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中的颜回共28页文档
孔子弟子颜回_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弟子颜回_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颜回,字子渊,后世尊称其为复圣,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为人好学,被孔子称为“仁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弟子颜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颜回是一代大儒,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可以说颜回是符合儒家标准的大贤,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是孔子的崇拜者,是能够将孔子的儒家理论学以致用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才最喜欢颜回,甚至开玩笑说,如果颜回家里富裕的话,愿意给颜回做一个管家,可见对其喜爱。
说到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一个需要说的就是,颜回是一个聪明好学的人,正是因为聪明所以对于孔子教授的理论没有任何疑问,能够完全的吃透,所以从来不提问,甚至孔子都怀疑颜回是不是非常愚笨,不会提问。
但是经过观察,孔子消除了自己的疑虑,原来颜回完全可以做到活学活用的,所以颜回死后,孔子大哭,再也没有像颜回那么好的学生了。
颜回又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
孔子评价其“一箪食一瓢饮,身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完全不被贫困的生活所困扰,只要是能够每天有所学,每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精神愉悦。
颜回又是一个尊师重道的人,颜回输冠在颜回明明知道自己没有错的情况下,还是毫无异议的将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别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对孔子的尊重,即使是心里有疑惑,也不去拂逆自己的老师,这一点现在的很多人都做不到。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庄子-大宗师》记载了关于颜回的一个小故事,一次颜回跑来对孔子说,我进步了,老师,孔子问,怎么进步了?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
孔子说,好是好,不过还不够。
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又跑来跟孔子说,老师,我又进步了。
孔子问,怎么进步了?颜回说,我忘记礼乐了。
孔子说,还不够。
又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再次来找孔子还是说自己又进步了,孔子又问是怎么进步了,颜回说,这次我“坐忘”了。
孔子非常惊叹,问,你是怎么样“坐忘”的?颜回答道,整个身体感觉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自身的一切完全的忘却,感觉到自己与整个世界相通,与清静融合。
为什么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颜回?
为什么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颜回?为什么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颜回?孔子是中国自古以来地位最高的圣人,人们称其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正是因为有了他千千万万的身份低微的人才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人们常说,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来突出孔子卓越的教育成就。
这些杰出的弟子中,孔子最欣赏的人是谁?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由此看来,孔子最欣赏的弟子应该就是颜回。
那么,孔子为什么最欣赏颜回呢?一个人的修为,往往展示在其如何面对人生中大的困境。
孔子弟子中,似乎颜回做得最好。
也许这是孔子最喜欢颜回的原因之一。
《史记·孔子世家》中一段关于子路,子贡和颜回的故事,清清楚楚显示了颜回修为之高。
从"孔子迁于蔡三岁"开始,大致是说孔子困于陈蔡,没有粮食,随行众人有的饿的都站不起来了,但孔子依然讲学,诵歌。
子路不高兴,略带讽刺的跟孔子说:“君子(这么厉害),也会困窘么?”孔子说:“君子困窘的时候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小人在困窘的时候,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孔子的回答为随后的故事埋下伏笔。
孔子为了安抚弟子,又叫子路进来,问:“难道是我们的道理不对? 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子路说:“也许我们德和智都不够,所以别人不任用我们”。
孔子反问道:“如果有仁德的人就一定被别人信任,那么怎么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呢?”显然,子路面对困境,会自我怀疑,会不自信。
孔子然后召子贡,问了同样的问题。
子贡认为,老师的学问博大精深,因而难以被当时天下所容。
所以,我们应该放低要求,去容于世。
子贡面对困境,有自信,但不能坚持,会选择妥协。
显然,孔子也不甚满意,并回应道:“好的农夫也不一定保证总有好收成;能工巧匠做的东西也不一定让所有人满意。
”孔子最后召颜回。
颜回说:“老师的学问博大精深,因而难以被当时天下所容。
虽然如此,老师还是努力推行正道,不被包容又怎么样呢?不被包容,才能显现君子的伟大。
颜回享受朴素的正面事例
颜回享受朴素的正面事例颜回不算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但是可以说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
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天丧予!天丧予!他哀叹说,“这是老天让我死啊”。
自十多岁进入师门,颜回始终追随着孔子的脚步,是孔子“骨灰级”的“铁粉”。
对孔子的话,颜回深信不疑;对孔子的要求,颜回坚决执行。
在办学之初,孔子在和少正卯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学生们都跑光了,但只有颜回一个人陪着孔子,所以说,颜回是孔子忠心耿耿的学生。
在孔子面前,颜回是班长,替他管理班级;是厨师,给孔子烧菜做饭;是心理医生,给孔子加油打气;是助教,帮晚年的孔子搜集资料整理《易经》;他甚至还会说几句笑话,给孔子调剂心情。
那么,颜回身上到底有哪些优点,让孔子这么喜欢他呢。
首先,颜回甘于清贫。
在孔子弟子中,颜回大概是最穷的人了。
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破巷子里,简直是在贫民窟里要饭的。
别人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自得其乐。
孔子也是穷孩子出身,天然地对甘于清贫的穷学生有好感,所以孔子说颜回是个贤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是乐在其中。
那些不义之财,在他看来就好象浮云一样。
也就是说,孔子和颜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
第二,颜回勤奋好学。
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
意思是,“认真做笔记目不转睛不开小差听我讲话的,大概只有颜回了吧”。
颜回去世之后,孔子还悲叹,“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未看到他停下前进的步伐。
”在孔子眼中,颜回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典范。
第三,颜回品行高尚。
孔子称赞他,“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意思是别人的“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颜回的“仁”,可以坚持很长时间,甚至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在孔子眼里,颜回还是个严于律己的人,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第四,颜回聪明不张扬。
孔子的教学方法是“举一反三”,特别重视学生的悟性。
子贡是个很聪明的人,但子贡认为自己只不过是“闻一知二”,而颜回就牛多了,他能“闻一以知十”,简直是个智商极高的“超级学霸”。
浅说孔子论颜回之贤
浅说孔子论颜回之贤
孔夫子有言“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以此语观之,孔夫子所谓颜回之贤,在于其安于贫穷而乐享之。
而当其时也,贫穷之人何止百千,无衣无食无居所者比之颜回穷甚。
如乞者,未必不见其乐。
而夫子不以之为贤而感叹褒扬,何也?愚以为夫子以其有才而安贫之故。
然吾未见其贤也。
夫有才而乐贫,固无益于国,亦无益于家。
回若有父有母,有妻有子,则固回可安贫乐道,而奈何其父母妻子之五谷轮回不可逆也,其视父母妻子冻馁而安于其乐,吾实未见其贤也?若回父母双亡,妻子早丧,孑然一身,其固可安贫而守,自得其乐,但一书痴一穷酸而已,以贤称之,过甚!夫贤者,固应不迷于才,不惑于色,不见逼于权势,不逞威于弱小,不赌,不盗,信诺,然未之足也。
似此色人等,称君子可也。
以贤称之,则须有劳于他人,身居陋巷,则须宣扬教化;处之庙堂,则有益国家;在家,则以善言教妻子,以孝悌对父兄;在外,则友良善,礼老弱,敬贫苦;于其自身,则学日日新,求精进。
孔子家语中对颜回的评价
孔子家语中对颜回的评价
在《孔子家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高。
他称赞颜回是一位有德行、有才华、有追求的弟子。
孔子曾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这句话表明颜回能够长时间地保持仁爱之心,这是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
此外,孔子还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句话表明颜回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这也是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赞扬。
总的来说,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华、有追求的弟子,并且能够在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读论语》大智若愚的颜回
《读论语》大智若愚的颜回
【0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一段是孔子评价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四十岁就早逝了,孔子对此十分痛心,哭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见《先进篇.第九》)”,别人劝他不要过分悲痛的时候,他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见《先进篇.第十》)”,不是为了颜回这样的人悲痛,还能为谁呢?
孔子评价颜回说,我跟他谈一整天,颜回都不会起来反驳,他听得很认真,“如愚”是形容颜回醉心于道时候的状态,心神畅游于孔子所传授的学问,周转流畅而无滞,所以“如愚。
但是,等他退下,回家之后,私下里观察他,“亦足以发”,他足以把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
也就是教给他的知识,他都能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很好地发挥。
所以孔子感叹说“回也不愚”,颜回其实并不愚钝。
这句话是评价颜回的学问,同时也是提醒为政者,不要只看表面,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深入观察——“退而省其私”。
下边就是孔子谈怎么观察人。
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
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孔子的知己,你知道颜回为什么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说,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可是,这个答案也未必是全对的。
当时的颜回身性格沉稳好学,从来不与他人相争。
并且每次在上课的时候,他都是不会主动举手提问。
但相反的,下课之后的他确实是另一副样子,他与同学们积极谈论,善于发挥,还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得非常好。
孔子一开始以为他比较愚钝,后来发现他非常聪明。
有的时候孔子认为颜回是比自己还要贤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向骄傲的孔子这样高看颜回呢?原因就是,孔子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而颜回则比他更有理想主义。
孔子是用自己的思想想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加于这个世界,颜回则恰恰相反,他更愿意先用自己来实践这个理想主义。
甚至有的时候孔子对自己的话都持怀疑的态度,可是颜回确是坚决的信从他。
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颜回就是孔子完美的一面。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什么孔子是颜回的老师,颜回十三岁的时候入孔子之门学习,颜回的一生之中都是在孔子的身边度过的,只有人生的最后两年有余生活所迫独自开堂讲学,但是仅仅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去世了,可以说孔子对于颜回的了解是非常透彻的,在颜回跟随孔子的25年里,孔子多次对颜回做出夸奖,颜回是唯一的。
首先最著名的对颜回的评价就是孔子的那句“贤哉回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颜回贤德啊!孔子作为一代宗师,门生三千,独独对没有任何政绩,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的颜回做出如此的评价可见其观点是与我们今天的很多世俗看法非常不同的。
孔子评价颜回的再一句就是颜回死后孔子痛哭失声,并且做出了对颜回的评价“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于别人,一个错误不会犯第二次,这看起来是非常普通的一个优点,但是真正要想做出来,并且长期坚持是非常难的。
另外,孔子还评价颜回“三月不违仁”,也就是说,颜回可以三个月的时间之内不会犯任何违反“仁”的行为,这也就是孔子将“仁”归于颜回的证据,想想我们能够在一天之内所行所说不会违反“仁”的要求吗?在孔子被困于陈国语蔡国之间,与弟子七天七夜没有吃一粒米的状况下,孔子自己都觉得郁闷了,问子路、子贡和颜回自己为什么会到了如此境地,只有颜回表示出了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坚定拥护,孔子喟然长叹:“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孔子和颜回的故事
孔子和颜回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而颜回则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孔子和颜回之间的师徒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教育启示。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提出了“仁、义、礼、智”等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颜回则是孔子的学生,他虽然早逝,但在短暂的人生中,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和颜回之间的师徒关系可以说是非常深厚的。
孔子对颜回非常器重,他曾经说过,“回也不愚,能知道我,其有说乎。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颜回的赞赏和信任。
而颜回也非常尊敬孔子,他常常虚心向孔子请教,虚心接受孔子的教诲。
他们之间的师徒情谊可以说是非常深厚的。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孔子和颜回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孔子和颜回的智慧和学识,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教育启示。
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孔子曾经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人的修养和品德的重视。
而颜回也深受孔子的教诲,他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修养自己的品德,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养。
在孔子和颜回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对待学问的态度。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学问的重视。
而颜回也深受孔子的教诲,他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不仅是一种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孔子和颜回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教育启示。
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深厚,他们对于品德和学问的重视,以及他们对待学问的态度,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宝库。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他们的故事,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学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颜回的人物评传
颜回的人物评传孔子得意弟子——颜回个人简介颜回,字子渊,亦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今山东宁阳县),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据说他因病早死。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意思是说:“颜回年仅二十九岁,头发全部白了,而且很早就去世了。
孔子哀痛之至,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弟子,我和学生们就更加亲近了。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从不对别人发脾气(转移自己的愤怒),不重复犯一个错误。
不幸命短而死了,现在也就没了。
我从此就再也没有听说有人喜欢读书了。
”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
不幸早死。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人生三个阶段回顾颜回一生,将其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颜回人生的第一阶段,十三岁入孔门,用了大约六年的时间,其学业基本已成。
而后他继续跟随孔子,二十一岁生子颜歆,当其子颜歆五岁时,他还是孔子的弟子。
颜回人生的第二阶段,他追随孔子周游列国,直至他三十八岁,孔子六十八岁,季康子派使臣公华、公宾、公林带着礼品到卫国来迎接孔子一行归国时,才结束了他跟随孔子长达十四年的列国周游。
颜回人生的第三阶段,颜氏之儒的形成。
重归鲁国后,颜回未入仕为官,已年近不惑的他自己讲学授徒,传授儒学六经;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形成了儒家的一个宗派——颜氏之儒。
《韩非子?显学》指出:自孔子死后,儒分八派,“颜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
后世儒学专家大多认为韩非子所说的颜氏之儒,是指颜回弟子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支派。
对孔子一位学生的看法——颜回
说到孔子的学生,大家都知道: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而在这么多人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颜回了,因为他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
在孔子看来,似乎颜回的所思所想,无一不是值得表示赞赏的。
在短短一部《论语》中,记载的关于孔子对颜回的夸奖,就有十几处之多。
那么,颜回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受到孔子如此的厚爱,让孔子对其赞不绝口呢?孔子曾很有感慨的评价颜回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回有君子之道四焉。
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得禄,真于持身。
”由此看来,正是颜回的苦学勤奋以及慎思、为孝品德,才使得孔子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高度评价颜回。
在这里,孔子主要对颜回全身心投入又善于反躬思考的学习方法给予了赞赏性评价。
但全然如此吗?要知道,在孔子的学生中,比颜回有才能的还有很多。
孔子门下最出色的弟子,甚至可以说青出于蓝的弟子——子贡。
子贡本来与颜回一样,非常贫困,甚至比颜回还要贫困,可是他不接受命运的安排,通过经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
他的事迹被司马迁写入了《货殖列传》。
子贡还是一名成功的纵横家和外交家,即使是孔子在这方面也要甘拜下风。
子贡还是一名成功的政治家,他在从政后升至齐国大夫的高位。
即使在论语一书当中,子贡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他也是除孔子之外对儒家学派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
然而,孔子却并没有中意子贡,甚至对子贡多有贬斥之意。
所以孔子对颜回的偏爱,必然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诸侯割据争霸的时代,当时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纷争,于是各学派对当时的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总结出了自己的学说。
但孔子的思想是“仁”、“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这在当时肉弱食强的社会里是条不顺应发展的主张,因此在当时并不为各诸侯所接受。
尽管孔子曾非常自信地宣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论语之颜回解析
论语之颜回解析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其中的各种理念和智慧仍然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其中的一位重要弟子,颜回在论语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本文将对颜回在论语中的形象进行解析,以探究他对于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贡献。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之一,被赞誉为“聪明好学”的人。
从论语中的对话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的人。
他的见识看似天赋异禀,但实际上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得来的。
在论语中,有一个有名的对话是孔子问颜回,“回,何人也?”回答:“非宰我之谓与?”孔子问:“回,何谓也?”回答:“夫子之道,协同而与说之。
”这段对话表明,颜回希望能够协助孔子传播他的学说,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颜回在论语中还经常与孔子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辩论。
例如,在《述而》中,孔子问颜回:“吾见其居下也,君子之道也。
”回答:“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从这个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颜回对于君子道德的理解和追求。
他认为君子应该注重道德修养,不仅要对待他人充满忠诚和诚信,还要勇于自我反省和改进。
此外,在《学而》中,颜回也和孔子进行了一次关于君子修养的对话。
回答孔子关于君子的问题时,颜回提出君子应以礼作为行为准则,并将其内化为内心的修养。
他认为君子应当遵循礼仪规范,不仅要在外在行为上遵循礼仪,还要将其内化为内心的修养,从而真正地成为一个君子。
总之,论语中的颜回是一个具有智慧和勤奋的学生。
他通过与孔子的对话和辩论,开拓了自己的思维和见识,对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做出了重要贡献。
颜回的思想和观点在论语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颜回的学习态度和对待道德修养的认真态度,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条。
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弘扬并传承儒家思想的重要精神。
关于颜回的论语
关于颜回的论语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颜回的记录,其中一些与颜回的品质和行为有关。
1.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不轻易发怒,
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直保持谦逊和好学的态度。
原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2.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也称赞颜回是好学的典范,并指
出他虽然贫穷,但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态。
原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3.《论语·先进篇》也记录了颜回的一些言行。
例如,当颜回听到
他的老师孔子去世时,他痛苦不已,甚至哭晕了过去。
这表明颜回对孔子的感情非常深厚。
4.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也谈到了颜回的好学和谦逊的品质。
他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意思是说,颜回是唯一一个能够一直保持勤奋好学的人。
总之,《论语》中记录了颜回许多值得称赞的言行和品质,包括安贫乐道、谦逊好学、对老师的深厚感情等等。
这些记录反映了颜回在孔子心中的重要地位和他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孔子疑颜回
孔子疑颜回的启示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可事实上这话有时候并不顶用,尤其是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其实这个问题几千年前的孔老夫子就已经有了切身的体验了。
孔子因看到颜回的一个动作却不清楚原因就误会他,等到颜回说明原因后就感到羞愧。
由“孔子疑颜回”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知人不易”正如孔子所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知人固不易矣!”颜回是孔子最称赞、最倚重的弟子,孔子曾寄望颜回能继承他的志业,这样深获信任的弟子,仍然会因为眼睛的“误导”而起疑心,难怪孔子会说“目犹不可信”。
事情有真有假,这本来是很自然的。
问题在于,当听到那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见到那些似假若真的事情的时候,作为领导者,就不能简单地满足于口头上和字面上的所谓逻辑推断,务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搞清“事实”的基础上,在“求实”上狠下功夫。
有了实事求是这个根本原则,一切假人假事就会在“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虽然孔子和颜回这件事过去好久了,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现在我们的许多老师在面对学生时,往往会依据这个学生的只言片语或是某一个举动,就给这个学生定性,或将他们划归某类,而缺少设身处地的理解和实事求是的调查,进而影响对这个学生的印象和评价。
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作为老师既要注意避免重犯孔夫子几千年前的错误,更要学习孔夫子那种反躬自省的教育精神。
对此我也是有些感触。
记得暑假去一个补习班当老师。
去教40多个初中生数学,当中有一个叫小胖子(外号)的学生让我伤透脑筋。
他爱讲话,与周围的学生总有说不完的“废话”。
坐不住,坐在座位上动个不停,容易兴奋和冲动,打扰他人,中午同学休息,他不是捅咕这个,就是招惹那个,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
他课间经常尖叫、争吵、捉弄人,疯闹,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顾后果。
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随环境而分散。
我曾说过他几次,都因他再次犯错而宣告失败,所以我坚信他是不可救药了。
孔子夸奖颜回的句子
孔子夸奖颜回的句子孔子夸奖颜回的句子:1. 颜回,你有一颗聪明智慧的心,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这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2. 你勤奋好学,虚心向人请教,不断追求知识,这种认真的态度令我十分欣赏。
3. 你为人正直,言行一致,不言而信,做事有原则,这样的品质使你值得信赖。
4. 你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难得。
5. 你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够与人和睦相处,这是你与众不同的优点。
6. 你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挑战,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敬佩。
7. 你在学问方面有着高超的造诣,能够答问如流,这是你卓越的智慧和学识积累的结果。
8. 你对待事业充满热情和毅力,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这种毅力和决心值得称赞。
9. 你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潜力,能够给予他人鼓励和支持,这种关怀和友善令人感动。
10. 你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智,能够运用所学为他人解决问题,这是你的人格魅力所在。
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聪明才智,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赞赏。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颇多,从中可以看出颜回的优秀之处。
孔子称赞颜回具备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这说明颜回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能够从事物的表象看到其内在的本质,这是颜回与众不同的地方。
孔子赞扬颜回勤奋好学,虚心向人请教,不断追求知识。
这种认真的态度使颜回在学问上有很大的突破,也为他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孔子还赞赏颜回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做事有原则。
这种品质使颜回在人际关系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信任,也为他的人格魅力增添了光彩。
孔子称赞颜回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
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使颜回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洞察问题的本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孔子还赞扬颜回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他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潜力,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种友善和关怀使他在与人交往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颜 回
颜回——最受孔子赏识的弟子颜回是孔子最赏识的学生。
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
春秋末年鲁国人。
大约比孔子小三十岁,他的父亲颜路也曾是孔子早年的弟子。
颜渊在“孔门十哲”中排名第一,他的德行修养不仅折服了自己的老师,也折服了自己的同窗,更是令后人刮目相看。
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氛围中,独有他可以配享祭孔时的礼遇。
颜渊首次引起老师的注意,是他那看起来笨笨的模样。
孔子是位很细心的老师,他发现颜渊在课堂上从不像别的同学那样提出不同的意见,即使连续听老师说上一整天,也没有什么反应,既不点头也不摇头,似乎是个很迟钝的人。
可是,通过课下仔细观察他的言行,孔子却发现这个学生不仅不笨,反而可以充分领悟并发挥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具有超过常人的好思天性。
所以孔子认为:“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也就是说,在他的学生中,恐怕只有颜渊可以做到不懈怠所听之言,可以做到深思熟虑、触类旁通。
这样的学生,自然不会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笨人,而一定有自己的鉴别和判断力,有十足的学习内驱力,有自己的人生乐趣,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理想和人格。
《子罕》篇中引用了颜渊的一段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②。
”意思是,夫子之道,越仰视越觉得它高远,越钻研越觉得它精深。
看起来像是在前面,忽然又像到了后面。
虽然它高深而难以捉摸,可是老师循循善诱,用文献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无法停下学习的步伐。
我竭尽所能地学习,可是它好像高高地矗立在前方,我想再往前迈一步,却感到无路可走了。
这段话寓意丰厚,既是对夫子之道的深刻领悟,又是对孔子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的总结;既是对老师人品、师德和学识的由衷赞叹,又在无形中透露出颜渊好学多思的品性。
实际上,颜渊的好学,曾得到孔子多次的表扬。
当鲁哀公、季康子分别向孔子询问,他的学生谁最好学时,他两次都十分肯定地回答,学生颜渊最好学!而且孔子感叹道,自颜渊以后,再也没有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一种说法弟子三千最喜颜回孔子:这家伙可聪明!
一种说法弟子三千最喜颜回孔子:这家伙可聪明!《论语·公冶长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那一次跟孔子两个人对话,孔子没事找事说,"汝与回也孰愈"?你跟颜回比,怎么样啊?他说:"颜回是闻一以知十,我闻一以知二,我哪比得上。
"子贡呢,他知道他比不上颜回,这点是确定的,但是他到底比不上颜回在哪里?他其实他并没有太清楚。
所谓比不上的地方,是在于说,他们两个呢,其实是不一样维度的人。
就是对子贡这种,比较在现实上获得认可的人,他一方面在现实上获得认可,另一方面是在于,他对于现实的很多东西,其实是有追求的。
那从现实的考虑来讲,就是说今天"闻一以知二"、"闻一以知十",就是一个重要事情,因为这个牵涉到我们一般人所说的"资质",牵涉到IQ智商。
可是其实颜回的智商,有没有比子贡高呢?不好说。
之所以在孔子的眼里,颜回明显高于子贡,不是智商的问题,完全不是IQ的问题,甚至也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EQ(情商)的问题,它其实是什么?是我们一般在宗教里面所说的,那一种生命质地的问题,那种生命通透的问题。
《论语·雍也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称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这个是一个什么?这是一个事实的陈述。
最少在孔子的眼里,就是说颜回这个年轻人,他可以做到不迁怒,可以做到不贰过,那这个不迁怒、不贰过,是孔子他所说的好学,一个很关键的一个内容;跟我们今天的喜爱学习,那是两件事情。
也就是说,在孔子的眼里,就是他所有的学生,只有这么一个颜回,可以称得上好学,是因为他对于他自己、整个生命的掌控,他hold得住自己!在他生命里面的那个"应然跟实然"变成统一的一件事情,所以孔子的对于颜回的那一种欣赏,然后那么赞许,其实是在于说,他自己整个人,他的那一种生命那样的一个质地,到那样子的一个火候,那一个地步,他觉得这个在他所有学生里面,这是独一无二的。
颜回和孔子的故事
颜回和孔子的故事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却有着过人的才智和勤奋。
在孔子的教导下,他成为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和政治家。
而颜回和孔子之间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颜回年轻时就对孔子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他常常跟随在孔子的身边,虚心向他请教。
孔子看到颜回如此虔诚地学习,便对他格外器重。
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颜回的学识不断提升,品德也日益完善。
有一次,孔子问颜回,“你认为什么是为人之道?”颜回答道,“为人之道在于恭敬。
”孔子又问,“那么恭敬又是什么?”颜回回答,“恭敬就是尊重长者,虔诚敬畏神灵。
”孔子对颜回的回答十分满意,他说,“你说的很对,恭敬是为人之本,能够尊重长者、虔诚敬畏神灵的人,必定能够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
颜回虽然年轻,却有着老成持重的风度,深得孔子的赞赏。
他在学问上勤奋刻苦,对待他人也十分谦和有礼。
在孔子的教导下,他逐渐成长为一名有德有才的人才。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在政治上有着出色的表现。
颜回在孔子的教导下,成为了一名善于思考、有着高尚品德的人。
他以身作则,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他在孔子的影响下,将孔子的思想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颜回和孔子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更是一段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佳话。
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不仅是一种师徒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颜回在孔子的教导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品德,成为了一名有德有才的人才。
通过颜回和孔子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更可以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我们当下的启示。
希望我们能够像颜回一样,虚心向学,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有德有才的人才。
愿我们能够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让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颜回画像“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
”这是《论语》中孔子对一个叫颜回的学生的赞誉。
在颜姓家谱中,第一个姓颜的小邾国首任国君颜友,并没有被尊称为第一世祖,这个荣誉落在了颜回身上。
直到现在,如果某个颜姓人告诉你,他是颜姓第多少代人,就是从颜回开始算起的。
身居陋巷求学孔子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字渊,又称子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
颜回生活的时代,不但周天子的王权衰落了,各诸侯国的公室也衰落了,连昔日的贵族世家也跟着衰落了。
鲁国的颜氏家族一向是贵族,但到了颜回的父亲颜无繇(颜路)时,颜家表面上是贵族,颜无繇也有卿大夫的头衔,但家境已很寒酸,住在陋巷里,田产只有城外的50亩地和城内10亩苗圃。
现在看来,有60亩地的人是土豪,但在那时,这点田产一年的产出都不如现在几亩地的收成。
靠这点收成要养活一大家人,你去试试看。
颜无繇比孔子小6岁(《孔子家语》中说小16岁),孔子开始收学生讲学时,就拜入孔子门下,成为孔子的早期学生之一。
那一年,颜回出生了。
13年后,颜无繇把13岁的颜回送到孔子门下求学。
孔子第一次见到颜回,发现这个孩子个头矮小,穿着俭朴,面黄肌瘦,额头高得出奇,往前面凸着,两眼深凹,但却很有精神。
孔子问他,他简单回答几个字,不问他,他就不开腔不出气。
这个娃娃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忠厚老实,孔子对他的印象并不怎么深刻,觉得他有些愚鲁。
但孔子很快发现,他走眼了。
颜回虽然是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但却是读书最用功的,天资也聪慧。
每次讲学,颜回都听得非常认真,虽然很少提问,但孔子知道,他把自己讲过的东西都装进了脑子。
孔子还发现,每天中午放学后,学生们回家吃饭,颜回总是走在最后一个,但又是来得最早的一个。
孔子很是奇怪,派人悄悄跟着颜回,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颜无繇白天要到城外种地,妻子要去打工,两人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就在早上煮一锅菜汤,作为颜回的中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