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知识)融资担保案例完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融资担保案例完整版

保证类3亿元骗贷案拖垮某担保X公司

案情回顾:

2003年9月22日某机电X公司和某旅行汽车制造有限X公司(下称“旅行汽车”)签订的10份《工业品买卖合同》显示,某机电X公司当年要向旅行汽车购入7107辆御虎牌汽车,合计3亿元。某机电以缺少资金为由,向农行申请贷款。农行主动找到某担保X公司(该担保X公司作为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行”)备案的具有资质的民营合作担保机构),说有个某机电集团有限X公司(下称“某机电”)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聘请其作为担保机构,且且承诺风险不会太高,因为农行按照《最高额综合授信合同》约定,“对每笔贷款实施监控”。

某担保X公司接了这笔担保业务,按照程序进行了尽职调查,某机电也提供了其向旅行汽车购车的合同,且且备份了某机电和农行总行的贷款协议。同时,某机电向农行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某机电完全有能力偿仍这笔贷款。

2003年9月4日至2004年2月3日期间,农行总行营业部分8次将贷款打入了旅行汽车于民生银行某支行的账户。首笔贷款4000万元到账次日,旅行汽车旋即开出壹张支票号为XV102786851的转账支票将资金悉数转至了某机电。根据上述转账支出信息可知,某机电的3亿元购车资金且未用于向旅行汽车购车而是转回至某机电及其关联X公司。2004年初,农行向某机电2003年先行发放的6笔合计2.4亿元贷款已陆续到期,按照约定应该偿本付息。于某机电且未按时向银行归仍资金的情况下,农行仍然于2004年1月21日、2月3日继续向某机电放款6000万元。

2005年起,经银行多次催促该X公司已无法偿仍贷款,于2006年9月6日,农行向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民事诉讼,要求旅行汽车替某机电偿仍贷款及利息。但2007年12月19日,却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而被法院驳回。2008年初农行起诉某担保X公司

代为偿仍借款。目前X公司基本已经被此笔代偿拖垮,所有业务均已暂停。

于事后的调查中发现上述3亿元资金进入的账户亦极为隐秘,该账户于旅行汽车的财务账目中均无显示。但据旅行汽车财务经理张继文介绍,2003年9月,旅行财务负责人钟君让财务尚丽丽、肖志清和某机电壹员工前往民生银行开户,该账户由钟君壹人掌管,从2003年9月4日开始使用。

于2002~2004年旅行汽车产、销台账及会计账目上,未见上述10份合同的履行情况。

旅行汽车财务查证,截至2006年11月24日,某机电尚欠旅行汽车934.95万元资金。同时,某机电也确认了存于该欠款。也就是说,前述3亿元购车款不仅没有进入旅行汽车,某机电仍欠旅行汽车资金。更令人生疑的是,贷款事件中至为关键的俩个人——于炼和肖松友,于贷款到手后不久即双双离开了某机电和旅行汽车。

于当地工商局调取的工商详档中记录,该X公司2003年5月15日,某机电收购旅行汽车51%的股份,共持有旅行汽车60%股份。俩X公司当时的法人代表均为肖松友。

点评:

笔者认为该担保X公司于做好以下风险防范的前提下,完全可能避免此次代偿事件的发生,

事前风险把关不严密:

1、没有认真调研俩X公司的非财务因素,包括:

①俩X公司的法人代表、企业管理等基本情况;

②旅行汽车的存货和生产能力是否能达到某机电要求的年产7107辆汽车;

③某担保X公司没有制定相应的反担保措施;

④于担保前没有审核10份购车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没有认真调研俩X公司的财务因素,包括:

①于进行担保前,没有认真分析某机电的财务方案及旅行汽车产、销台账及会计账目;

事中风险应警惕:

1、外部环境风险,包括:

①没有随时跟随资金的动态,对资金的去处了解完全处于失真状态;

②当某机电未按期仍款时,该担保X公司且未深入调查;

③于担保期间,且未对某机电进行正常的财务审计;

2、内部环境风险,包括:

①没有制定严谨的担保方案及财产追查方案,内部管理不完善;

忽视法律知识酿成大祸

案情回顾:

2004年6月7日,西安某证券X公司由于资金短缺,准备向某商业银行借款3603万元,次日双方签订资金拆借合同壹份,约定:拆出单位为某商行即甲方,拆入单位为证券X 公司即乙方,拆借金额为3603万元,拆借期限7天。同日,该证券X公司找到某信用担保X公司,希望为其做担保。担保X公司向某商行出具担保函,愿为上述资金拆借合同项下全部本金及利息的偿仍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上述合同签订后,商行于同月10日以电汇方式,向证券X公司划付资金3603万元。合同到期后,证券X公司未按合同约定仍款,担保X公司亦未向商行偿仍拆借资金。

2004年11月11日,商行催收无果,遂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证券、担保X公司依约归仍商行拆借资金本金3603万元及截止给付之日的利息及罚息,且判令其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最终,法院判决如下:壹、商行和证券X公司签订的资金拆借合同及担保X公司向商行出具的担保函无效;二、证券X公司于该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商行归仍本金3603万元,且

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付资金占用费(自2004年6月10日起至该判决生效之日止),逾期履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执行;三、担保X公司对证券X公司上述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三分之壹的连带赔偿责任。

点评:

笔者认为虽然担保X公司因合同无效不承担保证责任,但其赔偿责任依法不能免除,真是赔了媳妇又折兵。同时笔者认为此次担保失败的原因出当下事前风险把控不严密和和事后风险未转移,

事前风险把控不严密:

1、关联的法律知识不了解,包括:

①中国人民银行发出的《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的通知》第三条第2、3项规定:“各证券X公司的拆入资金期限不得超过1天,拆入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该机构实收资本金的80%,拆入资金只能用于头寸调剂,不得用于证券交易。”,而该证券X公司拆借期限为7日,严重违反了此项规定;

②“任何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行为必须通过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包括各地融资中心)进行,禁止壹切场外拆借行为。”而商行和证卷X公司未通过全国同业拆借市场进行。

2、没有认真调研证券X公司的非财务因素,包括:

①没有了解证券X公司的资信情况;

事后风险未转移:

1、担保X公司的《担保函》仅为担保意向,没有签订正式的《担保合同》,所以担保行为应为无效;

公章被盗谁之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