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荒野:斯奈德与罗尔斯顿荒野观之比较研究
空间理论视阈下的《还乡》与《无名的裘德》
空间理论视阈下的《还乡》与《无名的裘德》在当代文学中,空间理论被广泛运用,成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审美视角。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文学作品中的空间不再仅仅是作品的背景,而是一种具有个体化特征和象征意义的存在。
两位美国著名作家桑德拉·迪斯纳与罗伯特·斯通的作品《还乡》与《无名的裘德》,正是在空间理论的视阈下展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
本文将从空间理论的视角对这两部作品进行阐释,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学意义与审美价值。
我们来看看桑德拉·迪斯纳的小说《还乡》。
这部小说以美国南方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土地之争,描绘了一系列独特而丰富的空间形象。
在《还乡》中,作者对空间的刻画极为细腻,通过对南方小镇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特有的地域氛围和历史文化。
小说中所呈现的空间不仅是地理空间,更是一种史诗般的家族记忆与情感纠葛的载体。
在这一空间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血缘联系和文化传承,同时也体验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和解,让人领略到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共鸣。
在《还乡》中,作者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城乡风土人情的描写,创造了丰富的空间体验。
美国南方的沼泽、森林、田野、乡村小屋等等,都成为了小说中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空间元素。
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成为了小说情节和人物塑造的重要背景,并贡献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这些空间的生动刻画,作者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动人的地域韵味和生活气息,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之中。
我们来看看罗伯特·斯通的小说《无名的裘德》。
这部小说以美国西部城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普通男子裘德的故事,揭示了他与家人、朋友、社会环境之间的种种纠葛。
在《无名的裘德》中,作者同样通过对空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特有的西部荒野风情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小说中所呈现的空间,不仅是茫茫荒漠和广袤平原,更是塞外民族、牧民文化和西部拓荒者的集聚地。
这些空间形象,不仅成为了小说情节的重要载体,更成为了一种艺术表现与审美体验的来源。
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
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摘要文章从美国与荒野、荒野实践、荒野伦理、荒野诗学以及荒野文明五方面探讨深层生态学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观。
作为在荒野上建立起来的民族,美国的历史常被当作一部东部拓居与西部拓荒的历史。
斯奈德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美国西部荒莽山地度过,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荒野诗人。
斯奈德的荒野观比较系统完整。
斯奈德的诗歌大多以荒野为背景,号召人们回归荒野,在荒野中沉思。
斯奈德强调荒野的治疗作用,认为荒野与文明的交汇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
荒野伦理处理的是社会对生态系统及大地的所作所为问题,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更为民主的、更带包容性和永恒价值的伦理,是一种普世伦理。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生态批评;荒野伦理;荒野诗学一、美国与荒野西方当代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强调荒野的价值,他将自己的环境伦理学著作取名为《哲学走向荒野》,以表示对荒野的关怀。
罗尔斯顿说:“25年前(20世纪60年代前),就是最敏锐的观察家也不会预料到哲学会有一个荒野转向。
最近哲学界转向对人类与地球生态系之关系的严肃反思,比任何一次哲学上的转变都出乎人们的意料。
”荒野是受人类干预最小或未经开发的地域和生态系统,是真实的、自在的自然,即原生态的自然。
美国人民是一个在荒野中缔造社会的民族。
与欧洲相比,北美那广阔而未开垦的土地、无边无际的荒野,被认为是真正的美国特色,“荒野”成了爱国者的热爱对象。
正如劳伦斯·布伊尔所言:“远离城市的郊外和前工业化的地域开始与美国的文化特征联系在一起,成为美国本土文学的一个神话。
美国的自然环境成为它最显著的一种文化资源。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生态观念,它赞美荒野,培养人们对荒野的认同意识,认为所有生物都按其自身方式生存。
这种观念能够促使人们从大地征服者的角色向大地共同体中普通一员的角色转换。
汉斯·哈斯在《自然与美国人:三个世纪中态度之变化》中指出,在19世纪上半叶,人与荒野之间的紧密关系开始形成了一种模式。
荒野景观中的生态单元种类分析
荒野景观中的生态单元种类分析摘要:文章以城市荒野景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这些荒野景观的发展历程、设计手法以及形成环境带给使用者的印象与感知。
荒野景观的理念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追求,更是一种践行的态度,设计师们包容且多元的设计理念表现出对时间的尊重。
文章以苏黎世大学耶荷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分析说明了生态单元在荒野景观中的发展、作用,希望能给同行们一些有用的启示。
关键词:荒野、生态单元、景观再现1、荒野景观的研究发展历程荒野在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中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
但是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过程中,已经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
罗尔斯顿把他的环境伦理学探索,冠名为“哲学走向荒野”[1]。
我国对荒野的认识多年来存在误区,传统观念认为,荒野是没有价值的地区,或应当被开发的地区。
这在建国初期,就体现在黑龙江开发“北大荒”和大规模砍伐原始森林的“大跃进”运动中。
但是,自从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和嫩江出现的特大洪水,以“铁”的事实揭示荒野的意义以来,我国环境决策意识由“浅生态学”开始向“深生态学”发展。
荒野的保护开始纳入国家重点实施计划。
2000年我国国有重点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01年国家对扎龙湿地第一次实施“生态供水工程”。
荒野的生态价值悄然进入我国环境决策的视野[2]。
但是荒野环境以怎样的方式与城市环境和乡村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联想我国近几年出台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的政策,表明我国的荒野保护的实践已经走到理论的前面。
但是我国至今没有展开对荒野的调查和统计,因此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荒野。
人们对荒野的传统看法还没有彻底地改变,现在看来,停留在部分层面的森林、湿地、草原和江河的管理,不能等于那些部分之和的整体荒野的管理。
所以,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当明确荒野的意义,迫切需要恢复荒野的名义,尊重荒野的内在价值和持续存在下去的权利。
2、荒野景观的含义荒野一词,英文是“wildness”,狭义上,它是指荒野地;广义上,它是指生态规律起主导作用,没有人迹,或有人到过、干预过,但都没有制约或影响自然规律起主导作用的非人工的自然环境。
荒野转向:罗尔斯顿的环境美学
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要切入罗尔斯顿的思想,首先得找到表达其思想的关键词。
普遍认为,罗尔斯顿思想的关键词是“自然价值”。
其实,在罗尔斯顿那里,“荒野”(wild)是自然价值之源。
事实上,罗尔斯顿不仅响亮地提出“哲学走向荒野”,而且也提出“美学走向荒野”,要求哲学把沉思的目光投向荒野,美学把欣赏的目光转向荒野。
荒野才是我们把握罗尔斯顿环境美学思想的入口。
一、“荒野”的语言学分析在西方,《旧约》和《新约》都将“荒野”描述为荒野转向:罗尔斯顿的环境美学赵红梅年来,两国因经济互补性和文化相似性,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进展,希望“中韩暨观察员国家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活动,更愿其成为对亚洲各国文化艺术方面创造出新价值的盛会。
王文章院长在致辞中说,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区域合作日益密切,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日益加强。
举办首届“中韩暨观察员国家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为亚洲各国文化艺术界的艺术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提供了一个交流研讨平台。
亚洲各国人民曾经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创造,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21世纪的今天,亚洲各国人民必将以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文化艺术的交流合作与相互促进,离不开沟通理解与相互尊重。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境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首先是发现、热爱自身之美,然后是包容、相互学习他人之美,得到相互欣赏、赞美,不同的美和谐与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进而达到相互尊重、世界和谐的大同之美。
相信亚洲各国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们会热情携手,共同努力,以卓越的文化艺术创造,为自己国家、民族在21世纪的文化艺术发展开拓出新的境界;在保持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努力促进亚洲文化的和谐、繁荣与发展。
韩国韩中文化艺术协会会长柳在沂致答谢辞。
环境美学在中国:东西方的对话
虽然我曾经六次造访中国,但由于我个人太“西方”,因而并不能给中国的环境美学带来很好的观点建议。
我走遍了世界各地,也已经在美国的不同地区居住了几十年,我一直在研究思考环境美学,因此我将提出一些深入性的问题,以此引发大家的思考。
此外,我非常希望能够从读者的反馈中找到为我答疑解惑的东西。
一、艺术与自然:中国景观是艺术的创作?在西方,我们通常认为环境美学源于自然,而非源于建造的环境。
科罗拉多大峡谷、大提顿国家公园或者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都有一种不同于凤凰城、圣路易斯、洛杉矶的美。
我们通常将环境审美和艺术审美区别开来,但是也许中国的景观是一种艺术创作。
人类与自然在一种彼此之间互相支撑、互为加强的创造性动力下运转,造就了一个美丽非凡环境美学在中国:东西方的对话☉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文谢梦云译[摘要]本文就环境美学领域中的“艺术与自然”“城市、乡村与荒野”“人居之处”“景观之丑”等问题提出看法,并结合西方环境美学思想与中国儒家、道家等哲学中的环境思想,通过探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环境政策的关系,为发展美丽中国提出建议。
这些将对中西方环境美学的对话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美学;景观;环境问题;生态美学;人与自然;哲学主持人语:国际著名学者、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Holmes Rolston Ⅲ)教授对于中国哲学界早已不陌生。
国际上公认为他是环境伦理学之父,而其学说的影响绝不只在环境伦理学这一领域。
尤其在全球正在建设的生态文明时代,罗尔斯顿教授的学说特别是环境伦理观与“荒野”哲学观正在发挥着全方位的影响。
不仅如此,罗尔斯顿教授还是诸多关心、热爱中国的外国学者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比较多也比较深入的一位。
他在为拙著《中国环境美学》(英文版)写的评论中说:“中国人对于自然,有一种强烈的家的意识。
‘家园感因此代表了对自然的最高认同’……书中最好的观点是,中国人长期传统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种和谐所构成的整体美。
走向荒野:天地之美的现代回归——罗尔斯顿的生态美学
中 图分 类 号 :B82—05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5—6378(20l1)04—0032—05
霍 尔姆 斯 ·罗尔 斯 顿 (1933一)是 美 国克 罗拉 多 州 立 大 学 知 名 哲 学 教 授 ,国 际 环 境 伦 理 学 会 创 始 人 ,世 界 著 名 的 生 态 哲 学 开 拓 者 和 奠 基 者 。 刘 耳 、叶平 译 为 中文 并 由吉林 人 民出 版社 2000年 出 版 的《哲学 走 向 荒 野 》一 书 ,是 其 多 年 发 表 的生 态 哲学 与生 态 伦 理 学 论 文 集 。该 书 出 版 不 久 ,在 国 内便 引起 强 烈 反 响 ,一 时 被 学 界 和广 大 读 者 誉 为 “绿 色圣 经”。书 中所 坚 持 和 阐扬 的 深层 生 态 哲 学 立场 和价 值 理 念 ,与 本 人 正 在 研 究 的 国家 哲 学 社 会科 学基 金课 题《大生 命 视 域下 的庄 子哲 学 研 究 》 中的庄子 道 家 自然 主义 生 命哲 学 多 有 契合 。细读 此 书 ,相 知恨 晚 ,因信 古 今哲 人 ,灵 犀 冥 通 ;东 西 文 化 ,遥相 契会 。这 里扼 要 解 析 罗尔 斯 顿《哲 学 走 向 荒野 》的“荒野 ”哲学 与美 学观 ,以飨 读者 。
收 稿 日期 :2011—04—15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大 生 命 视 域 下 的 庄 子 哲 学 研 究 》的 阶段 性 成 果 (09BZX033) 作 者 简 介 :李 振 纲 (1956一 ),男 ,河 北 邢 台 县 人 ,河 北 大学 政 法 学 院 教授 ,哲 学 博 士 ,博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中 国哲 学 研 究 。
加里·斯奈德的生态诗学研究
… …
我 力 图将历史 与 那大 片荒 芜 的土地 容 纳到 心
里, 这样 , 的诗 或许 更接 近 于事 物 的本 色 以对抗 我 我 们 时 代 的 失 衡 、 乱 及 愚 昧 无 知 ”( r br 紊 Fi e e t 5) 6 。在 《 猎 》 十 二 节 中 , 述 者 在 山 中待 了 狩 第 叙
洪 娜 : 里 ・ 加 斯奈 德 的生 态诗 学研 究 25 2
加 里 ・ 奈 德 的 生 态 诗 学 研 究 斯
洪 娜
内容提 要 : 里 ・ 加 斯奈 德是 美 国第 一个将 荒野奉 若 神 明的诗人 。他透 过 对 生命 世 界 的重新 审视 , 图用 试
他的诗作改写我们早 已习以为常的观念, 如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观、 人与 自 然关系、 荒野象征等。他用 意境深远的诗歌唤醒人类在功利 主义驱动下沦为征服 自 的工具 的麻木意识, 然 并重新寻找在工业文明 中丢 失 的天 人合 一 的田 园理 想 。
人 类 中心 主义
现代 文 明 生 态整体 观
作 者简 介 : 娜 , 洪 中央 民族 大学外 国语 学院 讲师 、 比较 文 学与世 界文 学博 士 , 主要研 究 比较 文 学和美 国文
t e r eo rt dt n l o c p orw t u r io a n e  ̄,s c ste c l rlv le o n rp c nrcs ,te rlt n hp b t e n i a i c u h a h ut a au fa t o o e t im h eai s i ew e u h i o
加里·斯奈德生态诗歌中的“荒野情结”
作 为 在 荒 野 上 建 立 起 来 的 民族 . 对 美 国人 而
言. 荒 野是 精神 的象 征 . 对美 国文学传 统 的形成
具 有 深 远 的影 响 作 为 生 态 批 评 理论 中 的 重 要 隐 喻之 一 。 美 国文 学 中 的 荒 野 意 象 十 分 丰 富 . 在 威 廉 C . 布 莱恩特 、 亨利 ・ 梭罗 、 诺曼・ 梅勒、 托 马斯 ・ 品钦 的笔下 。 它或 是“ 神性 荒野 ” 、 或 是 瓦 尔 登 湖
@( 1 9 8 0 -) , 男,
河南省 固始县人 , 硕士 , 讲师 , 研究方 向 : 英美文学和教学 。
第 5期
马 娟 , 等: 加里・ 斯奈 德 生 态诗 歌 中的 “ 荒 野情 结”
1 0 9
和 很 多 中 国诗 人 一 样 将 其 思 想 提 升 到 一 个 新 的 高度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9 — 0 3
气高 旷而静止 ” [ ] 这首诗源于诗人在苏窦山做火
灾 警 戒 员 的工 作 经 历 . 探 索 了劳 动 中外 部 世 界 与 内 心世 界 的关 系 。在 这 首 诗 歌 中 , 所 有 有 知 觉 的 或 者 无 知 觉 的 物 体 与 诗 人 在 荒 野 自然 中 并 存 . 它 们启 迪 和 激 发 了诗 人 的创 作 灵 感 。荒 野 以及 生 活 在 其 中 的 所 有 生 命 体 让 我 们 经 历 这 种 审 美 体 验 和精神 上的再生 。因为沉醉于荒野之 中, 斯 奈 德
脂 闪耀 /新 生 的 苍 蝇 / 团 团 飞 过 岩 石 和 草 地/ 我 想
畔的“ 原 生荒 野 ” 、 或是 “ 符 号荒 野 ” 、 或是 作者 笔
扭曲框架下一段荒野思想的演进史——评《荒野论争热潮的新进展》
扭曲框架下一段荒野思想的演进史——评《荒野论争热潮的
新进展》
Scott Friskics;郭辉
【期刊名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0)004
【摘要】@@ 1998年,尼尔森(Michael P.Nelson)和克里考特(J.Baird Callicott)出版了题为<新荒野大论战:从约翰·缪尔到加里·森德对荒野的界定>②的论文集.【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Scott Friskics;郭辉
【作者单位】美国蒙塔纳州贝尔纳普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荒野:希望与文明相处--评《荒野与美国思想》 [J], 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
2.不同的人间,不同的荒野--评《八足灵獒》与《荒野的呼唤》 [J], 陈兵
3.回归荒野的入世情怀r——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思想与荒野实践 [J], 李世存
4.回归荒野的入世情怀——论加里·斯奈德的荒野思想与荒野实践 [J], 李世存;
5.美国荒野法:概念重识、思想变革、制度创新——以1964年《荒野法》为基点[J], 潘凤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论“回归荒野”的生态批评解读
语言文学研究
简 论 “回 归 荒 野 "的 生 态 批 i:,tz解 读
陈 靖 怡
(Jq zlk.1 ̄学 院 外 国语 言 文 化 系 ,I ̄tJII 南 充 637000)
摘 要 :荒 野 是 一 个 完 整 的 生 态 系统 ,体 现 了 自然 万 物 协 同进 化 的 动 态 平 衡 。 荒 野 的 生 态 智 慧 为 处 于 生 态危 机 困境 的 人 类提供 了一 线绿 色的 生机 .回归荒野成 了维持 人类 生存 和可持 续发展的 内在要 求。但 回归荒野 不是 回归荒野 的生活状 态和 回 归 荒 野 的价 值 。而是 一 种 思 维模 式 的 回 归 ,一 种 生 态 价 值 观 念 的 回 归 。
荒野审美中的归乡意识——近现代西部美术的寻根之旅
(Vol.161) 2021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OF ARTS荒野审美中的归乡意识——近现代西部美术的寻根之旅严梦阳(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610106)一、西部高原荒野的审美价值1.荒野的审美阐释【作者简介】严梦阳,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201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荒野审美理论、综合材料与技法。
【摘要】当荒野审美与中国西部独特地理形态相结合时产生了超越个体的归乡意识,在民族层面上对家国根源进行了追寻。
西部荒野在汉唐以前的文艺作品中曾有表现,随后便被人逐渐遗忘。
直到20世纪之后,西部高原荒野作为民族自信的表征再次被艺术家们挖掘出来,经历了民族精神的树立、民族根性的回归及多元共存的不同阶段。
三者围绕着“家园” “根性”等概念进行阐释,形成了西部荒野作为民族精神故土的认知。
但荒野文化在中国主流思想框架中仍处于边缘地带,而美国文明通过构建荒野精神来确立民族文化的经验值得借鉴,也可为中国文化界应对时代问题提供思想源泉。
【关键词】荒野审美;民族精神;根性;归乡;家园【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74-5442 (2021 )02-0077-08【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当前中国美术创作重大问题研究” (16AF005)阶段性成果。
荒野,可解释为“荒凉的原野”,也有荒蛮的野外之 意。
荒野的英文名称为“Wilderness ”,在词源学上,这个 词的意思是"wild-d@or-ness",即野兽出没的地方。
也有 野蛮、原始的含义,是未经开垦的自然景观,更为详尽的解释可根据199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定义,荒野指的是 “大面积的、征和感化力,《荒野法案》据着的景观,保留原貌或被轻微改变的区域,保存着自然特 没有永久的或明显的人类聚居点”⑴。
美国的 给出的定义是,荒野是相对于人类和人工物占 是土地及其生物群落不受人类控制的区域。
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当代显学。
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先后有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保护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大地伦理学等。
但是,将这一问题提到新的哲学高度的是罗尔斯顿。
他明确提出:荒野有价值吗?自然界有内在价值吗?这一问题,拷问出了不同生态伦理学说的立场和态度。
罗尔斯顿对这一问题的肯定回答,改变了传统生态伦理的立场和视野,引发了空前的争论。
罗尔斯顿的成名之作以“哲学走向荒野”为题,明确提出“自然界是有价值的”。
罗尔斯顿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而不是简单的、外在的满足关系;自然界这一生命共同体是价值之源;在此意义上,人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对共同体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传统价值论以人为参照系,确定事物的价值,罗尔斯顿反其道而行之,明确提出:价值一词的多义性,恰好说明价值的多层次性;价值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相对于人而言的价值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自然物本身的价值如动物、植物、无机物的价值处于底端,底端是顶端的基础,是在底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在罗尔斯顿看来,荒野是生命孵化的基质,它所具有的价值相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无私的“爱”;自然价值不但是客观的,而且是内在的,从自然价值中才能推导出我们的环境义务。
内在价值是指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需借助其他参照物的事物。
自然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并不是我们赋予了自然以价值,而是自然把价值馈赠给我们;在生态系统整体中,使生命个体一直成为其自身,而没有变成其他的自然存在物,这不变的就是个体的内在价值,即作为物种的善,这也是有机体内在价值的源泉所在。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思想,是对传统生态伦理的挑战,也引发了大量的理论问题。
一方面,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更新生态伦理意识、重视生物多样性价值、树立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提升人的文化角色以及重视公共政策、商业活动的伦理要求,学会诗意栖居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思想缺乏足够的生态实践支撑;自然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罗尔斯顿未做令人信服的论证和说明;“是”能否引出“应该”的问题尚待进一步论证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实践思想研究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实践思想研究
人类在追求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的利益,导致了大量生态问题的出现,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重新定位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且需要寻找一些有效的策略去解决生态问题,同时这些策略需要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支撑。
美国的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以自然价值论为核心建立了自己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的第三篇《实践中的环境哲学》提出了他的实践思想,从商业、荒野政策、濒危物种保护和个体生活领域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策略。
通过阅读罗尔斯顿的经典著作,文章追溯了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实践思想形成的背景,探索其理论基础,梳理实践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其理论特色,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借鉴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实践思想,寻找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找出一些连贯的、有足够实用性的指导原则,为企业、政府在环境保护环境的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罗尔斯顿生态哲学观中的荒野
罗尔斯顿生态哲学观中的荒野“荒野”是罗尔斯顿生态哲学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他构建环境伦理并为该伦理寻求合法性的重要支撑,以下是搜集的一篇探究罗尔斯顿生态哲学观的,欢迎阅读借鉴。
20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日益对抗的恶化状态,各领域的学者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生态。
其中,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指出一种助力于生态改善的哲学发展新态势---生态哲学,并为其发展做出大量的奠基和开拓性工作。
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缓解及生态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人类从观念上转变对自然和自然价值的定位,为此罗尔斯顿构建具有其理论特色的环境伦理,并将环境伦理诠释为:它并不要求我们把生态系统的总体作为偶像来崇拜,而只是要求我们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此体系中包围着个体,对个体有所限制,但并不压制个体。
[1]“荒野”是罗尔斯顿生态哲学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他构建环境伦理并为该伦理寻求合法性的重要支撑。
我国学者叶平将荒野定义为“生态规律起主导作用,没有人迹,或虽有人到过、干预过,但没有制约或影响自然规律起主导作用的非人工的陆地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湿地、草原和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的迹地等”.[2]除了现实的物质意义之外,荒野还具有更进一步的哲学和价值意义。
“‘荒野’是一种自组织生态系统,是那些有权为自己而生存繁荣的存在物之栖息地,是自然价值之源,其本身具有丰富意蕴,其有限性蕴含无限性,物质性蕴含精神性,自然性蕴含自由性。
”[3]罗尔斯顿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自然内在价值和哲学意义的角度来使用“荒野”一词,他认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并非不好意义上的‘荒野’……她是一个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4]重新发现和认识荒野之美是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解的最初也是最为重要的过程,罗尔斯顿敏锐地感知到理论界哲学发展的荒野倾向,并认为这一变化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他甚至称自己为“一个走向荒野的哲学家”.一、纯粹与本真的荒野荒野之美,首先体现在它本真纯粹和孕育生命的特征上。
罗尔斯顿“荒野”三题
罗尔斯顿“荒野”三题☉赵红梅[摘要]立足于大量的资料检索、理论思考与具体的环境体验,我们发现罗尔斯顿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美学的关键词是“荒野”。
在哲学走向荒野、价值走向荒野与美学走向荒野的主张背后,荒野是切入与进入罗尔斯顿环境思想的关键点。
本文从荒野与自然、荒野与自由、荒野与文化三个层面来解读罗尔斯顿的荒野概念,认为荒野是自然的原初状态,荒野表达着自由的精神,荒野与文化相互交织又相互联系。
[关键词]罗尔斯顿;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罗尔斯顿的研究领域与学术兴趣十分广泛,从物理学到神学、从哲学到环境政策、从环境伦理学到美学,他都有所涉猎。
在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反复思考的基础上,罗尔斯顿提出哲学走向荒野、价值走向荒野和美学走向荒野等主张。
荒野之于罗尔斯顿意义非同寻常。
罗尔斯顿特有的中间立场使他认为,荒野与自然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通之处,两者紧密相关;荒野与自由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通之处,荒野是人类精神自由放飞的领地;荒野与文化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通之处,荒野与人类文化相互支撑。
一、荒野与自然纵观人类发展史,我们既能发现荒野与自然之间二而一的关系,又能发现荒野与自然之间一而二的关系。
原始社会时期,自然就是荒野,人是自然的,也是荒野的,人的世界、自然的世界与荒野的世界是一体的。
原始人或荒野人生于荒野、居于荒野、食于荒野、老于荒野,人完全被自然荒野所接纳和消融。
正如卢克莱修在《天道赋》中所言:“当此之时,民犹未知夫用火,虽获兽皮而不衣皮,故形无蔽而仍裸。
惟林莽之是栖,或岩穴之息。
迅风烈雨,忽焉来袭。
乃庇秽体,于彼榛棘。
”①荒野与原始人(荒野人)同属于一个充满“野性”的世界。
然而,伴随着文明化的进程,自然与荒野的整一性断开了。
自然世界分化为人工的世界、半自然的世界及荒野世界。
被人类完全征服的自然世界成为人工的世界,如城市;处于被半征服状态的自然世界成为与人相邻的周边世界,如乡村;尚末被人“侵犯”的自然世界则沦为荒野。
美国人荒野观与荒野保护的历史演变
美国人荒野观与荒野保护的历史演变作者:滕海键《光明日报》(2016年09月15日08版)“荒野”(wilderness)是美国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19世纪40年代,美国自然主义思想家亨利·梭罗提出荒野是“世俗世界的保留地”。
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指出荒野是“人类从中锤炼出所谓文明的原材料”。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罗德里克·纳什又提出荒野是一种“思想状态”,即人类看待自然的态度。
荒野是一个与文明相对的概念,类似于中文意义上的“纯”自然。
在美国,人们对荒野的认识和态度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自新大陆殖民以来,来自欧洲的白人对北美大陆广袤荒野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恐惧和敌视逐渐转为欣赏和珍爱,还有一次是20世纪中叶由承认荒野的审美和精神价值的浅表认识到基于生态思想对荒野多元价值的生态学认知的深刻转变。
相应地,美国人由征服荒野转向通过建立国家公园,甚至为荒野立法等来保护荒野。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欣赏和珍爱荒野在美国上流社会和知识层成为一种时尚。
这一时期,自然主义者约翰·缪尔成为荒野保护的旗手,他的宣传和身体力行影响了不少美国人对荒野的态度,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就是其中一位。
19世纪后期在美国出现了大量崇尚荒野的户外运动俱乐部。
20世纪初很多美国人的阅读和休闲情趣也倾向于野性。
作家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和埃德加·伯勒斯的《人猿泰山》是两部颇具代表性的荒野文学作品。
边疆的消失促使许多美国人寻求在现代文明中保留荒野影响的方式,1907年创立的“童子军运动”乃是一个实例,该运动的主旨之一是倡导少年参加户外活动,接触和感受大自然,培养具有亲和自然精神的公民。
以这样的思想变化为背景,当时在美国出现了保护自然的努力和尝试——设立国家公园和森林保留区。
1890年通过了《约塞米蒂公园法》,据此建立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法案将赫奇赫奇及周围划为荒野保留区,这是美国第一个有意识为保护荒野而建立的国家公园。
哲学走向荒野读后感
《哲学走向荒野》读后感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他是一位专攻物理学的大学生,却在宇宙的星空里迷失了,在力学的世界中疑惑了;他是一位牧师,带着神的恩典,履行着作为牧师的职责,可内心却在与神学做着斗争,悄然探寻着;他是一位哲学家,他又不得不开始与哲学作斗争,走向了荒野。
他不是物理学家,他不是牧师,也不是哲学家,他是游荡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中,享受自由的自然主义者;是个热爱生物学的大学生;是弗吉尼亚州谢南多厄峡谷中用亮闪闪的眼睛打量世界的孩童。
走过一朵轮生朱兰花,一丛苔藓,一片白头翁花时,他通过这本书告诉了我:生命是在永恒的由生到死的过程中繁茂的生长着的,每一种生命体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示其对生命的珍视,根本不管他们周围是否有人类的存在。
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自然,有其自身的价值,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有着伦理关系。
由此,我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由自然的价值到环境伦理学一切以人类利益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唯一尺度,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而在罗尔斯顿的书中“苔藓自顾自地生长着,整个自然界都也都是这样的,森林和土壤、阳光与雨水、河流和山峰、循环的四季、野生花草和野生动物——所有这些从来就存在的自然事物,支撑着其他的一切。
人类傲慢的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可这些自然事物在人类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是他产生了价值——在我们所能想象到的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它更接近终极存在。
”罗尔斯顿重新解释了价值的含义和涵盖的范围,他指出,价值是事物的一种内在属性,是脱离了人的评价而独立的存在于自然物之上的属性;创造性是价值属性的最重要特征,是价值的发源地和价值之母;他指出自然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提出了系统价值论这一新概念,自然是内在价值、工具性价值和系统价值的统一体,从自然内在价值推导出了一个“切近的”人们对自然应当履行的义务,论证了环境伦理存在的合理性;罗尔斯顿反对单纯只从人类利益和代价的角度寻求对自然保护的派生型环境伦理学,而主张从自然本身的价值出发,提出对自然的审慎利用,并给以恰当的尊敬和义务的自然主义原发型环境伦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集 《 禅定 荒野  ̄ ( T h e P r a c t i c e o f t h e Wi l d ) 中 的“ 荒野” 也
用“ t h e w i l d ” 来表示 。 罗尔斯顿亦肯定荒野 的价值 , 将荒野视
为人类的根 , 并提出价值走向荒野。其著作《 哲学走 向荒野》
Fe b . 201 4
回归荒野 : 斯奈德 与罗尔斯 顿荒野观之 比较研 究
仇 艳
4 1 0 0 8 2 ) ( 湖 南 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湖 南 长沙
摘
要 :加里 ・ 斯奈德被称为“ 深层 生态学的桂冠诗人” , 他号召人 类回归荒野 , 其诗作 大多以荒野为背景 , 体现 了独特的
“
即充满野性之 自 然。 在西方传统 中 , “ 荒野 ” 一词具 有否 定意
义, 被视 为人们应该 远离的荒凉地带。如在《 圣经》 当中 , 亚 当与夏娃被驱逐伊甸 园, 来到受诅咒的荒野 , 此处“ 荒野” 与 伊甸园相对 , 含有否定意义。而斯奈德与罗尔斯顿都一反传 统, 将 荒野 视为纯洁神圣的 自然。 同时 , 他们 都注重荒野 的
荒 野观 。 霍 尔姆 斯 ・ 罗 尔斯 顿 强调 荒 野 的 价 值 , 倡 导 哲 学走 向 荒 野 , 其 著 作 同样 体 现 了深 刻 的 荒野 观 。
关 键 词 :加 里 ・ 斯 奈德 ; 霍 尔姆 斯 ・ 罗 尔斯 顿 ; 荒野观 ; 比较 研 究
中圈分类号 : I 1 0 6
野性 , 将生物共 同栖息的野性 之所视为独一无二 的地方。两
w i l d e ne r s s ” 与“ t h e w i l d ” 表示 客观存在 的“ 荒野 ” , 这 两者之
意却略有 区别 , 前者表示 一个充满 原始活力的地方 , 既能使 人得 到启迪 , 又会让人面 临挑 战 ; 后者 虽亦指“ 荒野” , 但该
词更 加强调荒野 中的野性 ( w i l d n e s s ) , 而这 种野性才 是斯奈
德所 孜孜追求的。 因此 ,斯奈德指 出: “ 也许我 与其说仅仅
‘ 醉于 山 ’ 不如说是 ‘ 醉于野 ’ ( d r u n k w i t h t h e w i l d ) ” ; 其散
第3 5卷 第 2 期
2 0 1 4年 2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 S c i )
Vo 1 . 3 5 No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4 ) 0 2 — 0 1 5 6 — 0 2 都与其他地方不 同, 从而造成 了对 自然有利的差异” l 7 l 。另一
方面 , 他又认为荒野是不存在 “ 人工制品 ” 的 自然世界 , 荒野
英语 中的“ w i l d e ne r s s ” 、 “ w i l d ” 、 “ w i l d n e s s ” 均表“ 荒野” 之
然 自在且 不同于人类 的世界 。
w i l d n e s s ” 表示 “ 野性 ” , 是人类与非人类共 有的特质 , “ 我们
因此 , 两人 皆否定 “ 荒野” 的传统负面涵义 , 认为“ 荒野”
都具有野性——土壤 、 水、 氧气 阳光” 日 。而斯奈德 与罗尔斯 顿所提倡 的回归荒野 中的 “ 荒野”均指 “ w i l d ” 。斯奈德用
( P h i l o s o p h y G o n e Wi l d ) 也用“ w i l d ” 表示 “ 野 与 文化
尔斯顿 分别对诗学 与现代哲 学进行 “ 生态 转向 ” , 强 调荒野
对人类 的重要意 义 , 本文将从荒 野含义 、 荒野 与文化 、 荒野 与 自由 3个方面对 他们 的荒野观进行 比较 。
人荒野含义 的不 同之处在 于 :斯奈德把 荒野看成是完 整意
识 的国度 , 强调个体在荒野 中的作用 , 而 罗尔斯顿 固然 承认
人类 的生命和意识都是荒野 的产物 ,认 为人类祖先 曾与荒 野 自然 融为一体 , 然 而他提 出荒野 即为 “ 远离 人工 ” 这一 定
义, 忽视 了个体在荒野 中的作用 , 从 而与斯奈德 的荒野 含义
一
“ 斯奈德 主要 的贡献 ,是 对荒野的重新发现 和再肯定
… …
迫使荒 野回到文明。” [ 8 1 他认为荒野是更纯 洁的文 明的
、
荒 野含 义
象征 , 并致 力于打破荒野 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 。他指 出文化 与荒野是相互 包容的 : 一方 面 , 文化具有 自然的野性
斯奈德成长 于美 国西部 , 他常游走 于山野之 中 , 对其 而 言, “ 荒野是完 整意识的国度” [ 5 1 ,荒野和意识是可探索 的地 域 和精神 领地 , 他强调个体 的作用 , 并将个体置 于其 中研究 自然 。斯奈德用“ w i l d ” 一词表荒野 自然 , 认 为“ 野” 即自然之
意, 但三者含义并不相 同。“ w i l d e r n e s s ” 指未知地带 , 尤 表面
积广大, 是野兽而非人类的居住地。“ w i l d ” 传统意义上具有
模 棱 两可 或贬 低 之义 ,指 “ 混乱 无 序 ”或 “ 迷乱的” I l l 。
“
就是“ 远离人工 ” , 即荒野是 没有人 工污染的 自然 , 是一个 自
野性 , 代表 真 、 善、 美。动物 的“ 野” 应 指“ 自由个 体 , 各 有其
因子 , “ 文化如同果园 的苹果 , 自然如同荒野的苹果 ” , 果 园 的苹果 回到 自然 中仍会带上 自然 的野味 ;文化包含野性 的
一
面, 斯奈德 “ 越 观察就越 发现野 洼也 蕴藏在城市 和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