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故都的秋_的写境艺术及其情感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的写境艺术及其情感背景

○张树生

郁达夫于1934年8月写就的《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写秋的佳作名篇。作家把真切、细腻、丰富、深沉的情感凝于笔端,融进北国皇城的寻常秋景中,以详略参差、疏朗不羁、色彩鲜明的文字绘画出30年代的故都秋色图。

“文之快者每不沉,沉者每不快”(《艺概》)。《故都的秋》以景写情、因情述景可谓“快而且沉”———尽管这“沉”仅仅躁动于作者的意念之中。散文开头直抒胸臆:“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奠定全篇情感基调的文字就包含了快而且沉的双重滋味。当面对“愿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故都之秋时,作者有点超然物外了,感情不能自已,信笔款款抒写北平的秋槐秋枣、秋蝉秋雨,一花一蕊、一景一物无不牵其魂、动其神,朴素无华、苍古老到的字句淙淙流动着清静、清闲、悠悠然然的情愫,“话到秋边不言愁”。然而,在这“话秋”的背面,一个“愁”字尽管隐隐约约,却依然可循踪觅迹。不说他脚踏槐树落蕊时潜意识中觉得有点落寞、深沉,不说秋蝉衰微的残声中轻轻蕴蓄着的些许悲凉,且看那秋雨刚过、太阳初露的画面中的都市亲人微叹地、缓慢悠闲地一问一答:“咳,天可真凉了———”(这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悠闲缓慢而又微微叹息的声调语气,显然也渗透进作者的深深感慨。这移情描写,使人联想到辛弃疾的词《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写作造诣很深的郁达夫,化用辛词的意境(不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巧合),令人感到丝丝缕缕的愁思苦绪在袅然飘忽。他人生旅途中所体验到的生之况味,也许都包蕴于上述的字里行间;独有的生命体悟全在字外,尽在不言之中。力透纸背,出神入化。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披文细品,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创设的秋境所以清静恬适、悲凉深沉———独具快而且沉的审美魅力,得力于功力深厚的散文艺术。

一、散点透视———绘写秋境的显著特色

散文题目中的“故都”二字,规定了所写之秋的范围。故都秋色浓厚的名山好景,不胜枚举,前人之述备矣。运毫起笔,怎样才不落俗套、免入窠臼,是个颇费踌躇的难题。郁达夫毕竟是大家手笔,胸中自有丘壑。他没有蹈循常规的写作路数,没有把主要笔触对准人们熟识的景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地抓住北平街头巷尾、普通民居随处可见的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采用散文透视的方法,“像寻常谈话一般”地悠悠娓娓地道说故都的秋。似乎信手涂鸦,实则浑然天成———无人工之痕迹,有自然之风采,仿佛芙蓉出之于清水。作者或跟“你”一道,“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眺望“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有滋有味地静静地感受“十分的秋意”;或清晨起来,脚踏铺满地的槐树的落蕊,看扫除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纹丝,自诉印在心里的那种微细柔软、细腻清闲而又有点儿落寞的秋之深沉感觉;或饶有深意地再现奇而有味的秋雨过后的场景:“一层雨

7

1

张树生/《故都的秋》的写境艺术及其情感背景

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都市闲人咬着烟管,立在桥头的树影下,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念错的歧韵谈论“一层秋雨一层凉”。———蕴藉其中又超乎象外的十足秋味萦怀涤胸,悠然不尽。秋蝉衰弱地啼唱,浓绿微黄的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枣子颗儿挂在椭圆形的细叶中间———关于秋蝉、秋枣的的概括叙写插其中,不仅进一步为北国之秋绘声绘色,而且也巧妙地暗点它的无所不在:秋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枣子树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一株株地长大起来(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品尝“谈话”般的灵

脱自然、进出裕如的写景文墨“细、清、真”

(郁达夫语):一笔带过的故都著名的芦花柳影、月夜钟声、秋虫吟唱熠熠传神,浓墨铺写的人海皇城的秋色秋味豁人耳目、沁人心脾———二者融而为一,点染出郁达夫心底的故都之秋,其呼吸之声可闻,吐纳之气可触。

二、映衬烘托———凸现秋境的个性品格“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秋是什么呢?秋是故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秋景,是北国处处可感可触的秋之吐纳呼吸,是融进家家户户而叠印于“我”心灵的那片秋色。作品不只诉诸主体段落的描写来表现故都秋境的显著特色,而且娴熟地运用其他艺术手段凸现其独有的品格。首先是直接的映衬。作品的首尾部分告诉我们,“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南国之秋“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然而比起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在抑“南”扬“北”的对照中,借助于一连串博喻的比较,暗示故都的秋没有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从而突出它味道的甘洌淳厚、气象的大度非凡。观览散文整体对照的艺术构思,作者笔下的故都之秋的个性品格被映衬得清清楚楚。其次是间接的烘托。文章完成故都之秋的主景描写后总束一笔:“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值得注意的是,总束之前,作者巧借反驳批评家的妄说,

宕开文笔,有意“掺入些历史的追想”

(朱自清语),俯瞰中外诗歌散文史上那些写秋的著名篇章,好像只是说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感秋是没有阶级的区别,是人的本能通性。其实,不仅于此。其中作品列举西方英、德、法、意著名的大诗人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最有味”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带出东方中国古代写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秋声赋》、《赤壁赋》———正是这广阔的世界“秋文化”背景提供的参照系,间接地烘托了郁达夫所写的故都之秋。我们可以从外国诗人的秋颂与悲啼的抒情中,从中国文人学士的凄切萧索、静谧幽远的秋景秋色的绘写中,自然体悟到作者心中的故都之秋,神韵独有,别具一格。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故都的秋》所以色调清静怡适、悲凉深沉,所以滋味快而且沉,不仅得力于作者功力深厚的艺术造诣,还因为其内在主观情感的深深染濡———而主观色彩的深浅浓淡又取决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1933年4月,主要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迫害,郁达夫举家从上海移居杭州,离群索居,借以躲避反动势力的侵扰。在杭州三年,他花了许多时间游山玩水。虽然内心深处蕴积着巨大的苦闷,却企图从山水自然中去寻找排遣和解脱。“那些为生活所折磨、厌倦于跟人们交往的人”,是会“以双倍的力量眷恋着自然”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语)。由此,我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何对故都深广的秋色、深厚的秋味是那样的喜爱、眷恋,甚至愿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留住北国的秋天;明白了他为何对北国之秋情移神往,而把它写得如诗如画。但是,在这一时期,郁达夫“思想里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并没有冻结,燃烧在他心中的爱国主义的火焰并未熄灭”,“他依然牵挂着自己苦难的国家、苦难的人民”。(曾华鹏、范伯群《郁达夫评传》第194页)他在读屠格涅夫的传记的时候,看到沙皇统治下的野蛮落后的俄国的情景,就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眼前的现实:“写到了这里,我就不得不想起目下流散在我们自己周围的一重褐色的暗云,唉,1852年的专制政府统治下的俄国,1933年×××统治下的×

×!”(《屠格涅夫的〈罗亭〉问世以前》

)他在读南宋文学家陈亮的《龙川文集》时也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册一册地翻阅下去,觉得中国的现状,(下转第23页)

81・语文学刊 2002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