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导论:新闻与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学导论
新闻传播学导论
新闻传播学导论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现象、规律和理论的学科。
通过研究新闻传播的过程、方式和效果,可以了解新闻媒体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分析和解读新闻信息的能力。
在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学生将学习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他们将了解新闻媒体的发展历程,以及新闻传播对社会舆论和公共意见的塑造作用。
同时,学生将探讨新闻内容的构成要素、传播渠道和受众反应,以及新闻传播对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通过学习新闻传播学导论,学生还能够了解新闻行业的伦理问题和职业道德准则。
他们将学习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问题,并培养自己的舆论监督和媒体批判能力。
最后,新闻传播学导论还将讨论当前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学生将了解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对新闻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影响,以及互联网信息时代对新闻行业的变革。
总之,新闻传播学导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新闻传播的本质和意义,还可以提高我们对媒体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能力,使我们成为更加全面和批判性思考的公民。
新闻学导论
<<新闻学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新闻学导论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4,课程地位:专业课5,总学时:54学时6,总学分:4学分7,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新闻学概论是一门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课程,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较多,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新闻学的概念和理论,为新闻学勾勒出学科框架,同时区别新闻传播和广告传播,为以后广告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此课程的框架和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对新闻学这一学科有基本的概念.第一节学习和研究新闻学的意义此节主要内容:新闻学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新闻学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了解新闻学对作好新闻工作的意义。
第二节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此节的主要内容:西方新闻学和中国新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新闻(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同时区别与新闻相关的概念。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和本源此节主要内容:新闻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闻的本源。
第二节.新闻定义、本质和特征此节主要内容:新闻的定义、本质和特征。
第三节新闻与信息、宣传和舆论此节主要内容:新闻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第三章新闻传播(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结合新闻的基本概念进一步掌握新闻传播的三大要素和新闻传播的过程。
此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有基本的传播学知识。
第一节新闻传播者此节主要内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新闻传播者的权利和义务;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素质。
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介此节主要内容:传媒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四大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特点。
第三节新闻接受者此节主要内容:受众的定义与特征;受众的分类;受众的心理和新闻传播。
第四节新闻传播的过程此节主要内容:新闻选择及其标准;新闻价值;新闻政策;新闻年传播过程及其特点。
第四章新闻传播事业(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事业的基本概念,并能区别新闻和新闻传播事业,同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中外新闻传播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所了解。
【精选】新闻学导论名词解释总结
(一),历年真题07:纯新闻:即客观报道,迅速报道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向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纯粹事实新闻失实:新闻失实的最突出表现: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2添枝加叶,层层拔高;3要件残缺,隐瞒事实;4偷梁换柱,移花接木;5因果不符新闻失实性质的分类:故意性失实、非故意性失实故意性失实: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其原因比较复杂,由新闻队伍内部的问题,也有社会原因非故意性失实:在采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
(原因:轻信,采访不深入,编辑不慎,校队不严)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和“扩大宣传效果”对新闻真实性造成有害的影响。
二级传播: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在1940年伊里调查中的意外收获。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接触传播媒介较多、热衷选举、关心政治问题的人能够在人际交流中对周围选民态度产生影响。
这些人被称为“舆论领袖”。
研究人员由此第一次提出了“二级传播”的假设: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这种由“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传播过程被称为“二级传播”。
新闻策划: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
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
08:舆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其基本要素为主体,客体,本体,载体;特点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笔记
绪论拉斯韦尔公式“五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一.传播和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事业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以学事术,指导人们驾驭新闻传播规律,能动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提高新闻实践经验总结与新闻传播研究的理论水平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以基础性理论为特色的骨干课程,是应用课程和历史课程的先修课三.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1.一般方法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观察与分析错综复杂的传播现象与传播社会关系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资产阶级报刊活动家的业务经验,为我所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和方法,在新闻传播活动和学术讨论中掌握新闻传播规律2.特殊方法科学抽象和理论思维定性和定量方法规范新闻传播质量新闻—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考察第一章新闻传播行为“延伸的人体”第一节行为和新闻传播一.动机和行为需要——动机——行为——目的动机性行为特点动因目标形成动机内在条件(需要、欲望)感到缺乏期待满足客观条件(诱因、刺激)勒温-人类行为行为公式B=f(P*E)行为=函数(人*环境)二.生存需要和新闻传播行为的发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新闻传播行为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的需求,这种活动直接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第二节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新闻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它以满足社会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兴趣为目的一.关于“新闻欲”任白涛-新闻及其承载物的产生,是由于人的社会需求二.关于“群居说”和“好奇说”非本质原因第三节新闻传播的特点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的基本特征1.陈述事实最重要特征五要素:新闻写作学五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新闻六要素——如何H2.具有新意新近发生新鲜事实常报常新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3.报道及时第一时间内报道普通事实——质变——新闻事实——量变——普通事实反对“唯速主义”的前提下,抢新闻4.公开传播循公开渠道向全社会作无定向的传递二.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第二章新闻传播者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第一节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一.社会角色角色|戏剧用词——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引入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角色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新闻学导论
新闻学导论新闻:是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共知情价值、有意义的陈述。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媒体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媒体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决定理论主张。
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①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规律。
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②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材料,可为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
③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新闻主导理论分为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①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②指导新闻媒体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③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④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联系和区别:(学习意义)掌握了新闻学不一定能从事新闻工作。
新闻学给了我们一种从事工作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善于去发现新闻、发掘新闻,给了我们从事工作的基本的技能技巧。
但是,在新闻学里并没有一个观察、理解现实和评价事实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荣辱好恶的价值体系或参照系。
这种价值体系必须从其他学科,例如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文学等方面去汲取,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去寻找。
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的综合运用。
对于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学好新闻学,还应该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其他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到新闻实践中去刻苦磨练,从而建构自己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媒体,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各专业参考书
一、中国传媒大学1.新闻学(050301)【01新闻史、02新闻理论、03新闻业务、0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05报刊理论与实践】(1)《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4)《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7)《广播电视概论》吴玉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8)《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刘海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9)《新闻编辑学》蔡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1)《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何志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2)《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王振业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3)公众号:新传考研猫2.传播学(050302)【01理论传播与传播史、02应用传播学、03媒介与女性、04国际传播、05媒介素养、06传播研究方法、07传播心理学、08传媒政策与法规、09媒介与全球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2)《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戴元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5)《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段鹏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传媒政治》李宏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传媒经济学教程》周鸿铎著,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8)《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文化研究读本》罗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媒介文化通论》陈龙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11)《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刘海贵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2)《当代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导论
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 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理 都是讲求新鲜、真实和准确 都是可传递的 信息的包涵量比新闻大 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不及新闻强 信息的传播形式比新闻多 信息提供的服务效果更直接
(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因素: 事物变动的 影响力、 规模和空间、 速度、 可能性概率。 ) (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新闻学导论
F.L.Y
漂浮吧,飞过混乱世界的逻辑!
(新闻媒介对舆论的影响: 反映并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引导舆论) (两个相反相成的条件:一是来源于群众的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的引导。 (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重要载体。 )
(舆论的社会功能: 一、对国家政权、社会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二、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
新闻学导论
F.L.Y
漂浮吧,飞过混乱世界的逻辑!
一、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 二、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三、信息对新闻业务提出了一列新要求。 1. 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 2. 加强度报道 3. 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 4. 加强全方位报道。 )
客观性报道(尊重事实,客观地传播事实。 ) 含义:一、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 二、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 三、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 论才提供意见。 操作方法:1.完整(或称全面) (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 2.平衡(或称对等) (让各种见解或让双方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3.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 4.引语的运用 5.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 (客观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宣传方法,是以客观的外表掩饰主观的宣传动机。 用事实说理,传播观点)
新闻学导论
F.L.Y
新闻学书单
新闻学书单
以下是一本关于新闻学的书单:
1. 《新闻学导论》:本书提供了对新闻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包括新闻价值观、新闻品质和新闻报道的原则等内容。
2. 《新闻写作与报道》:本书详细介绍新闻写作和报道的技巧,包括采访、编辑和新闻稿撰写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3. 《新闻伦理学》:本书探讨新闻行业的伦理问题,包括新闻真实性、公正性和隐私权等方面的议题,引导读者思考并处理新闻报道中的道德难题。
4. 《传媒经济学导论》:本书介绍传媒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媒体所有权、广告收入和新闻消费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新闻产业的经济特点和运作模式。
5. 《媒体法律与伦理》:本书讨论媒体法律与伦理的关系,介绍新闻报道中的法律风险和约束,以及保护记者、媒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法律框架。
6. 《传媒与社会变迁》:本书探讨传媒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和影响,包括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网络媒体的发展和数字化媒体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7. 《新闻传播学导论》:本书介绍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和传播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新闻学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非常有帮助。
8. 《媒介批评与分析》:本书讨论媒介批评和分析的方法和理论,帮助读者理解和评价新闻报道和媒体内容的质量,发展对媒体的批判性思维。
希望以上书单能对你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帮助!。
新闻学导论复习要点
1.新闻的两种定义及其内涵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对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作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所作的预测判断是对某一事件得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作的结论,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它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的事实,如果要做些分析,也应尽可能避免下判断,更不要以判断来代替事实。
2.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的是构成新闻所必须的材料Who(人物)What(事件)When(时间)Where(地点)Why (原因)3.新闻常见类别内容: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 科学、教育、社会发生地:国际、国内、地方时间性: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与读者的关系:硬新闻--决策、行动;软新闻--娱乐、消遣4.信息的特点,新闻工作者如何运用这些特点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这是媒体传播赖以生存的前提,无限传播。
这是信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
新闻机构一经发布一条消息,可以使亿万受众同时享受。
2)扩缩性根据编辑部、受众的需要来决定扩缩的程度,而不是内容决定文章的长短。
从这一消息可以扩展到几万字、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
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事实是多棱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信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相对性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
相对性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熟悉受众的需要。
5.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式1)完整(或称全面)。
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瞒某些材料。
2)平衡(或称对等)。
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者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报道应该让各种见解或让双方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版面上偏袒一方。
3)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名词解释 整理版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重点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1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传播:指人际间,群体内以及社区内直接的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及意见相互传受的过程。
3群居说和好奇说:是唯心主义者对新闻传播起源的两种解释。
唯心论者认为:人们的好奇的本能是形成报刊的最根本的心理条件,交往是基于群居本能的反映而产生一种派生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群居本能和心灵交流之间形成了因果关系,而提供经验正是基于群居本能的产物。
所以形成报刊的最根本条件是好奇本能和群居本能。
4.新闻传播的本源:指新闻的基本来源,即新闻是从哪里来的,人们传播与受收的新闻信息产自哪里,来自何方。
5.新闻传播者:是新闻传播的主体,他将事实转变为新闻,制成符号,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传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的“桥梁”和“纽带”的中介作用。
是新闻信息的推动力、传播活动的守门人。
6.社会化:个体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知识和技能,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引导着去适应他所在社会或群体的规范,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7. 角色期待:群体中的成员期望站在某个地位上的人有某种应有的行为方式或实现角色(角色扮演)的有效手段。
8. 角色冲突:扮演一个或几个不用的社会角色时,内心发生冲突与矛盾。
9. 角色行为:属于某特定角色人的实际行为。
受多种因素影响,被期待的角色行为即指定角色,与真正的角色行为是有区分的。
10. 角色规定:对扮演某种角色的资格、条件及行为规范并为该角色群体认同的共识,角色规定的明确程度与可操作性,对与角色期待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11. 角色规范:角色群约定俗成和明文规定的扮演该角色的标准,是角色规定的一部分,即角色群内人的自我规定、自我约束与自我执行对行为规范的一致理解,自觉执行与对违反规范行为的严厉制裁,是实现被期待的角色行为的有利保障。
12. 道德规范: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逐渐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者之间以及新闻传播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2021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郑州大学考研——新闻与传播个人考研感悟首先呢,我是个懒人,总计划着要做什么事,时间到了没做,又开始制定新的计划。
我的考研复习过程也是如此,规定自己要看完几遍教材,背完几遍单词,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这一点写在前面,是想让大家以此为戒。
一个好的习惯非常重要,至少你按照规定的进度完成了自己的计划,考试之前就不会慌张,不会觉得自己这也没复习好,那也没背会。
这样你至少会赢在心态!然后感谢一下high研和论坛里的伙伴们,当初刚刚决定考研的时候完全是迷茫的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幸好在high研上得到了很多学习的方法和各种学习资料,最终终于考上了。
我终于也有时间好好的安静下来把我这一年半的考验心路历程写下来就当作一个纪念,也给之后想要考验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小小的参考。
我是2016届毕业生,休息了几天,顺便过了个国庆节,然后开始定学校,买教材,准备考研。
偶然得知,因为上一年有个我们学校的学姐调剂到了那所学校,开学却不明觉厉的去了另一所学校,所以院长对我们学校相当有意见。
呵呵,我不知道有几个人能体会我当时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个月,我躺在宿舍床上就开始哭不敢出声;一个人吃饭吃着吃着就开始哭不敢抬头;一个人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开始哭不敢拿开遮住脸的手;愚人节看电影,喜剧片,正中午,没想到包了场,看到中场开始哭,突然进来了一位工作人员,看到后被吓了出去。
五月份,我回家了,休息了一个月。
不管是华师的万人毕业照,还是学院毕业照,我都没有参加。
六月份回学校办理各种手续。
我的同学都很优秀,签了好工作的,去了中政武大厦大的,我得埋藏自己的情绪,笑着祝贺。
小伙伴有个好的结果,我是真心祝贺。
专业课:去年的考研经历对今年几乎是没有用处的。
我本校初试考三科,重大考六科,而且刑法换了出版社。
第一遍,我先将历年真题找出来标在教材上,让我在看教材的时候心里有个数,知道老师出什么样的题,会在哪里出题。
第一遍看的很慢,同时也划出了如历史发展之类的内容,之后的复习就直接跳过。
新闻学导论知识点
新闻学导论知识点
一、新闻学的定义与发展
- 定义新闻学及其重要性
- 新闻学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 新闻学的现代演变和未来趋势
二、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
- 新闻伦理的基本原则
- 职业道德的规范和实践
- 道德困境与案例分析
三、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 事实核实与准确性
- 公正性与中立性
- 完整性与连续性
四、新闻采访与信息收集
- 采访技巧与策略
- 数据新闻学与信息可视化
- 社交媒体在新闻采集中的作用
五、新闻写作与编辑
- 新闻写作的风格与结构
- 标题撰写与引人注意的开头
- 编辑过程与校对重要性
六、新闻发布与分发
-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布渠道
- 社交媒体的新闻传播特点
- 搜索引擎优化与内容推广
七、媒体法律与法规
- 知识产权与版权法
- 诽谤法与新闻责任
- 隐私权与新闻报道的界限
八、新闻机构的运作与管理
- 新闻机构的组织结构
- 编辑决策与新闻选题
- 新闻室文化与团队管理
九、新闻技术与创新
- 数字技术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
- 新闻机器人与自动化报道
- 新闻行业的创新趋势
十、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
- 国际新闻的报道挑战
- 文化差异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 跨文化新闻交流与合作
请根据上述结构,逐一扩展每个部分的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详
细的解释和实例。
最终的文档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新闻学导论教程,适
合新闻专业的学生和对新闻学感兴趣的读者。
记得在撰写时使用清晰、准确、专业的语言,并保持文档格式的规范性。
新闻与传播专业《新闻传播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新闻传播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撰写人:课程总体介绍:新闻传播概论,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该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新闻传播学研究对象,范围及国内外有影响的新闻学术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次阐述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新闻法规和政策、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以及社会发展与新闻传播的互动等问题;阐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征和工作的基本原则;阐释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人才培养及21世纪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前修课程:无学分及学时:4学分,72学时。
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新闻传播学知识和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的新闻传播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性质、特点、作用,以及它们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懂得新闻法规和政策、新闻伦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理解新闻事业同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理论授课和课题练习,以及综合示范讲评。
三、教学内容:理论讲授:绪论一、拉斯韦尔公式“五W”模式二、传播和新闻传播学三、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意义四、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第一章新闻传播行为第一节行为和新闻传播第二节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第三节新闻传播的特点第二章第一节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第二节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第三节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第四节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权利第五节新闻传播者的培养与教育第三章新闻传播内容第一节事实、信息和新闻信息第二节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第三节符号和新闻信息符号第四节选择和新闻选择第四章新闻传播过程第一节新闻信息传播过程第二节单向传递和双向传递第五章新闻传播要求第一节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第二节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第三节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第四节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第五节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第六章新闻传播媒介第一节传播媒介第二节新闻传播媒介第三节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第四节媒介文化与新闻文化第七章新闻传播事业第一节媒介组织和新闻传播事业第二节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第三节新闻传播事业的功能第四节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特征与方针第五节新闻传播事业的责任和权利第八章新闻传播受众第一节新闻传播受众的角色定位第二节新闻传播受众的接受第三节新闻传播受众的心理机制第四节受众的权利与责任第九章新闻传播效果第一节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第二节传播者与新闻传播效果第三节信息及信息传递与新闻传播的效果第四节传播环境及受众与新闻传播效果第十章新闻传播调控第一节新闻传播有机运行的前提第二节新闻自由第三节新闻传播的调控实验环节:无课堂作业以及课堂辅导:1.解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概念,如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受众等定义和特点。
新闻学导论重点
新闻学的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理论、历史、应用。
(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中国新闻学的基本框架:徐宝璜《新闻学大纲》、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媒体,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新闻活动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定向传播)大众传播(不定向传播)群体传播(属于又不属于,依据场合,参与人数来定。
)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
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
新闻定义:①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②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是报道。
事实是基础,分析是手段,判断是结论。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
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对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作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所作的预测。
判断:是对某一件事件利弊,是非,善恶,得失等方面所做的结论。
我们要求记者多作报道,少作判断。
新闻本源不等于新闻来源。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
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
新闻来源是指具体的某一条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为新闻出处。
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途径:①记者采访他人②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③查阅相关资料或信函新闻五要素:①发生新闻的主角(谁who)②发生的事情(什么what)③发生的时间(when)④发生的地点(where)⑤发生的原因(why)新闻类别:以新闻内容分类:政法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体育等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
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突发性新闻(有明确的发生时间)、延缓性新闻(难有明确的时间)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软新闻和硬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中国新闻学框架的著作
中国新闻学框架的著作
中国新闻学的框架和著作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著作:
1. 《新闻学》(第一版、第二版):由毛亮教授主编,是中国新闻学教材的经典框架,系统地介绍了新闻的定义、原则、结构、职责等内容。
2. 《新闻学大纲》:由杨善明教授著作,阐述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体系等,是中国新闻学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3. 《中国新闻学史》:由杨帆教授撰写,详细介绍了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中国新闻学的特点、成就和不足,对中国新闻传媒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 《新闻学导引》:由赵佳著作,系统地介绍了新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新闻传播理论、新闻媒介等内容,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权威著作之一。
5. 《新闻传播学导论》:由程智霞教授主编,系统地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对于理解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非常有帮助。
以上列举的著作只是中国新闻学框架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中国新闻学的研究非常广泛而丰富,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著作和学者对新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教材 高宁远等:现代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新华 出版社
• 二、参考书 1、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 2、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 三、作业与考试 期中安排一次作业,期末开卷考试
• 四、教学方式 理论讲解、作品分析与影视资料
• 五、互动式教学
• 本课程教师联系方式 姓名:胡年春 邮箱:mengzihu@
——秦理斋《中国报纸进化小史》
2、曾虚白:源于“尧舜时代”
中国口传新闻起源至少可溯至尧舜时代,汉书云: “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 道而来谏者也” … … 此类要进之言及批评政治得失 之语,就是口传的新闻与言论,实与后世的报纸的内 容相类似。而当时之歌谣、古谚、诗经之类,都是最 佳的口传新闻,而近年发现之殷墟甲骨文字,似可说 是最古之新闻图版;最近出土之楚简,亦有甚多之新 闻资料。
新闻是易碎品,新闻业务操作因此 要讲求时效,抓“活鱼”,采“鲜花”。
2、重要性(Importance):新闻事实所 包含的社会意义也即新闻事实同新闻受 传者的利害关系。
凡同多数人利害相关、为多数人所 关注的事实,被认为有社会意义,也就 有重要性。
事实的重要性,同报道该事实的新 闻的新闻价值量成正比。
• 中国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三 大奠基之作:
徐宝璜《新闻学大纲》(1918年在北京大 学演讲,1922年正式出版)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年出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29年出版)
第一章 导论:新闻与新闻传播
问题一:新闻起源(Origin of News) 新闻起源是指新闻传播活动发生发展的最早
3、从传播学对信息的研究(减少不确定性) 看当代社会信息的特别重要性
¥¥?
我唔 知!
问题三:新闻定义
新闻一词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在唐代李 咸用的诗《披沙集·春日喜逢乡人刘松》: “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宋代赵升著《朝野类要》,也使用“新 闻”一词。后来的文人在著作中使用这 个词更为常见。《红楼梦》第一回: “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 新闻学三大组成部分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 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 又指新闻实践。
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 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既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材料,又为当前的新闻 工作者作借鉴。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新闻业务知识和 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2、根据篇幅的长短分:长新闻、短新闻、 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
3、根据新闻所反映的事件的不同性质分: 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4、根据题材的区别来分:会议消息、成就 消息、灾祸消息、节日消息、参观消息、 新闻公报等;
5、根据写作特点分:动态消息、简讯、 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评述性消息、 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等。
“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 实意义的报道和批判,是用最短时距的 有规律的连续出现在广泛的经济范畴内 的东西”(小野秀雄)
新闻定义中国版:
(5)“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 也”(徐宝璜)
(6)“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 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 (邵飘萍)
(7)“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
(8)“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 的重要事实”(范长江)
问题四:新闻分类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和 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裁的总称。狭义的新 闻就是指消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新 闻的概念有所不同。
消息的类型:
1、根据所报道的内容分:农业新闻、工业 新闻、政治新闻、军事新闻、财经新闻、 教育新闻、体育新闻、科技新闻、外事 新闻、社会新闻等;
3、显著性 ( Significance ):新闻事实 的知名度,或新闻事实的显要度,称为 显著性。
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事件、 时间(如节日)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知名 度,这类新闻的价值也较大。
显著性同新闻价值量成正比。
4、接近性(Accession):新闻事实同接 收该事实信息的受传者在地理上和心理 上的接近程度为接近性。
我国新闻事业,发轫最早。在昔商周之际,政府 已设置专官,春秋二季,出巡列邦,采风问俗,归而 上诸太史。刘歆与扬雄书曰:“三代周秦,轩车使者、 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而周 官太史所掌,亦曰“陈诗以观民风”。大抵今日所传 诗歌、《国语》、《国策》,要亦当时新闻之流亚。 王安石目春秋为断烂朝报,良有以也。
5、趣味性(Character of Interest):新 闻事实所具有的调动新闻受传者共同兴 趣从而引起注意的有趣程度称为趣味性。
趣味性的大小,同新闻价值量成正比。
问题六:新闻选择(News Selection)
新闻选择是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 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 作品的衡量与取舍。
美国一位报纸总编说,凡是能让女 人读了之后大叫“我的天呀”的就是新 闻。
My God^^^%&*::(
另一位报人则说,一个男人加一个 女人不是新闻,而一个男人如果加上两 个女人,那就是新闻了,因为其中一位 是她的情人,读者看起来有味了。
而《纽约太阳报》的一位新闻部主 管则表达得更为简洁: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
王中“受众需要论”
2、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新闻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在 《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 表现为五个层次。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发展和实现)
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认同、身份)
社会需要 (归属感、爱情)
安全需要 (保障、保护)
生理需要 (饥饿、口渴)
动因。它起源于人类的社会交往,原始人在为生 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社会性劳动和生活中,人们必 须互相联络,沟通消息,传递外界的情况,以便 协调行动。最早的新闻传播活动,便是由此产生 的。
西方新闻学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另外还有 “好奇说”、“群居说”。
• 关于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起源
1、秦理斋:源于“商周之际”
上述这些虽然反映的是西方新闻界 猎奇成性,但是,却说明了“新闻应该 有点不一般的成分”。
新闻定义美国版:
(1)“新闻是关于突破事物正常轨道或出 乎意料的事件的情况”(曼切尔)
(2)“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一种引人兴味的 事实”(布莱尔)
(3)“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的报道”(约斯特)
新闻定义日本版:
方汉奇:“中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 邸报大约起始于唐代,是封建王朝的政 府机关报。因为由‘邸吏’负责传发, 所以称为‘邸报’。”
问题二:新闻需要(Need of News) 1、从受众心理学角度看
受众之所以需要新闻,主要在于它 能满足其信息需要,从而使其从中获得 益处,对其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提 供帮助,带来好处。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
• 关于中国古代文字报的起源 1、源于春秋
但是戈公振认为:“春秋记已往之事,仅 为一种良史,似不能即谓之报。”
2、源于汉代
戈公振据《汉书》颜师古注“主诸郡之邸 在京师也。按郡国皆有邸,所以通奏报、待朝 宿也”,断定汉代已有“邸报”。
3、源于唐代
黄卓明认为,“中国的原始形态报纸 应见于唐代”。
西方还有分为硬新闻(意即重要的公众事 件的报道)、软新闻(意为重要性不足,趣味 性浓厚的报道)、纯新闻(指直截了当的事实 报道,不加解释分析,不以文采和材料的有趣 取胜)。
也有的从时间性的角度分为快新闻(时间 性强的,包括一般的消息、纯新闻、硬新闻)、 慢新闻(时间性不强的,如解释性新闻,或所 谓有深度的报道、兼备消息和专稿特点的专稿 式消息等)。
新闻选择参与者
最重要!
新闻传播者把关、筛选新来自受传者使用、满足
闻
选
择
决策者
制度、管理
新闻传播者新闻选择依据
1、党性原则、宣传纪律 2、法律法规 3、社会主导价值观 4、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取向 5、行业规范 6、本媒介编辑方针与风格特点 7、社会公德水准与社会心理承载力 8、媒介新闻选择惯例
新闻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地理距离、心 理距离,同新闻价值量成反比。距离近 则新闻价值大,距离远则价值小。
接近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 今天的研究者认为它不仅仅局限于空间 的概念,还包括心理感情上的接近,年 龄性别上的接近,兴趣爱好、职业上的 接近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等。新闻 越是具有接近性,越为受众所关注。
问题五:新闻价值(News Value)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 的特殊要素的总和,也就是一则新闻所 产生的社会效应。
社会效益强烈的新闻,其新闻价值较 大,社会效益小,其新闻价值就小。
新闻价值要素: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 趣味性
1、时新性(Freshness):指新闻事实在 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 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