部中心视力障碍使注视反射形成困难而形成的眼球震颤。
a、生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它包括斜性眼球震颤、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和隐性眼球震颤等。
b、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它包括盲性眼球震颤、弱视性眼球震颤、职业性眼球震颤等。
2、前庭性眼球震颤3、中枢性眼球震颤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钟摆型眼球震颤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半乳糖血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天性眼球震颤是以眼球持续水平性、钟摆型震颤为特点的一种疾病,通常眼球本身无特殊改变。
其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但有较强的遗传性,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方式都有报道,但以性连显性遗传方式较多,同家族中多人患病,自幼眼球呈水平性、钟摆型震颤,侧方注视时振幅增大,多伴有与眼球震颤有关的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假如家系中4代有7例自幼出现眼球震颤,且代代相传,男性患者传给女儿(儿子不发病),女性患者传给女儿和儿子中的半数,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若家族中无近亲婚配史,所有患者眼球震颤均呈水平性、钟摆型,侧方注视时振幅增大,其眼球震颤频率不同,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色觉、眼外、眼底及全身检查正常。
根据其家系发病特点,符合性连显性遗传规律,故家族性先天性眼球震颤的诊断成立。
因本病病情终生无明显变化,故临床上暂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最新 眼球震颤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42021/5/14F riday, May 14,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42021/5/142021/5/145/14/2021 6:18:44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42021/5/142021/5/14May- 2114-M ay-21
(前庭兴奋性低、 机能弱的一侧)。
2.中枢前庭性nyst.
●Nyst.为纯水平、纯旋转、垂 直、斜型,or双眼震颤不对称。
●前庭感觉(眩晕)性、植物 神经性(面苍白、出汗、 恶心、呕吐)、运动性(倾倒、 过示)反应不成比例。
2.中枢前庭性nyst.
●眼震及运动反应分离现象, 即倾倒、过示++,而 无nyst.
向上or集合注视时,出现眼球快 速向眶内陷入,然后逐渐复原位。 呈现前后伸缩性nyst. 。
常伴有向上注视麻痹和∕或集合障 碍。
病因:大脑导水管区损害。
2. 癔病(随意)性nyst.
集合or分开方向注视时, 出现快速jerking nyst. , 可达1000次∕min
㈣ 前庭性nyst.
● 倾 倒 、 过 示 方 向 与 nyst. 慢 相 不一致,且不易为头位所 矫正。
●多无听力障碍。●病程长。
3.周期改变性nyst.
初始凝视(gaze)时,出现自发 水平型nyst.每2′钟改变方向一次。
原因:中枢‘velocity storage’机 制 被 解 除 抑 制 ( disinhibition), 前庭修复机制不完善。见于小脑 病损(小脑结节及小脑蚓部病 变)。属中枢性。
中枢变位性眼震和眩晕(central positioning nystagmus and vertigo)
眼球震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眼球震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眼震颤是一种不自觉、有节奏、来回摆动的眼球运动。
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
眼震颤是最严重的眼病之一,属于难治性弱视。
它也被分为水平震颤和垂直震颤。
眼震颤涉及眼科、耳科、神经科,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常发生在眼病患者身上,称为眼震,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角膜浊度、先天性玻璃浊度、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无虹膜、全色盲、白化病。
斜视、弱视、高度远视、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的儿童也有一些较大的眼球震颤。
有些眼球震颤与眼病无关,称为非眼源性眼震。
眼球震颤是指眼睛不自主、有节奏的往返运动。
它是一种影响交互神经供应协调功能的病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眼外肌、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疾病的常见体征。
根据眼震的节律,可分为冲动型和钟摆型,根据眼震的形式可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和混合型,根据病因可分为眼源性、耳源性、中枢性和先天性眼震。
大多数眼震是由婴儿期双眼视力障碍和黄斑中心凹陷引起的,很少是由长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工作引起的。
1.眼球震颤是指黄斑中心视力障碍使注视反射难以形成的眼球震颤。
(1)生理注视眼震颤:包括斜眼震颤、视觉动力眼震颤和隐性眼震颤。
(2)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包括盲性眼球震颤、弱视性眼球震颤、职业性眼球震颤等。
2.前庭性眼球震颤。
3.中枢性眼球震颤。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眼震颤,简称眼震,是一种不自觉、有节奏、来回摆动的眼球运动。
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
那么眼震的症状是什么呢?一、震颤方向水平、垂直、旋转、斜动和混合是眼球震颤的常见方向。
二、震颤形式眼球震颤有两种形式:冲动性和摆动性。
冲动性眼球震颤是双节奏的。
眼球以不同的速度向两侧移动,以慢相向一侧旋转,然后以快相向相反方向旋转。
快相通常被用作眼球震颤的方向。
摆动性眼球震颤是指眼球从中点向两侧摆动,其运动范围和速度相等,没有快慢相。
三、眼球震量的自觉症状先天性注射反射尚未发育,一般无意识症状,后天性成年后可出现自觉症状。
眼震电图基本操作及临床应用
什么样的患者不能做眼震电图
癫痫 颅内压增高 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者禁做温度试验 眩晕急性发作期,不做诱发试验,可做自发试验 服用中枢兴奋或抑制性药物者 脑血管意外发生急性期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卧床不起者,禁做诱发试验可做自 发试验 严重精神疾病
头晕与眩晕的定义
I型、III型多为中枢性病变
II型多为周围性病变
7.变位性试验
检测受试者在头位迅速改变过程中或其后 的短时间内出现的眼震 是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 特异性试验 包括滚转试验(roll test)和Dix-Hallpike 试验,分别针对外半规管型BPPV和前、后 半规管型BPPV。
5.潜伏期:从开始刺激到首次出现眼震之间的时间
6.反应期:从眼震开始出现到眼震消失的时间
7.眼震类型:水平性眼震、垂直性眼震、旋转性眼 震
眼震电图检查内容
1.
2. 3. 4. 5.
6.
7. 8.
自发性眼震试验( Spontaneous nystagmus test) 凝视试验(Gaze Test) 扫视试验(Saccade Test) 平稳跟踪试验(Ocular pursuit Test) 视动性眼震试验(Optokinetic Test) 位置性试验(Positional Test) 变位性试验(Positioning Test) 温度试验(caloric test)
基本概念
CP(canal paresis)--反映双侧半规管的冷热水反应 是否对称,>25%异常 CP=(RW+RC)-(LW+LC)/RW+RC+LW+LC CP(R)=26% 右侧迷路兴奋性降低 DP(directional preponderance,优势偏向比)-- 判断冷热水反应诱发出的眼震哪个方向的更强,>30%异 常 DP=(RW+LC)-(LW+RC)/RW+RC+LW+LC DP(L)=35% 左向眼震优势 注视指数(fixation index , FI)--评估患者抑制眼震 的能力,即视觉对前庭系统的抑制水平,注视抑制失败提 示前庭中枢性异常 FI=SPVFIX/SPVNOFIX *100% (FI<60%为正常)
眼震颤测试实验报告
眼震颤测试实验报告引言眼睛是人类视觉的重要器官,能够快速跟随和对焦于不同的物体,并提供清晰的图像。
然而,某些情况下,人眼出现不自主的颤动现象,这种颤动即眼震。
眼震可以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眼肌不平衡、神经系统失调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眼震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眼震颤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眼震颤的频率和幅度,同时研究不同因素对眼震颤的影响。
实验方法实验设备与材料1. 电子眼震仪2. 计算机3. 实验被试实验步骤1. 将被试的头部固定在实验椅上,以保持稳定。
2. 将眼震仪固定在被试的额头上。
3. 启动眼震仪,并连接至计算机。
4. 被试注视屏幕上的特定点,保持眼睛不动。
5. 记录眼震仪输出的眼动数据。
实验结果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我们首先观察不同频率下眼震的幅度变化。
实验中我们设定了不同频率的眼震刺激,分别是1Hz、2Hz、5Hz和10Hz。
通过分析眼动数据,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频率(Hz) 幅度(度)1 2.342 4.565 8.9110 16.78由上表可知,随着频率的增加,眼震的幅度也随之增加,表明频率和幅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不同因素对眼震的影响我们接着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眼震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分别观察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视力情况下眼震的表现。
年龄选取了不同年龄段的被试进行实验,年龄分别是20岁、40岁和60岁。
通过对眼动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果:年龄(岁) 幅度(度)20 6.7840 9.1260 12.34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加,眼震的幅度也会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眼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退化。
性别我们将男性和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果:男性眼震幅度:8.91 度女性眼震幅度:7.85 度通过结果可以看出,男性在眼震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幅度。
视力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视力正常和视力不佳两组被试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视力情况幅度(度)正常视力 5.67视力不佳10.43可以看出,视力不佳的被试在眼震幅度上表现出更大的数值,表明视力问题可能对眼震有一定影响。
眼震电图结果分析与临床
眼震电图结果分析与临床眼震电图(眼电图、EN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生理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眼球运动和眼动的功能。
通过记录眼球运动的电活动,眼震电图可以提供关于眼动和眼球控制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对眼震电图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I. 简介眼震电图是一种通过将电极粘贴在眼皮和头皮上记录眼球运动的电信号的方法。
在记录过程中,通常会要求被检查者注视特定的目标,并进行眼运动的刺激。
通过测量眼球周围肌肉的电活动,可以得出眼球运动和眼动的图形和数据。
II. 眼震电图结果分析1. 术语和图形解读眼震电图结果通常以术语和图形的形式呈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语和对应的图形解读:- 位置性眼动(Positional nystagmus):持续的眼球颤动,在特定头颈位置下触发。
- 斜视眼动(Gaze-evoked nystagmus):注视不同方向时,眼球发生的颤动。
- 视追踪眼动(Smooth pursuit eye movement):注视移动目标时眼球的平滑运动。
- 阶跃眼动(Saccadic eye movement):注视突然移动目标时眼球的快速跳动。
- 无形眼动(Aperiodic eye movement):眼球的不规则运动,可能提示神经系统疾病。
2. 数据分析眼震电图结果中的数据分析可以提供有关眼球运动和眼动功能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指标:- 平均慢相速度(Mean slow phase velocity):衡量慢相的运动速度。
- 方向选择性指数(Directional Selectivity Index):评估眼球运动在特定方向上的选择性。
- 无法抑制眼动指数(Unable to Suppress Eye Movement Index):评估对抑制眼动的能力。
III. 眼震电图在临床中的应用1. 诊断眼动障碍眼震电图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诊断和评估眼动障碍。
它可以帮助确定眼动异常的类型和程度,从而指导治疗和康复方案的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Flouren’s Law
中 枢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周 围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视觉的稳定作用
1. 2. 固视时可抑制一些不必要的扫视 视觉检测到视网膜物像漂移后即刻启动扫视等眼动 来加以纠正,以维持物像稳定
瞬时作用
3.
视觉信息输入脑部,脑部持续监测并不断校正眼球
始动为慢相,慢/快相交替
Saccadic intrusions 始动也为快相,没有慢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五、其他类似眼震-扫视侵入
1、Square Wave Jerks (方波急跳)
水平扫视
幅度<2°
间歇200ms
正常人群特别是老年人中多见,易和眼震混淆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own-beat nystagmus (DBN)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陈伟教授提供 侧视可出现扭转成分,侧视、下视眼震增强 常呈持续性 固视抑制失败 慢相恒速、增速、减速均有 常伴其他前庭小脑受累表现如GEN、扫视异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珠海人民医院熊彬彬教授提供
非前庭失衡引起,眼震用“等量支配”原则(Hering)解释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6、See-saw nystagmus (跷跷板眼震)
一眼向上、内旋,另一眼向下、外旋,交替出现 常伴OTR及其他耳石不平衡表现(riMLF/INC) 波形呈摆动(跷跷板)/急跳(半跷跷板) 中脑鞍旁病变多见(视交叉/双侧颞叶偏盲)
小脑对脑干整合的调整
绒球/旁绒球 小脑小结等
减 速
正 常
增 速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中枢整合部位:脑干 + 小脑
水平核心部位:MVN-NPH(桥延)
小脑调节:PMT - 绒球/绒球旁等
PMT: paramedian tracts
垂直核心部位:INC(中脑)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特点:共性
影响两侧前庭张力时,同时损害中枢整合
---- 凝视性眼震
影响中枢视觉调节功能
---- 固视抑制失败
头-眼协调损害
---- VOR抑制失败
可出现其他前庭小脑损害症状
---- 扫视、追踪异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BN解释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p-Beat Nystagmus (UBN)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上视眼震可增强 常呈短暂性 固视抑制失败 慢相恒速、增速、减速均有 常伴其他前庭小脑受累表现如GEN、扫视异常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BN :多见于桥脑和延髓旁中央区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BN解释
桥脑损害
SVN-Y群
延髓损害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BN解释
SVN-VTT
桥脑损害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4、Rebound nystagmus (反跳性眼震)
一侧长时凝视 (>10秒) 回复正中位出现
脑干/小脑纠正侧视时向心性漂移引起 常见于小脑疾病,少见于限制性眼外肌疾病如MG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性眼震类型
5、分离性眼震:损害MLF
类似眼震
(saccadic intrusions)—始动为快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前庭张力失衡引起眼震
前庭失衡驱使眼球向弱侧漂移-慢相,中枢纠正向强侧-快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直接前庭眼反射
前庭感受器
前庭神经核 外展核/间核 内侧纵束
动眼神经核 两侧眼外肌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直接VOR:无中枢调节,仅眼动慢相无快相,未形成眼震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眼震基础与临床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 第二军医大学眩晕专病诊治中心 庄建华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视觉成像要求
稳定、清晰 :物像维持在黄斑中央凹 单像、立体觉:双眼融合(次要作用)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视网膜成像特点
远离黄斑视力迅速下降
最佳视力:中央凹 0.5 度以内 视力下降出现各种眼动调整/调节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Slow drift漂移类型
恒 速
减 速
慢快相
增 速
摆 动
双慢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slow drift的原因/病因
两侧前庭张力失衡 凝视维持障碍(gaze-holding) 视觉障碍 其他影响视觉稳定因素如扫视侵入
眼震原因 ≥1种
位置信号 step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眼球始动-维持的脑干控制部位
pulse-step = 始动-维持
垂直始动
垂直维持
水平始动
PPRF:桥脑旁中央网状结构 MVN:前庭神经内侧核 NPH:舌下神经前置核 riMLF:内侧纵束嘴侧核 INC:Cajal间质核
水平维持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庄建华:Butterflydr(梦蝶)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中央凹期 视力正常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三、先天性眼震
2、Latent nystagmus (隐匿性眼震) fusional maldevelopment nystagmus
婴儿期即出现
遮盖一眼出现,水平
慢相:线性/减速型
常伴斜视、立体觉下降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五、其他类似眼震-扫视侵入
2、Marcosquare wave jerks(巨方波)
水平扫视
幅度5-15°
间歇70-150ms 部分与小脑顶核、小脑上脚相关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五、其他类似眼震-扫视侵入
3、Ocular flutter (眼球扑动):仅水平方向
水平扫视 间断发放 无间歇 病因同随后的opsoclonus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7、Brun’s = GEN+前庭
病灶侧凝视:眼震强度大,速度慢
----GEN原理(凝视维持受损)
健侧凝视:眼震强度弱,速度快
----亚历山大原理(前庭失衡)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三、先天性眼震
1、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 (congential syndrome)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2、UBN解释
SVN-VTT
延髓损害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3、Periodic Alternating Nystagmus (PAN)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水平眼震每隔90-120秒周期交替方向 固视不影响眼震变换周期 间歇期10秒左右,可出现DBN/方波急跳 小脑小结损害“速度储存” 巴氯芬治疗有效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周围损害影响MVN Alexander’s Law
前庭作用
+
整合遗漏
‖
叠加结果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按Alexander’s Law眼震分3度
右侧视 向前视 左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运动,以达到“物像稳定” (脑部利用输入的“错误”视觉信息,不断协调前庭、
长时作用
神经整合等功能加以校正)
周围损害时中枢视觉作用正常:固视抑制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一、周围前庭源性眼震特点
管-石协同作用
健侧位: 同侧椭圆囊兴奋 眼球向对侧转 自发眼震变弱
周围损害患者常采取健侧卧位:可减轻眩晕症状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BN:多见于小脑损绒球损害/延髓少见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BN解释
SVN-Y群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二、中枢前庭源性眼震类型
1、DBN解释
SVN-VTT
VTT: ventral tegmental tract
婴儿期即出现,水平眼震
慢相:增速型/摆动型 会聚/闭眼减弱,注意增强
有无效点(眼震减弱)
可伴摇头或转头 30%伴斜视、立体觉下降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慢相呈增速型
立德惟长 技卓以征 神圣工巧 经修行明
三、先天性眼震
1、Infantile nystagmus syndrome (congential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