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 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游戏联想——发散思维教案

幼儿园游戏联想——发散思维教案

幼儿园游戏联想——发散思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发散思维?2.如何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3.游戏活动:联想词游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玩什么样的游戏呢?请幼儿们举手回答。

教师引入发散思维的概念: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发散思维”,是不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呢?发散思维就是通过联想不同的东西,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2.讲解发散思维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方法。

3.游戏活动:联想词游戏游戏步骤:(1)教师给出一个词汇,比如“苹果”。

(2)要求幼儿们通过联想,想到与“苹果”有关的词汇,并喊出来,比如“红色”、“果汁”、“树”等。

(3)考虑到幼儿记忆力较弱,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手势等方式辅助幼儿记忆。

(4)游戏中,教师可以随机选择某个回答,出题幼儿讲解联想的细节。

比如,出题幼儿说出了“红色”,其他幼儿可以通过描述红色的特点,如颜色鲜艳、看起来很好吃等,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巩固记忆。

(5)出题幼儿再根据其他幼儿的回答,继续联想出其他与“苹果”有关的词汇,循环进行。

4.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发散思维?(2)如何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五、教学评价1.通过游戏活动,检测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勇于发言等。

3.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资源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资源。

七、教学亮点1.教学目标明确明确,教学过程设计生动有趣。

2.融合多种教学资源,让幼儿在涉足知识的同时,多元化思维,不断开拓。

3.配有鲜明优美的排版格式,让整个教案看起来更为清晰亮眼。

发散思维心理健康教案(通用21篇)

发散思维心理健康教案(通用21篇)

发散思维心理安康教案〔通用21篇〕发散思维心理安康教案〔通用21篇〕发散思维心理安康教案篇1教学目的1、认识什么是起青春期。

2、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及如何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重点:认识青春期的身体发生的变化,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难点:正确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找一找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没有变化,或开场有了什么变化。

2板书课题:迎接青春期的到来二新授1、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青春期吗?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小结3、课堂总结:〔1〕迅速长高。

〔2〕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3〕肌肉的发育非常迅速〔4〕体重增加。

〔5〕神经兴奋性加强。

4、为了今后的强健的身体,我们如今该怎么做?归纳:〔1〕养成良好的习惯。

〔2〕加强营养、合理安排饮食。

〔3〕不吸烟,不喝酒。

〔4〕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5〕加强体育锻炼。

〔6〕保护好嗓子,不大声喊叫。

发散思维心理安康教案篇2教学设计:要做聪明一休哥培养创新思维,改善学习方法【活动理念】初一学生进入初中后,能明显感受到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一样,如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时间延长,学习内容系统化等,迫切要求改变原有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由于环境的改变、身心的变化,初一学消费生了一定的困难。

而帮助学生进步入学适应性,顺利完成从小学向初中学习生活的转变,那么是初一开展性辅导的重要内容,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更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思维是伴随学生学习始终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一个环节。

本课试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深化感受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的重要性,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被固定的思维限制,能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进步学习效率。

通过本课活动,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只要开动脑筋,讲究方法,学习就是快乐的,所以,本课的课题就确定为《要做聪明一休哥》【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动手演示等。

联想与想像发散性思维训练教案

联想与想像发散性思维训练教案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训练教案第一章: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概述1.1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定义1.2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1.3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法第二章:词语联想训练2.1 词语联想的概念与作用2.2 词语联想的技巧与方法2.3 词语联想训练的实践操作第三章:图像联想训练3.1 图像联想的概念与作用3.2 图像联想的技巧与方法3.3 图像联想训练的实践操作第四章:故事情节联想训练4.1 故事情节联想的概念与作用4.2 故事情节联想的技巧与方法4.3 故事情节联想训练的实践操作第五章:想象发散性思维训练5.1 想象发散性思维的概念与作用5.2 想象发散性思维的技巧与方法5.3 想象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实践操作第六章:类比联想训练6.1 类比联想的概念与作用6.2 类比联想的技巧与方法6.3 类比联想训练的实践操作第七章:想象创意训练7.1 想象创意的概念与作用7.2 想象创意的技巧与方法7.3 想象创意训练的实践操作第八章:思维导图训练8.1 思维导图的概念与作用8.2 思维导图的制作技巧与方法8.3 思维导图训练的实践操作第九章:实际应用案例分析9.1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9.2 具体案例分析与讨论9.3 实践练习与反思10.2 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拓展活动10.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概述补充说明:详细解释联想与想象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强调其在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地位,并探讨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二、词语联想训练补充说明:提供多种词语联想的具体练习,如自由联想、分类联想、逆向联想等,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日常积累和思维训练提高联想能力。

三、图像联想训练补充说明:介绍如何通过观察图像的细节、色彩、形状等元素进行联想,并指导学生如何将图像联想应用于艺术创作和设计思维中。

四、故事情节联想训练补充说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从简单的情节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并指导学生如何将故事情节联想应用于文学创作和叙事表达中。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蚯蚓的选择》教案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蚯蚓的选择》教案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蚯蚓的选择》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蚯蚓在故事中的选择过程。

2.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难点:1. 故事中蚯蚓的选择意义的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讨论问题清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蚯蚓图片,引起学生对蚯蚓的兴趣。

2. 简要介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二、故事分享(10分钟)1. 讲述《蚯蚓的选择》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蚯蚓在故事中的选择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蚯蚓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个选择对蚯蚓有什么意义?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份讨论问题清单。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蚯蚓的选择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蚯蚓的选择是否值得尊敬?四、分享与总结(5分钟)1.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强调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蚯蚓的选择过程。

2. 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蚯蚓选择的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蚯蚓相关的生活案例,如蚯蚓在土壤改良、有机物分解等方面的作用。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发现蚯蚓的选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蚯蚓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及其意义。

七、实践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蚯蚓。

2. 学生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培养小朋友思维发散能力教案与反思

培养小朋友思维发散能力教案与反思

培养小朋友思维发散能力教案与反思一、引言思维发散能力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份教案,旨在帮助小朋友们提升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小朋友了解思维发散能力的重要性;2. 培养小朋友的创造力,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3. 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促进思维发散能力的发展;4. 鼓励小朋友思考,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室准备:幻灯片投影仪、黑板/白板、粉笔/马克笔、沙盘等;2. 学生准备:学生书籍、绘画纸、彩色铅笔、剪刀、胶棒等。

四、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5分钟)在教学开始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创造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思维发散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幻灯片、图片或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们解释创造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对他们未来的价值。

3. 分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并设计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

鼓励他们多角度思考,并鼓励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每个小组通过绘画、文字或其他方式将他们的解决方案呈现给全班。

4. 思维导图练习(20分钟)让学生们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整理和展示他们的想法。

指导他们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逻辑关系。

5. 团队合作游戏(15分钟)安排一个团队合作游戏,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并搭建一个高塔,要求塔稳定并能承受一定的冲击。

6. 思维发散能力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们反思今天的学习过程,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感悟。

鼓励他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思维发散技巧。

五、教学反思和总结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意识到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需要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发散思维 教案

发散思维 教案

发散思维教案教案标题:发散思维教学目标:1. 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 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3. 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课件;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画面或物品,让学生自由发散思考与之相关的词语或概念;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之间的联系,引出发散思维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课件,简明扼要地介绍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 教师通过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三、培养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几种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侧写法等;2. 学生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活动,解决一个由教师提出的问题;3. 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思路和策略。

四、应用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2. 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写下他们的解决方案;3. 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教师和其他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2. 教师强调发散思维对于解决问题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性;3.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发散思维列出与该话题相关的词语、概念或问题;2. 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继续练习发散思维,如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方式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2. 学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发散思维,如在数学中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语文中展开想象力等。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等;2. 教师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和个人作业中的表现,包括发散思维的运用程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3.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议,以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发散思维训练的教案设计

发散思维训练的教案设计

发散思维训练的教案设计导语: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点出发,通过联想、扩展和创新等方式,产生多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本文将设计一份发散思维训练的教案,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4. 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讨论题目等;2. 学生准备:纸笔、课前预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创意图片或者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起他们对发散思维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解释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区别。

通过举例说明发散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3. 方法讲解详细介绍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联想、扩展、逆向思维、类比等。

通过实例演示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了解每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应用场景。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选择相应的案例,确保问题的难度适宜。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强调发散思维对于解决问题和创新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尽量提供多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创意设计比赛或者发散思维训练营等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实践和运用所学的发散思维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选修四《运用发散思维》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选修四《运用发散思维》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选修四《运用发散思维》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与目的《运用发散思维》是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选修四中的一节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特点和方法,并能够通过发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3.学会运用发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特点;2.发散思维的方法和实践;3.发散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发散思维的概念、特点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该思维模式的基本原理。

2.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发散思维的步骤和实际应用。

3.互动式教学: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思考和发言,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准备在上课前,教师应准备好以下教学材料:1.课件或者黑板,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2.教材《思想政治选修四》中有关发散思维的内容。

3.2 课堂教学过程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和步骤如下。

3.2.1 热身环节1.答疑解惑: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发散思维的了解和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一步讲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原理。

2.诱导问题:通过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3.2.2 讲授与演示1.讲解发散思维的概念、特点和方法。

2.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发散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和实践。

3.2.3 互动与实践1.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运用发散思维来解决一些问题。

2.结合实例,让学生进行实践,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发散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3.2.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2.学生自我总结和反思,对自己的收获和不足进行评价和整理。

发散思维教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发散思维教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发散思维教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被认为是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教案旨在介绍发散思维教学法,通过发散思维教学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理论基础1. 创新思维的概念与特点创新思维是指通过与传统思维方式的突破,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念。

创新思维具有开放性、多样性、抽象性和变革性的特点。

2. 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与重要性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通过合理的思考和行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散思维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发散思维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步骤:1. 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采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挖掘问题的本质。

2.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引导他们从不同的领域或事物中寻找灵感,从而得到创新的思维模式。

3. 组织开放性的讨论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拓宽思维的边界。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文献、影视作品、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5. 推动学生实践和创新通过项目制学习、实践运动等方式,积极推动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散思维教学法的效果评估在实施发散思维教学法的过程中,评估学生的效果和进展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否有所改变。

2.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能够运用到更多的创新思维方式。

3. 学生在开放性讨论等活动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和展示自己的观点。

关于思维发散的教案

关于思维发散的教案

关于思维发散的教案思维发散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思维发散的概念和特点;2.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思维发散的定义和例子;2.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3.课堂用具:纸、铅笔、颜色笔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引用一个趣味的思维发散问题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如:“如果鸡蛋可以飞,你觉得鸡蛋会先破还是先孵化?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思维发散的定义和特点,并解释其与思维收敛的区别。

强调思维发散是一种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思考方式,对于问题有多种可能的答案。

3.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来说明思维发散的应用。

例如:给出一个关于如何改进学校饭菜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头脑风暴,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意解决方案。

4.游戏活动(20分钟)设计一个思维发散的游戏活动,如“类比联想”游戏。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词汇,然后通过联想和类比的方式将该词与其他词联系起来。

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可能的类比,展示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5.讨论和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体会和发现。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认为最有创意和独特的类比。

总结思维发散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发散能力。

6.拓展活动(25分钟)布置一项拓展性活动,鼓励学生将思维发散应用于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学生可以自选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并运用思维发散的技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在下节课时分享他们的成果。

四、课堂延伸老师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到课堂上进行分享,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如何应用思维发散来解决问题。

这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的质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多元思维。

初中生发散思维游戏教案

初中生发散思维游戏教案

初中生发散思维游戏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发散思维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发散思维训练方法;3. 创新思维游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发散思维?为什么我们要培养发散思维?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发散思维是一种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发散思维训练(15分钟)1. 教师介绍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逆向思维等;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3. 各组汇报训练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创新思维游戏(15分钟)1. 教师介绍创新思维游戏,如“七巧板”、“成语接龙”、“智力拼图”等;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3. 各组展示游戏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发散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游戏的心得体会;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鼓励;3. 教师提出课后发散思维训练的要求,如每天思考一个不同的问题,尝试用发散思维去解决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维活跃度;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在发散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游戏中的成果;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游戏,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散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探究课教案

《散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探究课教案

[散步]探究课教案引言:教育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今天的课程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散步的方式探索周遭环境,激发创意思考和发散思维,是一堂极具启发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一、前导活动:教师可以适当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首先可以开门见山,列举一些关于散步的好处。

1.散步可以锻炼身体,有助于强壮身体。

2.长时间的学习与工作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散步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

3.散步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周围环境,寻找到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灵感。

4.散步也有助于改善人的情绪,让我们感觉更加愉悦和放松。

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对散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1.对于散步,你有何感受?2.在哪些情况下,你会选择去散步?3.在散步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散步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二、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开始一次实践性的行动:1.让学生将自己研究的主题与散步相结合,提出问题或寻找灵感。

2.让学生分组,各自到校园或者社区散步,采取不同的观察与记录方式,收集资料。

3.让学生回到教室,分享他们所获得的发现。

4.教师引导学生阐述思考,分析散步活动对于创意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影响。

三、课程总结: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总结性质的作业:1.学生汇总自己的散步所获得的资料,并进行组织和整理。

查看他们是否发现到一些未知的知识点或问题。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散步的看法,特别是每个学生使用的观察方式,以及他们感受到的不同的感觉。

3.教师以基于学生的散步体验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更深入的问题。

4.要求学生撰写反思的文章,结合自己在课上获得到的收获和心得。

四、教学评估:在评估学生时,可以考虑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的探索:1.学生在散步活动中所发现的新知识。

2.学生使用的手段和观察方案是否支持他们的学习。

3.学生的文章的质量和完整性,以及其在文中体现出的思考深度与发散性。

教师可以针对这次教学进行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

小朋友思维发散教案与反思

小朋友思维发散教案与反思

小朋友思维发散教案与反思一、引言思维发散是指通过多样的角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式。

在小朋友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朋友思维发散教案,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授一些常用的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 练习思维发散能力的具体案例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给学生一个趣味性的问题,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例如:“如果你变成一只动物,你想成为什么动物?并说说为什么?”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选择,并提供不同的观点。

步骤二:讲解思维发散能力的重要性简要介绍思维发散能力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意识到这种能力对于解决问题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步骤三:介绍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以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来介绍一些常用的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例如大脑风暴、类比比较、逆向思维等。

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这些方法的效果。

步骤四:案例练习提供一些具体问题或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展开讨论和解答。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反思学习过程和取得的进步。

三、教案反思和总结本节课的教案设计旨在培养小朋友的思维发散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授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并进行案例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也更加活跃。

然而,在教案设计中,可能还有一些可以改进之处。

首先,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思维发散方法和技巧。

其次,在反思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以促进深入思考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此外,也可以引入一些游戏或趣味性的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发散性思维教案

幼儿园大班发散性思维教案

幼儿园大班发散性思维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2.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3.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发表观点。

教学重点:1.理解发散性思维的含义。

2.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1.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引导幼儿发散性思维,创新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2.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根据本次课程主题,采取轻松愉快的方式将孩子们的积极性引导出来,如利用“说数字”游戏,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念数字,而教师在念完一个数字后,即可对数字作减法、加法、乘法,孩子们需要在30秒内给出答案,并与他人交流。

二、知识讲解1.发散性思维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能够寻找、发现、創造性地思考關聯、看待事物的能力。

它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例子例如,如果孩子们在做一道简单的笔试题时,如果只能想出一种答案,这就是“收束性思维”思维方式。

如果他们关注更广阔的答案、小心地思考可能的其他答案,这就是“发散性思维”思维方式。

三、练习环节1.题目:假设一只猫和一只小鸟都去了公园,在河边玩耍时,不小心落进水里了,请问如何救它们?孩子们需集思广益、用发散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向大家发表意见。

尝试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如找到一只船、寻找救生员等。

2.情景模拟法老师模拟某一个场景,引导孩子们采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如一个小朋友忘记自己住在哪个房间里了,老师请孩子们想一些可以让这个小朋友找到自己房间的可行办法。

四、总结在这堂课中,让孩子们意识到,发散性思维是寻找、发现、創造性地思考關聯、看待事物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及学会如何发挥创造力、积极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提醒孩子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能力。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教案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教案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2. 掌握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散思维的概念及其方法2. 聚合思维的概念及其方法3.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发散思维的概念及其方法(1)引入: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入,让学生体验发散思维的过程。

(2)讲解:讲解发散思维的定义及其特点,如开放性、多样性、随意性等。

(3)案例分析: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并总结出其中使用到的方法,如联想、类比、逆向思考等。

(4)实践操作: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发散思考,并分享自己所得到的创意。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发散思考。

2. 聚合思维的概念及其方法(1)引入:通过一个小游戏引入,让学生体验聚合思维的过程。

(2)讲解:讲解聚合思维的定义及其特点,如系统性、整合性、逻辑性等。

(3)案例分析: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聚合思考,并总结出其中使用到的方法,如分类、筛选、归纳等。

(4)实践操作: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聚合思考,并分享自己所得到的结论。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聚合思考。

3.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进行解决问题,并总结出其中使用到的方法及技巧。

(2)课堂探究:设计一些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发散思维或聚合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所得到的结果及感受。

四、教学评价1.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发散思考和聚合思考的表现,评价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3. 课堂探究:通过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自主选择发散思维或聚合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思维发散故事教案

幼儿园小班思维发散故事教案

幼儿园小班思维发散故事教案教学主题:思维发散故事教学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教学目的:1、让幼儿在故事中感受思维发散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通过教学让幼儿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

3、启发幼儿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故事书:《奇怪的蛇》、《瞎子的画》等。

2、纸笔、色彩笔、图画、绘本等教具。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1、幼儿园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思维发散故事的概念。

2、老师可以选取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幼儿在听完之后形成自己的想象,引导他们展开思维。

二、故事阅读环节:(15分钟)1、老师选择一篇思维发散故事,或者是编写一篇新的故事,让幼儿通过阅读或听故事发散思维,想象故事情节,联想情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老师可以用图画或配合绘本来对故事进行互动讲解。

三、思维发散练习环节:(20分钟)1、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画,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再现这个故事。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思维发散练习,比如:让幼儿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想象自己遇到了相同的情境应该怎样做,以及如何改变情境。

四、讨论交流环节:(20分钟)1、老师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环节,让幼儿交流彼此的想法和作品。

2、老师对幼儿们的回答和想法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幼儿了解并理解正确的思考方式。

五、游戏娱乐环节:(10分钟)1、游戏可以是帮助孩子体会思维的快速转化,一种是“猜想游戏”,先讲一个简短的故事情节,再让孩子在一分钟内,想到n中可能的结局,然后再交给他们分别说出他们的猜想,观察最后猜想的情节是否有人正确,引导孩子总结为什么猜想会不同,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思维敏捷,创新思维,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

2、游戏可以是“连图成篇”,这个游戏方式则是要注意孩子们的团队协作与整体思维,要求多人合作,依次拿到一张白纸,每个人按照脑中的画面,画出不同的内容,相互不要仔细对比,最后将几张纸接成一张,形成完整的故事,看最后的故事是否连贯,也许孩子们连不起来的短篇故事,连接后会出现一个超大靓图。

发散思维的幼儿活动教案

发散思维的幼儿活动教案

发散思维的幼儿活动教案引言: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其中的发散思维,更是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所在。

然而,如何在幼儿活动中发展和引导幼儿的发散思维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分享一个针对幼儿的活动教案,旨在鼓励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的锻炼,以期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创造力和创新力。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活动教案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上,以确保教育目标能够得到实现。

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发散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第一,发散思维指的是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产生不同观点和思维模式的能力。

第二,发散思维在幼儿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发散思维可以通过具体的幼儿活动来锻炼,这就是本文将要介绍的活动教案。

第二部分:活动准备在进行发散思维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首先,确定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动物世界”作为主题,目标是让孩子能够发散地思考有关动物的问题。

其次,准备相关的教具和材料,比如绘画用具、纸张、动物贴纸等。

这些工具将在后面的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节:自由绘画首先,让幼儿自由绘制他们对动物的印象。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不要干涉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发挥。

第二节:观察和描述接着,让孩子观察和描述自己绘制的动物。

我们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你绘制的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通过这样的对话,引发孩子们的发散思维。

第四部分:活动二第一节:图形拼接提供一系列图形卡片,让幼儿使用这些卡片创造他们心目中的动物形象。

可以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这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第二节:故事创作以动物为主题,引导幼儿编写一个小故事。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鼓励幼儿进行联想和展开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第五部分:活动三第一节:问题解决提出一组问题,要求幼儿通过发散思维解决。

问题可以是“如果你是一只动物,你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或者“动物们如何一起合作?”这些问题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发散思维训练教案

幼儿园发散思维训练教案

幼儿园发散思维训练教案1. 教学目标1.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2.学习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如“迅速列举法”、“倒推法”等;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颖的想法。

2. 教学内容2.1 发散思维简介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拘泥于正常的思维方式,通过寻找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来提出更多的想法,从而有助于解决问题或创造新事物。

2.2 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迅速列举法: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列举出与某个概念相关的所有想法,不拘泥于思路或逻辑。

例如,让幼儿列举自己喜欢的食物,或者出现在动画片中的人物,等等。

•倒推法:从某个目的出发,考虑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例如,让幼儿想象要做一件事情,比如建造花园,然后通过倒推法来确定需要做哪些步骤。

•外在视角法:从一个外部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例如,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某个物体、场景等,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3 发散思维的应用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将发散思维训练应用到幼儿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幼儿园的课堂中,可以将发散思维融入到学习手工、绘画、游戏等各种活动中。

例如,在手工活动中,给幼儿一个材料,让他们尽可能想象出多种可能的用途,或者在图画活动中,鼓励幼儿通过拖拉的方式来发挥创造力。

3. 教学过程3.1 引入以一个例子引入发散思维,例如,在缺乏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幼儿需要做出一个拼图或者手工,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3.2 正文介绍发散思维的概念,以及不同的训练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些方法的有效性。

3.3 结论总结发散思维的重要性,强调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教学评价为了检验幼儿是否掌握了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来进行评估。

比如,给幼儿看一张图片,然后让他们通过发散思维来描述这张图片,看看他们能否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并提出新颖的想法。

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汇总8篇

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汇总8篇

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汇总8篇心理健康教育发散性思维教案 1设计意图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__发展,反之,消极的情绪情感如果长期困扰幼儿不仅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会造成幼儿不良性格的形成,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

幼儿时期,__不仅应该为幼儿创造宽松、__的人际环境,而且应该指导、帮助幼儿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排解已经出现的消极情绪,保持愉快心情,做快乐的自己。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经常受不良情绪的困扰会有损身体健康。

2、让幼儿学会排解不良情绪的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轻音乐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1、师生一起表演唱《表情歌》教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表情?不喜欢什么样的表情?幼儿__表达。

教师:高兴、快乐是好的情绪,难过、生气是不良的情绪。

好的情绪、不好的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呢?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狐狸是个爱生气的小家伙,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吧。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教师:小狐狸有个什么坏毛病?结果怎么了?幼儿__讲述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继续听故事:小猴子爱生气,结果气坏了身体,是牛伯伯医生教给她治病的方法,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3、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二段教师:小狐狸唱歌比赛没有得到奖,她生气了,她是怎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的?幼儿__讲述教师:小狐狸漂亮的花瓶被小猴子不小心打碎了,她生气了,她是怎样让自己高兴起来的?幼儿__讲述教师:小朋友也会经常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你还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呢?鼓励幼儿__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排解不良情绪的多种方法。

(轻轻地哭,听听轻音乐、向好朋友诉说,做运动。

)教师播放轻音乐,师生共同欣赏,体会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延伸设置拳击区,为幼儿提供发泄不良情绪的场所。

结合美术活动,将自己的心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布置成“心情区”。

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不良情绪,指导、帮助幼儿学会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发散思维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的发散思维教育设计

发散思维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的发散思维教育设计

《发散思维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的发散思维教育设计一、教学价值发散思维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在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时,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出发,产生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想法。

在科学探究中,发散思维的应用能够帮助幼儿对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科学实验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认识发散思维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究中主动思考,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区域教学区域应该是一个宽敞、明亮、安全的实验室。

应该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

同时需要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化学药品等应该妥善保管。

四、教学准备1.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安排好教学过程。

2.准备好实验器材和原材料,包括酵母、糖、水杯和气球等。

3.保证教学区域的安全,检查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的质量和数量。

5、教学介绍在教学介绍环节,应该引入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幼儿介绍各种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告诉幼儿,发散思维是探索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六、教学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

同时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和卫生,确保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的使用规范和正确。

七、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实验演示、小组合作和讨论等。

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向幼儿介绍发散思维的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2.教师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幼儿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机理。

3.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让幼儿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总结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思维的灵魂——发散思维
【课题】发散思维(浙江大学出版社《创新教程》第二章第二节)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学科。

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着重提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上一章节关于“认识创新”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什么是创新,我们中职学生为什么要创新等问题。

本章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从发散思维训练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为下一章节“创新技法”,即我们学生如何创新的内容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较差,对理论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但他们具有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当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时他们比较有兴趣。

基于以上原因,我将会在课堂上多采用典型案例、竞赛游戏、分组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体验创新学习的乐趣,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什么是创新思维的灵魂-发散思维,掌握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能力目标: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散思维习惯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创新的理念,并将本课学习的发散思维应用到生活学习中
【重点和难点】
重点:打破学生固有的认知方式和思考习惯,使思维得以发散
难点:使学生掌握训练思维思维导图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理念和观念
【教学平台与资源】
多媒体课件 A4纸若干张磁铁8个记号笔4支空杯子6只
【课前准备】
分组: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桌子右上角同学为队长(如图所示),并在黑板上列出各组得分情况(课桌摆成U型,改变了传统教师面向黑板四组的情况,使学生老师均参与课堂,分成6组每组成员六七个,较有利于讨论及课堂教学)
一、课程导入
(惊一惊)
案例视频导入:三星S4的发布会视频
教师提问:
(1)这款手机有哪些吸引你购买的功能?
(2)在看到这之前你想过手机能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吗?
总结:创新的理念和产品能产生巨大的财富
案例深入:手机的发展史
总结:从手机的发展史,再辐射向这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

二、新课讲授
(测一测)
1、看看你能在图片中找到几张脸(学生自由回答)用
功能引出本节创新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对创新学习的兴趣
用两个测试学生思维的小游戏,一方面指出学生思维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引起学生对于思维训练方法学习的欲望。

2
、6只杯子一字排在桌上,前3只杯中盛水,后3只是空杯。

问至少需移动几次杯子,使得任何相邻两只杯子必为一只空杯一只盛水杯?(分组抢答,想出一种加一分,方法移动次数越少加分越多)
方法如:
(1)先将第二个盛水杯子移到最后,再把第二空杯放到原来盛水的第二个杯子出,再把已到最后的盛水的杯子移动到第二个空杯处,至少三次。

(2)将左手拿住第二个盛水的杯子,右手拿住第五个空杯,然后同时交换位置,至少2次。

(3)第二个盛水的杯子的水倒入第五个空杯,最少移动1次等。

(学一学)
1、提问:同学们从“杯子”能联想到什么?写完由小组长上台阐述。

(给2分钟的时间,每组在小纸片中写出他们想到的东西,写出几个加几分) 这种从一种东西发散联想到其他事物的思维方法就是发散思维。

引出发散思维的概念: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2、 学生给出的杯子的答案比较散,老师将他们进行归类成8个类别,映出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引出知识点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思维导图法: 就是对某一主题从其材料、功能、结构、关系、形态、组合、方法、因果和关系等角度作为“发散点”,采用色彩、符号、图像以及关键词,边写边画,以达到发散思维训练的目的。

在学生学习了思维导图法后再学生们一起从这8个方面讲与“杯子”有关的事物。

从一开始的学生普通思维方法来发散得出的比较少的发散结果到学习了思维导图法后学生能讲出更多的发散事物,从学生自身的
学后体验和老师的引导下将知识点渗透在游戏中,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有了方法后思维更加
活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