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文化和政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
校园文化创建与思政教育
校园文化创建与思政教育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校园文化创建不仅是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校园文化创建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校园文化创建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校园文化是高校和学生在校园内所创造和共同体验的文化活动的总和。
在校园文化中,学生可以体验并感受到学校的理念、价值观念与风格,而思政教育则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形式,向学生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知识和思想。
校园文化创建和思政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校园文化的创造将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知识积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自我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而思政教育将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校园文化创建与思政教育的关键校园文化的创建和思政教育的开展,关键在于以下几点:1.校园文化的理念要与学校的使命、愿景相契合,须要有一定体系和逻辑,让学生知道在校期间应该学到什么、做什么、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2.校园文化的主题要有针对性,需要从校园生活、文化传承、社会关怀、绿化环保等多个领域入手,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思政教育需要创新,需要学校紧跟新时代形势加强教学改革,推行特色课程,纪念党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校园文化的营造需要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与行为习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道德指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三、校园文化创建和思政教育的路径1.注重文化建设学校要根据学校的理念和使命,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完善学校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机制,提高学校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相融甚至相同的。
校园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一所学校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进步程度的集中体现,它涵盖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教育教学成绩等管理和育人的各个层面。
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形成优良的“三风”,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师生,在长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风”建设是学校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任务,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靠长期不懈的建设和积累才能逐步形成。
校园文化既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根之水,更不是构建世外桃源,校园文化必须建立在学校的、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发展基础之上的。
校园文化必须结合本土的文化,符合学校的实际。
将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将其作为有力的抓手,发挥其强大的优势,建设和谐校园。
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氛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各种通讯手段不断更新,学校了解社会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这一方面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和活力。
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学生深受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误入人生观、世界观的歧途。
如出入“电脑屋”迷恋游戏机,就使一些学生荒废学业,甚至走向“不可救药”。
这样,势必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适应新时期经济文化特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营造一种强烈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育人运行机制。
这实质上就是良好的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她以独特的教育手段和文化内涵,教育、引导、激励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融于校园之中,及至师生心灵深处。
例如:高高飘扬的国旗校旗,警示师生行为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心灵的大幅标语,无不以他的直观性和渲染力,时时刻刻教育和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心灵净化、行为规范、充满朝气和活力。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对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了概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指出,思政教育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更好的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起保障作用,促使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开展。
标签: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呈逐渐明显的趋势,因此,教育工作者对思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学校的教育是由很多因素组合而成的,校园文化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发展中不断积累着经验,优秀的校园文化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严格的纪律组织性,规范学生的行为,这对于展现学校特色,凝聚学校师生的力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与创新性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传统的思政教育重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枯燥,并且不够形象,学生在思政教育课上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性。
”[1]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开始改革思政教育课,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在生活、学习以及身心方面的问题,在充分了解教育主体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体现了良好效果。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才能充分显示强大的力量,缺一不可。
首先,从两者的目的出发,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都是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
在学校开设思政教育课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了人才。
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出于这一目标,它在引导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向上奋进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学校立足于社会的标杆。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模式,在全方位育人上发挥独特作用。
试论21世纪的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Ab t a t S c a c lur f h 21 t e t r h s h d e s r c : o i l u t e o t e s c n u y a a n w i a t n a u u t r Th i a t c p i r a e , h d gr e s e p r mp c o c mp s c lu e. e mp c s o c s b o d r t e e e i d e e ,
Ky e W o d : o i l u t r l a u c t r I a t r s S c a C l u e C mp s ulu ei mp c
社 会 文 化 即文 化 , “ 类 在 社 会 历 史 合 度 增 强 , 一 步 扩 大 了 影 响范 围 。 时 社 在 网 民 中 又 占据 极 大 的 比例 , 指 人 进 同 因此 , 学生 作
科 教 论 坛
Ci d ao Io tn e :■ he u tnn v ] Hrd U n E c i n eo : l ::e 矗: =: :
试论 2 1世纪 的社 会 文化 对 校 园文化 的影 响 ①
王新兵 ’ 姜娜 (. 1 西华大 学 成都 6 0 9 2 四川大学锦 城学 院 成都 6 1 3 ) 1 3: . 0 1 7 1 摘 要 : 人 类社会进 A 2 世 纪 以来 , 自 .l 社会文 化在发展 中表现 出 了 若干 新的趋 势和 特点 , 而使社会 文化对校 园文化 的影响范 围更广 、 从 程 度 更深 、 力量 更强 . 径更 广 、 途 速度 更快 ,因此必 须通过 坚持校 园文 化的开放 性 、 提升校 园文 化软 实 力和 加 强校 园网络文 化建设 等方 面 来促 进校 园文化 与社会文 化的融合 , 增强校 园文化建 设 的实效 。 关键 词 : 社会文化 校 园文化 影响 中图分 类号 : 4 G6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3 7 5 2 1 ) 7 a一0 - 2 1 7 -9 9 ( o 10 () l 7 0 6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活动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思想教育活动的积极作用,赋予校园文化活动新的时代印记,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全过程中,理顺校园文化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并积极将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1 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从广义上是指高校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规范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器物设施中体现的特定的人文精神。
狭义上,就是校园艺术教育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的总和。
主要内容有:组织各类社团活动,进行文化艺术和审美教育,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通过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校园文化活动根据性质大体可分为:知识学术类、文体类、科技类、社会实践类等方面的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的才艺提供了舞台,更好的发挥他们自身的才能,可以说,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文化当中最为精彩和丰富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个性和一致的共性,又被称为“大学的第二课堂”。
2 校园文化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分析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90后的当代大学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面临许多新问题及挑战。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校园活动,将思想教育融入到校园的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2.1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载体。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大学校园的第二课堂,是我们的“活动育人工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使得思想教育活动利用喜闻乐见、活泼生动的组织形式更加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避免了过于枯燥的授课所带来的厌烦情绪。
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杨松【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深入,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面临极大的挑战,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但极大推动高校文化建设,还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文化环境建设【作者简介】杨松(1984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附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
就是说这种社会文化,是以大学的师生为主客体的具有师生特点的亚文化。
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课堂文化、课外文化、制度文化等,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教育观念,以及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精神氛围、校园风气等。
同时,“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一种载体,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和巩固良好的校风,纯洁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风尚,对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培育‘四有’新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我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目前我国社会上还遗留着不少落后的、腐朽的封建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特别是网络技术刺激了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高校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浸淫着高校的老师及学生,造成了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共产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主要表现在:(一)多元文化冲击造成了高校的校园主体价值观缺失。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的利益阶层不断分化,造成了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多样化,这也使得社会的评判标准逐渐摆脱单一化的状态,呈现出多元化和无序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同样也延伸到了高校的校园里,导致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走上社会所用的知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只是从理论上填补学生的思维空白,而后者则需要从综合角度来考虑。
浅谈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这充分说明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及广大学生的充分肯定,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这些年来,许多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投向了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得出的普遍结论是: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生活多样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增强和提高师生运用思想、知识、能力的重要实践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促进对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还能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促进作用。
所以本文的研究内容在实践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 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1)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相对单调。
常搞的文体活动年年没有新颖性和突破性,学生经常是被动性甚至是强迫性的参与,而且,目前校园文化活动中娱乐文化的比重过高,与专业知识有关联的活动比较少,就算是开展学生科技活动,主要也是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老师负责策划,布置学生被动去做,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的机会。
久而久之广大学生对此早已失去了新鲜感,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不愿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能借此机会切实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学校和专业教师对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由于对校园文化活动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基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位,有些老师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专业教师与其他行政人员很少参与。
还有的老师甚至还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浪费时间,是搞花架子等等,因而失去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韩贞习(贵阳医学院社科部,贵州贵阳550004)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校园文化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将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效结合的必要性、难点及途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结合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2)增刊-0151-02收稿日期:2012-10-10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10GH12)作者简介:韩贞习,贵阳医学院。
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2年10月增刊Oct.,2012Supplement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其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还有待增强。
校园文化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将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与校园文化结合校园是学校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由师生员工在校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在校园特定背景下的反映。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体现学校办学实力、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资源。
1.校园文化创造了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更多的是靠内化而非强制力,这就决定了既要通过系统的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思想政治理论,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探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探讨文/王黛鑫(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一段时间以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度出现过度娱乐化、表面化的情况,在思想性、内涵性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而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促进思政教育形式丰富、内容多样。
实践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思政元素应当坚持两个基本方向,其一是突出红色底色,其二是用好先进技术。
这不仅需要高校传承红色基因,丰富表现形式,提高吸引力,也需要兼顾线下与线上,构建立体传播模式,还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践特色。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 思政元素 融入“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宏观战略层面的文化建设影响着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而在微观层面的各类机构、组织中,企业有企业文化,学校有校园文化。
在每个小环境里,文化建设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成员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价值追求。
尤其是在各级各类高校中,校园文化还肩负着第二课堂的教育职责,格外需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道路,才能在立德树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大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1.娱乐化、表面化现象较突出。
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专业人才的基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历来具有第二课堂的重要地位。
不过相较于专业学科教育的系统性与规范性,校园文化建设在战略规划与部署方面远远落后。
尽管有学生会等群团组织负责领导和安排具体建设事宜,但从整体性看,第二课堂的专业化与严谨性仍然明显不足。
久而久之,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自发组织各项活动渐成潮流。
而自发组织文化活动通常缺资金少资源,唯有通过聚拢“人气”才能产生规模化效应。
而激发人气的措施莫过于娱乐化手段,于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娱乐至死的现象有所抬头。
过度娱乐化、表面化在个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典型问题。
显然,这种状态下的第二课堂已不具备教育引导的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精神意识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消散于无形。
浅谈“大思政”格局下校园文化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探析
Teachinginnovation 教学创新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07浅谈“大思政”格局下校园文化育人模式的实践路径探析文/张怡摘要:在“大思政”格局和思想引领下,育人模式呈现了多样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学风引领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将校园文化活动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做到有效可见的成果是践行思想引领、立德育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结合现代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总结实践育人的新路径,探索实践育人的经验做法,打造学生精品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情操。
关键词:大思政;校园文化育人;实践途径在“大思政”格局和思想引领下,育人模式呈现了多样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学风引领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结合大学生发展情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激发大学生创造力,打造具有"政治性,群众性,先进性"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对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1 校园文化育人模式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塑造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当前,“00”后大学生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思想活跃,如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即校内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外的第三课堂实践活动这就使机遇和挑战并存。
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校园文化活动变得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变得形象起来,易于学生接受,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平台。
2 “大思政”工作格局,校园文化育人模式的优势2.1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校园文化开展的政治优势目前,大学生政治面貌多数为团员,部分为中共党员,少数为群众。
作为主体的团员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团员青年树立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CHAPTER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
丰富教育资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正确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引导正确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鼓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04
CHAPTER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
文化差异与冲突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文化背景、校风传统、学科特色等,这给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更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能已不完全适应,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实践
目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发展结语
01
CHAPTER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缺乏深度融合
部分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缺乏深度的融合,导致两者之间的互动效果不尽如人意。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第1篇: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首要任务。
目的就是增强高校的办学效率及增强高校的文化管理水平,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道路。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不仅可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而且也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阐述了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所大学的开始伴随着校园文化的产生,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元化、多形态的文化集中现象。
其实校园文化的本质与社会文化一样,都试一种特殊的文化总称,他不仅是承载大学精神的主要载体,也是组成社会文化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综合来说,大学的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以校园活动为基础,并伴随着大学特定的学习方式及校园精神,以提高师生之间的文化素质为主的精神文化的集合。
1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1.1大学校园文化的时代性大学校园文化深深的时代烙印就是大学文化时代性的具体体现,这种时代性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通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我们可知,一定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便是文化,形成什么样文化是根据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决定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也是一样的。
大学校园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的主体,大学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弘扬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步伐。
所以,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并且随着不同时代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校园文化[1]。
1.2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大学校园文化在形成、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其他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的,这就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
社会主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二者之间是总体和局部、主流与分流之间的关系,这就导致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即受到其他文化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无法脱离社会主流文化,因为只有吸取社会主流文化的营养,才会使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又受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也会渐渐的流入其他社会文化当中[2]。
社会文化背景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当今社会,学生学业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学生的学业成绩却不只受到个人能力的影响,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社会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社会文化背景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和文化程度低,许多父母并不重视子女的学业,将他们视为劳动力。
这种观念使得许多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环境,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相反,在城市家庭中,受父母高学历和优越的经济条件的影响,孩子们更容易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父母也更注重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城市孩子们在学业上通常会有更好的表现。
其次,社会价值观对学生学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社会价值观体现了一个社会对学习和教育的态度。
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术成就被视为社会地位和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们非常重视学业,社会也给予他们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学术成就的重视程度较低,更加看重体力劳动和传统技能的培养。
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学生在学业上投入的精力和获得的支持有所不同,导致学业成绩的差距。
最后,校园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同,这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业表现。
一些学校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适合那些善于记忆和应付考试的学生。
然而,这种学校可能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另一些学校则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种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学业。
综上所述,社会文化背景对学生学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社会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都会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投入程度。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我们需要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学生的影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并在教育上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以及社会的进步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同时,校园文化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个性的舞台,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能够吸引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资源。
一个富有活力和魅力的校园文化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该校,提升学校的招生质量。
同时,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能够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声誉。
最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社会公德心和道德修养。
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的培育和传承,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视 角 下 的 高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王 杰
( 贵州 大学 马列 主义 教 学 部 , 州 贵 阳 5 02 ) 贵 5 0 5
摘要 : 高校 校 园文 化 作 为 一 种 独 特 的 社 会 文化 , 高 校 中 有 在 着 重要 的 育人 作 用 , 因此 校 园 文化 建设 也 成 为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工作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校 园 文化 是 对 学 生侧 面 的 隐性 教 育 , 学 对 生 的 良好 品德 的形 成 具 有 潜 移 默 化 的 作 用 。探 索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视 角 下 高校 校 园文 化 建 设 路 径 不 仅 是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的 有 益 补 充, 也是 全 面 提 升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有 效 手段 。 所 以 高 校应 当 大 力加 强校 园 文化 建设 , 分 发 挥 校 园文 化 所 具 有 的 思 想政 治教 充 育功 能 。 关 键 词 : 想政 治 教 育 ; 思 高校 校 园 文化 ; 径探 索 路 中 图分 类 号 : 2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7 2 l2 1 )8—05 O 6 3— 1 (0 0 0 l 2 2一 l
水 般 涌 入 网 络 , 大 学 生 的思 想 形 成 了 巨 大 的 冲击 , 至 导 致 了 对 甚 严重 的现 实后 果 。
2思 想政 治教 育视 角下 高校校 园文化 建设 的路径探 索
( ) 学 合 理 的规 划 高校 校 园 1科
校 园文 化 是 以学 校 为依 托 的 社会 亚 文 化 , 要包 括校 园物 质 主 文化 、 校园精神 文化 、 园制度文化 和校 网络文化 。校 园文化 校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 的有效载体 , 也是 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的 有 力 保 证 。加 强 校 园文 化 建 设 对 于 推 进 高等 教 育 改 革 发 展 , 强 加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全面提高 大学生综合 素质 , 具有 十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学生可以参与各种社团、社会实践项目、艺术表演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领导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2. 促进学术研究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术研究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科技竞赛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未来的科研人才。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关心弱势群体,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类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文化素养。
5. 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学生社团等,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6. 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具有积极的影响。
学校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社会资源的关注,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师生加入到学校中。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成长、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术研究与创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摘要】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发展科技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成为高校发展的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目的。
接着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的作用。
然后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从发展趋势、作用与意义、未来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展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重要性、作用、模式、实践案例、发展趋势、作用与意义、未来发展建议、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其背景介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的软实力和精神家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这对于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围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展开深入探讨,探讨其重要性、作用、融合模式、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时政进校园2000字报告大学生
社会思潮对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及有效引领途径研究摘要:高校校园思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应以多形式、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深入探索。
医学高等院校的学生课程繁重,课时紧凑,课余时间相对普通高校较少,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医德医技、思想道德、精神风貌必不可少,并应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
我们针对天津医学类高等院校开展调研,依托于校内理论社团,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校内以调查问卷、观影座谈、深入访谈方式开展。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968份,有效率达97.38%。
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医学高等院校文化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但也存在一些影响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思潮,它们起因不一,形式各异,传播途径多样、对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一、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社会思潮分析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一定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
[1]影响校园文化的社会思潮,是通过不同途径渗透到高校、对高校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一定风气,甚至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潮流。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政治潮流、经济体制、文化背景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思潮的主要成因。
而在对影响途径的调查中发现,选择“通过网络了解社会思潮”这一项的学生多达1107人次,所占比例高达56.25%;选择“通过‘两课’了解各项社会思潮”的有1039人次,比例为52.79%;选择“通过影视渠道”的为956人次,比例为48.58%;选择“报刊书籍”的为869人次,比例为44.16%;选择“学术会议、专业讲座”的有532人次,比例为27.03%。
由此可见,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都是高校校园中传播社会思潮的重要途径。
高校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
81海外文摘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二者虽然形式不同,但是目的具有一致性,即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
无论是思政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都很有必要,不仅能够提升思政教育质量,而且能够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凸显学校的作用和价值。
1 高校思政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1.1 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造良好教学环境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基地,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术,还要通过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情感熏陶、文化熏陶,从而无形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政教育的成功实施,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出了卓越作用。
例如,思政教育教会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那么学生便不会乱丢垃圾;思政教育教会学生爱护校园财物,那么学生便不会在桌椅上随便涂鸦。
如果思政教育没有落实,那么学校就将会是另一幅景象,垃圾随处可见、桌椅涂鸦遍布、垃圾堆积成山,不仅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减少上述现象。
1.2 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满足学生课外文化活动需求的重要途径。
校园精神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活动空间,主要通过精神文化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让学生能够吸收先进的思想文化。
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水平,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从本质上来说,思政教育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个环节,思政教育取得的效果直接作用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当学校中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都到达一定高度后,那么整个校园的文化气息就会更加浓郁,校园就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眼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浅析当前形势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校 园文化建 设应 当立足校 内 一) 尽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受 着社会文化 的制约 , 但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 应该并且必须立足校 内。 在立足校内建设校 园文化 的同时, 我们还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
力即可完成事业 , 因此要充分挖掘和 调动 各 方面的力量 , 同致力于这项工作 。我 共 院通过 充分发 掘校 内外 的教师 、家 长资 源, 邀请校 内各领 域内具有一定造诣 的学 者和 资深人士 以及校外一些具备一定社会
基 础 、 特 定专 业特 长 、 有 能够 起 到 指 导 性 作 用 的学生 家长 来校 开 设 “ 闻讲 坛 ”“ 长 博 、家 讲 坛 ” 讲 座 , 用 他 们丰 富 的社 会 经 验 及 等 运 专 有 领 域 内相 关 知 识 , 为 学生 传 授 相 关 知
识, 指导实用技能, 从而拓宽学生视野 , 提升 综合素质。 通过 开展这一 系列 的活动 , 不仅
加 强 了 学 校 、 庭 、 会 之 间 的 联 系 与 沟 家 社
化概念作了种种界定, 主要有“ 社区说”“ 、氛 围说’ 补充说’ 体现说 , 综合说” 第二 , 、 “ “ , 、 “ 、 “
子? 这一系列 问题 已成 为校 园文化建设所
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
校 园文 化 的 内涵 ( ) 园 文 化 的 概念 一 校
、
何 谓 校 园文 化 ?近 年 来 , 内 学 者 从 国 不 同视 角 、不 同侧 面和 不 同层 次对校 园文
意识形态方 向, 出本校特色 。 突
校 园 文 化 在 建 设 时 一 定 要 体 现 正 确 的 社 会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 校 园 文 化 永 远 不 使 偏 离 正 确 的政 治 方 向 , 时要 处 理 好 继 承 同 优 秀 民 族 传 统 文 化 与 发 展 校 园 文 化 的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社会文化和政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
摘 要: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隐性渠道。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
关键词: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8-0089-02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西方哲学思想在我国迅速蔓延,在社会上形成了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
高校大学生们也接触到了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西方思潮涌入校园,萨特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尼采超人哲学等,在校园中引起了波澜和震动。
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政治文化在我国社会逐步的渗透,从而在社会上出现了以《河殇》为代表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
校园文化在河殇热的影响下,也掀起了不小的震荡。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社会上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价值倾向增强,大学校园又悄然出现了经商热,校园文化出现新的特征。
从这一个接一个的热点的形成和变化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文化主题思想、主要内容的变化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校园文化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实现的,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主导与从属关系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从形式上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范围不同。
校园文化表现于学校内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局部的特殊文化形态;社会文化是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一般文化。
二是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活动方式、活动产品不一样。
校园文化活动方式,主要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及其环境;社会文化活动方式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的活动产品,同其教学方式、思维方式等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要达到新的境界。
社会文化的活动产品,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而且物质产品是其主要的和基本的产品。
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间的联
系,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之中一样,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包含校园文化。
因此,一般讲,两者的关系,既有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性质,又有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通、个性与共性的性质。
综观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社会文化占主导地位,校园文化具有从属性。
二、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渗透和制约的关系
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校园文化虽然是构成社会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子系统。
这个系统并不是封闭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开放的,是动态的系统。
社会文化如是校园文化系统的十分重要的输入来源,而且这种输入也不总是强制性的,校园文化总是要主动地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对其有益,能为其所用的东西。
校园文化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它的发生、发展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规定。
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
同时,社会文化提供校园文化教育的内容。
这就是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强有力的渗透作用。
社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源泉,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脱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园文化能给社会文化以丰富的营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但是,不管它们如何相互渗透,都是在二者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从这两种文化形态各自的主体来看,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含自己的对立面于自身,都不能把外在的对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对立。
三、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向外辐射,输出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培养出的人才对社会文化的参与和影响来实现的。
校园是知识和智力的密集区,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也是新文化的聚集和发散地,校园文化的传播和扩散直接面向社会,对社会文化发生影响。
高校师生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等优点,他们比一般的社会成员能够更快地接触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他们的思维个性、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在整个社会中都属较高层次。
因此,以高校师生为主体构建的校园文化往往要超前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成为社会文化的先导,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校园里的一些思想有时会成为社会思潮的预演。
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
校园文化
之所以能够对社会文化产生如此影响,原因之一是校园文化着眼于未来,教育的超前特征和教育面向未来的要求,规定了校园文化的超前性发展。
校园文化的最终成果也会随着大学生的毕业而输出给社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成为发展社会文化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当然,校园文化在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中,一方面使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从而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使校园文化的作用充分展现,这种先进性和优越感,也增强了校园文化开拓进取的力量和信心。
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冲突
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在其运动过程中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相互阻碍。
造成二者相互阻碍的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校园文化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文化的需要,社会文化迫切要求校园文化作出相应的重大改革,否则校园文化就对社会文化形成阻碍。
二是社会文化对相对先进的校园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强烈要求改变社会文化的现实状况,而社会文化如不作相应的变革,社会文化就对校园文化构成了阻碍。
除这种知识内容方面的不同步之外,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别,以及在生活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情趣、情感意向、心理积淀等文化因素上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否定、阻碍和冲突的趋势,从而使它们之间的排斥和阻碍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既有大量的正剧上演,也有不少的反剧出台。
学校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会吹进校园,校园里的文化垃圾也会危害社会文化的发展。
这也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不相容的重要方面。
五、社会政治的发展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
社会政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处于核心地位,对其他上层建筑内容起主导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同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
再加上政治与教育的紧密联系,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校园文化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和制约会更直接、更强烈、更深刻。
首先,社会政治制约着校园文化的领导权。
社会政治制约校园文化领导权的方式主要有:通过组织手段,对校园文化管理机构乃至教育机构直接领导的任免来控制;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并以行政手段督促实施来控制;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来控制。
加强党和政府对校园文化的领导,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繁荣校园文化的关键。
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则能有效约束校园人的行为和思想。
只有牢牢
控制校园文化的领导权,才能保证校园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社会政治反映着校园文化目的的社会价值。
校园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校园文化目的的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即教育目的中关于人的社会价值的规定,它直接受社会政治制约,在总体上与社会政治方向保持一致。
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是教育目的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在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上保持绝对的中立或绝对的超然。
换句话说,任何教育都内含有某种社会理想,都要追求某种社会价值。
这一点,必然反映到人才培养的社会方向上,从而在教育目的中赋予受教育者一定的社会价值。
但是,从根本上讲,教育目的中关于人的社会价值的规定并不是教育天然所具有的,而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的性质和状态的反映。
同样,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目的也在于育人,培育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有用人才,这个根本目的,显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体现着社会政治的影响作用。
第三,社会政治规定着校园文化内容的基本方面。
校园文化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本身就已经具有了政治的属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制西方国家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园文化也必须在社会政治的领导下,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
事实上,对思想理论、国家法律、大政方针等社会政治的学习和弘扬,已成为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校园文化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这方面的许多工作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做好的。