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唯识三十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文唯识三十颂

刘定全译

内学院研究藏文研究成绩

兹译颂本系内学院藏文研究课所用,今对勘唐译本及日人寺本婉雅译本,(题西藏世亲造唯识论,1923年京都版)于字句互异有关义解者悉为注出,余者从略。又译文间有开合原本以就五言格式者,但于意义无所增损,读者可自得之也。

民国十三年六月译者识

敬礼妙吉祥童子。

假设①我与法,诸类各别起,彼是识转变,转变又三种②。

异熟与思量,及于境了别③。此中④藏识者⑤,异熟一切种。

彼执等及处,了别不可知⑥,常及触作意,领纳想思俱,于彼受为舍⑦。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彼恒如流水,阿罗汉位舍。

依彼自生起⑧,且缘彼名意,思量⑨有我性⑩,于有覆无记。

四烦恼常俱,我见及我痴,我慢及我爱,随想11所生是12。

余触等亦然,阿罗汉灭定13,出世道无有,此第二转变。

第三境六种,是等各别缘14,善不善俱非。

遍行与别境,从心起者15善,如是惑随惑16,三受彼相应。

此第一触等,欲胜解念俱,定慧为别境17,信及有惭愧。

不贪等三勤,轻安不逸俱,全不害为善,惑为贪嗔痴。

及我慢见18疑,忿怒与持恨,覆及恼与嫉,悭吝及矫诳19。

谄骄害无惭,无愧沉与掉,不信及懈怠,放逸及忘念。

①唐译作“又假说”。

②寺本译作“缘起种种等一切”。

③唐译有“识”字。

④唐译作“初”。

⑤藏本无音译,今从义翻。

⑥唐译作“不可知执受处了”。

⑦唐译作“为舍受(相应)”。

⑧唐译各句次第不同,可勘。“自生起”作“转”。

⑨寺本译“识之思虑”。

⑩唐译作“为性相”。

11寺本译“想”,属上句。

12原颂末更有“余”字,今顺文便译入次颂。

13寺本译二句作“余亦无入触等者”,错。

14唐译有三句,可勘。寺本译亦微异,云“第三境虽六种,而一切缘即是此等”。

15唐译作“心所”。

16唐译更有“不定”二字。

17唐译此下有“所缘事不同”一句。

18寺本译遗此字。

19寺本译错作“与因俱”,不可通。

散乱20不正知,悔眠21亦如是,寻求与伺察,随惑22二各二。

诸五依本识,由缘而生起,识或具或否,如诸波于水。

依意生起识23,是常除无想,入二定无心,睡眠与闷绝。

识变是分别,而分别一切,以彼是无故24,为一切唯识。

识为一切种,依辗转力故,如是如是变25,彼彼分别生。

由业之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而余异熟生起。

由彼彼分别,分别彼彼物,此即遍分别26,无自性故无。

他增上27自性,分别缘所起,成就28则于彼,常离前者尽。

故此他增上,非异非不异,谓如无常等29,不见此昧彼30。

自性依三种,于三无自性,曾依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初相无自性,复此由其性,不自然生起,又余无自性31。

此法义殊胜,若是亦真如,又常时自如,此性即唯识。

32乃至识未住,于彼唯识性,二取之随眠,彼体悉未灭。

谓彼为唯识,依缘思维彼,有法随现有,故不住唯(识)33。

智所缘无得,尔时住唯识,以所取无故,彼能取亦无。

彼无思无得,是出世间智,(即此)是转依,,二取劣依34舍。

此即无漏界,不可思善实,安乐解脱身,名大牟尼法。

三十颂由阿阇黎宝亲35造迄。印度律师胜友36、戒主觉及大奏译官僧伽智群共译,奏允校行。

20寺本译错作“敬礼”。

21寺本译错作“二”。

22唐译作“不定”。

23唐译作“意识”。

24唐译第二三句作一句半,“所分别由此彼皆无”。

25唐译二句颠倒。

26唐译作“遍计所执”,乃意译。

27唐译作“依他起”,下同。

28唐译作“圆成实”,皆是意译。

29唐译作“如无常等性”。

30唐译作“非不见此彼”,意甚晦,寺本译同。

31唐译作两句,“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今文意贯次颂。

32此下四颂文句皆与唐译不同,可勘。

33原本有此义,但无此字。

34寺本译作“恶住”。

35此依日人明石惠达所译(见龙大论丛246号,1922京都)。

36佛灭后千三百年时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