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唯识三十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變心所相應門│││││四煩惱常俱,謂我痴、我見,並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
明能︵56三性分別門│││││有覆無記攝。
變相7頌︶界繫分別門│││││隨所生所繫。
起滅分位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能變差別門│││││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
自性行相門│││││了境為性相,
三性分別門│││││善,不善,俱非。
16頌︶隨惑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惛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
不定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所依門││││││依止根本識。
俱不具轉門││││││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
︵第十七頌︶起滅分位門││││││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正辨唯識││││││││││││││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異熟五受相應門│││││唯捨受。
能變三性分別門│││││是無覆無記。
︵23心所例同門│││││觸等亦如是。
4頌︶因果譬喻門│││││恆轉如瀑流。
伏斷位次門│││││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漢位捨。
舉體出名門│││││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
所依門│││││依彼轉。
明唯識相所緣門│││││援彼。
︵前24頌︶思量體性行相門│││││思量為性相。
釋違心法生起緣由││││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理難有情相續緣由││││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通釋正遍計所執性│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信無所有。
教難依他起性││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
︵18三種辨圓成實性││圓誠實於彼,長遠離前性。
24頌︶自性明不一不異│││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
釋違明依圓前後│││非不見此彼。
教難總說│││││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
三種別相無性│││初即相無性。
無性生無性│││次無自然性。
明勝義無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明唯識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唯識三十頌世親菩薩
適難破執│││││││││││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
略標宗歸識│││││││││││彼依識所變。
標彰能變體│││││││││││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三相門│││││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所緣行相門│││││不可知:執受、處、了。
心所相應門│││││常與處、作意、受、想、思相應。
︵後5頌︶│修習位││││││││││││││││││││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使證得轉依。
究竟位││││││││││││││││││││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第25頌︶資糧位││││││││││││││││││││乃至未起識,求在唯識性,在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加行位││││││││││││││││││││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明唯識頌││通達位││││││││││││││││││││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唯列六位名│││此心所遍行
識受俱分別│││皆三受相應。
三相應俱遍行│初遍行觸等
十受門別境│初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頌廣了境善│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
科識能變眾明煩惱│煩惱謂:貪、嗔、癡、慢、疑、惡見。
判︵8│六位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陷、與害、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