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滩涂围垦管理信息系统 精品
基于GIS技术的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
基于GIS技术的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海洋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一直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在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基于GIS技术的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展开论述,从技术应用、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GIS技术在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中的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技术,通过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显示,可以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和分析。
在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中,GIS技术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规划与布局GIS技术可以对海洋保护区进行边界划定、分区规划和布局设计。
通过对海洋生态环境、物种分布、人类活动等数据进行分析和空间模拟,可以确定最佳的保护区划定方案,合理规划保护区的空间布局,从而提高保护效果。
2.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GIS技术可以整合和分析大量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包括物种分布、数量、生境利用等信息。
通过空间叠加和分析,可以评估和监测海洋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了解物种分布的变化和迁徙规律,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污染监测与应急响应GI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海洋中的污染物分布和扩散态势,通过多源数据集成和模型分析,预测和评估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辅助决策者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应急响应和资源调配,提高应对海洋污染事件的能力。
4. 数据管理与共享GIS技术可以建立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的数据库,集成和管理各类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标准,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共用,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数据的高速处理和存储,提高数据管理效率。
二、基于GIS技术的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的挑战与对策尽管GIS技术在海洋保护区管理和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基于GIS的滩涂围垦管理信息系统
Z ea g P o i e,H n zo 1 0 4,C i ) hj n rvn i c a gh u 3 0 1 hn a
Ab ta t T e fa s f n to s, d sg fs ail ifr t n d tb s , a d t c e s o d fa e o r e b u sr c : h r me , u cin ein o p t n o mai aa a e a o n he s h me f mu trs u c s a o t i rca t n m n g me tif r t n s se o h a i fGI r ic s e e lmai o a a e n no mai y tm n t e b ss o S we e ds u s d. Bae n t e c a a trsis o f ce t o s d o h h r ceit fef in c i
然再生属性 , 有 的平 面 、 原 统计 管 理 已难 以满 足开 发
一
,
9 %以上 的滩涂 与 围垦信 息都 跟地 理信 息 相关 。 0
滩 涂 与 围垦 资源 需要运 用先 进 的信息 管理 手段来 提
高工作 效率 , 解决 滩涂 资源存 在着 基本 资料 不详 , 信
息 采集 与分析 手段 相对 落后 的 问题 。地 理 信息 系统
s ai aa ma a e n n e il p t aa c mp e e sv n yi fGI p t d t n g me ta d f xb e s ai d t o rh n iea a sso S,te rca t n ma a e n n o a o l a l l a l h e l mai n g me t f r t n o i m i
基于遥感技术的滩涂围垦区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演变分析-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
基于遥感技术的滩涂围垦区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演变分析-以浙江省上虞市为例刘志伟;周慧娜;俞佳【摘要】以上虞市滩涂围垦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1—2014年多期遥感影像的处理与数据采集,提取出较长系列的数据集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变化趋势的对比分析,为研究区域性土地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Studying on Shangyu beach reclamation area ,this paper extracted a long series of data sets by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and data acquisition from 1991 to 201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rends ,providing a reference to studying regional l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5页(P49-52,67)【关键词】围垦;土地开发利用;遥感技术【作者】刘志伟;周慧娜;俞佳【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浙江省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48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陆域面积10.18万km2,2014年末常住人口5 508万人,人口密度541人/ km2,人多地少的矛盾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这一矛盾在经济要素和人口高度集中的沿海地区尤为凸显,向海洋要土地成为浙江特别是沿海地区破解土地瓶颈、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
一种以GIS技术为核心的海岸带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一种以GIS技术为核心的海岸带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金保民河海大学交通学院,南京 (210098)E-mail:tommthy@摘要:本文描述了一种可扩展的以GIS技术为核心的海岸带信息系统的构建和一些具体应用,认为在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海岸带资源管理亟待更有效地实现方式和更先进的技术平台的构建的现实基础上,必须以已有的各类海岸带图文资料和数据为基础,依托目前已经成熟的GIS、GPS、RS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海岸带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GIS技术由于其本身在多数问题的解决中所处的关键位置和其与各种技术较易实现比较好的结合的特性将作整个系统的技术核心,而其他技术将作为其必要的和可预期的扩展实现与之对接或嵌入。
GPS技术,RS技术以及相关的地理数据分析软件的系统整合从而构建起的这个海岸带信息系统能够为海岸带资源科学管理和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现实参考和决策依据,并且带来重大的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可扩展,海岸带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化系统1.引言海岸带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迫切性重要性和其在现实条件目前现状下其与以gis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必然性和重要作用。
海岸带地区是一个无论在自然生态良性构筑和维护还是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的地带,全球60%的人口和60%的大城市都位于近海岸带的沿海地带。
这些地带多成为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区域,全球65%以上的经济产值都由这些地区贡献,我国拥有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1.4万多千米的岛屿海岸线,沿海岸线分布着众多的大中城市,构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黄金地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而且在显见的未来将是最具潜力与活力的地带。
随着海岸带各类数据的大量积累和汇总,数据的科学管理和有效运用以机器为决策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目前高效的海岸带信息系统的缺乏于对信息的大量准确的获取存储和管理成为了一个显见的迫切要解决的矛盾。
基于GIS的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
!
;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H e r a l d
工 程 技 术
基于 GI S 的广 东 省海域 使用 管 理信 息 系统 的构 建 方法
姚琴 周厚诚 ( 广 东省海洋 资源研究发展 中心 广东广州 5 1 0 2 2 0 )
3 海 域 系统 功 能结 构
海域 系统 基于 MAP I NFO平台 , Vi s ua l Ba s i c 语言* I : I Ma p Ba s i c 语 言 进行 二 次 开发
图2海域使 用系统 生成宗海图示意图
5 结 语
实践 证 明, 该 系统 易于实 现 海域 使 用 管 理 操作 , 并具 备 海 洋 功 能 区 划 、 海域 使 用 法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海 域 使 用管 理 法 》 第
一
图 中 的 空 间 图 层 数 据 库 是 基 于 斯 平 面 坐 标 的 情 况 , 海 域 系统 提 供 高 斯 平
章第五 条明确规 定, 国家 建 立 海 域 使 用 M a p i n f o 的 数 据 架 构设 计 实 现 , 内 建 基 础 面 坐 标 与 大 地 坐标 的 转 换 工 具 。( 2 ) 海 域 数据 包 括 居 民地 , 公路 , 河流, 等高线, 行 政 系 统 还 专 为用 海 单 位 提 供 客 户 端 “ 管 理信 息系统 , 对 海 域使 用状 况实 施 监 视 、 海 域 使
摘 要 : 海域使 用管理信息系统是海洋行政 主管部 门依法行使海域使 用 管理职 能的现 代化管理 工具。 该文针对海域使 用管理信息秉统的建设 目
标, 介 绍了广东省海域使 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技 术结构、 功能结构及主要特点。 关键 词 : 海域 管理 信息 系统 广东省 G I S 中图分类号: P 7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0 9 8 X( 2 0 1 3 )0 3( c )- -0 1 1 8 -0 1
基于GIS的南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论文 精品
基于GIS的南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目录0前言1概述1.1 GIS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1.1.1 GIS简介1.1.2 GIS发展技术阶段1.1.3 GIS在海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1.2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1.2.1国外研究状况1.2.2国内研究状况1.2.3 GIS在海洋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2基于GIS的南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2.1环境管理需求分析2.1.1在南海海洋领域主要的系统集成需求2.1.2祸合南海海洋环境模型需求2.1.3南海海洋公开化环境信息共享需求2.1.4南海海洋环境管理功能需求2.2环境管理GIS总体设计2.2.1系统的软、硬件环境2.2.2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2.2.3系统目标2.2.4系统功能需求2.2.5拟解决的技术难点2.2.6系统结构设计2.2.7环境管理系统开发的流程2.2.8海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过程2.2.9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2.2.10主要技术问题的解决3在海域管理信息系统课题中的设计应用实例3.1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3.1.1总体思路3.1.2预期目标3.2主要设计内容和实现方法3.2.1开发平台的选择3.2.2海域使用管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3.2.3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3.2.4界面设计4结论和建议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GIS的应用已遍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军事战略、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进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运输、测绘、环保、农业、制图等领域发挥了革命性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海洋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同样是光明的,“数字海洋”将是一个可及的未来。
因此,利用成熟的GIS手段管理海洋环境信息,实现海洋环境管理的科学化、数字化,美好前景是可以预期的。
建立南海近岸海域环境海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对于该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防灾减灾等的现代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滩涂围垦生态适宜性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
滩涂围垦生态适宜性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 聂会1 黄赛花1 陈浩1 吕宇峰2 项淑怡3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浙江海洋大学;3.三峡大学摘 要:近几十年高强度的滩涂开发使得河口海岸滩槽动力地貌格局发生变化,造成沿海生态与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
研究通过识别围垦工程实施对生态影响的主要因素、方式、途径和程度等,选择直接反映围垦工程对生态造成影响的因子,形成综合因子。
提出滨海栖息地指数、滩涂湿地健康指数和生态建设指数三项评价指标,并构建评价体系和标准。
以杭州湾慈溪典型围垦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海域水质、生态环境以及沿海岸线形态、景观生态格局和生物资源等要素变化情况,进行了围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估。
结果显示生态评估综合指数为0.711,滩涂围垦后生态适宜性为较好且与实际符合,评价结论与实际较符合。
该体系可为滩涂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生态适应性评估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滩涂资源;围垦工程;生态适宜性;评估体系1.引言过度和缺乏科学指导的围填海工程会对原始岸滩地形地貌造成改变,从而损害海域生态系统。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以探讨围垦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围填海造成河口和海湾的潮流动力减弱,导致附近海域浮游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群落结构发生变化[1]。
围垦改变了滩涂水动力、悬浮物、沉积物等多种环境因子,导致生物数量、组成、及多样性均发生变化[2-3]。
天津沿海湿地和莱州湾滩涂湿地的调查表明,围垦活动损害了水生和底栖环境健康状况[4];青堆子湾滩涂围垦后形成不同类型小型栖息场所,物种数目、栖息密度及总体数量都显著下降,重要的鱼类也受到了极大损失[5];乐清湾和杭州湾等围区发现不同类型野生动植物演替与鸟类群落多样性发生变化,其栖息、觅食的场所遭到破坏[6-7];韩国新万金工程造成水体缺氧和水资源质量恶化、引发赤潮,导致底栖生物减少甚至消失[8]。
在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多从生态型围垦角度、海洋环境、海域开发等方面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9-10];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分析单个围垦工程或者从单一因子出发,综合多个围垦工程群的累积影响研究较少。
基于插件技术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插件技术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作者:孔得雨林伟波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04期摘要:可視化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有利于科学监测和保护滩涂资源.针对目前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存在空间和属性信息关联不足、系统复用性和可扩展性不高等问题,本文结合滩涂资源的可视化展示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在GIS实体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GML的映射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实现了GIS对象及属性的动态管理;在图层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MapObject组件的GIS实体展现,实现了多种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在系统设计方面,采用插件技术,实现了系统功能的封装和复用.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可视化展示,对于海洋滩涂资源的保护和服务海洋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GML;MapObject;插件技术;滩涂资源;遥感监测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System for Tidal Flat Resources Based on Plug-in TechnologyKONG Deyu,LIN Weibo(Tidal Flat Research Center of Jiangsu,Nanjing 210036,China)Abstract:The visu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system of tidal flat resources is conductive to their scientific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However,the current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system of tidal flat resources has some problems,such as insufficient correlation of spatial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low system reusability and scalability. Combined with the visual display requirements of tidal flat resources,this study optimizes the system. In the aspect of GIS entity managemen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pping design idea and object-oriented design principle based on GML,which realizes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GIS objects and attributes. In the aspect of layer management,a GIS entity presentation based on MapObject component i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conversion of various vector data and grid data. In the aspect of system design,the plug-in technology is used to realize the encapsulation and reuse of system functions.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visual display of Jiangsu coastal tidal flat resources are well realized,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rine tidal flat resources.Key words:GML;MapObject;plug-in technology;tidal flat resources;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江苏省沿海蕴藏着丰富的滩涂资源,其面积约占全国总滩涂面积的25%,且有不断淤涨的特征[1],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海洋能源、生物资源、港口航运资源、海盐资源、旅游资源等[2].滩涂资源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滩涂是海洋开发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低管控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滩涂海域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如何高效地监测和保护滩涂资源、实现科学管控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将滩涂资源遥感监测与可视化技术结合的研究较多.在图层方面,唐云等实现了三维复杂图层,然而绘制的是栅格图像,不能实现图层属性数据的空间查询功能[3];在实体管理方面,杨一鹏等利用GIS技术实现了属性和图的互查,但在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关联以及动态拓扑重构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4];在系统设计方面,张毅等阐述了插件式GIS应用框架具备结构清晰简洁、支持复用、可扩展性强、功能模块间良好协作和易于维护等优点,但针对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的行业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仍存在软件开发效率不高和复用性较低等问题[5].所以,攻克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建立高效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6],对于实现滩涂资源准确、高效的动态监测以及相关决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插件技术,构建了一个对江苏滩涂资源中的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等因素进行可视化的遥感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分层的形式表达各种所需要的展示信息,基于地理标识语言的GIS实体关系映射设计,实现了GIS实体的动态维护与展现,以MapObject作为基本GIS地图展现工具,提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实现了基于插件技术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在江苏滩涂资源遥感监测和资源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关键技术1.1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ML)是一种XML 编码语言,主要用于建立模型、地理及其相关信息的传输及储存,包含地理要素和层的空间与非空间特征[7].根据W3C系列标准,GML通过网络共享实现地理信息的具体表达,同时也是在GIS界首次被广泛认可的元标记语言[8].为了让地理信息能在不同领域进行语义共享,GML使用XML技术,为开发商和用户搭建了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厂商的具有开放性质的地理数据建模框架[9].1.2MapObjectMapObject简称MO,由美国的ESRI (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开发,是流行的组件式GIS开发软件.MO地图应用组件在COM技术基础上开发而来,由称为Map的ActiveX控件和大概45个自动化对象组成.MO是客户端应用业务常使用的地图开发环境,因此,在标准编程环境下混合使用MO和其他多媒体、图形、数据库开发技术可以搭建成熟的应用软件[10].1.3插件技术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为提高软件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出了基于“框架+插件”的软件设计模型[11],它按照功能进行封装,通过即插即用实现不同开发成果的快速构建和复用,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成本.GIS应用框架完全实现了GIS技术在全行业应用领域通用的底层服务.2系统框架设计2.1总体架构基于插件技术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能够对沿海的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数据进行入库、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并以分层的形式表达滩涂资源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在C/S结构上,利用插件技术对系统模块进行封装和统一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由应用表现层、中间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应用表现层为用户操作平台,其功能分为GIS实体基本展示、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滩涂资源信息的管理及可视化展示.中间逻辑层封装了数据知识挖掘、空间分析等模块的业务逻辑,其中计算机实现及动态GIS实体逻辑是核心问题.数据服务层为中间逻辑层提供方法源和数据源,包括由实体信息库、元数据库等构成的GIS知识库.2.2功能模块设计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主要是为海涂资源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滩涂湿地及海岸线遥感监测等基础信息的产品.其核心功能包括:基于GIS可视化的沿海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基础数据.该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地图管理模块、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海岸线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功能图如图2所示.地图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GIS地图的基本操作,核心是利用基于GML的GIS实体动态映射方法,实现GIS实体类、类属性等的完全自定义;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对江苏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等遥感监测信息进行存储管理、查询、专题制图以及可视化展示;海岸线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海岸线遥感监测结果的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系统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异常处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模块.本系统采用MapObject作为基本GIS展现组件,是实现可视化展示的重要部分.2.3基于GML的GIS实体关系映射设计利用GML描述地理对象的非空间属性和空间属性数据,对GIS实体进行映射设计,有利于实现对GIS实体基本属性、基本信息的动态维护,进而提高实体维护的灵活性.采用GML设计思想,将滩涂湿地、海岸线、港口、码头等对象通过类型、对象、属性值进行存储,实现GIS对象实体、属性的动态维护具体如图3所示.2.4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主要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组成.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其包含用于可视化展示沿海滩涂遙感监测和沿海岸线提取结果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江苏沿海湿地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的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及相应元数据等.2)空间数据库其包含不同类型及比例尺型号的空间数据,组成要素包括江苏沿海滩涂的行政区、滩涂植被、水体流向、海岸线、港口、码头等.3)属性数据库其包含用户信息表、权限表、数据异常表等.2.5基于MO组件的GIS实体展现在GIS的展现上,充分利用的物理封装与动态链接相结合的方法[12],结合MapObject强大的GIS地图表现功能,实现GIS实体的灵活展现.具体如图4所示.物理上的封装意味着将程序封装成若干个独立的物理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通过动态链接共同完成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版本的升级.3系统插件设计在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上,采用插件技术,将系统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插件,如GIS实体管理模块插件、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插件、海岸线遥感监测模块插件等.系统通过相应的接口将具体的模块插件加入主程序中,系统模块管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3.1插件设计原则平台与插件之间需要交互的接口需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能够智能化识别插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划分,需要插入很多插件,提供相应接口对要加载的插件进行自动化识别.接口需要先获取插件的信息并判断是否为目标插件,若确定为目标插件,需进一步分析插件所需信息资源并自动创建匹配的运行环境,使插件能正确地被调用并加入系统中.1关键技术1.1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ML)是一种XML 编码语言,主要用于建立模型、地理及其相关信息的传输及储存,包含地理要素和层的空间与非空间特征[7].根据W3C系列标准,GML通过网络共享实现地理信息的具体表达,同时也是在GIS界首次被广泛认可的元标记语言[8].为了让地理信息能在不同领域进行语义共享,GML使用XML技术,为开发商和用户搭建了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厂商的具有开放性质的地理数据建模框架[9].1.2MapObjectMapObject简称MO,由美国的ESRI (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开发,是流行的组件式GIS开发软件.MO地图应用组件在COM技术基础上开发而来,由称为Map的ActiveX控件和大概45个自动化对象组成.MO是客户端应用业务常使用的地图开发环境,因此,在标准编程环境下混合使用MO和其他多媒体、图形、数据库开发技术可以搭建成熟的应用软件[10].1.3插件技术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为提高软件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出了基于“框架+插件”的软件设计模型[11],它按照功能进行封装,通过即插即用实现不同开发成果的快速构建和复用,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节约了開发成本.GIS应用框架完全实现了GIS技术在全行业应用领域通用的底层服务.2系统框架设计2.1总体架构基于插件技术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能够对沿海的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数据进行入库、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并以分层的形式表达滩涂资源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在C/S结构上,利用插件技术对系统模块进行封装和统一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由应用表现层、中间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应用表现层为用户操作平台,其功能分为GIS实体基本展示、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滩涂资源信息的管理及可视化展示.中间逻辑层封装了数据知识挖掘、空间分析等模块的业务逻辑,其中计算机实现及动态GIS实体逻辑是核心问题.数据服务层为中间逻辑层提供方法源和数据源,包括由实体信息库、元数据库等构成的GIS知识库.2.2功能模块设计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主要是为海涂资源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滩涂湿地及海岸线遥感监测等基础信息的产品.其核心功能包括:基于GIS可视化的沿海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基础数据.该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地图管理模块、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海岸线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功能图如图2所示.地图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GIS地图的基本操作,核心是利用基于GML的GIS实体动态映射方法,实现GIS实体类、类属性等的完全自定义;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对江苏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等遥感监测信息进行存储管理、查询、专题制图以及可视化展示;海岸线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海岸线遥感监测结果的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系统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异常处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模块.本系统采用MapObject作为基本GIS展现组件,是实现可视化展示的重要部分.2.3基于GML的GIS实体关系映射设计利用GML描述地理对象的非空间属性和空间属性数据,对GIS实体进行映射设计,有利于实现对GIS实体基本属性、基本信息的动态维护,进而提高实体维护的灵活性.采用GML设计思想,将滩涂湿地、海岸线、港口、码头等对象通过类型、对象、属性值进行存储,实现GIS对象实体、属性的动态维护具体如图3所示.2.4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主要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组成.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其包含用于可视化展示沿海滩涂遥感监测和沿海岸线提取结果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江苏沿海湿地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的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及相应元数据等.2)空间数据库其包含不同类型及比例尺型号的空间数据,组成要素包括江苏沿海滩涂的行政区、滩涂植被、水体流向、海岸线、港口、码头等.3)属性数据库其包含用户信息表、权限表、数据异常表等.2.5基于MO组件的GIS实体展现在GIS的展现上,充分利用的物理封装与动态链接相结合的方法[12],结合MapObject强大的GIS地图表现功能,实现GIS实体的灵活展现.具体如图4所示.物理上的封装意味着将程序封装成若干个独立的物理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通过动态链接共同完成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版本的升级.3系统插件设计在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上,采用插件技术,将系统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插件,如GIS实体管理模块插件、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插件、海岸线遥感监测模块插件等.系统通过相应的接口将具体的模块插件加入主程序中,系统模块管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3.1插件设计原则平台与插件之间需要交互的接口需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能够智能化识别插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划分,需要插入很多插件,提供相应接口对要加载的插件进行自动化识别.接口需要先获取插件的信息并判断是否为目标插件,若确定为目标插件,需进一步分析插件所需信息资源并自动创建匹配的运行环境,使插件能正确地被调用并加入系统中.1关键技术1.1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ML)是一种XML 编码语言,主要用于建立模型、地理及其相关信息的传输及储存,包含地理要素和层的空间与非空间特征[7].根据W3C系列标准,GML通过网络共享实现地理信息的具体表达,同时也是在GIS界首次被广泛认可的元标记语言[8].为了让地理信息能在不同领域进行语义共享,GML使用XML技术,为开发商和用户搭建了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厂商的具有开放性质的地理数据建模框架[9].1.2MapObjectMapObject简称MO,由美国的ESRI (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开发,是流行的组件式GIS开发软件.MO地图应用组件在COM技术基础上开发而来,由称为Map的ActiveX控件和大概45个自动化对象组成.MO是客户端应用业务常使用的地图开发环境,因此,在标准编程环境下混合使用MO和其他多媒体、图形、数据库开发技术可以搭建成熟的应用软件[10].1.3插件技术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为提高软件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出了基于“框架+插件”的软件设计模型[11],它按照功能进行封装,通过即插即用实现不同开发成果的快速构建和复用,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成本.GIS应用框架完全实现了GIS技术在全行业应用领域通用的底层服务.2系统框架设计2.1总体架构基于插件技术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能够对沿海的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数据进行入库、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并以分层的形式表达滩涂资源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在C/S结构上,利用插件技术对系统模块进行封装和统一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由应用表现层、中间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应用表现层为用户操作平台,其功能分为GIS实体基本展示、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滩涂资源信息的管理及可视化展示.中间逻辑层封装了数据知识挖掘、空间分析等模块的业务逻辑,其中计算机实现及动态GIS实体逻辑是核心问题.数据服务层为中间逻辑层提供方法源和数据源,包括由实体信息库、元数据库等构成的GIS知识库.2.2功能模块设计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主要是为海涂资源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滩涂湿地及海岸线遥感监测等基础信息的产品.其核心功能包括:基于GIS可视化的沿海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基础数据.该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地图管理模块、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海岸线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功能图如图2所示.地图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GIS地图的基本操作,核心是利用基于GML的GIS实体动态映射方法,实现GIS实体类、类属性等的完全自定义;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对江苏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等遥感监测信息进行存储管理、查询、专题制图以及可视化展示;海岸线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海岸线遥感监测结果的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系统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异常处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模块.本系统采用MapObject作为基本GIS展现组件,是实现可视化展示的重要部分.2.3基于GML的GIS实体关系映射设计利用GML描述地理对象的非空间属性和空间属性数据,对GIS实体进行映射设计,有利于实现对GIS实体基本属性、基本信息的动态维护,进而提高实体维护的灵活性.采用GML设计思想,将滩涂湿地、海岸线、港口、码头等对象通过类型、对象、属性值进行存储,实现GIS对象实体、属性的动态维护具体如图3所示.2.4数据库设计系统数据库主要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组成.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其包含用于可视化展示沿海滩涂遥感监测和沿海岸线提取结果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江苏沿海湿地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的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及相应元数据等.2)空间数据库其包含不同类型及比例尺型号的空间数据,组成要素包括江苏沿海滩涂的行政区、滩涂植被、水体流向、海岸线、港口、码头等.3)属性数据库其包含用户信息表、权限表、数据异常表等.2.5基于MO组件的GIS实体展现在GIS的展现上,充分利用的物理封装与动态链接相结合的方法[12],结合MapObject强大的GIS地图表现功能,实现GIS实体的灵活展现.具体如图4所示.物理上的封装意味着将程序封装成若干个独立的物理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間通过动态链接共同完成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版本的升级.3系统插件设计在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上,采用插件技术,将系统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插件,如GIS实体管理模块插件、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插件、海岸线遥感监测模块插件等.系统通过相应的接口将具体的模块插件加入主程序中,系统模块管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3.1插件设计原则平台与插件之间需要交互的接口需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能够智能化识别插件.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划分,需要插入很多插件,提供相应接口对要加载的插件进行自动化识别.接口需要先获取插件的信息并判断是否为目标插件,若确定为目标插件,需进一步分析插件所需信息资源并自动创建匹配的运行环境,使插件能正确地被调用并加入系统中.1关键技术1.1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GML)是一种XML 编码语言,主要用于建立模型、地理及其相关信息的传输及储存,包含地理要素和层的空间与非空间特征[7].根据W3C系列标准,GML通过网络共享实现地理信息的具体表达,同时也是在GIS界首次被广泛认可的元标记语言[8].为了让地理信息能在不同领域进行语义共享,GML使用XML技术,为开发商和用户搭建了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厂商的具有开放性质的地理数据建模框架[9].1.2MapObjectMapObject简称MO,由美国的ESRI (Environment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开发,是流行的组件式GIS开发软件.MO地图应用组件在COM技术基础上开发而来,由称为Map的ActiveX控件和大概45个自动化对象组成.MO是客户端应用业务常使用的地图开发环境,因此,在标准编程环境下混合使用MO和其他多媒体、图形、数据库开发技术可以搭建成熟的应用软件[10].1.3插件技术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为提高软件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出了基于“框架+插件”的软件设计模型[11],它按照功能进行封装,通过即插即用实现不同开发成果的快速构建和复用,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节约了开发成本.GIS应用框架完全实现了GIS技术在全行业应用领域通用的底层服务.2系统框架设计2.1总体架构基于插件技术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能够对沿海的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数据进行入库、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并以分层的形式表达滩涂资源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建立在C/S结构上,利用插件技术对系统模块进行封装和统一管理.系统总体结构由应用表现层、中间逻辑层和数据服务层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应用表现层为用户操作平台,其功能分为GIS实体基本展示、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滩涂资源信息的管理及可视化展示.中间逻辑层封装了数据知识挖掘、空间分析等模块的业务逻辑,其中计算机实现及动态GIS实体逻辑是核心问题.数据服务层为中间逻辑层提供方法源和数据源,包括由实体信息库、元数据库等构成的GIS知识库.2.2功能模块设计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主要是为海涂资源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滩涂湿地及海岸线遥感监测等基础信息的产品.其核心功能包括:基于GIS可视化的沿海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海岸线遥感监测等基础数据.该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地图管理模块、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海岸线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功能图如图2所示.地图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GIS地图的基本操作,核心是利用基于GML的GIS实体动态映射方法,实现GIS实体类、类属性等的完全自定义;滩涂湿地遥感监测模块对江苏滩涂面积、滩涂地物分类、湿地植被覆盖度、湿地生物量、湿地碳储量等遥感监测信息进行存储管理、查询、专题制图以及可视化展示;海岸线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海岸线遥感监测结果的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系统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异常处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模块.本系统采用MapObject作为基本GIS展现组件,是实现可视化展示的重要部分.2.3基于GML的GIS实体关系映射设计。
我国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对策
我国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对策何扬;姜彪【摘要】滩涂开发利用已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缓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的双重压力有着重要意义.文中对我国沿海潍涂资源概况及目前滩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今后滩涂开发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滩涂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期刊名称】《东北水利水电》【年(卷),期】2011(029)006【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沿海滩涂;可持续利用;海岸带综合管理【作者】何扬;姜彪【作者单位】吉林省航道管理局,吉林吉林市,132013;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53根据我国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资料,我国大陆岸线北起丹东鸭绿江,南至广西北仑河口,长约18 000 km,全国滩涂面积约2.17万km2,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海河、钱塘江、瓯江、闽江、九龙江、韩江和滦河等各大江河的河口三角洲前沿地带[1]。
而且这些沿海滩涂由于大陆河流泥沙的不断输送淤积,面积仍在不断扩大,每年仍以2×104~3×104hm2的速度在淤涨,滩涂总量在不断增加,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2]。
滩涂分类是沿海滩涂研究的基础与进行滩涂资源综合开发的前提。
目前我国对滩涂的分类主要有 4 种[1,3,4]:一是按滩涂资源形成的特点分为平原型与港湾型两类;二是按滩涂资源的分布地形部位,分为海滩涂、滩涂沼泽和河滩地三类;三是按定义与利用角度,分为潮下带、潮间带与潮上带;四是按自然生态景观的差异可以分为泥滩、沙滩、岩滩、生物滩四大基本景观类型。
沿海滩涂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有:1)海盐资源。
滩涂具有丰富的海盐资源,成为制盐的重要场所。
2)土地资源。
沿海滩涂潜在的土地资源是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
3)水产资源。
我国近海气候条件良好,鱼、虾、贝、藻等水产资源比较丰富。
农田水利灌溉gis软件系统分布式webgis水利软件方案
Web GIS 实现了 GIS 技术和 Internet 技术的高度综合,为全球地理信息用户提 供了新的平台,是大势所趋。Web GIS 逻辑上由3部分组成: (1) Web 浏览器:用户可以通过其获取分布在 Internet 上的各种地理信息; (2) Web GIS 的信息代理:设定地理信息代理机制和地理信息代理协议,并提 供数据访问接口,是实现地理信息在 Internet 发布的关键; (3) Web GIS 服务器:根据用户请求操作 GIS 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地理信息 GIS 服务,实现客户和服务器的动态交互。 因此,与以往的桌面 GIS 相比,Web GIS 具有许多优点: (1) 全球化的客户/服务器应用。全球范围内任意1个 WWW 节点的 Internet 用 户都可以访问 Web GlS 服务器提供的各种 GIS 服务,甚至还可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 GIS 数据更新,使分布式的多数据源的数据管理和合成变得更易于实现。 (2) 真正大众化的 GIS。以往的 GIS 由于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往往成了少数 专业人士拥有的专业工具,很难推广。 Web GIS 则给更多的用户提供了使用 GIS 的 机会。Web GIS 在客户端通常只需使用通用浏览器进行浏览和查询,从而大大降低 了系统成本。 (3) 跨平台特性。在 Web GIS 以前,尽管一些 GIS 厂商已经针对不同的操作系 统提供了不同的 GIS 软件版本, 但是迄今为止没有1个 GIS 软件真正具有跨平台的特 性。对于 Web GIS 而言,无论 Web GIS 服务器端使用何种操作系统的 GIS 软件,由 于使用了通用的 Web 浏览器,用户都可以轻松地访问 Web GIS 数据,不存在任何困 难。 (4) 良好的可扩展性。Web GIS 很容易跟 Web 中的其他信息服务进行无缝集成, 可以建立灵活多样的 GIS 应用。
基于GIS的滩涂围垦管理信息系统 精品
第23卷第4期2007年7月水资源保护W ATER RES OURCES PROTECTI ON V ol.23N o.4Jul.2007 作者简介:胡海清(1962—),男,浙江龙游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
E 2mail :ccwithxs @ 基于GIS 的滩涂围垦管理信息系统胡海清1,胡明华2(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2.浙江省围垦局,浙江杭州 310014)摘要:对基于GIS 的滩涂资源与围垦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目标、空间信息数据库等的设计及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利用GIS 具有的高效空间数据管理和灵活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能力的特点,进行基于C/S 和B/S 两种结构的浙江省滩涂资源与围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实现滩涂资源信息查询、数据维护和可视化管理等多种功能。
关键词:GIS ;滩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Ο6933(2007)04Ο0056Ο03R ecla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GISHU H ai 2qing 1,HU Ming 2hua 2(1.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31,China ;2.Reclamation Bureau o 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 :The frames ,functions ,design of spatial in formation database ,and the schemes of mud flat res ources about recla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GIS were discussed.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ficient spatial data management and flexible spatial data com prehensive analysis of GIS ,the recla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established and designed by C/S and B/S ,thus realizing the multiple functions of in formation inquiry ,data maintenance and visual management.K ey w ords :GIS ;mud flat res 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浙江濒临东海,海岸线长达6400多km ,境内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以GIS为基础的长江(江苏段)海事管理信息系统之研发
以GIS为基础的长江(江苏段)海事管理信息系统之研发徐建新王勇王媛媛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江苏省测绘工程院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摘要随着长江(江苏段)进出港船舶达艘次及载货量的持续增长,海事交通管理、应急救援、车船调度、水上防污等工作越显吃力。
一方面,现有的VTS、CCTV、AIS等交管系统由于各自通信标准的差别,导致信息无法互通。
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空间背景信息,仅从现有的VTS信号和AIS信号很难获得目标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无法达到整体交管、协同搜救的效果,往往导致交通管理、应急搜救工作的延迟。
因此,本系统以GIS技术为基础,整合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岸线专题数据、水域专题数据、海事专题数据、实时监控信息、动态位置信息等等多源数据,达到水陆域数据的融合、动静态信息的融合,搭建了长江(江苏段)统一的海事管理信息平台。
基于丰富的数据,系统实现了通航环境展示、专题信息查询、水上交通管理、应急搜救服务、实时情况监控等功能,实现了水上交通实时监控、动态管理,为海事管理工作突出现场、全程监控、快速反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水陆数据融合、地理信息系统、海事管理信息系统一、概述江苏地处长江黄金水道“龙颈”区段,沿江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放带的结合部,是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开发的重点区域,沿江八市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到长三角经济总量的44%以上。
当时每年进出港船舶达86.18万艘次,载货量达5.43亿吨,平均每天航行经过船舶超过5000艘,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使江苏段水上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水上交通管理部门,江苏海事局负责辖区内的水上交通管理、船舶指挥调度、应急搜救及船舶防污工作,其管理手段与效果直接关系到水运秩序与安全,更是影响到沿江各市的经济发展。
为弥补海事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江苏海事局先后建设了VTS、CCTV、AIS等交管系统,这些系统在海事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海事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GIS的三维滩涂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
要: 为进 一步 准确 掌握 浙 江省滩涂 资源的 分布现 状 , 确 判 断滩 涂 资源 的 自然 淤 涨速 率 , 正 实现
滩涂 资 源科 学合理 的 开发 利 用和保 护 , 通过 系统 、 面的 水 下地形 测 绘 与 实地调 查 , 立 了高准确 全 建
度、 高度权 威 的滩涂 资源数据 库 , 并在 此基 础上 设计 与 实现 了浙 江省 滩涂 资 源 管理 系统 。 系统 采 该
用 A tC D N T和 A c n ie实现 了水 下地 形数据 从 C uo A . E rE gn AD文件到 G o aa a e 据库 的 无损 转 e d tb s 数
换 , 用 S yie和 A c I ev r 滩涂 资 源成果 数据 进行 二三 维一体 化 显示 。 使 kl n rG SS re 对 系统试 运行 结果表 明 : 系统 实现 了对 浙 江省 滩涂 资源数 据 的有 效 管 理 , 该 建成 的 滩 涂 资 源 专题 数 据 库 为 滩涂 资 源保
收 稿 日期 :0 1—1 21 1—2 ; 修 订 日期 :0 2—0 8 21 1一o 。 4
发 、 用和保 护滩 涂 资源 , 江省 在 15 利 浙 9 8到 20 04年 共 进行 了 5次 滩涂 资源 调查 , 并在 20 的滩涂 资 04年
作者简介 : 唐远彬 ( 9 2 ) 男 , 江 杭州 人 , 18 一 , 浙 理学 博 士 , 工程 师 。 主要 从事 地 理信 息 系统 的基 础与 应用 研究 。
涂 演 变分 析 和可 持续 发展 等 研究 , 基 于 G S技 术 并 I 建 立 了相应 的滩 涂 资源管 理系统 。 由于 土地 资源 紧缺 , 积滩 涂 成 了浙 江省 沿 海 淤 县 市 的 重 要 土 地 储 备 资 源 J 为 了 科 学 合 理 地 开 。
近40年椒江—台州湾滩涂围垦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调查
近40年椒江—台州湾滩涂围垦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调查张登荣;许思莹;谢斌;吴文渊;路海烽【摘要】In this paper,not only the topographic maps of 1971 and 1981 but also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1981,1990,2001 and 2011 were us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land use change of reclaimed mud flats of Jiaojiang-Taizhou Estuary in the past 40 years or so.Based on the topographic maps and satellite images and supported by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s,the authors acquired the current land use status of five periods and the land use change matrix between each period of reclaimed mud fiats.The remote sensing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past 40 years or so the trend of reclaimed mud flats of Jiaojiang-Taizhou Estuary was totally exacerbated and the types of land use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From 1971 to 1990,the land use types of reclamation zone mostly were converted into cultivated fields,breeding farms and reclamation land.After 1990,the upsurge of developing the reclamation of mud flats appeared.The beach and the reclamation land were converted into other land use patterns,such as cultivated fields,residential land,port land,and breeding farms.From 2001 to 2011,80.77% of the beach was converted into the reclamation land.The area of beach was reduced heavily.The expanding speed of reclamation of mud flats achieved the maximum in this period.%利用1971年和1981年2版次地形图数据以及1981年、1990年、2001年和2011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对近40 a来椒江一台州湾的滩涂围垦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调查.依据上述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获得了5期滩涂围垦土地利用现状及各期次之间的滩涂围垦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调查结果表明,近40 a来,椒江一台州湾滩涂围垦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变化的类型逐渐增多.1971-1990年间滩涂围垦土地利用类型多为耕地、养殖场和围垦用地;1990年以后,滩涂处于围垦开发利用热潮,光滩及围垦用地等多向耕地、居住用地、港口码头及养殖场等类型转化,而原本耕地及养殖场用地则多转化为居住用地.2001-2011年间,有80.77%的滩涂转化为围垦用地,光滩面积减少程度大,椒江一台州湾滩涂围垦扩张速度达到各时期最大值.【期刊名称】《国土资源遥感》【年(卷),期】2016(028)001【总页数】6页(P101-106)【关键词】椒江—台州湾;滩涂围垦;土地利用变化;遥感【作者】张登荣;许思莹;谢斌;吴文渊;路海烽【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杭州 311121;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121;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杭州 311121;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121;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杭州 311121;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121;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杭州 311121;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121;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杭州 311121;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滩涂作为水产养殖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宝贵财富。
基于WebGIS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研究
基于WebGIS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需求,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精准、快速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目标。
而WebGIS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理信息系统,碰巧也适合于这个目标的实现。
一、什么是WebGISWebGIS,全称为Web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即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基于Web技术实现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即时在线查询、动态制图、客户端轻便等特点。
WebGIS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延伸、拓展和升级,它把GIS技术和Internet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Internet 的优势,实现空间数据共享和查看, webGIS通常通过响应式设计适配移动端和pc端。
二、WebGIS的特点1.网络环境:WebGIS是利用Internet实现的,因此可以利用其网络性质实现互联互通,跨越时空限制,实现数据和应用系统的交流和共享。
2.交互性:所谓的WebGIS是一个Web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来访问,通过选择要素、查询数据、生成报表等等,实现交互式操作。
3.可视化:地图是WebGIS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WebGIS,可以完全可以使用数字、图形等多种方式,将地图数据以可视化方式呈现。
4.客户端轻便:由于使用浏览器后台渲染数据, WebGIS几乎不需要任何插件或繁琐的软件安装,客户端实现了轻便化。
5.扩展性:由于WebGIS是基于Web开发的,因此,其应用是具有扩展性的。
相对于其他地理信息系统,WebGIS通过Web扩展可以轻松地与第三方应用集成,功能可以灵活扩展。
WebGIS的特点使其成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理想选择。
三、WebGIS在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1.土地利用现状监测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是指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综合应用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空间显示、空间查询等手段,以实现对全局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建设规划、优化利用等决策支持等功能。
GIS在长兴海塘管理中的应用
科
GI S在长 兴海塘 管理 中的应用
盛岳 兵
( 海 崇明 县 长 兴 海塘 管理 所 ,海 2 11 ) 上 上 0 93
摘 要: 阐述 了G S I 的定义及 现状 , 长兴海塘管理 中的 系统解决方案 , 在 软硬件要求 。本 系统主要 实现 了传统管理 向计算机信 息管理 的跨越 ,
如 进 行 空 间与 属 性 双 向 查 询 , 指 定的 防 汛 大堤 、 坝 、 坝 、 闸 、 闸进 行 属 性 查 询 , 用 GI 空 间 查 询 和 空 间分 析 功 能 实现 风 、 、 灾后 应 对 丁 顺 水 涵 利 S的 暴 潮
急响应决策支持 。 关键词 : 地理 信 息 系 统 ; 向查 询 ; 间分 析 双 空
1长兴海塘概况 海 塘 、滩涂 信息 管理 系统 开发时使 用 软件 有 线演变 , 将演示上海市 长兴 岛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东部,属江 E沙 l V 、A BC D等 ;硬件有绘 纪的演变 隋 况。 采用动画播放的形式, 演示长兴岛 洲, 是吴淞r l i, l 长江南水道 人 海口的—个岛屿。 全 图仪、 数字化仪、 扫描仪、 微型计算机。 从—个小沙洲逐渐淤积成—个拥有五万 ^ . 口的岛 境呈带状, 东西长 2 . 6 公里, 8 南北宽为 2 4  ̄ 公里。 3 系统的双向查询。本系统主要提供两种 屿。 3 可以连续演示岸线的变化情况 。 播放过程中 可 全岛面积为 7 平方公里 , 8 滩涂面积 8 平方公里 , 查询方式 , . 5 即图形查询属性和属性查询图形。 同时 以随时停止或暂停播放。也可以单独选定某个年 海塘岸线全长为 6 5公里。长兴岛南岸有深水岸 对指定的水利工程设施实现快速检索 , 0 使管理单 代的岸线图 , 并从当前状态开始演示 , 以随时 也可 线近 2 公里 , 0 水深为 一 2 1 米 , 1~ 6 最深处达 一 2 位快速了解设施的管理情况。双向查询主要是依 关闭图例窗口。 2 演变过程播放到任意状态, 都可以 米, 宽度为 10 米左右。水情稳定 , 00 没有泥沙淤 据 M p f A ci ai o r e n 、 v w特有 的面向对象数据管理方 停止下来 , 并进行放大、 缩小、 漫游、 信息查询以及 积。 长兴海塘管理的范围为大堤内坡脚至随塘河 , 法 , 建立图 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联系, 同时利 属性表浏览。 岸线使用。 e 岸线使用 , 将显示长兴岛 滩涂 程为 0 米以上的范围, . 0 丁坝, , 顺坝 一线水 用其数据管理引擎可实现对大量数据库的访问。 线海塘的管理单位分布情况。图层上用文字标 闸, 排葫泵站 。 3 _ 4系统数据管理方法 。 本系统数据采集上, 识出各岸段的所属单位。 可以 对图层进行放大、 缩 2G S的定 义及现状 I 使用上海市测绘院提供的 1 O 0 : 0 的地形图 , 5 主要 小 、 、 漫游 信息查询以及属性表浏览等操作。属性 2 I 的定义。地理信息系统( eg p i 是 A t A .Gs 1 G or h a — u C D的 d g df o w 和 x数据格式 。 数据量巨大, 表 内容包括 I D号、 用单位、 占 长度、 起讫桩号等属 elI omao yt a n r d nS s m简称 ci) f e s 。它是 2 0世纪 为了不浪费现有的数据资源及节省开发成本 , 采 性 ,属性表和图层 同时打开时可以进行双向查询 6 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的地理学研究技术 , 0 是 用 了1 p f通用转换器( n e a T nl o 可 操作。_ V io I n a U i r l r s t) v s a a r 3. 5 2滩涂信息。 滩涂信息的主要内容是显示 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以将 d g df w 和 x文件格式转换成 N p f 的 T B 有关长兴岛滩涂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ai o n A 具有采集、 、 管理 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 的 或 I F D文件格式 ,  ̄ / I M1 I 转换效率非常高 , 转换后 方面 : 醐姐- 保滩工程 , 程。 将显示上海市长兴岛 自 力, 具有空问性和动态性; 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 分别建立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 形成 l p f 保滩工程的建设情况 ,  ̄ io I n a 主要是丁坝、 顺坝的建设情 策为目的, 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 , 具有区域空间 的图形和属性数据文件格式。 况。 图层上用红色将丁坝标出。 整个图层可以进行 分析 、 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 产生高层 数据管理方法 , 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 放大、 缩小、 、 查询和属性表浏览等操作。 漫游 信息 次的地理信息;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 A teX的复合文档技术 , c v i 实现了双文件管理方 属性表内容包括 I 、 D号 坝名称 、 桩号 、 长度、 坝根 数据管理 , 由 并 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 法 , 这种数据文件管理方法的优点是每个非常大 顶高程 、 坝恨基础高程 、 坝头顶高程 、 比、 内坡 外坡 地理分析方法 , 作用于空间数据 , 产生有用信息 , 的图形文件只有两个文件,即图形文件和属性文 比、 坝面结构 、 新建年份 、 最近维修年份以及现状 完或 ^ 类难以完成的任务;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 件 ,目 方便用户进行 目录文件管理并 占用较少的 情况等信息。属性表和图层同时打开的时候可以 来看 , 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 而其内涵是由 硬盘空间。其中属性数据文件格式与 A e s ee 数据 进行双向查询。 s 造地使用。 造地使用 , 显 E 将 示 海 计算朝程 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 库文件格式完全相 同, 可利用 A cs 数据库打开 市长兴岛圩 区分布的情况 , ce s 用不同的颜色将圩 区 模型 , 是—个 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 属性数据文件格式, 进行任意属性数据的添加 , 并 区别开。h 整个图层可 以 进行放大、 、 缩小 漫游、 信 统。 通过相同的系统 I D值实现空间数据集与属性数 息查询和属性表浏览等操作。属性表内容包括 I D 2 I 的现状。 前世界 E .GS 2 目 常用的 GS I 软件 据集的连接和双向查询。 号、 圩名、 面积、 人口和围垦时问等信息。 可以了解 已达 4 O O 多种。 它们大小不一 , 风格各异。国外较 3 系统的主要界面。51 5 3 . 海塘信息。 海塘信 围垦位置、 、 地点 围垦进展、 围的面积, 已成 管理单 著名的有 A CI F , E A A , G R / O G N M P M E等 ;国内 息的主要 内容是显示有关长兴岛海塘 的各种信 位可根据这些信 息, N 对围垦作出相应的规划。泳 较著名的有 M PGSG o a 和 cT S A A / I,es l 1Y T R等 。 息 , t- 主要包括 以下几- : 面 : 桩号 分布 : 'h t- - 桩号分 下地形。水下地形 , 出现对话框 : 将 在类型单选框 虽然 GS I起步晚, 但它发展快 , 前 已 目 成功地应用 布, 将显示上海市长兴岛—线海塘里程桩号的分 内选择三维模拟图, 再从年份下拉列表中选择年 到—百多个领域。 布情况, 用红色的点表示里程桩 , 可以对图层进行 份 , 就可以看到相应年份的水下地形三维模拟图I ; 上海市长兴岛海塘、 滩涂信息管理系统就是 放大 、 、 缩小 漫游、 信息查询以及属性表浏览等操 如果选择分色图,就可以看到相应年份的水下地 利用 G S I 的开发函数库二次开发出的水利设施管 作。 陛 屙 表的内容包括 I 号 、 D 与零桩号距离、4 5 坐 形分色图层。对分色图层可以进行普通图层的所 理的专用软件。 标、 经纬度坐标 、 上海城建坐标、 高程以及与 8 海 有操作 , 3 包括放大 、 缩小、 漫游 。三维模拟 图制作 3 系统 椴 计 塘重合点等属性信息。如果屙 眭表和图层窗 口同 上 , A ci 前端数据 采用 r e vw 采集生成的矢量图形数 3 系统管理 目 上海市长兴 岛海塘 、 时打开 , . 1 标。 可以进行双向查询。h 护堤工程。护堤工 据 , 通过设置高程值 , 得到三维正射影象 图。3 3 _ 5 滩涂信 息 管理系统是针对长兴海塘管理所这—基 程 , 将显示上海市长兴岛一线海塘 的维护情况 , 用 陆域信息。 陆域信息的主要功能是显示上海 层水利设施管理单位所开发的专用软件。它要求 不同的 颜色将典型断面分隔开来, 易于辨认。 可以 市长兴岛陆地上的地理要素分布情况 , 主要包括: 首先实现对该单位空间数据的管理 , 包括空间数 对图层进行放大、 缩小 、 漫游、 信息查询以及属性 a 河流分布。河流分布 , 将显�
基于GIS与决策模型整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共3篇
基于GIS与决策模型整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共3篇基于GIS与决策模型整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1基于GIS与决策模型整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在中国,农业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本农田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基本农田的保护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基于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GIS与决策模型的整合应用是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所需要的。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生成具有空间特征的数据,并以图形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得分析、计算和预测等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
在这个过程中,GIS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同时,决策模型也是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决策模型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建立相应的决策流程,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与GIS技术的结合,可以将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所涉及到的大量数据通过决策模型综合起来,生成更加精准和可信的规划方案。
该建立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收集。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数据来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资源、农作物分布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
2. 数据处理和预处理。
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预处理,以保证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编码和数据转换等工作。
3. GIS技术的应用。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将上述数据转化为不同的图层,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
这是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重要工作步骤,可以为规划方案提供空间分析和预测支持。
4. 决策模型的建立。
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策模型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如土地利用需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农业生产能力等。
通过建立相应的决策流程,我们可以为规划方案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基于3S技术的海洋滩涂测量与管理
基于3S技术的海洋滩涂测量与管理摘要:滩涂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自然侵蚀和淤积、人工促淤、圈围及护岸工程等作用不断发生着冲淤变化,滩涂资源研究和开发已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本文分别阐述了GPS、RS和GIS技术在海洋滩涂行业日常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3S技术在滩涂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在此基础上概要论述了3S技术在滩涂资源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最后论述了3S技术在滩涂资源研究应用中的发展前景,为管理和合理利用滩涂资源指引方向。
关键词:滩涂3S 动态监测1、前言海洋滩涂系指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其环境的变化将会对所在区域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海域使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分析滩涂利用状况、滩涂地形演变等可以为有关部门在滩涂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规划等方面提供准确详实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目前,我国对滩涂的开发管理越来越重视,建立了大量的数据库和基于GIS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不少信息服务与产品。
然而,对滩涂信息管理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滩涂资源由于自然侵蚀和淤积、人工促淤、圈围及护岸工程等作用不断发生着冲淤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动态变化的。
因此,研究滩涂地形的冲淤变化对合理管理和开发利用滩涂信息至关重要。
由于滩涂信息的时空变化特性,对滩涂地形的分析将涉及大量的相关数据,合理的组织和管理这些动态变化的数据具有很大的难度。
特别是临近城市区域的滩涂湿地除作为城市的土地后备资源外,还表现为多功能共存的生态体系,在蓄水、调节径流、均化洪水、净化与过滤、保护海岸线、调节气候、提供动植物栖息地以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掌握滩涂的分布状况、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制订可持续利用决策的科学基础。
广东省浅海滩涂数据建库与系统实现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1994年3Jl航搬.I伽4雒3Jl蠲绘
41k仕E居驯至戚
(1)图廓注记
注记豢激裟器恭z慧蒜麓篙蕞勰≯ (2)线转点注记
2.数据库建设 2.1数据分析
数据有1998年至2006年完成的l:10000浅海滩涂测量面积为2887.59平方公里,共154幅,为hutoCAD格式(以 下简称滩涂测量数据)。
涉及以上图幅陆地部分的广东省l:10000 DLG数据(以下简称DLG数据),共101幅,Geoway格式,用作浅海滩 涂数据接边的底图。 2.2数据库设计
74
于0慧纂雾慧雾然曼禁过直接的加载图层和符号化并不能满足地图出图的要求。由
委一糍一戮一赛 替换格网线图层,用注记点图层标签格网信息和角未弑闭姒硒洲叫陕’抚1罡用图廓线图层(SkeletonP01yline) 信息。在浅海滩涂系统中,对格网线图层的读取,根据格网线知ii茹基看;磊名;蕃:怡筌誓;昙累詈誓趸窒鎏素
固蚺夸
固q卿圊缈争 SHP格式到Geodatabase格式的转换方式同上。 2.5数据接边 滩涂测量数据与DLG数据由于施测的时间不同,在做数据接边时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接边问题,因此需要定义接 边的规则,实现两种数据之间的融合。 在编辑软件环境中,导入DLG数据作为参考底图,套合转换后滩涂测量数理好与周围要素的关系。
浅海滩涂数据库系统是主要实现对浅海滩涂数据的空间管理。系统数据组织按照行政区分级组织,主要包括对浅 海滩涂数据的一般的空间数据浏览操作。包括地图浏览,查询,检索,属性查询,空间查询等功能,同时也包括对浅 海滩涂数据分图幅渲染打印出图,以实现以往只能在CAD数据模式下才能实现的制图输出功能。 功能结构图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4期2007年7月水资源保护W ATER RES OURCES PROTECTI ON V ol.23N o.4Jul.2007 作者简介:胡海清(1962—),男,浙江龙游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工作。
E 2mail :ccwithxs @ 基于GIS 的滩涂围垦管理信息系统胡海清1,胡明华2(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2.浙江省围垦局,浙江杭州 310014)摘要:对基于GIS 的滩涂资源与围垦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目标、空间信息数据库等的设计及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利用GIS 具有的高效空间数据管理和灵活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能力的特点,进行基于C/S 和B/S 两种结构的浙江省滩涂资源与围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实现滩涂资源信息查询、数据维护和可视化管理等多种功能。
关键词:GIS ;滩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Ο6933(2007)04Ο0056Ο03R ecla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GISHU H ai 2qing 1,HU Ming 2hua 2(1.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31,China ;2.Reclamation Bureau o 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 :The frames ,functions ,design of spatial in formation database ,and the schemes of mud flat res ources about recla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GIS were discussed.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ficient spatial data management and flexible spatial data com prehensive analysis of GIS ,the recla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established and designed by C/S and B/S ,thus realizing the multiple functions of in formation inquiry ,data maintenance and visual management.K ey w ords :GIS ;mud flat res 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浙江濒临东海,海岸线长达6400多km ,境内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对滩涂资源作的多次全面调查均在26167hm 2左右,但是历次调查仅有一个数字成果,并未形成系统的滩涂资源数据库,再加上滩涂具有的自然再生属性,原有的平面、统计管理已难以满足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动态、科学管理的要求。
GIS 是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
G IS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评价与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技术,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
地理信息是滩涂与围垦资源的重要基础信息之一,90%以上的滩涂与围垦信息都跟地理信息相关。
滩涂与围垦资源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滩涂资源存在着基本资料不详,信息采集与分析手段相对落后的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为滩涂与围垦资源信息管理提供行之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与决策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1]。
1 系统构建1.1 系统体系结构根据C/S 结构与B/S 结构的各自特点,结合滩涂资源与围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要求,系统总体结构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 )和浏览器/服务器(B/S )相结合的体系结构。
总体结构框架设计分三个层次:表现层(客户端)、中间层(WE B 服务器与应・65・用服务器)和数据管理层(数据库服务器)。
该结构可以快捷、方便地实现集中管理维护、本地用户和远程用户浏览功能,而且系统应具有确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
系统体系结构见图1。
图1 系统体系结构1.2 服务器设计系统的服务器从逻辑上看有三个:数据库服务器(DBMS )、浏览服务器(Web )、应用服务器(AS )。
Web 服务器接受请求,并把应用服务器的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应用服务器负责应用处理过程;数据服务器端只进行数据的管理工作。
所有的地图数据和应用程序都放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是提出请求,所有的响应都在服务器端完成。
在物理上,应用服务器和Web 服务器可以安装在同一个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可单独安装,也可与应用服务器和Web 服务器安装在一起。
1.3 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3]。
滩涂资源与围垦数据库是极其复杂的,滩涂资源数据具有的时间维、空间维和主题域(海图及各种水深情状况)一起构成了滩涂多维数据。
为了更方便地查询和分析数据,需要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综合。
在滩涂资源信息系统中,涉及的数据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
1.3.1 属性数据库设计属性数据库是指对存放地理信息图层中各种空间对象的信息描述及其他相关数据。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内容涉及滩涂信息的方方面面,如滩涂监测信息、滩涂统计数据等。
1.3.2 空间数据库设计空间数据库是指与空间位置相关的数据。
本系统中空间数据库有三大类:①基础地理数据。
作为背景显示信息,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区边界、城市、居民点、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等,为滩涂资源专题数据的地图显示和分析提供辅助信息,采用浙江省现有的1∶250000系统数据的基础电子地图;②滩涂资源专题图层,包括滩涂监测站点分布图、滩涂资源功能区划图、滩涂成就图、滩涂现状图等;③图像数据,包含数字高程模型DE M 、数字正射影像DOM 等。
空间数据库依据数据来源、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和建库的规范标准划分为2个子库[4]。
a.矢量数据库。
基础电子地图和滩涂资源专题图层。
b.栅格数据库。
存储spot5全色影像和spot5融合影像及扫描图。
根据应用目的和查询浏览需求,该T M 影像存储了10m 、15m 等多种不同分辨率的数据。
1.3.3 空间参考系设计系统中所有空间数据图层的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采用1956国家深度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地理投影采用三度分带的高斯投影,整个数据库分成三个投影带,中央经线分别为:117°、120°、123°。
1.3.4 数据要素编码设计从提高数据库性能以及避免数据重复开发的角度出发,在设计滩涂资源空间数据库中包括的要素时,应在省基础数据库所包括的要素之中进行有选择的提取,形成有应用特色的滩涂资源空间数据库。
所提取的基础地理要素既要尽量满足本系统实际使用需要,又要尽量避免引入与本系统关系不大、会影响数据库运行速度、增加数据量及处理工作量的要素。
由于篇幅所限,所用到的要素不详细说明。
空间数据库内要素的分类编码采用测绘部门的基础地理要素编码与水利工程基础代码并存的方案,分别使用“分类代码”字段与“标识码”字段来存储。
建成后的数据库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库总体结构2 功能目标设计a.完成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完成原始数据入库。
b.建立全省滩涂资源与围垦数据库。
c.实现滩涂资源可视化和围垦情况可视化的查询。
・75・3 查询功能设计系统对数据可以实现如下查询:①定位查询,用户用鼠标在地图上点击,系统返回点击位置一定范围内空间属性信息。
②条件查询,用户通过与系统交互,向系统发送一系列S Q L 语句,系统返回满足条件的信息。
名称查询,用户指定某一名称,系统返回符合该名称的数据。
③综合定位查询,有1∶10000图号定位、图名定位、海图图号定位、港湾名称定位、岸段编号定位、输入坐标定位和综合要素定位等。
综合要素定位包括水系名称定位、交通名称定位和地理名点定位,可以在文本框里输入精确名称,也可以模糊查询。
单击“地图综合定位”按钮,出现“地图综合定位”对话框,如图3所示,如选择钱塘江,然后单击“定位”按钮,出现如图4所示的图面情况。
图3 “地图综合定位”对话框图4 钱塘江流域图面4 系统实现设计根据系统对海量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存贮与管理需求,数据库采用了MapInfo S patialWare 与面向对象的通用数据库Oracle9i ,利用MapIn fo S patialWare 数据管理软件把复杂的MapInfo 地图对象存入大型数据库ORAC LE9i 中,并为其建立空间数据索引,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实现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的存贮和管理。
在C/S 结构下,客户端采用MapIn fo Professional 和MapInfo MapX 作为桌面地图信息系统的平台。
在B/S 结构下,采用MapInfo 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 的地图应用服务器MapX treme 的作为信息发布平台。
开发软件:B/S 结构采用Micros oft Visual InterDev 、FrontPage 进行主页制作,ASP 程序编制,开发语言采用VB Script 。
C/S 结构采用MapBasic 在MapInfo Professional (Runtime )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 Server2000。
滩涂资源与围垦管理信息系统主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C/S 结构的“滩涂资源与围垦管理信息系统”主界面参考文献:[1]魏家绮.Mapin fo 在水利系统应用[E B/O L ].[2003Ο6Ο13].http ://2004.chinawater.com.cn/newscenter/flx w/szsl/20030613/200306120174.asp.[2]胡钢,徐绪堪,沈波,等.基于mapin fo 三层结构水利地理信息系统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2):4319Ο4321.[3]王世容.都江堰灌区基于GIS 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 B/O L ].[2004Ο8Ο7]http ://w w /2260/news/shownews.asp ?newsid =302.[4]黄健熙.基于B/S 的水土保持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7):138Ο141.[5]曹建成.GIS 在水资源空间分析与管理中的应用[J ].测绘技术装备,2002(4):18Ο20.[6]李胜乐,陆远忠.MapIn fo 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收稿日期:2007Ο03Ο12 编辑:傅伟群)・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