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避冒犯。对人用敬词,对己用谦词,都有
不敢冒犯的意思。例如:不才明主弃,多病 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表面 上尊唐明皇为“明主”,自谦为“不才”, 而着一“弃”字,则言外之意就是“不才” 实有“才”,“ 明主”并不“明”。) 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原名启蛰(冬眠),汉代 避景帝刘启讳改。岁首的月份叫正月,秦避 始皇赢政讳改称端月。司马迁的“同子参乘, 袁丝变色”也属这一类。赵谈与其父司马谈 同名
实外廄。(李斯《谏逐客书》)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 王阁序》
成语中,互文(包括后者)
式语义结构的相当多见。
南来北往 朝鱼暮肉 道听途说 鬻儿卖女 铜墙铁壁
六、夸饰。夸饰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夸饰相当 于现代汉语中的夸张。但夸饰不是言过其实,而是 一种极度形容语,能使语言增加生动性。 例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泰山在古人眼里是很高 的山,也就代表着最重要的东西;鸿毛当然就是价 值很小、很轻微的东西。) 例2: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 记﹒鸿门宴》)(极言樊哙愤怒的神态,并非真的 头发竖了起来。)

七、倒置
倒置是临时性地颠倒有关词语在
句子中的相互位置,从而造成非 正常的词语组合现象,意在以奇 取胜。韵文中的倒置往往还为了 满足平仄与押韵的需要。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棲老凤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枝。(杜甫《秋兴八首》) 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
总起来说,倒置并不是一种规
则的语言现象,也不是一种值 得肯定的修辞方式。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史记· 韩信卢绾列传》) 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 (枚乘《七发》)
五、互文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
“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互相呼 应、补充。也就是说,在结构相同 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词组或句子中, 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隐含、互相 渗透、互相补充,这种修辞就叫 “互文”。
八、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
婉转一些,叫做“委婉语”。其修辞效果是: ①避粗俗。例如:即阳为病狂,卧便利。 (《汉书﹒玄成传》)(“便利”是大小便 的委婉说法。) ②避忌讳。例如:一旦山陵 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 后》)(“山陵崩”是“死”的委婉说法, 除避忌讳外,还有尊敬之意。)
④用工具代本体。例如:沛公不胜杯杓,不
能辞。(《史记﹒鸿门宴》)(“杯杓”本 是酒杯,这里指代酒。) ⑤用具体代抽象。 例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音乐”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于是古 人就用音乐器材“丝竹”来作为“音乐”的 代称。)
⑥以地代人。古文中常见的一种是以做官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古人所说的“互文”,还包
括“错互用文”,即为避免 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 里错互使用同义词。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
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①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②使表达 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譬喻的分类: ① 明喻。明喻一般都用“犹”“若”“如”等 词语加以表明,很容易辨别。例如:以若所 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
﹒梁惠王上》)(“犹”,好像,好比。)

②隐喻。隐喻不用“譬喻”等字眼,也没有 “犹”“若”“如”等比喻词,而是直接表述,我 们阅读时都要把它当做比喻来看待,才能真正理解 作者的本意。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史记﹒鸿门宴》)(“刀俎”喻项羽 一方,“鱼肉”喻刘邦一方,形象化地说明了敌强 我弱的形势。)例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 鉴﹒赤壁之战》)(判断句,谓语部分为比喻。曹 操就像豺虎一样。)
地点作为人的代称。例如:睢园绿竹,气凌 彭泽之尊;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彭泽”代陶渊明,“临川”代谢灵运。) ⑦以官代人。例如:骠骑发迹于祁连。(杨 雄《解嘲》)(“骠骑”指骠骑将军霍去 病。)
四、并提
概念P881
它的特点是:让相同的成分并列在
一起
耳目聪明——耳聪目明(《后汉
书· 华佗传》) 发皇耳目 ——发耳皇目 (枚乘 《七发》)
④适宜交际辞令。
例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
吴。(《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九、省略。省去某些句子成分的修辞方式叫
做“省略”。省略本是语法问题,但有时也 与修辞有关。省略的种类有: ①省略主语。 ②省略谓语。③省略宾语、兼语④省略“曰” 字。
②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 观点。 例1: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 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 之。(司马迁《报任安书》)(引用历史人物、故 事)明引 例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 情》)(“尘暗旧貂裘”是引用苏秦游说秦国的故 事。) 暗引
③博喻。就是连续用很多比喻句来说明同一
事物,其中也有明喻、暗喻之分。例1:有如 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 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七个比喻连用))
三、代称。概念P879 1。修辞效果: ①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②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2。代称的分类: ①用事物的性状、特征或标志来 指代该事物。例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 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是老人和小孩的 特征,借来指代老人和小孩。)例2:为肥甘不足 于口欤?轻暖不足于体欤?(孟子《齐桓晋文之 事》)(“肥甘”代美味食物,“ 轻暖”代高贵的 衣服。)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骆宾王《为李敬
业讨武曌檄》)暗引
③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 明引:说明出处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孟子· 梁惠王》)(引《诗经》,是明引。) 暗引:不说明出处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商旅不行”引自《易经· 复卦》,未说明出处, 是暗引。)
一、引用。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
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 的修辞方式叫“引用”。引用的目的是为了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1。修辞效 果: 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② 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
①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 于书本的熟语、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 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1: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 列,不能者止。’ ……”(《季氏将伐颛 臾》) 例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水经注· 巫峡》)(引用 歌谣)


改引、化引:把原作略加改动,或只取一句
话中最主要的几个字。 例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滕王阁序》) (《后汉书· 冯异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 桑榆。”) 例2: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韩愈 《送孟东野序》)(“荒唐之辞”引自《庄 子· 天下》,原文作“荒唐之言”。)
二、譬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

②用泛称代特称。
例1: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
上》)(“晋国”原本包括战国初期的韩、 魏、赵三国,但在后来,“晋国”成为特称, 专指魏国。)
③用特称代泛称。例1:凌阳侯之泛滥兮,忽
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阳侯” 本是古传说中的水神,此处代称波浪。)例2: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 (“大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 里泛指有优秀传统的古诗。) 例3、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